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河南省编导制作统考试题

合集下载

2010年河南省编导统考之编写故事优秀范文选

2010年河南省编导统考之编写故事优秀范文选

三、编写故事(本大题共1小题。

共计40分)生病的小明正在宿舍百无聊赖的看书,门突然开了,......要求:1、根据所给场景,展开想象,续写故事,题目自拟;2、熟练运用编写故事的技巧,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完整;3、语言要具有较强的画面感,字数不少于800字;真相大白分数:满分38分xx生病的小明正在宿舍百无聊赖的看书,门突然开了,小明转头一看原来是同宿舍的小刚大汗淋淋,垂头丧气的回来了。

小明见小刚回来,着急的问足球比赛的情况。

小刚很沉重的回答道:“比赛输掉了,我们足球队远远输给了光明足球队。

”小明很懊悔的责怪自己,如果自己能参加这场比赛,球队或许还有获胜的希望,可惜自己的脚扭伤了,下地走路还得一瘸一拐无法踢球。

小明是他所在高中校足球队的队长。

因为他从小热爱足球,从小就开始学习,练到了一身的本领。

他为人善良,球技也是相当的棒才当之无愧成为了队长,小刚和小明是同一足球队的,昔日的他们是球场是上好兄弟,他们两个配合默契,成为学校足球队的主力,因小明技高一筹,他成为学校足球队的队长,而小刚则是足球队的副队长。

也许是由于差距,让他们在意见上常常不一致,发生矛盾,但小明一直都认为这都是为了足球队好,并不影响他俩的感情,但小刚则不然,他处处与小明争风头,并视他为劲敌,立誓要超过他。

小刚告诉小明比赛的情况,小明听后似乎有些生气,没好气的对小刚说:“是你没有顾及到团队合作,太在意自己个人能力的表现。

”小刚生气起来,说:“你怎么不去比赛,我认为我比你做的好,我与队友都已经尽力了,你却在这说风凉话”。

小明则说:“我要不是上次训练不小心把脚扭了,我能不参加这次比才吗”?话音落后,小明没听到小刚的反驳声,觉得很奇怪,一看小刚,小刚的表情有些僵硬,有些诡异。

此时小明突然想起自己的脚是在训练时与小刚抢球时扭的。

小明觉得不太对劲,觉得可能是小刚故意的。

于是便故意问了一句:“你怎么不说话?”谁知道小刚吞吞吐吐起来。

小明此时已经有把握了,便说:“小明的脚扭伤是不是你故意的?”小刚此刻显得十分心虚,跑出了门,不知去哪了。

2010-2011年河南省编导统考真题及试卷分析(含4套模拟试题)

2010-2011年河南省编导统考真题及试卷分析(含4套模拟试题)

2011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统招考试面试考题1.川大学自主招生政策出台,偏才怪才可破格录取,对此有你有看法?近期各大院校招生进行的如火如荼,而不同的学校也推出了不同的政策。

川大近期推出了怪才偏才破格录取的政策,对我们的选择起了不小的影响。

面对这一社会现象,首先,出现这种问题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中国教育体制“万人过独木桥”的现象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学生越来越多,而院校虽然不断扩招,但是每年还是有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学可上。

学生面对上大学的压力更大。

从而把目光投向了更多的上学途径,自主招生在这种环境下也进行了自身的调整。

其次 ,对于学校来说,人才的保留是有助于促进学校发展。

钱钟书当时面对报考清华大学的时候,语文满分,数学零分,英语则是接近满分。

清华大学当时就录用了钱钟书。

偏才得到保护,得到更好的深造,从而钱钟书才能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偏才怪才的界定上,要严格把关,防止有潜力的学生流失,更要防止个别学生投机。

最后,对于学生来讲,个人的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有部分学生确实对某些学科很有钻研的尽头,并且在某些学科上是有天赋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成了所谓的偏才怪才。

川大的这一政策让这一部分学生看到了升学的希望,让他们在专业领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学习。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有专业素质的人才。

所谓术业有专攻,只有达到更好专业素养,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

川大自主招生政策偏才怪才破格录取,有助于学校和学生的成长。

2.某校设置人品币,表现好的要发人品币引发争议,对此你有何看法?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提倡的行为。

首先,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一个“人品币”呢?原因如下:经济社会下,好的社会风气,好的榜样人物似乎正在慢慢消失……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要采取什么行动来挽回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

某校的行为,其实正是一种奖励机制,有助于良好风气的转化。

让更多的人对于好人品趋之若鹜。

那么其引发争议的关键在于,把人品、道德与金钱联系在一起,让很多人认为这是对道德规范的一种侮辱。

2010统考真题

2010统考真题

河南省2009年艺术高考编导专业省统考试题
1.易卜生中期创作的两部史诗剧是()。

A.《玩偶之家》、《比尔·金特》 B.《比尔·金特》、《布朗德》
C.《人民公敌》、《群鬼》 D.《建筑师》、《布朗德》
2.抒发强烈的个人感受,描写大自然的美,缅怀过去或展望将来,爱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异乎寻常的情节、自然环境和人物等,这是()的主要特征。

A.人文主义文学 B.古典主义文学
C.感伤主义文学 D.浪漫主义文学
3.易卜生作品中提出“人的精神反叛”问题的是()。

A.《布朗德》 B.《玩偶之家》
C.《比尔·金特》 D.《群鬼》
(三)连线题(10分)
1、请用线条把下面中国不同时期的作家和其作品连接起来(5分)
阮籍《李有才板话》
高明《黎明的通知》
沈从文《神巫之爱》
赵树理《咏怀诗》
艾青《琵琶记》
2、请用线条把下面外国不同时期作家和其作品连接起来(5分)
萨克雷《羊脂球》
莫泊桑《名利场》
席勒《艰难时世》
狄更斯《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阴谋与爱情》
二、材料作文(根据给定素材,编写故事,共30分)
一天晚上,唐雷到电影院看电影,这个时候荧幕上出现了一个画面,他被这一切深深地吸引住了,不由得陷入了思考之中……
要求:1、根据所给场景,展开合理想象,续写故事,题目自拟;
2、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3、字数不少于800字。

河南编导2010试题答案

河南编导2010试题答案

河南编导2010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导演是()。

A.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B. 詹姆斯·卡梅隆C. 乔治·卢卡斯D. 马丁·斯科塞斯答案:B. 詹姆斯·卡梅隆2. 下列哪个不是编导工作的基本环节?()。

A. 剧本创作B. 角色选角C. 特效制作D. 拍摄计划安排答案:C. 特效制作3. 在电影制作中,负责镜头语言设计的是()。

A. 导演B. 编剧C. 摄影师D. 灯光师答案:A. 导演4. 以下哪位是中国著名的电影导演?()。

A. 张艺谋B. 李安C. 王家卫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 所有选项都是5. 编导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 观众口味B. 技术水平C. 资金预算D. 故事情节答案:D. 故事情节二、简答题1. 请简述电影编导的基本职责。

电影编导是电影制作中的核心人物,负责将剧本转化为视觉艺术作品。

基本职责包括剧本分析与创作、视觉风格的设计、演员指导、拍摄现场的指导与控制、后期剪辑的监督等。

编导需要具备艺术创造力、技术知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以确保电影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2. 阐述电影剧本的三大要素。

电影剧本的三大要素包括情节、角色和对话。

情节是故事发展的主要线索,包括起始事件、冲突、高潮和结局等部分。

角色是情节发展中的行为主体,其性格特征和行为动机对故事的推进至关重要。

对话则是角色之间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是展现角色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

3. 描述电影拍摄中镜头语言的作用。

镜头语言是电影中用以表达情感、叙述故事和传达主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不同的镜头大小(如特写、中景、全景)、镜头运动(如平移、推进、拉远)、视角和构图等,编导可以创造出紧张、轻松、悲伤、喜悦等多种情绪氛围,引导观众的感知和理解。

镜头语言的有效运用,能够增强电影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

三、论述题1. 论述电影编导在电影制作中的重要性。

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考试试卷

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清代有两位著名戏曲作家,时称“南洪北孔,,其中的“北孔”是指那代表作“南洪”是指代表作2、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3.《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留神话最多的著作,代表性神话故事有、4、我国电影界的三大奖项分别是、、。

5.“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6、初唐四杰是指初唐高宗至武后初年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优秀诗人,他们是王勃、、卢照邻和7、“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发起的,“花间词派”的创始者是晚唐词人。

“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是8. 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9.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是、、,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

10.陶渊明是诗派的代表诗人,代表作有,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尔在其《思想录》中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我们全部的尊严在于思想。

”请阐述其中的人生哲理,这句话对我们有何启示。

2.曹操的《短歌行》里“忧”字反复出现,请写出这首诗中包含忧字的两句诗,你认为作者忧的是什么?3.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助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阐述了什么哲理。

4.请写出《水浒传》中的三位英雄人物,并结合故事内容分析其中一位人物形象。

5.张晓风在其散文《行道树》文末写到:“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行道树,”为什么说“行道树”既是忧愁又是快乐?如何使行道树多些快乐,少些忧愁?三.材料分析(20分)东北大学毕业生网上找工作误入传销组织失去生命,请对这一事件作简要评析。

四.编写故事(40分)按照和子龙的约定,林浩来到了那个小河,可是现在小河已经干枯,他心事重重的走在岸边,想起小时候和子龙,大力和小伙伴们在河里嬉戏玩耍......五.影视作品分析(80分)1.张国和龙晓伟被塔利班绑架后都经历了哪些磨难?中国政府为营救他们做了哪些工作?2.片中有两处运用了巴基斯坦民族音乐,请把他们找出来,并分析这两段音乐片中的作用。

2010编导考题

2010编导考题

2010上戏初试:散文写作:二选一1.追逐2.脚下散文 1 翩翩少年 2 脚比路长二选一:1 童心未泯2 今天没有晚自习笔试:散文写作题目:1 那一次离别2 聆听寂静2010年名校第一考——上戏常年招生戏文戏剧评论考题小品《动物园游记》附赠一个在线观看的地址:/programs/view/JM_H3g4pFy8/故事续写:小明的爸爸得到一笔奖金,爸爸说:奖金有妈妈一份,也有小明一份。

但是小明要花在有用的地方,小明提出……2010年南京艺术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影视策划与制片方向南京考点复试命题写作考题题目:人生中的一小步字数:1500左右题材不限2010年中国戏曲学院杭州考点戏文初试考题1 滥竽充数2 《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二选一。

2010年中央戏剧学院戏文专业创作方向复试叙事散文写作考题:题目叙事性散文,要求要围绕人物。

《告别》。

2010年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戏剧创作方向、电视剧创作方向、戏剧史论与批评方向初试文艺常识考题(北京考点上午场)一、成语填空10分人浮于事众志成城安贫乐道不即不离不情之请固步自封寡廉鲜耻佶屈聱牙开门揖盗始作俑者二、请读诗写读后感200字左右15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三、文言文25分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

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己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

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汉·贾谊·《治安策》翻译:人的智力,能认识已经发生的事,不能认识将要发生的事。

2010年河南省编导制作专业统招考试试题

2010年河南省编导制作专业统招考试试题

2010年河南省编导制作专业统招考试试题
1.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是与非。

2.儿子让别人代写作业,父亲批评儿子,儿子揭老底说父亲让别人抄笔记,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3.大学生成绩单需要家长签名引发争议,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4.新加坡拒绝接受7岁神童上大学惹争议,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5.60余位河南企业家在二七塔自发组织齐诵“不欠薪倡议书”,对此你有何看法?
6.川大学自主招生政策出台,偏才怪才可破格录取,对此有你有看法?
7.某校设置人品币,表现好的要发人品币引发争议,对此你有何看法?
8.南京一公交司机在行驶途中突发心脏病,他坚持把车停在路边让所有乘客下车,而自己抢救无效死亡,对此你有何看法!
9.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该不该被禁止?
10.大学生放弃万元月薪回家养鸡
11.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后在美国耶鲁大学就读的张磊,“已经保证”向耶鲁大学捐赠888.8888万美元,并称耶鲁大学改变了其一生。

不少中国网友对此事表示不满,认为张磊不该向耶鲁捐款;也有网友反思说,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败。

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更多优质数字出版精品学习资料下载地址/us/app/id439632982?mt=8百度阅读/book/press/10051百度应用/appweb/c?cid=4。

河南省编导制作统考试题类型、评分标准及例卷

河南省编导制作统考试题类型、评分标准及例卷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编导制作类专业考试试题类型、评分标准及例卷(一)考试环节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术科考试人从2008年开始由面试和笔试两个环节组成,满分200分,其中面试50分,笔试150分,面试、笔试共分两次进行,但次序不定。

(二)考试科目1、面试(满分50分)(1)面试内容即兴评述,满分50分(限时2分钟以内)。

(2)面试程序①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凭《专业准考证》、身份证、《面试次序表》进入备考室,在备考室抽签决定本组考试的考场号;②由引导员带到相应的候考室,在候考室抽签决定自己的考试顺序,然后将序号填写在《面试次序表》的“编号”栏内,依次阅题备考;③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参加考试;④考试结束后到成绩领取处签领本人的成绩通知单,由工作人员统一带离考场。

(3)评卷标准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主题立意把握、思维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面,共分A、B、C、D四个档次。

2、笔试(满分150分)(1)笔试内容①影视作品分析(看片分析)(80分)。

试题类型:播放一部影视作品,考生观摩后,根据试卷要求写出一篇评析性文章。

或根据试卷要求回答问题。

②文学常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范围)(30分)。

试题类型:填空、选择或连线。

③材料作文(根据给定素材,编写故事情节)(40分)。

试题类型:给定素材编写或给定开头续写。

(2)评卷标准评卷主要从考生对作品的主题分析能力、结构把握能力、写作能力、艺术分析能力、编创能力及文学常识等方面进行评分。

(三)考核要求及评分细则1、即兴评述A.档(50~40分):观点十分鲜明,思维非常敏捷,语言表达准确完整,知识面广。

B档(40~30分):观点鲜明,思维比较敏捷,语言表达基本准确完整,有一定的知识面。

C档(30~20分):有观点,思维反应一般,基本能够完整表达所思所感,知识面较窄。

D档(20分以下):观点模糊或明显错误,思维反应迟钝,不能完整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知识面窄。

2、影视作品分析(1)考核目标该考试科目通过考生对影视作品的分析、评论和总结,旨在达到以下考核目标:①考查考生对影视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②考查考生对影视艺术常识的掌握程度;③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的潜在素质;⑤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写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河南省统考编导文学常识试题:1.______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源头,诗中的表现手法多为赋、比、_______。

2.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

如:李白《月下独酌》中的“_______,对影成三人”;张九龄《望月抒怀》中的“_______,天涯共此时”;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_______”。

4.刘勰的_______,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杰出著作。

5.元杂剧四大爱情剧是指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_______》、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6.白居易,字乐天,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

主张:文章为何时而著,_______;《琵琶行》一诗中,诗人写琵琶女出场的诗句中:“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7.在中国文学史上“小李杜”指的是晚唐诗人_______、_______。

8.被称为秋思之祖的是马致远的《______》,其中“夕阳西下,_______”抒发了作者羁旅之思。

9.在中国小说史上,蒲松龄的《_______》和曹雪芹、高鹗的《_______》,分别代表了古代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最高水平,堪称小说创作上的“双壁”。

10.创造社的重要作家,除郭沫若外,还有《故都的秋》的作者_______。

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_______、《春分沉醉的晚上》、《迟桂花》。

11.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_______中成功塑造了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著名的吝啬鬼形象。

12.席勒是德国杰出的剧作家和诗人,代表作是_______。

二、选择题:1、成语“游刃有余”出自()A、《韩非子》;B、《庄子》;C、《左转》;D、《老子》。

2、“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两句中的“小谢”是指()A、谢灵运;B、谢眺;C、谢玄;D、谢安。

3、下列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A、苏轼;B、温庭筠;C、柳永;D、李清照。

4、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诸葛亮拒过江东;B、唐僧西天取经;C、鲁智深倒拔垂杨柳;D、刘姥姥进大观园。

5、下列属于叶圣陶作品的是()A、《京华烟云》;B、《子夜》;C、《祝福》;D、《稻草人》。

6、下列属于张承志作品的是()A、《边城》;B、《围城》;C、《家》;D、《黑骏马》。

7、下列作品作家、国别、题材、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堂吉诃德》——塞万提斯——葡萄牙——小说;B、《上尉的女儿》——普希金——俄国——小说;C、《警察与赞美诗》——惠特曼——美国——小说;D、《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诗歌。

8、下列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A、《罪与罚》;B、《吝啬鬼》;C、《哈姆雷特》;D、《仲夏夜之梦》。

9、《羊脂球》、《战争与和平》、《伪君子》的作者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莫泊桑;阿。

托尔斯泰;塞万提斯;B、欧。

亨利;列夫。

托尔斯泰;卡夫夫;C、莫泊桑;列夫。

托尔斯泰;莫里哀;D、契科夫;阿。

托尔斯泰;莫里哀。

10、魔幻现实主义指的是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下列属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的作品是()A、《百年孤独》;B、《红与黑》;C、《玩偶世家》;D、《老人与海》。

文艺常识答案1、诗经兴2、史记3、举杯邀明月海上生明月月满西楼4、文心雕龙5、《西厢记》6、歌诗合为事而作千呼万唤始出来7、李商隐杜牧8、天净沙•秋思断肠人在天涯9、《聊斋志异》《红楼梦》10、郁达夫《沉沦》)11、《欧也妮•葛朗台》12、《吝啬鬼》B B A A D D BC C A2010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统考考题及参考答案2010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统招考试笔试考题:2010年河南省统考编导制作第一场试题《奥运冠军邓亚萍》1、邓亚萍“第一次去省队训练时”作者在声音和镜头上做了哪些处理,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答:空镜头:一条长长的路伸向远方,路的两旁种着两行行道树,树上的叶子大部分黄了,正随着风摇动,路上积满了黄色的落叶,正随风翻滚。

空镜头:没有人物的镜头。

其实,邓亚萍落选是比喻的对象,后面的空镜头与前面的邓亚萍落选组成比喻蒙太奇。

象征着邓亚萍的成功之路仍非常遥远坎坷充满障碍。

2、邓亚萍没有被省队录取,作者用了一个象征性镜头,寓意是什么?答:(1)、镜头:一条长长地路伸向远方,路的两旁种着两行行道树,树上的叶子大部分黄了,正随着风摇动,路上积满了黄色的落叶,正随风翻滚。

(2)、寓意:A、路:象征着邓亚萍的成功之路仍非常遥远坎坷充满障碍,在这里即通向省队之路。

B、树叶:黄色的落叶渲染了气氛,说明邓亚萍心中的悲伤和不平,她正为不公而愤怒。

路上的落叶随风翻滚,树上的叶子随风摇动,象征着邓亚平的心的不平静。

3、邓亚萍特殊的成长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答:(1)、坚强不屈:邓亚萍因为自己身高、技术、相貌、环境的原因在自己的成功之路上充满了坎坷,但她不屈不挠,克服了这些困难,终于取得了成功。

(2)、争强好胜:邓亚萍从小便养成了争强好胜的性格,正式应为这个性格,她才得以留在郑州专业队并站住脚,正是因为这种性格,她才能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比赛中取得胜利。

(3)、把压力化成动力:邓亚萍在极大的竞争压力下,不但没有被压力压倒,反倒化压力为动力,使自己成长为“乒乓女皇”。

(4)、艰苦努力:邓亚萍为了打到省队,每天背20斤的沙衣,打上千个球,艰苦的努力着,终于在两年后打败了省队中“球龄比自己年龄都大”的对手。

(5)、用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弱势:邓亚萍个子矮,照顾球台的面积小,她锻炼自已的跑步,形成“正手快反手怪”的打法,弥补了自己的劣势。

4、片子中讲邓亚萍和所在的郑州队处境的时候,有一句总结语,大意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答:(1)、一句话:卧薪尝胆的人遇上一个卧薪尝胆的教练,遇上一支卧薪尝胆的队伍进行着卧薪尝胆的训练。

(2)、理解:A、卧薪尝胆的人:邓亚萍被省队教练赶回家后对这种不公平产生了深深的反抗心理,她立志要打败昔日的队友,打败省队。

为此她必需卧薪尝胆苦练技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B、卧薪尝胆的教练:李凤朝教练组建郑州专业队,目标只有一个:打败省队,但他们与省队的差距十分巨大,这就需要他卧薪尝胆的训练自己的队员。

C、卧薪尝胆的队伍:郑州专业队的队员都是省队淘汰的队员,他们加入郑州专业队只有一个目标:打败省队。

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他们必须卧薪尝胆的训练,才可能与他们的敌人相抗衡。

D、卧薪尝胆的训练:郑州专业队与省队的差距是巨大的,不但是技术上,环境也是如此。

他们的条件艰苦,但他们的目标逼着他们卧薪尝胆,锻炼自己的技术,用自己的汗水“淋倒”自己的对手,用自己的杀气压倒自己的对手。

只有卧薪尝胆的训练,他们才能打破不公。

第一题、第二题,应是看片答题;第三题、第四题是观后感。

二者体裁不同,不能都按照看片答题进行影评分析。

观后感的写作:一是注重联系片子的主人公的时代背景,提炼历史意义;二是联系自己写出现实意义。

看片答题的答案是论点,镜头的内容是论据,如何为主题服务是结论,看片答题是小议论文格式。

看篇作文一般分四种形式:一是看片写故事,二是看片写观后感,三是看片看题,四是影评分析(三与四从逻辑上看是组合与分解的关系)。

今年省统考(一到四场)看片答题从体裁上讲不外乎这两种。

2010年河南省统考编导制作第2场试题《归来,殉难亡灵》反映抗战题材的《归来,殉难亡灵》由山东电视台、枣庄电视台制作,布局严谨,扣人心弦,注意细节的挖掘,展现出纪录片调查功能的魄力;该片通过对任世淦老人长期跟踪采访,掌握了大量素材,亲身感受70岁乡村退休教师探求历史真相的执着精神,加深了观众对日军残暴的认识。

该片在抗战作品中选材独特,立意深刻,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

内容:任世淦对东史郎日记中所描述的“被绑杀的年轻人”一些内容产生怀疑,于是,费尽千辛万苦展开了调查。

该片主要描写任世淦调查的经过。

一、请指出任世淦在调查东史郎日记中所描述的“被绑杀的年轻人”时经历了哪些过程这些体现了他怎样的性特征?(25分)答:(一)、任世淦经历了:1、奔走四个月毫无收获;2、又奔走了两个月终于在红洼村找到了有关记忆的老人孙延佩,其哥孙延年被杀方式与东史郎日记相吻合,只是关键一个细节关于“棚子”和有“奶奶庙”;3、经过一点点探查终于确认了奶奶庙的存在,加上其他目击老人证明,事件清晰。

(二)、任世淦老人有责任感、认真、执着、吃苦耐劳的人:他执着四个月毫无收获仍然继续他的查证;他认真,不放过个“棚子”的细节;他有责任感,执着追查,凭着一份中国人的责任,和良心;他吃苦耐劳,日日奔走无怨无悔。

二、本片片名《归来,殉难亡灵》反复出现,你认为编导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15分)答:本片中《归来,殉难亡灵》一共出现了六次:第一次在任世淦老人得到5484位被屠杀的名单时,《归来,殉难亡灵》在火焰中托出,让人悲愤;第二次在任世淦确证“被绑杀的年轻人”事件后,《归来,殉难亡灵》出现,不免让观众沉痛;第三次是在确认东史郎所在第二联队屠杀了赵村190多为村民后,《归来,殉难亡灵》让观众悲愤中带有沉痛的欣慰;第四次是任世淦在调查中,那段历史竟被后人遗忘,国人的遗忘,日本右翼的篡改,《归来,殉难亡灵》让观众深思反省;第五次是确证大沙河屠杀的83名村民;第六次是任世淦调查鲁南大屠杀其残忍方法竟有120多种时,《归来,殉难亡灵》出现,更加让观众悲愤。

总之,编导所有的用意无不在为本片主旨服务,一次又一次的引导观众深思、反省:历史不能遗忘,我们要记住那些殉难亡灵,为中日更加真诚的交往,给历史一个真相。

三、本片在讲述北沙河王家大坑惨杀时,运用了王子云老人和任世淦一人一句的记叙方式,试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这种剪辑方式?(15分)答:首先,对那段惨痛的记忆王子云老人已不愿再提,只详细讲给了任世淦老人;其次,王子云老人当时在地窖中,听到的只有刺刀声、枪声……具体细节只有靠他出来看到现场惨状推得,这需要任世淦老人的语言表达将其叙述完整。

所以编导采用王子云与任世淦老人一人一句的讲述方式更加合乎情理,也使事件更加清晰呈现在人们面前。

四、梳理本片故事发生的线索,总结促使任世淦对日军暴行展开一步步深入调查的原因。

(25分)答:(一)、本片讲述了任世淦老人,因看到东史郎日记公开发表,被日本法庭判为败诉,而决心去寻找证据,还历史真相,从他得到那份5484位被屠害名单入手,对24个村子进行大海捞针般的调查;(二)、正如本片《归来,殉难亡灵》出现了六次一样,本片大致可分为六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始到得到那5484位被残害的名单,任世淦开始了他的调查;第二层到查证“被绑杀的年轻人”事件,任世淦老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第三层到确认东史郎第二联队屠杀了赵村190多人;第四层到采访中,年轻一代对历史的遗忘与漠视,国人的遗忘,日本右翼势力对真相的篡改,让任世淦老人凭着自己的良心与对真理追求的信念,让他执着地去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