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慕课”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

“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教育界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其中,慕课(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作为新兴的教育模式,正逐渐影响着传统的高等教育。
本文将深入探讨慕课为高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这些挑战的措施和未来发展趋势。
慕课的出现为高校带来了诸多机遇。
慕课打破了传统教育资源的限制,使得高校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将优质的教育资源拓展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慕课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安排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最重要的是,慕课为全球范围内的学生提供了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有力推动了教育公平。
然而,慕课的出现也给高校带来了一些挑战。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慕课需要满足大规模学生的需求,这可能导致一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难以充分展现。
授课方式的变化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信息技术能力,如何有效地在线授课成为高校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学习效果的评估也是一个难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可能无法完全适用于在线课程。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高校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加强课程内容的设计,确保在线课程能够涵盖核心知识点,同时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调整授课方式,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建立全面的学习评估体系,结合学生在线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展望未来,随着慕课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可以预见到它将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方面,慕课可能会推动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使得全球学生都能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另一方面,慕课也可能会引发一些新的教育问题,如学生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
面对这些未来的挑战,高校需要积极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慕课作为新兴的教育模式,为高校带来了拓展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
然而,也面临着一些诸如课程内容选择和安排、授课方式变化以及学习效果评估等方面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慕课对高校公选课发展方向的启示

大数据时代慕课对高校公选课发展方向的启示【摘要】在大数据时代,慕课在教育领域迅速兴起,给高校公选课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本文通过分析慕课对高校公选课的冲击、优势和特点,以及在公选课中的应用,探讨了慕课对高校公选课的重要性。
结合高校公选课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如何利用慕课促进公选课的发展。
通过研究发现,慕课为高校公选课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将成为推动公选课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校应积极引入慕课资源,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满意度,推动高校公选课的发展。
慕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机会,也为高校注入了更多的发展动力,推动其走向更加开放和现代化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慕课、高校公选课、发展方向、冲击、优势、特点、应用、促进、新机遇、推动力量1. 引言1.1 慕课在大数据时代的兴起慕课在大数据时代的兴起意味着教育领域正迎来深刻的变革。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慕课提供了强大支持,使其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革新力量。
慕课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个性化定制,通过数据分析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选择慕课课程,灵活自主地学习知识。
大数据技术让慕课平台能够收集大量学习数据,从而不断优化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提升学习体验。
慕课在大数据时代的兴起,为高校公选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也让教育更具包容性和普惠性。
通过慕课,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2 高校公选课的现状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公选课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
大数据时代的慕课为高校公选课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机遇,将对其发展方向带来启示。
2. 正文2.1 慕课对高校公选课的冲击在大数据时代,慕课的兴起对高校公选课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慕课的灵活性和便利性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再受制于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慕课对中国高等教育影响的

汇报人:2023-12-01•慕课概述•慕课与高等教育•慕课的影响与效果目录•慕课的未来发展•结论01慕课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慕课(MOOC)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它允许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提供教师指导和互动讨论环节。
特点1)大规模:慕课可以同时容纳数以万计的学生参与学习;2)开放:课程资源对所有人开放,学生可以来自世界各地;3)在线:学习过程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4)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进度进行学习,同时需要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2011年,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一门名为《人工智能导论》的在线课程,随后出现了多个类似的在线教育平台。
起源2013年,中国开始引入慕课概念,并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合作下推出了多个中文慕课平台。
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慕课市场之一,拥有众多知名的高校和平台,如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等。
现状慕课的发展历程1在线教育学生可以在家中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观看课程视频,完成学习任务和作业。
混合学习将在线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慕课作为辅助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继续教育面向社会人士,提供职业培训、技能提升等课程,满足终身学习的需求。
国际教育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提供国际化教育机会,促进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
慕课的应用场景02慕课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现状01高等教育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面临着教育质量、资源分配等问题。
02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进一步改进。
03信息化技术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仍然存在一些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育模式,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通过引入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慕课可以促进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慕课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慕课的普及程度和认可度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推广。
大数据应用: MOOCs推动及改进我们的教学

“985”工 程大学 39所
“211”工 程大学 … 112所 高职(专 科)院校 1297所
成人高等学校 348所
本科院校1145所
全国共 有培养 研究生 单位 811个
高 等 学 校 534 个 科 研 机 构 277 个
普通高等学校2442所 (含独立学院303所)
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90所
摘自美国Inside Higher Ed.: MOOC Movement
Harvard Provost Alan Garber
Faculty members looking to adapt their classes to the Web are a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technology that didn’t exist before, like instantaneously computer-graded tests Competitions come from the comparison on teaching
一个可用、可靠的MOOC平台
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对教师和学生的作用)
知识点化的课程体系(适于碎片化/自主学习) 与目前体系的灵活结合(修学分、辅助教学) 学习全过程的管理 富媒体的呈现形式 Trinity:三位一体 授课
评价
交流
To MOOC or Not to MOOC
拥抱MOOC :改进我们的教育
Thanks !
谢 谢!
“Welcome to the brave
new world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 known as MOOCs — a tool for democratizing higher education.”
试论慕课(MOOC)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

试论慕课(MOOC)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摘要】慕课(MOOC)是一种颠覆传统教育模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本文从慕课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优势和特点、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以及与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总结发现,慕课的出现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同时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未来,慕课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应该重视慕课在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中的作用,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慕课, 高等教育, 教学模式改革, 启示, 教育领域, 发展, 优势, 特点, 教育改革, 挑战, 融合, 前景, 总结.1. 引言1.1 概述慕课对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慕课(MOOC)是一种新型的在线教育模式,其对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慕课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参与学习,不再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这使得教育资源得以更好地共享和传播,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
慕课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慕课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借助在线讨论、互动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慕课对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其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传播,提高了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高等教育教学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1.2 介绍慕课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慕课(MOOC)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自从慕课的出现以来,其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迅速,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慕课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08年,当时由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共同创办的Connectivism和Connective Learning(CCK08)课程被认为是慕课的先驱。
“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兴起已经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慕课以其灵活、自主学习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然而,慕课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应对策略。
首先,慕课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高等教育的模式。
传统的高校教育注重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接受,而慕课则强调自主学习和互动。
这种变革的潜在优势在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然而,对于一些依赖于授课老师的学生来说,慕课可能会带来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因为没有强制性的学习要求和监督。
其次,慕课的普及和发展可能会对高校的招生和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冲击。
由于慕课的特点是大规模开放和免费,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参与其中。
这导致高校招生规模减少,甚至招生困难,影响了高校的生源和财政收入。
此外,慕课的普及也可能使高校教师面临压力,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创新和提升教学质量来留住学生。
针对慕课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这些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高校应积极融入慕课的发展,将其作为一种补充和扩展传统教育的手段,而不是完全抵制。
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与慕课相关的课程或专业,吸引学生参与到高等教育中。
同时,高校教师也应加强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创新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吸引学生选择传统高等教育。
其次,高校和政府应合作加强慕课的评估和质量监控。
慕课的普及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会,但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因此,高校和政府应建立一套科学的慕课评估标准和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慕课的质量和有效性。
高校可采取与企业或其他慕课平台合作的形式,通过双方的资源共享和合作评估,提高慕课的教学质量。
再次,高校可以加强与慕课平台的合作,共同建立和推动慕课的发展。
MOOC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及影响

MOOC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及影响摘要: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一种新兴的开放式教育资源――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送达地球最偏远的角落”是MOOC的理念。
本文主要介绍了MOOC的教学模式,并通过MOOC教学的实际案例分析就MOOC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启示作出五个方面的总结。
关键词:MOOC;大数据;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095-02在大型开放网络课程之风的推动下,美国陆续出现了多种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如美国三大在线课程提供商Coursera、Udacity 和edX 的兴起,为全球范围内的学习者们提供了世界著名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引起了教育、科技、商业等领域的关注,推动了全球开放教育运动的新发展,被认为是2012 年教育领域的标志性事件。
Coursera、Udacity 及edX 被誉为MOOC 领域的“三驾马车”。
对于大数据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3V 定义,即认为大数据的构成需要满足三方面的特点: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高速性(Velocity)。
大数据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使对数据的处理从数据库(Database,DB)转变到大数据(Big Data,BD),从而使数据规模、数据类型及数据处理工具更加多样化,强调将数据作为一种资源,运用数据处理工具进行分析后,得出数据潜在意义及价值。
MOOC 与传统远程教育相比,更加具有大数据时代的特征。
首先,多样性主要针对学习群体中学习者个体而言,每门课程面向成千上万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学习者,每个学习者已有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各不相同。
MOOC 平台恰恰能够包容海量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实现学习者自主适应的主动式学习。
浅析慕课对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影响

2016.07随着信息全球化,以及通讯方式的日益发达,本世纪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有了巨大的变革。
20世纪末,远程教学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得以使用,网络课程成为了远程教学的主导元素。
随后,各大高校建立了各自的精品课程网站,如今大量网络课程已作为高校教学主要的辅助工具。
近几年,随着微课和慕课的产生,各大高校又掀起了在线网络课程热,尤其是慕课热。
国内外诸多高校协同校内教授陆续制作了各专业和课程的慕课,通过网络平台向全世界分享各自的教学资源。
国内有名的慕课网站如“爱课程网”,在这里通过慕课的方式,汇集了国内众多名牌大学的课程教学资源。
一、慕课的内容慕课本意是一种大规模开放性的在线网络课程,全称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育平台(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
这个术语是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Dave Cormi-er,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Bryan Alexander,以及国家人文教联合提出来的。
2011年秋,慕课在美国迅速崛起。
无需质疑,慕课的崛起对当前中国高教教育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
之后,2012年为美国的慕课元年。
这里的“大规模”,指的是可获得慕课资源的人数之多,“开放”指的是慕课对全世界所有公民开放,只要你能上网,就能进入系统,阅读此资源。
“慕课”较之传统远程教育的“新”,在于其规模之大,以及革命性的发展潜力。
最初的慕课来自于美国的顶尖大学的魅力,及其国际教育影响力,也是源于普通人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
当国内一些高校热衷于慕课热时,也有许多学者对慕课对传统教育教学的颠覆性影响有所怀疑。
但慕课以它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能够服务于高等教育教学,促进高等教育教学的更快更好发展。
二、慕课的特征1、慕课的出现增大了知识和学习资源的可获得性。
慕课提供的信息和资源开放的,只要注册一个用户名,就能进行学习,学生可以自由获取资源。
这种课程资源的大规模的公开性,使来自世界各地的公民有更多机会获得世界名校一流专家的优质课程资源,和优秀的教学资源,如可以听到世界名校教授的授课,能获得更新的教学和学习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据背景下“慕课”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摘要:“慕课”正以全新的教学形式和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冲击着中国的高等教育。
大数据背景下,“慕课”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有机遇也有挑战。
面对“慕课”的冲击,高校教师应该如何“教授”,学生应该如何“学习”值得每个高校教育者和每个学生思考。
关键词:慕课(MOOCs);大数据;高等教育“慕课”及“大数据”,以及由此带来的“翻转课堂”是目前教育学界关注度很高的热点词汇,“慕课”对教育的冲击正改变着当今的高等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自2013年5月份至今,很多报刊,如中国科学报、中国教育报等纷纷在报道了“慕课”(MOOCs)及对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慕课”在教育界引起了一场大讨论。
不到两年的时间,“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冲击着高等教育模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模式,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模式。
一、相关概念(一)“慕课”介绍“慕课”是MOOCs的谐音,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可以翻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在“慕课”中,每门课程都被切割成10分钟以内的小片段,片段与片段之间有一个小问题穿插其中,学习者在听课过程中,必须要回答该问题,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
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慕课”给学习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影响,学生都被课程内容和呈现的授课形式所吸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疑问,可以在“慕课”网站上直接提问,一般情况下,都会有老师或者学生助教负责在线答疑,所以,问题会在5分钟左右得到答复,更直接的是,学生还可以在线与老师交流问题而不需要面对面。
“慕课”的出现使得大学教育不再是在校大学生的专利,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投入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去,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二)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big data)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在规模上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收集、管理、处理的目的,最终能整理成为满足企业经营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大数据有四个层面的特点:第一,数据量巨大(V olume)。
从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到互联网,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大量的数据,数据的计量单位从TB级别跃升到了P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多(Variety)。
除了文字、数字等结构化的数据外,更多的是视频、图片、声音等非结构化数据。
非结构化数据是大数据区别于传统数据的基本特征。
第三,处理速度快(Velocity)。
信息时代的企业在运转过程中的困惑已经不是如何获得数据,而是如何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快速的处理,从而获得高价值的信息。
这是大数据区别于传统数据挖掘的本质特点。
第四、更高的价值回报(Value)。
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可以得到支持企业管理和决策有用的信息,给企业带来更高的价值回报。
二、“慕课”对教师教学模式产生的影响(一)“慕课”对教师教学带来的挑战大数据背景下的“慕课”对教师授课水平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慕课”精巧的课程设计使照本宣科和满堂灌将无立足之地,总的来说,慕课对教师教学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
首先,对授课内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必须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讲授知识点的有用性,另外,授课方式要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所以,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之前必须先进行深入学习和刻苦研究,对课程内容要了如指掌,并能融会贯通。
不仅如此,教师更要了解学生,把握教学规律,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巧妙地融汇到教学活动之中,带领学生并和学生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并不是老师一人游泳,而学生只是旁观者。
所以,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认可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在线学习情况要时刻跟踪并分析、研究,只有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给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其次,“慕课”将课程内容分割成为若干片段,每个片段围绕一个知识点讲解,时间仅仅5~15分钟,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一篮子”的授课形式。
教师对所授课程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需要非常明确,并能根据课程授课标准和学科自身的特点构建本课程的知识框架,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分割成一个个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点的内容、难易程度、重要性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等进行详细说明,以便于学生更有针对性的选择学习,并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学生在学习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的同时也更好把握知识点彼此之间的关系,最终能将知识点进行联系和综合,从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所以,教师在课程设计方面,不仅要合理分割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讲解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针对每个知识点,还要精心设计问题与答案,更要及时整理学生学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最后,要将“慕课”真正应用于高校教学中,开展“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摸索和探讨的问题还很多。
例如,怎样的视频效果、教学语言、节奏控制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如何恰当地运用教育技术,让其为教学内容服务?学生自学完教学视频后,教师在课堂中如何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等等。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中国的教师们任重而道远。
面对“慕课”的冲击,高校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
一方面,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潜心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不断提高传授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学理念的转变,无疑是高校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慕课对教师教学带来的机遇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要想获得学生学习情况获得,只能通过课下答疑、作业批改、试卷分析等,其中作业批改和试卷分析获得的信息未必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因此对教学过程改进的作用非常有限。
大数据数据背景下的“慕课”平台则可以解决以上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一方面,学生注册“慕课”是为了保证后续学习的方便性和连贯性,提供的都是真实的个人信息。
学生在“慕课”网站平台学习过程中,“慕课”网站平台可以自动记录并存储大量学习数据,包括每个学生从注册到学习完课程过程中,每个知识点学习时间长度和周期、暂停的次数和时间长度,提问交流的次数和提问交流的问题内容、知识点掌握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
另一方面,可以对以上产生的数据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分析,用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发现教学过程的不足,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发展。
“慕课”可以接收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人注册学习,不同的人学习进度、遇到的问题等都不一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系统化的大数据。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能产生如此全面和系统的大众学习数据供分析和挖掘使用。
通过分析这些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可以跟踪学习过程,检测分析各种经历和交流对学习的影响,进行学习规律的总结,为构建新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型提供依据。
另外,用机器学习来分析数据,分析总结每个人的学习规律和大众学习规律,可以改进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得个性化定制学习过程成为可能,实现学习内容、方式的动态调整。
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我们将不仅能对学生的学业表现进行多角度、发展性的评价,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可以对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提供参考建议,同时,对企业企业招聘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不得不承认,“大数据,将成为我们下一个观察人类自身社会行为的“显微镜”。
”三、“慕课”对学生学习模式的影响就学习过程来说,“慕课”通识课程与传统通识课程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自由与互动。
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是自由。
不再有任何心理障碍,想问什么就问,想说什么就说,这就是互动。
教师在课堂上虽然也鼓励学生互动,碍于各种顾虑,真正勇于互动的学生并不多。
MOOC课程中,情况完全不同,主动与助教进行互动的学生比例大大提高。
(一)慕课改变了高校学生以往的学习模式“慕课”的采纳,使得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生学习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和场合,无论在家还是在宿舍甚至是在公交车上都可以打开“慕课”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在线与同学和老师进行问题交流和探讨。
正常的学习时间在线提问,很快就可以得到在线老师或其他同学的回复。
每门课程都有频繁的小测试,有时还有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学生可以随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在这样的听课、交流和测试过程中,足以吸引学生聚精会神,不开小差。
“慕课”学习还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有的优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回放或者快进学习内容,为温故知新创造了条件。
另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有针对性的选择听课内容,这是传统的现场教学所不及的。
(二)“慕课”可以更加拓宽学生知识面慕课的课程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技术学科,比如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自然学科和工程学科,还包括了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
目前,很多慕课课程的学习并不提供学分,也不算在本科或研究生的学位里,学生学习完全是为了获取一些技能和知识,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
更重要的是“慕课”课程都是名校、名师和名课,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听到来自全世界名校名师的课程,真正是实现了教学优质资源的共享。
四、结束语“慕课”带来的教学改革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我们要思考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学习,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应对学生在课堂交流时的提问。
利用“慕课”进行自主学习具有“零散化”与“专题化”的特点,我们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如何引导学生既能根据自己知识结构的盲点,有针对性、查缺补漏式的微学习,又能选定某些学科或专题开展完整性、连贯性的课程学习,而不只是获得杂乱零散的不成体系的知识是我们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1]张鸷远.慕课_MOOCs_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3):116-121[2]老松杨等.后IT时代MOOC 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9):6-8[3]Welsh H.B. Dianne,Dragusin Mariana. The New Generation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S)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Small Business Institute Journal,2013,9(1):51-56[4]姜蔺等.MOOCs学习者特征及学习效果分析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54-59[5]刘杨钺,刘戟锋.MOOC:传统型大学面临的新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6-26[6]朱新武.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6):124-126[7]Viswanathan,R.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MOOC[J].Frontiers of Language and Teaching,2012,(3):32-40.[8]“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89-92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影响数据背景下慕课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