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水稻的磷钾效应和适宜配比试验研究]氮磷钾的化学符号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长优2号水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长优2号水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粮食需求的增长,如何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性状已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氮磷钾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三大养分元素,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长优2号是我国优良水稻品种之一,其产量和经济性状的优劣直接受到氮磷钾配比的影响。
针对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长优2号水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优化水稻养分管理策略、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长优2号水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为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性状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长优2号水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深入了解不同养分比例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为实现长优2号水稻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长优2号水稻产量的影响规律,找出最适宜的养分配比,提高水稻产量;2.分析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长优2号水稻的经济性状的影响,探讨其对农民收益的影响,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3.提出配比优化方案,为农民提高长优2号水稻的生产效益提供技术支持;4.总结实验结果,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长优2号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实现增产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优2号水稻是一种优质水稻品种,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氮磷钾是影响水稻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不同的氮磷钾配比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性状有着显著影响。
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长优2号水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深入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长优2号水稻产量的影响,可以有效地优化水稻生产的施肥方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王义芳;梅桂芳;丁波;张青;朱美萍【摘要】水稻生长过程中在不同的生育期,需肥情况有所不同,氮、磷、钾吸收比例不同,通过试验,了解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期刊名称】《大麦与谷类科学》【年(卷),期】2007(000)004【总页数】3页(P46-48)【关键词】水稻;肥料;产量;性状【作者】王义芳;梅桂芳;丁波;张青;朱美萍【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墩头镇农技站,江苏,海安,226691;江苏省海安县墩头镇农技站,江苏,海安,226691;江苏省海安县墩头镇农技站,江苏,海安,226691;江苏省海安县墩头镇农技站,江苏,海安,226691;江苏省海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海安,2266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水稻是本地区大宗粮食作物之一,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0%,也是本地区群众主要口粮,在农民经济来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为了获得水稻稳产高产,今年我们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性,实施了水稻氮磷钾肥效试验,确定水稻氮磷钾适宜用量,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依据。
1.1 供试肥料品种及运筹氮肥品种为尿素,含N 46%,磷肥品种为过磷酸钙,含P2O514%,钾肥品种为氯化钾,含K2O 60%。
试验按不同配比设14个处理,各处理施肥量见表1。
1.2 供试地点及土壤理化性状试验地在海安县墩头镇吉庆村三组进行,地势平坦,土壤为黏壤土。
肥力均匀。
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为有机质3.4%,全氮0.23%,速效磷 22mg/kg,速效钾85mg/kg。
1.3 供试水稻品种“盐稻9号”。
2.1 试验设计试验采取随机排列,设14个处理,磷钾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氮、磷、钾肥均有4个水平,见表1。
用来验证水稻不同生育期需肥特性及肥料利用率,和最佳的施肥方案。
2.2 试验方法该试验田于5月26号落谷, 6月11号整地,6月13号施基肥,6月14号人工手栽,基本苗1.5万穴,平均每穴苗数4根。
磷钾肥对水稻产量效应试验

磷钾肥对水稻产量效应试验吉振华;顾莉娟;徐怀松;商兆堂;吴建中;谭家华【摘要】通过试验资料分析得出:在施肥时必须考虑土壤本身的肥力结构,在碱解氮96 mg/kg,速效磷(P)8.5 mg/kg,速效钾(K)105 mg/kg,缓效钾(K)388 mg/kg的情况下,增施磷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增施钾肥的效果比磷肥要明显.当施肥水平为N=232.5 kg/hm2,P2O5=135 kg/hm2,K2O=135 kg/hm2时单产最高,在今后生产中对于这种土壤类型应该按这种施肥量和施肥比例施肥.【期刊名称】《大麦与谷类科学》【年(卷),期】2007(000)003【总页数】3页(P33-35)【关键词】磷钾肥;水稻产量;效应试验【作者】吉振华;顾莉娟;徐怀松;商兆堂;吴建中;谭家华【作者单位】江苏省盐都区秦南镇农技推广中心,江苏,盐城,224021;江苏省盐都区秦南镇农技推广中心,江苏,盐城,224021;江苏省盐都区秦南镇农技推广中心,江苏,盐城,224021;江苏省气象局,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盐都区农林局,江苏,盐城,224002;江苏省盐都区农林局,江苏,盐城,22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随着水稻产量的增加,必然会加速土壤养分的消耗,如果忽视高产条件下肥料养分的合理配合施用,不但会造成土壤中某些养分的过度耗竭,还将限制产量的持续提高;为此,选择本地区的水稻当家品种和主要的土壤类型,进行水稻高产条件下的肥料养分效应试验,为实现水稻持续高产和土壤养分平衡提供理论依据。
1)试验品种为徐稻3号。
2)5月10日播种,旱育稀植;6月20日移栽,7月15日搁田,10月13日收获。
3)移栽规格:0.24m×0.13m,31.95万穴/hm2、基本苗110万/hm2,移栽时秧苗叶龄7.5叶。
4)经测定,供试土壤为黏土,耕层pH值为6.5,有机质含量为27.7g/kg,全N为2.46g/kg,全P2O5为1.01g/kg,碱解氮为96mg/kg,速效磷(P)为8.5mg/kg,速效钾(K)为105mg/kg,缓效钾(K)为388mg/kg。
高产水稻的磷钾效应和适宜配比试验研究

组 合
A3 . 1 3
NP0 :2 :25 0 K
1O 3 : :. 4 0
行 水 稻 高 产 条件 下 的肥 料 养 分效 应 和 配 比试 验 研 究 , 建 对
立和 完善 水稻 施 肥指 标体 系 、 展粮 食生 产 、 进 耕地 地 力 发 促 建 设 、 护 生态 环境 都 具有 重要 意 义 。 文在 田间 试验 的 基 保 该
比 为 1004 产 量 最 高 的 极 限 配 比 为 1 .1 .1 ::.4. :5:5 。 O 0 关键 词 高产 水稻 ; 磷钾 ; 交互效 应 ; 比 配 中 图分类 号 S 1 5l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
1 0 — 7 9(O 1 O — 0 1 0 0 7 5 3 2 l )8 0 4 — 2
张家港 市 的水稻产 量 自 19 9 5年 以来 一直 稳定在 9t m h / 左右 , 稻 产量 的增 加 必 然加 速 土 壤 养 分 的 消耗 。 水 因此 , 进
处 理
1
表 1 各 处 理 肥 料 配 比
组 合
A1 Bl
NP0:2 :2 5 0 K
10: :O
处 理
注: +表示较处理 1增产 显著,}表示较处理 1 } 增产极显著。
211 不 同施磷 水 平 对 水 稻 产 量性 状 的影 响 。 论 是 何 种 .. 无
施 钾 水平 , 磷对 水 稻产 量 的 影响趋 势 都较 一 致 。 施磷 量 与 产
量之 间无 明 显 的相 关 趋 势 , 稻 产 量 保持 在 增 减 幅 度较 小 水
表 4 不 同 施 钾 水 平 对 水 稻 穗 、 结 构 的 影 响 粒
氮磷钾的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氮磷钾的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易利娟;刘芳珍【摘要】[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氮肥、磷肥、钾肥配比施肥对晚稻欣荣优华占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以晚稻欣荣优华占为试材,采用“3414”肥料设计,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开展研究.[结果]不同N、P、K肥施肥水平对欣荣优华占产量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在促进水稻晚稻品种欣荣优华占生长发育的N、P、K三种营养元素中,增产效果最为明显的是N肥.但是,随着N肥施用量的增加,当超过一定水平时水稻产量反而下降,其中处理(11)(N3P2K2)的水稻产量比处理⑥(N2P2K2)低.P、K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结论]处理⑥(N2P2K2)既能满足水稻对肥料的需求,又能保证其正常生长,从而有利于实现水稻产量增产.【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27【总页数】5页(P90-93,104)【关键词】氮磷钾;不同配比;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作者】易利娟;刘芳珍【作者单位】上栗县农业局,江西上栗337009;上栗县农业局,江西上栗337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43.5Effects of Different Ratio of N,P and K o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 of Rice YI Li-juan,LIU Fang-zhen* (Shangli Agriculture Bureau, Shangli, Jiangxi 337009)Key words N,P and K; Different ratio; Yield; Component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化肥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是粮食增产的基础。
它作为农作物的“口粮”,在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等方面起促进作用。
测土配方施肥是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一种施肥方式。
高产水稻的磷钾效应和适宜配比试验研究

高产水稻的磷钾效应和适宜配比试验研究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高产水稻磷、钾养分对产量的影响和氮、磷、钾养分的适宜配比。
结果表明:在土壤速效磷10.1 mg/kg、速效钾125 mg/kg水平下,基础磷钾养分的水稻产量为590.0 kg/ 666.67m2,在此基础上增施磷肥的效果不显著,增施钾肥的效果极显著。
施钾量与水稻产量之间呈抛物线趋势,极限施钾量为K2O 8.4 kg/666.67 m2,效益最佳施钾量为K2O 7.68 kg/666.67 m2。
水稻高产高效的氮磷钾配比为1∶0∶0.44,产量最高的极限配比为1∶0.51∶0.51。
关键词高产水稻;磷钾;交互效应;配比张家港市的水稻产量自1995年以来一直稳定在9 t/hm2左右,水稻产量的增加必然加速土壤养分的消耗。
因此,进行水稻高产条件下的肥料养分效应和配比试验研究,对建立和完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发展粮食生产、促进耕地地力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磷、钾养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和氮、磷、钾养分的适宜配比,以期指导大面积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的合理施肥。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在张家港市杨舍镇农义村试验田进行。
土壤类型为黄泥土,耕层土壤pH值6.5,有机质含量27.7 g/kg,全氮2.46 g/kg,碱解氮197 mg/kg,速效磷10.1 mg/kg,速效钾125 mg/kg。
1.2试验材料供试水稻品种为9-92;供试肥料为尿素、过磷酸钙、钾肥。
1.3试验设计试验处理采取完全设计,在施N 17.5 kg/666.67 m2的基础上,设施P2O5和K2O 2个因素,其中P2O5施用量设4个水平,分别为0 kg/666.67 m2(A1)、3 kg/666.67m2(A2)、6 kg/666.67 m2(A3)、9 kg/666.67 m2(A4);K2O的施用量设4个水平,分别为0 kg/666.67 m2(B1)、4.5 kg/666.67 m2(B2)、9.0 kg/666.67 m2(B3)、13.5 kg/666.67m2(B4)。
水稻3414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

水稻3414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作者:郑驰来源:《农业与技术》2016年第12期摘要:为提高肥料施用效益,研究氮、磷、钾肥料及其组合效应,了解“土壤—肥料—作物”的相互关系及不同作物经济有效的施肥技术,为不同的土壤、气候,选择最佳施肥方案,制定合理科学施肥指导,为在大宗土壤类型上进行水稻氮磷钾“3414”肥料效应试验。
关键词:水稻“3414” ;肥料效应;试验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005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和土壤类型试验地位于宜宾县古柏乡农村村团结组,E104o1811.6”,N28 o5928.8”,地势平缓。
供试土壤属夹关组红砂田,潴育型水稻土,肥力水平中等,地力均一。
1.2 供试品种供试水稻品种为Ⅱ优518。
1.3 试验设计1.3.1 “3414”完全试验“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4个水平的含义是: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
此试验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特点。
根据试验安排,结合宜宾县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及相关试验示范成果,初步确定其施肥配方(kg/667m2)为:N:P5O2:K2O=10:4:4;试验布局1次重复。
根据上述配方比例,“3414”试验完全方案小区面积固定以30m2计算,得各处理间施肥标准。
此次测土配方施肥一般采用单质肥料,在施用基肥或追肥前,应根据试验作物规律,确定合理的基肥、追肥比例。
1.3.2 试验地选择试验地在选择地势平坦、田面整齐、肥力均匀,具有代表性的田块,地力水平中等,历年种植习惯为一季中稻。
1.3.3 试验作物品种选择田间试验应选择当地的主栽品种或拟推广的品种,该试验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Ⅱ优518。
1.3.4 试验准备1.3.4.1 整地确定实验田后进行去除杂草,开沟排水并犁耙平整。
水稻最佳产量与最佳氮磷钾施用量关系研究

水稻最佳产量与最佳氮磷钾施用量关系研究摘要近年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等问题十分严重,为了在马龙县获得水稻栽培中氮、磷、钾最佳施用量及三要素的比例,选择在马龙县中海拔地区、中等肥力、有代表性的稻田中进行“3414”肥料效应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中等肥力田块中最佳施肥量为纯氮6.10kg/667m2,五氧化二磷0.68kg/667m2,氧化钾3.57kg/667m2,三要素比例为1∶0.11∶0.58;最佳稻谷产量496.2kg/667m2。
关键词水稻;“3414”肥效试验;最佳施肥量近年来,有些农户片面追求高产,盲目加大化肥施用量,忽视了施肥的经济效益[1]。
平衡施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是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的目的[2]。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因为其既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首要途径,也是筛选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1]。
本试验中,根据土壤化验结果和农户近3年水稻种植施肥情况及水稻产量调查分析,计算出2水平情况下施纯氮量为7kg/667m2、纯磷4kg/667m2、纯钾5kg/667m2,从而进行上述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
通过该“3414”完全实施田间试验,掌握中等肥力田块水稻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水稻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水稻作物施肥模型,为水稻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水稻品种为种植面积较大的楚粳28号。
试验肥料采用统一供肥:尿素(含N 46%),过磷酸钙(含P2O5 12%),氯化钾(含K2O 60%)。
1.2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08年春季至秋季在马龙县旧县镇红桥村民委员会红桥村进行。
试验田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为壤土泥田,肥力中等,代表面积2 000hm2。
试验田面积1 600m2,前作大麦,施碳铵40kg/667m2,农家肥1.5t/667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产水稻的磷钾效应和适宜配比试验研究]氮磷钾的化学
符号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高产水稻磷、钾养分对产量的影响
和氮、磷、钾养分的适宜配比。
结果表明:在土壤速效磷10.1 mg/kg、速效钾125 mg/kg水平下,基础磷钾养分的水稻产量为590.0 kg/ 666.67m2,在此基础上增施磷肥的效果不显著,增施钾肥的效果极显著。
施钾量与水稻产量之间呈抛物线趋势,极限施钾量为K2O 8.4
kg/666.67 m2,效益最佳施钾量为K2O 7.68 kg/666.67 m2。
水稻高产高效的氮磷钾配比为1∶0∶0.44,产量最高的极限配比为1∶0.51∶0.51。
关键词高产水稻;磷钾;交互效应;配比
S511A 1007-5739(xx)08-0041-02
张家港市的水稻产量自1995年以来一直稳定在9 t/hm2左右,水稻产量的增加必然加速土壤养分的消耗。
因此,进行水稻高产条件下的肥料养分效应和配比试验研究,对建立和完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发展粮食生产、促进耕地地力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磷、钾养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和氮、
磷、钾养分的适宜配比,以期指导大面积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的合理施肥。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张家港市杨舍镇农义村试验田进行。
土壤类型为黄泥土,耕层土壤pH值6.5,有机质含量27.7 g/kg,全氮2.46 g/kg,碱解氮197 mg/kg,速效磷10.1 mg/kg,速效钾125 mg/kg。
1.2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9-92;供试肥料为尿素、过磷酸钙、钾肥。
1.3试验设计
试验处理采取完全设计,在施N 17.5 kg/666.67 m2的基础上,设施P2O5和K2O 2个因素,其中P2O5施用量设4个水平,分别为0 kg/666.67 m2(A1)、3 kg/666.67m2(A2)、6 kg/666.67 m2(A3)、9 kg/666.67 m2(A4);K2O的施用量设4个水平,分别为0 kg/666.67 m2(B1)、4.5 kg/666.67 m2(B2)、9.0 kg/666.67 m2(B3)、13.5
kg/666.67m2(B4)。
共16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具体设计及肥料施用配比见表1。
小区面积20 m2,小区间覆塑料膜隔离。
氮肥施用比例为基肥42.9%、分蘖肥22.1%、长粗肥15%、穗肥20%。
磷肥全部作基施,钾肥30%基施、70%作长粗肥。
试验田前茬小麦机械收割后麦草全部耕翻还田,水稻种植方式为常规人工移栽,其他各项栽培管理均按高产要求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磷钾不同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知,在土壤速效磷为10.1 mg/kg、速效钾125 mg/kg 的水平下,土壤磷钾的基础养分已基本能满足水稻产量600
kg/666.67 m2的要求,处理A1B1水稻产量为590.0 kg/666.67 m2。
在此基础上再增施磷肥的增产幅度很小,各磷肥用量处理的水稻产量比不施磷平均增产25.2 kg/666.67 m2,增产幅度为4.1%,但其增产应未能达到显著水平(F=2.32<F0.05=2.92)。
增施钾肥的增产效果好于磷肥,各施钾处理比不施钾处理平均增产41.1 kg/666.67 m2,增产幅度为为6.8%,增产效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F=10.37<
F0.01=4.51)。
表明在土壤磷钾基础养分较高的情况下,实现水稻继续增产的关键因子是钾素,同时也进一步证实水稻是一种需钾量较大的作物。
2.1.1不同施磷水平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无论是何种施钾水平,磷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趋势都较一致。
施磷量与产量之间无明显的相关趋势,水稻产量保持在增减幅度较小的平衡状态。
说明在单季水稻高产栽培的条件下,土壤速效磷在10.1 mg/kg左右时,不施磷肥对产量影响不大。
从水稻产量性状的考查中发现(表3),磷对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依次为穗数>每穗实粒重>每穗实粒数。
各施磷处理的成穗数比未施磷处理平均增加1.2万穗/666.67 m2,千粒重平均降低0.4 g,每穗实粒数平均减少0.2粒。
2.1.2不同施钾水平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钾的不同用量水平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从表4可知,施钾量与产量的关系呈抛物线变化趋势。
4组施磷水平的钾肥效应虽有所差异,但总体表现以施K2O 9.0 kg/666.67 m2的处理产量最高,低于或超过此用量,增产效应显著降低。
钾肥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次序为每穗实粒数>穗数>千粒重。
施钾处理比未施钾处理平均每穗增加7.7粒,成穗数增加0.7万穗/666.67 m2,千粒重轻0.07 g。
施K2O 9.0 kg/666.67 m2的处理表现为穗、粒、重齐增的趋势。
2.2磷钾的交互效应与水稻高产高效的氮磷钾适宜配比
2.2.1磷钾在水稻上的交互效应。
从表5可知,产量结果经统计分析,磷钾对水稻的交互效应未达显著水准。
不同施钾水平时的磷效应基本一致,但不同施磷水平时钾的效应有差异、缩小;施P2O5 9 kg/666.67 m2的最适施钾区水稻产量比其他各组有明显增加,最高产量达726.7 kg/666.67 m2,比无磷、低磷和中磷时增产56.7~77.7 kg/666.67 m2。
但在高磷、施磷9 kg/666.67 m2时肥料的报酬递减现象也相应增大,施磷9 kg/666.67 m2、K2O 1
3.5 kg/666.67 m2的处理产量比其余各组施磷水平明显降低。
由此表明,钾对磷的交互效应不明显,但磷对钾有一定的交互作用[1-2]。
2.2.2水稻高产高效的氮磷钾适宜配比。
采取一元二次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施钾量(X)与产量(Y)之间的肥效回归方程为
Y=601+14.7 X-0.88 X2,求得最大增产率施钾量为施K2O 8.4
kg/666.67 m2,经济效益最佳施钾量为K2O 7.68 kg/666.67 m2,肥效回归分析的结果与各处理小区产量的统计检验一致,施K2O 9.0 kg/666.67 m2的各处理水稻产量都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
以上分析得出,在施氮量17.5 kg/666.67 m2、土壤速效磷10.1 mg/kg、速效钾125 mg/kg时,有利于水稻高产高效的氮磷钾配比为1∶0∶0.44,产量最高的极限配比为1∶0.51∶0.51。
3结论与讨论
(1)在土壤速效磷10.1 mg/kg、速效钾125 mg/kg水平,基础磷钾养分的水稻产量为590.0 kg/666.67 m2,在此基础上增施磷肥的增产效果不显著,增施钾肥的增产效果极显著。
(2)磷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之间并无相关规律,钾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之间呈抛物线变化趋势。
水稻的极限施钾量为K2O 8.4
kg/666.67 m2,效益最佳施钾量为K2O 7.68 kg/666.67 m2。
(3)磷对水稻的产量性状影响次序为:穗数>千粒重>每穗实粒数,表现增穗、减粒、减重;钾对产量性状的影响次序为每穗实粒数>穗数>千粒重,一般用量时表现增粒、增穗、减重,适宜用量时表现为增粒、增穗、增重[3-8]。
(4)在该试验的土壤磷钾水平上,水稻高产高效的氮磷钾配比为1∶0∶0.44,产量最高的极限配比为1∶0.51∶0.51。
4 __
[1] 储国良,吴行国,等.丘陵地区水稻氮磷钾经济用量与配比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96(3):5-7.
[2] 杨茹,肖训刚,等.浅谈高产水稻的施钾效应与增施钾肥的途径[J].辽宁农业科学,1996(5):44-45.
[3] 张家泉,赵照根.磷肥适宜用量及计算公式[J].土壤,1994(2):80-82.
[4] 浦东,王建武.水稻氮磷钾肥平衡施用技术研究[J].大麦与谷类科学,xx(2):42-44.
[5] 文成.水稻氮、磷、钾三要素试验探讨[J].现代农业,xx (5):38-41.
[6] 耿培,曹国?,丁飞.水稻氮磷钾高产施用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xx,36(27):11852-11854.
[7] 召杨,李发光,蒋学雄,等.水稻肥料效应试验初报[J].临沧科技,xx(3):33-37.
[8] 黄迅,李玉琴.宜宾市翠屏区渗育紫泥田水稻肥料效应研究[J].宜宾科技,xx(4):8-1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