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二中试卷及答案分析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23年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D、由A可知,相邻等差等势面电势差为2V.若电子经过a时速度方向与平面a垂直,则电子从a到d克服电场力做功需要6eV,电子可能到达平面d;但如果电子经过a时速度方向与平面a不垂直,电子将会在电场中做抛体运动,则可能不会到达平面d,故D正确;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23年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A.乙物块与地之间的摩擦力不断减小
B.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减小
C.乙物块与地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
3、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生磁的规律
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
A.等势面a上的电势为-2V
B.该电子经过等势面c时,其电势能为2eV
C.该电子经过等势面a时的速率是经过c时的2倍
D 该电子可能到达不了等势面d
10、如图所示,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在该区域中,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圆环,环上套有一个带正电的小球.O点为圆环的圆心,a、b、c、d为圆环上的四个点,a点为最高点,c点为最低点,b、O、d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已知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现将小球从环的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高二语文试题与解析-衡水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学科素养评估(期末)考试+语文

高二年级学科素养检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粽叶飘香,雄黄酒浓,又是一年端午到。
传承千百年,历久而弥新,这一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今天仍有着浓郁的传统意、文化味。
在湖北种归,一年一度的端午诗会、龙舟比赛如期开场,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的目光;在安徽合肥,“益起读”公益活动进入社区,和孩子们在阅读经典中寻找端午节的意义。
这些活动,让人们在吃粽子之外,体会到节日更丰厚的内涵。
近年来,担忧“端午节成为‘粽子节”’的声音不时出现。
的确,端午节吃粽子,这是千百年来的民俗传统,但如果把端午节等同于吃粽子,则可能在“除了吃还是吃”的单调活动中遗忘了文化内涵、丢掉了精神价值。
饮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却绝非是唯一载体。
端午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相沿不废的集体记忆,这其中的历史传承与文化韵味,比粽子更加芳香,也更值得品尝。
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土层的历史河床。
端午节,吃粽子只是其中内容之一,它更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
传统中,在端午这天女儿回娘家探亲,家人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
他的爱国情怀、高洁志向、执着刚毅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
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这些细节,让日常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添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河北省衡水二中高二(上)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唐宋诗词中,有许多塞上意象在作品艺术结构上生发出很强的统摄力,这是因为其浸润了创作主体丰厚的生命体验。
如王维《使至塞上》中,发挥着重要的艺术空间开掘功能。
“征蓬出汉塞”出句不凡,汉塞作为典故既隐喻现实中的军事堡垒,给中原士人们提供了深层的心理归属感、安全感和文化认同感。
跨过这道屏障,中原士子们的生命体验必然是复杂的。
本初的心灵的宁静和平衡状态即将被打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很大层面上是这种生命体验的符号化,“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在很大层面上是这种生命体验的符号化。
从生命哲学角度来说,塞上意象最深层的审美蕴涵,是在漫长的中国传统社会作为社会的个体,其生命活力的释放往往要受到社会伦理的规约,因此其生命价值观的实现以强调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为准。
基于此,随着汉大帝国的日趋强盛,建功异域就成为许多人释放生命激情、实现个人价值的生命意识。
《后汉书班超传》就展现了班超的这一抱负,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班超和陈涉作为英雄人物有一共同特点,就是不甘沉沦于庸众的强烈进取心。
但不同于陈涉的是,那就是“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颇为有趣的是,《后汉书班超传》言“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孤魂弃捐”,陈说自己生命之脆弱和返回中原心理之迫切。
扬名异域意识在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呼应,如曹植《白马篇》对游侠形象的塑造就体现了这一点,游侠“少小去乡邑,在异族入侵时,他挺身而出,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视死忽如归!”由此可见,效命边疆建功立业的意识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
从历史文化和政治伦理角度来说,塞上意象的一个重要审美意蕴是对爱国精神的礼赞和对和平生活的维护与捍卫。
2020-2021学年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梁衡①像一场战争突然结束,2014年林区宣布了禁伐令,喧闹的伐木场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
在打扫“战场”时,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片原始林。
2016年盛夏时分我有缘造访了这最后的一片原始林。
②虽然天正降大雨,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③正走着,忽然听见右边不远处有哗哗的流水声。
踩着朽木、草墩,钻过横七竖八的灌木。
忽然眼前一亮,一条溪流从山上奔腾而下。
眼前这条溪流无法与我见过的任何一条流水相比较,因为它没有留下一丝人类活动的痕迹。
仰望山顶只见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叠叠的树、朦朦胧胧的雨,半山一道歪歪斜斜的激流,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或炸起雪白的浪花,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
④我们退回老林,雨时停时下,云忽开忽合,大家就举着手机、相机抓紧时间照相采景。
⑤人类虽然早已进入现代文明,但是总忘不了找寻原始。
这是因为它,一是大自然的原点,可由此研究自然界的进化,包括人类自己;二是人类走出蛮荒的出发的起点,是生命的源头,我们有必要回望一下走过的来路。
判断一个地方是不是够原始,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有没有人的痕迹。
从纯自然的角度来说,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种种干扰和玷污。
所以探险家总是去寻找那些还没有人文污染过的地方。
没有人来过,无路;奇景第一次示人,无名;前人没有留下诗词,无文。
今天我们进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只有你与自然在悄悄地私语。
⑥虽是来看原始森林,但先要说一说这里的石头。
国内很有名的一处石景便是云南的石林,那是一片秀气的石柱。
还有贵州天星桥,那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精巧。
而这里的石头一律是巨大坚硬的花岗岩,浑圆沉稳,高大挺拔,无不迸放着野性。
石的分布无一定规则,或独立威坐,或双门对峙,或三五相聚,或隔岸呼唤,各具其态。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一英语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一英语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 Making good friends is no ________ important to us than choosing a good job; we should take both of them seriously.A. moreB. lessC. mostD. least参考答案:B略2. How pleasant the picture is to _________!A. be looked atB. being looked atC. looking atD. look at参考答案:D3. Must I get through the business in one evening? No, you _______.A. mustn’tB. haven’tC. needn’t toD. don’t have to参考答案:D4. Your article is perfect but a little long, so you’d better ______ it in order to make it fit the demand of less than 120 words.A. cut downB. break downC. turn downD. set down参考答案:A略5. —Why is Mr. Li so happy this morning?—Because he was honored with a(n)______ for excellence in teaching.A. presentB. giftC. awardD. reward参考答案:C6. —Oh, I’ve left my keys in the office.—Again? But ________, let’s see what we can do about it.A. meanwhileB. thereforeC. anyhowD. instead 参考答案:C7. . When we are walking on the beach, the sand ______ our feet feels soft and comfortable.A. atB. behindC. beneathD. Beside参考答案:C略8. ---Having no breakfast is a good way to lose weight.---I don’t think so. it may make you get more weight.A. ExactlyB. ClearlyC. ActuallyD. Frequently参考答案:C9. ---- What is the _____ language of India?---- English.A. entireB. nativeC. officialD. normal参考答案:B10. If it is to you,I will visit you next Friday afternoon.A. fairB. easyC. convenientD. comfortable参考答案:C11. On returning home, she found a note _______ to the wall, _______ “call in later”.A. attaching; saidB. attached; on which saidC. attached; sayingD. attaching; which said 参考答案:C31. hisbusiness, he had little time to have fun with his little daughter.A. Absorbed inB. Be addicted inC. Being absorbed inD. Occupying with参考答案:A略13. Sarah looked at______finished painting with______satisfaction.A./;a B.a;the C.the;/ D.the;a参考答案:C25.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Internet technologies, traditional printed books______ by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online reading of e-books.A. are challengedB. have challengedC. are being challengedD. have been challenged参考答案:C略15. Hearing the news, he rushed out, _______the book ______on the table and disappeared into the dark.A. leaving; lying openB. left; laid openC. leaving; lie openD. left; lay open参考答案:A【详解】考查非谓语动词。
2022-2023学年河北省衡水市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马克思说过,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
而人的本质是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与这种社会性相适应,人类的经济活动具有历史性和群体性。
一方面,人类追求富裕的活动总是在继承前人已有文明成果的前提下进行。
我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理念,有“损有余以补不足”的箴言。
另一方面,人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总需要凭借一定的中介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然而,无论是处理古与今,还是人文与自然,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中介,从本质上说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课题,前人没有实现过,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没有达到过。
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这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理解:一是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与立足点,通过调整社会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协调发展,为社会的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公平合理的生存环境和条件。
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高度综合协调的发展状态,其中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为核心基础,以民主政治与生态环境为必要保障。
三是共同富裕高度契合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核心理念是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共同富裕的内涵由显形层、保障层与核心层三个层次构成:显形层是不但做大“蛋糕”。
还要分好“蛋糕”,扎实推进,逐步实现;保障层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五位体的高度协调发展;核心层是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这三个层次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充分体现着我国共同富裕内涵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完整性,体现了文化的本质属性。
(摘编自顾伯冲《共同富裕的文化基因及当代实践》)材料二: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
【名校】河北衡水二中2024年高三上政治试卷+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素养检测一(政治)(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
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主要指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已充分暴露②受所处时代局限,这种“不成熟的理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弊端③这种“不成熟”的理论因脱离资本主义发展特定阶段而注定沦为空谈④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和依靠力量是其“不成熟”的重要表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2024年7月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
之所以要全面深化改革,是因为()①改革是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②实行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③改革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改革有利于完善生产关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支柱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这一最新论断,为我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下列措施有利于推动重庆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是()①推进科技创新和支柱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充分激发多元创新联动效应②加快开辟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新领域,塑造发展新优势③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逐步淘汰传统支柱产业④深化改革赋能提质增效,增强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4.2024年3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通报了10起外汇违规案例。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24年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2024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电路中所有元件完好,当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灵敏电流计G 中没有电流通过,可能的原因是( )A .入射光强度较弱B .光照射时间太短C .入射光的频率较小D .光电管上金属对应的极限频率较小2、如图所示,现有六条完全相同的垂直于纸面的长直导线,横截面分别位于一正六边形abcdef 的六个顶点上,穿过a 、b 、c 、e 四点的直导线通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为b a e c I I I I I ====的恒定电流,穿过d 、f 两点的直导线通有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为2d f I I I ==的恒定电流,已知通电长直导线周围距离为r 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I B k r=,式中常量0k >,I 为电流大小,忽略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若电流a I 在正六边形的中心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则O 点处实际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方向分别是( )A .33B ,方向由O 点指向b 点B .3B ,方向由O 点指向cd 中点C .33B ,方向由O 点指向e 点D .3B ,方向由O 点指向af 中点3、如图所示为鱼饵自动投放器的装置示意图,其下部是一个高度可以调节的竖直细管,上部是四分之一圆弧弯管,管口沿水平方向。
竖直细管下端装有原长为L 0的轻质弹簧,弹簧下端与水面平齐,将弹簧压缩并锁定,把鱼饵放在弹簧上。
解除锁定当弹簧恢复原长时鱼饵获得速度v0。
不考虑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调节竖直细管的高度,可以改变鱼饵抛出后落水点距管口的水平距离,则该水平距离的最大值为A.+L0B.+2L0C.-L0D.-2L04、新型冠状病毒在显微镜下的形状如图所示,他的大小在纳米的数量级下,根据我们高中所学内容,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基本单位的是()A.长度B.m C.nm D.m/s5、如图甲所示,在x≥0的区域有在垂直于xOy平面(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用力使一个等边三角形闭合导线(粗细均匀)框,沿x轴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线框平面与纸面平行,底边BC与y轴平行,从顶点A刚入磁场开始计时,在线框全部进入磁场过程中,其感应电流I(取顺时针方向为正)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为图乙中的()A.B.C.D.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按照玻耳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氢原子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B.一个氢原子从n=4能级向基态跃迁,最多可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C.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吸收14 eV的光子而发生电离D.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水市第二中学15-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蕴含的美学骆冬青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古人对文字的创生充满惊怖和景仰之情,后世“敬惜字纸”的意识中凝聚着华人对“文字”的共通感。
汉字的诞生无从考据,可是,从古人刻画的留痕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鲜活灵动的精神。
这种精神凝聚在汉字中,凝聚在书法中,凝聚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
中华民族一项最伟大的创造,无疑是汉字这一文化符号。
身在中国文化浸润之中,却最容易忘记这一点。
这是因为,汉字与西方拼音文字比起来,似乎在文化形态的比较中,已经落了下风。
黑格尔曾断言:“拼音文字自在自为地最具智慧。
”这表达了赤裸裸的西方中心主义,表现了一种傲慢与偏见。
可是,这种观念,却被一些现代中国文人所接受。
这无疑是受一种进化论式的想法所支配,认为文字的发展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即图画文字、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在这样的序列中,似乎清晰地显示了一种文字所处的文化地位,最晚形成的表音文字自然属于最高级的文字。
那么,汉字处于什么位置?从文字的起源来看,即使是拼音文字,亦需以一定形体作为“符号”来展示“声音”。
也就是说,在根本意义上,形、音的合一,是所有文字必然的归宿。
只不过,西方的拼音文字是以“字母”为基本元素的,“字母”作为表音的基础,生成为“单词”,方才成为西方语言书面表达的意义元素。
汉字则不然。
许慎的《说文解字序》曰:“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①而浸多也。
”这里,着重指出了“象形”的重要性。
“文字”获得了一种哲学意义,作为“物象之本”的“文”和“形声相益”的“字”构成的“汉字”,与“字母”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形声相益”的复合形态出现的,从而具有了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生生不息”的创发性。
所以,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汉字似乎完成了一种飞跃。
但在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并非是一种单线的进化,“图”进一步形式化,“画”进一步抽象化,从而使“字”逐渐“象形化”“文字化”。
也就是说,汉字,正如公认的,是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
于是人们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
从以上提到的关于文字形态的进化论思路来看,从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个序列,选择一个恰当位置定义汉字,似乎最佳选择就是表意文字;若从“字母”来说,则西方“文字”表音说似乎可通。
但“字母”与中国“汉字”的地位明显不对等。
“字”对应的是西方的“词”。
而西方的“词”难道不是“表意”的吗?所以,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是一种概念错置,一种颇为荒唐的指称错乱。
汉字的复杂性,在这样的单线进化论思路中被忽视了。
汉字作为一种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其为人诟病处在“象形”。
可是,正因为“象形”,汉字才具有了独特的审美属性,才衍生了世界上最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即书法。
汉字是一种具有文化丰富性的符号,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一;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四种“文字发展阶段”,都智慧地凝结在“汉字”这种独特的符号之中,并且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从而成为一种美学上的奇迹。
汉字美学之提出,正在于汉字独具的文化特质。
在一些人看来的“落后”,却恰恰是汉字伟大的地方。
(选自《文史知识》2015年第4期有删改)【注】①孳乳:繁殖、派生。
1.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现在人们已经无法从文献中准确得知汉字是如何诞生的,不过那些优美的汉字依然能带给我们很多想象和美感。
B.汉字的形、音、义为一体让人们认定汉字是表意文字,形成这个观点是基于文字发展的“图画、象形、表意、表音”四种阶段的观点,却忽略了汉字的复杂性。
C.《说文解字序》认为,汉字是以“文”“字”两种“形声相益”的关系出现的,这种关系与根本意义上也是形音结合的拼音文字相同。
D.汉字被诟病的原因是汉字的象形性,不过汉字的象形性使汉字这种文化符号具有独特审美属性,衍生出世界上独特的书法艺术。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仓颉造字的传说体现了古人对文字创生的复杂情感,古人对写有文字纸张的尊敬、爱惜之情表现了他们对文字本身惊怖、推崇、敬仰的感情。
B.从文字的起源分析,所有文字都需要形体作为“符号”来表示字的读音,不过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区别在于汉字以“形声相益”的形态出现,因此具有了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生生不息”的创发性。
C.汉字独具的文化特质使得汉字蕴含美学,但有些人把汉字的美学当作落后的象征,完全忽略了汉字因为其美学特质才得以长久发展的问题。
D.汉字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是一次重大的飞跃,体现在此时的汉字特点是“图”更加形式化、“画”更加抽象化,这些让文字更加的象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拼音文字的基本元素是“字母”,然后生成表意的“单词”,这与汉字的“字”功能对等,有些人把汉字的“字”与拼音文字的“字母”对等是错误的。
B.汉字的产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这种创造的过程现在还保存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C.“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是说仓颉造字时首先是按照事物的特征画出形体,这就是所谓的“文”,这是“物象之本”,是造字的重要方法。
D.汉字能够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一,是把图画、象形、表意、表音等内容智慧凝结在一起并能够自由自在表达的文化符号。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
永乐二年进士。
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
监通州仓储,巡按畿内。
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
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
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
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贵不从。
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
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
明年进兵,大破之。
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
父丧归葬。
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
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
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
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
亨信言:“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
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
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帝纳其言而止。
初,亨信尝奏言:“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
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
不然,恐贻大患。
”兵部议,寝不行。
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
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
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出城者斩!”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
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
亨信登城语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
”也先逡巡引去。
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
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
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
洪既入卫,又与朱谦共守,劳绩甚著。
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
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
许之。
归八年,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罗亨信传》)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B.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C.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D.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
B.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
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D.车驾、陛下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很是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
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因此晋级一等。
B.皇上派遣官员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并提出如果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选择逃逸。
C.敌人兵临城下,形势非常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
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是被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D.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
为保卫宣府城,他持剑坐在城下,即使太上皇受到挟持,他都未曾打开城门。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5分)(2)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南征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8.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9.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
(2)《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的诗句:,。
(3)《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乙选做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前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