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文学作品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苏教版必修二第二专题导入

——解读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文学作品

宁波惠贞书院许娜芳

摘要: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实际上是培养读者语言运用能力、交流信息能力。因此,读者在掌握语言的同时,还要了解该语言的民族文化背景,隐含的民族文化语义,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得体地活用语言于交际中。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已是成功解读外国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哲学、科学、体制、跨文化比较、心理学等方式宏观地去理解中西方文艺思潮,特别是鉴尝文学作品的原著,能从比较高的角度上把握其深度和广度,既有利于深化中文系教学内容的改革,又能推动文学批评水准的提高。

阅读研究表明,理解文章的关键在于正确地使用背景知识填补文中非连续事实空白,找出上下文联系,使读者能在更深的程度上来理解文化,理解另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信仰。可见,文化背景知识对成功解读外国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直接影响文章的理解。在阅读外文文学作品时,读者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还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主要人物作本质性的分析。读者应该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容,认识所学国的社会历史、价值观念等。

新课程改革之后,我们的语文教材来了个大变脸。虽然一部分没有深入领悟新课程改革精髓的老师还是拿上人教版的方式来上我们苏教版的语文课,而且也不见得他所教的学生语文成绩怎样。当然,我们现在衡量学生评价学生的标准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语文成绩,还更应该注重学生语文素养。但是我们的老师如果单纯拿原来的那套方式再来教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如果还只是一条教鞭、一本教参、一支粉笔来传授我们的知识,如果还只是半桶水,估计迟早水要干涸。

必修二语文教材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这个专题就设置了遭遇战争这个环节。挑选了两篇曾分别被评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代表作《一个人的遭遇》以及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代表作《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两位作家在这两篇小说中从不同角度和视野来给我们讲述那场已经逝去了60多年的残酷战争。

小说通过展示人物形象构成的多重形态,购置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形象体系,营造了广阔多面的人生画图。正如黑格尔所言“在旨趣、情境、人物性格和生活关系的各个方面显得丰富多彩,具有整个世界的广大背景”。

我们语文教师自身没有经历那段历史,自己也是单纯地从教参和其他资料入手了解那段历史,如果就单纯的从教导学生如何阅读文学作品角度入手培养读者语言运用能力、交流信息能力,那我想以我们现在高一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生活体验很难读懂这两篇有着一定难度和深度的文学作品,最终也无法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容,认识所学国的历史、价值理念等,也根本无法起到选这两篇文学作品编入我们必修二的最初目的。因此,在掌握语言的同时,还要了解该语言的民族文化背景,隐含的民族文化语义,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得体地活用语言于实际生活交际中,并内化为个人的素养的无形的资产,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已是成功解读外国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具体怎么去教这样的内容呢?

一.让学生了解教材中渗透的文化伴随意义。

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要注意文中渗透的的文化伴随意义,如《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作者海因里希伯尔用了大幅笔墨着重描述校园文化布置,“多哥的大幅的风景画”,看似作者的无心插柳,如果不了解其中所蕴含的含义,只会觉得这不过就是随便一笔,但是深入了解“多哥”,才知道它是非洲的一个国家,历史上曾经就成为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这并不是学校随意布置的校园文化,我们在细细揣摩之后已经能够感受到希特勒对中学生的一种殖民主义思想的渗透,唆使那些不谙世事的单纯的像我一样的为法西斯卖命的无知的人们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所在。还有一段人物脸谱像的叙述:这里有北部的船长,他有着鹰一般的眼神和肥厚的嘴唇;有西部的莫泽尔河流域的女人……有东部的格林斯人……再就是南部山地人的侧面像。如果缺乏对德国特有的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估计很难读懂深层次的文本内涵。这实际是希特勒人种优劣论的明目张胆的表现。

二.让学生自己动手查相关资料和图片。

读者鉴赏文学作品时的形象思维与作家“创造形象”不同,读者是通过语言感受形象、理解形象,在想像和感情激励中“再造形象”。一个人的想像力又是

和他的立场、经历、知识、能力相联系着的。

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中,锻炼学生不断提高审美敏感力和判断力,增加知识的广度和厚度。最终做到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说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我记得09年春节前夕,带着学生参加了我校与香港李宝椿国际学校的学习交流。期间听了几节课,期中一次是关于外国文化的解读,他们老师上课的方式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励:上课之前一段时间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两两自由组合,每组确定话题,围绕话题查找资料。课堂的60分钟,学生把他们查找到得资料进行阐述,老师基本很少插手。实际上学生在自己找资料的过程中已经大量接触了相关内容,涉及文字和图片信息,这个比单纯老师把自己找到的资料通过课件的形式传输给学生的承载量还要大。还有一节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的课程,对象是外国学生,刚好是中国的传统春节临近,老师自己采购了大量了传统美食和一些传统饰品,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品尝与触摸近距离的接触着相关内容,这个我想远比那种老师教,学生背留下的印象来的深刻很多。

三.从同类作品或相似作品比较加深理解。

同类题材或相似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可以读出作者创作思想的弦外之音,去表及里,正确把握作品之旨。

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由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以及德国作家安妮•弗兰克的《安妮日记》和图片两组构成,虽然都是战争题材的作品,除了图片两组外,三篇作品都从战争中受到心灵创伤的普通民众入手。而我们的学生都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没有经历过战争那种痛彻心扉的国家沦丧、家人流离的感觉,他们只是单纯的从书面文字叙述中去感悟,那种感悟是肤浅的、贫乏的、缺少内心深层次的共鸣的。但是,根据已有的条件,我们不能为学生创设战争。那么,我们只能给学生找同类型的作品,比如《德军走后留下的》;或者同一位作家其他的作品;或者同一个国家不同作家的作品。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让学生真正领悟这个专题编者的意图——希望通过文本的研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战争和战争文学,培养起学生关爱生命、珍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