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溶出度讲座PPT
溶出度 方法筛选 培训课件

溶出
体内外相关性 溶出度—体外药物指标成分的溶出方法(方法简单) 生物利用度—体内血药浓度,尿药浓度法(方法复杂)
固体制剂
固体制剂
即完成溶出度试验并不一定能通过BE试验,但能大大 提高BE试验的成功率。且溶出度试验是仿制药质量一 致性评价中的关键工作。
即BE试验
中、美、英、日四国药典收录情况
其中n为取样时间点个数,Rt为参比样品(或变更 前样品)在t时刻的溶出度值,Tt为试验批次(变更 后样品)在t时刻的溶出度值。
f2因子比较
• • • • 取样时间点除 0 时外,至少有 3 个 每个处方样品至少采用 12 个剂量单位 计算时药物溶出达到 85%以上的时间点只能选取一个 从第 2 个时间点至最后 1 个时间点溶出结果的变异系 数应小于10% • 保证药物溶出 90%(80%)以上或达到溶出平台
溶出曲线 120 100 80 60 40 20 0 0 10 20 30 时间(min) 40 50 系列1 系列2 系列3 系列4 系列5 系列6
溶出度(%)
同一介质不同批号的差异
溶出曲线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10 20 30 时间(min) 40 50
药典
中国 美国
测定方法
转篮法、桨法、小杯法 转篮法、桨法、流池法、往复筒法、圆筒 法、桨碟法、往复架法 转篮法、桨法、桨碟法、流池法
英国 欧洲
日本
转篮法、桨法、流池法
漏槽条件
是指药物所处释放介质(溶出介质)的浓度远小于 其饱和浓度,一般释放介质的体积为药物饱和溶液所需介 质体积的3~7倍。漏槽条件即做溶出的最佳条件,一般情 况下我们选择溶出介质的体积为500ml、900ml 和 1000ml. 如:氨敏胶囊溶出度试验的溶出介质体积为900ml,溶出 介质是0.1N HCl溶液
溶出度培训ppt课件

(3)漏槽条件尽可能的模拟胃肠中药物的吸收。
二、溶出度测定法在中国药典中的发展
漏槽条件
漏槽条件是指药物所处释放介质的浓度远小于其饱和浓度,生
理学解释为药物在体内被迅速吸收,制剂的体外包括释放度等 测定需要模仿体内生理条件的,满足药物溶解-吸收的过程,漏 槽条件起到了修正作用,一般释放介质的体积为药物饱和溶液 所需介质体积的3~7倍。漏槽条件即做溶出的最佳条件,一般
一、溶出度的基本概念 适用范围----★水中难溶药物的制剂
溶出度的适用范围及用途
★水中虽易溶,但处方与工艺造成阻溶的制剂 ★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的制剂
★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透皮贴剂等
★易溶的药物,也应考察溶出度 ※如果全部样品(n>6)均在15分钟内溶出85%以上,则可以不 将溶出度列入标准 ※国家药品标准中已列出溶出项;不要轻易删除溶出度项
一、溶出度的基本概念 溶出度-----
何为溶出度?
系指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制 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溶出度试验----是一种控制药物制剂质量的体外检测方法,是以实验为基 础,以溶解为理论,并用数学分析手段处理溶出度试验数据,是 研究制剂所含主药的晶型、粒度、处方组成、辅料品种和性质、 生产工艺等对制剂质量统一性的方法。
一、溶出度的基本概念
溶出度与溶出曲线?
溶出曲线----系把在不同时间点测得的溶出量按次序依次 连接起来,成为一条连续的曲线。 (点动成线,平面上的曲线可以看作是由具有某 种规律的点组成的集合。是动点按某种规律运动 而成的轨迹。)
溶出曲线可以看成是由具有其本身溶出特征的不 同时间溶出量组成的集合。 溶出曲线表示制剂的整个溶出过程,相同处方同 一生产工艺的产品,其溶出曲线应该是相近的。
溶出度测定ppt课件

方案见文件夹2/2.1。说明:对于难溶性药物,对照品溶液可酌情采用MEOH OR ACN配制。 此实验目的:如果在各个pH值介质中溶解度相差不大(相差在2倍以内),说明药物不是pH依赖性的,可以做常规的4个介质(pH1.0、4.5、 6.8和水);如果在各个pH值介质中溶解度有很大差异,说明药物是pH依赖性的或pH值对药物有影响。
研发人员虽然能查到原研制剂的相关参考文献,如各国药典、国家药监局标准、进口质量标准、日本橙皮书、美国FDA,由于这些标准本身具 有局限性、历史性和利益性,故不可盲目相信
二、溶出度测定前必须先进行以下工作 ① 购买原研品
购买方式:“世界药房”网站、“白求恩药房”网站、私人关系(行的通吗?)、国家药监局注册申请“一次性进口”批件 应尽量获取出厂不久和临近效期的多个批号的样品。
疗效的优劣
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差异
体外溶出曲线的不同
原料药不是药、只有制剂才是药
Hale Waihona Puke 制 剂 的 优 劣关键、核心
仿制药质量评价的层次性
(1) 体外药学一致(主要指多条溶出曲线一致) (2) 体内生物利用度一致(即BE试验成功) (3) 临床疗效一致(获得广大医生和患者的普遍认可)
• 体内外相关性理解(Ⅰ): 体外一致 → 体内多数一致、BE试验成功率高! 体外都不一致 → 体内多数不一致、 BE试验成功率很低! 体内一致、即BE试验成功 → 并不意味着仿制制剂临床疗效就一定与原研制剂相当。因BE试验是采用年轻男性、
.
一、各剂型关键性评价指标
★ 片剂/硬胶囊 :多条溶出曲线/释放曲线、崩解时限(如需要)、有关物质、含量均匀度、硬度/脆碎度。 ★ 注射用粉末: (1) 表面层次指标:有关物质、溶液颜色、溶液澄清度、水分、pH值、无菌、热原/内毒素和不溶性微粒等。 (2) 深层次指标:粒度分布、粒子形状、晶型、晶格能、比表面能、分散性、流变学特性等→ 复溶/溶解时间 二、溶出度试验的目标:仿产品不是仿标准
学习谢沐风-溶出度40页PPT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学习谢沐风-溶出度
1、战鼓一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溶出度讲》幻灯片PPT

溶出度试验是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崩解和溶出 的体外试验。
1、试验:转篮法、浆法、小杯法〔小规格, 一杯中置1片〕
温度:37℃±0.5℃ 转速:一般100或50rpm 介质:应以水,稀盐酸〔0.001-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值3-8〕为主,尽可能不加或少加分 散助溶剂〔或有机溶剂〕如加应有详细的筛选资料, 溶出/释放介质的体积应符合漏槽条件。
定释药特性〕,最后点〔大于75%,考察释药
肠溶制剂 胃酸中释放小于10%,pH值6.8磷酸缓冲液〔或7.5-
8.0磷酸缓冲液,结肠定位制剂〕中大局部或全部溶出。
溶出量测定方法 一般UV法、HPLC、显色法〔如红霉素衍生物制剂,
硫酸显色法,多肽类,茚三酮显色法.〕应进展方法学 研究〔线性、回收率、溶液稳定性〕胶囊剂应考察空 胶壳的干扰。
溶出度研究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溶出介质的选择,〔2〕 溶出介质体积 的选择,〔3〕溶出方法〔转篮法与桨法〕的 选择,〔4〕转速的选择,〔5〕溶出度测定 方法的验证,〔6〕 溶出度均一性试验〔批 内〕,〔7〕重现性试验〔批间〕等。
* 原料药晶型的影响。
1、溶出介质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溶出介质首选水 ,其次是0.1mol/L盐
5 、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验证: 方法学验证内容与含量测定根本一样,应进展
专属性试验〔辅料、胶囊壳的干扰试验〕、线性试 验、回收率试验、溶液稳定性试验等。
在方法学验证中,试验所用的溶媒应为溶出介 质,即应考察辅料、胶囊壳在溶出介质中的干扰, 药物在溶出介质中的线性、回收率及稳定性等。
6、取样点和限度确实定: 通过溶出度均一性试验〔 考察同一批样品的溶
溶出度研究中还应注意溶出度试验仪的校正、 溶出介质的脱气以及在操作中要严格执行SOP, 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以全面正确和客观地反映 药物的溶出情况。
溶出度 一致性 制剂PPT演示课件

验证方法
选用不同材料的滤 膜;舍去不同体积的初 滤液后测定,观察响应 值的变化;不过滤,直 接采用高速离心,取上 清液测定,常以此结果 为100%溶出。
处理方式
对滤膜进行预处理: 可将滤膜在沸水中煮沸 1h,或加大初滤液体 积等。
直接采用离心方式。
2020/3/11
24
验证 3.2
溶出检测方法验证
pH值
选择目的
在该介质中最终溶出量应达85% 以上,且最能反映工艺变化、偏差 的那个介质(用于处方变更、生产 场地的变更、工艺中关键参数的 控)。
9
参数 2)
溶出方法的选择
药典
收录的测定方法
中 国 转篮法、桨法、小杯法(100~250ml)
美 国 转篮法、桨法、流池法、往复筒法、圆筒法、 桨碟法、往复架法
2020/3/11
溶出方法 学验证
D
多介质回收率
B 滤膜吸附验证 C 多介质工作曲线的
测定
23
验证 3.1
滤膜吸附验证
产生原因
滤膜与药物间有一 个吸附饱和过程,即滤 膜只有吸附到一定量之 后,方能达到饱和、不 再吸附。原料药经微粉 化处理后粒径变小,比 表面能变大,静电吸附 能力增强,故与滤膜的 吸附作用明显。
2020/3/11
11
参数
桨法
• 优点
➢ 应用广泛,适用性强 ➢ 易于自动化
• 缺点
➢ 制剂在杯中的位置对测定有影响 ➢ 流体动力学复杂,制剂在
杯中的位置(下沉或漂浮) 影响药物溶出
➢ 桨底易形成“锥形堆积” ➢ 漂浮制剂不适用
➢ 对搅拌桨和溶出杯几何尺寸的精 度要求较高,搅拌轴方向的微小 改变会引起溶出结果的明显偏离
《溶出度讲》课件

包衣工艺可以改变药物表面的性质 ,从而影响其在溶液中的溶出速率 。
制剂的储存条件
01
02
03
温度
储存温度对药物的溶出度 有影响,温度升高通常会 加快药物的溶出速率。
湿度
湿度对药物制剂的溶出度 也有影响,湿度过高可能 导致药物吸湿、结块等问 题,从而影响溶出度。
光照
光照可能影响药物制剂的 稳定性,进而影响其溶出 度,因此储存时应避免强 光直射。
药物与辅料的比例
药物与辅料之间的比例也会影响溶出度,适当的 比例有助于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
制剂的粒径
粒径大小对溶出度有影响,粒径越小,比表面积 越大,药物的溶出速率制粒工艺对药物的溶出度 有影响,如流化床制粒、喷雾干 燥制粒等工艺可以改变药物的粒
径和晶型。
压片工艺
压片工艺对药物的溶出度也有影响 ,如压力大小、压片机的选择等。
溶出度讲
• 溶出度简介 • 溶出度试验方法 • 影响溶出度的因素 • 溶出度不合格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 溶出度检测的应用
目录
01
溶出度简介
溶出度简介
01
溶出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药 物从片剂、胶囊剂或注射液等制 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02
溶出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 要指标之一,也是药物制剂仿制 和研发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关键环 节。
不合格品处理
对于溶出度不符合标准的药品,可以进行返工、重制或报废等处理, 确保不合格品得到妥善处理,防止其流入市场。
感谢观看
THANKS
批次间差异
由于生产批次间的差异,可能导致同 一生产线上不同批次的产品溶出度存 在差异。
解决溶出度不合格的方法
加强原料药质量控制
溶出度检查方法及进展 PPT课件

溶出度检查方法及进展定义:指药物在规定介质中,在一定条件下从片剂或胶囊等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药物溶出度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是评价药物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在指标,也是评价制剂品质和工艺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还是评价制剂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和制剂均匀度的一种有效标准,能有效区分同一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差异,因此是制药工业质量控制必检项目之一。
从理论上讲,药物的体内试验(包括体内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和临床试验) 才是评价药物最根本和最可靠的依据。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生物利用度成为衡量药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但生物利用度实验工作量大、成本高,从药物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可能对每一个药物样品都采用体内实验来筛选评定。
药物溶出度检查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中溶出过程的体外实验法。
尽管体内检验和体外检验结果不会完全一致,但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溶出度的体外检验较体内检验简单易行,仍不失为一个经济有效的质量检测、控制手段。
药物制剂发展制剂可分为四代,第一代为一般制剂或常规制剂,在崩解度试验水平,第二代一般为长效缓慢制剂或肠溶制剂,在溶出度试验水平,第三代为精密的控释制剂,药物输送系统,透皮吸收治疗系统,第四代为靶向制剂。
近年来,药物制剂研究向着“三效”(高效、速效、长效)和“三小”(毒性、副作用、剂量)方向发展。
国外药典从70年代就相继收载了溶出检查法,我国在1985年版药典中正式收载了溶出度检查,这些年来,各国药典收载溶出度检查的品种呈上升趋势。
2010年版药典加大了对药物溶出度的检查。
这也本身是对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
也是多数人写论文的一个不错的方向。
溶出度在药品生产检验、临床疗效考察、药品稳定性检验、新药研制、处方筛选、工艺改进等许多方面都要作为考察指标。
在美国、英国、日本,溶出度检查实际是指药物固体制剂按照各国药典规定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内从固体制剂溶入介质的累计百分率(以被测试剂标示量计算)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处理方法
9.
过滤不清 目前有些药品辅料为超细颗粒,这些超细颗粒 如按常规采用0.8m滤膜进行过滤,可能过滤不 净,从而引起紫外检测时吸光值高,造成溶出 度测定结果超过100% 的干扰现象。
处理方法:可选用0.45m、0.2m的滤膜或更 换其他种类过滤材料来解决。Biblioteka 典型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处理方法
可自对中 心的杯板
水平调 节底脚
典型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处理方法
3.
溶出杯一致性及内壁质量 不同批次、厂家的溶出杯混用,会因杯子的内 径偏差、半球底深度不一、内柱面不圆、内壁 不光滑等因素造成结果偏差,RSD值超标。
处理方法:检查调换不良的溶出杯或全套更 新一致性好的溶出杯。
典型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处理方法
影响溶出度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1. 2.
仪器本身因素
操作因素
3.
标准的因素
1、仪器参数的因素
桨叶、网篮的高度及其底端抖晃度
转杆与溶出杯的中心度、垂直度
转杆、桨叶、网篮的溶出干扰
溶出杯的一致性及内壁质量 水浴温度、转杆转速 仪器的水平度 桨法、篮法的本身缺陷
2、操作因素
4.
5.
转杆、桨叶、网篮的溶出干扰 由金属材料制作的杆、叶、篮在介质中 的溶出通常会带来低波长(200-230nm) 处的吸收干扰。
处理方法:选用耐腐蚀性更强的材料制 作的配件;增加杆叶、杆篮的空白对照 试验,以扣除其干扰。
典型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处理方法
5.
仪器的工作环境 振动、环境温度变化、气流、强光线照射都 会影响溶出结果。当仪器垂直方向振幅达到 0.02毫米时,振动引入的外来能量会使样品 溶出速率增加。
现象分析:在溶出试验中,溶于溶出介质中的气 体会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样品的崩解、扩散、溶解 产生影响,使测定的结果重现性不好。未良好脱 气的溶出介质可以引起结果的偏高或偏低。
典型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处理方法
处理方法: 美国药典USP 建议的溶出介质脱气方法为: 溶出介质先预热至41℃,在充分搅拌的状况下, 以抽真空方式让溶出介质通过 0.45m或更小的过 滤装置,最后保持真空搅拌5分钟。 中国药典2005年版建议的溶出介质脱气方法 为:溶出介质先预热至41℃,在真空条件下不断 搅拌5分钟以上;或煮沸15分钟(5000ml) 或超声、 抽滤等。 可通过检测水的pH值变化来比较其脱气程度; 对其他类型溶出介质可采用检测其溶氧率来比较。 通常在37℃下,脱气良好的介质溶氧率少于 5.5ppm,这大致相当于 5-10% 的饱和介质溶气率。
处理方法:将仪器置于无强光照射、气流 稳定的位置,远离震动源或在仪器底脚处 加减振隔离装置。
典型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处理方法
6.
取样点高度不准确 因流体力学的关系,不同高度所取出的样品 溶出度会有明显差异。因而造成溶出结果的 统一偏高、偏低或RSD值超标。
处理方法:使用仪器厂商提供的取样针管 定位装置、在取样针管上作适当标记。
典型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处理方法
8.
溶出介质的脱气程度 蒸馏水溶气率不同影响溶出,并且因其溶气率不 同,会引起其pH值的不同。实验表明当泼尼松校 正片(FDA 10mg片)在蒸馏水为 pH6.0、6.6 和 7.4时 进行溶出试验,其结果变化可在2-10%之间。在脱 除气体的水中,溶出度要高出约30%。
典型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处理方法
7. 8.
桨法、篮法的本身缺陷 7.1 溶出杯半球形底部中心是搅拌的“ 死区”, 样品在该区域内、外、边缘处的溶出会有明显差别。
9.
处理方法:设法将样品置于各杯底相同位置、改用 篮法试验、采用锥形底溶出杯。
典型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处理方法
7.2 药典虽规定了篮轴与篮体的卡紧盘上设有一个排
典型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处理方法
2.
仪器的水平、转杆的垂直度 杯边垫高1mm,溶出结果增加近3%;根据仪器实 验结果。 对一个250-350mm长的转杆,当其倾斜 2~5° 之间时,溶出度值可增大2~23%。
处理方法:用水平仪测量、矫正放杯板水平; 用直角尺验证转杆与杯板的垂直度。
机头垂直升 降保证转杆 的垂直度
仪器工作环境(如振动、环境温度变化、 强光线照射等) 溶出介质的脱气程度 取样点高度不准确 过滤不清 滤膜吸附 胶囊壳 溶出介质蒸(挥)发 转篮篮体网孔改变 转篮干湿 多次取样介质体积变化
3、数据处理及标准的因素
药品质量标准本身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典型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处理方法
1. 2.
转杆与溶出杯中心度 中心偏离1mm时,溶出量约增加3%,偏离2mm 时约增加8%。 处理方法:用中心盖或直尺测量、矫正转杆 与溶出杯的中心、选用具有自对中心的仪器。
中、美、英、日 四国药典收录的释放度测定法
国别
中国 美国
测定方法
转篮法、桨法、小杯法 桨碟法 转篮法、桨法、流池法、往复筒法 圆筒法、桨碟法 往复架法
说明
测定缓控释制剂释放度 测定透皮贴剂释放度 测定缓释制剂释放度 测定透皮贴剂释放度 两者均适用 测定缓控释制剂释放度 测定缓控释制剂释放度
英国、 转篮法、桨法、 桨碟法、流池法 欧洲 日本 转篮法、桨法、流池法
10. 11.
滤膜吸附 滤膜选择不当,会引起高达50%的吸附偏差! 处理方法:进行干扰试验,确定所用滤膜对样 品是否有吸附;更换过滤材料;将滤膜在水中 煮沸1小时以上后使用;加大采样量,取滤膜饱 和吸附后的续滤液。
溶出度讲座
溶出概况图
药物 溶解度 速释制剂 制剂
缓释、控释制剂
迟释制剂
仪器
篮法 桨法 其他方法 不同pH的水溶液 不同类型、不同量的表面活性剂 不同种类、不同量的有机溶剂水溶液 单点、两点或多点取样作溶出曲线
溶出 介质
溶出取样时间
主要仪器装置
篮法
桨法 小杯法
桨碟法
流通池法 往复筒法 圆筒法 往复架法
气孔,但转篮进入溶出介质后常会有气体附在篮 的上面没有排除,形成气泡致使胶囊或片剂浮在 上面,使溶出度大幅度的下降。 处理方法:让篮轴上的小孔不被盖、堵住;转篮 旋转着进入溶出介质;篮轴一定要经常清洗:用 <10% 稀硝酸煮沸或超声10分钟左右,再改用水 或乙醇煮沸(应在水浴中)10-15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