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灌浆生产性实验成果报告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目录1帷幕灌浆试验概况 (3)2帷幕灌浆试验区域 (3)3帷幕灌浆试验依据 (3)4帷幕灌浆试验孔完成情况 (3)5帷幕灌浆试验机械配置及人员组合 (4)5.1机械配置 (4)5.2人员组合 (4)6施工总体布置 (5)6.1施工用水 (5)6.2施工用电 (5)6.3施工平台 (5)7帷幕灌浆试验 (5)7.1帷幕灌浆试验施工工艺流程 (6)7.2帷幕灌浆试验施工步骤 (6)7.2.1钻孔定位 (6)7.2.2钻孔 (6)7.2.3测斜 (7)7.2.4钻孔冲洗 (7)7.2.5裂隙冲洗 (7)7.2.6压水试验 (7)7.2.7制浆 (8)7.2.8灌浆 (8)7.2.9封孔 (10)7.2.10检查 (10)7.3特殊情况处理 (11)8结论 (11)9附件 (13)9.1附表 (13)9.2附图 (13)帷幕灌浆试验报告1帷幕灌浆试验概况根据合同文件及图纸设计要求,以及监理人的指示,同一地段的基岩灌浆在固结灌浆完成后进行帷幕灌浆的施工,为了使帷幕灌浆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更符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所以在主体工程帷幕灌浆施工前,先进行帷幕灌浆试验, 试验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通过帷幕灌浆试验论证采用的施工方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效果上的可靠性,推荐合理的施工程序,优良的施工工艺,提供布孔方式、孔距以及灌浆压力等技术参数,同时检查各种灌浆机械设备的性能等。
2帷幕灌浆试验区域根据趾板基础和趾板的布置,帷幕灌浆试验区域定在固结灌浆已完成的趾板1段,具体试验区域详见帷幕灌浆试验布孔图(附图1)。
3帷幕灌浆试验依据3.1设计施工技术图纸;3.2合同文件;3.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5148-2012;3.4批复及下达的《帷幕灌浆试验方案》;3.5帷幕灌浆试验孔成果资料4帷幕灌浆试验孔完成情况本次帷幕灌浆试验由两排组成共计10个孔,4个I序孔(包括1个先导孔),2个II序孔,4个Ⅲ序孔。
2014年12月02日施工到2014年12月06日,之后由于天气原因暂停施工, 2015年3月9日复工到2015年4月7日试验孔灌浆结束, 2015年4月21日检查孔开孔到2015年4月24日压水及灌浆结束,总计历时52天,试验孔完成情况详见附图表。
帷幕灌浆生产性实验成果报告

XX水库二期工程xx水库工程(合同编号:SZEQ-SG-ZZH-ZT)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成果报告编制:审核:批准:中国xx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XX水库二期工程xx水库工程项目部2016年4月目录1 概况 (1)1.1 工程概况 (1)1.2 地质条件 (1)1.3 生产性试验内容 (2)1.4 生产性试验目的 (2)1.5 生产性试验任务 (2)1.6 生产性试验孔位布置 (3)2 生产性试验施工依据 (3)3 试验资源配置 (3)3.1 人员配置 (3)3.2 主要设备投入 (3)4 施工进度 (4)5 施工质量控制 (4)5.1 技术交底 (4)5.2 设备、仪器的控制 (4)5.3 工序质量的控制 (4)5.4 资料质量控制 (5)6 施工工艺 (5)6.1 抬动变形观测 (5)6.2 帷幕灌浆工艺流程 (7)6.3 测放孔位及钻孔编号 (7)6.4 灌浆孔分序 (8)6.5 灌浆孔钻灌段长划分 (8)6.6 钻孔 (8)6.7 钻孔冲洗及裂隙冲洗 (9)6.8 灌前压水试验及方法选择 (10)6.9 制浆 (11)6.10 灌浆 (11)6.11 灌浆结束标准 (14)6.12 封孔 (14)7 灌浆成果分析 (14)7.1 灌前透水率分析 (14)7.2 单位注灰量分析 (14)7.3 抬动成果分析 (16)7.4 灌浆工程中特殊情况处理 (17)8 灌浆质量检测成果 (18)8.1灌后检查孔布置 (18)8.2检查方式 (18)8.3钻孔岩芯情况分析 (18)8.4灌后质量检测综合分析 (19)9 试验灌浆工艺分析 (19)10 结论及建议 (20)10.1 结论 (20)10.2建议 (20)附件: (21)1 概况1.1 工程概况根据《xx水库大坝基础处理图1/2、2/2》,在大坝右岸坝肩槽0+271.00~0+301.00沿坝轴线布置生产性试验区;试验区为单排帷幕灌浆孔,孔距2m,孔深深入基岩相对不透水层(q≤5Lu),共计15孔,施工轴线总长30m。
帷幕灌浆试验成果报告

帷幕灌浆试验成果报告哎呀,说起这个帷幕灌浆试验,真是一言难尽啊!大家都知道,工程建设可不是随便玩玩的,尤其是涉及到地基和水土保持的时候,得小心翼翼,像是捧着个鸡蛋似的。
于是,我们这次就搞了个帷幕灌浆试验,目的嘛,简单粗暴,就是为了搞定那些 pesky 的地下水,确保我们的工程能稳稳当当地立得住。
试验开始的时候,整个队伍就像是开了锅的热水,忙得不可开交。
我们先是选定了地点,大家伙儿都在地面上翻翻看看,摸摸土,感觉感觉。
真是好玩,感觉就像在野外探险似的,兴奋得不行。
土壤的颜色、湿度、颗粒大小,都是我们要认真对待的“小细节”。
这可是攸关全局的大事啊,搞不好就得重新来过,那可真是心累。
然后,我们开始灌浆。
这个过程可真是个技术活儿。
我们用的是水泥浆,调配得刚刚好,像是做蛋糕似的,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
操控浆料的流动性,就像在玩儿平衡木,得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就翻车。
每一次灌浆都像是在给地基喂食,得看它吃得怎么样,消化得如何。
我们像是观察小动物一样,静静地看着浆料在土壤里慢慢渗透,心里那个紧张,真是没得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哇,真是让人振奋!地下水位逐渐降低,土壤的稳定性显著提高。
这个结果简直像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像是捡到了宝贝一样,心里那种成就感,别提多爽了。
平时搞工程难免有点压抑,但这次真的是一吐为快,仿佛所有的辛苦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但事情总是不会那么简单的。
紧我们开始对灌浆后的效果进行评估。
这就像是在给自己的成果打分,心里总是有点忐忑。
试验结果出来后,数据让我有些意外,虽然地基稳定性提升,但还有些小问题。
哎,真是“好事多磨”。
不过这也没关系,毕竟经验就是最好的老师嘛。
我们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准备下一步改进措施。
说到这里,真是感慨万千。
搞这个试验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结果,更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缩影。
大家齐心协力,各自分工,真是默契得不得了。
有时候在现场开玩笑、打闹,气氛轻松得像是在聚会一样,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众人拾柴火焰高”。
帷幕灌浆工作总结7篇

帷幕灌浆工作总结7篇第1篇示例:帷幕灌浆是指在建筑施工中,通过帷幕灌浆机将特定材料注入地下土壤中,以加固土体或防水密封的作用。
这一工作在建筑工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下面就帷幕灌浆工作进行总结如下:一、项目背景帷幕灌浆工作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关键工序,其主要目的是加固地基土壤、改善土体的稳定性和抗水性。
本次帷幕灌浆工作是为某高层建筑项目进行的,地基土壤较为松软,需要进行灌浆处理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固。
二、工作内容1.确定灌浆方案:在开始帷幕灌浆工作前,首先要根据地基土壤情况确定灌浆方案,包括灌浆深度、注浆材料选择等。
2.准备灌浆设备:帷幕灌浆机是进行帷幕灌浆工作的关键设备,需要保证设备运转正常。
3.开始灌浆施工:根据灌浆方案,进行帷幕灌浆工作,确保注入的材料充分渗透到土壤中,并形成稳定的灌浆帷幕。
4.定期检查和调整工作:在灌浆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灌浆帷幕的质量,确保灌浆效果符合要求,必要时进行调整。
三、工作要点1.熟练掌握帷幕灌浆机的操作技巧,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2.根据地基土壤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确保灌浆效果。
3.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确保帷幕灌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4.定期与监理工程师、设计师等进行沟通,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5.注意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四、工作成果通过帷幕灌浆工作,成功加固了地基土壤,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水性。
帷幕灌浆工作的质量得到了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师的认可,为后续施工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工作总结帷幕灌浆工作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需要施工人员具备扎实的技术和专业知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提高自身技能,不断完善工作流程,确保帷幕灌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就是本次帷幕灌浆工作的总结,希望通过这次经验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每一位参与帷幕灌浆工作的同事们的辛勤付出,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SXHJ投资开发有限公司XH水力发电厂大坝扬压力超标处理工程帷幕灌浆试验报告SXGM建设有限公司2015年3月批准审核校核编写目录一、概述 (3)1.1试验目的 (3)1.2工程概况 (3)1.3试验区的选择与布置 (3)二、完成工程量 (4)三、施工依据 (4)四、施工工艺 (4)4.1工艺流程 (4)4.2造孔 (5)4.3钻孔冲洗及压水试验 (5)4.4灌浆 (6)4.5抬动变形观测 (8)4.6施工记录 (8)4.7帷幕先导孔施工 (8)五、帷幕灌浆试验成果分析 (8)5.1钻孔孔斜 (8)5.2施工抬动观测成果分析 (10)5.3特殊情况处理 (10)5.4帷幕试验灌前压水试验透水率分析 (10)5.5帷幕试验灌浆单位注灰量分析 (11)5.6灌浆浆液比级分析 (16)5.7灌浆压力分析 (16)5.8工程质量检查 (17)5.9帷幕试验成果与工程质量检查成果对比分析 (18)六、结论及建议 (19)6.1试验结论196.2施工建议 (20)七、施工器材检验 (20)7.1灌浆监测器具 (20)7.2水泥检测 (20)八、附件 (21)一、概述1.1试验目的论证本次帷幕补强工程采用的灌浆方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施工效果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推荐合理的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和施工参数,如灌浆孔排数、排距、孔距、孔深、灌浆压力、灌浆材料与浆液、单位注入量范围等;研究适宜的灌浆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为后期的施工提供依据;确定合理的工效和资源配置,为后期工期计划和保证提供依据。
1.2工程概况XH水力发电厂大坝扬压力超标处理工程主要是对(表孔10#~13#坝段及左中孔14#坝段)上游帷幕和(表孔10#、12#坝段)下游帷幕补强灌浆、坝基排水廊道新钻副排水孔、排水孔扫孔以及加强监测等内容,增强坝体稳定性和坝基长期渗透稳定性,降低渗漏水量。
1.3试验区的选择与布置根据技术要求试验区选定在表孔12#坝段,分为A线补强灌浆和B线补强灌浆两个试验区。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纵向围堰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报告1 工程概况纵向混凝土围堰基础帷幕灌浆范围为18#~28#坝块,建基面高程167.50m,地基为沙溪庙组第2层砂质粘土岩,局部夹砂岩透镜体,建基面岩体呈弱风化,无贯穿性软弱夹层,无特定结构面控制。
从目前钻孔压水试验情况看,堰基下岩体透水性较强,集中表现在25#~28#块,透水率高达q=103Lu。
按设计文件要求,在18#~28#坝块帷幕灌浆孔顺水流方向成1排布置,深入基岩20m,共计57孔,拟选取先导孔zw-Ⅰ-4、zw-Ⅰ-8、zw-Ⅰ-12作为生产性试验孔,具体见附图《纵围帷幕灌浆及排水孔施工图(3/6)》。
2 施工布置见《帷幕灌浆及排水孔施工组织设计》3 帷幕灌浆试验孔施工帷幕灌浆要求在相应坝基固结灌浆完成后进行,按照抬动孔、先导孔(试验孔)、Ⅰ、Ⅱ、Ⅲ序孔顺序施工。
灌浆过程中使用自动灌浆记录仪对灌浆压力、流量等施工参数进行自动监测记录。
灌浆孔布置详见《纵围帷幕灌浆及排水孔施工图(3/6)》。
3.1 生产性试验施工工艺流程本次帷幕灌浆试验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每段循环图1 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施工流程图3.2 钻孔1、钻孔顺序:本次试验孔钻孔顺序为:抬动观测孔→试验孔(先导孔)。
2、钻具灌浆钻孔采用HGY-200、SGZ150回转钻机配金刚石钻头或硬质合金钻头造孔。
3、按设计要求用经纬仪及皮尺、卷尺确定孔位。
帷幕灌浆孔均为铅直孔,钻孔过程中严格控制孔斜,开口孔位偏差不大于5cm,无欠孔深。
4、钻孔孔径及孔、排距:孔径采用Φ75mm、孔距为2.5~3.0m。
5、孔深及分段:根据设计要求,灌浆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施工,钻孔时也进行分段钻进灌浆,第一段钻孔从廊道底板(高程为169.0m)至基岩面(高程为165.0m)以下2.0m 处,孔深为6.0m,第二段钻进2.0m,第三段钻进3.0m,第四段钻进5.0m,第五段钻进5.0~6.9.0m, 第六段钻进2.0~3.0m。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目录一、灌浆试验的目的和任务 ............................................................................................. - 1 -二、灌浆试验的依据 ........................................................................................................ - 1 -三、地质条件 ................................................................................................................... - 1 -四、孔位布置 ................................................................................................................... - 1 -五、固结灌浆试验施工 .................................................................................................... - 2 -5.1 施工次序 .................................................................................................................... - 2 -5.2施工工艺流程.............................................................................................................. - 2 -5.3固结试验孔各工序施工方法 ....................................................................................... - 3 -5.3.1钻孔.......................................................................................................................... - 3 -5.3.2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 - 3 -5.3.3灌浆.......................................................................................................................... - 4 -六、试验成果分析............................................................................................................ - 5 -6.1试验成果资料分析 ...................................................................................................... - 5 -6.2声波成果资料分析 ...................................................................................................... - 7 -七、试验成果评价............................................................................................................ - 7 -沅水桃源水电站厂房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帷幕灌浆试验报告一、灌浆试验的目的和任务(1)论证采用帷幕灌浆方法进行坝基处理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效果上的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横泉水库岩基帷幕灌浆成果报告

目录前言 (1)1. 工程基本情况 (2)1.1. 工程来源 (2)1.2. 工程概况 (2)1.3. 灌浆工程设计 (2)1.4. 工程地质条件 (3)1.5. 工程任务特点 (4)2.强风化层帷幕灌浆的技术特点分析 (5)2.1. 强风化层的成因及特性 (5)2.2. 强风化层帷幕灌浆的技术特点分析 (6)2.3. 国内工程中现有措施的可行性分析 (8)2.4. 技术方案与技术保障措施的研究分析 (9)3.灌浆试验 (10)3.1.灌浆试验 (10)3.2.灌浆施工参数的确定 (11)4.强风化层灌浆施工 (12)4.1.灌浆施工顺序 (12)4.2.施工测量、定放孔位 (12)4.3.造孔 (12)4.4.镶埋孔口管 (13)4.5.钻孔冲洗及压水试验 (13)4.6.灌浆 (13)4.7.封孔 (15)4.8.灌浆质量检查 (15)4.9.针对强风化层灌浆的其它技术保障措施 (16)5. 施工完成情况 (18)6. 灌浆效果分析 (18)6.1.完成总灌灰量分析 (18)6.2.透水率分布频率分析 (19)6.3.单位注灰量分布频率分析 (20)6.4.灌浆检查成果分析 (21)7.强风化层灌浆技术成果综述 (22)8. 成果总体评价 (22)前言山西省吕梁市横泉水库岩基帷幕灌浆工程第V标段,主要合同工程量11000多钻灌米,是洛阳兴河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在2005年度承担的重点施工合同项目。
工程量大、技术难度高,施工工期紧,是公司努力开拓山西省施工市场的重要一战。
横泉水库工程的坝基防渗处理中,基岩层采用帷幕灌浆防渗处理的技术方案。
帷幕设计标准为灌浆后基岩透水率≤5LU。
灌浆帷幕防渗体所穿越的基岩体,大部分为以混合花岗岩基岩为主体的强风化层(也含有部分接近或属于全风化、中风化的状态,但整体上以强风化层为主,因此本文中将统一简称为“强风化层”)。
在强风化层内进行帷幕灌浆是本次帷幕灌浆工程中的最显著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水库二期工程xx水库工程(合同编号:SZEQ-SG-ZZH-ZT)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成果报告编制:审核:批准:中国xx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XX水库二期工程xx水库工程项目部2016年4月目录1 概况 (1)1.1 工程概况 (1)1.2 地质条件 (1)1.3 生产性试验内容 (2)1.4 生产性试验目的 (2)1.5 生产性试验任务 (2)1.6 生产性试验孔位布置 (3)2 生产性试验施工依据 (3)3 试验资源配置 (3)3.1 人员配置 (3)3.2 主要设备投入 (3)4 施工进度 (4)5 施工质量控制 (4)5.1 技术交底 (4)5.2 设备、仪器的控制 (4)5.3 工序质量的控制 (4)5.4 资料质量控制 (5)6 施工工艺 (5)6.1 抬动变形观测 (5)6.2 帷幕灌浆工艺流程 (7)6.3 测放孔位及钻孔编号 (7)6.4 灌浆孔分序 (8)6.5 灌浆孔钻灌段长划分 (8)6.6 钻孔 (8)6.7 钻孔冲洗及裂隙冲洗 (9)6.8 灌前压水试验及方法选择 (10)6.9 制浆 (11)6.10 灌浆 (11)6.11 灌浆结束标准 (14)6.12 封孔 (14)7 灌浆成果分析 (14)7.1 灌前透水率分析 (14)7.2 单位注灰量分析 (14)7.3 抬动成果分析 (16)7.4 灌浆工程中特殊情况处理 (17)8 灌浆质量检测成果 (18)8.1灌后检查孔布置 (18)8.2检查方式 (18)8.3钻孔岩芯情况分析 (18)8.4灌后质量检测综合分析 (19)9 试验灌浆工艺分析 (19)10 结论及建议 (20)10.1 结论 (20)10.2建议 (20)附件: (21)1 概况1.1 工程概况根据《xx水库大坝基础处理图1/2、2/2》,在大坝右岸坝肩槽0+271.00~0+301.00沿坝轴线布置生产性试验区;试验区为单排帷幕灌浆孔,孔距2m,孔深深入基岩相对不透水层(q≤5Lu),共计15孔,施工轴线总长30m。
生产性帷幕灌浆试验采用“孔口封闭、孔内循环、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施工,接触段段长2m,第二段3m,以下各段为5m,终孔段段长不大于6.5m。
施工按三序进行,即按I、II、III序先后钻灌。
本次试验于2015年12月30日开始施工,至2016年3月26日完成全部钻灌工程量,并于2016年4月15日完成灌浆质量检查。
因先期布置的两个检查孔(ZDWS-J-1、ZDWS-J-2)透水率出现连续不合格且不合格透水率大于设计值150%的情况,在2016年4月19日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业主召开的灌浆技术专题会上(xx水库工程监理[2016]12号)确定:在ZDWS-1-1与ZDWS-2-3之间增加检查孔ZDWS-J-3 ,在ZDWS-14-3与ZDWS-13-1之间增加检查孔ZDWS-J-4,在ZDWS-9-1靠上游垂直于坝轴线1m处增加一个补强灌浆孔。
ZDWS-J-3和ZDWS-J-4检查孔于2016年4月23日结束,补强灌浆孔于2016年4月27日结束。
2016年4月27日,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业主召开的灌浆专题会(xx水库工程监理[2016]16号)经分析资料及讨论后,判断帷幕灌浆试验单元为合格。
施工期间共完成钻孔20孔(其中灌浆孔15孔,检查孔4孔,补强孔1孔),共计钻孔929.82m(其中砼24.0m,基岩905.82m),灌浆160段(灌浆长度725.52m,耗用水泥327865.16Kg)。
1.2 地质条件生产性帷幕灌浆试验区位于大坝右岸,该部位岸坡为阶梯状斜坡,最大自然坡高约90m,坡角10~30°。
出露基岩高程383m以上为J3p1层厚层砂岩夹粉砂质泥岩,以下为J2sn(5)-(1)层粉砂质泥岩夹砂岩。
岩层平缓,微倾坡内,倾角1~3°。
砂岩中主要发育N50°E/NW∠70~80°及N76°W/NE∠80~85°两组构造裂隙,延伸长度0.3~5m,间距0.4~1.3m,张开宽度1.2~3.5m,充填次生夹泥及岩屑。
在高程366.86~349.21m分布有3条破碎带,单层厚度0.05~1.1m,其中Xl、X2连续性较好,伸入坡内。
岸坡岩体中多数结构面组合交线倾向坡内,岸坡整体较稳定。
岩体强、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1~3m与11~15m,卸荷带水平宽度约5~l2m。
其中强风化、强卸荷带表层岩体结构松弛,分布有顺坡向卸荷裂隙。
强风化岩体裂隙较发育,岩体破碎,强度低,弱风化岩体相对较完整。
1.3 生产性试验内容(1)明确灌浆试验的目的与灌后技术指标要求,制定灌浆试验工作计划和总体工作程序;(2)制定钻孔、冲洗、压水试验和灌浆工艺等施工方法;(3)灌浆材料、浆液及浆液结石强度和透水率等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质的试验工作;(4)灌浆质量检查及补强措施;(5)灌浆试验资料的整理,试验成果的分析及评价;(6)编写相关试验报告。
1.4 生产性试验目的(1)选择合理的施工程序,良好的施工工艺、合宜的灌浆材料和最优的浆液配合比;(2)确定满足坝基帷幕设计标准的钻孔冲洗、灌浆材料、灌浆孔及灌浆参数(孔距、防渗帷幕厚度等)、施工工艺(包括灌浆压力、注浆率、浆液浓度等)等技术参数和数据;(3)评价帷幕灌浆后地基的渗透性,探索受灌地层的灌浆特点、单位注入量大小、抬动变形特性等;(4)研究适合本工程特点与要求的灌浆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使帷幕灌浆设计和施工更符合实际情况,灌浆孔布置更为合理。
1.5 生产性试验任务(1)论证大坝采用帷幕灌浆方法处理效果的可靠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2)复核设计提出的灌浆材料及浆液配合比、灌浆压力、灌浆孔距、钻灌次序等参数的合理性;(3)推荐良好的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合理的钻灌次序和灌浆压力、适宜的灌浆材料和最优的浆液配合比及钻灌设备、机具的最优组合方案;(4)提出保证灌浆效果的安全生产措施及质量保证措施。
1.6 生产性试验孔位布置生产性帷幕灌浆试验区起止桩号0+271.00~0+301.00,分别抬动观测孔1个,灌浆孔15个(单孔钻孔深度约46.3m),分三个次序逐序加密进行布置;其中,先导孔(ZDWS-9-1)灌前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其余灌浆孔采用“简易压水”。
灌后检查孔共布置有4个,检查方式为“单点法”压水试验。
灌浆补强孔1孔,孔深46.5m。
具体孔位布置见附图《生产性帷幕灌浆试验孔位平面布置图》。
2 生产性试验施工依据本次试验主要施工依据如下:(1)《通用硅酸盐水泥》(GB l75-2007);(2)《水电水利岩土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程》(DL/T 5125-2009);(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 62-2014、DL/T 5148-2012);(4)《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 31-2003、DL/T5331-2005);(5)《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SL 633-2012);(6)《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2006);(7)《xx水库大坝基础处理图1/2、2/2》;(8)《xx水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
3 试验资源配置3.1 人员配置本次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共投入施工人员30人,其中:技术人员2人,技术工人4人,普工20人,后勤管理人员4人。
3.2 主要设备投入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其他要求,本次灌浆试验施工主要投入设备见表3.2-1。
表3.2-1 主要设备投入表4 施工进度生产性帷幕灌浆试验于2015年11月1日~12月6日开始进场进行现场临建布置、施工排架搭设及各项准备工作, 12月6日~8日完成抬动观测装置安装及调试,12月9日完成灌浆自动监测系统调试及现场校核,试验开始前所使用的监测系统、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均校核符合质量要求。
2015年12月7日~28日完成试验区固结灌浆及质量检查施工;2016年12月30日开始帷幕试验灌浆孔钻孔施工,至2016年3月26日完成所有灌浆孔的灌浆施工;4月9~24日完成检查孔钻孔及压水试验施工。
5 施工质量控制5.1 技术交底首先根据设计下发的《xx水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并结合现场情况编制了《生产性帷幕灌浆试验方案》上报有关部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在施工前,召集技术、物资、工长、机组相关人员对试验区施工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确试验的目的、规程规范要求、施工重点难点、施工方法等,从技术和人的因素上保证试验的成功。
5.2 设备、仪器的控制设备、仪器的控制主要如下:(1)投入的设备要满足试验施工的要求,比如钻孔、灌浆设备等,要满足深孔钻灌和大口径钻孔的要求;(2)保证设备、仪器的完好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在施工中经常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维护,对故障部件及时维修或更换是达到这一要求的必要手段;(3)对于自动数据采集系统要不定期的进行校验,使仪器的准确度在允许的范围内。
5.3 工序质量的控制孔位:孔位经测量放点,再由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后开钻。
钻孔:严格按设计技术要求的孔径、孔深执行,孔深20m范围内加强孔斜控制,钻进过程进行检测,终孔进行全孔测斜,保证孔斜偏差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灌浆:严格按照灌浆试验方案审批的灌浆方式、方法进行,浆液配制、浆液比重、灌浆压力、结束标准等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现场技术员和监理工程师对每一段灌浆进行了全程旁站监控,并给予了签字认证。
封孔:每一个灌浆孔灌浆结束后,均按照规范要求对各孔进行了认真的封孔工作。
压力采用全孔最大灌压力,浆液为0.5:1的浓浆。
对于孔口空余部分进行了二次封孔。
5.4 资料质量控制资料控制主要包括施工中原始资料控制与成果资料整理。
在施工中严格按《生产性帷幕灌浆试验方案》要求进行施工,记录员均经技术交底和培训后上岗作业,原始记录做到真实、准确、清晰、正确,每一道工序经自检和监理工程师抽检后方转入下一道工序。
原始资料归档后交到工程部,统计人员及时收集、整理,并按规范要求进行统计、绘图。
6 施工工艺6.1 抬动变形观测(1)抬动观测装置安装抬动观测装置具体安装如下:①按施工图纸位置安设抬动观测装置(见图6.1-1),在灌浆前安装调试完毕。
②抬动观测孔使用XY-2地质钻机冲击回转钻进或潜孔钻机钻进,孔径为Φ76mm,一径到底,钻完后安设抬动观测装置。
抬动观测孔深度为深入基岩15m。
③钻进至终孔深度后,孔底部1m用水泥浆充填,随即在孔内下置一根长于孔深0.3m的½"钢管(距管底部1m处焊接有对中圆形钢板,钢板上设置一橡胶塞)。
④在½"钢管外套一根长为低于孔深0.9m的1½"钢管,钢管底部与橡胶塞紧密接触,钢管外壁与孔壁间隙填入粉细砂至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