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获奖作文指导议论文核心语段写作技巧
高考满分作文的议论文写作技巧

高考满分作文的议论文写作技巧议论文是高考作文中常见的题目类型之一,它要求考生就某个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与阐述。
写好一篇高考满分的议论文,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
下面将介绍几点写作技巧,以帮助考生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一、明确立场和观点写议论文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在确定立场时,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或者个人对议题的了解来进行选择。
在文章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论证和论据来支撑立场。
同时,要注意避免含糊不清或者模棱两可的表达,要做到明确、有力地表达观点。
二、有力的开头和结尾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是考生展示自己写作水平的重要部分。
开头需要引入议题,激发读者的兴趣,可以使用引言、数据、事例等手法来引出话题。
结尾部分要对文章进行总结,再次强调立场观点,并给出建议或者展望未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使用恰当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在议论文中,使用恰当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要注意使用正式的语言风格,避免使用口语化和俚语。
同时,可以运用比喻、对比、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但是要注意适度,过多的修辞手法可能会导致文章的繁琐和过分夸张,影响阅读体验。
四、合理组织结构议论文的组织结构要清晰合理。
一般来说,议论文的结构包括引言、论点阐述、论证、反驳、总结等部分。
在写作过程中,要根据逻辑关系进行合理的段落划分,每个段落都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通过论据和事例进行论证和说明。
同时,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使整篇文章的结构紧密有序。
五、恰当运用例证和论据在议论文中,例证和论据是支撑论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要尽量使用真实、有说服力的例证和论据。
可以引用专家观点、调查数据、历史事件等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同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例证和论据与观点相配合,避免无关的材料和内容。
六、注意审题和用词准确议论文的主题是围绕某个议题展开的,因此在写作时要充分理解题目要求,明确写作目标。
同时,要注意用词准确、清晰,避免模棱两可的表达。
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最全技巧(议论文):核心语段

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最全技巧(议论文):核心语段
高考语文写作最全技巧(议论文):核心语段
一、要掌握核心语段的基本结构
模式:主题句+支撑句1、2、3、4……
核心语段的组合不必太繁复,应追求中心清楚,层次明晰,所以一般采取总分结构,形成“主题句+支撑句”的形式。
中心句通常位于段首。
支撑句从不同角度、深度、广度来证明主题句。
支撑句可以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承接等关系组合。
二、要掌握常规的展开方式
如何展开核心语段?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事实论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假设分析、比较分析、因果分析、引用分析、类比分析等。
1、假设分析。
就是写完事例论据后,用假设的方法进行推理。
(事例后+假设推理)
2、正反对比法。
就是在写完事例论据后引进比较加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3、因果分析。
就是写完事例论据后进行论据推导,得出结论。
4、引用分析。
就是写完事例论据后再引用、诗句等,然后结合对名言、诗句的阐释发挥和事例论据一同进行分析。
5、类比分析。
就是使用类比的方法,在话题之外引用一个类比物,通过对二者相似点的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6、同类归纳法。
所举之例应为同类例子,并且在分析论述时要紧扣论点找出相同点。
7、叙议交融法:叙述交融法即叙中有议,议在叙中的一种分析方法。
8、运用基本的哲学思维。
高中作文 写作议论文核心段落五步法+巧妙用例-高考语文冲刺复习

议论文核心段落写法议论文核心段落指议论文中间的若干起重要论述作用的段落,其写法是有规律可循的。
掌握以下基本步骤,便可以快速构思,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段落。
当然,在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后,你便可以不拘于此,随意发挥了。
一、“五步法”来完成(1)第一步,段的首句:一定要摆放这一小节的论点。
开门见山,使阅卷老师明白你这一节要论证什么问题。
(观点句)(2)第二步:对提出的观点进行阐释,或引用名人名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论证。
要简单明了。
(阐释句)(3)第三步: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
所举事例要紧扣分论点。
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不要过多描写。
(材料句)(4)第四步:分析说理(点明示例与论点的关系)。
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
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这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
(分析句)(5)第五步:本段小结。
照应本段开头,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
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
这样一来,本小节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结论句)一个标准的议论段一般来说依次包含上面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例文1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
(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例文2胸怀博大的人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有利于事业,也能弥补自己学识的不足。
高考作文议论文“七段式”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议论文“七段式”写作指导第一段:引题语言简洁,有文采(70字以内)开头:1、引名句,起点高远。
引用名言警句、古诗词、歌词等作为文章的开头,可以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唤起读者的阅读情趣,同时也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使文章熠熠生辉。
如:从谏如流”常被用来形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古语云:“古之贤君,其从谏也,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由此可见,古人对此是非常推崇的。
波兰的谚语也说:“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至此,我们是否可以下个结论:从谏如流,多多益善,听从一切的谏议?(山东考生《给“从谏如流”上把锁》)2、作排比,造势磅礴作者如果在文章的开头用整齐划一的句式或一连串的比喻、反问、拟人句,就会形成浩浩声势,增强感染力。
如:(1)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语片言中迷茫,缺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没有选择坚守抑或听取的胆量,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阳光——朋友,别把心灰,别把气丧,请听取心灵对真善美的呼唤,让心灵之灯为你导航!(江西考生《听取心灵的召唤》)(2)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谈意气》列举名人志士的品德言行,诠释话题,条理清楚3、巧设问,发人深思开篇设计疑问,造成悬念,往往能吊人胃口,激发读者探知的兴趣。
如: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
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
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
何也?(江苏考生《稳中求胜》)4、用对偶,严谨整齐活着真叫累,有人这么感慨。
活着真叫苦,有人这么喟叹。
活着真的轻松快乐,我却喜欢这样对生活总结。
是我的累颜比别人少吗?不是,因为我的胸襟之中盈盈地充满了四个字:清点生活。
(《清点生活》)5、巧博喻,形象开阔(1)诚信如春天第一缕阳光,令人向往,敞开胸怀去接受;如夏天的一块西瓜,含在口中,甜到心里;如秋天远方飘来的一片火红的枫叶,勾起无限牵挂;如冬天漫天飘飞的雪花,永远那么纯洁。
高考作文议论文“八段式”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议论文“八段式”写作指导一、引子段(占文章总字数的5%左右)引子段是整篇作文的开篇,要抓住考生的注意力,可以采用引用名人名言、提出问题、讲述个人故事等方式。
引子段的目的是引出主题,并激发读者的兴趣。
二、观点段(占文章总字数的20%左右)观点段是文章的核心,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出明确的理由和论据来支持观点。
可以运用举例、引用权威观点、引证数据等方式,增强论述的可信度。
三、论证段一(占文章总字数的15%左右)论证段一是对观点段的进一步论证,可以通过引用事实、统计数据、引证研究成果等方式来增强论证的力度。
此段要确保论证的逻辑严密,避免出现断章取义、无法支撑观点的情况。
四、论证段二(占文章总字数的15%左右)论证段二是对观点的反驳和对立观点的驳斥。
可以通过提出对立观点、分析其弊端、做出比较等方式来展开论述,体现自己对问题的全面思考和辩证思维能力。
五、论证段三(占文章总字数的15%左右)论证段三是进一步加强自己观点的论证,可以通过引用案例、调查数据、引证专家观点等方式来提供更多的证据和论证材料。
此段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逻辑的连贯性。
六、补充段(占文章总字数的15%左右)补充段可以用来进一步扩展论述,增加论证的深度和广度。
可以从历史发展、实际案例、个人经验等角度进行细致分析,以丰富论证内容。
七、总结段(占文章总字数的10%左右)总结段要对全文进行概括和总结,重申自己的观点,并给出合理的结论。
可以通过强调观点的重要性、提出建议、展望未来等方式来进行总结。
八、结尾段(占文章总字数的5%左右)结尾段是整篇作文的收尾,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以运用引用名言、提出反问、呼吁行动等方式,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以上为高考作文议论文“八段式”写作指导,希望能对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023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_高考议论文

2023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_高考议论文《2023 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高考议论文,作为一种常见的文体,在语文考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对于考生而言,掌握好议论文的写作技巧,不仅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还能培养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讨2023 年高考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一、明确论点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是作者观点的集中体现。
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论点。
论点应该清晰、明确、具有针对性,能够准确回答题目所提出的问题。
例如,如果题目是“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那么论点可以是“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进步”,也可以是“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类社会的问题和挑战”。
确定论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论点要符合客观事实,不能凭空捏造或主观臆断。
2、论点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不能过于肤浅或狭隘。
3、论点要新颖独特,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二、收集论据论据是用来支持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可以是具体的事例、统计数据、历史事件等;理论论据可以是名人名言、经典著作、科学原理等。
在收集论据时,要广泛阅读、积累素材,同时要注意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典型性。
例如,如果论点是“勤奋是成功的关键”,那么可以列举爱迪生经过无数次试验发明电灯、王羲之勤奋练字成为书法大家等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还可以引用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名言作为理论论据。
三、合理安排论证结构议论文的论证结构一般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论部分,也就是文章的开头,要引出论题,提出论点,吸引读者的兴趣。
可以通过引用名言、讲述故事、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入。
本论部分是文章的主体,要运用论据对论点进行论证。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等结构。
并列式结构是将几个分论点并列展开论述;递进式结构是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论证;总分式结构是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高考议论文核心语段技法 经典版

4、同类归纳法 为了增强说理的气势,我们在进行议 论文写作时常常用排比的形式列举一 组相类似的典型论据(事例),让这 些事实“胜于雄辩”。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 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 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 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参考示例:
……病逝在工作岗位的村官牛玉儒真正做到了俯下 身子为人民服。俯下身子聆听百姓的心声,俯下身 子为百姓办实事。他俯下身子以低姿态博得了人民 的喝彩,留给后世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使他成为十 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相反铁道部的高度垄断,改 革不到位,始终不能实现政企分开,加之7.23温州 动车事故的发生,使之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也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因此俯下身子以低姿态对人民的人才是鲁迅所谓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才会 被人民记住,才能真正地为人民服务,促进社会的 发展,而不是阻碍社会,数载耕耘。 “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李时珍为完 成《本草纲目》这一鸿篇巨制,历时27年,三易其 稿,才成就了这部享誉世界的“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 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 的第一人。 • 左思、李时珍和法拉第,不同时代,不同国籍 ,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他们成功的道路却是相同的 ——付出,执着地付出。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 力和智慧。当这种付出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一 定能浇开成功的花朵。
……病逝在工作岗位的村官牛玉儒真正做到了俯下 身子为人民服。俯下身子聆听百姓的心声,俯下身 子为百姓办实事。他俯下身子以低姿态博得了人民 的喝彩,留给后世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使他成为十 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相反,
高考作文主体段落“五层结构法”写作指导可修改文字

主体段落“五层结构法”写作指导
1、分析总结规范议论文主体段落 的写作章法;2、片段练习,提升议论文主体段 落的写作能力。
学习目标
“在语言表达中,段落是至关重要的。几乎可以断言,能够写好一段,一定能写好一篇。不重视段落的训练,这是不少学生写不好文章的重要原因。” ——张志公
注释:张志公(1918—1997),河北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
写好一段 成就一篇
一篇优秀议论文最大的特色在于以丰富的论据、充沛的情感和严密的逻辑形成强大的论证力量,主体段是形成这种论证力量的重要部件。 议论文的内容千差万别,但其中都少不了主体段的存在,认真分析议论文主体段我们就会发现,主体段有着相似的段落构成。
宋公明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好汉的拥护,刘备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半壁江山,而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稳的性格也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让我们拥有一颗和大山一样沉稳的心吧,在我们的人生中也变化出不同的色彩来。(首尾呼应、收束全篇)【字数:95】【总字数:828】
点评: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文章在亮出中心论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之后,便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充分的论述:“沉稳从志而来;沉稳从难而来;沉稳从无欲而来”。并且这三个分论点,并非在同一平面上展开,而是“层层深入”。再者,文中所用例证,均采自高中语文课本。文中提到的人物如宋江、刘备、孔明、班超、林则徐、秦始皇、楚霸王等,均为人熟知。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古典诗文如《报任安书》、《过秦论》、《阿房宫赋》及名人如孟子、孔明等的“名句”信手拈来,且运用得十分熨帖,论据极为充分,分析论证方法多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核心语段写作技巧
一、要掌握核心语段的基本结构
模式:主题句+支撑句1、2、3、4……
核心语段的组合不必太繁复,应追求中心清楚,层次明晰,所以一般采取总分结构,形成“主题句+支撑句”的形式。
中心句通常位于段首。
支撑句从不同角度、深度、广度来证明主题句。
支撑句可以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承接等关系组合。
例如:①虚怀若谷,是人高尚情操的表现,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是健全的品格。
②三国周瑜,年少有为,才智过人,堪称一代儒将。
③可是面对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周瑜不是虚心向他人学习,而是忌妒诸葛亮的才华,不肯承认诸葛亮比自己棋高一着的事实,反而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最终忧愤而死。
④这一史实说明了嫉妒的危害,它就像绊脚石,阻碍我们的发展,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缺点,更不利于健康品格的形成。
【分析】此段采用了例证法。
由四个句子组成。
“主题句”是①,②③④是支撑句。
第2句和第3句是转折关系第3句和第4句之间是承接关系。
整段话清晰明白,有理有据。
主题句即观点句。
其主要内容要用概括的关键词明确表达,后面的主题句才有充分展开分述的空间,也才能给结论留下回扣的对应点。
例如:
自信比相信天命更有意义。
(观点句)一般人通常喜欢相信天命,在他们的意识里,任何事物都归于上天的安排(过渡句):生命从上天获得,健康有上天保佑,饮
食靠上天赏赐,利益有上天赠与。
(概括叙述现象)过分地相信上天,结果把自己的
主权毫无条件地送给了神明,而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要靠自己主宰的道理。
(分析现
象的危害)只有自信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黑暗的可以变成光明,悲伤的可以化为
幸福,崎岖不平的道路可以铺成平坦光明的坦途。
(阐释道理)要相信自己的生活幸福、精神愉快、前途光明都得靠自己争取,凡事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比依赖神明
的支配不是更加实惠吗?(揭示普遍道理)
【分析】观点要靠事实说话,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用观点加材料的简单公式便
可以自然地得出结论。
要知道,再典型的事例也只是个案,现象的背后都可能包含
普遍的道理,但需要科学的归纳,理性的提炼。
这个归纳和提炼的过程就是从感觉
中提升感悟的过程。
//这种思路通常的组织形式是:①段首观点句,②引用具体的
事例(可以是单个经历,也可以是多则事件;可以是百态列举,也可以是世象组合。
引用事例要把握一个尺度,如果是引用单个经历可以适当详细些,如果是多则事件
就要采用排比或者定语扩展的方式记述,千万不能逐一展开详细的描述),③对事
件作分析评价,④揭示出普遍的社会属性或人生道理。
例如:《还有一个苹果》
坚定的信念是摆脱困境的制胜法宝。
(段首观点句)//一场突然而至的沙尘暴,
让一个穿越沙漠的独行侠迷失了方向,更可怕的是他的干粮和水包不幸被风暴卷走。
翻遍所有的衣袋,他只找到一个泛青的酸苹果。
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苹果让他找到
了求生的信念。
他走过了不知多远的路程,摔了不知多个跟头,嘴唇干裂了无数道
口子,衣服经历了无数便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的反复折腾。
他的心中一直默念着:“我还有一个苹果……”,三天后,他终于走出了沙漠。
(描述一个具体的事例)//
沙漠独行侠的经历让我们悟出了一个人生的命题:只要你信念的旗帜不倒,你就又
走出困境的可能。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始料不及的挫折或失败,会
身陷意外的困境,心遭不测的打击,这时,不要轻易地放弃。
其实,只要心存不灭
的信念,努力寻找,你会惊讶地发现事情远非想象的那么糟糕。
(对事件作分析评价)//只要你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你一定能够找到摆脱危险,渡过难关的“苹果”,握紧她,就没有穿越不了的沙漠。
(揭示普遍的规律)
【解析】观点+事例+分析探究原因、目的等+阐述意义与价值等/重要意义、危害、严重后果(正反)
二、要掌握常规的展开方式
如何展开核心语段?的方法就是:以事实论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假设分析、比
较分析、因果分析、引用分析、类比分析等。
1、假设分析。
就是写完事例论据后,用假设的方法进行推理。
(事例后+假设
推理)
【示例】《耐住寂寞》
德国康德是闻名世界的大哲学家。
但他一生都生活在一个小镇上,远离尘嚣,
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吹捧,没有参加过什么名流聚会,没有什么领导接见的风光,
他在寂寞中领悟、思考、探索天地的哲理,路不断地在寂寞下延伸。
(事例)//(假
设)//如果他耐不住寂寞,把时间、精力都用于出名和享受世俗的热闹上,他的一生可能会“丰富”些,但是,他能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宗师吗?
【示例】学会“照镜子”方能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观点)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
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事例)//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李世民正是做到了“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而成为一代名君。
(评论)//假如当初唐太宗非但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而且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假设推理) ▲语段模式:观点+事例+例后评论+例后假设推理
【方法点拨】(假言分析法)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如果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例子,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
2、正反对比法。
就是在写完事例论据后引进比较加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例如《关注细节》:
列文虎克在关注细节中发现了细胞学说,齐白石在关注细节中创造了闻名中外的画法,鲁迅在关注细节中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时代。
(事例)//相反,我们周围的一些人,对什么事都马马虎虎,对细节处毫不在意,最后一事无成。
//两相比较,答案不是很明显吗?关注细节,收获精彩的人生;忽视细节,空留无穷的遗憾。
(事例后+反例+比较分析)
【示例】俗话说:勤能补拙。
(观点)//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吧,他小时候
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
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
烧掉,接着再抄。
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
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
出口成章。
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
(正面事例)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
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
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反面事例,注意其转述的简洁及侧重点)
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
变得逐渐敏捷起来;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终致庸庸碌碌,
“泯然众人矣”! (分别对两个事例作对比分析论证)//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
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
(总结) ▲语段结构:观点+正面事例+反面事例+事例后的对比分析+总结
【示例】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观点)//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
他们
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
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
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
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
委以重任。
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
(举一反例与一正例)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抓信矛盾点,设问,因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