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测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机振动测定方法GB 本标准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机振动测定方法GB 2807-81本标准适用于轴中心"为45毫米至630毫米,转速为600转/分至3600转/分的单台电机,在稳态运行时振动速度(有效值)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已安装在使用地点的电机,水轮发电机和微型驱动(直流、同步)电机、微型控制电机。
*对立式电机为电机直径的一半。
1. 测量仪器1.1 仪器要求:振动速度的测量仪器应符合下列要求:(1)频率响应范围应为10赫兹至1000赫兹(或1000赫兹以上)。
在此频率范围内的相对灵敏度以80&127;赫兹的相对灵敏度为基准,其他频率的相对灵敏度应在基准灵敏度的+1 0%至-20%的以内。
(2)测量误差应小于±10%。
1.2 仪器的检定:测量仪器应按有关标准规定定期检定。
2.电机的安装要求2.1 弹性安装对轴中心高"为400毫米及以下的电机,应采用弹性安装。
此时,弹性悬吊系统的拉伸量或弹性支撑系统的压缩量(&)应符合下式的要求:式中:&--电机安装后弹性系统的实际变形量,毫米;n--电机的转速,rpm;K--弹性材料线性系数,对乳胶海绵K=0.4;Z--弹性系统被压缩前的自由高度,毫米。
为保证弹性垫受压均匀,被试电机应先置于有足够刚性的过渡板(如硬塑板、层压板)上,然后再置于弹性垫上。
电机底脚平面与水平面的轴向倾斜角应不大于5°。
弹性支撑系统的总重应不超过电机重量的1/10。
当刚性过渡板会产生附加振动时,允许将电机直接置于弹性垫上。
*对立式电机为电机直径的一半。
2.2 刚性安装对轴中心高"超过400毫米的电机,应采用刚性安装,此时安装平台、基础和地基三者应刚性联结,如基础有隔振措施或与地基无刚性联结,则基础和安装平台的总重量应大于被试电机重量的10倍,安装平台和基础应不产生附加振动或电机共振。
在安装平台上测得的振动速度有效值应小于被测电机国家标准总局发布 1982年7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提出一机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一机部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起草最大振动速度有效值的10%。
振动监测参数及标准

振动监测参数及标准振动监测是机械和设备维护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对振动频率、幅度、方向、波形等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机械和设备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振动监测的主要参数和标准。
一、振动频率振动频率是指振动现象发生的快慢,通常以每秒振动的次数表示。
振动频率是振动监测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通过对频率的分析,可以了解振动源的性质和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
一般来说,正常运行的机械设备的振动频率分布较为均匀,而故障设备则可能出现异常的振动频率。
二、振动幅度振动幅度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量,即振动的烈度。
振幅是衡量振动强弱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机械故障的重要依据。
例如,轴承故障通常会伴随着特定的振动幅度的变化。
振幅的测量通常采用位移、速度或加速度等物理量。
三、振动方向振动方向是指振动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方向。
根据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类型,振动方向可分为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和轴向等。
在监测和分析振动时,需要了解不同方向的振动情况,以便更全面地评估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
四、振动波形振动波形是指振动物体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通过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类型。
正常的波形通常具有较为规则的形状,而故障设备则可能出现异常的波形。
五、振动速度振动速度是指振动物体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大小。
振动速度是衡量振动能量大小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机械故障的重要依据。
例如,滚动轴承故障时,振动速度通常会急剧增加。
六、振动加速度振动加速度是指振动物体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大小。
振动加速度是衡量振动冲击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机械故障的重要依据。
例如,齿轮箱故障时,振动加速度可能会明显增加。
七、轴心轨迹轴心轨迹是指轴承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轨迹线。
通过对轴心轨迹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轴承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类型。
正常的轴心轨迹通常呈现出较为规则的形状,而故障轴承则可能出现异常的轴心轨迹。
振动测量评价标准介绍

ISO 13372:2004 Terminology for the fields of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of machines 机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领域的术语 ISO 13373-1:2002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of machines Vibration condition monitoring Part 1: General procedures机器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机器的振动监测 第1部分:一般准则 ISO 13373-2:2004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of machines Vibration condition monitoring Part 2: Processing, analysis and presentation of vibration data ISO 13374-1:2003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of machines Data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and presentation Part 1: General guidelines ISO 13374-2:2007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of machines Data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and presentation Part 2: Data processing ISO 13379 :2003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of machines General guidelines on data interpretation and diagnostics techniques数据解释和诊断技术的一般准则 ISO 13381:2004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of machines Prognostics Part 1: General guidelines
常用振动标准

10. ISO13381 Data interpretation and diagnostics techniques which use information and data related to the past and present condition of a machine to predict its probable future condition,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prognostics)数据解释和诊断技术,利用 与机器过去和现在状态有关的信息和数据预测其将来可能的状态,表现 和性能(预测)
五、设备振动检测标准
2、现用的振动测量标准
API612(美国石油学会标准)
五、设备振动检测标准
2、现用的振动测量标准
API617(美国石油学会标准)
五、设备振动检测标准
2、现用的振动测量标准
ISO2372- (GB6075-85) (国际标准)
五、设备振动检测标准
2、现用的振动测量标准
ISO3945- (GB11347-89) (国际标准)
----Part 3: Data communication format and methods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vibration condition monitoring of machines 与机器振动状态监测有关的信息交换的数据通讯格式和方法
车辆振动测量方法和标准

车辆振动测量方法和标准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车辆振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车辆振动会影响乘坐舒适性、安全性和车辆寿命等方面。
因此,车辆振动测量方法和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车辆振动测量方法1.传统方法传统的车辆振动测量方法是利用加速度计等传感器来测量车辆的振动。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车辆振动的频率、幅值等参数,但需要安装传感器,且只能在静止或低速行驶时进行测量。
2.激光测量法激光测量法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可以在高速行驶时进行测量。
该方法利用激光干涉仪对车辆表面的振动进行测量,可以获得更为精确的振动参数。
3.声学测量法声学测量法是一种利用声音进行测量的方法,可以在车辆行驶时进行测量。
该方法利用麦克风等设备对车辆发出的声音进行分析,可以获得车辆振动的频率、幅值等参数。
二、车辆振动标准1.ISO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车辆振动标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ISO2631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人类对振动的耐受性,可以用于评估车辆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2.JIS标准日本工业标准(JIS)也制定了一系列车辆振动标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JIS D1601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车辆振动的测量方法和评估标准,可以用于评估车辆的振动性能。
3.国内标准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车辆振动标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GB/T 12534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车辆振动的测量方法和评估标准,可以用于评估车辆的振动性能。
三、案例分析某汽车制造商在研发新车时,需要对车辆振动进行测量和评估。
该制造商采用了激光测量法和声学测量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振动进行了测量。
测量结果表明,该车辆的振动频率和幅值均符合ISO和JIS标准的要求,可以保证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
四、结论车辆振动测量方法和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对于保证车辆乘坐舒适性、安全性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激光测量法和声学测量法的应用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各国制定的标准也可以作为车辆振动性能评估的重要依据。
振动测量方法和标准(一)

振动测量方法和标准(一)振动测量方法和标准概述•振动测量是工程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测试方法,用于评估物体振动的强度和频率。
通过振动测量,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优化结构的设计,预测设备的寿命以及判断机器运行是否正常。
常用的振动测量方法1.加速度法:通过测量物体在特定点上的加速度来评估振动。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结构的动态响应分析和冲击问题。
2.速度法:通过测量物体在特定点上的速度来评估振动。
速度法适用于精密设备和需要高精度的振动测量。
3.位移法:通过测量物体在特定点上的位移来评估振动。
位移法适用于机械系统和结构的频率响应分析。
4.功率谱法:通过将振动信号转换为频谱来评估振动。
功率谱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在不同频率下振动的能量分布情况。
国际标准和规范•ISO 10816:该标准是国际上最常用的用于评估机械设备振动的标准。
它包含了振动级别的分级标准以及对振动测量的方法和仪器的要求。
•ISO 2372:该标准适用于旋转机械的振动测量。
它提供了用于评估旋转机械振动的标准指导,并包含了振动级别的分级标准。
•ISO 7919:该标准适用于机组振动测量和评估。
它为机组振动评估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并包含了对测点位置和振动级别的要求。
•DIN 4150:该规范适用于建筑物振动的评估和控制。
它提供了对建筑物振动的测量和评估的标准指导,并包含了对振动限值的要求。
结论•振动测量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技术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和优化结构的设计,预测设备的寿命以及判断机器运行是否正常。
在进行振动测量时,可以选择适合具体应用场景的测量方法,并遵循相应的国际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估。
通过合理的振动测量,我们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可靠性,减少潜在的风险和故障发生。
iso20816振动标准

iso20816振动标准
ISO 20816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振动测量和评估的标准。
它提供了在旋转机械中测量和评估振动的一般原则和要求。
ISO 20816标准分为三个部分:ISO 20816-1、ISO 20816-2和ISO 20816-3。
ISO 20816-1是基本标准,提供了振动测量的一般原则,包括测量设备、传感器及其安装、测量位置选择、数据采集和分析等方面的要求。
ISO 20816-2是用于旋转机械中测量不同频率范围振动级别的指南。
它提供了不同频率范围(高频、中频和低频)的振动级别的测量方法和评估标准。
ISO 20816-3是用于旋转机械中测量轴向振动的指南。
轴向振动是指与旋转轴平行的振动方向。
该标准提供了轴向振动的测量方法和评估标准。
ISO 20816标准的目的是确保旋转机械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振动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以减少机械故障、延长设备寿命,并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ISO 20816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用于检测和评估各种旋转设备的振动水平,包括发电机、泵、风机、压缩机、机床等。
振动监测参数及标准

机械设备振动监测参数及标准一、振动诊断标准的制定依据1、振动诊断标准的参数类型通常,我们用来描述振动的参数有三个:位移、速度、加速度。
一般情况下,低频振动采用位移,中频振动采用速度,高频振动采用加速度。
诊断参数在选择时主要应根据检测目的而选择。
如需要关注的是设备零部件的位置精度或变形引起的破坏时、应选择振动位移的峰值,因为峰值反映的是位置变化的极限值;如需关注的是惯性力造成的影响时,则应选择加速度,因为加速度与惯性力成正比;如关注的是零件的疲劳破坏则应选择振动速度的均方根值,因为疲劳寿命主要取决于零件的变形能量与载荷的循环速度,振动速度的均方根值正好是它们的反映。
2、振动诊断标准的理论依据各种旋转机械的振动源主要来自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中的一些缺陷和环境影响。
振动的存在必然引起结构损伤及材料疲劳。
这种损伤多属于动力学的振动疲劳。
它在相当短的时间产生,并迅速发展扩大,因此,我们应十分重视振动引起的疲劳破坏。
美国的齿轮制造协会(AGMA)曾对滚动轴承提出了一条机械发生振动时的预防损伤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中可见,在低频区(10Hz 以下),是以位移作为振动标准,中频(10~1000Hz )是以速度作为振动标准,而在高频区(1KHz 以上)则以加速度作为振动标准。
理论证明,振动部件的疲劳与振动速度成正比,而振动所产生的能量与振动的平方成正比。
由于能量传递的结果造成了磨损好其他缺陷,因此,在振动诊断判定标准中,是以速度为准比较适宜。
而对于低频振动,,主要应考虑由于位移造成的破坏,其实质是疲劳强度的破坏,而非能量性的破坏。
但对于1KHz 以上的高频振动,则主要考虑冲击脉冲以及原件共振的影响。
3、振动诊断标准的分类根据标准制定方法的不同,振动诊断标准通常分为三类。
1)绝对判断标准它是根据对某类设备长期使用、观察、维修与测试后的经验总结,并在规定了正确的方法后制定的,在使用时必须掌握标准的适用范围和测定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幅的定义是:
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叫振动的振幅.它是表示振动的强弱的物理量.
振速:
是指波动中各质点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周期性振动,是变加速运动。
质点并没有沿波的传播方向随波迁移。
加速度的定义是速度的变化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振动,指的是振幅,既振动的幅度,单位是mm,
% x) I& @3 H4 a振速,是说振动的速度,单位是mm/s,
1、mm是振幅值,mm/s是振速,也叫振动烈度。
不同的转机可能按照制造厂的出厂说明采取不同的单位来考核。
换算公式可以用:A=
V×1000×60×2^(0.5)/(pi×w)A是振动位移峰峰值,单位um。
V是振动烈度,w是转速(r/min)。
2、风机运行工况一般通过测量其轴承温度和振动来判定。
振动大小可通过测量振动位移、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的方式来判定。
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送风机和一次风机测量的是振动速度(单位为mm/s),引风机测量的是振动位移(单位为um)。
通常大家习惯于测量振动位移(即振幅),这就存在振动位移和振动速度二者相互换算,其换算公式为:
V eff=7.4×10-5ns
V eff---振动速度,单位为mm/s
s------振动位移, 单位为um
n------风机转速, 单位为r/min
3、mm/s指振速,mm指振幅,因为不能输入公式编辑器,简单地说二者换算关系为:Sf≈0.225vf/f,式中Sf 为振动的位移幅值,vf 为主频率为f的振动速度的均方根值。
一般f值均为10Hz,所以Sf≈0.0225vf 。
举例说如果vf =1.00mm/s,那么换算成振幅则为Sf≈0.0225mm。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10490-2004)·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