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材料进场检验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材料进场检验和抽检质量管理制度

材料进场检验和抽检质量管理制度

材料进场检验和抽样检测管理制度1、为了保证使用合格的原材料及其在各工序施工过程中均能经过检验和试验,严格确保工程质量满足国家有关法规和合同要求。

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材料进场质量检验及抽检质量管理制度。

2、国家规范要求或合同约定需委托第三方进行设备、材料检测的,施工单位应在开工前确定用于工程检测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并将检测单位的资质等报监理审批。

3、工程上所使用原材料进入现场,施工单位在自检合格后,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签章,填写《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监理工程师应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工程材料进行检验。

4、《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应附材料清单、质量证明文件、自检结果。

5、进场的材料必须有相应的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试)验报告、复试报告。

凡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有法定单位鉴定证明和生产许可证,产品要有质量标准、使用说明书和工艺要求,使用前应按其质量标准进行检(试)验。

并对材料进行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的检查和量测。

6、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应对其进行标识,监理单位应督促总承包商、分包商、供货商对其清退出场。

7、对进场的材料要求必须按品种、规格、批次分类堆放,并编号、标识;已检测合格的和待检的分开堆放,并挂牌标识,以防错用。

同时,做好必要的防火、防雨、防潮、防损坏等防护措施。

8、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在使用前必须按有关规定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试,复试结果合格方可使用。

凡复试不合格的,应按原标准规定的要求再次进行复试,再次复试的结果合格方可认为该批材料合格,两次报告必须同时归入施工技术文件。

9、当主要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进场验收需进行现场抽样检测或因有异议送有资质试验室抽样检测时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主要材料抽检频率、方法见附表1《材料取样频率、方法》)。

10、对于由同一施工单位施工的同一建设项目的多个单位工程,当使用同一生产厂家、同材质、同批次、同类型的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时,其抽检比例宜合并计算。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4篇)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4篇)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规范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保证材料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项目的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

第三条定义1. 材料:项目所需要的各种建筑、装饰、安装、设备等物质。

2. 进场检验:对材料在进入项目工地前进行的检验。

3. 储存:将检验合格的材料安全地储存起来。

4. 质量管理:对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确保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二章进场检验第四条检验内容1. 材料进场前应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包括材料的颜色、形状、表面质量等。

2. 材料进场前应进行尺寸检验,包括材料的长度、宽度、高度等。

3. 材料进场前应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材料的强度、硬度、耐候性等。

4. 材料进场前应进行性能检验,包括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性、防火性等。

第五条检验方法1. 外观质量检验可以通过目测或者使用测量仪器进行。

2. 尺寸检验可以通过使用量具或者测量仪器进行。

3. 质量检验可以通过使用试验设备或者测量仪器进行。

4. 性能检验可以通过使用试验设备或者测量仪器进行。

第六条检验标准1. 检验标准应以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为准。

2. 如国家没有相关标准,应按照工程技术规范或者专业标准进行检验。

第七条检验记录1. 进场检验应制作检验记录,记录材料的检验结果、检验方法、检验标准等。

2. 进场检验记录应按照项目的要求进行保存,以便日后查阅。

第三章储存管理第八条储存场地1. 储存场地应满足材料的储存需求,包括材料的防雨、防潮、防晒等。

2. 储存场地应清洁、整齐,避免杂物堆放。

第九条储存方式1. 材料应按照规定的分类和标记方法进行储存。

2. 材料应储存在通风、防火、防尘的储存间或储存柜中。

3. 材料应储存在规定的高度和堆放方式中,避免倾倒和落下事故的发生。

第十条储存管理1. 储存管理人员应随时对储存场地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储存场地的问题。

2. 储存管理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材料出库,保证所需材料的及时供应。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范文(4篇)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范文(4篇)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为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安全,规范材料进场检验和储存管理流程,提高材料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材料的进场检验和储存管理。

三、责任部门1. 采购部门负责材料的进场检验和验收工作。

2. 仓储部门负责材料的储存管理工作。

四、材料进场检验1. 采购部门在接收到材料后,应及时安排专人进行进场检验。

2. 进场检验内容应包括材料的数量、规格、外观质量等。

3. 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和要求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4.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采购部门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要求更换。

5. 检验合格的材料,采购部门应填写检验报告,并在材料送检之日起将报告送交仓储部门。

五、材料储存1. 仓储部门应按照材料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区储存,并确保储存环境干燥、通风、整洁。

2. 不同类别的材料应分别标识,以便快速辨识。

3. 原材料应与成品、半成品隔离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4. 仓储部门应建立材料储存档案,包括材料名称、批次、存储日期等信息,以方便查找和管理。

5. 高价值材料应采取防盗、防潮等措施保护,确保安全。

六、材料出库管理1. 领料人应提供有效的出库申请单,并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出库。

2. 出库时应核对材料名称、数量、规格等信息,确保与出库申请单一致。

3. 出库后,应及时更新材料档案,并做好相关记录。

4. 出库的材料应及时送达指定地点,并由领料人签收。

七、监督与检查1.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材料进场检验和储存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不定期从各部门抽查材料进场检验和储存管理情况,促使各部门严格遵守制度。

八、制度执行1. 企业应对材料进场检验和储存管理制度进行宣传和培训,使全体员工能够熟悉并遵守制度。

2. 对于违反制度的人员,应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以上是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公司员工应严格遵守,确保材料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需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修改。

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一、引言原材料是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基础,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和企业声誉的重要环节。

为了建立有效的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权益,本文将详细介绍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的基本要求、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要求 1. 合法合规: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没有任何侵权行为,确保从合法合规的渠道采购原材料。

2. 供应商选择: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供应商必须有良好的信誉和质量管理体系,并提供合格的原材料。

3. 样品保留:根据采购合同和相关规定,保留每批原材料的样品,以备后续可能的问题调查和处理。

4. 来料批次追溯:对每批原材料按照批号进行追溯,确保从供应商到企业内部的每个环节都能追溯到原材料的来源和流向。

5. 信息记录:建立完整的原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包括进货日期、供应商信息、批次信息、检验项目和结果等相关信息。

三、流程 1. 采购需求确认:根据生产计划和产品质量要求,确认采购原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标准。

2. 供应商评估: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企业信誉、质量管理体系、供货能力等方面的考察。

评估合格的供应商列入企业的供应商名录。

3. 采购合同签订: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采购的原材料种类、数量、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期等具体要求。

4. 原材料进场检验:原材料到达企业后,进行进场检验。

根据采购合同约定和产品质量标准,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化学成分分析等必要的检验项目。

5. 检验结果判定: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原材料是否合格。

如果不合格,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结果。

6. 合格原材料入库:对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标识和分类入库,确保原材料的有效管理。

7. 样品保留:对每批原材料都进行样品保留,保存一定数量的样品,以备后续问题的调查和处理。

8. 进货记录和报告:建立完整的进货记录和报告,包括进货日期、供应商信息、批次信息、检验项目和结果等,便于日后查询和分析。

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原材料子进场检验制度一、编制目的为了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料子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全部工程项目经理部,公司各职能部门对分承包单位原材料子进场的控制。

三、部门职责1、工程部负责物资采购的归口管理工作。

2、经营部负责开工前供应单位工程合同、工程预算及单位工程料子预算,以及供应重要料子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

3、工程部负责检查和监督项目经理部做好料子进场的质量检验工作、4、料子员负责对进场料子进行检查验证,并取得相关的证明资料。

凭证手续不全,一律不收。

将合格料子的凭证手续汇总备案,以备追溯。

5、施工员和质检员应做好检查和督促工作,确保料子进场质量检验的落实,防止弄虚作假,杜绝不合格产品的使用。

四、措施及方法1、原材料子质量保证措施依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首先从原材料子的掌控,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保证全部同工程质量有关的物资采购时能满足规定的要求,做到比质比价,质量第一,品质证明与物相符。

进场料子由项目物资部、质保部联合验收。

首先进场料子必需“三证”等资料齐全。

其次钢筋、水泥等必需经复验合格。

最终样品认可,项目部组织验收合格后,报监理或甲方验收,通过后方可使用。

如未经检验和试验的料子,未经批准紧急放行的料子,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料子,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楚的料子,过期失效、变质受潮、破损和对质量有怀疑的料子等不得使用。

当料子需要代用时,应先办理代用手续,经设计单位或监理单位同意认可后才略使用。

1)料子采购程序流程如下:2)原材料子检验程序—料子检验流程3)相关人员职责A、项目试验员对进场物资进行取样和送样并填写试验检测申请单。

B、项目料子员对进场物资的材质证明、数量、外观进行检查和验收。

布置物资的贮存保管和经外观及化学性能检测合格后的物资发放工作。

4)工作程序A、进场物资的检验、验收为了保证用于工程的物资满足规定的要求,全部物资于进场后都必需先行接受检验或试验,经证明合格后方能允许使用。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模版(4篇)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模版(4篇)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规范材料的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项目施工期间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和储存管理的工作。

第三条进场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材料、设备材料、电器材料及其他相关材料。

第四条进场材料的检验及储存管理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

第二章进场材料的检验第五条进场材料的检验要求由乙方提供的进场材料一应符合以下要求:1. 合格证明:进场材料必须有全国质量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合格证书。

2. 标明规格:材料标牌清晰明确,显示材料名称、规格、批次、厂家、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

3. 外观质量:进场材料外观应完好无损,无裂纹、磨损、腐蚀、变形等现象。

4. 尺寸精度:进场材料尺寸精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5. 材料性能:进场材料的性能要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六条进场材料的检验工作由施工单位质量部门负责,要建立相应的检验报告和档案。

第七条如发现进场材料不符合上述检验要求的,施工单位有权拒绝接收,并向乙方提出书面整改要求。

第八条进场材料检验合格之后,方可进行储存管理。

第三章进场材料的储存管理第九条进场材料的储存管理要求如下:1. 储存地点:进场材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整洁、标识明确的储存仓库中。

2. 储存温度:根据不同的材料性质和要求,设定合理的储存温度。

3. 包装管理:进场材料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包装,并在包装上标明相关信息。

4. 堆放方式:进场材料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分类、分区、摆放整齐,不得随意堆放或混杂使用。

5. 入库登记:进场材料入库时,应有专人负责登记入库并签字确认。

6. 定期检查:进场材料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科学合理的保养维护。

7. 废弃处理:进场材料使用完毕或质量不合格的,应及时进行废弃处理。

第十条施工单位负责建立进场材料的储存记录和档案,并定期进行检查。

第十一条乙方可以随时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有权要求施工单位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2024年材料进场管理制度

2024年材料进场管理制度

2024年材料进场管理制度一、总体要求材料进场管理是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项目质量、进度和安全。

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进场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责任项目经理是材料进场管理的责任人,应全面负责材料的采购、验收和入场等工作,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文件归档。

三、材料采购1. 材料采购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采购管理制度进行,并由专门的采购人员负责具体操作。

2. 采购人员应按照项目需求,制定采购计划,并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项目要求。

3. 采购人员应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责,并定期跟踪材料采购进度。

4. 采购人员应做好采购文件的归档工作,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度。

四、材料验收1. 材料验收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并由质量监督部门负责验收工作。

2. 材料质量验收应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各项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3. 材料数量验收应与采购合同和发货清单核对,确保材料的数量与规定相符。

4. 验收合格的材料应及时入场,并进行标识和分类存放。

五、材料入场1. 材料入场前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验收合格的材料整理和标识、相关记录和文件准备等。

2. 材料入场时应进行登记,并与验收记录进行核对,确保入场的材料与验收的材料一致。

3. 高值材料(如钢材、电缆等)应进行随机检查,确保质量和规格符合要求。

4. 材料入场应按照工程进度和施工需要进行,并做好相应记录。

六、材料仓储管理1. 材料仓库应具备干燥、通风、防潮等条件,材料存放应按照类别、规格、品牌进行分类,并做好标识和隔离。

2. 材料仓库应定期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无误。

3. 材料的出库应经过项目经理批准,并做好相应的出库记录和报废处理。

4. 材料仓库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材料管理水平。

七、文档管理1. 所有与材料进场相关的文档应进行归档,包括采购合同、验收记录、入场登记和出库记录等。

2. 文档归档应按照项目编号和文件编号进行,确保文件的存档和检索方便。

原材料进场验收和见证取样检测制度

原材料进场验收和见证取样检测制度

原材料进场验收和见证取样检测制度一、目的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提高产品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原材料的进场验收和见证取样检测。

三、操作程序1.原材料进场验收1.1原材料进场检验1.1.1原材料进场时,由仓储管理部门进行验收,验收人员应核对供应商提供的文件和标识,确保原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与订单一致。

1.1.2验收人员还应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没有明显的损坏或瑕疵。

1.1.3如果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验收人员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记录问题原因、处理措施和结果。

1.2纸质文件保存1.2.1验收人员应将原材料验收的文件、记录等相关资料按规定归档,保留一年以上,并对其进行分类和编码以方便查询和追溯。

1.2.2验收人员还应将原材料的质量问题记录在不合格记录本中,并定期提交给质量管理部门。

1.3原材料存放1.3.1验收合格的原材料应由仓储管理部门负责妥善存放,确保不受损坏和受污染。

1.3.2不合格的原材料应由仓储管理部门进行妥善处理,包括退还给供应商、报废或返修等。

2.见证取样检测2.1原材料取样2.1.1根据产品要求和检测项目,由质量管理部门指定专门的取样人员进行见证取样。

2.1.2取样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和程序,从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中取得样品,并记录取样的时间、地点、数量及方法。

2.2检测项目2.2.1检测项目应根据产品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选择,并由质量管理部门完成。

2.2.2检测项目包括外观检查、物理性能(如硬度、拉伸强度)、化学性质(如成分含量、溶解度)等。

2.3检测流程2.3.1检测前,应根据检测项目的种类和数量确定检测设备和试验器材。

2.3.2检测过程应按照相关标准和程序进行,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可靠。

2.3.3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由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评估和归档。

2.4检测记录2.4.1检测结果应保存在纸质或电子档案中,包括检测报告、检测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料。

2.4.2检测记录应按照检测项目和日期进行分类和归档,以便查询和追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进场检验管理制度
1、各级试验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铁道部兰新铁路甘青公司及监理单位的有关规定进行原材料进场检验管理。

2、水泥取样:同生产厂家、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连续进场的水泥,散装水泥每500t为一批,袋装水泥200t为一批,当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试验人员接到通知后,按上述取样原则进行取样。

取样要有代表性,从12个不同的部位取等量样品,每份试样至少12kg。

要求车车必检,监理车车见证试验结果,所有进场材料未检合格之前不得进入拌合站。

3、细骨料取样:同产地、同品种且连续进厂的材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400m3或600t也按一批计。

试验人员接到检测通知后及时取样。

在料堆取样时,试样可从料堆自上而下,不同方向均匀选取9点抽取。

4、粗骨料取样:同产地、同品种且连续进厂的材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400m3或600也按一批计。

在料堆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表面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下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5、拌和用水及养护用水:每一新水源或同一水源使用达一年,应取样检验一次。

检测项目按补充标准进行。

6、外加剂:同生产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连续进场外加剂,每50t为一批,不足50t时,也按一批计。

样品分点样和
混合样。

点样是在一次生产的产品所取得试样;混合样是三逐步形成或更多的点样等量均匀混合后而取得的试样。

每一编号的取样不少于0.2t水泥所需的外加剂量。

检测项目按补充标准进行。

兰新铁路甘青公司要求车车必检,监理车车见证试验结果,所有进场材料未检合格之前不得进入拌合站。

7、粉煤灰:同生产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粉煤灰,每200t为一批号,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

粉煤灰的质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计)的质量计算。

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10个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3kg。

检测项目按补充标准进行。

兰新铁路甘青公司要求车车必检,监理车车见证试验结果,所有进场材料未检合格之前不得进入拌合站。

8、磨细矿渣粉:同生产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200t为一批次,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

取样应随机取样,要有代表性。

也可连续取样;也可在20个不同部位取等量试样,每份样品质量至少12kg。

硅灰(则按同生产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30t为一批,不足30t时也按一批计)取样量可以酌减,但总质量至少4kg。

试样混均后,按四分法缩减到比试验用料多一倍的试样。

检测项目按补充标准进行。

兰新铁路甘青公司要求车车必检,监理车车见证试验结果,所有进场材料未检合格之前不得进入拌合站。

9、钢筋取样:同厂家、同牌号、同炉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t为一批,不足60t时也按一批计。

原材料取样做拉伸
和冷弯试验时,随机抽取两根,分别从两根钢筋距端部至少0.5米处取得,可连续取一根拉伸和一根冷弯试件。

取样长度为:拉伸试件为10d+200mm,冷弯试件为:5d+150mm。

10、土:清除表层覆土(约50cm)后,每组取样50Kg进行室内实验。

其它填料使用前按其相应的标准进行取样试验。

昆山市玉峰建设有限公司
水映锦城动迁小区项目部
2012年3月2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