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大学生计算机实验报告(完整版)

大学生计算机实验报告(完整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实验报告专业班级:经贸1103 姓名——- 学号 0315 指导教师:———完成时间:一、实验题目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二、实验目的1.熟悉Windows X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夹)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一)文件与文件夹管理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
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折叠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
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3.建立树状目录。
在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经济贸易学院,依次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经济类1103班/王帅、王鹏4..创建Word并保存。
打开开始/程序/word,输入内容。
选择文件/另存为,查找D盘/经济贸易学院/1103班/王帅,单击保存5.复制、移动文件夹6.重命名、删除、恢复。
右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字;选择删除,删除文件7.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
右击王帅文件夹,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8.设置共享文件。
右击王帅,选择属性/共享/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确定9.显示扩展名。
打开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高级设置,撤销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二)控制面板的设置。
1.设置显示属性。
右击打开显示属性/桌面、屏幕保护程序2.设置鼠标。
打开控制面板/鼠标/按钮(调整滑块,感受速度)、指针3.设置键盘。
打开控制面板/键盘/速度(调整滑块,感受速度)、硬件4.设置日期和时间打开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5.设置输入法。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二参考模板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二参考模板一、实验目的计算机基础实验一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二则侧重于加深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每台计算机均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并配备了常用的办公软件、编程工具和网络浏览器等。
实验室还提供了稳定的网络环境,以便进行网络相关的实验操作。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一1、计算机硬件的认识打开计算机主机箱,观察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设备的外观和接口。
了解各硬件设备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
2、操作系统的安装与设置使用安装光盘或 U 盘启动盘,安装 Windows 操作系统。
进行系统初始化设置,如用户名、密码、日期时间等。
安装驱动程序,确保硬件设备正常工作。
3、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打开 Word 软件,进行文档的创建、编辑、排版和保存。
使用 Excel 软件进行表格的制作、数据计算和图表绘制。
利用 PowerPoint 软件创建演示文稿,添加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
(二)实验二1、计算机网络基础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类和拓扑结构。
学习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 DNS 的概念和设置方法。
通过命令提示符(CMD)窗口,使用 Ping 命令检测网络连通性。
2、网络服务与应用配置 Web 服务器和 FTP 服务器,实现网页的发布和文件的上传下载。
学会使用浏览器访问网页、搜索信息和下载文件。
了解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注册邮箱并进行邮件的收发。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实验一1、硬件认识方面,学生能够准确识别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并对其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对于一些较新的硬件技术和性能参数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2、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设置过程较为顺利,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
但在驱动程序的安装过程中,少数学生遇到了兼容性问题,需要通过更新驱动或寻求技术支持解决。
大计基课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大计基课程实验,旨在加深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内容1. 系统安装与配置2. 文件与文件夹管理3. 计算机病毒防治4. 办公软件使用5. 网络基本操作三、实验过程1. 系统安装与配置(1)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安装盘,将电脑开机设置为从光驱启动。
(2)按照提示进行操作系统安装,选择合适的安装选项。
(3)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配置,包括设置用户账户、安装驱动程序等。
2. 文件与文件夹管理(1)打开文件资源管理器,熟悉文件系统的基本结构。
(2)创建新文件夹,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3)移动、复制和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4)使用搜索功能查找文件。
3. 计算机病毒防治(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和传播途径。
(2)安装杀毒软件,并定期更新病毒库。
(3)对电脑进行病毒扫描,清除病毒。
4. 办公软件使用(1)使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包括文字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
(2)使用Excel进行表格制作,包括单元格操作、公式应用、图表制作等。
(3)使用PowerPoint进行演示文稿制作,包括幻灯片设计、动画效果设置等。
5. 网络基本操作(1)了解网络基本概念,如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2)设置网络连接,包括有线和无线连接。
(3)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搜索信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系统安装与配置:成功安装操作系统,并对系统进行基本配置。
2. 文件与文件夹管理:熟练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能够快速找到所需文件。
3. 计算机病毒防治:了解计算机病毒相关知识,学会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防治。
4. 办公软件使用: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能够完成简单的文档处理、表格制作和演示文稿制作。
5. 网络基本操作:了解网络基本概念,能够设置网络连接,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
五、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大计基课程实验,我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大学计算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11月X日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性质:基础性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等。
2. 熟练运用计算机基本操作,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实验内容:一、操作系统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文件操作、窗口操作等基本操作。
2. 实验步骤:(1)启动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界面。
(2)熟悉桌面环境,包括任务栏、开始菜单等。
(3)创建文件夹,并练习文件操作(如复制、粘贴、删除等)。
(4)调整窗口大小、位置,切换窗口。
(5)使用搜索功能查找文件。
3. 实验结果:成功完成上述操作,熟悉操作系统基本功能。
二、计算机网络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配置、网络连接等操作。
2. 实验步骤:(1)查看网络连接状态,包括有线和无线连接。
(2)配置网络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3)测试网络连通性,如ping命令测试。
(4)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络资源。
3. 实验结果:成功配置网络连接,实现网络通信。
三、信息安全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杀毒软件的使用、数据加密等操作。
2. 实验步骤:(1)安装杀毒软件,并进行病毒库更新。
(2)使用杀毒软件扫描系统,查杀病毒。
(3)设置防火墙,防止恶意软件入侵。
(4)使用加密软件对数据进行加密。
3. 实验结果:成功完成上述操作,提高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四、团队协作实验1. 实验目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效率。
2. 实验步骤:(1)分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2)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3)交流实验心得,分享经验。
3. 实验结果:成功完成实验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实验总结:本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
通过实验,我提高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1、掌握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2、掌握文件的重命名、属性的设置;3、掌握文件的查找;4、掌握文件夹选项操作。
二、实验任务1、查找文件“notepad。
exe”,在D盘上以自己的`学号为名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内建一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将文件“notepad。
exe”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下面,属性修改为“只读”,然后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
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2、显示“我的文档”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扩展名。
三、实验检查内容1、是否在D区建立以自己学号为名的文件夹2、是否在学号文件夹中创建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3、是否将“notepad。
exe”文件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中4、“notepad。
exe”文件的属性是否修改为“只读”5、是否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
exe”文件的快捷方式6、是否显示文件的扩展名步骤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2一、实验目的1.掌握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2.掌握文件的重命名、属性的设置;3.掌握文件的查找;4.掌握文件夹选项操作。
5.通过控制面板查看和修改主要输入/输出设备的设置;6.查看和修改系统基本配置信息。
7.通过用户管理设置,使计算机为多人合用,同时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其它用户的操作权限;8.通过对计算机的环境设置,优化计算机的性能,加强用户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提高计算机病毒应对能力。
二、实验任务1.查找文件“notepad.exe”,在D盘上以自己的学号为名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内建一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将文件“notepad.exe”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下面,属性修改为“只读”,然后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计算机基础操作与常用软件使用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2. 掌握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文字处理软件Word、表格处理软件Excel、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等。
3. 培养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计算机基本操作1. 开机操作(1)将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确保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2)按下电源按钮,等待计算机启动。
(3)进入操作系统界面。
2. 关机操作(1)关闭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
(2)点击任务栏的“开始”按钮,选择“关机”选项。
(3)确认关机操作,等待计算机完全关闭。
3.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1)鼠标操作:移动鼠标,点击、双击、右键点击等。
(2)键盘操作:熟悉键盘布局,掌握字母、数字、符号的输入,以及快捷键的使用。
二、常用软件操作1. 文字处理软件Word(1)新建文档: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新建”→“Word文档”。
(2)输入文字:使用键盘输入文字,可以使用格式工具栏调整文字格式。
(3)保存文档:点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或“另存为”,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名。
2. 表格处理软件Excel(1)新建工作簿: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新建”→“Excel工作簿”。
(2)输入数据: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可以使用公式进行计算。
(3)保存工作簿:点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或“另存为”,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名。
3.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1)新建演示文稿: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新建”→“PowerPoint演示文稿”。
(2)创建幻灯片:使用“新建幻灯片”功能创建新幻灯片,添加文本、图片、图表等元素。
(3)保存演示文稿:点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或“另存为”,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名。
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计算机基础实验则是我们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石。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的运作原理、编程语言的使用以及计算机系统的构建。
本文将对我在计算机基础实验中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分享。
实验内容一: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在第一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实际拆卸和组装了一台计算机,并了解了各个硬件的功能和作用。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等。
这使我们对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内容二:Python编程语言在第二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一种常用的编程语言——Python。
通过编写简单的代码,我们熟悉了Python的基本语法和函数。
Python的简洁和易读性使其成为了开发者的首选语言之一。
我们还学习了Python的常用库,如NumPy和Pandas,使我们能够更高效地处理数据和进行科学计算。
实验内容三:计算机网络与网络编程在第三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网络编程的基础知识。
我们了解了常见的网络协议,如TCP/IP和HTTP,以及网络拓扑结构和局域网的设置方法。
通过编写简单的网络程序,我们掌握了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和数据传输的原理。
这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互联网的工作原理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实验内容四:Java编程语言最后,我们学习了另一种常用的编程语言——Java。
Java是一种功能强大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和大型系统的开发。
通过实践,我们熟悉了Java的语法、类和对象的概念,以及常用的开发框架和工具。
Java的跨平台特性使其成为了跨平台开发的首选语言。
结语通过计算机基础实验,我们对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大计基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大计基实验实验时间:2022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计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大计基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大计基(大计算基础)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高效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数据转换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形式,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实现对大量数据的快速分析和处理。
大计基实验主要涉及以下步骤:1. 数据采集:通过调查、实验等方式获取所需数据。
2.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格式化,以便于后续分析。
3.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机器学习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4. 结果展示: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
三、实验内容1. 数据采集:本次实验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
2. 数据预处理: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清洗,剔除无效问卷,整理成Excel表格。
3. 数据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4. 结果展示: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所需软件安装到计算机上,包括SPSS、Excel等。
2. 数据采集: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发放问卷,收集数据。
3. 数据预处理: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清洗,剔除无效问卷,整理成表格。
4. 数据分析:打开SPSS软件,导入整理好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5. 结果展示: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描述性统计:对问卷数据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包括样本量、均值、标准差等。
2. 相关性分析:分析问卷数据中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3. 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变量的关键因素。
4. 结果展示: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大计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了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运用大计基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2010实验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
●认识并熟悉Word2010窗口布局结构、功能选项卡与常用命令按钮。
●熟练掌握文本编辑操作。
●学会字符、段落及页面格式设置方法。
●掌握“分栏”排版的基本方法。
●学会如何设置页眉与页脚。
【实验结果】
Word2010实验二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Word2010中绘制自选图形的基本方法。
●学会创建艺术字。
●学会插入图形或图片实现文章的图文混排效果。
●学会为文字加框。
●学会利用文本框制作小标题。
●学会使用公式编辑器编辑各种数学公式。
【实验结果】
Word2010实验三【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表格的基本制作方法。
●掌握“表格与边框”选项卡的使用。
●掌握对表格进行简单修饰的方法。
●掌握表格中公式的使用。
【实验结果】
Word2010实验四【实验目的与要求】
●利用Word2010样式库制作常见的实用文档;
●学会设置一些特殊的文字格式,利用这些功能设计文档版面;
●认识Word2010中的“中文版式”。
【实验结果】
Word2010实验五【实验目的与要求】
●综合应用各种排版技巧,提高Word2010 综合性文档排版能力。
●学习使用替换或自动更正功能提高文档输入的速度。
●学习使用分节符设置各节不同的页眉页脚。
●学习使用外部图片文件。
●学习图片、表格与文本混排。
●学习利用表格生成图表。
【实验结果】
1、
2、
3、
4、
6、
Word2010实验六【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简单邮件合并操作。
●学会使用带有查询条件的邮件合并操作。
【实验结果】
1、
2、
实验一Excel2010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Excel中输入各种数据的方法。
●掌握Excel中格式设置及表格修改的方法。
●学会工作表改名及数据内容的复制。
【实验结果】
Excel实验二公式与函数的使用【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Excel提供的常用函数的功能及用法。
●学会利用函数创建简单公式,并掌握公式的复制方法。
●掌握Excel函数的嵌套使用,学会利用多个函数嵌套创建较复杂的公式。
●学会正确使用绝对引用地址与相对引用地址。
【实验结果】
Excel实验三图表的创建与编辑【实验目的与要求】
学习利用Excel提供的图表功能,将表格中的数值数据图形化。
●掌握图表的创建、编辑、修饰等功能。
【实验结果】
Excel实验四数据管理——排序与筛选【实验目的与要求】
●学习利用Excel提供的数据管理功能,使数据清单规范化。
●掌握简单排序的方法。
●掌握实现三个以上复杂条件排序的方法。
●掌握创建一个自定义序列的方法。
●学会将自定义序列应用于数据排序管理中。
●学习数据的筛选与高级筛选操作。
【实验结果】
Excel2010
实验六
【实验目的与要求】
●提高Excel电子表格综合应用能力。
●掌握数据标注、保护、隐藏、条件格式设计等实用的功能。
【实验结果】
1~4
6、7、
实验一PowerPoint2010 【实验目的】
●熟悉PowerPoint2010程序窗口
●掌握创建演示文稿的几种方法
●熟悉演示文稿的编辑
●熟悉幻灯片的编辑
●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步骤
●熟悉演示文稿的播放
【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