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国际化

合集下载

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交流与合作变得日益频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已成为各国教育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策略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国际化的概念教育国际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引入国际化元素,使学生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

这不仅包括学科知识的国际化,更要关注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素养和国际合作能力的培养。

只有通过国际化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性1. 适应全球化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是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2. 推动经济发展:国际化人才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能力,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动力。

3. 促进文化交流:国际化人才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三、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策略和方法1. 提供国际化课程:学校可以引入国际课程,开设跨文化交流、国际关系、国际商务等专业,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和专业能力。

2. 鼓励留学交流:为学生提供留学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教育制度,增长眼界,提升国际交流能力。

3. 加强语言能力培养:语言是国际交流的基础,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机会。

4. 丰富国际实践机会: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会议、学术交流、实习等活动,让他们接触到国际化的学术和职业环境。

5. 强化国际合作:学校可以与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享教育资源,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促进学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四、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1. 文化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要加强对跨文化交流和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2. 教育资源不足:需要加大投入,提供更多的国际化教育资源和机会,为学生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支持。

什么是国际化教育,它对高校的影响是什么?

什么是国际化教育,它对高校的影响是什么?

什么是国际化教育,它对高校的影响是什么?
国际化教育是指在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积极融入国际元素和国际标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学生。

国际化教育旨在使学生具备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力和适应力。

国际化教育对高校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 提升教育质量:国际化教育可以引入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高校可以提供更广泛的学术资源和多元化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的全面发展。

2. 培养跨文化能力:国际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

通过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和教师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增强跨文化意识和适应能力,提高在国际化环境下的竞争力。

3. 拓宽就业机会:国际化教育使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就业市场和机会。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毕业生在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外交部门等国际领域的就业竞争中具有优势。

同时,国际化教育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国际合作能力,为他们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创业和就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4. 促进学术合作与研究创新:国际化教育为高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学术合作与研究创新。

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高校可以共享学术资源、开展联合研究项目,提高学术影响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国际化教育对高校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拓宽就业机会,促进学术合作与研究创新。

高校应积极推进国际化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化学习机会和全球化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适应力的人才。

教育国际化名词解释

教育国际化名词解释

教育国际化名词解释
教育国际化是指教育跨越国界和文化差异,以全球视角为基础来设计
和交流教育内容和经验。

下面是一些关于教育国际化相关的名词解释:
1. 多元文化教育 - 这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基本概念,该教育的目标
是为学生提供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与技能。

教师应该
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并通过适当的教育方式和教材,帮助他们
探索和理解其他文化。

2. 国际课程 - 这种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
是整合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知识。

这种课程通常以英语为主要语言,并
以全球视角为基础设计。

3. 留学生教育 - 留学生教育是指提供给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学习本
土教育体制的机会。

教育机构需要为留学生提供适当的语言支持和文
化适应性培训,以便他们更好地适应当地教育环境。

4. 教育移民 - 教育移民指的是全家人从一个国家移居到另一个国家,并在目的国接受教育。

这种教育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
角色,因为它涉及到跨越国界和文化差异,需要适应和适应新的学习
环境和文化。

5. 教育国际化政策 - 教育国际化政策是政府推行的政策,旨在支持
教育机构开展国际化教育。

例如,政府可能会向学生提供奖学金、购
买教材和设备,以及推广国际课程和教育交流项目。

6. 全球化教育 - 全球化教育是指通过全球视野、共享文化和交流知识,培养学生思考复杂问题、解决困难和适应改变的能力。

这种教育
通常会涉及组织国际学生交流、参与全球性研究和合作项目等。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教育体系也面临着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挑战与机遇。

教育的国际化是指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互通互鉴,而本土化则强调对地方文化和需求的适应与融合。

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教育国际化的意义首先,教育国际化对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至关重要。

通过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国家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提升自身的教育声誉。

比如,____(具体国家或地区)____吸引了大量留学生,这推动了国际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理解与合作。

其次,教育国际化有助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

在日益全球化的社会中,企业亟需能够跨文化沟通、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的人才。

教育国际化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经历,如_(具体项目或课程名称)_,让他们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展开竞争。

二、教育本土化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本土化同样不可忽视。

教育本土化强调将教育与地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它可以有效提升教育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首先,通过本土化,教育内容可以更符合当地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_(具体地区)_,学校注重融入当地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从而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其次,本土化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国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可能导致社会价值观的冲突。

通过强调本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多样性,从而在社会中促进和谐共处。

三、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目标为了实现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目标,教育机构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1.课程设计:教育机构应当加强国际化课程的设计,同时保留本土文化的元素。

在______(具体课程名称)______中,可以围绕全球议题进行讨论,同时引入本土案例,使学生能够在全球视野的同时,理解本土的现实问题。

2.师资建设:引进国际优秀教师的同时,注重培养本土教师的国际化视野。

通过国际培训和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3.合作交流:鼓励学校与国际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项目和教师交流。

教育国际化:利弊及对策

教育国际化:利弊及对策

教育国际化:利弊及对策教育国际化是指将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机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和利用,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

教育国际化带来的利弊有很多,本文将从教育利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教育利弊1.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教育国际化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机会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纷纷将业务扩展到全球,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因此,教育国际化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2. 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教育国际化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国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

通过教育国际化,我们可以吸收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和水平,从而增强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3. 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教育国际化有助于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教育国际化,我们可以增进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从而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和谐发展。

4. 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教育国际化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通过教育国际化,我们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和平台,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从而在全球化的环境中更好地适应和生存。

5. 提高国家文化自信心教育国际化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自信心。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许多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文化地位和价值观,试图通过文化输出来加强本国文化的影响力。

而教育国际化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够以更有建设性和包容性的态度面向世界,大力推广我们的文化,从而增强我们的国家文化自信心。

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与应对策略

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与应对策略

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与应对策略教育国际化是当前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教育领域也逐渐从本土向全球拓展。

本文将分析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跨国教育合作日益增多随着全球合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开展跨国教育合作。

例如,大学间的互相合作、学术交流项目的开展以及国际学生交换计划的推动等。

这种跨国合作不仅有助于学校之间资源的共享,还能提升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2. 学生国际交流的增加随着航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学生国际交流变得更加容易。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或者参加国际交流项目,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进对其他国家文化的了解。

这种国际交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术水平,还能培养他们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3. 国际化课程的开设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学校开始引入国际化课程。

这些课程通常融合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体系,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例如,国际文凭课程(IB)、剑桥国际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二、应对策略为了应对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教育机构和政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能力建设教师是教育的核心资源,他们的国际化能力对于教育国际化至关重要。

教育机构应该积极培养教师的国际化素养,提供跨国学术交流和培训机会,引进国际教育专家进行指导。

同时,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教师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和学术支持。

2. 推动国际教育资源的共享教育机构可以主动与国际学校、机构进行合作,共享教育资源。

例如,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培养项目,共同开设国际化课程等。

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育质量,还能够提高学校的国际竞争力。

3. 加强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支持学生国际交流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机构和政府应该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

教育国际化发展

教育国际化发展

教育国际化发展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发展的关键。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教育国际化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教育国际化的意义、影响以及如何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一、教育国际化的意义教育国际化是指在教育体系中加入国际元素,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它的意义在于:1. 培养全球化人才:教育国际化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融入不同的文化和背景,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这对于他们日后在全球范围内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和课程,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并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

学生将受益于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培养出更广阔的视野和创新精神。

3.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国际化可以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创造更多机会。

学校间的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能够促进知识共享和文化交流,推动国际间的互联互通。

二、教育国际化的影响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对于学生、学校和整个国家都有深远的影响。

1. 对学生的影响:教育国际化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沟通技巧和适应能力。

同时,学生将受益于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的结合,拓宽个人的学习范围。

2. 对学校的影响:教育国际化可以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和教师的加入。

这将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3. 对国家的影响:教育国际化可以提高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和软实力。

培养出优秀的全球化人才将有助于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三、推动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途径要实现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1. 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学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为学校实施教育国际化提供有力保障。

2. 优化教育资源:学校应该积极引进和整合国内外的优秀教育资源,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和培养方案。

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教育国际化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关键路径

教育国际化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关键路径

教育国际化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关键路径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国际化被认为是推动教育进步和跨国交流的重要途径。

教育国际化的核心理念是打破国界限制,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那么,要实现教育国际化,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关键路径呢?一、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国际交流平台教育国际化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国际交流平台。

学校可以开设国际课程,引进海外教育资源,如国外教材、先进教学方法等,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加深对其他文化的了解。

此外,学校还可以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例如交流生计划、国际夏令营、学术研讨会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教育和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培养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能力为了推动教育国际化,我们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全球视野教育课程,如世界历史、世界地理、国际政治等,让学生了解全球发展动态、国际事务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同时,学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语言能力、跨文化交流技巧等,以提升学生在国际化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国际化教育研究教育国际化需要依托优秀的师资力量和深入的教育研究。

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培养具备跨文化教学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师资人才。

同时,学校还应加大对教育国际化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教育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深入探讨教育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推动教育国际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四、建立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和交流平台为了实现教育国际化,学校应积极建立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和交流平台。

可以与其他国家的学校、教育机构及国际组织开展合作项目,开展教师交流、学生交流、研究合作等活动,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跨国交流。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国际化交流平台,如国际学生交流中心、国际交流网站等,方便学生和教师进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五、推动教育国际化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最后,推动教育国际化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澳大利亚国际化策略
学生流动
教师的流动
课程设置的国际化
境外、远程教育、加盟办学 和合 作办学
2012年共有12所港校面向内地招收本科新生,招生计划比 往年略有增加,达到1600人左右,计划增加一方面是因为 港大颇受内地考生欢迎,另一方面也是从今年起,学制由过 去的3年变为4年,“学制变化等于我们有两批学生读书,一 批是3年制,一批是4年制,总人数增加,面对国际生和内地 生就增加了“在全国高考人数连续第五年下降的情况下,申 请人数仍持续稳步增长。 1998年,数十名内地学生获得捐助,入香 港高校。自此,内地学生,涌入香港。 2003年,教育部批准香港高校向内地招生 2005年,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学院可 通过高考,招内地生 2008年,政策放宽,内地毕业生毕业后可 无条件地留港一年。在此期间,如果找到工 作,可以继续留港。 十余年过去,如今,内地在港留学人数已超 10万。
2011年5月在日外国留学生数量为138,075人,比上 年减少3699人,6年来首次下滑。这或许是由于东日本 大地震造成了影响。 前往美国留学的日本人最多,为24,842人;其次为 赴中国留学者,为15,409人。赴英国和澳大利亚留学者 分别为3871人和2701人。 在日外国留学生中,中国人最多,为87,533人;其 后为韩国人17,640人。留学生中的亚洲人比例较去年上 升1.1个百分点达93.5%。 早稻田大学接受的留学生最多,为3393人;其后为 日本经济大学3378人、东京大学2877人。
英国国际化策略
学生流动
教师的流动
课程设置的国际化
设立分校 以及内部组织的变化
中国学生热门留学地
现在大概有25000名中国留学生,其中大部分是自愿自费 来到俄罗斯上学,大约有500人是公费上学,这是俄罗斯 政府出的钱。还有15000名俄罗斯留学生在中国各个大学 就读。中俄双方已经商定,近几年将这个数字提高到10万 人。相比起欧洲其他国家的高额花费,俄罗斯留学显然更 具有竞争力。哈尔滨的学生留学俄罗斯的案例较多。 俄罗斯在华留学生数量呈增长趋势。2012年俄赴华留 学人数同比增加了7%,俄在华留学生总数达1.3万, 主要就读技术、经济、人文、文化和艺术专业。
教育国际化
小组成员:龚悦 石皓 王照流 扎西白玛 祝佳伟
教育国际化
对象
不同国家地区
数目、层次、出国、赴华
1 2 3
生源
供求关系
中国对外、外国对华
发展趋势
本国、外国
从2007年起,出国留学人数出现井喷式增 长,是继2000年初后的又一次快速增长期
留 学 国 家 选 择 重 要 因 素 指 数
中国学生热门留学地
2012年台湾地区大学计划招收2014名 大陆学生,最终录取1328人,其中本 科班999人,硕博班329人。今年, 134所台湾地区高校计划在大陆招大 约2000名,包括本科班和硕博班。
2011年据《读者文摘》调查,58% 的台湾学生有留学意愿,其中22%希 望去大陆深造,与想去英国留学的人 数(28%)相差无几。自台湾政府去 年9月开放大陆学历采认的政策出台 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将目光投向大陆 高校。
美国国际化的策略
学生流动
教师的流动
课程设置的国际化
伙伴合作与以科技为基础的合作
中国学生热门留学地
发展趋势
赴加留学热居高不下
自2009年开始,中国留学生人数已经超过韩国,成 为加拿大最大的国际留学生群体,这不仅因为来自 中国的申请人数大幅上升,也因为加拿大大使馆的 签证率有所增加。 近日,加拿大联邦政府宣布,希望从现在到2025年 ,将加拿大接待的国际学生人数从目前的23万左右 提高到45万,数量提高一倍。同时,加拿大驻华使 馆透露,目前有超过80000名中国学生在加拿大学 习,而加拿大驻华使馆在2012年签发了超过25000 份学习签证,比2006年增长了近300%。
中国学生热门留学地
09年度我们中国在澳洲的 留学生达10万7千多人, 超过印度的8万5千和韩国 的2万6千,成为No.1。
2012年澳洲留学已经摆脱了2009-2010年的低谷时期, 以稳健的发展态势重新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热门国家之一。 201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赴澳中国学生签证申请量 达到14748份,比去年同期增长18.3%;中国学生签证签发 量达为14083份,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5%。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美国的高等教育有 近一个世纪的国际化经 验。美国的高等教育共经历了三次国际化浪 潮。 第一次浪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第二 次发生于1970年代大家普遍认为吸收其他 国家的知识会导向世界和平之时,而第三次 和当今的浪潮则是对国际化和科技发展的一 种回应。
在2002年,全球总共有一百六十万的学生在他们 的祖国以外学习。 其中大约有54700是在美国学习。在2007年,美 国高等学府中的3.24%是国际学生。对于耶鲁、 杜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样的研究型大 学,2007年国际学生的比例甚至分别达到了 17.7%、13.6%和9.3%。 至于美国学生出境学习,比例从1995/1996年的 0.6%上升到了2005/2006的1.5%
法国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
建立高等教育的欧洲模式 大力吸引外国留学生
中国学生热门留学地
2009年前往海外留学 的日本人比2008年减 少6910人,为59,923 人。这是日本的海外 留学人数连续5年下滑, 比2004年峰值时减少 了2.3万人。另据统计, 在日外国留学生中, 中国人最多,为 87,533人。
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高等教育的历 史密切关联,而 澳洲的高等教育史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高等教育形成前阶段、 形成阶段 及后全球化阶段。 第一 阶段涵盖了该国高等教育由起始到二战并延伸至国家政 府的战后重建政策时期。1939年以前,澳大利亚本国的高教机 构鲜有发展,富家子弟纷纷去英国接受大学教育。 第二 阶段从1950年代延伸到1970年代,中央政府在高等教育 中发挥更重 要 的行政和财政角色。 1970年代后,随着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横扫西方各国和撒切尔 政府构想将高等教育纳人 出口与市场竞争的范畴,澳大利亚也 紧随其后并步人其高等教育的第三 阶段。当代意义中的国际 化进程就是在这一阶段中明朗起来。
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
加入博洛尼亚进程,构建欧盟互认的教育 体系 强化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宽口径工程人才 改革高校招生制度,实行统一入学考试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代和社会发展同 步 实施创新型高校发展战略,提升国际竞争 力 加强质量评估,确保高校办学水平
中国学生热门留学地
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
三个阶段
I. 缓慢发展时期(二战后~80年代以前)
II. 蓬勃发展时期(80~90年代)
III. 不断调整、充实与完善时期(90年代至 今)
发展趋势
I. 逐渐由重视发展数量到重视严把质量关
II. 积极行动、大力吸引欧美等国家的留学生, 亚洲留学生数量在以后还会继续呈增长趋势 III. 有意同亚洲和中欧国家加强联系,拓展日本 国际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加拿大国际教育化特点
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合作项目 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
中国学生热门留学地
• 取消PSW工作签证后,留学生在英国工作几无可 能,使得很多学生转往美、澳、加等国;英国的 一年制硕士时间太短,很多学生及家长认为含金 量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留英海归就业困难现象, 使得英国留学的投入产出比值遭到怀疑。 • 2009年达到32%的增幅后,此后增幅渐趋放缓, 2010、2011年度的增幅分别为18%、17%,2012 增长率为9.25%,预计来英国的中国的留学生将 会减少。 • 2013年英国约有50万名外国学生,而中国生源则 达到13万人(包括香港、澳门)
在东日本大地震后的两年之中,日本全国400多所 日语学校内外国留学生数量减少了13000余人,直 到今年7月才增至42600余人,恢复地震前水平。 其中,曾经占赴日留学生总数近7成的中国留学生 仅为20100人,较东日本大地震前减少了9000人, 不到留学生总人数一半。另一方面,截止今年7月, 赴日越南留学生人数已超过一万人,增至去年五 倍;也就是说,每四名赴日留学生中就有一名是 越南人。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自1980~1981年度,国际学生被要求支付全部的学 费。 英国议会将这视为在招收海外学生上从学术兴趣 向财务考量方面的转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通 过增加国际学生 的录取来提高国家额外的收入。 在80年代,高等教育的政策有了另外的转变。大众 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成为招收国际学生 的标准。 这样做的 目的在于通过增加对国际学生的录取来 提高教育收入。 在90年代很多旨在促进欧洲学生和教职员工交流 的政策被制定出来。
德国高等教育机构对外国学生越来 越有吸引力。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在 柏林宣布,2000年至2011年,在 德国的外国留学生的数量增加了 75,000人,达到总数250,000人之 多。在德国的外国学生人数首次超 过25万人,其中中国留学生人数最 多,为2.4万人;其次是俄罗斯留 学生(1万人)和奥地利留学生(8000 人) 。 近年来,海外对德语课程的需求急 剧上升。例如,如今在土耳其,大 约90%的学生选择德语作为第二外 语。另一个增长区则是在中国,中 学的德语课程呈上升的趋势。
海归的贬值是由三方面的因素导致:
•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 海归人数激增
•国产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大幅度提升
•海归学生对工作过高的期望值和缺乏工作经验。不 甚清晰的归国前景使得中国学生在回国问题上裹足 不前。
发展趋势
留学美国的需求迅速增长 2006 至2007 年以来,美国留学签证政策的放宽、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 降低以及中国股市强劲增长等几大因素进一步刺激 了人们赴美留学的需求,美国留学骤然成为了市场热 点中的热点。美国高校对招收中国留学生表现出了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的热情。不论是大家熟悉的名 牌大学,还是名不见经传的社区学院,甚至是大家不 怎么了解的美国寄宿制高中纷至沓来,身边朋友或者 朋友家孩子成功赴美留学的案例,使得更多人有信心 将曾经遥不可及的“美国梦”付诸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