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研究
城市综合体案例研究-日本横滨未来21区

先进的设施设备
从高档写字楼到国际会议中心,都采用了最先进的设备,该规划还特 地建设了具有抗震性能的两个5000吨级的救灾码头,包括在节能,环 保制冷等方面也采用了最为先进的设施设备。
便利的交通网络
外部不仅拥有较发达的铁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以及临港的航运系统 ,而且有着较发达的内部交通系统,包括高架行人通道、长距离的步 行传送带及游艇等,为21区带来强有力交通支持。
横滨港未来21区总共有68个街区,分属在5个地区,其中绝大多数集聚于中央地区;目前21区主要 有5种业态分布,其中以商业办公、文化休闲为主的国际区和商务区占到了整个业态比例的近2/3。
未来21区街区分布
街区
区位分布
1-17街区(B)
新港地区
18-67街区(A)
中央地区
26-31街区(E)
樱木町站
50-67街区(C)
Pukari码头有直接抵达横滨国际会议中心的游艇。
重点案例分析——横滨港未来21区
(9)横滨港未来21区的商务功能
横滨港未来21区是在大规模高水平规划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新的中央商务区,其中贸易商住的面积占 到了一半左右,其商务功能主要通过高档的写字楼、国际会议中心以及国际展览中心得以体现。
里程碑大厦
先进的办公设施及高 档国际会议中心、展 示中心
包括特色购物中心和 一些商业街,如横滨 水手商业大厦
五星级高档酒店,如 横滨格兰国际饭店
46%
整个地区就业人口规 划为19万人,常住居 民只有3000户,相 对居住功能较小
重点案例分析——横滨港未来21区
(10)横滨港未来21区的交通枢纽功能
不仅拥有较发达的外部交通系统,包括铁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以及临港的航运系统,而且有着较 发达的内部交通系统,包括高架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通道、长距离的步行传送带及游艇等,为21区带来强有力交通 支持。
浅谈红星国际广场城市综合体的规划与景观设计

浅谈红星国际广场城市综合体的规划与景观设计摘要:结合对城市综合体概念及特点的分析,介绍了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实际案例,对整体规划和景观定位、设计亮点这两大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景观定位案例分析1 引言1.1城市综合体简介城市综合体是将商业、办公、居住、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交通等城市功能之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多元化的建筑群落。
其具备完整的街区特点,成为建筑综合体向城市空间巨型化、城市价值复合化、城市功能集约化发展的结果。
它所具备的主要特征有:(1)城市交通网络发达,城市功能相对集中,拥有与外界联系紧密的城市主要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2)拥有城市的多种功能,包括商务办公、居住、酒店、商业、文化娱乐消费等;(3)建筑的高度及外观具代表性,属于城市的标志建筑群。
城市中心由于所处的位置和庞大规模,注定其一定会成为城市名片,成为建筑、文化、旅游的标志性项目。
1.2 房地产城市综合体类型目前房地产综合体项目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城市综合体。
一般位于城市中心,总建筑面积在10~30万m2左右,一般以大型商业Shopping-Mall、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为主要组成部分,住宅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2)郊区综合体。
一般位于城市郊区,总建筑面积在30万m2以上,以大型住宅小区、商业(购物中心)、公寓为主要组成部分,一般没有酒店或写字楼的配置。
(3)产业综合体。
一般位于城市郊区,总建筑面积在30~50万m2以上甚至更大,一般以专业市场、配套住宅、商业为主,配有物流、仓储等设施,与当地优势产业有关。
1.3 红星地产的城市综合体红星国际广场是中国家居品牌——红星美凯集团全资独创的商业综合体开发模式,将国际领先的家居行业的经营理念融入综合体开发中,以国际“梦想”为城市综合体市场树立新标准。
作为城市运营商的红星地产,坚持创新发展的一贯作风,从中国家居品牌的红星美凯龙家居模式到主流城市品质住宅,率先创建了同步国际的商业复合地产开发模式。
城市综合体景观发展与分析

3 城 市综 合体 景观 的发 展趋 势
城市综合体景观建设在为人们提供绿地休息场所的同时也促进 了人与 它是居民们 日常生活的场地, 更是城市特色的展示大厅。 城市 的, 因此对交通的通畅l 生 要求非常高 , 因此 , 城市综合体景观设备的配置显得 人之间的交流, 综合体景观建设一方面可 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 另一方面也可以继承 、 宣传 尤为 重要 。 在 进行城 市 综合 体景 观设 备配 置 的时候 , 一方 面要 考虑 到人 们 的生
1 . 1 硬 质 景观 要 素分 析
生 态性 : 幕 墙 是建 筑 立面 的 主要材 料 , 可 以展现 现 代 化工 业 的优 点 , 施工 操作也 比较方便 , 某些单元化 的幕墙还可以循环再利用 , 避免了临时建筑造 成 工程 成本 增加 现 象 的 出现 。水景 建 设方 面 , 以线 性 、 点 状 为 主要设 计 品类 , 可 以最 大 限度 地 降低 能源 消耗 。 一般 情 况下 , 水景 深度 和高度 保 持在 3 0 0 厘 米 Ns o o 厘米 之 间为 宜 , 同时配 置 白净 系 统 。 人 性化 : 从 景 观 的具 体性 能 着手 , 将“ 以人为 本 ” 作 为 实施 准 则 , 对 市 政 道
之外 , 空 间上 的垂 直 竖 向发展 也 不容 忽 视 , 因此, 踏 步 和坡 道 的建 设 显得 更 加
重要 。
路的噪音传递角度 、 和工程场地 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 使用双层种 植的方法为宜, 主要出入 口的导向纹理及景观灯具的作用是方便引导人流走 向, 可 以根据 不 同人 群 的适宜 尺 度适 当地 细 化景 观设 备 的配 置 。 创新性 : 把景观和L E D屏紧密结合 , 配置在遮挡建筑物的附近 , 在形式方 面, 和周 围立 面进 行 呼应 。 在 进行 工程 宣传 的时候 , 可 以大 大提 升人 口广 场 的
城市综合体中的商业景观设计

文化活动 的重要载体 , 是集 中反映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城市 1 . 1 研究 背景 。“ 人们为 了生存来 到 了城市 , 人们为 了生 活的更 综合体 。但是在商业街步行街景 观设计 实践 中却存在 地域性 的模 好, 留在了城 市。 ” 正如两千多年前 亚里 士多德对城市多彩生活的概 糊 。 传统界 限的趋同 、 雷同 , 个性特征不明显 , 形象性差等缺点 , 景观 括, 人们 总是对方便 、 快捷的大城生活无限憧憬。 城市商业综 合体是 设计忽略城市历史文化 背景 , 景观的色彩 , 材料 、 形式 等方面过于雷 高度 聚集 的城市商业 中心 , 取代 以往单个建筑 的模式 , 以建 筑群 的 同, 缺乏可识性 , 使得场所失去 了个性 特色 。 形式 出现 , 将城 市 中的商业 、 办公 、 居住 、 酒店 、 展览 、 餐饮、 会议 、 文 4 . 2 商业综合体景 观与周 围城市环境 不协 调 。城市建设如火 如 娱和交通等城 市生活空 间的三项 以上进行组合 , 并从 中建立一种相 荼 , 商业综合体追绚求 奇 , 使得城市景观出现} 昆 乱、 畸形 的现象 。尤 互依存 , 相互助 益的能动关系 , 形成一个多功 能 、 高效 率的综合体 , 其是在一些中小型城市 , 在 整体发展水平未能 承受一个大规模 的商 也被称 为“ 城 中之城 ” 。 业综 合体之前 , 盲 目引进 , 以求改善城市形象。 但结果往往使得商业 1 . 2城市商业景观定义和重要性 。 所谓城市商业景观 , 即是在城 综合体运行效率低 , 景 观出现无人使用 的现象 。而景观 的活力就在 市商业综合体 中 , 以景观设计师 的视角 , 在发挥原 有建筑风格 特点 于人 的参与 , 没有 了景观 和人 的互动 , 综合体 的商业景 观也 注定是 的同时 , 让商业建筑 给人 带来舒适 、 温暖 、 轻松的购物休 闲环境 , 同 失败 的。又如一些人文气息 著称 的城市里 , 商业景观设计没有考虑 时商业景观设计更应该与城市设计结合 , 使景 观立 体化 、 人文化 , 更 如何融入现有文化 民俗 , 使得综合体像一个无法融人城市 的怪物一 好地融人城市 、 能为城 市发展提供指引【 ) 】 。 样屹立在城市 中心『 5 J 。这些都是商业景观与周 围城市景观不协调的 商业综合体不只是给人们提供购物环境 , 居民亦 可在里 面浏 览 表现 。 店面 、 约会朋 友 、 品尝美味 、 领 略风情 。通过景 观设计 能够对 整体 建 5 综合体 与其景观的整合设计 筑空 间进 行人性化 的提 高 , 增加更 多的精品 附加值 , 同时它还对 消 5 . 1 人 文地理 的整合。对当地历史文化 的尊重 , 延 续文脉 , 传 承 费者生活方式具有很大的影响 , 因此商业 环境建设具有前瞻 陛。 文化 , 减少对 当地文化的 冲击 , 将无形的文化概念 落实到具体项 目 2 商业景观的设计要素 设计 中。 2 . 1 街道广场 的公共艺术。 街道广场紧邻人行道并和街道相接 , 城市 的独特个性应 该融合到城市 商业综合 体的商业 景观设计 只 占公共开放空间的一小 部分 。可以设置 可坐得边缘 设施 、 临街店 中, 每个城市 的 自然 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是有她 的独立性 的, 在商业 面的结合 、 骑廊广 场等 , 从 而营造令人愉悦 的交 流 、 休息、 购 物场地 景观设计 中 , 融人城市的特色语言 , 使它更具识别性。 闭 5 . 2商业景观与城市景观的整合 。城市作为载体 , 她孕育了各种 2 . 2屋顶花园 、 垂直绿化 。 近些年屋顶花园的设计也越来越多的 商业综合体 、 城市公 园 、 滨水绿地 、 工业产业 园等 等 , 所 以商 业景观 应用 到大型城市综合体建筑 当中。屋顶绿化是一项投 资少 、 节约土 作为城市综合体 中的一部分必然不是独立存 在的 ,它 的设 计和规 地, 开拓城 市绿色生 态空间 , 在有 限的城市空 间里提 高绿地 面积 的 划 , 要和城市产生积极地 、 正面的联系和效益关联 。 当然 商业景观 的 有效措施 , 更是美化城 市 、 活跃景观的一 种有效方法 。 设计语言决定于商业综合体的整体 风格 ,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 了 2 . 3水景 。 水景的形式有很 多 , 比如水 池 、 喷泉 、 自循环的系统等 商业综合体设计过程 中与城市的对话关 系 , 比如对于一个历史沉淀 等, 水景设计 也要综合考虑场地尺度 的协调 , 后期费用等 。水景 不 而闻名 的历史名城 ,融人 了人 文气 息的建筑语汇是必不能少 的, 所 论在 园林设计还是 商业景观 中 , 都是一个重要元 素 , 是人们生活 和 以相应 的其商业景观也要 突出其历史人文特色。 娱乐休 闲活动 中离不开的元素。 总之 , 商业综合体作为城市的一部分 , 必须要 与城 市产生联系 , 3城市 综合体 中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当然这还体现在区位 、 建筑设计等等方面的综 合考虑。在空间形 态 3 . 1 公共性 。城市综合体作为为市 民提供 消费休息娱乐 的公共 上 , 是城 市空 间形态 的延续和有机补充 ; 在城市景观上 , 是 城市景 观 空 间, 其景观设计 也必须遵循公 共性原则 , 即要承担一定 的城市公 环境 的延伸 与强化 ; 在交通关系上 , 呈 现城市 、 建筑、 交通 一体化设 共空间的职责。 商业综合体 在功 能上 的复合化和空间上的城市化使 计格局 , 城市综合体设 计 已经不仅仅是建筑本 身的设 计 问题 , 而是 之成为集购物 、 社交 、 娱乐 和休憩 于一体 的多功能空 间 , 很大程度上 上升到城市设计 的层 面上 了『 6 1 。 替代了街道广场 、 公 园等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公共空间 。商业空间 已 参考文献 经成 为现代 城市 中公 共活 动的主要载体 。 【 1 】 刘 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M 】 .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 1 9 9 9 . 《 适宜生 活的城市 》 的作者提 出 “ 应该为城市 生活及其居 民的 【 2 】 中国城 市规划协会 、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 商业步g S -  ̄ - k f [ M] . 北京 : 健 康做 出积极 的贡献 。应该慷慨 地给予公众一些正 面的益处 一快 中 国建 筑 工 业 出版 社 , 2 0 0 0 . 9 . 乐、 怡人 、 想象 、 高兴 、 社交 , 总而言之 , 一种社会公益 。” [ 3 ] 申洁. 小议城 市商业步行街景观设施设计Ⅲ. 山西建筑, 2 0 0 9 . 3 . 2地域文脉性 。结合城 市设计进行 , 把整个城市作为整体 , 建 [ 4 ] 冯炜,李开然.现代景观设计教程[ M] .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 出版社 , 0 4 . 、 筑和城市 的界 限越来越模糊。设计师应该关心当地的历史传统 , 文 20 化 习俗 , 民族个性 , 宗教信仰等人问题点 , 并 以多种手 法体 现地方特 『 5 ] 陈莉. 商业景观设 计研 究f D ] . 2 0 0 6 , 4 . 色。 [ 6 】 曾坚, 陈岚, 陈志宏. 现代 商业建筑的规 划与设计[ M 】 . 天津 : 天津 大 4 我国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现状和问题 学出版社 , 2 0 0 2 .
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分析

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分析摘要:越来越多的商业综合体已经成为一些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建筑,而商业建筑的商业圈,使商业综合体建筑成为城市的主要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餐饮、住宿、购物中心的集合,休闲等方面的功能建筑,是城市人口集中消费和企业竞争的场所。
由于其规模和多功能性,设计方案还提出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使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标准,与正常条件相比,这些标准必须经过仔细设计。
关键词: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该方案;分析研究1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的特点(1)外部特征。
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与其他城市综合体紧密相连,外部设计要求与当地城市的总体规划相统一。
集聚区主要是大范围的街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市结构的无序,并在一定程度降低了土地和空间的利用率。
因此,其设计特点具有高可达性、集约性、整体一致性和功能复杂性,以满足城市标准化发展的需要和商业建筑的内部功能需求。
商业综合体建筑一般建在城市交通网络发达、功能集中的区域,如交通便利的城区、城市主干道、城市地铁路口等,具有良好的空间辐射能力和经济集聚效应。
许多商业综合体建筑位于市中心,充分发挥其活动,不仅反映了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还展示了城市的精神文明和经济发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由于商业综合体建筑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文化特色,方向感差的人会以它为参考寻找目的地。
(2)内部特征。
现代商业综合体的室内设计具有大空间尺度、树形交通系统、现代城市景观和高科技综合设施的特点。
综合体建内部通常设置大中庭,既能保证内部空间的通透性也满足建筑内部防火分区设置的要求。
综合体建筑内部的大尺度空间可以满足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和商业建筑的内部功能需求。
2城市商业综合体发展现状尽管在现代化进程中,商业综合体的数量不断增加,但仍存在许多模糊和混乱的问题。
目前,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指导脱节、适应性弱、设计过度。
城市商业综合体由于其体量大、吸引力强,对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日本东京六本木城市综合体案例调研分析

国外城市综合体案例—东京六本木
六本木购物中心及公共空间设计 --美国JERDE建筑事务
毛利庭园/屋顶绿化
六本木新城内不仅有大面积的地上公园,也把绿化引入了一些建筑的 屋顶,形成立体的绿意空间,毛利庭园由原地块既有的公园改建而成, 总面积4300平方米,是一个非常地道的日本传统庭园,是一次在完全 现代感的环境中将花园与建筑形体充分结合的尝试。榉树坡综合设施 的屋顶上种植了稻米等作物那里成为孩子们亲身体验和接触自然的生 动课堂。通过为顾客提供里了参与的空间,使他们获得了体验的感受, 销售了新的生活方式。
概念设计-应用洋流理论
• 充分考虑构思环形布 局,留住顾客的好奇 心。
总体布局效果图
• 充分考虑打 造体验式空 间,详细考 虑顾客的感 受
人流动线的构思
• 在货流动 线合理的 同时,在 人流动线 方面精心 构思。
建筑设计特点
• • • • • • • • • • ■■购物中心建筑设计特点: 内部中庭设计很有特色,采用 内部地面盆景绿化,而且中庭内 部立面设置空中绿化花池和水幕 处理,增加中庭空间的动态特征 中庭上空采用透明的天棚处理, 同时适度遮挡阳光直射,创造出 通透宜人的空间。 ■中庭主要通道采用曲线方式布 置,让顾客在中庭中方便购物。
秋天的六本木 新城
• 秋天到了,稻田中间 插着的老鹰吓跑了偷 吃水稻的麻雀,成熟 的水稻在微风中摇曳。 老师带着小学生来空 中花园劳动,看到成 熟的水稻,感受秋天 收获的喜悦。
不寂寞的冬天
• 冬天到了,周边 的树叶开始飘落, 六本木新城精心 选择的鲜花依旧 开放,让严冬里 的人们看到春天 的希望。
森大厦俱乐部
• 森大厦俱乐部位于森 大厦51层,目前拥有 2500名会员,汇聚了 各个领域的精英,从 欣赏音乐到葡萄酒会, 形式多样丰富了人们 的文化生活,增加了 六本木新城的活力。
城市综合体设计全面解析

• 北京万达广场
• 主力店面积占比40-60% • 深圳花园城 • 1-2个主力店 • 伊藤洋华堂
• 核心商圈1公里 • 社区中心 邻里购物中心 • 不超过4万平米 • 次级商圈3公里 • 郊区 • 4-10万平米 • 核心商圈3公里 • 次级商圈6公里 • 三级商圈20公里
• 主力店面积占比40-60% • 华润万佳 • 3以上个主力店 • 主力店面积占比70-90% • 0-2个主力店 • 上海新天地 • 北京金源茂
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占地面积:14685㎡ 总建筑面积:146122㎡ 地上建筑面积:97638㎡ 办公楼:39128㎡(40%) 零售商场:29813㎡(30%,含地下一层:7754㎡) 服务公寓:26765㎡(27%,高档公寓和酒店式公寓) 会所面积:1913㎡(2%) 附属用房及停车场:48249㎡(610 个停车位) 标准层建筑面积:2303㎡ 建筑控制高度:90m 容积率(地上部分):6.6
•城市的发展突出按照 居住、工作、游憩和 交通等不同功能分区 建设的规划思想
•区域建筑发展偏向功 能单一化,相互之间 缺少必要的联系 •城市中心规模巨大化, 形成城市中心区,同 时出现人口过度集中、 城市环境恶化等问题
•为应对城市规模积聚 扩张所带来的一系列 社会问题,伴随着汽 车时代的到来,城市 的发展出现了郊区化 趋势
必须营造齐备的生活系统
为满足城市精英阶层的居住、消费、休闲、娱乐、社交多种形态 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大型城市综合体建筑必须拥有齐备的生活系统,其 中必须具备一定规模的大型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和国际化写字楼。
三、案例分析:
1、来福士广场 2、三里屯soho 3、东京中城 4、洛克菲勒中心 5、时代天街 6、深圳万象城
国外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规划设计案例赏析

规划和建筑
规划和建筑 周边交通
便捷的交通条件
“Tokyo Midtown”为东京六本木地区即六本木之丘之后的又个更新开发项目;项目于2007年3月30日开幕,是个汇集了饭店(东京丽嘉酒店)、文化设施(三得利美术馆等)、以及约130家店铺、写字楼、住宅、医院、公园等的复合型大型都市综合体项目. 该基地于2001年由三井不动产,全国共计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积水房屋,及安田、富国、大同等三家人寿保险公司,以1,800亿日元取得土地,使日本有史以来最大宗的国有土地开发案. 项目于1985年纳入“公共建设引导民间投资开发计划”之中,成为东京都市更新的重要项目之;2003年3月完成都市计划法定程序,2004年5月动工,于2007年兴建完成.
规划建筑
规划建筑
规划建筑
规划建筑
规划建筑
规划建筑
规划建筑
规划建筑
规划建筑
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公司:Rockwell Group 灯光设计顾问:Focus Lighting
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
艺术品
艺术品
Tokyo Midtown 东京中城 ——代表日本最新最高水平的城市综合体
国外城市综合体案例赏析
索引
MGM MIRAGE City Center,拉斯维加斯,美国 Tokyo Midtown东京中城,东京,日本 六本木步行城,东京,日本 Centro Colombo,葡萄牙里斯本 Liverpool One,英国 Icon Orchard,新加坡
MGM MIRAGE CityCenter 拉斯维加斯城中项目 ——美国最新绿色生态艺术城市综合体
水晶购物中心 建面:50000平米 4层公共零售和文化中心 钢结构 不锈钢和玻璃幕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指出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综合体出现在我们的城市,景观中的铺装形式和材料也越来越多,而关于城市综合体的景观设计中的铺装研究并不多见。
基于此,以郑州市升龙天汇广场的铺装为案例,分别从各个分区的不同铺装形式研究了商业综合体的景观设计中硬质铺装的特点及方法,以期为今后城市综合体的景观中的硬质铺装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升龙天汇广场;硬质铺装;景观设计
1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中的铺装的作用
城市综合体是在城市的一个区域范围内,由多个建筑群体建成的集合了商业、住宅、办公、酒店、娱乐等多种城市功能的城市商业中心[1]。
铺装是城市综合体的景观中重要的元素,是人们体验景观最直接的载体[2],优秀的铺装设计是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仅满足功能上的需求,更重视审美的需求。
2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中铺装的功能
2.1空间的分隔
城市综合体中的铺装样式多样、材料多样、铺设方法多样[4],由这些不同样式不同材料的铺装相结合,形成一条隐形的边界线,自动划分了不同的区域空间。
通常两种或多种不同功能的空间会使用不同的铺装样式或者不同的铺装材料。
2.2游览路线的引导
景观中的游览路线都是由不同的铺装面形成的园路,这些路面的铺装的样式、纹理和材料往往具有导向性[5],所以由铺装的材料和大小区别出一级道路、二级道路和游步道等。
城市综合体中的园路铺装通常和广场相连,不同的广场的性质也可以由铺装表现,人们通过不同的铺装与心理反应选择自己需要到达的空间。
2.3主题的升华
优秀的景观铺装可以烘托场地的气氛[6],通常由当地的地域文化演变成的特殊符号或者图案运用到铺装上,是常见的在场地中表现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手法。
利用铺装图案传达场地的主题定位,有韵律的、节奏性的铺装还能丰富景观的层次,增加人们体验景观的愉悦感。
3升龙天汇广场景观硬质铺装设计
3.1项目分析
3.1.1基地分析升龙天汇广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基地位于冉屯里路和朱庄大街西侧,高档住宅、商业中心、商务办公楼,此项目是郑州最大最具特色的国际生活体验中心。
3.1.2场地分析场地由4条市政道路围合而成,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场地分为C-03-1地块与C-03-2地块。
C-03-1地块主要是商业办公楼区,景观用地面积5252.03m2,绿化面积1848.7m2;C-03-2地块主要为住宅、幼儿园、门诊所、派出所等配套区,景观用地面积23836.13m2,其中绿化面积1
2024m2。
3.1.3建筑风格整体建筑规划排布方正,小区内部绿地空间由建筑分割成多个宅间绿地。
建筑多分布于顶板之上,地下车库出入口、非机动车出入口规划布置点较多,景观布置上小区内部需多考虑人车分流路线。
本项目建筑整体风格为ArtDeco风格的装饰细节,给人高耸屹立的视觉感受,为建筑增加抽象摩登的艺术效果[7],倍显大气风范。
3.2硬质铺装设计原则
3.2.1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结合升龙天汇广场ArtDeco的建筑风格,铺装应以简洁大方的几何造型,竖向线条感强烈的装饰为主。
整个广场的景观结构时规则式,铺装纹理应与景观相协调,保证整个场地铺装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3.2.2满足使用功能铺装主要应用于园路和广场[8],不同园路和广场的使用功能也不一样,道路有人行道路和车型道路,车型道路根据允许通过的车辆型号可以在350~500mm,而人行道路在150~350mm左右。
广场分为集散广场和活动广场,广场的铺装要考虑到使用群体的需求。
3.2.3安全舒适易于维护在升龙天汇广场人流集中地区域,比如商业区,要尽量保证地面铺装的高差不要太大,尽量保证地面的平整,在有特殊高差的地方时,可以通过铺装颜色、样式、材料的变化做警示标示,提高人们的安全性。
另外,要考虑到雨雪天气铺装的防滑的作用,选用防滑、透水性好,易清洁的铺装材料。
3.2.3文化特色该项目区别于其他城市综合体且具有识别性,需要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
通过发掘郑州当地的人文景观,演变成特殊的符号及图案,应
用到铺装图案上,突出个性化铺装。
3.3分区设计
升龙天汇广场根据其规划定位的功能分为三大区,一是具有商务功能属性的商务区,其中有写字楼、办公楼等,其景观主要为楼前绿化及道路间绿化。
二是具有居住功能的高端住宅区,其中有娱乐、休憩及社交的场所,景观多为半开敞,满足其私密的功能需求。
三是配套住宅区的服务性场地,如幼儿园、诊所。
该区域功能为服务性,多为开敞性、生态性的景观。
3.3.1商务区升龙天汇广场地块由北向南呈线性布局,周边由四条主干道围合而成。
C-03-1地块与C-03-2地块之间由一条较宽的商业街道隔开,这块区域被设计为商业会客厅,不仅让升龙天汇广场的商务区和住宅区边界线清晰,又为商务区提供了较宽敞的商业广场。
升龙天汇广场整个商业广场铺装为冷灰色调,在中庭区域局部采用木纹软化界面,根据不同的功能取向大致分为四个区域:入口空间、广场空间、商业街面和中庭空间。
入口空间地面铺装材料及拼贴纹样选择侧重于对人流空间的导向性,适宜人群聚集后快速引导分散至各个商业空间。
广场空间是人群聚集场所,采用深灰与冷灰色石材穿插拼贴组成环形广场,成为整个场地空间核心部分。
位于商业店铺前的硬质空间,沿用整体的冷灰色调,铺装采用弧形纹样,对空间进行引导与强调。
庭院空间是整个商业广场人群集中休憩的场所,铺装材料局部采用木纹软化界面,形成舒适放松的休憩氛围(表1)。
3.3.2住宅区相比于商务区的硬质铺装线条性的要求,住宅区的铺装则显得柔和一些,硬质铺装之间留有
缝隙种植草,显得生态自然。
住宅主入口、次入口及地库入口出考虑到车辆的进出,使用质地坚硬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时作为人行道路使用,又兼顾了消防通道的功能。
住宅区内的园路两边路缘石是材质分界线,体现设计的细节主要位置。
住宅区沥青主干道路牙采用L型混凝土路牙,使得沥青道路与人行道高差减小到10cm以内,便于居民可以单侧停车,解决了小区部分停车难问题(表2)。
3.3.3配套服务区配套服务区硬质铺装主要以自然生态为主,多采用透水性好的铺装材料。
在儿童活动区的铺装选用多种色彩的塑胶拼合而成,一是考虑到颜色的多样化对孩子注意力的吸引;二是塑胶材料在儿童活动的区域起保护作用(表3)。
4结语
本文以郑州升龙天汇广场的硬质铺装为例,研究了3个不同功能分区的不同铺装样式、材料及表现手法,探讨了城市综合体在不同功能分区中硬质铺装的使用特点。
在商务区特别是商业街及商业广场的区域使用材料质地较好的花岗岩石材,给人高端大气的感觉,在休息区则需使用防腐木等较柔软的铺装材料,营造温和的气氛。
在住宅区,根据行车及行人的要求采用不同厚度的铺装材料。
在儿童游乐等配套服务区,根据使用人群的特点采用适合儿童颜色较丰富的、质地较安全的铺装材料。
在城市综合体这样一个多功能的场地合理使用硬质铺装,不仅能突显场地的气势,也能提高使用者的体验的愉悦感。
参考文献:
[1]孙蓉,陈展川.基于情感互动的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景观
序列设计[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77~382.
[2]孙娜.景观植物在现代城市道路中的配置方法[J].北京农业,2015(28):79~80.
[3]陈黎珍.城市综合体环境景观设计要点分析[J].上海建设科技,2013(3):31~35.
[4]刘伟,朴永吉,弭珊.基于SD法的商业步行街铺装景观研究———以济南泉乐坊商业步行街为例[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2(2):52~57.
[5]廖育红.现代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11(3):77~79.
[6]刘伟,朴永吉,弭珊.商业步行街铺装景观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12):13~15.[7]孙宇,许大为.浅谈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铺装景观的设计[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3):16~17.
[8]陈丙秋.城市道路铺装景观的功能特性浅析[J].城市交通,2007(1):88~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