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及特征

合集下载

地球表层系统

地球表层系统
5、生物—非生物循环实现途径 ——合成作用 ——分解作用
二、地球表层旳能量转换
1、地球表层旳能源 热能、引力能、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旳传播、 地表太阳辐射分布旳不均衡性)
2、太阳能在地球表层旳转换 (1)太阳能在无机界旳转换 大气、水体运动旳动能,岩石风化、土壤形成旳 动力 (2)太阳能在有机界旳转换 太阳能经过生态系统转换为化学能 林德曼与十分之一定律
生在这里
四、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旳总和 生物圈是进行着生命过程旳地球表层外壳,存在
着大量旳生命形式 植物旳有机质总量占生物圈有机质总量旳90%以上 绝大多数生物都集中生活在地面、水面上下100—
200M范围内,所以又称“生物膜”
五、智慧圈
智慧圈是指人类及人类旳生存环境旳总和 智慧圈与生物圈旳关系:人类是生物旳一种构成
(一)地质大循环
1、概念 地质大循环是地壳运动引起旳海陆间物质循环变 化过程和大洋底部物质与地幔物质间旳循环变化 过程。
2、大洋底部物质与地幔物质间旳循环过程 ——板块运动
3、海陆间物质循环变化过程 风化、淋溶、搬运、沉积、抬升
(二)大气循环(大气旳循环运动)
1、大气环流
——垂直环流圈(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呈环流形式
分三个层圈:沉积岩层——硅铝层——硅镁层 表面起伏不平,呈复杂多样旳地貌形态 表面有风化壳,其上发育有土壤层
二、水圈
水圈是地球上水旳多种存在形式覆盖旳圈层 水圈最大厚度约20KM,总水量达138600KM3 海洋占地球总水量旳96.5%,陆地水占总水量旳
3.5% 江、河、湖、沼旳地表水仅占极小部分
Each year
Accumulated
围湖造田历史统计

(完整版)地理科学导论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地理科学导论知识点汇总

第1章地球系统1.地球表层系统是指接近地球固体表层的沉积岩和对流层大气构成的物质系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地球表层系统的空间范围:上至对流层顶层(不受内力影响),下至沉积岩底层(不受外力影响)。

3.地球表层的特点:①是气态液态固态三相界面体系②是人类活动的直接环境③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场所④是有机与无机相互转化的场所。

4.地球表层的构造分为五个圈层: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智慧圈。

5.岩石圈是地球外围的固体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坚硬的岩石组成。

6.水圈是地球上水的各种存在形式覆盖的圈层。

7.大气圈是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包围地球的巨厚气态物质。

8.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

(有生物存在的地方就属于生物圈的一部分)(又称生物膜)9.智慧圈指人类及人类生存环境的总和,又称技术圈、人类圈、社会圈,主要强调人的作用。

10.地球表层的能量转换的方式:对流、传导和辐射。

11.地球表层的能量来源:①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②来自天体的引力能。

③来自太阳的辐射能。

12.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层的转换:①太阳能在无机界的转换。

(大气环流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地面的主要热源是大气热量)②太阳能在有机界的转换。

(在有机界太阳辐射能的转换时通过生态系统来实现的)13.太阳能在有机界的转换:先是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然后通过食物链逐级转化,每级转化都耗散大部分能量,基本上按链形式实现的——能量守恒定律)基者14.地球内部热能在地球表层的转换:地下热能是由地球组成物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它是火山地震岩浆活动和地壳活动的能量来源。

15.地球内部热能造成的地壳运动有突变和渐变。

火山、地震是突变的形式。

大部分情况下是渐变形式——沧海桑田。

16.引力能包括两个方面:地球对地球表层物质的吸引和月球太阳等天体对地表物质的吸引。

前者以潜在的势能存在,它总是力图使地球上的物质处于稳定状态。

后者引起地球的周期性弹性形变,其中以海洋的潮汐最为明显,又是一种将引力能转化为动能的形式。

高三地球知识点

高三地球知识点

高三地球知识点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了解地球的知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关于高三地球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地球的结构地球主要由内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地壳等组成。

内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外核则由液态的铁和镍构成。

下地幔和上地幔是由岩石构成的层,而地壳则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壳层。

二、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外层等。

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其中包含着我们所生活在的大气环境。

平流层以上的层次主要由稀薄的气体组成,起到保护地球的作用。

三、地球的水圈地球的水圈是指地球上所有水的总体循环系统。

它包括大海、河流、湖泊、冰雪、地下水等。

水圈的循环起到调节地球气候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四、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它引起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一年时间完成一次,这决定了季节的变化。

五、地球的地理特征地球上有许多地理特征,包括山脉、平原、河流、湖泊、草原和沙漠等。

这些地形地貌的不同给地球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

六、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地球是一个生命丰富的星球,拥有各种各样的生物种类。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资源。

七、地球的环境问题地球面临着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地球做出努力。

总结: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了解地球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

希望通过对高三地球知识点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地球的了解,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来。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地球。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考研笔记(第三章:地球寰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考研笔记(第三章:地球寰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

一、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1. 大气层:- 对流层:位于地球表面上方约10-15公里的大气层,其中包含了大部分的气候现象和天气变化。

对流层中的空气循环形成了风和气候系统。

-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高度约15-50公里,大气层中的气流基本上是水平流动的。

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起到了屏蔽紫外线辐射的作用。

-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之上,高度约20-50公里,含有大量的臭氧分子,起到过滤紫外线的作用,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辐射的伤害。

2. 水体:- 海洋:地球表层的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约71%,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海洋对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提供食物资源等起着重要作用。

海洋中的洋流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也对地球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 湖泊:地球表层的湖泊是由淡水组成的水体,对于维持地区的水循环、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活等具有重要意义。

湖泊中的水质和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对周围环境和生物群落有着重要影响。

- 河流:地球表层的河流是水体在陆地上流动的一部分,它们对于水循环、土壤侵蚀和提供淡水资源等起着重要作用。

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对周围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有着重要影响。

- 冰川:地球表层的冰川是由积雪和冰形成的,它们对于地球的水循环、气候调节和海平面的变化等有重要影响。

冰川的融化速度和冰川水资源的变化对地球气候和水资源分配有着重要影响。

3. 陆地:- 大陆:地球表层的大陆是由地壳构成的陆地部分,包括七大洲和一些岛屿。

大陆上的地形地貌多样,包括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

大陆地壳的构造和地质活动对地球的地震、火山活动和地壳演化有着重要影响。

- 植被:地球表层的植被是陆地上的植物群落,包括森林、草原、沙漠等。

植被对于土壤保持、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起着重要作用。

植被的分布和类型受到气候、土壤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 土壤:地球表层的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和有机物分解形成的,它们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同时也是水分和养分的储存和传递介质。

学习并理解地球的构成

学习并理解地球的构成

学习并理解地球的构成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对地球的构成的学习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它。

本文将从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表层构成和地球系统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展开论述,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地球的构成。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有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内部结构,主要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最深处,分为内核和外核,内核主要由固态铁镍组成,而外核则是液态铁镍。

地幔位于地核和地壳之间,主要由固态岩石、硅酸盐等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是我们生活和活动的地方,主要由不同类型的岩石和矿物质组成。

二、地球的表层构成地球的表层构成包括地壳、大气、水体和生物体。

地壳上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岩石,如火山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

大气层是地球表面上的气体包围层,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水体是地球表面的水资源,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冰川等,是维持生命和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体则是地球上的生物群落,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三、地球系统的相互作用地球的构成不仅仅是内部的物质结构,更包括与其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地球系统包括地球内部系统、大气系统、水文系统和生物系统。

地球内部系统通过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影响着地壳的演变和地形的变化。

大气系统中的气候和天气变化直接影响着地球的生态环境和物种分布。

水文系统中的水循环不仅影响着水资源的分配和可持续利用,还对地表和地下的地质过程产生影响。

生物系统则通过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维持着地球的生命和生态平衡。

总的来说,地球的构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

地球的内部结构决定着地壳的特点和地表地貌的形成,而地球系统的相互作用则影响着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条件。

深入学习并理解地球的构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增强对地球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我们应该珍惜地球资源,减少对地球的破坏,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只有通过全面了解和有效管理地球的构成,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地球,为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和美好的家园。

第三章 1地球表层系统PPT课件

第三章 1地球表层系统PPT课件
10
外生能: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占极小部 分者还有星际间的引力能,如太阳、月亮对 地球的潮汐作用,陨石堕落的机械能以及各 种宇宙线所放射的能量。
11
地球表层的物质循环:
12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3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大家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4
7
二、 地球表层特征
地球表层是物质三态存在和相互作用的场所: 界面机制、异质机制
地球表层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有机界和无机界互相转化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8
三、 地球表层能量和物质循环
地球表层的能量循环
9
第一节 地球表层系统
地球表层的能量转换 : 内生能:内生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地球本身的引力
3
水圈:是地球上水的各种存在形式覆盖的圈 层,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及岩石孔 隙中的地下水,最大厚度约20千米。水圈总 水量达1386000立方千米,海洋占地球总 面积的70.8%,占地球总水量的96.5%。 陆地水占总水量的3.5%,其中冰川占 1.74%,为淡水总量的68.7%;地下水占 总水量的1.7%,其他江、河、湖、沼的地 表水仅占极小部分,但却对人类具有重要意 义。
第三章 理论地理学

认识地球的表层特征

认识地球的表层特征

认识地球的表层特征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拥有丰富多样的表层特征。

通过认识地球的表层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组成和演化过程,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

本文将介绍地球的陆地、水体和大气三个主要表层特征。

一、陆地表层特征地球的陆地表层特征包括地壳、岩石和山脉等。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由地壳板块组成。

地壳板块分为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它们之间由构造活动形成的地壳边界构成了地壳的主要特征。

岩石是构成地壳的基本单元,根据其成因和结构特征,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

山脉是地壳板块的隆起和抬升形成的地形,也是陆地表层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水体表层特征地球的水体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冰川等。

海洋是地球表面积最大的水体,占据了地球总面积的70%以上。

海洋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对地球的气候和全球循环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湖泊是由河流或其他水体形成的淡水水域,它们通常位于陆地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和生态系统。

河流是地球表面形成的水道,负责陆地上水的补给和排放,为人类提供了生活所需的淡水资源。

冰川是地球表面积雪积累形成的冰川体,它们是水资源的重要储存库,也是地球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

三、大气表层特征地球的大气由大气层、气候和天气等组成。

大气层是地球表层特征中的关键部分,它由不同高度和气候特征的气层组成。

从地球表面向上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外层等。

气候是一定区域内长期的天气状况统计而成,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要素,反映了地球大气的长期气候变化规律。

天气是指某一时刻和某一地点的大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和风速等要素,对于人类日常生活和农业、交通等有重要影响。

结语通过对地球的表层特征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构成和演化过程,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

陆地、水体和大气是地球表层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和气候变化。

保护地球表层特征,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为后代子孙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八章 地球表层系统的整体特征

第八章 地球表层系统的整体特征

第8章地球表层系统的整体特征第1节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第2节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第3节地球表层系统的概念模型一、地球表层系统的圈层结构六个子系统形成地表系统的空间序。

三个无机子系统: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一个类有机子系统:土壤圈一个有机子系统:生物圈一个超有机子系统:人类圈或智慧圈每个圈层内部又有次级的组分和结构,形成一个有层序的整体,它们都属于开放系统。

(一)大气圈(atmosphere)1.包围地球,空间上连续的圈层;2.具有相对小的质量和厚度;3.具有较大的可压缩性,小的比热和密度;4.易于流动,具有很大的变率;5.对于外界扰动的响应时间最短;6.具有混沌性质——非线性;7.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量传输的重要载体。

(二)水圈(hydrosphere)1.具有空间上不完全连续的性质;2.质量仅次于岩石圈;3.具有重要的热特性(如热容量高);4.生命过程的重要介质和活跃的外营力;5.不同水体对环境扰动的响应时间差别显著;6.排熵最有效的介质;7.地球表层系统中的能量储存器和稳定因素。

(三)岩石圈(lithosphere)1.固体地球的一部分,具有连续分布的特点;2.质量最大的圈层;3.通过地形对其它圈层的性质和状态产生影响;4.对外界环境扰动的响应时间最长;5.除了地震和火山活动外,运动异常缓慢;6.地球表层系统中“不变”的因子。

(四)土壤圈(pedosphere)1.呈不连续分布,且质量很小;2.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交界面;3.大气、水、岩石、生物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循环、转化、交换的中心场所;4.对于外界环境扰动的响应时间很长;5.地球表层系统中相对稳定的因子。

(五)生物圈(biosphere)(1)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命有机体及其占据的空间;(2)呈不连续分布,且质量很小;(3)使太阳能在地表系统中传输、转化的过程延长,效率提高;(4)将负熵流引入地球表层系统,促进系统向有序方向演化;(5)生物圈对于大气圈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响应时间从季节到数百年;(6)在人类活动的巨大扰动下,生物物种的数量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及特征、功能
1
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特征包括( )。

A、垂直分层、水平分异
B、立体交叉、多级嵌套
C、垂直分层、立体交叉、多级嵌套
D、垂直分层、水平分异、立体交叉、多级嵌套
正确答案:D
2
下列选项关于人类在四个圈层中的地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是生物圈一部分
B、四大圈层是人类诞生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C、人类决定四大圈层的关系
D、人类与四大圈层均有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C
3
【多选题】地表过程主要包含()。

A、物理过程
B、生物过程
C、人类过程
D、化学过程
正确答案:ABCD
4
地表系统只包含物质传输、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这三个功能。

()
正确答案:×
5
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这四个圈层组成的。

() 正确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