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河北省衡水二中新高考原创仿真试卷(十五)历史

合集下载

2020届河北省衡中同卷新高三原创精准预测考试(二十五)历史试卷

2020届河北省衡中同卷新高三原创精准预测考试(二十五)历史试卷

2020届河北省衡中同卷新高三原创精准预测考试(二十五)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分卷I一、选择题1.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

”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A.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B.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C. 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D.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

由材料“……皇家警察……香港警察……”可知,这是发生在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所以答案选B。

其他选项不符合,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香港回归2.历史学家钱穆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

2020届河北省衡中同卷新高考预测模拟考试(六)历史试卷

2020届河北省衡中同卷新高考预测模拟考试(六)历史试卷

2020届河北省衡中同卷新高考预测模拟考试(六)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在西周墓葬出土文物中,发现有奴隶主产品的标志和各种官工的印记。

在山东寿光县出土的西周“己侯”钟(乐器),铭文刻有“己侯作宝钟”五字。

在后来的市场发展中,其中带有文字标记的产品,有一小部分拿到市场上作为商品交换。

对此合理解释的是当时A. 工商食官局面已经被打破B. 农耕文明的时间观念性较强C. 官营手工业以市场为导向D. 文字标记产品具有招牌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西周标志“各种官工的印记”“己侯作宝钟”等“文字标记”的这些产品,在当时能起到商标和招牌的识别作用,故答案为D项;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西周“己侯”钟为乐器,而非是计时用的,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农耕文明的时间观念性较强,排除B项;“小部分拿到市场上作为商品交换”,说明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不是服务于市场,排除C项。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新高考原创精准预测试卷(四)历史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新高考原创精准预测试卷(四)历史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新高考原创精准预测试卷(四)历史★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1.西周春秋时期,讲究、学习礼仪,从事国家治理活动是贵族世袭的特权。

孔子突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将周礼中用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礼延伸到老百姓,将只有统治阶级才有资格学习的礼传授给普通老百姓。

这A.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B. 维护了社会等级秩序C. 巩固了分封宗法制D. 有助于突破世卿世禄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将周礼中用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礼延伸到老百姓”可知,孔子的礼教体现出了根植于周代的文化传统并将礼下移到平民百胜,注重以礼调节社会关系的特点,这有助于突破贵族特权,有助于突破世卿世禄制度,故D选项正确;“只有统治阶级才有资格学习的礼传授给普通老百姓”可知,体现了孔子将礼制下移到平民百姓,这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无关,故A选项错误;孔子将礼教下移到平民百姓,有利于冲击了社会等级秩序,而不是维护等级秩序,故B选项错误;礼仪制度是贵族的特权之一,也是与分封制宗法制相辅相成的制度,孔子将礼教下移到平民百姓,不利于巩固分封宗法制,故C选项错误。

2020届河北省衡中同卷新高考预测模拟考试(二十)历史试卷

2020届河北省衡中同卷新高考预测模拟考试(二十)历史试卷

2020届河北省衡中同卷新高考预测模拟考试(二十)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的分封同殷商时有很大不同,周代的分封以同姓子弟所封的“诸侯国”的武力为后盾,在原有的邦国部族区域强行楔入。

可见,西周分封制A. 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 扩大了王族政治特权C. 凸显了君主集权趋势D. 削弱了宗法血缘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通过大肆分封同姓子弟,并且以武力的方式将同姓诸侯国同其他邦国相互混合,这有利于强化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这一举措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对王族特权并无涉及;C选项错误,西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材料不能体现君主集权的趋势;D选项错误,周代分封制的推行是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的基础上的,该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2020届河北省衡水二中新高考原创仿真试卷(一)历史

2020届河北省衡水二中新高考原创仿真试卷(一)历史

2020届河北省衡水二中新高考原创仿真试卷(一)历史★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1.根据考古发现,商朝时期从黄河流域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遗址,尽管相距数千里,但在建筑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却显示出较大的趋同性。

这表明商朝时期A. 已经形成功能齐全的城市B. 各地之间存在经济文化交流C. 政治重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D. 城市工商业有较大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商朝时期从黄河流域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遗址,尽管相距数千里,但在建筑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却显示出较大的趋同性。

这说明各地之间存在经济文化交流,因此B选项正确。

2020届河北衡水中学新高考押题模拟考试(十)历史试卷

2020届河北衡水中学新高考押题模拟考试(十)历史试卷

2020届河北衡水中学新高考押题模拟考试(十)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 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中国私营工商业经历了两个阶段。

首先,中央和各级政府根据“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其次,对私营工商业的政策是逐步地、有计划地开展公私合营。

这两个阶段()A. 工商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B. 共同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的利用C. 发展目标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D. 分别属于过渡时期和建设时期【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中央和各级政府根据“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其次,对私营工商业的政策是逐步地、有计划地开展公私合营。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使工商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变成公有制,故A 正确。

2020-2021学年河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训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河北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训练历史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训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史记·日者列传》云:“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于天命哉?其于周尤甚,及秦可见。

”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 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于天命哉”可知,政治兴衰有占卜决定,而且直到秦朝依然可见这一现象,体现了王权和神权的结合,选项A正确;材料未反映出血缘关系,排除B;选项C符合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但与题无关,排除;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在秦朝,排除D。

2. 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这反映了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 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C. 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D. 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答案』D『解析』材料“周之子孙”可以看出这是宗法制,故C项错误;从材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来看,周朝的宗室子弟,那些不狂妄糊涂的人,没有不成为显达的诸侯的,这反映了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故D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是从秦朝开始的。

3.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这表明A. 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 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 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 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答案』D『解析』由“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可以得出,西周建立之后,其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功臣和宗室贵戚统领,故选D;当时是贵族政治体制,故A不符合史实;题干说到的诸侯国不是以素养作为依据的,而且也不是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故排除B;分封制不是构建的国家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C也不符合史实。

河北省衡水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仿真考试(二)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衡水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仿真考试(二)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0届高三仿真考试(二)第Ⅰ卷24、北宋朝廷尽收州县之财,州县日常开支全仰上司批拨。

由于州县额定行政费用之外,所收赋税“不留盈余”。

或者“水早涛至,闾里萧然,农民菜色。

而郡县且不能以赈救,而坐至流亡”。

这说明了A.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划调整B.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C.中央集权制阻碍社会进步 D.过分削弱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25、李釜源撰《地图综要》(研究明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内卷:“楚故泽国,耕稔甚饶。

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

”据此准确反映的是A.“苏湖熟,天下足”逐渐演变为“湖广熟,天下足”B.江浙农村转种棉花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湖广输入C.湖广地区在明代成为全国粮食重要产区D.经济重心转移湖广地区超过吴越26、范仲淹直抒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慷慨立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千百年来传诵不断的励志名言,均可推许为古代“国士”情操与境界的代表作。

它们反映出中国古代“国士”( )A.励志人仕救民 B.批判重利轻义C.固守儒学传统 D.倡行经世致用27、中国历史上累世同居的大家族被社会称为“义门”。

元朝浙东浦江义门郑氏,“其家十世同居,凡二百四十余年”,屡受朝廷褒奖。

元末战乱,农民军多次进入浦江县,都互相告诫:不得侵犯郑氏家族。

并派兵保护郑氏府第,护送外出逃难的郑氏家人返回。

这反映了A.封建社会聚族而居的安全功能B.儒家忠孝节义的道德底线作用C.郑氏的善行义举赢得社会尊崇D.郑氏结交农民军以求乱世自保28、《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而且并未颁行。

以致“历来办理夷务诸臣,但知有万年合约之名,而未见其文”。

相反,英国人却将其刊刻成书,四处出售,“民间转无不周知”。

清政府的行为成为国际外交史上的一个大笑话。

由此可见,鸦片战争A.有利于中国人接受近代法治观念 B.并没有对中国产生巨大灾难C.清政府依然坚持天朝上国观念D.有利于英国的思想在中国传播29.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学约》中说:“取六经义理制度微言大义,一一证以近事新理以发明之,然后孔子垂法万世、范围六合之真乃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河北省衡水二中新高考原创仿真试卷(十五)历史★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朝分封,不见授土授民,有“封”,而无“建”;西周授土授民,有“封”,更有“建”。

据此可知,西周分封( )A.实现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B.确立了周天子的专制王权C.加强了西周对地方的统治D.巩固了西周大一统的局面2.《老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去义,民复孝慈;绝巧去利,盗贼无有。

”这表明老子主张( )A.民贵君轻B.精神自由C.节俭尚贤D.无为而治3.下表是汉高祖强制性的人口迁移情况。

其主要目的是( )A.休养生息B.加强中央集权C.充实关中D.缓和阶级矛盾4.唐代科举制以士人“名”的高低为评鉴的标准、录取的依据。

这里的“名”不仅是文学教养的程度,更关键的是士大夫社会里文坛领袖给予的评价。

这一现象表明唐代科举取士( )A.以才学作为主要依据B.受前代选举制度的影响C.深受社会舆情的左右D.保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5下表是唐宋时政府对茶的管理政策。

据此可知,唐宋时期( )A.政府重视茶叶市场管理B.商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C.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并未落实6.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是对所有社会成员而言的,尤其是针对君王贵族和士大夫阶层而言的,但这种主张被推行的实际结果,变成了统治者限制平民百姓享受最基本的生活权利的利器。

这一现象表明( )A.理学背离了儒家的民本思想B.理学不能适应现实政治需要C.理学家使民众生活日益艰难D.理想诉求与现实实践的差异7.明代末年,都城北京出现了水工、棚匠、厨工等“十作”“三十六行”,南方苏州有了供人洗澡的“香水行”,杭州则开设了许多家茶馆,北方开封还有专为丧仪服务的冥衣铺,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这说明当时( )A.城市经济功能充满活力B.社会逐利观念盛行C.南北商业发展趋向平衡D.雇佣关系已经普及8.清朝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这表明清朝对外贸易的特点是( )A.商人垄断B.管理松弛C.严格限制D.朝贡贸易9.黄爵滋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上书朝廷:“各省州县地丁漕粮,征钱为多,及办奏销,悉以钱易银,折耗太苦,故前此多有盈余,今则无不赔垫。

各省盐商卖盐俱系钱文,交课尽归银两。

昔之争为利薮,今则视为畏途。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巨商屯积银元B.地方官吏盘剥C.鸦片走私猖獗D.银钱比价剧变10.鸦片战争前,中国知识界说到美国的国家元首,很自然的用“头人”“酋长”一类的字眼;鸦片战争后,发现无论用“酋”还是用“皇帝”都名不符实,于是音译了“伯理玺天德”,意译了“总统”来指称美国元首。

这说明( )A.知识界抛弃了传统的华夷观念B.知识界对美国的认识有所加深C.美国总统制得到国人普遍认同D.向西方学习进入主动选择阶段11.对于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说他们“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却将义和团视为“中国文化糟粕的大汇集”。

导致这两种看法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阶级立场B.评价角度C.指导理论D.依据史实12.下表为中国近代霍夫曼比例表(单位:万元)。

对表格中民族工业发展状况解读正确的是( )(注:霍夫曼比例即轻重工业比)A.日益萎缩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C.较快发展D.市场竞争力的增强13.华中抗日根据地成立初期,市场上流通有法币、伪币和抗日民主政权发行的“抗币”;到了抗战后期,随着法币的贬值等“抗币”已成为“新民主政权下地方性国家纸币”,并为当地百姓所信赖。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日本侵略者借伪币掠夺中国财富B.国民政府货币金融政策的彻底失败C.抗日根据地的货币问题得到解决D.抗日民主政权获得根据地民众认同14.1952年的院系调整以华北、华东、中南为重点,实行全国一盘棋。

通过院系调整,绝大多数省份都设有一所综合大学和工、农、医、师等专门学校。

当时的院系调整( )A.为社会主义改造服务B.力求实现高等教育布局的均衡C.建立了国民教育体系D.改变了高等教育水平落后局面15.不同于文革前着力塑造诸如王进喜等“光辉的英雄模范”形象,到了1990年代,勇攀时代高峰的企业管理者和技术持有者、自立自强再就业的下岗个人等成为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重点报道对象。

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主流媒体宣传方针的转变B.社会分配方式出现了变革C.下岗工人社会地位的提高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16.雅典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因为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但由于它是为适应特定具体的情势而制定的,因此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

这说明( )A.雅典公民的利益高于一切B.权力运行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C.城邦公民主导了民主政治D.陪审法庭已成为最高权力机关17.十六世纪后期的荷兰,低价小尺幅画作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画家们也不再执着于宗教题材画作,读信的妇女、家庭日常生活等充满趣味的题材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这反映了( ) A.荷兰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 B.市民放弃了天主教的信仰C.现实主义美术成为了主流D.市民阶层力量的发展壮大18.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君主的王位世代相袭,儿子优先于女儿,而女儿又优先于侄子或者侄女;如果男嗣死亡或者放弃王位,而且他也没有其他继承人,那么应由君主的女儿出任国王;此外该法案还规定,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来决定的,而非君主本人。

这说明( )A.王权进一步受到限制B.王位世袭制得以合法化C.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D.议会主权地位开始形成19.在正常情况下,织布和纺纱两道工序应该同步、同节奏。

1733年飞梭的发明打破了织布与纺纱的平衡,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轴纺纱机加快了纺纱速度,棉纱开始供过于求;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

这表明工业革命( )A.技术来源于劳动者实践B得益于自然科学革命C.植根于市场导向的创新D.首先兴起于棉纺织业20.下表为法国土地占有情况。

据此可知,当时法国( )A.国内市场狭窄B.工业发展速度快C.土地兼并严重D自然经济力量大21.对漫画《锯》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政治自由原则遭到破坏B中期选举决定了美国政局C美国两党利益存着根本分歧D美国政党政治具有局限性22.1965年,苏联推行“新经济体制”时经常使用“改革”一词,但在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之后就不准用了,改用“完善”一词。

这一变化说明当时的苏联( )A.在美苏争霸中具有优势地位B.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C.已经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D.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23.在欧盟经济振兴乏力的背景下,那些感到自己在全球投资贸易中遭受不利的欧盟国家和地区,正在出现滑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精英希望通过这种高筑壁垒、自我孤立的方法,来回应民众对生活状况和政府政策的不满。

欧盟“出现滑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表明( )A.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B.自由主义贸易政策的破产C.欧洲一体化水平提高D.欧盟更加关心民众的生活24.西方某画家曾说:“我们认为,笛卡尔主义者,伏尔泰主义者,以及其他理智的官员们利用理性,无非是想维持建立起来进而又死亡的社会准则。

”这位画家的创作旨在( )A.歌颂古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B.通过渲染色彩来表现人的感情C.抒发个体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D.遵循写实原则揭露社会的问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顺治四年,颁行《大清律》,凡十卷,共四百五十八条,其篇目及分门,完全因袭《明律》,后历代不断修缮。

《清律》规定:旗人与民族身份,刑罚有殊。

官员犯罪区分公罪与私罪。

官员贪赃,钦定例:百两以上者,绞决。

中央司法机关,主要有大理寺、刑部及都察院,又称三法司。

地方司法机关,有州、县,有府,有省,各掌该管内的行政、司法事务。

清代的审判机关,分三级管辖。

清代的刑罚,主刑为五刑,即笞、杖、徒、流、死。

材料二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下令“参酌各国法律,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并令设立“修订法律馆”。

修订法律馆先后译出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典,修改、制定了几部重要法典和一系列单行法规,从而使清朝原有的法律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删去旧律以吏、户、礼、兵、刑、工分篇的总目,统分为30门(篇);分别民、刑,即将旧律中继承、分产、婚姻、田宅、钱债、违约等纯属民事法律范畴的条款分出,不再科以刑罚;删去因形势变化而过时的条目,更改陈旧的词语、增加了些新的罪名(如盗毁铁路要件罪等)。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二月初五日会布《公司律》(附《商人通则》9条)。

其中规定:凡设立公司,须“赴商部注册”。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前期法律制度的特点。

(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2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律发展的认识。

(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今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各类事件,离我们越来越近,与我们越来越有关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