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花木产业情况汇报

花木产业情况汇报花木产业是指以花卉和园林绿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是现代城市绿化建设和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花木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成为了一个朝阳产业。
本文将就花木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汇报。
一、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花木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园林绿化和花卉的需求不断增加,花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 品种丰富多样。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种植技术的提高,各种花卉品种不断被引进和培育,市场上的花卉品种愈加丰富多样。
3. 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花卉作为一种装饰和美化环境的植物,市场需求旺盛。
二、面临的问题。
然而,花木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1. 品质参差不齐。
由于行业门槛低,一些小作坊式的花木种植者品质参差不齐,导致市场上花木品质良莠不齐。
2. 供应链短板。
在花木产业的供应链中,存在着一些短板,比如物流配送不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影响了花木产业的发展。
3. 竞争激烈。
随着花木产业的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一些小型花木企业面临着生存压力。
三、未来发展方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未来花木产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1. 提高品质。
加强对花木产业的监管,提高行业门槛,鼓励优质花木品种的种植和推广,提高整个产业的品质水平。
2. 优化供应链。
加强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优化信息流通,建立健全的供应链体系,提高产业的运行效率。
3. 加强合作。
鼓励花木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发展,共同应对市场竞争,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花木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品质、优化供应链、加强合作,才能够更好地推动花木产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在政府的支持下,花木产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篇)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篇)第一篇: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目前我区花卉苗木产业生产经营户44家,种植面积近1750亩,主要分布于安枞东线和安枞西线,其中:杨桥镇20户700亩,以永顺植物园260亩为代表林业休闲农家乐为主;大桥办事处眉山村17户400亩,以中小盆景花卉绿化苗木为主;白泽乡3户150亩,以城市绿化苗木为主;五横乡2户350亩,主要有浙江金华客商程久虎引进桂花新品种‘状元红’、‘金球桂’大苗基地300亩、安庆龙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棚育苗50亩;罗岭镇2户150亩,目前从事花卉苗木产业生产经营就业的人员达到400人,年生产各类花卉苗木175万株,年销售花卉苗木100多万株,实现销售总收入3000多万元。
全区花木在地产值500万元以上的有 2 户,100万元以上有10 户,50万元以上的有32 户。
大多育苗户在安庆江边都有盆景、桩头的销售网点,初步形成了以小区绿化、单位租赁办公绿化、零售的市场格局。
二、主要措施1、领导重视,发展目标明确。
近年来,各级领导对花卉苗木产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将花卉苗木产业列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花卉苗木工作列为政府经济工作的重要日程,要求林业部门围绕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建设市郊最大花卉苗木基地,要广泛宣传花卉苗木的发展远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地大户参与我区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
2、谋划发展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我区以安枞东线和安枞西线两条重点线路,形成两条绿色产业带。
安枞东线以常规绿化树种为主;安枞西线的大桥办事处以盆景、树桩以及名贵绿化树种为主,杨桥镇花卉苗木以服务生态旅游和农家乐为主;五横乡和大龙山镇以桂花新品种“金球桂”和“状元红”培育推广和大棚育苗为主,罗岭镇以巨石山风景区入口积极申报安庆植物园项目。
引进有经济实力的外商来投资花卉苗木业,实行工厂化、标准化生产与管理,以外商的销售市场带动花卉苗木生产的大发展,加快由传统生产模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
二里镇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二里镇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二里镇位于中国内江市东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小镇。
其中,花卉苗木产业是该镇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为了全面了解二里镇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现场调研。
通过该调研,我们对二里镇的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二里镇花卉苗木种植规模和品种丰富。
调研发现,二里镇花卉苗木种植规模较大,并且品种相当丰富。
当地农民以种植玫瑰、康乃馨、茉莉、蔷薇等花卉为主,同时还种植了松树、柏树、桂花树等苗木。
这些花卉苗木的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内江市及其周边城市。
二、花卉苗木产业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
三、花卉苗木产业链条较长。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二里镇花卉苗木产业涉及到从育苗、种植、采摘、销售等多个环节。
其中,育苗是整个产业链条的第一环节,农民通过在温室里育苗,然后将苗木移栽到田地里进行种植。
当花卉苗木成熟后,农民会选择适当时间采摘,然后运往市场进行销售。
整个产业链条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四、花卉苗木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尽管二里镇花卉苗木产业在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二里镇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依赖于气候条件,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花卉苗木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部分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缺乏科学技术支持,导致了产量和质量的不稳定。
最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农民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的竞争力。
五、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发展二里镇的花卉苗木产业,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科技支持,提供农民种植和育苗的技术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2.加强市场营销能力。
建立品牌,扩大营销渠道,提高商品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3.鼓励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通过合作社和合作组织,农民可以共同合作,分享资源和经验,提高整体竞争力。
4.加强政府支持和扶持政策。
为花卉苗木产业制定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经济和技术支持。
年度总结_花卉苗木(3篇)

第1篇一、前言2023年,我国花卉苗木产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产业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年度总结报告旨在全面回顾2023年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的发展建议。
二、2023年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概况1.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23年,我国花卉苗木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产业总产值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其中,花卉产值XX亿元,苗木产值XX亿元。
2. 产业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在技术创新方面,2023年,花卉苗木产业在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共获得新品种认定XX个,新品种推广面积达到XX万亩。
同时,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型种植模式、高效栽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3. 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花卉苗木产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链。
花卉苗木观光园、休闲农庄、康养基地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产业附加值得到提升。
4. 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平衡2023年,花卉苗木市场需求旺盛,供求关系趋于平衡。
一方面,城市绿化、景观建设、乡村振兴等项目对花卉苗木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花卉苗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业供给能力得到提升。
三、2023年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亮点1. 新品种培育取得突破2023年,我国花卉苗木产业在品种培育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如:紫藤、樱花、鸢尾等新品种得到广泛应用,丰富了市场供给。
2. 智能化种植技术得到推广智能化种植技术在花卉苗木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智能喷滴灌系统、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等,提高了产业生产效率。
3. 产业融合发展成果显著花卉苗木产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链,提升了产业附加值。
4. 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平衡市场需求旺盛,供求关系趋于平衡,花卉苗木产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四、存在的问题及挑战1.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我国花卉苗木产业在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制约了产业可持续发展。
市林业局XX年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市林业局20xx年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汇报为进一步加快我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步伐,实施企业品牌战略,今年来,我局紧紧围绕“打造全国最大最专业的亚热带彩叶树种基地”这一目标,通过开展全市花卉苗木企业等级认定,实施苗木种植及林业生态限额内工程定点采购,选育本土优良彩叶树种,启动林业产业园区建设等措施,为我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扶持并不断加大产业建设力度,全市花卉苗木产业正步入规范有序和不断壮大的发展之路。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开展等级认定,实施品牌战略根据“分类指导,壮大产业”的思路,为进一步壮大我市花卉苗木龙头企业和扩大市场影响力,经请示市政府同意,我局出台了《XX市花卉苗木企业等级认定实施办法(试行)》。
在20xx年9-10月期间,对全市境内从事花卉苗木生产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成立3年以上的企业,组织开展了一次全市花卉苗木企业等级认定工作。
经过企业申报、协会初审、专家评审、市局备案等程序,评定XX市花卉苗木行业一级企业9家、二级企业16家、三级企业15家。
通过此次等级认定,筛选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品种齐全,并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且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企业,也为今后我市花卉苗木产业实施品牌战略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我市花卉苗木企业等级认定工作为全省首创,省厅主管部门和省花协副会长全程参与了等级认定评审,得到了省厅和省花卉协会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
(二)广开销售渠道,加快去库存步伐为破解花卉苗木去库存难题,扩大销售渠道,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开展我市20xx-2019年造林绿化苗木、苗木种植及林业生态限额内工程定点采购。
充分运用全市花卉苗木企业等级认定结果,经与市财政局衔接,通过定点采购入围企业招投标,使我市花卉苗木企业首次能够直接成为政府采购供应商,为加快我市造林绿化苗木去库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目前入围企业的招投标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近期将进行公开招投标。
二是借助XX市花卉苗木网,在网站上对“数据苗木”实时更新的苗木供求信息以及本地市场苗木价格情况,让花卉苗木企业足不出户便可获得整体苗木市场行情。
二里镇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二里镇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了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我镇花卉苗木生产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推进花卉苗木生产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参考依据,近期我们对全镇目前花卉苗木生产产业化发展、经营情况及其它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以进一步探索我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和途径。
我们主要对花卉苗木发展较好的大盘村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花卉苗木发展现状大盘村地处城固县南部的米仓山脚下,距县城48公里,距离二里镇政府11公里。
全村现有人口416户、1448人,有耕地面积3374亩,林地面积13000亩。
花卉苗木是全村的支柱产业,现已发展苗木面积达1200亩,厚朴40万株、近1000亩。
仅苗木一项,去年的年产值就高达1000余万元,户均收入2万余元。
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达到7630元,比上一年的5209元增长了46.5%,在“科学发展、升级晋档”活动中成功晋升为二类村。
可以说,花卉苗木产业已成为了我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成为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成为了二里镇产业发展的一颗绿色明珠。
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业兴村势在必行。
但如何发展产业,走什么样的产业路子,是决定“富民强村”的关键之举。
2001年以前的大盘村,仍然是一个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的农业小山村,全村靠种植水稻、玉米、小麦为主。
由于山多地少,自然条件差等原因,该村一直没有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
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不愿意留在农村,纷纷外出打工。
“穷则思变”,为了给村里找到脱贫致富的门路,当时的村两委会研究,决定向周边的镇村学习种植花卉苗木,当年引进推广了300亩,但由于我们的土质不适合花卉苗木生长、且客源信息有限,于是引进花卉苗木的项目没有做成功。
2003年初春,我镇组织村干部到杨凌培训学习,参观了杨凌当地的一些花卉苗木基地,听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介绍种植花卉苗木具有较高的收益率,我们触动很大。
某市花卉苗木工作情况汇报

某市花卉苗木工作情况汇报某市花卉苗木工作情况汇报第一部分:市花卉苗木概述1.1 市花卉苗木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某市花卉苗木种类繁多,包括观赏花卉、果树苗木、林木苗木等。
观赏花卉主要包括玫瑰、牡丹、月季等;果树苗木主要包括苹果、梨、桃等;林木苗木主要包括杉木、柏木、槐木等。
这些花卉苗木广泛分布在全市各个区县,其中观赏花卉主要分布于市区的公园、花坛、街头等景观区域;果树苗木主要分布于市郊和农村地区的果园;林木苗木主要分布于山区和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
1.2 市花卉苗木的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某市花卉苗木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观赏花卉,在市区的公园、花坛、商业区等地有着非常大的需求。
同时,随着人们消费升级和生活品质提高,对于品质优良的花卉苗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花卉苗木产业对某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花卉苗木的种植和销售带动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花卉苗木市场的繁荣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物流、包装、花卉礼品等。
第二部分:市花卉苗木工作进展2.1 花卉苗木种植技术研发与推广为了提高花卉苗木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某市政府加大了对花卉苗木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和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强对花卉苗木种植的科学管理。
在种植过程中,加强了肥料的合理使用,科学施肥以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同时,某市还通过开展示范基地建设、培训班等方式,将花卉苗木种植技术传授给农民和种植户,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帮助他们提高花卉苗木生产能力。
2.2 花卉苗木品牌建设和推广为了提升某市花卉苗木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某市政府通过推行花卉苗木品牌建设策略,加强了品牌宣传和推广。
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花卉苗木企业品牌化建设,并鼓励企业进行品牌合作,提高品牌效益。
同时,某市还举办了多次花卉苗木展览会和交流会,为花卉苗木企业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通过这些活动,某市的花卉苗木品牌得到了广泛宣传和认可,提高了花卉苗木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2024年花卉苗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花卉苗木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花卉苗木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也是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花卉苗木市场逐渐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对花卉苗木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讨论。
市场规模与需求花卉苗木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建高楼、写字楼、购物中心等建筑物的增多,对花卉苗木的需求逐渐增加。
此外,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私人住宅、公共场所和工业园区等地也日益注重绿化和景观建设,进一步推动了花卉苗木市场的发展。
行业特点与竞争格局花卉苗木市场的特点是供应链较长、生命周期较长,并且与气候、季节等因素密切相关。
由于花卉苗木市场的门槛相对较低,竞争较为激烈。
目前,该市场还存在一些小规模的农户、经营户,与一些大型花卉苗木企业展开竞争。
同时,一些跨行业企业也进入该市场,增加了竞争压力。
品种和质量花卉苗木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品种,包括各种鲜花、盆栽、果树和观赏树木等。
市场上的花卉苗木质量良莠不齐,如何确保质量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问题。
一些大型花卉苗木企业依靠科技手段和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一致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渠道与销售方式花卉苗木市场的销售渠道多样化,包括批发市场、零售店、网络销售等。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花卉苗木。
此外,一些大型景观工程项目也成为了花卉苗木的重要销售渠道。
不过,传统的实体店依然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站式的购物体验。
消费者需求与行业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花卉苗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除了满足装饰和绿化的需求外,一些特殊功能的花卉苗木(如净化空气、防辐射等)也受到了关注,这可能会成为未来花卉苗木市场的发展趋势。
此外,消费者对于花卉苗木的品质和环保性能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对于优质、绿色的产品更加偏爱。
政策环境与发展前景政府对于花卉苗木市场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关注,推动了市场的规范化和良性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报告近年来,南召县花卉苗木产业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领导下,及时理顺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打造“河南领先、国内先进”的花木强县这一目标,以中原经济区、生态南阳建设为契机,走绿色路、打玉兰牌,按照“城镇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村花园化、全域绿色化”的要求,以“十大园”和“百公里玉兰长廊”为重点,积极与精准扶贫、生态文明、美丽乡村、观光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由种植辛夷“卖药”到培育花木“卖树”到打造集景观、休闲、文旅等一体化的生态观光苗圃“卖景”的产业“三级跳”,积极探索“规划引领+科研合作+品牌打造+产业融合”的科学发展道路。
南召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是北树南迁、南花北移的天然驯化基地,能满足多种不同生态要求的树种生长繁育,是北方苗木交易的主要集散地之一;是中国著名花木——望春玉兰的原生地、主产区,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辛夷之乡”,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的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中国林学会命名的“中国玉兰之乡”,国际木兰协会授予的玉兰产业“卓越贡献奖”。
我县连续多年被市政府授予“全市花卉苗木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南召玉兰培育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项目被授予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苗木类),南召县玉兰种质资源的调查利用与产业发展项目荣获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南召玉兰也被评为南阳知名农业品牌、南阳农业十大品牌,授予神农奖。
目前,南召县花卉苗木面积已达到40万亩,产值30亿元,其中玉兰种植面积已达32万亩,位居南阳市第一、河南省前列。
全县花木产业从业人员已达11.5万余人,花木专业合作社200余家,花木生产专业村55个,专业经纪人队伍6000多人,省级龙头企业9个,市级龙头企业10个,国家级花木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12家。
初步形成了以玉兰花木为主、适应北方种植的多种花木并存、有较大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产业格局。
xx年,南召县聘请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专家高起点编制了《南召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xx-2020)》,在对国内外发展趋势、南召县发展现状,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玉兰为主打特色品种,采用“三区一道”的形式进行区域布局。
“三区”即示范区、核心区和辐射区,“一道”指花木景观大道;示范区规划了八个花木示范园,核心区包括云阳、皇后、小店、城郊、留山等乡镇,辐射区为其余乡镇;花木景观大道即一条横贯东西的S331、两条纵穿南北的G207(南召县城)和S231(云阳镇)。
规划经多次征求意见,于xx年4月顺利通过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农学部主任尹伟伦,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启翔,南召县县长王放,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院院长包满珠,中国花卉协会联络部副处长孔海燕,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马履一,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所长李丰军,河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杨秋生,河南省林业厅造林处副处长姚国明,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赵天榜,南阳市林业局副局长齐宗俭等相关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的评审,为南召县花木产业发展提供了宏观性、方向性、指导性的决策依据。
近几年,南召县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河南农业大学、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开展了广泛科技合作,对南召玉兰进行全方位系统研究。
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与南召县共建的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库已完成选址、正在进行规划。
同时,为便于全国玉兰专家、玉兰代表城市(市花市树)、玉兰产业基地县、玉兰企业等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学习,汲取全国玉兰研究先进经验,提升南召县中国玉兰之乡、中国辛夷之乡 * 力和知名度,南召县作为发起人积极向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建议搭建交流平台,举办中国玉兰研讨会及成立全国性的玉兰组织。
xx年4月,在南召县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南召)玉兰研讨会,此后分别于xx年3月、xx年3月,连续承办了第二届、第三届中国玉兰研讨会。
xx 年7月7日,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决定成立玉兰学组。
2019年3月份,由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主办的玉兰种质资源保护与产业创新高端研讨会在我县成功举办。
通过交流全国玉兰学术研究成果,探讨玉兰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与会专家对南召县玉兰产业的实地考察、把脉问诊和建言献策,有力地推动了南召县玉兰产业的发展。
此外,还积极邀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靳晓白、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青林、西安植物园研究员王亚玲、中国林科院林业所研究员郑勇奇、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研究员姜景民、美国乔治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资深教授)张冬林、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处长张东林、山东省林科院院长徐金光、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杨喜田、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总工韩新华等国内知名专家培训以玉兰为主的花木知识。
南召县也组织专家巡回各乡镇进行花卉苗木实用技术培训,从xx年以来,累计培训4.2万人次。
通过努力,南召县林业技术人员住持或参与制订了全国林业行业标准《辛夷栽培技术规程》、《藤本月季栽培技术规程》和河南省地方标准《辛夷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玉兰育苗技术规程》以及南召县地方标准《南召玉兰育苗技术规程》等规程。
南召县林业技术人员共参与培育林木良种10多个,获得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奖励20多项,公开发表30多篇。
8个玉兰品种权申请已经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受理。
2019年3月份,丹霞似火、二月增春、小店佳粉、千纸飞鹤、红玉映天5个玉兰新品种通过了国家林草局新品办专家组的实审。
xx年3月份以来,南召县通过“花卉杯”竞赛、打造花木生态精品示范园、花木园区与美丽乡村、观光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等政策激励,以及举办玉兰花会等活动推介交流,共培育省级花木产业集群1家(南召锦天园林花木产业化集群),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2家(河南省南召县华龙辛夷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南召县锦天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省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南召华龙辛夷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南阳四季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南召新旺玉兰生态园有限公司、河南联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阳市宝天紫金农林有限公司、南召县锦天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南阳圣荣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农业产业化市重点龙头企业12家(南召县华龙辛夷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南召县锦天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南召县锦宇园林有限公司、南阳圣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
国家级示范社1家(南召县兴达无公害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12家。
xx年11月份被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授予中国玉兰之乡;xx 年1月,南召县被南阳市政府授予“xx年度全市苗木花卉工作先进单位”;xx年12月,南召花木网被河南电视台授予河南省优秀花木交流平台;xx年1月,南召玉兰被评选为“南阳农业十大品牌”,被南阳市品牌带动委员会、品牌节组委会授予“神农奖”;xx年2月,南召县被南阳市林业局授予“xx年度全市花卉苗木发展先进单位”;xx年3月,南召玉兰被南阳市知名品牌推进委员会授予“南阳知名农业品牌”;xx年5月,南召玉兰培育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项目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xx-xx年度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苗木类)”;xx年3月,南召县被国际木兰协会授予玉兰产业“卓越贡献奖”;2018年10月,《南召县玉兰种质资源的调查利用与产业发展》项目,被河南省林业厅授予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南召县花木产业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南召被誉为“玉兰故乡、天然氧吧”。
尤其是玉兰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链:生物制药、研发红茶、生态旅游,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同时,积极开展扶贫结对活动。
4月份,与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签订了《南召玉兰科技攻关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7月份,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顾晓君、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院长张浪等一行七人到我县考察了玉兰产业,并签订了《南召县野生玉兰保护地建设规划编制项目委托协议》、《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南召玉兰试验基地共建协议》,举行了“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南召玉兰试验基地”揭牌仪式。
承诺将南召玉兰在上海的玉兰小镇——崇明岛竖新镇试种推广,并且可以把南召玉兰作为优选树种在上海推荐,应用到上海国土造林绿化中。
实现强强联合、互相高攀、步步登高,从产业、从科技创新角度把南召玉兰打造成核心产业,在上海提供市场。
与沪结对,为南召玉兰抢占上海,进军华东市场提供坚实基础。
7月份,新郑市林业局局长郑彩霞带领退耕办、廊道建设科、廊道管护科等科室负责人到我县考察调研玉兰产业。
郑局长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 * 关于开展结对帮扶贫困县工作的要求,尽快按照两地党委、政府达成的初步意见,积极开展林业“结亲”帮扶工作,要依托郑州市绿化工程建设,全力推动南召县花木产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将南召县作为新郑市绿化工程建设苗木的首选购买地;二是尽量根据南召县现有苗木种类、规格进行设计造林绿化工程;三是积极促进新郑市好想你、华北苗木等重点林业企业与南召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扶贫。
通过对南召县以玉兰为主的花木产业发展的调查、利用、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近几年南召县花卉苗木产业在产业规划的引领下,坚持发展玉兰、突出特色的原则,通过与中国林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等高等科研院校合作强化科研力量,不断培育新品种、研发新技术;通过建设花木精品示范园区、打造玉兰花木长廊、举办玉兰节会等一系列措施发展推介玉兰产业,打造一批以玉兰为主的品牌及龙头企业、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南召玉兰 * 力和知名度;通过花木园区与精准扶贫、生态文明、美丽乡村、观光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以及产品的深加工(玉兰精油、玉兰红茶等),不断拉长产业链条,丰富玉兰文化的内涵,提升产业的凝聚力和发展动力。
通过实践,充分体现了“规划是基础,科研是核心,品牌是关键,融合是方向”的花木产业发展思路。
因此,提炼出了走“规划引领+科研合作+品牌打造+产业融合”的科学发展道路。
南召县是望春玉兰的原生地,全国辛夷的主产区。
全县中低山区均有分布。
《河南省志》第五十八卷记载,“辛夷花应用始于元末明初。
主产于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一带,以南召所产质地最佳”。
《南召县志》记载,元明之间,广为栽植。
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南召县至今仍保留有500年以上的玉兰天然植物群落。
全县胸径在100厘米以上的望春玉兰就有1616株,其中最大一株胸径达200多厘米、树龄1000余年,被誉为“玉兰王”。
1983年,县人大将玉兰花定为南召的“县花”。
2018年,市人大将望春玉兰定为南阳的“市树”。
据调查,南召县现有苗木种类约300种。
主要品种有望春玉兰、二乔玉兰、紫玉兰、黄玉兰、白玉兰、荷花玉兰、女贞、五角枫、三角枫、红叶石楠、中华石楠、栾树、黄山栾、桂花、七叶树、香樟、木瓜、杜仲、紫薇、银杏、黄栌、树形月季等7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