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
《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

《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步了解《水浒传》这部名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2、能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分析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片段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及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教学重点、难点1、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2、初步了解《水浒传》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3、通过片段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
师: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我们想到了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侠之士。
那么,你们知道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哪部古典名著吗?你们想到了其中的哪些豪侠之士?要点提示:取材于《水浒传》;可能想到的豪侠之士:逼上梁山的林冲、醉打猛虎的武松、勇猛憨直的李逵、行侠仗义的鲁智深等。
师:众多的水浒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可以说我们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二、整体感知,全面了解1、请把你了解的有关《水浒传》及其作者的相关情况向大家介绍。
2、作家作品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一般认为是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的创作者。
祖籍苏州。
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
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是我国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
它描写了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到最后失败的全过程,并写出了农民起义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原因。
课外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方案[精选五篇]
![课外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方案[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23bd4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a.png)
课外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方案[精选五篇]第一篇:课外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方案【设计说明】课外阅读是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我们存在一个思维误区,认为课外阅读的时间只能在课外,课堂上对这一问题连有效的指导都没有,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处于自发、盲目的状态,学习效率低下。
这种情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能否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如果可行,又该如何去上阅读指导课?在这方面,我进行了一些思考,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我首先选择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因为多数高年级学生对这部作品是比较感兴趣的,语文教材也选择了其中一个片段:《景阳冈》,这样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显得更自然。
我先安排学生在课下自读这部作品,然后准备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关于阅读《水浒传》的感受,了解其阅读的收获,检测其思考的深度。
《水浒传》作为一部经典的长篇小说,人物众多,情节曲折而又繁杂,对其主题思想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对于学生来说,要想真正读懂这部经典名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学生读《水浒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去关注紧张的情节和感兴趣的人物,而忽视对其文学性和思想性的探究,使得自己的阅读只停留在作品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分析,没有读懂作品的精髓。
因此,组织学生讨论关于阅读《水浒传》的感受,要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努力,通过较为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深入思考,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读出精彩,读出收获。
【教学目标】1.学习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2.尝试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学习合作探究,敢于表达不同的见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以画像激趣。
用多媒体显示戴敦邦所画的水浒人物,重点展示宋江、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等主要人物,同时说明:戴敦邦是当代著名的人物画家,他所画的水浒人物,造型生动而又略有夸张,表现了水浒好汉的个性和英雄气,在电视剧《水浒传》(央视版)片尾出现的水浒人物画像,就是他的作品。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水浒传》名著导读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浒传》的背景、作者和主要人物。
2. 掌握《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介绍《水浒传》的历史背景和成书过程作者施耐庵的生平和创作风格2. 《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梁山好汉的英雄事迹和性格特点小说中的主要事件和故事发展3. 《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主题思想:反抗压迫、追求正义、忠义精神等艺术特色:人物刻画、情节安排、语言风格等三、教学方法1. 讲解与问答:介绍背景、作者和人物等基础知识点,鼓励学生提问。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教师指导。
3. 案例分析:选取小说中的典型情节或人物,进行深入分析。
4. 自主阅读: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原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5分钟)简要介绍《水浒传》的历史背景和成书过程。
提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与问答(15分钟)介绍作者施耐庵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讲解《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和情节,鼓励学生提问。
3. 分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案例分析(10分钟)选取小说中的典型情节或人物,如武松打虎、林冲夜走山神庙等。
分析这些情节或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5. 自主阅读(20分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如阅读《水浒传》中的某个章节或人物传记。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2)分析《水浒传》的艺术特色,如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3)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水浒传》;(2)学会欣赏名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2)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文学的精神;(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正义、勇敢,厌恶邪恶、腐败。
二、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简介;2. 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3. 经典故事情节解析;4. 艺术特色分析;5. 阅读方法指导。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水浒传》的基本情况;(2)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3)掌握名著阅读方法。
2. 教学难点:(1)艺术特色的鉴赏;(2)阅读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2)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名著,了解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的演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名著的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鉴赏指导:(1)教师示范鉴赏名著片段;(2)学生跟随教师鉴赏,培养鉴赏能力。
5. 阅读方法指导:(1)介绍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2)学生实践运用,提高阅读效果。
五、课后作业1. 总结《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2. 分析《水浒传》的艺术特色,并结合实例进行阐述;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水浒传》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名著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3. 学生运用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水浒传》的背景、作者及主要人物。
(2)能够把握《水浒传》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3)能够分析《水浒传》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水浒传》。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批判性思考,对作品内容进行合理分析与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多元文化的态度。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追求正义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水浒传》的背景与作者(1)介绍《水浒传》的成书背景。
(2)介绍作者施耐庵的生平和创作意图。
2. 第二课时:《水浒传》的基本情节(1)概述《水浒传》的故事梗概。
(2)分析梁山好汉起义的原因和过程。
3. 第三课时:《水浒传》的主题思想(1)探讨《水浒传》中表现出的忠诚、正义、勇敢等品质。
(2)分析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4. 第四课时:典型人物形象分析(一)(1)林冲的形象分析。
(2)鲁智深的形象分析。
5. 第五课时:典型人物形象分析(二)(1)武松的形象分析。
(2)李逵的形象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水浒传》的背景、作者、基本情节等。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原著,深入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4. 批判性思考法:鼓励学生对作品内容进行合理分析与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阅读笔记、心得体会等。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在名著阅读方面的兴趣、理解和分析能力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水浒传》原著。
2.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评论、解读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水浒传》名著导读活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水浒传》名著导读活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水浒传》名著导读活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一、前言《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古典小说,它描写了北宋末年英雄好汉的传奇故事,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而在高中语文中,对《水浒传》的学习也成为了必修内容。
本篇文章即为《水浒传》名著导读活动课教学设计,主要面对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的学生进行,希望可以为广大同行提供一些指导和启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次导读活动,学生们将能够了解并掌握《水浒传》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通过本次导读活动,学生们将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并掌握如何进行文本阅读、归纳总结等技能。
3. 情感目标通过本次导读活动,学生们将能够欣赏和感受《水浒传》所传达出来的英雄气概、忠实友爱等情感,培养兴趣和爱好,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概述首先,教师可以进行一个简短而生动的介绍,让学生们了解《水浒传》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情节等内容。
2. 文本阅读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对《水浒传》的部分章节进行阅读,重点是让学生一步步进入到小说的情境当中,感受其中的生动细节、鲜明人物形象等元素。
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归纳总结,梳理人物关系等内容。
3. 名词解释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们可能会遇到许多陌生的专业名称和专有名词,如“三位一体”、“金蝉脱壳”等,因此,教师也需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注释和解释,让他们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
4. 分组讨论在学生们初步掌握《水浒传》的大概情节后,教师可以将他们分成小组,进行深入的讨论。
每个小组需要讨论的内容包括:自己心目中的重要人物、自己最喜欢的情节、自己观察到的文学手法等。
5. 读书笔记为了记录学生们的心路历程,让他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阅读体验,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写上自己的读书笔记,其中需要包括自己的感受、体验、思考、发现等内容。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人物关系等基本知识。
(2)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讨,深入解读《水浒传》。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水浒传》的基本知识。
2. 人物形象分析。
3. 作品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1. 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2. 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水浒传》相关章节,感受作品魅力。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挖掘作品主题。
3. 讲授法:教师讲解《水浒传》的基本知识,引导students 深入理解作品。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水浒传》相关章节,了解作品的基本知识。
2. 课堂导入: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自主阅读:让学生分享预习心得,交流阅读体会。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挖掘作品主题。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价值观念。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水浒传》与其他名著的比较,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分析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2. 影视作品欣赏:组织学生观看《水浒传》的影视剧版本,引导学生从视觉角度感受作品,并与原著进行对比。
七、课堂互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水浒传》中的人物,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围绕作品中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如“宋江为什么能够成为梁山泊的首领?”“武松打虎的故事对现实社会的启示等。
八、文学鉴赏1. 分析《水浒传》中的诗词、曲子,理解其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方案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给重要人物列传、梁山大事记述等方式,梳理故事情节,并感知小说靠人物之间的衔接串联情节的构思艺术。
2.充分运用阅读成果,结合活动提示做展示,学习同伴互相启发,互为成果阅读者、评价者,提高阅读技能,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给重要人物列传、梁山大事记述等方式,梳理故事情节,并感知小说靠人物之间的衔接串联情节的构思艺术。
【教学难点】充分运用阅读成果,结合活动提示做展示,学习同伴互相启发,互为成果阅读者、评价者,提高阅读技能,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
本文选自《水浒传》,众多的水浒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设计意图:由旧知导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1.成书介绍(1)成书过程《水浒传》的故事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
其事在《宋史》之《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以及其他一些史料中有简略的记载,大致可以知道:以宋江为首的这支武装有首领三十六人,一度“横行齐魏”,“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后在海州被张叔夜伏击而降。
宋江等人的事迹很快演变为民间传说。
宋末元初人龚开作《宋江三十六赞》记载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并在序中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著。
”由此可知,一则当时关于宋江事迹的民间传闻已经很盛,二则龚开所录三十六人,未必与历史上头有的人物相符。
又据同为宋末元初人罗烨的《醉翁谈录》记载,当时已有“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说话名目,显然是一些分别独立的水浒故事。
《宣和遗事》也有一部分内容涉及水浒故事,从杨志等押解花石纲、杨志卖刀,依次述及晁盖等智劫生辰纲、宋江私放晁盖、宋江杀阎婆惜、宋江九天玄女庙受天书、三十六将共反、张叔夜招降、宋江平方腊封节度使等情节,虽然像是简要的提纲,却已有了一种系统的面目,像是《水浒传》的雏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水浒传》这部名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能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分析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片段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及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2、初步了解《水浒传》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
3、通过片段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
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我们想到了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侠之士。
那么,你们知道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哪部古典名著吗?你们想到了其中的哪些豪侠之士?
(要点提示:取材于《水浒传》;可能想到的豪侠之士:逼上梁山的林冲、醉打猛虎的武松、勇猛憨直的李逵、行侠仗义的鲁智深等。
)
众多的水浒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可以说我们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
二、整体感知,全面了解
1、请把你了解的有关《水浒传》及其作者的相关情况向大家介绍。
2、作家作品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
)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一般认为是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的创作者。
祖籍苏州。
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
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是我国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
它描写了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到最后失败的全过程,并写出了农民起义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原因。
作品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成功的塑造了一大批起义英雄的生动形象,歌颂了他们敢于反抗的叛逆精神。
全书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至第七十一回,写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吴用、武松、李逵、石秀、杨雄、卢俊义等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过,是梁山好汉的个人英雄传奇故事;第二部分从第七十二回至八十二回,写梁山起义军同官军对抗作战,后来又合伙受招安的过程,是梁山事业发展壮大的写照和梁山好汉的集体传奇故事;第三部分从八十三回至一百回(一百二十回至一百二十回)写梁山义军受招安后奉命征辽、征方腊(一百二十回本包括征田虎、王庆的内容)直至最后失败的经过,是梁山起义的最终悲剧结局。
3、写作背景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
)
《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
当时的社会非常的黑暗,在位皇帝徽宗只知吃喝玩乐,终日不理朝政。
蔡京、高俅、童贯、杨戬等奸臣把持朝政,他们与地方官吏勾结、狼狈为奸,贪污受贿、横征暴敛,再加上地主恶霸与豪强劣绅的无法无天、横行霸道,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起来进行武装反抗。
因此,整个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小说中描写的宋江、方腊等起义,就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依据的。
4、自主阅读教材中《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进一步了解《水浒传》相关知识,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⑴《水浒传》故事原形及发生年代。
⑵《水浒传》的故事梗概及现实意义。
⑶《水浒传》成书的有关过程及艺术成就。
三、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小结语:略。
2、作业:搜集你最喜欢的水浒人物故事,并要求能简要地复述出来。
四、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你说我说大家说:水浒人物故事大比拼。
要求简明扼要的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喜欢的水浒人物故事,然后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限时1分钟。
(整体时间控制在5分钟。
)
刚才我们大家交流了自己喜欢的人物故事,说得都非常的好。
事实上《水浒传》这部小说塑造的人物有很多,仅梁山就有108位好汉。
这些好汉当然会赢得我们的喜爱。
在这些好汉中,有一位人物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疾恶如仇、敢于反抗的花和尚鲁智深,相信大家也是很喜欢他的。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重点学习他的一段故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二、片段赏析,掌握方法
1、快速阅读教材中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片段的大概情节。
2、简介鲁提辖:鲁提辖,名鲁达,提辖是他所任的官职名。
他看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就不由得燃起怒火。
为了搭救落难的金氏父女,见义勇为,三拳打死镇关西,因而丢了官职,被迫去作了和尚;真纯豪爽,蔑视一切清规戒律,大闹了五台山,只好到相国寺去看苹果园;又为搭救林冲,大闹了野猪林,连和尚也作不成,只得到二龙山落了草,最终被逼上了梁山。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是他的第一次亮相。
(媒体展示)
3、结构梳理,感知侠义之举:鲁达为什么要打?怎么打法?打的结果如何?
4、品评人物,感受侠义之举: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个故事中,你认为鲁达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请找出相应的文字加以剖析。
(学生快速看课文,在书上注出鲁达的性格特点,并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形式交流归纳,多元解读人物性格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主要从这个人物的言谈、举止对人物性格进行品评,并予以适时点评。
)
要点提示:疾恶如仇、莽撞粗鲁、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5、精读三拳,细品侠义之举:
⑴我们已经观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三拳”的视频片段,然后阅读16-18段。
⑵“三拳”分别打在什么部位?“三拳”各自从什么角度写的?每一拳下去,郑屠各有什么反应?鲁达又是如何对待的?
⑶作者为什么要如此详写三拳?
要点提示:⑵三拳分别打在鼻子上、眼角上、太阳穴上,从次要部位到要害部位。
三拳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角度来写。
第一拳下去,郑屠叫“打得好”,鲁达斥骂“还敢应口”;第二拳下去,郑屠讨饶,鲁达“偏不饶你”;第三拳下去,郑屠“挺在地上,动弹不得”。
⑶详写三拳,更能突出鲁达疾恶如仇的性格,突出作恶者狼狈的下场,更符合被压迫的人民伸张正义、除暴安良的愿望。
6、各抒己见,辨析“侠义”之举:鲁达为什么不去官府状告郑屠而去亲手惩治他?联系我们现实生活,小组合作讨论,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侠义行为呢?
7、概括阅读、欣赏小说的方法。
(多媒体展示)
要点提示:⑴首先要理清故事情节。
⑵小说最重要的是把握住人物形象。
应抓住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结合文章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性格形成原因。
⑶品味精彩的语言,掌握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即主题思想)。
三、拓展延伸,运用方法
快速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前印发),运用今天掌握的阅读、欣赏小说的方法分析林冲性格特征和性格形成原因。
要点提示:林冲是《水浒传》里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被逼上梁山的典型。
其性格的最大特征就是“忍”。
林冲出身于枪棒教师家庭,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生活比较安定。
正是这种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养成他安于现状,软弱动摇的性格。
当然,他的思想性格里也存在着善良正直刚强的一面,这两方面是矛盾的,反抗思想与委屈求全思想一直处于矛盾斗争之中。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正是这种斗争最激烈并发生转化的关键阶段。
从文中情节可以看出,林冲的性格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林冲的在这里思想性格的变化可以简单概括为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大怒杀敌,逼上梁山。
四、阅读激趣,课堂总结
1、水浒人物纵横谈:举例说说你所知道的108好汉的绰号,并试谈谈绰号的由来或人物个性之间的联系。
要点提示:有以长相命名的:如长着豹头环眼的豹子头林冲、黑如炭团的黑旋风李逵等。
有以身体的某一特色命名的:如背上刺有花绣(纹身)的花和尚鲁智深、“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的青面兽杨志、鬓边有搭朱砂记的赤发鬼刘唐等;有以个人特长命名的:智多星吴用、祖代屠户出身,杀得好牲口,挑筋剐骨的操刀鬼曹正、神医安道全、鼓上蚤时迁等;有以所用兵器命名的:如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金枪手徐宁、铁扇子宋清等;有以性格命名的:如拼命三郎石秀、母夜叉孙二娘等;有比作名人命名的:如小李广花荣、病尉迟孙立、小尉迟孙新等;有以出身身份命名的:如菜园子张青等。
2、除了《水浒传》,你还知道哪些名著?你了解其内容吗?你喜欢吗?渴望看到它们吗?(自由发言)
3、结束语:同学们,浩瀚的文学海洋,有无数的宝贝等着同学们去采撷,让我们以对生活的热爱为舟,与勤奋作伴,以科学的阅读方法为桨,在知识领域走的更远,更远……
五、课外延伸,作业布置
名著对对碰:请你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上联,用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故事情节对出下联。
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