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的功能分析
住宅的功能分析

(2)厕所、卫生间、洗衣房
a.三件卫生设施的卫生间 大便器、脸盆、浴盆 高水准住宅设计中,脸盆、浴盆、大便器分设
b.设计原则:
■ 布置紧凑,尽可能减少人的体力消耗 ■ 注意防水、排水,便于清洁
地面的材料、水流的方向、坡度和高差。 ■ 通风,最好外窗直接通风与采光
暗卫生间设通风道与排气扇 门上设进风百叶与门缝 排气口设在贴近顶棚的位置。
设计原则 ■房间门靠墙角,留出适合放床和衣柜的墙面宽度 ■壁柜门宜设在房间门后或利用房间门开启面 ■套间门宜靠近外间门,减少室内交通面积 ■居室空间划分也可采用比较灵活的空间组合 ■帷幕/家俱/玻璃
房间门靠墙角,留出适合放床和衣柜的墙面宽度
壁柜门宜设在房间门后或利用房间门开启面
套间门宜靠近外间门,减少室内交通面积
洗衣房的设计:卫生间兼做洗衣房、厨房兼做洗衣房 设置服务阳台上,单独做家务室的时候 应与厨房等服务性空间联系紧密
第3节 交通部分的布置与分析
户内交通与户外交通
户内交通→走道、过厅、户内楼梯 公共交通→门厅、公共楼梯、公共走道、电梯 楼梯→ 2.5m×4.8m 2.7m×4.8m 层高2.8m → 楼梯踏步250×175mm 室内楼梯→ 800-900mm宽,最窄净宽不低于 600mm
家俱系数:家具投影面积占居室面积的比率 大居室≤0.5 中、小≤0.55
大居室净尺寸:3.0×4.2m 3.0×4.5m 3.0×4.8m 3.3×4.8m 中居室净尺寸:3.0×2.7m 3.0×3.0m 3.0×3.3m 小居室净尺寸2.1×3.0m 2.1×3.3m 2.4×3.0m 2.4×3.3m
“大厅小卧”的设计仍然是主流,尤其是在90平方米左右的户 型设计中,在小户型公寓中起居室和卧室共用一个空间,仅做 相对分区。
住宅建筑中的建筑功能与需求

住宅建筑中的建筑功能与需求住宅建筑作为人类居住的主要场所,其设计、建造与使用均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建筑功能与需求是决定住宅建筑设计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分析住宅建筑中的建筑功能与需求,以期为住宅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建筑功能住宅建筑的功能主要包括居住、休息、生活、娱乐等方面。
在设计住宅建筑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功能,使之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居住功能居住功能是住宅建筑的核心功能。
它包括卧室、客厅、餐厅等空间,以及相应的设施。
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居住空间的舒适度、私密性、安全性等因素。
例如,卧室应远离噪声源,客厅应具备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等。
休息功能休息功能主要体现在卧室和书房等空间。
设计时应考虑床铺的摆放、窗帘的设置等因素,以确保良好的休息环境。
此外,还需要考虑隔音效果,避免外界噪声对休息的干扰。
生活功能主要包括厨房、卫生间、阳台等空间。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厨房的操作流程、卫生间的使用效率、阳台的收纳空间等因素。
同时,这些空间还应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与整体家居风格相协调。
娱乐功能娱乐功能主要体现在客厅、娱乐室等空间。
设计时应考虑电视、音响等设备的摆放,以及提供舒适的休闲座椅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室内绿化、水景等元素,提升娱乐空间的品质。
建筑需求住宅建筑的需求主要包括空间需求、环境需求、安全需求等方面。
在设计住宅建筑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需求,以满足人们的居住品质。
空间需求空间需求包括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
室内空间应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如居住、休息、娱乐等。
室外空间则应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如绿化、广场等。
在设计时,需要合理规划空间布局,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形成和谐统一的居住环境。
环境需求环境需求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要求有良好的通风、采光、绿化等,以创造宜居的居住环境。
人文环境则要求有便捷的交通、完善的配套设施等,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安全需求包括消防安全、地震安全、治安安全等。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建筑的结构稳定性、消防设施的配置、安全防范系统的设置等因素,以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住宅建筑特点

住宅建筑特点
住宅建筑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功能性:住宅建筑主要是为人们提供居住空间,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因此,
住宅建筑必须具备居住功能,包括起居、睡眠、做饭、卫生等功能。
2.舒适性:住宅建筑必须具备良好的舒适性,使居民在室内可以获得安全、安静、通风、光照等条件。
同时,住宅建筑还要考虑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以提供舒适
的居住环境。
3.私密性:住宅建筑要注重居民的个人隐私和安全性,设计上要防止他人的窥探和潜
在的危险。
为了增加私密性,住宅建筑通常会设置围墙、窗帘和遮阳设施等。
4.灵活性:由于不同人群的生活需求不同,住宅建筑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满足
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
例如,房间的大小和布局应可根据居民的需求进行调整。
5.美观性:住宅建筑应当具备一定的美观性,能够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在设计上,住
宅建筑可以融入艺术元素,采用合适的色彩和材质,使其外观和内部空间都具有美感。
总的来说,住宅建筑的特点是以满足人们居住需求和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为核心,同时注重私密性、灵活性和美观性。
住宅功能分区

住宅功能分区住宅功能分区是指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将住宅区划分为不同区域,以满足居住者的生活需求和提升居住品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住宅功能分区:1. 居住区:这是主要的功能区域,用于居住和休息。
在这个区域中,通常会有卧室、客厅和餐厅等区域。
这些区域的设计应注重舒适性和实用性,以提供一个宜居的环境。
2. 办公区:在现代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中工作。
因此,设置一个办公区域非常重要。
办公区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房间或一个小角落。
它应该提供一个安静、舒适和专业的工作环境。
3. 娱乐区:为了满足居住者的娱乐需求,可以设置一个娱乐区域。
这个区域可以是电视室、阅读角落或儿童游戏区等。
为了提供更好的娱乐体验,可以考虑音响设备、游戏机和舒适的沙发等。
4. 健身区:现代人注重健康和健身,设置一个专门的健身区域可以方便居住者进行健身活动。
这个区域可以是一个小型健身房,配备适当的健身器材。
另外,也可以设置一个瑜伽或普拉提区域。
5. 储存区:为了提供足够的储物空间,可以设置一个储存区域。
这个区域可以是一个储物室或者是嵌入式的壁橱。
为了更好地利用空间,可以考虑使用抽屉、组合储物柜等。
6. 车库区:对于有车一族而言,车库是必不可少的。
车库可以用来停放私家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为了方便使用,可以考虑设置自动开启和关闭的车库门。
以上是一些住宅常见的功能分区。
根据居住者的需求和个人喜好,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区域设置。
功能分区不仅可以提高住宅的实用性,还可以提升整体的居住体验。
因此,在设计和规划住宅时,合理的功能分区是非常重要的。
住宅设计功能需求分析报告

住宅设计功能需求分析报告1. 引言住宅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而进行的室内外空间规划与布置,旨在打造一个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
本报告对住宅设计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住宅设计提供参考与指导。
2. 环境功能需求住宅的环境功能需求主要包括通风、采光、隔音和保温等方面。
2.1 通风良好的通风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污染物的积聚。
通风需求可以通过设置通风窗、风口等进行满足。
2.2 采光足够的自然光线可以提高居室的舒适度,并节约能源。
住宅设计应考虑采光需求,合理设置窗户、天窗等。
2.3 隔音住宅楼盘通常位于繁华区域,为了保证住户的休息质量,需要考虑隔音功能。
可以通过采用隔音材料、隔音墙体等手段满足需求。
2.4 保温保温是住宅设计中的重要功能需求,既可以提高屋内的温度,也可以节约能源。
在建筑材料、隔热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达到保温要求。
3. 空间功能需求在住宅设计中,不同功能的空间需求常常存在。
根据住户的特殊需求和生活方式,应灵活布置不同类型的空间。
3.1 卧室卧室是休息放松的场所,需要安静、舒适。
卧室设计应考虑采光、隔音需求,并留有足够的私人空间。
3.2 客厅客厅是家人交流、接待客人的场所。
需要宽敞、明亮的空间,以及舒适的家具和装饰品。
3.3 厨房厨房是烹饪和整理食物的场所。
应考虑到烹饪操作的便利性和卫生要求,同时应合理设置排气设备。
3.4 卫生间卫生间是居室中的私人卫生空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排水功能,同时注重隔音和隐私。
3.5 儿童房儿童房是供孩子休闲、学习的空间。
设计时应安全、舒适,可以设置儿童专用家具和装饰品。
4. 功能需求的解决方案为了满足住宅设计中的功能需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4.1 使用合适的建筑材料选择适合环境功能需求的建筑材料,如隔音效果好的隔音板,保温性能优良的保温材料等。
4.2 合理设置窗户和门根据采光和通风需求,合理设置窗户和门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住宅各功能分区范文

住宅各功能分区范文住宅的功能分区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居住,将不同的活动区域清晰划分,以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和居住的舒适度。
下面将介绍住宅常见的功能分区。
1.起居区起居区是住宅中最常用的区域,主要用于放置沙发、电视、茶几等家具,提供日常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起居区一般位于客厅或者起居室,通常需要空间较大,以容纳家庭成员和客人进行交流和娱乐活动。
2.餐厅区餐厅区是用于吃饭的场所,通常位于住宅中的餐厅或者厨房附近。
餐厅区可以放置餐桌、椅子和餐具等,以供家庭成员在此进餐。
餐厅区一般需要与厨房相连,便于传递食物和餐具,同时也要与起居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食物和饭菜的气味扩散到起居区。
3.卧室区卧室区是住宅中用于休息和睡眠的场所,主要用于摆放床、衣柜、梳妆台等家具。
卧室一般需要安静和私密,以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在规划卧室区时,需要注意避免与起居区和餐厅区相连,以免影响休息和睡眠的质量。
4.厨房区厨房区是用于烹饪和做饭的区域,通常需要与餐厅区相连,以方便传递食物和餐具。
厨房区需要设置水槽、炉灶、冰箱和储物柜等设施,以满足日常的烹饪和储藏需求。
厨房区的设计应注重通风和安全,防止烟雾和火灾的发生。
5.卫生间区卫生间区是用于洗手、洗澡和解决生理需求的场所,一般位于卧室附近。
卫生间区需要设置马桶、洗手盆、淋浴和浴缸等设施,以提供日常的卫生和洗浴条件。
在规划卫生间区时,需要注重通风和排水,以保持卫生和舒适。
此外,还有一些额外的功能分区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规划和设计,比如:6.书房区书房区是用于读书、学习和工作的场所,一般会设置书桌、书柜和办公设备等设施。
书房区一般需要安静和私密,以提供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7.储物区储物区是用于储藏物品的场所,一般位于家庭中的壁橱、储物间或者阁楼等地方。
储物区的设计应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和方便存取为目标,可以设置衣柜、书架、货架和收纳盒等设施。
8.洗衣区洗衣区是用于洗涤和晾晒衣物的场所,一般会设置洗衣机、洗衣槽和晾衣架等设施。
建筑设计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析

建筑设计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析建筑设计是一门以人类的需求为导向的艺术。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空间布局和功能分析,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空间布局和功能分析的重要性和各种技巧。
一、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建筑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因此,在进行空间布局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使用的需求建筑物的使用需要是人类的需求的延伸,所以在进行空间布局时,首先需要了解使用者的需求。
例如,居民区的设计需求与商业区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并根据具体情况来规划空间。
2.空间分区在进行空间布局时,设计师需要将空间分为不同的区域,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并且在空间分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梳理所有使用者的需求,并根据需求合理划分空间;其次,在划分空间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人员流线,确保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不被打扰;最后,需要考虑功能性和美学的统一,让空间布局既实用又有良好的美感。
3.流线设计流线设计是指人们在使用建筑物时的通行线路。
因此,在空间布局时,流线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日常行程,让人们在使用建筑物时尽可能地方便和舒适。
例如,住宅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人们的行动,将主卧室和起居室等日常使用的空间划分在近距离内;而在商业区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人流分布,让购物环节更加便利和舒适。
二、功能分析功能分析是建筑设计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因此,在进行功能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功能需求功能需求是指建筑物所需的各种功能。
在进行功能分析时,需要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并将所需的功能和实用性结合起来,以符合整体的使用标准。
例如,在住宅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居住者的日常需求,将各种功能合理分配到不同的区域。
2.功能布局在进行功能布局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空间布局。
例如,在设计医院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科室之间的联系和流线,将各个功能间合理布局,以便于医护人员的使用,并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一套住宅应具备六大基本功能

一套住宅应具备六大基本功能,即起居、饮食、洗浴、就寝、储藏、工作学习,这些功能根据其开放程序可以大体分为公(动)、私(静)两区。
公共区:供起居、会客使用,如客厅、厨房、餐厅。
私密区:供处理私人事务、睡眠、休息用,如卧室、卫生间、书房等。
这些分区,各有明确的专门使用功能。
在平面居室的空间效率。
现在,有的户型起居室仍然保留着过去“过厅”的角色;有的户型设计了独立的起居室和交通空间分离,但也因此相对增加了户型面积。
此外,要考察起居室四周的墙面是否好用,开门、开窗、阳台、卫生间位置是否恰当,否则会影响家具的摆放与使用。
厨房购房者应当首先考虑自己的烹饪、餐饮习惯。
开放式厨房有着很好的空间效果,但对于我国的传统烹饪方式其排油烟功能就有所欠缺。
厨房是集储藏、备餐、烹调、配餐、清洗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空间,必备的设备需要足够的面积。
卫生间满足三个基本功能,即洗面化妆、淋浴和便溺,而且最好能有所分离。
从位置来说,单卫的户型应该注意和各个卧室尤其是主卧的联系,双卫或多卫时,公用卫生间应设在公共使用方便的位置,但入口不宜对着入户门和起居室。
从面积来看,带浴缺的卫生间净宽度不应小于1.6米,沐浴的净宽度不宜小于1.2米。
卧室一般来说,主卧室的面宽不应小于3.6米,面积在14至17平方米左右,次卧的面宽不应小于3米,面积在10至13平方米左右;其次,应注意卧室的私密性,和起居室之间最好能有空间过渡,直接朝向起居室的开门也应避免通视。
辅助空间包括阳台、储藏间等。
这部分面积虽小,但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比如储藏空间,包括杂物间、进入式衣柜等多种形式,可以很有效地节省户内的家具空间。
总之,根据户型面积不同,小户型经济住宅强调基本生活要求;普通型住宅强调主要功能齐全和空间的灵活适应性;豪华型住宅强调创造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注重细节突出个性。
1 1.1 项目简介概述阳光、空气等等新的诉求。
在这大前提下,总体规划设计有以下之重点:1.3.1 建筑布局自然、合理、清晰;1.3.2 充分利用基地现状地形,减少土方量,并进一步优化环境品质;1.3.3 着重“人本、自然、生态” ,强调建筑与景观的有机结合,并使大多数住户能开窗见绿;1.3.4 每户均有主要房间朝南,并尽可能多间住房朝南;1.3.5 建筑单体采用环保节能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居室设计
居住空间组合:减少家庭内相互干扰 面积、形状、门窗、墙面之间尺寸 生活行为内容 有限面积有效的利用
居室大小:大12.5 ~ 15㎡,净宽3m 中8.5 ~ 10 ㎡ ,净宽3m 小6.5 ~ 8 ㎡ ,净宽2.4(2.1)m
洗衣房的设计:卫生间兼做洗衣房、厨房兼做洗衣房 设置服务阳台上,单独做家务室的时候 应与厨房等服务性空间联系紧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3节 交通部分的布置与分析
户内交通与户外交通
户内交通→走道、过厅、户内楼梯 公共交通→门厅、公共楼梯、公共走道、电梯 楼梯→ 2.5m×4.8m 2.7m×4.8m 层高2.8m → 楼梯踏步250×175mm 室内楼梯→ 800-900mm宽,最窄净宽不低于 600mm
(2)厕所、卫生间、洗衣房
a.三件卫生设施的卫生间 大便器、脸盆、浴盆 高水准住宅设计中,脸盆、浴盆、大便器分设
b.设计原则:
■ 布置紧凑,尽可能减少人的体力消耗 ■ 注意防水、排水,便于清洁
地面的材料、水流的方向、坡度和高差。 ■ 通风,最好外窗直接通风与采光
暗卫生间设通风道与排气扇 门上设进风百叶与门缝 排气口设在贴近顶棚的位置。
第3节 辅助部分的布置
(1)厨房
功能:炊事(兼有进餐或洗涤) 家务劳动的中心 家庭主妇在厨房内的时间占家务劳动的2/3
a.厨房设计的基本要求:
■ 面积适当,满足设备及操作要求 ■ 设备的布置及尺度要适宜于操作 ■ 有良好的室内环境,有利于排除有害气体及保持清洁 ■ 有利于住宅户内设备管线的合理布置
排水:分为有组织与无组织,地面低于室内地面≥2cm。 拦板高度:≥1m,高层≥1.1m 绿化:阳台的绿化,丰富立面造型
第三讲 多层住宅设计
第1节 户(套型)的设计
多层住宅: 不设电梯,而用楼梯来解决垂直交通的4—6层住宅
我国城市住宅设计采用较多的是户→单元→住栋的设计 多层住宅一般围绕楼梯和走廊来布置户型,形成单元 再以单元为标准段进行组合,形成居住组团或小区 影响户的设计的主要因素:生活要求+自然环境
踏步 220-240mm×190-200mm
第4节 其它部分的布置
(1)贮藏设施 壁柜、吊柜、贮藏小间高度
壁柜深度:500-600mm 书柜深度:300-400mm
0.6-2m(常用) 0.6-1.2m(舒适)
整体家居:集设计,装修,施工,家具,木门,楼梯, 橱柜于一体,整体家居从设计入手将装修, 施工,建材,家具,配饰等之间的关系, 充分协调,木制部分按模数和构建单元工 厂化生产,现场拼装,具有一定可变性, 是家居发展主要趋势之一。
家俱系数:家具投影面积占居室面积的比率 大居室≤0.5 中、小≤0.55
大居室净尺寸:3.0×4.2m 3.0×4.5m 3.0×4.8m 3.3×4.8m 中居室净尺寸:3.0×2.7m 3.0×3.0m 3.0×3.3m 小居室净尺寸2.1×3.0m 2.1×3.3m 2.4×3.0m 2.4×3.3m
整体家居的特点:从居室结构、功能、线条、色彩、空 间的整体规划,到装饰材料、电器、 灯具、洁具、橱柜、家具等的统筹安 排,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施工。
目前国内整体家居两种类型: 全部整体设计安装 部分家具居采用集成化安装 需注意与整体风格协调
(2)阳台
底层的设计很重要,设阳台,或设小院 底层的跃层式很受欢迎,有别墅的感觉 院门→小院→起居室→其它房间 强调了空间的序列
(2)单元组合方式 分成单向组合和多向组合两类
■单向组合→平接、错接、咬接。 ■多向组合(自由式组合) →
适应多向组合的单元平面一般是多肢的
(山地住宅用楼梯来解决各个高程之间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多使用外楼梯)
(3)常见的单元平面形式
■ 走廊式 套型平面在组合时通过走廊来联系 可分为内廊式和外廊式 根据服务的户数分为长廊和短廊式
按组合关系分类 → 非组合式住宅 不通过公共交通空间组合在一起 联排式住宅、独院式住宅
→ 组合式住宅 通过公共交通空间将多套住宅组合在一起 集合住宅
第二讲 住宅的功能分析
第1节 住宅的功能与组成
居住行为单元→人体、家具、活动空间→ 户
套(户):是指家庭独用的空间范围 是家庭生活所依托的基本物质单位 应具备为满足家庭生活所必须的活动空间
阳台:住户与大自然的联系媒介点 在面积允许的情况下,阳台应开敞,立面形态丰 富,虚实对比强烈,注意高度安全性要素
分类
生活阳台→居住部分使用→起居室、居室、接受阳光、
凉晒、养植、小憩、眺望、乘凉
辅助阳台→存放物品、炊事;现在辅助阳台的功能减弱,
有的甚至不设阳台
种类:挑阳台、凹阳台、半凹半凸阳台、转角阳台 出挑长度1200-1500mm 住宅顶层多设置露台
错核单元角通风
■ 选择合理的朝向 是保证住宅居住条件的重要因素 日照与风向是主要因素
■ 提高居室的南向率(南方部分地区适当) 起居室、主卧室→日照充分
■ 控制户内噪声 环境噪声控制,提高围护结构隔声能力 厨、卫→邻近噪声源
除注意房间的组合来控制噪声干扰外, 也可以在户的设计中适当布置一些能起到“声闸”作用的小空间, 如走道、门斗等,“不宜开门见山”。
细分:餐室厨房→炊事、进餐,使用面积≥6 ~ 8㎡ 工作厨房→炊事,仅安排炊事活动≥4m㎡
b.厨房设备按操作流程的布置有四种
一字形(单列) 二字形(双列) L形 U形
c.厨房的分区与操作动线
贮存区:贮备食品和餐具 准备区:餐前、餐后的工作内容 烹饪区:厨房的核心
冰箱、水池、灶具→工作区最基本和必要的设备 人在三个区之间的活动→厨房的工作三角形
供家庭日常居住使用的建筑物 满足家庭生活需要 人造环境
家庭生活模式→ 在家中活动内容和方式 居住空间组织的内在依据 差异性的存在
住宅的类型
按住宅层数分类 → 低层住宅 1-3层 → 多层住宅 4-6层 不设电梯 →小高层住宅 7-11层 每栋设一部电梯 一部楼梯 →高层住宅 12-18层 (二类) 18层以上(一类) 每栋至少设两部电梯 两部疏散楼梯
■ 户内气流
南方地区要求明厨、明卫,外墙面凸凹变化剧烈 北方地区要求节能,故墙面一般都取直
通风→门窗相对应通风畅 要注意气流途经的空间层次以及空间的大小变化。 进深较大的住宅→内天井(在南方地区) 天井 → 热压原理 穿堂风→风压,一般来讲:风压 > 热压
双朝向通风良好
中间户通风差
单朝向单向通风
设计原则 ■房间门靠墙角,留出适合放床和衣柜的墙面宽度 ■壁柜门宜设在房间门后或利用房间门开启面 ■套间门宜靠近外间门,减少室内交通面积 ■居室空间划分也可采用比较灵活的空间组合 ■帷幕/家俱/玻璃
房间门靠墙角,留出适合放床和衣柜的墙面宽度
壁柜门宜设在房间门后或利用房间门开启面
套间门宜靠近外间门,减少室内交通面积
“大厅小卧”的设计仍然是主流,尤其是在90平方米左右的户 型设计中,在小户型公寓中起居室和卧室共用一个空间,仅做 相对分区。
1. 起居室的设计要点: 有足够的面积,留有宽松的活动空间 有良好的朝向和采光,北方住宅多朝向南或东南 尽量避免在连续的墙面上开门窗洞口
起居室的开间:不低于3.6米(净尺寸) 轴线宽度不低于3.9米
■ 梯间式
住宅以楼梯为中心 每层安排的住户较少(2-3户),每户自成一体 平面布置紧凑,公共交通面积少,户间的干扰少 可以适应多种气候 是城市住宅设计中应用最多的单元平面形式
一梯四户
■ 点式 又称独立单元式住宅 公共空间利用率高,组合紧凑 节约用地,现阶段多用于高层住宅
■ 转角单元 梯间式住宅中的特殊单元, 为了联系不同方向的标准单元出现的 可以组成围合以及半围合的空间 是形成绿地或场所的有效方式
(1)多层住宅户型设计原则
使用方便→平面功能合理,动静分区,洁污分区; 保证私密性→避免“对视” →卫生间距,保证隔声; 提高安全性→保证安全设施; 居住健康性→保证居住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布局灵活性→住宅内部空间组合和设备设施要考虑
功能变化的灵活性。
(2)户的设计中的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是影响户的设计的重要因素 恰当地选择朝向 组织自然通风、调整日照 选择围护结构, 创造良好的户内微小气候
套型(户型):满足不同人口规模、结构及生活 基本物质单位(行为单元)的组合类型
居住水平高→行为单元的功能要尽可能的单独 功能划分也越细 房间也越多
住宅的空间构成模型与住宅功能组合关系
第2节 居住空间的布置与分析
居住空间→住宅的核心 起居、休息、学习(饮食、家务)
起居室→家庭成员交流、团聚、活动场所 卧室兼起居室 小方厅起居到独立设置起居室
(3)常见的单元平面形式 平面布置紧凑,公共交通面积少,户间的干扰少,可以适应多种气候,是 城市住宅设计中应用最多的单元平面形式。
转角单元——梯间式住宅中的特殊单元,为了联系不同方向的标准单元出 现的。
可以组成围合以及半围合的空间,是形成绿地或场所的有效方式。
住宅基本概念→住宅的功能与空间分析 住宅各部分的组成以及布置原则
多层集合住宅设计→不同类型的设计方法 高层集合住宅设计→交通、日照、疏散、技术 联排住宅 农村住宅 老年人住宅 可持续住宅与节能住宅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生活单位 居住方式差异→各种类型的居住建筑。 宿舍→个人的、集体的、长期居住 旅馆→ 短暂居住,提供服务 住宅→以家庭为生活单位长期居住
第2节 多层住宅的设计方法
1. 单元组合设计的组合层次
■ 户(套型) →单元→住栋
■ 单元组合法
设计若干种可相互组合的标准“单元”,通过不同单元的组合或同 一单元的不同组合形成多种面积指标与不同的户型比,可形成不同 体型的住宅建筑。 优点:减少设计工作量,利于大规模建造 缺点: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