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制度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工作方案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工作方案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工作方案一、背景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是指婴儿在出生时就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也是影响婴幼儿生长与发育重要原因之一。

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能够为婴幼儿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康复机会,降低病死率和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高效的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工作方案,对于婴幼儿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1. 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早期筛查的覆盖率和准确率;2. 降低婴幼儿CHD的诊断漏诊率;3. 提供早期干预和治疗机会,改善婴幼儿的生活质量。

三、筛查项目1. 工程机构筛查由相关部门负责协调,与地方卫生部门共同实施。

通过筛查仪器(如听诊器、脉搏氧饱和度仪等)对婴幼儿心脏进行基本检查,筛查出存在可疑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

2. 心脏超声筛查由专家团队负责,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对危险因素高的婴幼儿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心脏结构、心脏功能等方面的评估,进一步确定有无先天性心脏病。

3. 家庭问询调查由相关医务人员负责,对婴幼儿的家庭进行问询调查,了解家族史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为筛查结果的解读提供参考。

四、工作流程1.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认知度和重要性,引导家长积极参与筛查项目。

2. 筛查工程机构筛查工作人员按照统一的工作流程,使用筛查仪器对婴幼儿进行基本心脏检查。

对存在可疑的婴幼儿进行记录和标记,以备进一步心脏超声筛查。

3. 心脏超声筛查由专家团队负责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上一步筛查仪器筛查出的可疑婴幼儿进行详细检查,对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估。

将检查结果进行归类和标记,分为正常和异常。

4. 筛查结果解读专家团队根据心脏超声筛查结果解读,对异常情况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分析,确定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

将结果及时通知家长,并提供相应的咨询和指导。

5. 确诊和干预治疗对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及早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早期干预和康复机会。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筛查与诊断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筛查与诊断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是指婴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一年内出现的心脏结构异常。

这种心脏病在全球范围内都较为常见,并占儿童常见的畸形疾病的首位。

因此,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筛查与诊断,对于及早发现和处理先天性心脏病,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方法。

常用的筛查方法有体格检查和听诊。

体格检查主要包括观察婴儿的肤色、呼吸、心率和出气量等指标,尤其是对口唇、指(趾)甲青紫的观察,是及时发现先心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通过听诊可以判断心脏杂音的存在与否,杂音多为先心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然而,这种筛查方法并不准确,因为一些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可能在出生后数月才会出现杂音。

因此,早期筛查更多地依赖于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等专业的医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安全、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

在新生儿早期使用超声心动图进行筛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这种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并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此外,超声心动图还可以对发现的心脏病变进行定量评估和随访观察,为后续的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通过早期筛查,发现婴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后,进一步的诊断是非常关键的。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通常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听诊和超声心动图等多项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确定心脏病的类型、程度以及相关的合并症等信息,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对于一些复杂的病例,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心导管检查或磁共振成像等特殊检查。

一旦确诊,医生会根据病情和患儿年龄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大多数患儿而言,手术或其他介入治疗是恢复正常心脏功能的唯一途径。

因此,根据早期筛查和诊断结果,对患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先心病筛查规章制度

先心病筛查规章制度

先心病筛查规章制度一、筛查对象婴幼儿是先心病的高发人群,因此筛查对象主要是0-3岁的婴幼儿。

同时,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风险因素的儿童也需要重点关注,及时进行筛查。

二、筛查方式1.体格检查: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婴幼儿的面色、呼吸频率、体重增长等情况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心脏异常。

同时,通过听心音、测量心率和血压等方式来了解心脏是否正常。

2.心脏彩超:心脏彩超是诊断先心病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可以清晰地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现任何异常变化。

对于疑似存在心脏问题的婴幼儿,及时进行心脏彩超是非常重要的。

3.心电图: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对于某些心律异常或恶性心律失常的婴幼儿,心电图也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之一。

4.血液检查:有些先心病可能是某种遗传缺陷导致的,通过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出某些异常基因的存在,这有助于更早地诊断并干预。

三、筛查频率1.新生儿时期:出生后第一次进行新生儿筛查时,医护人员应该对婴儿进行初步的体格检查,包括听心音、观察呼吸、体重等情况。

2.婴幼儿时期:在0-3岁的这个阶段,婴幼儿身体发育迅速,心脏问题也可能在这个时期显现出来。

因此,需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心脏彩超等检查,以及一些其他必要的检查。

3.有家族史或其他风险因素的儿童: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风险因素的儿童,应该加强筛查频率,及时发现问题。

四、筛查结果处理1.正常结果:如果筛查结果显示婴幼儿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医护人员应该建议家长保持定期体格检查,并在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

2.异常结果:如果筛查结果显示婴幼儿存在心脏问题,医护人员应该尽快安排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及时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五、筛查宣教医疗机构在进行先心病筛查时,也应该加强宣教工作,向婴幼儿的家长传达相关知识,包括先心病的常见症状、预防方法、早期诊断的重要性等。

只有家长了解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筛查和治疗工作。

总结:制定先心病筛查规章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有效地发现患有先心病的儿童,及时干预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知识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知识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知识
一、为什么要做先心筛查?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心脏病,是由于胚胎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畸形。

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在1岁以内需要干预,危重先心病甚至在新生儿期内需要干预,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至关重要。

二、筛查会对新生儿产生伤害吗?
当然不会。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采取简单易行、无创伤性的双指标进行筛查,即心脏听诊和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这两项检查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对新生儿不会有伤害,而且在宝宝出院之前完成,十分方便。

所以各位宝爸宝妈应积极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医院做好宝宝的先心筛查,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增加一道防线。

三、筛查阳性新生儿怎么办?
筛查阳性者,筛查机构及时通知监护人,告知1周内转诊至梧州市诊断机构,通过超声心动图进行进一步确诊。

我院为全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项目定点诊断机构。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检查技术,不仅可以提供详细的心脏解
剖结构信息,还能提供心脏功能及部分血流动力学信息,能对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作出准确的诊断。

四、筛查阴性新生儿还要注意什么?
而筛查阴性者,如果表现为呼吸急促、紫绀、多汗、反复肺炎、体重不增等情况,也应及时看医生,必要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进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可早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减少先天性心脏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小儿先心病筛查管理讲课文档

小儿先心病筛查管理讲课文档

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一般于生后(5-7月)1年内闭合,若大于
3岁仍不闭合,称PFO。 成年人中约有20%-25%的卵圆孔未完全闭合,留
下很小的裂隙或探针可通过的卵圆孔。
第二十九页,共40页。
卵圆孔未闭与小房缺的鉴别
PFO
ASD
症状、体征 无
左向右分流 无
经食道超声 PFO
超声造影(瓦氏 无
动作)右向左分 流
第二页,共40页。
概述
漏诊的重症先心病包括: 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弓离断、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症、
大动脉转位、
永存动脉干、 法洛四联症、 肺静脉异位引流
第三页,共40页。
概述
上述患儿出院后因动脉导管的关闭而迅速导致严重并 发症,有很快死亡的风险。
尽管部分先心病可通过产前超声得到诊断。但其普及率及 检出率低,并受操作者水平、经验、孕周、孕妇体重、胎儿体 位、畸形种类等的影响。地市级医院尤其如此。
第九页,共40页。
临床筛查指标----心脏杂音
可能与先心病相关,取决于临床医生的经验、听诊时 间、频率、环境;
新生儿期,由于循环系统在出生后几天处于急剧调整适 应阶段,许多能闻及杂音的新生儿并没有先心病;
有研究:出生后0.8%的无症状新生儿有心脏杂音,其中
86%有先心病,余无先心病 (有心脏杂音者先心病可能性大,无心脏杂音者不能完全排
各种类型PDA, 2mm≤最窄处内经≤12mm
有肺动脉高压者,但应以左向右分流为主
(即AO→PA为主)
第二十三页,共40页。
房间隔缺损介入手术时机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由于此型前下缘紧邻房室瓣, 且合并二、三尖瓣裂,不能行封堵术,需手术治疗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分四型: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技术规范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技术规范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技术规范目录一、基本要求 (2)1.房屋。

(2)2.设备。

(3)二、机构职责 (4)(一)筛查机构 (4)(二)诊断机构 (4)(三)治疗机构 (4)三、技术流程 (5)(一)筛查 (5)(二)诊断 (6)(三)治疗 (6)(四)随访 (6)四、质量控制 (6)五、工作流程图 (7)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是早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开展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有效措施,是减少先天性心脏病对儿童健康危害、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基本要求(一)机构设置。

项目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规划的实际情况,指定具有相应能力的医疗机构开展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诊断治疗工作。

1.筛查机构应当设在助产机构以及接受新生儿转诊的医疗机构,配有专职人员及相应设备和设施。

2.诊治机构应当设在具有较强的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技术水平的医疗机构中,应当具有较强新生儿和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水平和团队,并配置相应的设备和设施。

(二)人员要求1.筛查人员:经过培训具有相应能力的医师或护士。

2.诊断人员:经过培训具有相应能力的医师。

3.治疗人员:具有中级以上临床专业技术职称的心脏专科医师。

4.方案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且有档案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房屋与设备要求1.房屋。

筛查机构:设置1间通风良好、环境安静的专用房间,并配备诊察床。

诊治机构:设置1间诊室,有“专窗”和“专人”接待筛查阳性转诊者,为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阳性患儿提供绿色挂号就医通道。

开展临床诊治的机构,除了满足作为诊断机构的要求外,还应设置用于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脏重症监护室至少1间。

2.设备。

筛查机构诊断机构治疗机构二、机构职责(一)筛查机构1.严格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工作的管理。

2.建立各种筛查规章制度,遵守技术操作常规。

3.做好筛查前的宣传教育,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尊重监护人个人意愿选择。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宣传小讲座(孕妇学校)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宣传小讲座(孕妇学校)
免费补助的对象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广西户籍的广西 住院分娩新生儿。
补助金额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费用15元 /人,新生 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费200元/人,新生儿先 天性心脏病诊断需筛查阳性方可免费。新生 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断每人免费1次。
XX县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流程
XX县妇幼保健院
知情同意书
XX县妇幼保健院
阳性转诊单
THA K 谢谢聆听 XX县妇幼保健院
B.筛查必要性
可以早发现,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和干预, 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避免和减少 先心病并发症及其所导致的经济负担,改善 患儿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XX县妇幼保健院
国家、自治区及市级文件
国家卫健委
自治区卫健委
XX市卫健委
XX县妇幼保健院
Part 02
筛查对象、方法及转诊
XX县妇幼保健院
筛查对象 出生后6-72小 时的新生儿
筛查对象、方法及转诊
内容介绍
筛查方法 心脏杂音听诊 和经皮脉搏血 氧饱和度测定
转诊
对确诊患儿转 有资质的医院 进行治疗
XX县妇幼保健院
Part 03
诊断与治疗
XX县妇幼保健院
XX市诊断机构
XX县妇幼保健院
XX市t 04
免费补助的条件与 相关流程、表样
XX县妇幼保健院
XX县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知识小讲座
XX县妇幼保健院
1 新生儿先天心脏病危害及筛查必要性 2 筛查对象、方法及转诊 3 诊断与治疗 4 免费补助的条件与相关流程、表样
XX县妇幼保健院
Part 01
新生儿先天心脏病危害及 筛查必要性
XX县妇幼保健院

国家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技术规范试行-V1

国家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技术规范试行-V1

国家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技术规范试行-V1前言随着生育水平的提升,新生儿数量的增加,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为了及时发现和治疗儿童的先天性心脏病病情,我国于2019年开始推行国家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技术规范试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此项目技术规范试行。

一、背景介绍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胎儿期或出生后不久,因遗传、环境等原因导致患者心脏形态或功能异常的心脏疾病。

在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在0.5%-0.8%,每年新生儿中患病人数达到4-6万人。

先天性心脏病多数需要手术治疗和长期随访,而且治疗费用高昂,对家庭经济和社会财政都带来巨大的负担。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医疗负担和提高生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试行内容1.筛查对象国家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技术规范试行对象为我国所有新生儿(即出生28天内)。

2.筛查方式采用“健康校园24小时服务”抽血筛查计划,即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在医院进行足跟血取样,由筛查实验室进行筛查。

筛查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种,阳性结果需进一步进行检查。

3.筛查标准① 心脏疾病家族史;② 出生体重<2.5kg;③ 产前B超提示可能有心脏畸形;④ 新生儿感染史、窒息、低氧血症、胃肠道出血史或其他病史;⑤ 在连续两次体温测量中出现低体温、高体温或发热;⑥ 新生儿出生后的3周内,无法完成听力筛查。

三、新生儿筛查的必要性1.及时发现病情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常常是无症状的,而且症状出现后已经较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给治疗带来限制和不良预后。

因此,对新生儿进行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病情,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2.有效降低死亡率及时治疗先天性心脏病,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筛查结果阳性的患儿可以得到及时治疗,预防病情加重,降低死亡率。

3.减少医疗费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疾病的治疗费用较高,而且疾病治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筛查制度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技术规范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筛查是为了早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及时给予诊断、治疗,提高儿童健康生存水平,减少死亡。

一、筛查对象与时间
(一)对象:在本辖区出生及居住的新生儿。

(二)时间:在新生儿初次访视、满月访视时,以及1月龄的定期健康检查时进行。

二、筛查设备
(一)听诊器:医用听诊器。

配备钟式和膜式两种胸件。

(二)经皮测氧仪:
经皮测氧仪参考技术参数:
1、血氧饱和度测量范围:0~100%,精确度±1%。

2、测试探头:适合各年龄段(新生儿、婴儿、幼儿)儿童使用的不同测试探头,耗材较少,能够持续性使用。

3、视窗显示:血氧饱和度、心率。

视窗明亮易读,字体明显清晰。

4、温湿度:适于四季外出携带并进入室内测量的温湿环境。

5、电源要求:电源充电和(或)普通电池充电,测量耗电少、价格低廉。

6、体积、重量:外观体积应小于15㎝(高)×10㎝(宽)×3.3㎝(厚);重量应小于250克。

三、筛查方法及步骤
(一)告知:告知家长本次筛查目的、方法,征得家长同意。

(二)询问:询问家长,儿童是否有喂养困难、呼吸急促或困难、多汗等表现。

(三)观察:观察儿童是否有紫绀(面色、口唇、舌、指趾甲床)、声音嘶哑、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

(四)心脏听诊:
1、听诊环境相对安静,并尽可能在儿童平静状态下听诊。

2、在听诊前需检查听诊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使用时耳具要恰好封住外耳道口。

3、听诊部位:分别在胸部体表的二尖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进行心脏听诊。

4、听诊时注意心率、心律、心音以及心脏杂音的性质、时间、程度。

(五)使用经皮测氧仪进行测试
1、测试时间:新生儿初次访视、满月访视时均要使用经皮测氧仪测试血氧饱和度;定期健康检查中如发现先心病可疑征象时要加测血氧饱和度。

2、步骤:打开经皮测氧仪开关,将专用指套或指夹,夹(套)于新生儿(或儿童)指(趾)端的最佳位置,观察仪器视窗,当视窗显示数字停止跳动稳定后记录测试结果。

3、注意事项:操作过程动作轻柔,四肢指(趾)末端温暖,尽量在新生儿(或儿童)平静状态时测量。

指(趾)末端过凉、哭闹或移动将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四、筛查结果记录
(一)查体及心脏听诊记录
筛查结果填写在《儿童保健记录》“新生儿访视记录”或“儿童定期体检记录”的“皮肤”及“心”一栏中。

新生儿(或儿童)如出现紫绀、心脏杂音体征时,在“皮肤”一栏中以“部位+紫绀”的方式进行记录,如“口唇紫绀”;在“心”一栏中填写“杂音”。

(二)经皮测氧仪测查结果记录
新生儿(或儿童)测试结果填写在《儿童保健记录》“新生儿访视记录”或“儿童定期体检记录”的“其他”一栏中,以“测查数值”的方式进行记录,如“93%”。

(三)筛查出的可疑儿童记录
筛查出的可疑先心病儿童相关情况应填写在《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可疑及确诊病例登记表》中。

五、转诊
(一)转诊指征:有下述情况可酌情考虑转诊。

1、出现可疑征象:紫绀、呼吸急促或困难、声音嘶哑、反复呼吸道感染、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

2、心脏听诊闻及杂音。

3、经2~3次反复测试,血氧饱和度数值均显示< 95% 。

(二)告知:医生需将筛查结果告知家长,并建议家长持“北京市0~6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转诊(复诊)单”
(以下简称“转诊单”)到市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院进行诊断。

(三)转诊单填写:转诊或复诊时,由筛查机构的医生填写“转诊单”。

“转诊单”第一、二联全部内容要逐一填写,字迹清楚,不得空项;以划圈注明初诊或复诊及次数、标注可疑征象。

填写后将第一联留存筛查机构,将第二、三联交家长。

六、诊断与干预
(一)诊断医院专业医生在约定时间内对持有“转诊单”的儿童进行接诊,进行相关检查并进行诊断,根据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提出治疗建议。

(二)诊断医院接诊医生应填写“转诊单”中第三联内容,项目需逐一填写,字迹清楚,不得空项,并将“转诊单”第二、三联留在医院,定期上报北京妇幼保健院。

七、追访
负责新生儿先心病筛查的机构(以下简称筛查机构)对本机构筛查出的可疑儿童的转归情况进行追访,尤其是对3个月内仍未见到“转诊单”返回的儿童。

追访的转归结果应在“新生儿先心病筛查可疑及确诊病例登记表”中及时记录。

八、信息管理
(一)筛查机构
1、将上级妇幼保健机构反馈回的“转诊单”第二、三联贴在对应的“转诊单”第一联上,留存备查。

2、在“新生儿先心病筛查可疑及确诊病例登记表”中按项目填写可疑儿童、已确诊儿童的相关信息,不得空项。

3、上报数据时需在该儿童《儿童保健记录》首页“疾病记录”一栏中注明“先心病某年某月已上报”字样,以避免重复上报。

(二)诊断机构
由专人负责收集本医院“转诊单”的第二、三联,经审核后上报杨陵区幼保健院。

九、质量控制
(一)筛查机构应按照“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技术规范”开展儿童先心病筛查工作。

筛查人员要接受统一培训,心脏听诊、经皮测氧操作符合技术要求。

(二)诊断机构应规范对上转先心病可疑儿童的接诊程序。

按要求填写“转诊单”,及时收集上报信息。

(三)妇幼保健机构负责组织对筛查机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对转诊单填写、信息上报、筛查可疑儿童的追访管理工作定期指导。

每年组织对筛查机构及诊断机构进行工作质量检查及评价。

精品文档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可疑及确诊病例登记表
填报单位:年
填表说明:一、编号:按顺序进行编号。

二、性别:以数字表示,1男;2女。

三、出生日期、接诊日期:均以8位数字表示,例如2008年5月1日,记为:20080501。

四、可疑征象:按照“转诊单”第二联填写,以数字表示:1紫绀;4杂音;无紫绀或杂音填写为“0”。

五、经皮测氧数值(%):以实际测查数值填写。

六、发现地点:以首次发现可疑先心病的地点填写,以数字表示:1医院;2社区;3其他。

七、发现日期:以首次发现可疑先心病的日期填写:以8位数字表示。

八、初诊及复诊次数:按照“转诊单”第三联中转诊次数在相应栏目中填写。

九、接诊日期:按照“转诊单”第三联填写,以8位数字表示。

十、临床印象:按照“转诊单”第三联填写,以数字表示:在动脉导管未闭栏目下填写3;在室间隔缺损栏目下填写4;在其他栏目下选择填写1 正常;2卵圆孔未闭;
5房间隔缺损;6法洛氏四联症;7其他。

十一、处理建议:按照“转诊单”第三联填写,以数字表示:观察随诊;2立即手术;3择期手术;4其他。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转诊(复诊)单
(第一联:筛查机构存留)
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住址:家长联系电话:
开单日期:医生:
转诊次数:1.初诊;2.复诊(第1次、第2次、第3次)
返回结果日期:
粘贴结果处:
(第二联:筛查机构医生填写以下内容并留在诊断医院)
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转诊单位:区县:社区(保健科)
转诊次数:1.初诊;2.复诊(第1次、第2次、第3次)
可疑征象:1.紫绀;2.呼吸急促或困难;3.声音嘶哑;4.听诊闻及杂音;
5.反复呼吸道感染;6.生长发育迟缓;7.其他
血氧饱和度: %
转诊日期:转诊医生:
(第三联:诊断机构接诊医生填写以下内容并留在诊断医院)
儿童姓名:接诊日期:
转诊次数:1.初诊;2.复诊(第1次、第2次、第3次)
心脏专科检查:1.紫绀(有/无);2.呼吸 3.心脏听诊;4.其他
心脏超声检查:1.正常;2.卵圆孔未闭;3.动脉导管未闭;4.室间隔缺损 mm;
5.房间隔缺损 mm;6.法洛氏四联征;7.其他
临床印象:1.正常;2.卵圆孔未闭;3.动脉导管未闭;4.室间隔缺损;
5.房间隔缺损;6.法洛氏四联征;7.其他
处理建议:1.观察随诊;2.立即手术;3.择期手术;4.其他
接诊医院:1.儿童医院;2.阜外医院;3.安贞医院;4.华信医院;5.其他
接诊医师: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