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的生长过程

合集下载

儿童牙齿生长的四个关键阶段

儿童牙齿生长的四个关键阶段

儿童牙齿生长的四个关键阶段• 妊娠6周:牙胚开始生长发育• 6个月:婴幼儿的乳牙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开始萌出• 2-3岁:20颗乳牙完全长出• 6-13岁:换牙孩子出牙迟,或者牙齿稀疏、牙缝很大甚至超过齿宽,排列不整齐,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在婴儿期甚至胚胎期就缺钙造成牙齿发育不良所导致的。

健康的婴儿于6~8个月开始萌出乳牙。

也有早在4个月或晚至10个月出牙的,均属于正常范围。

1岁左右共出6~8颗乳牙。

15个月时有10颗左右乳牙,18~24个月时有12~18颗乳牙。

发育好的孩子在2岁时20颗乳牙出齐,一般到2岁半时全部乳牙也都能出齐。

不同月龄的婴儿,正常乳牙长出数也可以这样估计:即月龄-4(或6)=乳牙数。

如10个月的婴儿乳牙数应为6颗或4颗。

婴儿出牙的时间和速度也是反映生长发育的一个指标。

发育好的及时出牙,牙质优良;否则出牙延迟,牙质欠佳。

宝宝在6岁左右,乳牙逐渐开始脱落,然后,恒牙陆陆续续长出。

它们除了替换所有的乳牙外,还在乳牙的后部各长出几颗恒磨牙(成年人的板牙)。

一般来讲,先长出的乳牙先脱落,到了12岁左右,20颗乳牙则全部脱落而换上了恒牙。

此后,18岁时长出第二恒磨牙,第三恒磨牙的萌出因人而异,有的可能24-25岁才长出,有的则终身不长,总共有28-32颗。

由于恒牙的牙体比乳牙大、数目多,因此功能较强。

• 妊娠6周:牙胚开始生长发育• 6个月:婴幼儿的乳牙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开始萌出• 2-3岁:20颗乳牙完全长出• 6-13岁:换牙孩子出牙迟,或者牙齿稀疏、牙缝很大甚至超过齿宽,排列不整齐,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在婴儿期甚至胚胎期就缺钙造成牙齿发育不良所导致的。

健康的婴儿于6~8个月开始萌出乳牙。

也有早在4个月或晚至10个月出牙的,均属于正常范围。

1岁左右共出6~8颗乳牙。

15个月时有10颗左右乳牙,18~24个月时有12~18颗乳牙。

发育好的孩子在2岁时20颗乳牙出齐,一般到2岁半时全部乳牙也都能出齐。

宝宝长牙顺序

宝宝长牙顺序

宝宝长牙顺序宝宝长牙顺序是怎样的一般婴儿6个月的时候开始长牙,有时见宝宝一笑,上面或者下面露出两颗小牙,尖尖的,很是可爱。

那么,宝宝长牙的正常顺序是怎样的呢宝宝长牙顺序一般婴儿6个月的时候开始长牙,有时见宝宝一笑,上面或者下面露出两颗小牙,尖尖的,很是可爱。

那么,宝宝长牙的正常顺序是怎样的呢宝宝长牙的正确顺序6-8个月:下齿槽长出两颗中间的门牙,跟着上齿槽又长出两颗门牙。

8-12个月:上齿槽长出外面两颗门牙,然后下齿槽的两颗外侧门牙冒出牙龈。

12-16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出现第一乳磨牙。

16-20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长出犬牙。

20-30个月: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牙长齐了。

宝宝从6个月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齐,长齐20颗乳牙。

以上是小宝宝长牙的正常顺序。

提醒,宝宝的出牙顺序与遗传和营养都有关系,通常宝宝是按顺序出牙,但是宝宝长牙顺序颠倒的也不在少数,只要牙齿的质量好,长牙顺序紊乱也没有关系。

宝宝长牙的症状一般而言,宝宝约七个月大左右开始长出第一颗牙,不过牙尖却可能在三个月大时就已稍稍瞧见;有的却要拖到十二个月大才见长牙。

长牙的速度身受遗传影响,所以如果夫妻二人小时候长牙很早,则宝宝也大概如此。

长牙的征兆大约会比你真正能看到牙齿冒出早二、三个月出现,这些征兆因人而异,不过大致不出以下几种:流口水:宝宝约从十周到三、四个月大左右开始流口水,长牙尤其会刺激口水的分泌。

下巴或面部起疹。

宝宝的下巴及脸部皮肤可能因和唾液长期接触而过敏发疹。

要避免这种现象,应该常擦拭宝宝流出的口水。

当皮肤呈现干燥时,不妨擦上温和的乳液来滋润。

轻微的咳嗽:过多的唾液会使宝宝出现反胃或咳嗽的现象。

只要不是感冒或过敏,那就无所谓。

啃咬。

长牙的宝宝可能见人(或物)就咬──从他自己的手到妈妈的乳头、甚至陌生人的手指头──无非是想借啃咬的施力来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

疼痛:发炎是柔缓的牙床纤维对付迫近的牙齿唯一的办法,对某些宝宝它会造成剧痛,有些宝宝则丝毫没有感觉。

儿童牙齿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营养素需求

儿童牙齿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营养素需求

氟化物可以促进 牙齿的再矿化, 修复早期龋齿
氟化物可以抑制 口腔细菌的生长, 减少龋齿的发生
氟化物可以促进 牙齿的生长和发 育,提高牙齿的 质量和硬度
其他营养素的影响
01
钙:牙齿的主要成分, 对牙齿生长和发育至 关重要
02
磷:牙齿的形成和矿 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元素
03
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 收和利用,对牙齿生 长和发育有积极作用
研究如何优化儿 童牙齿生长和发 育的营养素摄入
研究如何通过营 养干预改善儿童 牙齿健康和发育
问题
感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汇报人:XXX
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2
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和利用,对牙齿生长和发 3
育至关重要
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
的合成,对牙齿的结缔组 4
织和牙龈健康至关重要
氟:预防龋齿,增强牙齿
的抗酸能力
5
蛋白质:牙齿的主要结构
成分,对牙齿的生长和发 6
育至关重要
Part Two
营养素对儿童牙齿 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钙质的作用
Part One
儿童牙齿生长和发 育的基本过程
乳牙的萌出和脱落
乳牙萌出:婴儿 出生后6个月左 右开始萌出,2-3 岁全部萌出
乳牙脱落:6-12 岁开始脱落,被 恒牙替换
乳牙脱落顺序: 通常从中间开始, 向两侧依次脱落
乳牙脱落原因: 恒牙萌出,乳牙 牙根吸收,导致 乳牙脱落
恒牙的替换和成熟
恒牙替换:乳牙脱 落,恒牙萌出,替 换过程持续数年
04
刷牙频率:每天至少刷牙两 次,饭后漱口
05
定期检查:定期带孩子进行 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06

牙齿的生长、脱落规律

牙齿的生长、脱落规律

牙齿的生长、脱落规律牙齿是人类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不仅在咀嚼食物时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影响着人们的面容和语言。

牙齿的生长和脱落规律是人类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过程,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牙齿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乳牙期和恒牙期。

乳牙期是指宝宝出生后至大约6岁左右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宝宝牙龈中开始生长出乳牙。

一般来说,宝宝的第一颗乳牙会在6个月左右开始长出来,随后逐渐长出其他乳牙,直到2到3岁时一般会长完全部的乳牙。

乳牙的生长顺序一般是从前向后,先长出下颌(下巴)的中切牙,然后是上颌(上嘴唇)的中切牙,接下来是侧切牙、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

到了6岁左右,宝宝的牙齿会开始脱落。

这是因为此时宝宝的骨骼在发育,而新牙齿比乳牙略大,故需要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当新牙开始长出时,它会将乳牙从牙槽骨中逐渐推出来,最终乳牙会脱离牙龈而自然掉落。

这个时候,乳牙会被恒牙逐渐代替。

恒牙的生长过程与乳牙类似,但时间要更长,一般从6岁开始,到12-14岁左右才会长齐。

牙齿的脱落在生长过程中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但也有一些情况下需要特殊处理。

例如,如果宝宝的乳牙脱落太早或太晚,可能会影响到新牙的生长。

因此,家长需要定期带孩子去牙医那里进行检查,以确保牙齿的生长和脱落正常。

在牙齿生长和脱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保护牙齿的健康。

首先,正确的洁牙方式很重要。

每天早晚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应持续2-3分钟。

刷牙时应使用柔软的牙刷和适量的牙膏,注意刷牙的力度和方式,切忌用力刷牙,以免伤害牙龈和牙齿。

此外,定期使用牙线或牙线刷清洁牙齿间的细小空隙,以防止牙菌斑的生成。

饮食也是影响牙齿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保持饮食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并避免过量食用含糖的食物和饮料。

砂糖和碳酸饮料都是牙齿健康的头号敌人,它们容易导致龋齿的产生。

如果需要食用含糖食物或饮料,尽量在餐后刷牙,防止食物残渣滞留在牙齿上。

最后,我们还需要定期去牙医那里进行检查和清洁。

宝宝乳牙健康的知识

宝宝乳牙健康的知识

宝宝乳牙健康的知识有关宝宝乳牙健康的知识乳牙照护得好坏,不仅对日后恒牙的生长与美观有直接的影响,还会关系到咀嚼能力的强弱,这对于摄取营养至关重要。

所以,绝对不可忽略对乳牙的照护,只有从小养成正确的照顾方式,才能确保牙齿健康。

PART 1乳牙成长篇请注意,如果宝宝在满1周岁时仍未长出一颗乳牙,建议请专业牙科医师诊断及评估。

乳牙成长的顺序乳牙的成长大致有一定的顺序,下颚前门牙首先会萌发出来,然后是上颚前门牙,接着是下颚侧门牙及上颚侧门牙,然后会跳过犬齿先长出第一乳臼齿,再长出犬齿,最后才会长出第二乳臼齿。

一般而言,大约在3岁时,20颗乳牙就会全部长出。

TIPS:留意对称牙齿的成长虽然乳牙有一定的成长顺序,但是,每个宝宝仍然有个别的差异,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对称两颗牙齿的成长。

乳牙的成长原则是左右对称(而非上下对称),如果对称的那一颗牙齿在3~6个月内仍未长出,应该及时请医师诊断及评估。

乳牙成长时间表乳牙名称前门牙侧门牙犬齿第一乳臼齿第二乳臼齿上颚 8~12个月 9~13个月 16~22个月 13~19个月 25~33个月大下颚 6~10个月 10~16个月 17~23个月 14~18个月 23~31个月大乳牙成长3个提醒需要耐心等待有些宝宝的牙肉结缔组织太厚,这就如同土壤太结实、使得嫩芽不容易萌发,所以牙齿冒出来的时间会比较晚,建议家长耐心等待一下。

当然,如果家长坚持的话,医师也可通过手术切开牙龈组织,让乳牙早点冒出来。

缝隙大好处多乳牙缝隙大,看起来不美观,但是好处却很多。

比如很容易清洁,因此也不容易蛀牙。

此外,宝宝在第二次长出新牙时,恒牙排列整齐的机会比乳牙整齐的宝宝还高,这是因为恒牙的体积比乳牙大,需要更多的成长空间。

对于乳牙排列整齐的宝宝来说,反而可能因为恒牙的空间不足会造成拥挤,进而影响美观。

脱钙不是缺钙在宝宝的牙齿有脱钙现象时,父母往往以为是因为钙质不足造成的。

其实,牙齿脱钙并不表示宝宝的钙质摄取不足,这只是蛀牙的前兆。

描述牙萌出的生理特点及顺序

描述牙萌出的生理特点及顺序

描述牙萌出的生理特点及顺序牙萌(Yameng),又称为智人牙齿,是一种人类的生理特点,是人类牙齿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

牙萌的顺序和特点可以根据人类牙齿的生长过程来描述。

1. 乳牙阶段:在婴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乳牙开始生长。

乳牙是人类生命中的第一组牙齿,一般在6个月至3岁之间全部长出。

在这个阶段,牙齿的生长顺序是从中央到外侧。

首先出现的是两颗下中切牙,然后是上中切牙,接着是上下两侧的中尖牙和两颗第一磨牙。

2. 恒牙阶段:当乳牙开始松动并脱落后,恒牙开始长出。

恒牙是人类生命中的第二组牙齿,一般在6岁至12岁之间全部长出。

在这个阶段,牙齿的生长顺序是从前至后。

首先出现的是两颗上中切牙和下中切牙的替换牙,然后是上下两侧的中尖牙的替换牙和两颗第一磨牙的替换牙。

接着是两颗第二磨牙的替换牙和两颗第三磨牙的生长。

3. 智齿阶段:智齿是人类生命中的第三组牙齿,一般在17岁至25岁之间长出。

在这个阶段,牙齿的生长顺序是从后至前。

智齿是位于上下颌最后一颗牙齿的位置上的齿齿齿齿齿齿齿齿齿齿齿齿齿齿齿齿齿。

智齿的生长顺序和数量因个体差异而异,有的人可能只长出一颗或两颗智齿,而有的人可能长出四颗智齿。

牙萌的生理特点和顺序可以解释为人类牙齿生长的自然过程。

在乳牙阶段,乳牙的生长顺序是从中央到外侧,这是为了帮助婴儿在吃奶和咀嚼食物时能够更好地适应。

在恒牙阶段,恒牙的生长顺序是从前至后,这是为了确保儿童在长大后能够更好地咀嚼食物和发音。

在智齿阶段,智齿的生长顺序是从后至前,这是为了适应人类颌骨的发育和变化。

牙萌的生理特点和顺序反映了人类牙齿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适应食物和环境变化的结果。

牙齿的生长顺序和数量因个体差异而异,受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牙齿的生长过程对人类的口腔健康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在咀嚼食物、发音和面部美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牙萌是人类牙齿生长过程中表现出的生理特点,具有特定的顺序和特点。

宝宝牙齿的生长顺序和注意事项

宝宝牙齿的生长顺序和注意事项

宝宝牙齿的生长顺序和注意事项宝宝的牙齿生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刚出生时没有牙齿到逐渐长出乳牙,最后再替换成恒牙。

牙齿的健康是宝宝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宝宝牙齿的生长顺序以及一些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

一、宝宝牙齿的生长顺序1. 初生牙(恒牙前驱)初生牙是指宝宝出生时已经形成在牙龈下的牙齿。

虽然这些牙齿没有长出来,但它们是宝宝口腔健康的基础。

初生牙会逐渐萌出乳牙。

2. 乳牙乳牙生长的顺序是从下颌中切牙开始,逐渐向后依次生长。

一般来说,宝宝6个月左右会长出第一颗乳牙,12到18个月时会有一整排的乳牙。

3. 初恒牙初恒牙是指乳牙替换恒牙的过渡阶段。

当宝宝的乳牙开始松动时,新的恒牙会逐渐长出。

4. 恒牙恒牙是宝宝在6岁到13岁之间逐渐长出的持久牙齿。

这些牙齿是宝宝以后会一直拥有并使用的牙齿。

二、宝宝牙齿生长的注意事项1. 温和刷牙从宝宝出生后第一个牙齿长出时,就应该开始注意口腔卫生。

使用软毛刷和适用于婴幼儿的牙膏,每天至少刷两次牙齿。

刷牙过程要温和轻柔,以避免伤害宝宝的牙齿和牙龈。

2. 少食糖分过多的糖分是宝宝牙齿蛀牙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量避免为宝宝提供含糖的食物和饮料,特别是睡前不要让宝宝喝含糖饮料或吃糖果。

3. 定期就诊宝宝每到一岁就应该开始定期看牙医。

牙医可以帮助检查宝宝的口腔健康状况,提供专业建议和治疗。

4. 饮食均衡均衡的饮食有助于宝宝的牙齿和骨骼发育。

提供充足的钙质和维生素D给宝宝,以促进健康的牙齿生长。

5. 注意乳牙保护虽然乳牙是暂时的,但它们对宝宝的口腔健康和语言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保护好乳牙,避免过早脱落或受损,可以为宝宝的口腔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6. 遵循适龄奶嘴和奶瓶使用宝宝使用奶嘴或奶瓶时,应该选择适龄的产品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以避免对牙齿和口腔造成不良影响。

7. 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小培养宝宝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定期刷牙、饭后漱口等,可以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保护牙齿免受损坏。

关于乳牙的描述

关于乳牙的描述
在婴幼儿时期长出的一组临时性牙齿,也被称为乳状牙或初生牙。以下是关于 乳牙的一些描述:
1. 数量和位置:乳牙一般共有20颗,分布在上下颌各10颗。在上颌和下颌中,每边各有5 颗乳牙,包括2颗切牙、1颗犬牙和2颗臼齿。
2. 牙齿结构:乳牙的结构与成人牙齿相似,包括牙冠、牙根和牙髓腔。牙冠是可见的部分 ,覆盖在牙龈之上;牙根则隐藏在牙龈内,固定在上颌骨或下颌骨中。
5. 乳牙的护理:虽然乳牙是临时性的,但它们的健康和护理同样重要。婴幼儿应该养成良 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刷牙和定期就诊牙医。保持乳牙的健康有助于婴幼儿的口腔发育和 未来恒牙的健康。
关于乳牙的描述
总之,乳牙是人类在婴幼儿时期长出的临时性牙齿,共有20颗,分布在上下颌。乳牙的 功能包括咀嚼和言语发音,护理乳牙的健康对于婴幼儿的口腔发育和未来恒牙的健康都非常 重要。
关于乳牙的描述
3. 牙齿生长和脱落:乳牙的生长通常从婴儿6个月开始,持续到大约2-3岁。随着乳牙的 生长,牙根逐渐形成,牙齿逐渐长出。一般来说,乳牙会在6-12岁之间逐渐脱落,被恒牙( 成人牙齿)取代。
4. 乳牙的功能:乳牙对于婴幼儿的咀嚼和言语发音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帮助婴幼儿咀嚼 食物,促进消化和营养吸收。此外,乳牙也对于婴幼儿的语言发音起到支持和引导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牙生长历程2005-3-18 9:56:53牙齿对于宝宝一生的健康太重要了!然而,很多妈咪并不了解,宝宝的牙齿是什么时间形成的?应从什么时候开始保护?怎样才能让宝宝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这一切,还是要从宝宝牙齿的生长历程说起——孕期孕妈咪怀孕6周时,胎宝宝的口腔黏膜细胞在未来牙齿形成的地方迅速增生,形成上下两个弧形牙板。

随后,口腔黏膜细胞继续增生,在上下弧形牙板形成10个球形隆起,这就是日后生长发育成的20个乳牙胚。

孕妈咪怀孕5-10个月间,乳牙胚增生膨大,又形成20个恒牙胚。

但是,宝宝出生时人们却看不到他们嘴里有牙齿,20个乳牙胚和16个恒牙胚都已悄悄地藏在口腔里了。

它们是否健康,与孕妈咪怀孕时期的健康密切相关。

萌出乳牙牙胚已经隐藏在上、下颌骨中,并被牙龈覆盖着。

当它们穿出牙龈时,也就是说,牙齿到达了生长历程的第一站。

3岁前从牙龈萌出的牙齿被称为小乳牙。

受遗传、性别、种族等遗传因素以及气温、营养、疾病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每个宝宝萌出小乳牙的时间不尽相同。

正常情况下,寒冷地区的宝宝,比温带地区宝宝的萌出要晚一些;营养好、身高和体重增长得较快的宝宝,又比营养差、身高和体重增长慢的宝宝萌出得要早一些。

一般来讲,小乳牙在宝宝6-7个月时开始萌出。

可有的宝宝会在出生后4个月就长出小乳牙,有的宝宝却晚到出生后10个月,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乳牙正常萌出规律乳牙的萌出遵循着这样一个生理规律:一定时间萌出、一定顺序长出、左右牙齿对称发育。

乳牙的下颌牙,比上颌牙先萌出,并是成双成对地萌出,即左右两侧同名的乳牙同时长出。

宝宝最先萌出4颗下切牙(下门牙),随后长出4颗上切牙;大多在1岁时长出4个上切牙和4个下切牙;然后,长出上下4颗第一乳磨牙(俗称板牙),它们的位置离前面的切牙稍远,这是为即将长出的乳尖牙(虎牙)留下生长空隙。

略微停顿后,4颗尖牙从留下的空隙中“脱颖而出”。

通常,宝宝1岁半时萌出14-16颗乳牙,最后萌出的4颗乳牙是第二乳磨牙。

它们紧紧地靠在第一乳磨牙之后。

到了宝宝2-2.5岁时,20只小乳牙就全部出齐了,上、下颌各拥有10颗小乳牙。

乳牙异常萌出现象现象1 萌出过早宝宝还未到乳牙萌出的时间,却在一出生或出生后不久就萌出了乳牙。

过早萌出的乳牙,通常没有牙根,很不牢固,极易脱落下来。

如果落入气管,就很容易造成窒息,危及宝宝生命。

这种牙齿对宝宝没有任何用处,还会经常咬伤妈咪的乳头,发生乳头感染,影响宝宝吃奶。

因此,当宝宝乳牙萌出过早时,妈咪一定带宝宝及早去医院拔掉。

现象2 萌出过晚尽管宝宝出牙的时间有早有晚,但不应相差得太远。

如果到了1周岁,宝宝还没有长出乳牙,可能是身体里有某种异常。

通常,乳牙萌出过晚要比乳牙早萌的发生率高。

乳牙萌出过晚,可能是两种原因引起。

其一,可能是外伤引起牙龈肥厚增生,使乳牙难以穿透;其二,可能是宝宝患有佝偻病,由于VD的不足而使体内钙磷代谢失常,导致牙胚发育迟缓,乳牙萌出延迟。

此外,宝宝患甲状腺功能低下(克汀病)、各种染色体异常、内分泌障碍缺乏生长激素,以及先天性颅骨或锁骨发育不全等疾病,也会使乳牙萌出受到影响。

还有一种少见的疾病,即先天性缺牙症,这种患儿终生都不会出牙,常常伴有毛发稀少、皮肤光亮、无汗等症状,往往有家族遗传病史。

宝宝乳牙萌出过晚时,妈咪应该带到医院拍个X线片,排除先天缺牙的可能,不能一味地等待。

如果是牙龈肥厚引起,可在局部麻醉下切开牙龈,帮助乳牙萌出。

若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乳牙萌出过晚,应该在医生的帮助下,尽早查明病因,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促进乳牙的萌出。

现象3 表面凹凸不平正常情况下,乳牙是白色的,恒牙是淡黄色的。

但如果胎宝宝在4个月至出生后7年内使用四环素类药物,或在乳牙发育钙化时期患有较严重的全身疾病,如手足搐溺症、营养不良等,都会使牙釉质发育不全。

大约有一半早产儿,也容易发生这种情况。

不仅乳牙变色,而且牙齿表面凹凸不平。

遇到这种情况,在乳牙萌出早期应注意宝宝牙面的清洁,还可请医生给牙面缺陷的部位涂氟化剂。

等待日后牙齿发育成熟后,也可以做树脂修复。

爱牙知识特选窗:乳牙对宝宝身心健康的作用乳牙是宝宝重要的咀嚼器官。

健康的乳牙,有助于胃肠消化食物,可为生长发育非常旺盛的宝宝提供必需营养;能发挥良好的咀嚼功能,产生功能性刺激,有助于宝宝颌面部正常发育;为恒牙萌出预留间隙,诱导恒牙正常萌出;乳牙期也正是宝宝学习发音和讲话的主要时机,健康的乳牙有助于正确发音。

如果龋坏或早失,便可导致恒牙萌出时间过迟、排列错位、颌关系紊乱。

不仅使宝宝承受疼痛折磨,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还会形成歪脸、地包天等不美观的面容,使宝宝身心受到影响。

因此,重视和保护乳牙非常重要,认为“乳牙是暂时的,无关紧要”是极为错误的儿童换牙正常情况下儿童从6岁左右开始换牙,乳牙开始生理性脱落,替换乳牙的恒牙相继萌出,到12—13岁时,全部乳牙为恒牙所代替。

这便是儿童换牙期。

---儿童换牙期间的顺序是:儿童6岁左右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个恒磨牙,也叫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长出稍早或同时,6岁左右乳下中切牙脱落,恒下中切牙长出,7—8岁时乳上中切牙脱落,恒上中切牙长出,乳下侧切牙脱落,恒下侧切牙长出;8—9岁乳上侧切牙脱落,恒上侧切牙长出;9—12岁第一、二乳磨牙脱落,第一、二双尖牙长出;10—12岁乳尖牙脱落,恒尖牙长出。

--在整个换牙期间,是儿童保护牙齿的重要时期。

--首先,最早萌出的第一个恒磨牙,即六龄磨牙对孩子颌面部的生长有定位、定高的作用,对其他牙齿萌出,排列整齐与否都有影响,保护好它可终生受益。

--其次,换牙期间要注意矫正儿童的各种不良习惯。

在长达6—7年的换牙期间,儿童通常易出现的不良习惯,如咬指甲,咬唇、咬舌、伸舌、舔牙等,可直接影响牙列不整齐美观,面部发育不对称,从而留下容貌上的终身遗憾。

还有的恒牙虽已萌出,但个别乳牙仍不脱落,应到口腔科拔除。

对于个别顽固的、自己不能改正的不良习惯,应尽早到口腔科就诊,配戴矫治器以协助纠正。

---其三,注意预防和治疗乳磨牙龋病。

换牙期乳磨牙易患龋病,如龋齿引起根尖病,可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萌出,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龄病的及时治疗和预防,决不能有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必治的错误观念。

医生忠告:应当尽量使乳牙保留到恒牙萌出,如乳牙过早缺失,常导致继发恒牙萌出间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齐,甚至导致恒牙埋而不出。

--其四,要对出恒牙定期观察矫治。

换牙时前恒牙以乳牙的下方或内侧萌出,萌出的恒牙即为成人牙齿的大小,出现轻度拥挤、扭转或间隙是正常的,可随邻牙的萌出和颌骨的生长发育而自行调整排齐,只要不是反牙(即地包天),一般不必矫治,但要做定期观察,最长不应超过半年。

如在乳牙完全替换后仍排列不齐,应及时就诊,以免因延误治疗,造成矫正困难。

--其五,教育换牙期的孩子特别注意牙齿保健。

换牙期由于牙齿排列不齐,恒牙萌出,乳牙滞留,引起的双排牙,此时如多食含蔗糖食物及不注意口腔卫生,引起牙齿清洁不良,食物滞留,易导致乳、恒牙发生龋齿。

-因此,这一时间应注意教育孩子认真刷牙,多吃含纤维食物,有助于牙龄自洁,促进颌骨及颌面部的生长发育。

------------------------------------------------儿童换牙期六大注意---对五六岁的孩子来说,换牙可能比让他们弹钢琴、滑旱冰、学算术更重要。

因为,新长出的恒牙几乎要伴随他们一生,而且关系到饮食、面貌,甚至心理。

换牙期的保健与护理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孩子今后的牙齿是否整齐、美观。

因此,做父母的在此期间应该对孩子加强护理,让孩子拥有一口好牙。

--注意1:乳牙是否滞留或早失--乳牙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应脱落而不落称乳牙滞留,其后果往往是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

大多数孩子在五六岁时开始换牙,也有的从4岁开始,个别孩子会迟到7岁才掉第一颗乳牙。

牙齿的脱落通常从下边的两颗门牙开始,继而是上面的两颗门牙。

最常见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内侧长出,上前恒牙在乳牙的外侧长出,看起来像是双层牙。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腾出位置,以利恒牙萌出。

--若乳牙在应脱落之前就脱落了,称为乳牙早失,这往往会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使缺牙间隙变小,恒牙因间隙不够而错位萌出。

此时应在乳牙缺隙处戴缺隙保持器(由医院口腔科订做),防止两侧牙齿倾斜,以保持恒牙应有的萌出位置,直至恒牙萌出。

--注意2:恒牙萌出是否有困难--乳牙过早脱落,孩子习惯用牙床咀嚼、舔吮,牙床会变得肥厚,阻碍恒牙萌出。

因此,如果孩子已到换牙的年龄而恒牙未长出,应带孩子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取得医生的帮助。

孩子缺钙也是恒牙迟迟萌出的重要原因,父母要及时给孩子补钙。

--换牙时前恒牙从乳牙的下方或内侧萌出,萌出的恒牙即为成人牙齿的大小,出现轻度拥挤、扭转是正常的,可随邻牙的萌出和颌骨的生长发育而自行调整排齐,只要不是反牙(即地包天),一般不必矫治,但要定期观察,最长不应超过半年。

如在乳牙完全替换后仍排列不齐,应及时就诊,以免因延误治疗,造成矫正困难。

--注意3:纠正孩子不良习惯--在换牙期,乳牙与恒牙共存,恒牙刚刚萌出,特别是作为“咬合关键”的“六龄牙”,体积大、咬合面窝沟多,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加之多数儿童刷牙不彻底,常容易发生龋坏。

此时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正确地刷牙。

在换牙期,乳牙松动即将脱落时,儿童常习惯用舌舔松动的牙,这是一种不良习惯,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应及时给予纠正。

--注意4:牙齿错位咬合会影响容貌--儿童在换牙期,牙齿在替换,颌骨在发育,随之逐渐建立咬合关系,有时会出现暂时性的错位咬合,在牙齿的发育过程中,往往能自行调整而恢复正常。

有的错位咬合,如因上唇唇系带位置过低而造成上前牙间隙过大,不能自行调整,会影响颜面发育,应去医院诊治,否则将影响孩子的容貌。

--注意5:预防和治疗乳磨牙龋病--换牙期乳磨牙易患龋病,如龋齿引起根尖病,可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萌出,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龋病的及时治疗和预防,绝不能有“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必治”的错误观念。

医生忠告:应当尽量使乳牙保留到恒牙萌出,如乳牙过早缺失,常导致继发性恒牙萌出间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齐。

--注意6:换牙时宜多吃耐嚼食品--孩子到六七岁左右,恒牙就开始陆续萌出,替换原有的乳牙。

有些孩子恒牙虽已萌出,乳牙却常常不肯“让位”,迫使恒牙不得不从乳牙的内侧长出,形成“双层牙”,造成恒牙排列不整齐。

--引起乳牙滞留迟脱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孩子进食过于精细,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

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咀嚼食物能促进乳牙牙根的生长发育以及自然吸收、脱落。

--因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让孩子多吃些耐嚼食物,以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