长白朝鲜族民俗风情简介(饮食民俗)

合集下载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朝鲜族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虽然在朝鲜和韩国并不存在朝鲜族的概念,此外还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吉林以及辽宁和黑龙江三省。

虽然很常听到这个民族的名称,可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朝鲜族的风俗习惯究竟都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朝鲜族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希望大家喜欢!朝鲜族的民族发展史朝鲜族(韩民族)的先民是三韩人(马韩、辰韩和弁韩),《后汉书·东夷列传》第七十五:“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

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辰韩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濊貊接。

弁辰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南亦与倭接。

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

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千余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古之辰国也。

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

其诸国王先皆是马韩种人焉。

”虽然韩半岛古代国名多变,但是“韩人”、“韩民”之称一直在民间延续,在中韩两国的法律文书中也时有出现,比如:19世纪80年代的《清·朝水陆贸易章程》中就有“华民”、“韩人”之称,19世纪90年代中期清国皇帝对日宣战诏书中也有“着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之称。

在甲午清国战败后,在《马关条约》中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承认朝鲜独立,1897年,朝鲜王宣布建制称帝,建立“大韩帝国”,“韩”第一次从民间进入国号,han这个音在韩语中是“大”的意思,也有“一”的意思,绝大多数民族都喜欢选寓意好的或者有纪念意义的名称作为国名、族名。

朝鲜族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很强。

很多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流传至今。

传统的朝鲜民族民居乡土气息浓郁,一般是稻草屋顶,朝鲜族大炕、木筒烟囱。

大多数朝鲜族聚集区,主要的农作物为水稻,因此他们就地取材,用稻草盖屋顶,又隔,又保暖,经济实惠。

朝鲜族大炕别具特色,房间整个地面除了放鞋子的地方,其余是一埔大炕,进屋就脱鞋上炕,炕上一般埔着地革,朝鲜族妇女总会使它保持的干干净净,清洁也是这个民族的一大特点。

朝鲜族的风俗简介

朝鲜族的风俗简介

朝鲜族的风俗简介
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山东等地。

以下是朝鲜族的风俗简介:1. 婚礼:朝鲜族的婚礼通常会进行三天三夜,包括采集、迎亲、拜堂、联谊、送亲等环节。

在婚礼过程中,男女方亲友会相互赠送礼物,传播祝福和幸福。

2. 饮食:朝鲜族饮食比较特色,主要以米饭、辣椒、大葱、蒜等为主要食材。

比如,拌冷面、莜面条、粉蒸肉等都是朝鲜族比较传统的美食。

3. 舞蹈:朝鲜族的舞蹈有着独特的风格,通常以读书舞、女儿红等为代表。

在舞蹈过程中,舞者会以手、眼、身体的动作为主要表达方式,展现出朝鲜族的风情和特色。

4. 服饰:传统的朝鲜族服饰主要包括长袍、披肩、裤子等,以蓝、绿、红、白为主色调,衣服上多有精美的图案和花样,并配有发带、鞋袜等。

5. 习俗:朝鲜族有许多经典的传统习俗,例如年节、儿童节、七夕节等。

此外,朝鲜族还有“好汉故事会”、“剃头匠”等独特的民间文化表演活动,非常有趣和富有特色。

朝鲜族的特点和风俗

朝鲜族的特点和风俗

朝鲜族的特点和风俗
朝鲜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风俗和文化。

在朝鲜族,人们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

饮食以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尤其喜欢吃辣白菜、大酱汤、狗肉等。

婚礼习惯上按“婚仪”、“纳采”、“纳币”、“迎亲”等程序进行。

朝鲜族礼节很严,无论任何场合,都会秉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朝鲜族人民勤劳、勇敢,多从事水稻生产,直接影响其主食习惯的形成。

在岁时节日中,伴有许多竞技游戏,如摔跤、荡秋千、跳板等。

朝鲜族创造传承了许多民间传承文化和艺术,如民谣、传说等。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著名的民间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等。

中国民族民俗:朝鲜族概况

中国民族民俗:朝鲜族概况

朝鲜族的服饰、饮食、节日
(一)服饰 朝鲜族一般喜欢素白色,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
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
朝鲜族男女服饰
朝鲜族的服饰、饮食、民居、节日
(二)民居 1.屋顶由四个斜面构成,全部用稻草复盖。为防止被风刮走,用稻草绳网成许多菱形网目。 2.火炕地板同时具有取暧设备、床、凳、地板等多种功能,供家人坐卧起居之用。进屋须
朝鲜族的服饰、饮食、民居、节日
2.特色食品---辣白菜 辣白菜(朝鲜语:kimchi)是一种朝鲜族的传统发酵食品。 食品特点:辣,脆、酸、甜,色白带红,四季皆宜。通常和米饭一起食用。
驰名中外的朝鲜族泡菜
朝鲜族的服饰、饮食、民居、节日
(四)节日 1.朝鲜族基本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如:春节、端午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 2.朝鲜族有洗头节、老人节、等民族节日。 3.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周岁、“回甲节”、“回婚节”。 回甲节是朝鲜族庆贺60周岁的祝寿活动,每逢“回甲节”时,子女、亲友、邻居们都
1952年成立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958年成立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杂居在 各地的朝鲜族也先后建立了几十个民族乡。 (二)语言文字
朝鲜族使用朝鲜语和汉语。吉林省延边州多数居民使用朝鲜语,杂居地区的朝鲜族 通用汉文。朝鲜语一般被认为属阿尔泰语系,朝鲜文字为方块状拼音文字; (三)历史
朝鲜族是历史上从鸭绿江、图们江以南的朝鲜半岛大规模迁徙而来。定居于中国东 北地区后,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向老人祝福、祝寿。
洗(一)文化 1.朝鲜民族能歌善舞,无论年节喜庆,还是家庭聚会,男女老幼伴随着沉稳的鼓
点与伽倻琴,翩跹起舞习以为常;朝鲜族产生了圆鼓舞、扇子舞、长鼓舞、象帽舞、 鹤舞、农乐舞等传统民族舞蹈。

简介朝鲜族饮食文化

简介朝鲜族饮食文化

冷面
1、把荞麦粉、小麦面、淀粉或玉米面、高粱 米面加榆树皮面等掺合压制成面条。压完为 了延长保质期将面条晒干放置阴凉通风好的 地方。
冷面
2、另用精牛肉或鸡肉熬成汤晾凉。 3、食用面时将面条放进开水锅里,煮熟后 捞出,用冷水和热水反复交替冲洗(有助于 面条有弹性,有嚼劲),沥干后放置。 4、在晾凉的汤里放置香油、辣椒面、酱油、 醋、芝麻、辣白菜等佐料。上面再放上熟牛 肉片、鸡蛋、苹果或梨片西瓜、黄瓜、西红 柿片等等。想要凉点再放上冰块即可。
朝鲜族饮食文化
目录
1、总特征 2、主食 3、副食
1、总特征
以素食为主,以辛辣、凉爽、清淡为特色。 以冷面、辣白菜、打糕、烤肉、狗肉为代表。
2、主食(大米、打糕)
以大米为主食,辅以少量的杂粮、面粉等。 每天几乎是千篇一律的米饭。 除米饭外还有大米做成的打糕,分为糯米打 糕、小黄米打糕、大黄米打糕等等。有50多 种糕类食品。主要是盛大的节日或招待客人 的时候做。(做法)
做成品
注意-胃不太好的 人在吃冷面之前 要吃掉鸡蛋防止 胃不舒服。鸡蛋 蛋黄可以给胃壁 涂上一层薄膜, 避免了面条和胃 壁直接接触摩擦, 导致不适的感觉。
辣白菜
1、以白菜、盐、辣椒粉、大蒜、生姜、梨、 香料、虾米、干贝、牡蛎、明太鱼、糖水等 为原料,制作调味料。 2、把白菜洗净后,放入盐水浸泡2到3天, 取出洗净 3、将白菜叶一片一片掰开,厚厚的涂上调 味料。放入大缸,再加些梨片,盖严。 4、冷藏于地窖或者专用的冰箱内,令其发 酵,半个月左右即白菜炒饭、辣白菜炒土 豆片、辣白菜饼、辣白菜汤(时间越久的辣 白菜做出来的更好喝)等等。
3、副食(汤类)
一般早餐食用汤类。常喝的汤都有,酱汤、 辣白菜汤、海带汤、明太鱼汤、牛肉汤、狗 肉汤、豆芽汤等等。然后再配上辣白菜一碗 米饭,太完美了。

民族风白衣民族朝鲜族

民族风白衣民族朝鲜族

2024/11/5
20
荡秋千:也叫“打秋千”,是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 尤其受到妇女们的喜爱,并经常进行该项目的比赛。比 赛时评定优胜者有几种方法:一种是以秋千架前方高树 上的树叶或花朵为目标,用脚碰着或咬掉树叶(花朵) 者为胜;一种是在踏板底下挂一根长绳,测量秋千荡起 的高度,高者为胜;还有一种是在秋千架前方竖两根树 杆,杆上横拉一根系有铃铛的绳子,荡秋千者以碰铃次 数多少决定胜负。
新郎家 把选定 的婚期 以书面 形式送 到新娘 家征求 意见。
新娘家 则根据 姑娘的 具体情 况回复 后,新 郎迎接 新娘。
2024/11/5
10
1. 朝鲜族人伦关系的基础---父子关系(讲求父慈子孝,长子 赡养父母);
2. 朝鲜族死者埋葬形式---主要以土葬为主,以火葬为辅;
3. 朝鲜族死者埋葬日期---一定要在单日,入殓时要给死者穿 新衣,原来的衣服则烧掉,三天后埋葬;
250
200 150 100
192.0597 192.3842 176.6439
112.0405
133.9569
人口数量
50
0
年份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24/11/5 [1]数据来源于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5
1. 朝鲜族是历史上从鸭绿江、图们江以南的朝鲜半岛大规模迁 徙而来。定居于中国东北地区后,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2024/11/5
11
节日
1、朝鲜族基本 节日与汉族基 本相同。如:春 节、端午节、元 宵节、清明节、 中秋节等。
2、朝鲜族有洗 头节、老人节、 等民族节日。
3、有三个家庭 节日。即婴 儿周岁、 “回甲节”、 “回婚节”。
2024/11/5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范文)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范文)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朝鲜族的风俗习‎惯朝鲜族的风俗‎习惯服饰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

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

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

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

‎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

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

女子穿船‎形胶鞋。

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饮食‎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

‎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

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

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

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

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

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

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

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

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

居住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

‎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

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

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

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长白山脚下的朝鲜族

长白山脚下的朝鲜族

长白山脚下的朝鲜族
鸭绿江的两岸是朝鲜族和朝鲜,虽说朝鲜族没有朝鲜那么富饶,但是它具有着到城市的气息,和自己独特的魅力。

打糕、辣白菜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可是朝鲜族最喜爱的食品。

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区的传统饮食有三大名品;冷面、狗肉汤、泡菜。

这三类食品深受大众的喜爱。

三伏是一年最热的季节,他们在这一天里没有宰狗或吃狗肉的习俗。

朝鲜族不仅有好吃的美食,还有让人陶醉的酒---耳鸣酒。

在正月十五早晨,为了使耳朵听得更清楚,于是就在正月十五早上喝‘‘耳鸣酒’’。

所以把这酒称为‘‘耳鸣酒’’。

但这酒并不是特制的,就像习惯一样。

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男子爱好摔跤、象棋·····而女子则像一只小鸟一样自由自在飞翔的荡秋千;跳板是有很多女子一起玩儿的,其中一个站在跳板的一头,另一个人跳上去把先站的人击起来。

就这个活动还有一个传说;以前朝鲜族女人在家不能出去,创建了跳板,好观看厚厚高高的围墙外面的风景。

不止这些,朝鲜族人还爱好踢足球、拔河等等。

朝鲜族能歌善舞,生活和谐风趣。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别的一面,我们要尊重祖国的每一朵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白朝鲜族民俗风情简介(一)饮食民俗朝鲜族食物种类及结构类型可分为日常饮食和节日饮食,再可分为主食、副食、饮料和糖果类。

日常饮食主食朝鲜族的日常主食是米饭。

米饭的种类可分为白米饭和杂粮饭,按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可分为二米饭(把两种米掺在一起)、豆饭(把米和云豆、豌豆、小豆等掺在一起)、拌饭(在饭里加炒肉、蘑菇、蔬菜等,一起拌起来吃)、包饭等。

朝鲜族妇女特别讲究做饭的功底,做出的饭要软硬适度,不糊不稀,连食不厌。

朝鲜族的米饭中富有民族特色的是五谷饭和药饭。

上乘的五谷饭是用糯米、粘小米、粘高梁米、大豆、小豆做成的。

五谷饭是朝鲜族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吃的节日饮食,这与朝鲜族的崇鸟习惯有关。

药饭类似于汉族的八宝饭,它是用糯米和柿饼、栗子、红枣、松籽、胡桃等做成的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食品。

这也是朝鲜放正月十五吃的节日食物。

但药饭并没有象五谷饭那样广为流传。

粥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之一。

粥既可以代替饭作为日常主食来食用,也可作为滋补身体的补品来食用。

粥的种类主要有米粥、大米掺豆类粥、大米掺坚果粥、鱼粥等。

朝鲜族的日常主食又有面条。

它按其原料可分为荞麦面条、白面面条、土豆淀粉面条等。

按其制作方法可分为压面、刀切面和冷面、温面。

其中最有名气的是冷面。

冷面是朝鲜族著名风味食品之一,它同泡菜、狗肉汤一道,成为朝鲜族三大特色食品。

冷面是把白面、荞麦粉按一定的比例掺在一起和好,再用压面机压成细条煮熟后,装在碗里,加上冷却的牛肉汤或鸡肉汤,在面上放牛肉片、鸡肉丸子、鸡蛋丝、苹果片等佐料,即可食用。

上乘的冷面,其面条要筋道,汤汁要清凉,佐料要可口。

朝鲜族不仅在炎热的夏天爱吃冷面,而且在寒冷的冬季也喜欢吃冷面。

朝鲜族有在正月十四吃“长寿面”的习俗,就是在元宵节的前一天,中午一家人一起吃冷面。

说是这天吃了冷面,就会像长长的面丝那样长寿。

朝鲜族的日常主食还有凉粉。

它分为荞麦凉粉、绿豆凉粉、橡子面凉粉等。

副食朝鲜族的日常副食为汤、泡菜和酱。

这是朝鲜族日常饮食必备的传统副食“老三样”。

在各种汤中,狗肉汤最具特色。

它是朝鲜族饮食中的特色食品之一。

狗肉汤有滋补强身之效,所以又叫做“补身汤”,民间也有“伏天的狗肉赛过人参”之说。

“狗酱”是食用狗肉时的主要佐料。

泡菜是朝鲜族一年四季常吃的副食,也是朝鲜族饮食中的特色食品之一,在全国享有盛名。

泡菜有数十种,其中最有名的是辣白菜。

其主要原料是白菜,副料是蒜泥、辣椒面、鱼酱。

据科学研究,朝鲜族泡菜含有大量的有机酸、乳酸菌、膳食纤维、生理活性成分以及多种营养成分,具有防癌、抗突变、搞衰老以及增强免疫的功能。

酱是把大豆煮熟后加以发酵而成的食品。

在朝鲜族饮食里既是副食、又是调味品。

其种类有大酱、辣椒酱、鱼酱等。

这些酱多用于调味品,也可直接下饭。

辣椒酱是朝鲜族特有的民族嗜好食品,是调制朝鲜族饮食必不可少的佐料。

辣椒酱是把已发酵好的酱坨捣成面,再掺上辣椒面、蜂蜜或糖稀、盐以及糯米饭或大麦饭,搅和成稠糊状,密封起来加以发酵而成的。

鱼酱是把鱼或虾加以发酵而成的。

其常见的有虾酱和明太鱼酱等。

其中用明太鱼作成的各种鱼酱是朝鲜族很喜欢吃的风味小菜,主要有明太卵酱、明太肠酱、明太食醢等。

这些明太鱼酱主要作为下饭菜用。

明太节庆宴筵饮食朝鲜族的节庆宴筵饮食是每当逢年过节和举行民俗仪礼活动及接待客人时所用的食物,其食物构成大体上分为主食、副食、饮料、糖果等。

主食朝鲜族节庆宴筵饮食中,主食主要有各种糕饼和糕片汤、饺子汤以及米肠等。

糕饼是用米或面做成的,是朝鲜族举行生活仪礼时必备的重要民族食品。

据民俗资料,朝鲜族糕饼有数十余种,它按其制作方法可分为打糕、发糕、片糕、蒸糕、松饼、艾蒿糕、烙饼等。

打糕是把糯米蒸熟后,用木槌捶打而成的。

食用时切成小块,蘸上豆粉或蜂蜜,吃起来筋道、味香。

朝鲜族历来把打糕当作上等美味,每逢喜庆日子以及迎接贵宾时,都要做打糕。

打糕主要用糯米做,也有用粘小米或黄米做的。

发糕是把米面厚厚地铺在屉子上,在最上面盖上一层熟小豆或熟云豆后蒸熟的。

出锅时,切成许多方块。

发糕是朝鲜族举行民俗礼仪活动时必不可少的食品。

发糕一般用大米面做或大米面里掺些糯米粉来做,也有用其它米面做的。

朝鲜族每当孩子过百日和周岁时都做发糕。

这时的发糕,只用大米粉做,不铺豆类,所以把它叫做白发糕。

雪白的发糕象征着洁白无瑕,家人希望孩子像发糕一样,不染上疾病,健康地成长。

而且这一天把发糕分送给百家吃,那会使孩子不仅健康长寿,而且将来会万事如意。

片糕是把在米面用开水和好蒸熟后,揉成团再压扁,按一定形状切或用模子压出来的。

片糕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还有染成五彩色的,在餐桌上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让人赏心悦目,以烘托喜庆气氛。

片糕是朝鲜族婚礼和花甲寿礼大桌上不可缺少的仪礼食品。

蒸糕是用发酵的大米面蒸熟而成的。

其做法是把大米面用适量的洒和成稠糊状,放置于热炕头进行发酵。

第二天,把已发酵的糊状物或舀入模子或用饭勺舀进蒸屉使之成为扁圆形,为了装饰起见,在其中点上三个彩色点,然后蒸熟。

蒸糕也是朝鲜族婚礼和花甲寿礼仪大桌上不可缺少的仪礼食品。

蒸糕酸中带甜,是朝鲜族男女老少都爱吃的糕饼之一种。

松饼是用大米面做的蒸饺,但其馅为豆馅。

其做法是先用开水把大米面和好,然后擀出一个个薄圆片,包进豆面和芝麻、碎栗子、红枣肉、白糖混合而成的豆馅,捏成半月状或贝壳状,放入蒸屉内蒸熟即可。

因为蒸松饼时要在蒸屉上铺上松树叶子,所以名叫松饼。

松饼是朝鲜族在中秋节必做的节日食品,也是为朝鲜族民俗仪礼所用的仪礼食品之一。

艾叶糕是用大米面(掺入适量的江米面)和艾叶做成的。

其做法是先把艾叶用水浸泡以去除苦味,然后把艾叶和大米面掺在一起和好蒸熟,接着把蒸熟的艾叶大米面放在做打糕用的木槽或石槽内,用木槌捶打即可。

食用方法和打糕基本一样,切成小块,蘸上黄豆粉吃。

艾叶糕是朝鲜族在端午节食用的节日食品。

煎饼是把原料调成糊状,用油煎熟的。

用大米面做成,在上面贴上金达莱花瓣的,叫做花煎饼。

这种花煎饼是朝鲜族妇女们春游时喜欢吃的季节性食品。

把土豆用专门器具磨成糊状,摊成一个个圆形的,叫做土豆煎饼。

这是原籍北方的朝鲜族喜爱吃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食品。

把绿豆用磨磨成糊状,也摊成一个个圆形的,叫做绿豆煎饼。

在各种煎饼中,朝鲜族普遍喜欢的是绿豆煎饼。

因为过去穷人待客常用绿豆煎饼,所以它又叫做“待客饼”。

糕片汤和饺子汤可看作是朝鲜族糕饼的特殊形态。

糕片汤又称饼汤,是在牛肉汤里放进切成椭圆形小薄片的糕饼煮开的。

用于糕片汤的糕片之传统制作方法,是先把大米面和江米面按一定比例掺在一起和好蒸熟,并用木槌捶打后,把它揉成细长条,再把它切为椭圆形小薄片。

现在是在市场购买用专门的机器压出的条状糕或已切好的小薄片待用。

做糕片汤的汤一般为肉汤,如牛肉汤、鸡汤、野鸡汤等。

其中较为普遍的是牛肉汤,而野鸡汤是上品。

糕片汤的做法,是先用凉水洗糕片以增加鲜嫩感,然后放进肉汤里煮,煮到糕片柔软即可。

做糕片汤须要保证肉汤清,糕片嫩。

糕片汤是朝鲜族的传统年饭之一种,即朝鲜族在春节早晨吃的就是糕片汤。

这种习惯在朝鲜族那里较为普遍。

在朝鲜族民俗里,春节吃糕片汤就等于长了一岁。

因此,朝鲜族过年时常说“又吃了一碗糕片汤”,表示又长了一岁。

朝鲜族在问岁数时候,往往说“吃了几碗糕片汤”,也是在问多大岁数了。

饺子汤是把朝鲜族的传统饺子放入肉汤里煮熟的。

朝鲜族的传统饺子,其皮比汉族的要大些,其馅则用牛肉或猪肉、豆芽、豆腐、辣白菜等做成。

这种饺子可蒸食,也可做成饺子汤来食用。

做饺子汤时所用的汤汁一般为牛肉汤、鸡汤或清汤。

饺子汤的做法是先把汤煮开,然后把饺子放进去煮熟即可。

食用时,捅开饺子,把饺子馅弄出来,连汤带馅、皮一起吃。

饺子汤也是朝鲜族的传统年饭之一。

即有些朝鲜族在春节把饺子汤作为传统年饭来吃。

这是原籍朝鲜半鸟西北(平安道)和中部(江原道)的朝鲜族所特有的食俗。

米肠是朝鲜族特别喜欢的独特食品。

它是把大米、猪血、蔬菜和板油、调味料等加以混合后,灌入猪肠里煮熟而成的。

食用时把米肠切成约2公分厚的段片,蘸着放有葱花、辣椒面的酱油吃。

朝鲜族把米肠作为喜庆日子里待客佐酒美食来食用,又把米肠当作生活礼仪、祭祀活动时,摆仪礼大桌所必备的仪礼食品之一。

米肠的变异形态也别有风味。

它是把用大米、猪血、蔬菜和板油、调味料等作成的米肠馅,用明太鱼、鱿鱼、大辣椒、茄子等灌装起来蒸熟的。

因为其做法与米肠基本相同,只是装馅的外皮不同,所以其名称仍沿用“米肠”,并在“米肠”前面各自加上外皮的名称,如“明太鱼米肠”、“鱿鱼米肠”等。

副食朝鲜族节庆宴席饮食中的副食大致可分为烤的、煮的、炒的、蒸的。

这些副食多用于节日宴会或招待客人时的酒席。

烤制的副食大体上有烤肉、烤鱼、烤山珍和串灸等。

烤肉是把肉直接烤熟的,其主要的有烤牛肉和烤猪肉。

烤牛肉是朝鲜族传统的名菜之一。

它把牛肉切成薄片,用葱、蒜、香油、胡椒粉、白糖等制作的佐料加以浸渍,然后在碳火上放着的铁支子上烤熟的。

烤牛肉的基本原料为牛里脊和牛排。

食用时直接吃或用蔬菜叶包着吃。

烤猪肉是把五花肉切成薄片在碳火上放着的铁支子上烤熟的。

这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食俗。

它除了不用以特制的佐料浸渍原料外,其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和烤牛肉基本相同。

烤鱼是把鱼直接烤熟的,其主要的有烤鳗鱼、烤鲫鱼等。

烤鳗鱼是营养价值很高的菜肴,在朝鲜族烧烤中较为有名。

标准的做法是先把鳗鱼剖开,去掉内脏和骨刺,接着把辣椒酱、酱油、姜汁、蒜泥、白糖掺在一起做佐料,然后给鱼抹上佐料,在碳火上放着的铁支子上烤,再给鱼抹上佐料后继续烤,反复多次,一直烤到鱼肉变成暗红色即可。

烤鲫鱼是把鲫鱼剖开去掉内脏,用盐腌一会儿,然后在碳火上放着的铁支子上烤,翻来覆去,反复多次烤成的。

烤鲫鱼是朝鲜族认可的民间佐酒菜肴之一。

烤山珍是把野生蘑菇或山菜直接烤熟的,其主要的有烤松茸、烤轮叶党参等。

烤松茸是把松茸切成薄片,在碳火上放着的铁支子上烤熟的。

食用时,蘸着香油和盐调成的佐料吃。

烤松茸是朝鲜族烧烤中的一个精品。

它香气诱人,而且富有营养,还具有多种保健作用。

松茸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

据有关研究,松茸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含有松茸醇、异松茸醇等药用成分,有强身、益胃、止疼、理气化痰、驱虫及治疗糖尿病等独特功效,可用其治疗手足麻木、腰腿疼痛等病症。

近来又发现松茸含有具备抗瘤活性的“松茸多糖”,这是其他植物都没有的特殊双链生物活性物质,它具有超强抗基因突变能力和强抗癌作用。

可见,烤松茸是很好的保健食品。

烤轮叶党参是把轮叶党参的根部去皮后,加以捶打,使其变软,然后把它展开再抹上用辣椒酱、酱油、盐、芝麻末、蒜泥等调制的佐料,在碳火上放着的铁支子上烤熟的。

烤轮叶党参是朝鲜族很喜爱的民间菜肴名品,不仅味道清香可口,还具有较高的营养素活性成分;作为中药具有补气通乳、养阴润肺、生津止渴、消肿排脓、抑菌、止咳、解毒、抗溃疡之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