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合集下载

水稻 虫害防治

水稻 虫害防治

水稻虫害防治
水稻害虫主要包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大螟、稻象甲、稻负泥虫等。

它们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可导致水稻减产甚至绝收。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害虫,应采取以下措施。

1.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调整种植结构,合理施肥,提高水稻植株的抗虫能力。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生物制剂防治害虫。

3.化学防治:在害虫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注意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以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4.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色彩、声音等诱杀害虫。

5.综合防治:结合以上防治方法,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实现水稻害虫的有效控制。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当地水稻害虫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经验,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同时,加强田间监测,及时掌握害虫发生动态,确保防治措施的针对性。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常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引起了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等问题。

因此,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对稻作生产非常重要。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水稻病虫害及其防治对策。

一、水稻白叶枯病白叶枯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主要在生长期中后期发病。

病叶先后从叶叶缘边部向内和中心部分出现黄化和焦枯,形成一片片状,最终叶片干枯凋萎。

白叶枯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如下:1.选用抗病品种:通过培育抗病品种增加水稻的抗病能力,是防治白叶枯病的长期措施。

2.化学防治:利用杀菌剂进行防治,适用于病害初期和高发期。

3.田间清理:及时清理病叶、病残体,减少病害传播。

白叶枯病壳菌与白叶枯病症状相似,也是使水稻叶片出现明显的黄化和干枯凋萎的真菌病害。

主要防治措施如下:1.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调整氮肥用量和施肥技术,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

2.防治病害源头:在田间发现病害早期及时施用杀菌剂控制病害扩散。

三、水稻纹枯谷盗虫纹枯谷盗虫是水稻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水稻的生长点和心叶。

成虫和幼虫取食水稻的嫩叶、幼芽和心叶,导致水稻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主要防治措施如下:1.提高翻耕深度:利用机具等手段增加翻耕深度,破坏虫卵和幼虫的发育。

2.田间监测:及时监测害虫的变化情况,确定化学防治的时机。

3.化学防治:根据害虫发生情况,采用灭虫剂进行防治,但必须严格遵守使用规定。

四、水稻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的害虫之一,以吸食叶汁为主。

在吸食水稻的叶汁过程中,还会导致水稻减产,黄疸病、矮秆等。

主要防治措施如下:2.化学防治:在稻飞虱发生的高峰期进行化学防治,采用含氮气化物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田间清除野草、杂草,以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的场所,合理施肥和调整施肥时间,增加水稻的免疫力,以上就是一些常见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同时应注意科学施肥和务农创收,提高水稻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

水稻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水稻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水稻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那么,水稻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一、病害1、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

叶片出现灰绿色水浸斑,后变为褐色,最终整片叶子枯死。

防治措施:选择抗病品种,进行轮作,减少病害发生。

防治初期病情,可选用药剂进行喷雾。

加强排水,保持田间通风,减少病原菌滋生环境。

2、稻纹枯病稻纹枯病又称白叶枯,主要在稻田中后期发生。

叶片出现黄色纹路,逐渐扩大形成枯死斑。

防治措施:合理施肥,提高植物免疫力。

防治间套作,减少病害传播。

及时割除病株,避免病菌扩散。

3、稻瘿蚊病稻瘿蚊是稻田中的重要害虫,吸食水稻汁液,导致水稻生长受阻,叶片弯曲畸形,严重时可导致减产。

防治措施:采用黄色黏虫板诱捕瘿蚊,减少虫口密度。

使用合适的昆虫杀虫剂,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机。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清洁,减少虫源滋生。

二、虫害1、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上的常见害虫,吸食水稻汁液,导致叶片黄化、卷曲,严重时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

防治措施:选择抗虫品种,进行合理密植,减少虫害发生。

采用生物防治,如释放天敌蜘蛛、捕食性昆虫等。

使用昆虫杀虫剂时,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防止虫害产生抗药性。

2、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幼虫以叶片为食,将叶片卷曲,影响水稻正常生长。

防治措施:采用黄色性信息素阵列诱捕成虫,减少虫源。

在虫害高发期使用昆虫杀虫剂,注意喷药时机。

增加田间蜘蛛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3、水稻螟虫水稻螟虫主要为稻纵卷叶螟、稻纵卷螟等,它们以叶片为食,造成叶片损伤、叶缘烧焦等现象。

防治措施:实施合理田间管理,清除螟虫的越冬栖息地。

使用昆虫杀虫剂进行防治,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机。

加强病害监测,及时发现虫害,进行针对性防治。

总结: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应根据不同病虫害的生物特性和田间情况,采取综合性的防治策略。

十种水稻常见病虫害及科学防治方法

十种水稻常见病虫害及科学防治方法

十种水稻常见病虫害及科学防治方法病虫害是农业生产进程中的重要危害之一,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影响,水稻作为国人赖以生存的主食,其生上进程中也遭到病虫害的庞大影响。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十种水稻常见病虫害以及科学防治方法。

一、稻黑色菌核秆腐病症状:水稻成株期茎基部的一种真菌病害,病菌侵害茎基部叶鞘,形成椭圆形或纺缍形黑色斑,后扩大至全部叶鞘,茎秆上也有大块黑斑,后期的茎基部腐烂,植株青枯,茎腔内有大量小球状黑色颗粒状的菌核。

防治方法:以加强肥水管理为主,结合治虫防病,辅以适时喷药。

二、稻白叶枯病症状:水稻叶部的一种细菌病害,病菌从根、茎、叶部的伤口或水孔侵入稻体,在维管束的导管中繁育危害。

苗期和分蘖期最易受害。

秧苗叶片多表现叶枯症状。

在感染品种上多显现急性凋萎症状,病斑青灰色水渍状,病叶迅速卷曲凋萎,在抗病品种上产生褐色枯斑。

防治方法:选栽抗病品种、避免稻田淹水是防病关键,并结合药剂防治。

三、稻矮缩病症状:稻苗上的一种病毒病害,水稻生育期均可染病,苗期和分蘖期为感病敏锐期,发病越早,缺失越大。

如在苗期发病,病株明显不分蘖,严重矮化;在分蘖期感病,分蘖增多,显现丛生状,病株节部有倒生须根及高节位分枝;在苗期和分蘖期发病,绝大部分不能抽穗,虽有部分主茎尚能抽穗,但大多显现包穗,而且结实率着落。

防治方法:防治传毒介体昆虫是防病的关键。

四、稻恶苗病症状:水稻地上部的一种真菌病害,从秧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病。

病株徒长,瘦弱,黄化,通常比健株高3~10厘米,极易辨认。

病株基部节上常有倒生的气生根,并有粉红霉层。

病菌发育适温25℃左右,种子带菌。

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子或播种前用药剂浸种是防治的关键措施。

五、稻纹枯病症状:属于真菌类病害,多显现在水稻分蘖后期至抽穗期,该病害感染部位从最初的水稻茎秆底部逐渐向其他部位蔓延,最严重的会扩大到水稻的稻穗部位。

当水稻根茎部位显现暗绿色水渍状的病斑,且病斑出现由小到大的变化、显现水稻叶片枯死现象时,可以判定是感染了稻纹枯病,要及时针对病害采取措施。

水稻的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水稻的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水稻的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水稻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⒈水稻的常见病害⑴稻瘟病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病害。

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水淋状斑点,逐渐扩展成大片的黄褐色斑块,最终叶片枯死而倒伏。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病害监测和及时使用化学药剂等。

⑵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以稻叶为食,会卷曲叶片影响光合作用。

在生长季节内,可迅速繁殖并对水稻造成严重危害。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田间管理、推行轮作制度、使用虫害监测指标和合理使用杀虫剂等。

⒉水稻的常见虫害⑴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吸食水稻汁液引发黄化和灌浆期减产。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调整田间密度、搭配合适品种、病虫害监测和及时使用化学药剂等。

⑵稻纵卷叶螟同上述内容中的⑵。

⑶稻螟稻螟是水稻的常见害虫之一,幼虫以水稻的生长点和叶片为食,导致水稻植株生长不良,减产甚至造成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施肥、使用对螟虫有效的化学药剂、采用生物防治等。

⒊防治方法⑴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常见的控制病虫害的方法之一,通过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和杀菌剂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损失。

但应注意剂量和施用时机,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⑵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菌等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如紧固菌、蜘蛛、草蛉等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⑶物理防治物理防治包括使用覆盖物、粘虫板、黄板等方法,来阻止病虫害的轻易侵入和传播。

⑷抗病抗虫品种选育通过育成具有抗病抗虫性的水稻品种来减轻病虫害的危害,降低对化学药剂的依赖。

本文档涉及附件:无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杀虫剂:指用于杀灭害虫的化学药剂。

⒉杀菌剂:指用于杀灭病菌和真菌的化学药剂。

⒊物理防治:指利用物理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如使用覆盖物等。

⒋生物防治:指利用天敌、寄生菌等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案

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案

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案以下是 8 条关于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案:1. 你知道吗,水稻要是被病虫害缠上,那可不得了啊!就像人被病魔缠身一样难受。

咱得时刻留意啊!比如看见叶子上有奇怪斑点,说不定就是病虫害开始捣蛋了。

咱要及时查看,该喷药就喷药,可不能手软!不然咱辛苦种的水稻咋有好收成呢?2. 注意啦!水稻病虫害就像小偷一样,随时可能来窃取我们的劳动成果。

要是发现稻子有点不对劲,比如有虫子在爬,那还等啥?赶紧想办法呀!就像打小偷一样坚决,把病虫害赶走,可别让它们得逞啊!3. 嘿呀,水稻病虫害防治可太重要啦!这就好比给水稻穿一层保护衣。

看见有病害的迹象,比如发黄枯萎,咱就得赶紧行动起来。

不能像个木头似的无动于衷,那咱的水稻不就遭殃啦?4. 哎呀呀,你想过没有,水稻病虫害那可是很狡猾的!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

咱们得时刻警惕着它们的小动作。

当发现虫子在叶子上大摇大摆,难道还能放任不管吗?真要那样,那可就亏大咯!5. 喂,可别小瞧了水稻病虫害防治啊!这可关系到咱一年的收成呢。

就好像一场战斗,我们得和病虫害斗智斗勇。

看到有异常,咱就得果断出击,不能让病虫害占了上风,对吧?6. 知道不,水稻病虫害不防治,后果不堪设想啊!好比家里进了老鼠不灭鼠。

要是看到稻穗上有虫害的痕迹,还犹豫啥?赶紧采取措施呀,不然等到损失惨重,那就来不及咯!7. 哇塞,水稻病虫害防治可一点都马虎不得呀!这可和咱们的利益息息相关。

一旦发现水稻有点不正常,比如长得歪歪扭扭,这不就明显有问题嘛。

能不管吗?肯定不行啊!8. 哼,水稻病虫害真讨厌啊!它们就像敌人一样。

当我们发现它们的踪迹,比如在稻田里偷偷搞破坏,必须立刻行动起来,狠狠地打击它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水稻,取得好的收成,不是吗?观点结论:总之,对于水稻病虫害防治,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多观察、早发现、快行动,才能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人类的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病虫害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水稻常见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及其防治技术。

一、水稻病害1、稻瘟病:稻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症状包括叶片斑点、茎秆坏死等。

防治稻瘟病的关键在于选用抗病品种,同时要合理施肥、及时排水,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使用三环唑、稻瘟灵等杀菌剂。

2、纹枯病:纹枯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症状包括叶片枯黄、茎秆腐烂等。

防治纹枯病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如合理施肥、及时排水等。

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使用井冈霉素等杀菌剂。

二、水稻虫害1、稻飞虱:稻飞虱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对水稻的危害较大。

稻飞虱主要吸食水稻汁液,严重时会导致水稻死亡。

防治稻飞虱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如合理施肥、及时排水等。

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使用吡虫啉、噻嗪酮等杀虫剂。

2、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以水稻叶片为食。

防治稻纵卷叶螟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如合理施肥、及时排水等。

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使用阿维菌素、毒死蜱等杀虫剂。

三、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预防水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排水等。

同时,要清除田间的杂草和病残体,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的防治方法。

通过利用天敌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例如,可以释放赤眼蜂等天敌来控制稻纵卷叶螟的数量。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快速的防治方法。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选择合适的药剂和剂量,并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的药剂,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同时,要注意安全使用农药,避免对人畜和环境造成危害。

4、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治方法。

主要措施包括使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手段来诱杀害虫。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害虫的数量,同时不会对人畜和环境造成危害。

水稻种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水稻种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水稻种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威胁着其产量和质量。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水稻种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一、纹枯病的防治:纹枯病是由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稻谷上出现细长的黑色条纹。

防治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选择优质种子。

2、在种植前浸泡种子,用30%多菌灵可水浸泡6小时,浸泡后再晾干后种植。

3、采用深松整地,优化土壤环境,减少病菌繁殖的机会。

4、及时去除患病植株,并用1%的氢氧化钙溶液喷雾。

二、螟虫的防治:螟虫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常出现在稻田的密集地带。

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1、使用生物防治,如放置雄性螟虫的陷阱,防止其受精繁殖。

2、喷洒杀虫剂。

3、选择抗虫性强的品种。

4、合理管理土壤,减少虫害的繁殖栖息环境。

四、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水稻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表现为稻谷上出现黄白色小斑点,随后蔓延成大片,降低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1、使用高质量的种子。

2、施用复合肥和农家肥,优化土壤营养环境。

3、及时加强病害监测,防止病害扩散。

4、在高危地区,可选择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种植。

五、稻瘿蚊的防治:稻瘿蚊是蚊虫的一种,会危害水稻的根系。

防治方法如下:1、使用杀虫剂,可选择吡虫啉、百虫清等药剂。

2、施加硫元素,可增强水稻对稻瘿蚊的抵抗力。

3、及时疏通排水塘道,保持稻田水质清洁。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稻种植中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

同时,应该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对于病虫害高发区和重要产区加强重点治理。

这些措施可以保证水稻的高产高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摘要介绍了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施药技术,同时阐述了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稻杆蝇、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钻心虫等几种水稻常见病虫害的发病特点、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水稻;施药技术;常见病虫害;发病特点;危害症状;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169-01
水稻是沭阳县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

多年来,我们一直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现将我们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1施药技术
1.1对症下药,药、水配比适宜,选用新型施药工具
首先认真查虫诊病,辨明主要为害的是虫还是病,再辨别其种类。

对未能认准的疑难病虫,应及时找当地的农技人员现场确诊;或在田间拔取典型具有代表性的样株,带泥用塑料袋包好根部,送到当地农技部门请农技人员确诊,并指导对症下药。

在使用乳油剂或水剂农药时,可用塑料瓶做成一个带把的小量筒,并准备一个能盛20~25kg水的桶,配药时先按每公顷用药量用小量筒量药倒入桶内,再按要求的稀释倍数加水搅均使用。

为确保稻田施药均匀,可选用由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研制的新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该产品
操作灵活、方便,不易渗漏。

一般喷施的药液(指经水稀释后的药液)应在525kg/hm2以上。

1.2实行“后退”喷药
施药时,将习惯的“前进”喷雾改为“后退”喷施操作,保持行走的幅度有一定距离。

经实践证明,“后退”喷药较习惯的“前进”喷药操作有以下好处:①因缓慢后退,有利喷足药量;②不致因行走而人为碰落过道两旁稻苗上的药液,提高防治效果;③药液不易沾染衣服,有利于人体健康。

在田间施药时,应保持一定的行走幅度,不应无规律地行走。

根据水稻的一般密植规格,每次下田左右摆动喷雾的幅度以8~10行稻丛为宜,以防止行走过窄,造成药液浪费和分布不均;而行走过宽又会降低防治效果。

1.3施药时保持深水层
施药田块不宜串灌、漫灌,凡过水丘田块应在施药前加开排灌沟。

施药时,田间应保持3~5cm深水层。

2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2.1稻瘟病
稻瘟病俗称“鬼掐颈”,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

2.1.1发病特点。

苗瘟: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褐色而枯死。

潮湿时病苗表面常有灰绿色霉层。

叶瘟:病斑呈纺锤形,最外层黄色,内圈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两端有褐色坏死线向外延伸呈长条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的霉层。

穗颈瘟:发生于穗颈上。

病部呈褐色或墨绿色。

穗颈发病早的多形成“全白穗”;
迟的则谷粒不充实,病穗往往从颈部折下,形成吊颈。

2.1.2防治方法。

①种子消毒:1%的石灰水浸种;强氯精消毒。

②药剂浸秧:用2%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按50g对水25kg的比例,将秧洗净甩干,浸入药液中30s取出堆闷,闷30min,然后栽插。

③喷药防治:一旦出现叶瘟发病中心,及时用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喷雾;亦可用富士一号,一般用750ml/hm2对水900kg喷雾。

在水稻孕穗破口期,不管田块是否发病,都应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 kg/hm2对水900kg喷雾防治1次。

在抽穗后发现穗颈瘟,用富士一号1 500ml/hm2对水900kg进行喷雾。

2.2水稻纹枯病
纹枯病俗称花脚杆,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也是我县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

2.2.1发病特点。

病斑中部呈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经常几个病斑相互连合成云纹状大斑块。

在阴雨多湿的情况下,病部长出白色或灰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以后逐渐形成白绒状菌块,最后变成褐色坚硬菌核。

2.2.2防治方法。

①清除菌源,打捞“浪渣”,铲除田边杂草,不用病稻草还田;②合理施肥灌溉;③及时喷药:用1%(1万单位)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7.5kg/hm2,或2%井冈霉素1.125 kg/hm2,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1 125kg喷雾。

也可用草木灰225~300kg/hm2对水1 500kg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雾;或用草木灰375~525kg/hm2直接撒施。

2.3稻杆蝇
2.3.1危害症状。

幼虫乳白色,钻入心叶内为害,秧苗被害后抽出的心叶上有椭圆形或长条形小孔洞,后发展成纵长裂条,叶片破碎。

2.3.2防治方法。

用18%杀虫双3.75kg/hm2对水900kg喷雾。

2.4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又叫裹叶虫,是我县主要害虫之一。

每年随西南气流由中南半岛及我国海南和两广南部稻区迁入我县。

主迁入期一般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产卵盛期在6月中旬,危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

2.4.1危害症状。

以幼虫进行危害,幼虫吐丝将稻叶纵卷成筒,取食叶肉,形成白条斑,受害严重时,稻叶一片枯白。

2.4.2防治方法。

防治应掌握在幼虫盛孵期施药效果最好,一般年份防第3代在6月20日左右。

可用杀虫双(兼治钻心虫)、杀虫单等防治。

2.5稻飞虱
稻飞虱俗称“蜢子”,也是我县主要害虫之一。

我县稻田发生的主要是白背飞虱及褐飞虱。

2种飞虱都是随着西南气流从南方稻区迁入。

一般在水稻的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

即白背飞虱主要在分蘖至拔节期为害。

2.5.1危害症状。

受害田块稻叶发黄,分蘖减少,严重时水稻成片“落塘”枯死。

褐飞虱主要在孕穗至成熟期为害,危害严重时,
稻丛基部变成黑褐色,逐渐全株枯死,受害田常“黄塘”,严重时全田枯黄,形如火烧。

2.5.2防治方法。

两飞虱的防治适期都应在田间有虫量50头/百丛以上时开始用药,效果好的药剂为大功臣、扑虱灵、叶蝉散等。

2.6钻心虫
钻心虫包括大螟、二化螟、三化螟3种。

2.6.1危害症状。

3种都是以幼虫蛀入水稻内取食,在水稻不同生育期,被害植株可形成枯心、枯鞘、虫伤株、枯孕穗和白穗。

大螟幼虫红棕色;二化螟幼虫黑褐色,体背有5条纵线;三化螟幼虫淡黄绿色。

2.6.2防治方法。

防治钻心虫应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

提倡齐泥割稻,铲除田边、沟边杂草,对于绿肥田和油菜田,尽可能早灌水耕犁,将钻心虫杀死。

可用25%杀虫双粉剂
15.0~22.5kg/hm2拌细土撒施,或用25%杀虫双水剂3.75kg/hm2对水900kg喷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