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二十六)[名著导读]
26《名著导读》课时作业

《名著导读》课时作业(一)《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一、填空。
1.《水浒》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歌颂_________小说。
2.《水浒》中共有______将,天罡星共____人,地煞星共_________人。
3.《水浒》是以________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______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浒》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____________。
5.《水浒》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首领先后共有位,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浒》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是________、_________;主张招安的将领是______、__________。
7.“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
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
”这首童谣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___________”这八个字。
9.梁山泊义±在最后一次战斗中痛失一只手臂的人是__________。
10.朝廷中是_________摆下“连环马”大破宋公明,梁山好汉中_______最后破了“连环马”。
11.梁山泊中最后排名的前四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是_____在_____写的_____诗。
13.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中的_________,他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手刃_________,斗杀__________,为兄报仇。
在快活林里醉打__________。
14.《水浒》中号称“黑旋风”的是________,他所使的武器是________,此人力大如牛,但险些被冒充他的________所害。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昆虫记》 科普作品的阅读 课时作业(含答案)

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基础作业】1.《昆虫记》是国杰出的家、家(人名)的著作。
2.《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这本书又译为《》或《》。
36.《昆虫记》中,在作者笔下,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4.作者在《昆虫记》中称赞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5.《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
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
【素养作业】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卵产下之后大约半个月,前端出现两个又大又圆的黑黄点,那是A的眼睛。
在这两个圆点稍高处,在圆筒子的顶端,出现一条细小的环状肉。
卵壳将从这儿裂开。
很快,半透明的卵就能让我们看到婴儿那孵化中的小样儿。
这时候就必须倍加小心,增加观察次数,尤其是早晨。
幸运垂青耐心的人,我的孜孜不倦终于有了报偿。
稍稍隆起的肉在不停地变化着,出现了一拱就破的一条细线。
卵的顶端被其中的婴儿的额头顶着,顺着那条细肉线抻着,像小香水瓶一样微微启开,分落两旁。
A便像小魔鬼似的从这个魔盒中钻出来了。
6.在文中A指的是什么昆虫?7.《昆虫记》中描写了不少昆虫的繁殖细节,还有哪种昆虫的繁殖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试着举个例子。
8.结合文段,谈谈你对作者的认识及感悟。
【拓展作业】9.下面是一位同学读完《昆虫记》后写给法布尔笔下昆虫的小诗,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代表昆虫的字母后填上恰当的选项。
A.蚂蚁B.萤火虫C.圣甲虫D.螳螂a.身后那条黑色的细线,其实是我刚刚狼吞虎咽下的美餐。
b.为什么与自己的姐妹同类相残?为什么当妈妈前性情大变?c.前人的寓言迷惑了我的眼,你真实的身份原来是疯狂抢劫犯。
d.早知你要将我吮吸进肚中,我就该拒绝你带着麻醉的亲吻。
A. B. C. D.10.《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
作者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时作业(练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时作业(二十七) [名著导读](891)1.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是(国籍)著名记者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其中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本报讯由中央电视台、战友电视艺术中心等联合投资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红星照耀中国》17日在上海举行开机仪式。
电视剧《红星照耀中国》以斯诺夫妇在中国的亲身经历为故事主线,讲述1928年至1941年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变革。
该剧导演臧云飞表示:“这部剧最大的看点是用独特的视角来还原中国这段革命历史事件。
将这个题材搬上电视荧幕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
”(1)给上面的消息拟一个标题。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位西方新闻记者。
B.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C.《红星照耀中国》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时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D.《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中国士兵的所见所闻,客观地报道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是法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的。
B.《红星照耀中国》中描述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的言谈举止,其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C.《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六单元《名著导读》01(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课时练1.《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名叫“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请结合整本书说说“心猿”指什么,“定心猿”有哪些方式?2.梁启超先生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有如下表述:“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请概述《西游记》中一个与孙悟空有关的、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情节。
3.名著选段阅读这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急转头见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领几个运术的道人,烧火的童子。
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遗成了玉波。
琼装,香醪佳酿。
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这里,他就弄个神通。
把毫毛拔下儿根,丢入口中嚼碎。
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印变做几个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
你看那伙人,丢了执事,都去晓睡。
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看异品,走入长廊里面。
就着缸,执着究,放开量,痛饮一番。
吃勾了多时,配菘醉了,自搞自摸道:“不好,不好!再过会。
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
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
”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完率天宫。
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电好。
”即整农撞进去。
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
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来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
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
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遏,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
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开。
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
老孙自了道以。
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
也要炼些金丹济人。
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罐,却又撞着此物。
趁老君不在,等我吃他几九尝新。
”他就把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
一时阔开满酒醒,又自己揭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
性命难存。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时练《名著导读》含答案和解析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时练《名著导读》含答案和解析《艾青诗选》如何读诗1.艾青(1910—1996),原名,诗人。
成名作《》,发表于1933年。
这首诗在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2.下列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诗选》中诗作的特点是委婉细腻,意象强烈鲜明。
B.《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C.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中,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之情,同时隐含献身之意。
3.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泰戈尔诗选》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他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母爱和童真是泰戈尔诗歌的重要主题。
B.《泰戈尔诗选》收入了作者最具代表性的四部诗集,分别是《故事诗》《吉檀迦利》《新月集》以及《花园集》。
C.《唐诗三百首》共选入77位唐代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按照诗歌体裁的不同,分为古诗、乐府、绝句、律诗四类。
D.《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歌题材广泛,涉及政治经济、边塞行旅、宫闱妇怨、酬酢应制、宦海升沉、隐逸山林等多方面的社会生活。
4.阅读《礁石》,回答问题。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内容简介:《礁石》塑造了一个久经斗争考验,无论东西南北风,无论多少伤害打击,都不能让它移动一步,都不会让它失去生活的信念和信心的顽强坚韧的形象。
(1)诗中的“礁石”象征(2)全诗采用了的艺术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歌咏,寄寓了深沉的生活哲理内涵。
诗歌中礁石给人以、的感觉,洋溢着一种的乐观情绪。
5.阅读《黎明的通知》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①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②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③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④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⑤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⑥借你正直人的嘴请带去我的消息⑦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⑧请他们来欢迎我——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1)用选段中的原话回答。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时作业(二十六)[名著导读](练习题)
](https://img.taocdn.com/s3/m/0809af3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b.png)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时作业(二十六)[名著导读](880)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段后的问题。
①一年,两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
②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③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
④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
⑤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1)文段中的“他”是,是老舍塑造的一个典型文学人物。
(2)根据示例对①至③句,从内容、语言两方面各写一个批注,表达你的心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到了高亮桥,他向四围打了一眼,并没有一个兵,他又放了点心。
两块钱到底是两块钱,他盘算着,没点胆子哪能找到这么俏的事。
(老舍《骆驼祥子》)祥子原以为“俏的事”,后来却是什么结果?请简要概括。
3.回到车厂,他懊睡了两天。
决不想上曹宅去了,连个信儿也不必送,曹先生救不了祥子的命。
睡了两天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
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
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
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域,可是变成了走兽。
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
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
他不再有希望,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
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
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课时作业2:第26课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26课小圣施威降大圣课时作业2一、积累运用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急转头,打个花.就走 ( ) 径.来吃这水蛇()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二郎见他变得低贱,故此不去拢傍..()一弹子把他打个足龙踵...()立在蓼汀..之上()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话小说是以虚象幻境作为表现形式的,是社会生活的曲折的反应,也是人们精神的悠远的寄托。
B.《西游记》运用的语言是古代白话,其中杂用了不少方言、俗语,所使用的语言给人妙趣横生的感觉。
C.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喊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
D.文中的大圣指二郎神,小圣指孙悟空。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代杰出的小说家,代表作《》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4.综合性学习。
(1)《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肯定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说出两个。
()、()。
( 2)西游人物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3)写出两条你积累的西游歇后语。
()( )。
(4)向你的同学推荐这部小说,并写出推荐理由。
()二、阅读理解。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
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
真君前前后后乱赶,只见四太尉、二将军,一齐拥至道:“兄长,拿住大圣了么?”真君笑道:“那猴儿才自变座庙宇哄我。
我正要捣他窗棂,踢他门扇,他就纵一纵,又渺无踪迹。
可怪!可怪!”众皆愕然,四望更无形影。
真君道:“兄弟们在此看守巡逻,等我上去寻他。
”急纵身驾云,起在半空。
见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镜,与哪吒住立云端,真君道:“天王,曾见那猴王么?”天王道:“不曾上来。
我这里照着他哩。
”真君把那赌变化,弄神通,拿群猴一事说毕,却道:“他变庙宇,正打处,就走了。
”李天王闻言,又把照妖镜四方一照,呵呵的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了个隐身法,走出营围,往你那灌江口去也。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六单元《名著导读》02(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课时练一、名著阅读1.下面是章回小说《西游记》中的一个回目,请简要叙述其主要故事情节。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2.在阅读《西游记》后,一位同学对书中主要人物有这样的评价:“悟空可颂,悟净可敬,悟能可气,唐僧可憎。
”针对这一评价,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假设你也参加了讨论,请你在“悟能可气”和“唐僧可憎”中选择一评价,结合原著内容,以“我同意……这样的评价”或“我不同意……这样的评价”开头,谈你的看法。
3.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
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
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
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
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上文是《西游记》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情节。
(2)本名著中,与人物悟空有关的故事还有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4.《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常常把人物性格和某种动物的习性巧妙结合。
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①孙悟空②猪八戒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又行不多时,只听得滔滔浪响。
八戒道:“罢了!来到尽头路了!”沙僧道:“是一股水挡住也。
”唐僧道:“却怎生得渡?”八戒道,“等我试之,看深浅何如。
”三藏道:“悟能,你休乱谈。
水之浅深,如何试得?”八戒道:“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一、填空题1.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代一部杰出的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约四十万字,描写了近二百个人物。
2.《儒林外史》以代为背景,揭露在封建专制下读书人的精神堕落和与此相关的种种社会弊端,主题明确。
整部小说有着统一的情节线索:第一回以(人名)的故事喻示全书的主旨;第二至三十二回分写各地和各种类型的儒林人物;第三十三回以后,随着杜少卿从天长迁居南京,全书的中心便转移到南京士林的活动,并以祭泰伯祠为主要事件;最后以“”收结全书,与第一回遥相呼应。
3.吴敬梓,代小说家,晚号,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厌恶科举,不慕名利。
4.《儒林外史》以封建时代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为中心内容,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
5.《儒林外史》开篇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借王冕的预言“”,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
这实是全书的。
6.在追名逐利的儒林环境中,匡超人从一个的青年堕落为一个忘恩负义的衣冠禽兽。
7.范进是因为(人名)的惺惺相惜,才被录取为秀才,后又中举的。
8.科举时代,各府县经考选等方式进入设于京师的国子学以后就称为。
9.马二先生告诉蘧公孙,作文既不可带注疏气,尤不可带辞赋气,应以为主。
二、选择题10.下列人物不是出自《儒林外史》的是()A.婴宁B.沈琼枝C.牛浦郎D.杜少卿11.匡太公临死前对匡超人的遗嘱是以()为重。
A.出人头地B.利禄C.功名D.德行12.受封建礼教毒害很深,为了“青史留名”,鼓励女儿殉节的人是 ()A.马二B.庄绍光C.虞博D.王玉辉13.《儒林外史》中,有较多作者本人影子的人物形象是()A.匡超人B.杜慎卿C.杜少卿D.牛布衣14.《儒林外史》中建立军功,却被连降三级的将军是()A.萧云仙B.鲍文卿C.杜慎卿D.汤镇台1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林外史》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的描写,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朽。
B.《儒林外史》奠定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为以后讽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C.《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它可与意大利的薄伽丘、西班牙的塞万提斯、法国的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抗衡。
D.《儒林外史》主体部分的结构不同于一般长篇小说,它“虽云长篇,颇同短制”,采用的是“糖葫芦”串式结构;整部小说运用了独特的讽刺的艺术表现手法。
1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儒林外史》塑造的一个可笑的吝啬鬼是严贡生。
B.《儒林外史》中的读书人具有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性格共性。
C.《儒林外史》语言准确、幽默、洗练,细节描写传神,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艺术上有较大的成就。
D.《儒林外史》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不和谐的人和事,对其进行婉曲而又锋利的讽刺。
三、简答题17.小说最后塑造了四个人物:会写字的季遐年、卖火纸筒子的王太、开茶馆的盖宽和裁缝荆元。
作者写这些人有什么目的?18.小说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如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刻画了范进这一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人物。
请从下面的人物中任选一位,说说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严监生王玉辉马二先生19.在《儒林外史》中,作者具体描写的四位“奇人”是在寺院里安身的季遐年、卖火纸筒子的王太、开茶馆的盖宽、做裁缝的荆元。
他们分别有什么奇本领?20.读完《儒林外史》,你喜欢杜少卿其人吗?为什么?21.[原创] 《儒林外史》中有一个人物,少年时和王冕一样孝亲勤学,后来却日趋堕落,这个人物是。
请概述一个他因追逐功名富贵而成为卑鄙小人的情节。
22.[原创] 在《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笔下,“坏人完全是坏的”为数很少,可有一个人却坏事做尽。
作者通过一系列事件,描摹出了一个巧取豪夺、贪婪吝啬、无情无义的卑鄙小人的丑恶嘴脸。
(1)这个人物是。
(2)请说出与他相关的两个情节。
23.[原创] 名著阅读。
(1)请给下面《儒林外史》中王冕的事按时间顺序排序:。
①躲避知县②隐居得病③拒当“参军”④读书画荷(2)通过以上事件,可以看出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24.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A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选段写A中举后的丑态,A是谁?25.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A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
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劝着不住。
金有馀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也是的?”A 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
金有馀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
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语段中的A是谁?他痛哭不止的原因是什么?26.[原创]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
A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
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
”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箸来,A又不肯举。
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
”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
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语段中A指的是谁?语段中的细节描写暴露了A怎样的特点?《简·爱》一、填空题1.小说中为人刻薄的慈善学校的赞助人是。
2.在桑菲尔德贵族庄园曾经帮助罗切斯特隐瞒身份的人是。
3.简·爱的舅舅临死前把她托付给了她的舅妈。
4.罗切斯特的眼睛是因为失明的。
5.在简·爱受教育的过程中“担任她的母亲、教师、伴侣”的是。
6.简·爱离开洛伍德学校去寻找其他工作的原因是:。
7.请写出《简·爱》中提到的两位医生:、。
8.小说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主人公在、、、四个主要地方的生活。
9.婚礼上的沉痛打击,使坚强的简·爱感到、。
(任填两个表示此时心情的词或短语)10.从《简·爱》这本书中我们学到了:。
11.《简·爱》中,里德太太在红房子的秘密抽屉里存放着。
12.简·爱的特长是。
13.在简·爱和罗切斯特的婚礼上,有人阻碍了婚礼的进行,理由是,她就住在,她叫,实际上她已经疯了。
14.简·爱逃出桑菲尔德庄园后被所救。
15.简·爱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方式是,工作是做。
16.在桑菲尔德庄园的聚会中,罗切斯特先生扮演了来试探简·爱。
17.《简·爱》是英国作家的小说。
18.简·爱在学校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
19.年幼的简·爱有一次因为被舅妈关进红房子。
20.《简·爱》中女主人公的两个基本动机是:和。
21.《简·爱》的作者与她的两个姐妹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并称“勃朗特三姊妹”。
艾米莉·勃朗特著有《》,安妮·勃朗特著有《》。
二、简答题22.简·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3.请写出几句《简·爱》中的精彩对白。
24.简·爱为什么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25.简·爱经历了哪些挫折与磨难?她又是如何对待的?请举出两例。
26.故事中的简·爱是一个有着强烈自尊、追求自由、爱憎分明的女性形象,也是英国19世纪妇女觉醒的典型,请你写出能够体现简·爱这种性格特点的事例,并谈谈你的感悟。
27.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但我至少要选择——我最爱的人。
简,你愿意嫁给我吗?”“是的,先生。
”“一个你得用手牵着他走的可怜的瞎子。
”“是的,先生。
”“一个比你大二十岁的残疾人,还得由你来伺候。
”“是的,先生。
”“真的吗,简?”“完全当真,先生。
”语段中的“先生”是谁?简·爱怎么结识“先生”的?“先生”变成残疾人的原因是什么?28.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
——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
我没有受到践踏。
我没有被弄得僵化。
我没有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
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
我已经认识了你,现在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
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
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1)从小说情节来看,简·爱为什么会产生“非走不可”的念头?(2)“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这句话表现了简·爱怎样的个性特点?(3)联系整部作品,写出简·爱受到践踏,被弄得僵化,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切交往之外的两个重要的人生阶段,并分别分析其对简·爱性格的影响。
29.下面这段文字是简·爱被关进“红房子”之后的一段心理活动,请依据前后情节回答问题。
为什么我总是受苦,总是遭人白眼,总是让人告状,永远受到责备呢?为什么我永远不能讨人喜欢?为什么我尽力博取欢心,却依然无济于事呢?伊丽莎自私任性,却受到尊敬;乔治亚娜好使性子,心肠又毒,而且强词夺理目空一切,偏偏得到所有人的纵容。
她的美貌,她红润的面颊,金色的卷发,使得她人见人爱,一俊便可遮百丑。
至于约翰,没有人同他顶撞,更不用说教训他了,虽然他什么坏事都干:捻断鸽子的头颈,弄死小孔雀,放狗去咬羊,采摘温室中的葡萄,掐断暖房上等花木的嫩芽。
有时还叫他母亲“老姑娘”,又因为她皮肤黝黑像他自己而破口大骂。
他蛮横地与母亲作对,经常撕毁她的丝绸服装,而他却依然是“她的宝贝蛋”。
而我不敢有丝毫闪失,干什么都全力以赴,人家还是骂我淘气鬼,讨厌坯,骂我阴丝丝,贼溜溜,从早上骂到下午,从下午骂到晚上。
(1)“红房子”有什么独特之处?(2)这段文字表现了简·爱怎样的性格特点?30.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我的法官走到门口,回过头来说:“让她在那张凳子上再站半个钟头,在今天剩下来的时间里,不许人和她说话。
”于是,我就在那儿高高地站着,我曾经说过我受不了这种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