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的特征及不同文化背景

合集下载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艺术特征分析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艺术特征分析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艺术特征分析百老汇音乐剧是一种集合音乐、舞蹈、歌唱、剧本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早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开始在美国流行。

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老汇音乐剧不仅在美国本土备受欢迎,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一、百老汇音乐剧的音乐特征百老汇音乐剧的音乐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特征主要如下:1.融合了多种音乐风格百老汇音乐剧通常融合了多种音乐风格,包括爵士乐、布鲁斯、流行音乐、摇滚乐等,这些音乐风格可以在一个作品中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例如《猫》的音乐就融合了流行音乐、爵士乐、摇滚等多种音乐风格,展示了它的多元化特点。

2.音乐情感的表现音乐是百老汇音乐剧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音乐的创作和演绎方面,百老汇音乐剧在表现音乐情感上有独特的优势。

百老汇音乐剧的音乐通常可以表现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表现出萨拉娜和公爵的这对恋人之间的情感矛盾,萨拉娜情感失落而公爵则困惑犯愁,这种情感是通过音乐来表现的。

3.音乐与剧情的紧密联系百老汇音乐剧的音乐与剧情的联系十分紧密,音乐彰显了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内心感受,更能够产生观众的情感共鸣。

例如,《音乐之声》中的“Do-Re-Mi”和“Edelweiss”等歌曲,虽然只是单纯的歌曲,但它们却增加了对剧情的理解和情感上的联系,这样就更能够吸引观众。

1.多样化的舞蹈风格百老汇音乐剧的舞蹈风格多样化,包括芭蕾舞、爵士舞、探戈舞等,这些多样化的舞蹈风格与音乐的融合更加丰富了其艺术表现形式。

2.剧情与舞蹈紧密结合百老汇音乐剧的舞蹈与剧情的结合紧密,通过舞蹈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故事情节。

例如,《黑白情人节》的洛元与温妮之间的舞蹈情节,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其骨感、美感和人物角色的互动关系,从而更清晰地把故事主线展现出来。

1.主题丰富多彩百老汇音乐剧的主题非常丰富多彩,从青少年的成长故事、儿童的童话幻想到社会现实的批判性剧本、历史剧等。

音乐剧知识:聊一聊音乐剧的环境和历史发展

音乐剧知识:聊一聊音乐剧的环境和历史发展

音乐剧知识:聊一聊音乐剧的环境和历史发展随着音乐剧越来越受欢迎,许多人对它的历史和发展感到好奇。

首先要了解的是音乐剧的背景和环境,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的起源和演变。

一、音乐剧的起源和环境音乐剧是一种音乐舞蹈戏剧,它源自塞勒姆文化广场的露天现场秀。

这些表演通常在清晨和傍晚举行,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这种表演形式受到了欧洲歌剧和独立歌剧的影响,特别是在音乐和艺术方面。

20世纪初,表演艺术开始融合,音乐剧随之产生。

美国百老汇剧院上演了最早的音乐剧《黑心法官》。

它由欧内斯特·霍格斯和杰罗姆·柯恩共同执导,并在1907年首次上演。

这部作品将音乐、歌词和舞蹈结合在一起,传达了一个情节和主题。

二、音乐剧的历史发展从最初的音乐剧到现在,这个舞台艺术形式已经经过了很多变化和演变。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发展和变化:1.1920年代和1930年代在这个时期,音乐剧开始受到广泛的欢迎,成为了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时期的表演有许多经典的音乐剧,如《蓝色天使》和《风情万种》。

这个时期的音乐剧风格非常自由,充满了爵士乐和狂欢舞蹈的元素。

2.1940年代和1950年代在这个时期,音乐剧开始更加注重音乐和歌词,并加入了更多的爵士乐和流行音乐的元素。

许多经典的音乐剧在这个时期出现,如《卡门》和《南太平洋》。

这个时期的音乐剧非常受欢迎,成为了家庭娱乐的主要形式。

3.1960年代和1970年代这个时期的音乐剧开始探讨更多的社会问题,如种族歧视、性别平等和战争问题。

许多经典的音乐剧在这个时期出现,如《西区故事》和《哈姆雷特》。

这个时期的音乐剧越来越注重剧本和角色发展。

4.1980年代和1990年代这个时期的音乐剧开始更多地关注音乐和舞蹈,并加入了更多的摇滚乐和流行音乐的元素。

许多经典的音乐剧在这个时期出现,如《歌舞青春》和《猫》。

这个时期的音乐剧非常受欢迎,成为了商业化的文化产业。

5.2000年代至今在这个时期,音乐剧的发展继续向前推进,尝试更多的剧本和题材。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艺术特征分析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艺术特征分析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艺术特征分析美国百老汇音乐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剧制作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特征使其成为了当今国际舞台艺术的一大亮点。

百老汇音乐剧以其精湛的表演技艺和卓越的舞台效果深受观众喜爱,被誉为是音乐剧之都。

本文将结合百老汇音乐剧的历史背景、音乐风格、表演特色等方面,对其艺术特征进行全面分析。

一、历史背景百老汇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中心地带,是美国著名的戏剧、音乐剧表演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地标之一。

百老汇音乐剧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在这一时期,百老汇音乐剧迎来了黄金时代,出现了一大批经典作品,从而奠定了其优越的地位和不朽的艺术成就。

二、音乐风格百老汇音乐剧的音乐风格多种多样,融合了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和摇滚乐等多种音乐元素。

其音乐不仅在旋律上极富动感和魅力,也在制作上充满创新和独特性。

百老汇音乐剧的音乐部分还具有非常强的戏剧性,它既能烘托剧情的氛围,又能直接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剧情题材百老汇音乐剧的剧情题材多样化,涉及到爱情、友情、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

从早期的轻松浪漫的喜剧片到后来的社会现实题材,百老汇音乐剧以其多元的题材吸引着不同文化背景和年龄层的观众。

无论是轰动一时的《猫》、《音乐之声》还是《悲惨世界》,百老汇音乐剧都能够深刻地触及人们的心灵。

四、舞台设计百老汇音乐剧的舞台设计是其另一个重要特征。

通过精美的道具、精湛的布景和光影效果,百老汇音乐剧将整个舞台打造成一个真实的世界,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剧情的魅力。

百老汇音乐剧还将各种特效如火焰、爆炸、飞天等完美地融入到舞台设计中,为观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视听盛宴。

五、表演艺术百老汇音乐剧的演员具有出色的表演技艺和专业素养,他们能够通过歌唱、舞蹈、表演等多种方式将角色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百老汇音乐剧还借助于丰富多彩的舞美设计和服装设计,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视觉效果。

音乐剧知识:音乐剧好看的十大理由

音乐剧知识:音乐剧好看的十大理由

音乐剧知识:音乐剧好看的十大理由音乐剧作为一种融合了音乐、舞蹈和戏剧元素的艺术形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它不仅能够带给观众视听的享受,更能让人深入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和内涵。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音乐剧为什么会让人如此喜欢,以及它有哪些值得我们喜欢的理由。

1.感情表达更加深刻音乐剧以歌曲、音乐和舞蹈作为主要表现形式,能够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通过歌曲的表达,演员们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角色的情感,让观众产生共鸣。

2.多样的音乐风格音乐剧中的音乐风格非常多样,可以涵盖流行、古典、摇滚、爵士等等各种音乐类型。

这使得音乐剧能够满足不同观众对音乐的喜好,同时也丰富了观众的音乐体验。

3.视听盛宴音乐剧在舞台表现形式上非常丰富多样,包括舞蹈、服装、道具等方面都是视觉的盛宴。

同时,搭配上美妙的音乐,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视听享受。

4.生动的舞台表现音乐剧以舞台表演形式呈现,通常会有精心设计的舞台布景和灯光效果,以及丰富多彩的服装和化妆。

这些都能够让观众在视觉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5.情感共鸣音乐剧的叙事通常都很具有情感张力,能够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观众在欣赏音乐剧的过程中,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产生共鸣,对故事中的情感更加投入。

6.情节曲折、戏剧性强音乐剧通常情节曲折、戏剧性强,会给人带来更加震撼的观赏体验。

剧中的主题、冲突和转折都会让观众产生更强烈的观赏欲望。

7.雄厚的文化底蕴音乐剧是一种融合了音乐、戏剧和舞蹈的艺术形式,具有雄厚的文化底蕴。

许多音乐剧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能够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得到文化的熏陶。

8.有力的演员阵容音乐剧通常会有一支强大的演员阵容,他们不仅在音乐、歌唱和舞蹈方面具有出色的表现,更能够通过他们出色的表演带给观众更加深刻的观赏体验。

9.经典作品不断演绎许多经典的音乐剧作品会不断地被演绎和改编,每一次演绎都能够带来新的惊喜。

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原创经典作品,还能够感受到不同演绎带来的新的视听冲击。

音乐剧分析报告

音乐剧分析报告

音乐剧分析报告引言音乐剧是一种结合了音乐、舞蹈和戏剧元素的舞台表演形式。

它以情节连贯的故事为核心,通过音乐和歌舞场景来展示故事情节。

近年来,音乐剧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欢迎,成为了大众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音乐剧进行分析,探讨音乐剧的起源、发展以及对现代文化的影响。

起源与发展音乐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

在那个时期,欧洲的歌曲剧开始在美国流行起来。

歌曲剧是一种以歌曲为核心的戏剧形式,但是缺乏连贯的剧情和对话。

在后来的发展中,美国的创作人员开始将歌曲剧与传统的舞台剧结合起来,创造了全新的音乐剧形式。

到了20世纪初,音乐剧在百老汇开始迅速发展。

其中,以《妈妈咪呀!》、《狮子王》、《悲惨世界》等经典作品最为著名。

这些音乐剧以其优秀的剧本、动人的音乐和精湛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成为了百老汇的招牌节目。

此后,音乐剧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并在各地创造了众多经典作品。

音乐剧的元素1. 音乐音乐是音乐剧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音乐剧中的音乐通常由作曲家创作,通过歌曲和乐器演奏来表达情感和推进剧情的发展。

音乐剧的音乐种类繁多,包括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爵士乐等。

音乐中的歌曲旋律和歌词往往能够深入人心,让观众产生共鸣。

2. 剧本音乐剧的剧本负责讲述故事情节并安排角色的对话和动作。

一个成功的音乐剧剧本必须具有合理的结构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保持故事的连贯性。

3. 舞蹈舞蹈在音乐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舞蹈通过舞者的身体语言来传达情感和故事情节。

舞蹈可以增加剧目的视觉效果,提升观众的观赏体验。

4. 表演在音乐剧中,表演是至关重要的元素。

优秀的演员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来诠释角色,使观众真实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表演中的肢体动作、语言表达和情感演绎都为音乐剧增添了生动感。

音乐剧对现代文化的影响音乐剧在现代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娱乐作用音乐剧作为一种富有创意和艺术价值的表演形式,为观众提供了高质量的娱乐体验。

音乐剧介绍PPT课件

音乐剧介绍PPT课件
表演技能得到提升
通过课程中的表演实践,学生们在歌唱、舞蹈、表演等方面的技能 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对未来音乐剧发展的期待和建议
创新与发展
期待音乐剧在未来能够不断创新,结 合现代科技手段,打造出更加震撼人 心的视听盛宴。
传承与普及
建议加强对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的传 承和普及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 爱音乐剧。
04
经典音乐剧作品欣赏与解析
《西贡小姐》
以越战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美国士兵和越南女孩之间的 爱情故事,音乐融合了东西方音乐元素。
《摇滚莫扎特》
以莫扎特的音乐和生平为创作灵感,通过摇滚乐的 形式展现莫扎特的才华和传奇人生。
《巴黎圣母院》
改编自法国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说,讲述了钟楼怪人卡西莫多和吉 普赛女郎艾斯梅拉达之间的爱情故事,音乐充满浪漫和激情。
社会议题关注:环保、性别平等等主题呈现
1 2 3
环保主题
音乐剧通过讲述与环保相关的故事,呼吁人们关 注环境问题,传递保护地球的积极信息。
性别平等主题
越来越多的音乐剧开始探讨性别平等议题,通过 展现不同性别的角色和故事,倡导性别平等的观 念。
社会议题与艺术的结合
音乐剧以艺术形式呈现社会议题,既能引起观众 共鸣,也能传递积极的社会价值观。
根据音乐和剧情,设计舞蹈动作和队形,展现戏剧张力。
表演风格
通过歌唱、舞蹈和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塑造鲜明的人物形 象。
舞美设计与道具运用
舞美设计
运用灯光、布景、服装等元素,营造戏剧氛围和视觉效果。
道具运用
选择与剧情相符的道具,增强故事真实感和观众代入感。
03
音乐剧表演技巧探讨
角色塑造、动作幅度和力度展现 角色性格和情感状态。

音乐剧知识:音乐剧的发展史和新趋势

音乐剧知识:音乐剧的发展史和新趋势

音乐剧知识:音乐剧的发展史和新趋势音乐剧是一种结合歌词、对白、音乐和舞蹈的剧目,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着极高的人气和影响力。

而其历史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和新趋势的兴起。

一、历史背景音乐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百老汇。

当时,商业剧场火爆全美,为了吸引观众,剧场大师如詹姆斯·A·奥斯特、弗雷德·埃斯特等开始尝试引入歌舞等元素。

最初的音乐剧名为“音乐喜剧”,以“轻松欢乐、生动活泼”为主题,取得了巨大成功。

二、发展史1.黄金时期20世纪20年代是音乐剧发展的黄金时期,艺术家们开始融合古典音乐、真实主义题材,此时的音乐剧主打“三无”概念:无黑人,无华人,无犹太人。

在音乐方面,披头士、皇后乐队等也参与其中,进一步丰富了音乐剧的风格。

2.极限化进入21世纪,音乐剧开始向极限化发展,充分利用技术和视觉效果,大量引入舞台特效、视频显影等元素加强观赏性。

例如2003年的《猫》使用VR技术,将观众带入一场流光溢彩的奇妙之旅。

3.多样化另外,音乐剧的多样化也是新趋势之一。

不少剧目还尝试结合上海滩、老北京等民俗文化和审美特色,进一步推广中华文化。

同时,也开始大胆涉足到历史与政治、同性恋、种族、移民等社会议题上,并引起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与热议。

三、新趋势1.比较文化品味当前,欧美音乐剧蓬勃发展,复兴了经典古典音乐,而中国则正在探索自己的音乐剧艺术。

在这种比较文化品味的环境中,音乐剧的分类也更加细致化和本土化,艺术内涵更丰富多元。

2.艺术表现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文环境的提高,观众越来越注重音乐剧的艺术表达性。

因此,音乐剧制作方不仅关注歌曲和舞蹈的精美程度,更注重情感表达和视觉效果突出性。

例如《烈火金刚》中音乐剧舞台的设计,带来了无限的视觉震撼。

3.创新与质量未来,音乐剧在创新和质量方面也将持续提升。

例如新兴音乐剧还极具可视化,可以在剧场以及电影院里运营,以满足观众的越来越高的需求和品位。

音乐剧的艺术特征

音乐剧的艺术特征

音乐剧的艺术特征
1、古典歌剧艺术的继承
欧洲传统歌剧无论在内容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给了音乐剧以灵感与借鉴,甚至可以说音乐剧就是古典歌剧的继承者,尤其音乐剧早期表现的较为明显。

早在莎士比亚以及莫里哀时期就有过戏剧、芭蕾与音乐结合的尝试。

古典歌剧强劲的艺术生命力与西方文化思维使得其在历史流变进程中不断与时俱进,积极吸纳现代时尚元素,推陈出新。

欧洲古典歌剧的艺术魅力及其文化内趋力势必辐射其他后生的音乐舞台艺术,也自然成为音乐剧最初模仿的范本,从而导致音乐剧的形成。

在此过程中古典歌剧始终不断给予音乐剧以丰富营养。

2、时尚艺术元素的吸纳
音乐剧有传统歌剧的音乐形式,但作了适应观众性改变。

比如,歌剧的宣叙调变换成音乐剧的对白,歌剧音乐繁杂的声部简化为合唱;传统歌剧的美声唱法被通俗演唱替代,同时,传统美声唱法本身也有了新的变化,音色与传统美声有很大不同。

此外,和歌剧相比较,音乐剧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及其乐器编制。

同时,音乐剧还大量运用了现代舞蹈,现代灯光、音响、电子音乐、舞台美术等时尚元素,因此,现代音乐剧是时尚艺术、流行文化融合运用的综合音乐艺术形式。

3、多样灵活的表现形式
音乐剧革新了歌剧的一些传统。

比如,(1)没有了宣叙调而带以对白;(2)表现的侧重点各异,有以舞为主的音乐剧,例如韦伯的《猫》;有以歌为主的音乐剧,例如勋伯格的《悲惨世界》就是以歌为主;(3)歌唱形式多样,演唱方法也不仅仅是美声唱法。

例如,《悲惨世界》音乐剧中既有美声唱法,也有通俗演唱,而《耶稣万世巨星》则完全用流行唱法。

音乐剧普遍比歌剧有更多舞蹈的成份。

音乐剧中音乐是主导,相比之下,音乐剧里舞蹈的成份更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05月音乐剧的特征及不同文化背景文/王佳摘 要:音乐剧,又称为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剧中的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与剧情本身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和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

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

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

关键词:音乐剧;特征;文化背景中图分类号:J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210-02科教纵横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

同时,西方的音乐剧在百年多的商业表演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场运作手段,并且创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秀剧目,使这一艺术形式突破年龄、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局限,广受观众的喜爱。

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西区故事、悲惨世界、猫以及歌剧魅影等。

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

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

音乐剧的特征是什么?简单说,就是艺术的综合性、现代性、多元性、灵活性和商业性操作。

1、综合性指音乐、舞蹈、表演,特别是话剧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

例如为了表现舞台故事而创作的有关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特别是常常把歌剧、轻歌剧和爵上乐整合为一个有机体。

2、现代性它不再用传统的音乐舞蹈和简单的舞台技术。

首先在音乐方面,不再坚持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

所以,早期有爵士乐为主的音乐剧,后来有摇滚乐的音乐剧,有乡村音乐的音乐剧。

总之,风格是非常现代性的。

在舞蹈方面,不只是过去美国式的踢踏舞,不光有芭蕾舞动作,还有体操式的舞蹈动作和其他很多现代舞蹈语汇。

事实上,很多的现代舞蹈动作都起源于音乐剧。

舞台技术也很现代化,一些先进科技的布景技巧和音响、灯光方面的先进技术都登上音乐剧的舞台。

3、多元性多元性指的是不再坚持单一的艺术形式,如演唱有古典唱法和各类通俗唱法,题材从古代到现代,从轻喜剧到重喜剧,从科幻到神话,无所不有。

音乐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束缚,音乐传统有爵士、摇滚、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也有大混合式的作曲;有偏向歌剧的,偏向轻歌剧的,还有轻歌舞剧(Revue),舞蹈也有多种流派。

4、灵活性即不拘—格,不存在教条主义的东西,比较大胆。

从布景上讲,《西贡小姐》需要一架直升飞机从天上降下来,传统上是做不到的,音乐剧则可以花本钱让直升飞机从天而降。

在音乐创作、乐器伴奏和语言选择上,都是创新的并以市场需求为根据,不受传统的约束。

在形式上,百老汇音乐剧受音乐喜剧传统的影响比较多,伦敦西区受轻歌剧传统的影响比较多,所以从总量上说,欢快的喜剧题材数量较大。

当然,也有一些重量级的悲剧作品,例如《歌剧院的幽灵》、《西贡小姐》和《悲惨世界》等。

5、高度的商业操作性因为音乐剧是面向大众的一种娱乐形式,它已经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都是靠优秀的商业化操作来实现的。

它非常注意把音乐家、制作人和商业化运作的机构用公司的形式组织起来。

音乐剧在对各种版权的处理方面是很突出的。

我们知道,音乐剧不轻易出售舞台表演的录相制品,演到一定程度才搬上银幕,在版权处理方面是精细分割且商业化的。

在制作过程和雇佣演员时,都把经济效益摆在相当突出的地位。

应该说,这也是反映了观众的需要。

简言之,音乐剧就是集音乐、舞蹈、戏剧表演于一身的现代舞台剧。

不同的人对音乐剧会有不同的感觉,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文化背景。

除此之外,音乐剧的那些制作人、作曲家、词作家,甚至那些表演者也都有不同的胃口,其中最大的争议可能是在纽约百老汇和在伦敦西区之间。

百老汇曾经有非常辉煌的历史,她的发展是和美国音乐剧的历史密切相联系的,美国的音乐剧比较多地受爵士乐、摇摆乐的影响,其舞蹈有独创的百老汇风格,这些风格跟过去的摇摆舞、踢踏舞有密切的关系,也和美国芭蕾有密切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在过去的基础上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

因此,美国音乐剧有它的传统。

1904年,比特尔 踪斯明确了音乐剧的概念,真正有代表性的剧目是1927年的《演出船》。

《演出船》综合地把歌曲、舞田和故事情节、话剧表演结合起来,结合得相当好,“老人河”等都是《演出船》中的著名歌曲。

另外,正是音乐剧把美国风格的爵士乐,和与爵士乐配合得摇摆性很强的舞蹈成功地结合在一起。

到了1943年,美国音乐剧舞台上出现了《俄克拉荷马》,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进展,即把舞蹈非常紧密地融汇在剧情之中,而不是过去那种似乎让你感觉到在剧情进展中暂停一下,给一段舞蹈或者给一曲歌的油水分离状况。

传统歌剧往往就是如此,例如《茶花女》,第三幕开场给出了丁几段舞蹋,但这舞蹈与故事的进程不是那么特别有关系,似乎仅仅是一段华彩的炫耀。

1957年,《西区故事》又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的舞蹈、剧情和歌的结合非常流畅、平滑、顺理成章。

一个好的制作不是为了舞蹈而编舞,不是为了唱歌而把戏停下来,也不是为了入场时的“亮相”而安排剧情进展。

《西区故事》体现了场景、歌、舞非常流畅的结合另外,导演、舞蹈设计帅配合的密切也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到1975年,有人认为《平步青云》在这方面是达到顶峰了。

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它的对话的安排也能够和歌舞穿插得非常流畅和同步,这也许是百老汇在那些年代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与伦敦西区相比,这显得非常突出。

那时候,美国搞音乐剧的人可以尽情贬低伦敦。

伦敦则更多地受歌剧和轻歌剧的影响。

有些纽约人认为,伦敦太偏重歌剧和轻歌剧,英国人不如道怎么去制作音乐剧,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英国人不太善于运用舞蹈语言。

英国虽然也在音乐剧发展上做了很多努力,但很少在舞蹈方面做特别突出的改210 2011.052011年05月科教纵横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取向的理性思考文/王文仁摘 要:就业取向是指在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做出的想象和选择。

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理念错位,造成就业取向不明晰,针对就业取向迷惘,对大学生就业取向进行了理性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取向;理性思考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211-02进,他们所谓的艺术形式的结合是把歌剧、轻歌剧的传统,把音乐喜剧的传统和爵土乐、踢踏舞和芭蕾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

伦敦西皮的戏,很少有可以与美国舞蹈设计相比的东西。

另外,虽然英国也在运用爵士乐,但就美国人的眼光看来,美国是爵士乐的摇篮,它起源于新奥尔良,是美国人的土特产,英国人学了爵士乐,但他们的东西并不摇摆。

的确,在上世纪上半期至中期,有那么一段时间,英国音乐剧的特征不是太明确,色彩不是太丰富,比较多的是轻歌剧背景。

轻歌剧也有一些好的作品,对于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伦敦西区另外一部分背景是一些像滑稽戏、杂耍之类的技能。

从题材来讲,品味也比较低,层次不太高,其中有很多东西经常重复。

那个年代你在伦敦咨询别人应看什么剧,有人推荐你到几个剧院去看—看,题材和表现都差不多。

因此,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7年美国的《俄克拉荷马》到伦敦来上演,英国人非常吃惊,感到有了相当大的差距。

伦敦西区的音乐剧在很多方面显然已经落后于美国的发展。

然而,时代是不断前进的,事情都在变化。

从70年代开始,大家越来越明显地注意到,英国出现了安德鲁 洛依德 韦伯和蒂姆莱斯两位音乐剧创作巨匠。

局面开始扭转了。

这并不奇怪,演出和音乐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有没有重量级的作家,如果有伟大的作家出现,就会出现艺术上的转折。

在风格上,韦伯创作的音乐剧偏重于音乐,舞蹈相对较少。

同时,从制作人来讲,卡麦隆非常注重把舞台上的各种技术——布景、服装、灯光和其他手段结合起来。

因此,百老汇也感到在新作品方面有来自伦敦西区的很大压力和挑战。

卡麦隆及时把《悲惨世界》搬上了英国舞台,随后是《西贡小姐》。

现在我们看到,世界上许多重要的作品都是首先在伦敦上演,然后再搬到百老汇去的,当今音乐剧的四大剧目几乎都是这样.《猫》是1983年开始在伦敦上演,第一次在海外演出是在1985年的维也纳,后来才到了百老汇。

《歌剧院的幽灵》也是。

英语版或称之为国际版的《悲惨世界》也是首先在伦敦演出。

《西贡小姐》在伦敦演了一年多,到199l午才移师纽约的百老汇。

此外,还有很多戏都如此。

当然,美国人也有自己的口味,并不是所有的戏从伦敦搬到百老汇都能获得成功。

比如音乐剧《象棋》是在伦敦西区非常成功的一部戏,而日在整个欧洲都大受欢迎,但搬到百名汇后就不那么成功。

说起伦敦西区较早期的音乐剧,虽然也有比较有影响的剧目,但相比之下不算特别杰出,如1953年《男朋友》。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1960年的《奥立弗》,大家都知道,《奥大弗》是狄更斯的小说,这个故事成功地被搬上音乐剧舞台,在英国几乎家喻户晓。

1962年《把世界停下来,我想下车》,1963年《可爱的战争》,1965年《查里姑娘》,在本世纪中叶西区音乐剧本太景气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上述这些相对较好的剧目。

但优秀作品的出现在70年代以后,以韦伯为首的音乐剧人开创了音乐剧发展的新纪元。

作者单位: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参考文献:[1]郭珊珊.美国音乐剧文化创新性的历史解读[D].重庆师范大学.[2]慕羽.论百老汇音乐剧中的舞蹈[D].中国艺术研究院.[3]吴娟.音乐剧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唱风格[D].上海音乐学院.[4]费元洪.音乐剧《西区故事》——戏剧与音乐分析[D].上海音乐学院.[5]唐婷婷.音乐剧演唱特点对传统声乐教学的启示[D].南京艺术学院.[6]宋赛.民族声乐表演与音乐剧歌曲表演异同[D].中国音乐学院.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一种教育层次,其培养目标就是技能型人才,因此必须以人才市场需要为导向,突出办学特色,使学生在接受较完整的高等教育的同时,能够具备高超的职业技能。

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职高专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

然而由于毕业生求职期望值过高,必然会导致择业过程中屡屡受挫,同时,由于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在认识上产生偏差,在就业取向上产生迷惘。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理念错位,就业取向不明晰高职院校毕业生由于就业取向不明晰,在求职过程中既要在地域上进行选择,又想获的理想的职位和薪金,又担心在竞争失败、遭受挫折。

一多毕业生不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也不主动思考和了解用人单位,没有真正考虑企业对个人发展的重视程度,平时不注意社会经验的积累,而是把经济收入放在了突出的位置,由于他们在职业选择时优先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必然会影响到个人的职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