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实验工具,它们在研究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行为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并介绍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其作用。

一、溶解度曲线的基本概念溶解度曲线,又称溶解度特性曲线,是一种描述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变化的曲线。

它反映了物质在固态与液态之间平衡关系的变化,是研究溶解度规律的重要工具。

二、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方法绘制溶解度曲线时,通常将温度作为横坐标,溶解度作为纵坐标。

在曲线中,每个数据点表示在特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通过这些数据点,可以观察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三、溶解度曲线在化学中的应用溶解度曲线在化学实验设计、生产工艺优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度规律,为实验和生产提供依据。

四、溶解度表的编制与作用溶解度表是一种列举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表格。

它可以为实验者提供有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数据,以便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

溶解度表在化学、化工、环保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五、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的关联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都是描述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溶解度变化的重要工具。

溶解度曲线以图形方式直观地展示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而溶解度表则以数据形式提供了这些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二者往往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结果。

六、如何利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合适的实验温度,以实现目标物质的溶解或结晶。

2.根据溶解度表,确定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为实验操作提供数据支持。

3.利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分析实验结果,判断实验条件是否合理,优化实验方案。

4.在环保、化工等领域,利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进行工艺优化和废水处理。

总之,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是化学实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人教版2023中考化学备考精讲题型: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人教版2023中考化学备考精讲题型: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图1
图2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返回目录
考查点3 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和大小比较(省卷5年3考,兰州5年2考) (4)50 ℃时,KNO3的溶解度为_8_5_._5_g_;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 NaCl的质量为_3_6__g。 (5)温度小于t ℃时,NaCl的溶解度_>__(填“>”或“<”)KNO3。
考查点5 溶液相关量的计算与比较(省卷5年2考,兰
州5年3考)
(13)20 ℃时,将35 g KNO3固体加入到100 g水中, 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1_3_1_.6_g,溶质质量分 数约为_2_4_._0_%__(结果保留至0.1%),溶质和溶剂的 质量比为_7_9_∶__2_5_0_(填最简整数比);50 ℃时,137g 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3_7_g。 (14)10 ℃时,图示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大小关系为_N_a_C__l>__K__N_O__3_>__C_a_(_O_H__)2_。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1 典例串讲 2 跟踪训练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返回目录
典例串讲
考向1 溶解度曲线(省卷仅2022年未考查,兰州近5年连续考查)
例1
根据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考查点1 交含义(省卷、兰州均5年3考)
(1)图1中P点表示_t_℃__时__,__硝__酸__钾__和__氯__化__钠__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返回目录
3.
(2021省卷)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
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溶解度曲线是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它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

曲线的坡度及走向不同表示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一般来说,有三种趋向:从左至右向上、向下和平缓。

具体来说,溶解度曲线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1)判断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平行Y轴作不同温度的垂线相交曲线(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平行Y轴作某温度的垂线相交不同曲线(3)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看曲线斜率(4)如何通过改变温度、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将曲线下点上移或左移到曲线上,看增加溶质量和改变的温度(5)如何通过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析出——比较曲线上两点的溶解度(6)确定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如硝酸钾中混有氯化钠杂质——降温结晶法氯化钠中混有硝酸钾杂质——蒸发结晶法(7)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一些现象如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常出现白色的斑迹;北方有些盐湖,当地农民夏天捞盐(氯化钠),冬天捞碱(碳酸钠)综合应用例1 溶解度/g AB10 40 C 温度/℃(1)10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10℃时A B C饱和溶液各w克,升温到40℃时,无晶体析出的是有晶体析出的是。

分析:从图中可看出A、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温度升高时有晶体析出的是C。

例2 根据下图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氯化钠和纯碱晶体属于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2)我国某些盐湖里出产天然碱(主要成分为纯碱)晶体,并含少量氯化钠杂质。

要想从天然碱中分离出较纯的纯碱晶体,应采用方法。

(3)具体的实验步骤为:①加热溶解②③④洗涤晾干(4)完成①----②必备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和溶解度/g碳酸钠5040 氯化钠3020100 10 20 30 40 50 温度/℃解析:本题综合考察了物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结晶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及实验步骤和实验操作。

专题提升Ⅲ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原卷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讲练测(浙教版)

专题提升Ⅲ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原卷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讲练测(浙教版)

专题提升Ⅲ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学习目录目录模块一知识掌握 (1)知识点一、溶解度大小的判断及比较 (1)知识点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及提纯方法的选择 (2)知识点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 (2)知识点四、一定温度下,配制饱和溶液时所需溶质、溶剂质量的比较 (5)知识点五、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比较 (5)知识点六、温度改变时,析出固体质量的计算和比较 (5)【巩固提高】 (8)知识重点模块一知识掌握知识点一、溶解度大小的判断及比较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知识点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及提纯方法的选择 若A 的溶液中混有少量B ,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A ;若B 的溶液中混有少量A ,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B ;若C 的溶液中混有少量A ,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C 。

技巧点拨 提纯(结晶)方法的选择:陡升型曲线: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缓升型曲线:恒温蒸发溶剂;下降型曲线:升温结晶。

知识点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要使t 2 ℃的A 的饱和溶液中剩余的A 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写一种,下同);将t 3 ℃的C 的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要将Q 点的A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

技巧点拨 溶液是否饱和的判断:若m 溶质m 溶剂<S 100 g ,为不饱和溶液;若m 溶质m 溶剂=S 100 g ,恰好为饱和溶液;若m 溶质m 溶剂>S 100 g,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溶质。

[例题1] (2023春•鄞州区期中)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R 是硝酸钾、氯化铵中的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硝酸钾和氯化铵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由图1可知:t1℃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7C.由图1和图2:烧杯内的物质R是硝酸钾①②③三种情况下,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有②③D.将t2℃下硝酸钾、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硝酸钾溶液析出的晶体多[例题2](2023春•鄞州区期末)如图Ⅰ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2014年中考化学 核心考点突破特训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2014年中考化学 核心考点突破特训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核心考点突破教学案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一、近年中考溶解度曲线考查方式:(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属于中考的必考内容。

考查方式:一线型、二线型、三线型、四线型、实验与曲线融合型等。

要明确:①各物质溶解度曲线的由来: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许多点组成的一条光滑曲线,反过来讲: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相应的温度;②会看图中各类曲线的走势,明确其中的含义;③知道各类曲线的交点的含义:在该温度下两类物质的溶解度相同;④会通过比对坐标图中纵截距的长短,来判断温度变化引起各饱和溶液析出的晶体多少;⑤根据曲线的走势,会采取一定方法(改变温度、溶剂量等)实现该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变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⑥会比较某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的大小等;⑦知道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以其溶解度“反常”的特性;⑧会判断“线外点”所对应的溶液的状态。

二、知识梳理与答题指导★★★点的意义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溶液。

2.溶解度曲线下面的面积上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湿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曲线上面的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该溶质有剩余。

4.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变化规律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湿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硝酸钾。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湿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氯化钠。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湿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如氢氧化钙。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湿度的升高而减小(纵坐标表示体积),曲线也为"下降型,如氧气。

★★★应用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

2.比较相同湿度时(或一定湿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ppt课件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ppt课件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 物质如:KNO3
)80
2、蒸发溶剂法
60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
如:NaCl
0
70 90 100
小知识 青海湖地区“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的原因是什么?
纯碱:主要成分碳酸钠, 这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 度的升高而增大,冬天 温度低,碳酸钠溶解度 减小,水中溶解不了,所 以结晶析出。 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 这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的变化不大,所以,夏天 温度高水份蒸发,氯化钠 析出。
2019/5/6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从点、 线、交点三个角度来分析
自学指导一、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说出图中A、B、 C三点的含义:
(1)A点位于曲线的 上方 ,表示此时溶液是 饱和 溶液, 且在溶液中有 剩余的溶质 。(过饱和溶液)
(2)B点位于 曲线上
,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
的 溶解度 ,此时溶液必定是 饱和
练一练
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度曲线示意图, t1℃时,A、B、C三种固体 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 ,
在温度 ﹥t2 ℃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
解度。
溶解度大小的比较: 看点(或线)的位置 高低 注意:只有在一定温 度下才能比较!!!
2、线 自学指导二、观察溶解度随温 度的变化趋势,思考:
(1)在50℃时,向100g水里放入 60 gA物质,可
得到A物质的饱和溶液。
(2)在40℃时,向100g水里
放入50gB物质,得到的溶液
是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
量之比是 2:5 。
(3)要使A从它的溶液中结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

个方面 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 ,可以 看出物 质化而变化的情况。( 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 Η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3)根据溶解度曲
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烫
3.面 :
对于曲线 下部面 积上的 任何点 ,依 其数据 配制的溶液为 赉
(B)t1℃时,用 l00 克水配制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

退
分数的 X、y、Z 的溶液,所需溶质质量最多不超过 Sy
(c)当 X 中含有少量 y 时,可用结晶法提纯 X 嘤
(D)t2℃ 时,三种物 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X&gt;y &gt;Z
解析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综合选 择题,它综合了饱和溶 笠
出有关物质的 溶解度;(2) 根据物质的溶解 度查出对应 的温 度;(3) 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 溶解度的 大小或者饱 和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 争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 解度或溶解
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度 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 抑
影响越大; 反之,说 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 俺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
来分析。
1.点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
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 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
溶解度曲线上 的点有三 个方面的作 用:(1) 根据已知温度查
两条溶 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

的溶解度 相同,此时 两种物 质饱和 溶液的 溶质 质量分数也相 她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90
.
图像法: 横坐标表示:温度(℃) 纵坐标表示:溶解度(g)
表述: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80 70
.
60 50
. 40 . 30 . .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曲线应用——1.根据温度查出某物质的溶解度
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____3_1_.6_g____ 硝酸钾在60℃时的溶解度是____1_1_0_g____ 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____3_6_g_____ 氯化钠在60℃时的溶解度是____3_7_.3_g____ 氢氧化钙在20℃时的溶解度是__0_.1_8_g____ 氢氧化钙在_6_0_℃__ 时的溶解度是0.12g
溶解度曲线及应用
知识回顾:

1.固体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 ,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 里到达 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
的 质量 。
固体溶解度四要素:
a.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
b.溶剂的量:100g水 c.溶液的状态:饱和状态
d.单位: g
提笔小练:
判断正误:
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有固体剩余
温度/℃
C点
溶液不饱和
溶解度曲线应用——3.溶解度曲线上点的含义及转化
溶解度/g
线下方的点转化为线上方或线上的点: 溶液状态变化: 由不饱和状态变为饱和状态 方法:①向左平移:降低温度
②向上平移:加溶质或者蒸发溶剂
温度/℃
不饱和 溶液
增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饱和 溶液
溶解度曲线应用——3.溶解度曲线上点的含义及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温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比较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就是比较其该温度 下溶解度的大小,溶解度大的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二、例题讲解
例1: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
题:
(1)点P的含义是:t2℃时,A、B的溶解度相 等(或AB的溶解度为30克)
P
(2)t2℃时,向50g水中加入20gA物质,充
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65克 ;所得
溶液是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
(3)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与物质 C 的溶解度曲线类似
(4)现有一杯t1℃时含A、B两种物质且均饱和的混合溶液,若要从
中分离出少量A的纯净物,其操作方法是 降温结晶
5、(1)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2) 甲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甲物质溶解度升高至 不小于25克,(3)①、③
6、(1)不饱和(2)D(3)降温结晶(4)C>B>A(5)➂ 7、(1)25(2)➀➂➄
(1)40
(2) 25%
(3)硝酸钾
(4) BC
三、感悟十堰中考
4、(2016年)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2)t1℃时,50g水中加入30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后,可得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 g溶液;
①t1℃时,甲、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②t3℃时,向100g20%甲的溶液中加10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③t2℃时,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④t3℃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成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 量为甲<乙<丙.
(8)将t3℃时A 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 A 更易析出晶体;若 将t3℃时等质量的A B饱和溶液降温到t1℃, A 析出的晶体多.
例2: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 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1)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_g。 (2)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 (4)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有_____。 A.①、②、③中,只有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若使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C.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
故答案为:(1)甲; (2)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 温度) (3)丙; (4)BD。
四、强化训练:完成导学案第1、3、5、6、7
参考答案:
1、(1)< (2)B E
(3)B C F G C F G
3、(1)不饱和 (2)B C(3)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使 饱和的溶液C温度升高,C的溶解度降低,析出晶体。
(任填一种)。 (3)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 (填“甲”、 “乙”或、 “丙 ” 相 似)。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2 ℃配制300g甲的饱和溶液,需要固体甲的质量为100g; C.t2 ℃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 ℃,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多 D.t1 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 大小:丙>甲=乙。
答案为:(1)30℃时, KNO3的溶解度为50克 (2)蒸发结晶 (3)减少 (4)③④
8(2018年)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
题: (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 (2)欲将t1 ℃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本专题内容在中考的地位:
请默读导学案111页命题解读,同时思考这些考 点的知识你
1、固体溶解度四要素:
前提条件: 标准: 溶液状态: 质量单位:
2、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以及与该温度下溶解度的关系 (判断以下观点对错)
同温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①溶质质量:A>B ②溶剂质量:A<B ③溶质质量分数:A=B.
(7)t3℃时A B C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C<B<A

将t3℃时A B 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小关系是 A=B>C
;现有t1℃时C的不饱和溶液欲变为饱
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 。
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10℃时,这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NaCl﹥KNO3﹥Ca(OH)2 ②20℃时,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③30℃时,将等质量的KNO3和NaCl两种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 NaCl﹥KNO3 ④40℃时,将该温度下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升高温度,溶液出现浑浊

(5)将t3℃时等质量A、B溶入水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需水 的质量关系为 A<B ,溶液质量的关系为 A<B (若用等质量的水配 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需A、B的质量如何?若配制质量相等的A、 B饱和溶液所需A、B的质量又如何?)
(6)将t3℃时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分
别的降➋温➌至t2(℃填,序对号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
答案为:(1)甲=乙>丙; (2)60; (3)②④.
2(2017年)如图所示是KNO3、NaCl、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 列问题。
⑴P点的含义是

⑵当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时,提纯的方法是

⑶若满足Q点指标的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将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