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目标定位及实现策略

合集下载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1. 引言1.1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我国在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重大赛事中取得了不少优异成绩。

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备受关注,拥有大批优秀运动员。

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为竞技体育运动提供了良好的场地设施。

我国竞技体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运动员队伍整体实力有待提升,年轻运动员培养不足,长期以来一些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受到限制。

竞技体育的专业化程度还有待提高,体育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缺乏科学合理的训练机制。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竞技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竞争力。

1.2 可行性建议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可行性建议要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可行性建议。

首先,加强体育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基础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

其次,优化赛事规划与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赛的组织和管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发挥和成绩。

我们需要加强赛事规划,提高赛事的专业性和竞争性,同时加强赛事的管理,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

同时,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

优质的体育设施能够提高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条件,有利于他们发挥最佳水平。

我们需要不断完善体育设施建设,提高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环境。

总的来说,要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我们需要综合施策,加强人才培养、优化赛事管理和加强设施建设,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这些可行性建议,将有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和提升。

2. 正文2.1 竞技体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体育传统的国家,竞技体育在我国有着长足的发展历史。

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经历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在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体育精神也在国民心中深深植根。

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目标定位及实现策略

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目标定位及实现策略

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目标定位及实现策略在现代社会中,竞技运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要提高竞技运动的水平,我们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策略。

一、竞技运动发展目标定位1.提高国家竞技运动水平:国家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是整个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例如,在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比赛中的好成绩,都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整体体育实力。

2.培养优秀竞技运动员:竞技运动的核心在于运动员的素质和技能。

因此,培养优秀的竞技运动员,不仅可以提高国家的竞技水平,也可以培养更多的运动健将。

3.增加人民群众参与竞技运动的热情:竞技运动不仅仅是专业运动员的事情,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一种方式。

通过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竞技运动的热情,不仅可以提高整体运动水平,也可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竞技运动发展策略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体育场馆、训练中心、运动设备等基础设施是竞技运动发展的基础。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供更好的训练条件,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竞技运动。

2.加强人才培养和选拔:运动员的素质和技能是竞技运动的核心,因此,加强运动员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尤为重要。

通过提供专业的训练和培养体系,选拔优秀的运动员,可以保证国家竞技运动水平的持续提高。

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竞技运动组织开展交流合作,可以互相学习、借鉴他国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的竞技水平。

4.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竞技运动的热情:要增加人民群众参与竞技运动的热情,可以通过加强体育教育、举办各类体育赛事、购买竞技运动相关的设备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激励人们参与竞技运动,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5.加强竞技运动科学研究:竞技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的支撑。

通过加强竞技运动科学研究,可以提高竞技运动的训练方法和技术水平,为运动员的培养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总之,竞技运动的水平发展目标定位应包括提高国家竞技运动水平、培养优秀竞技运动员和增加人民群众参与竞技运动的热情。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竞技体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的竞技体育产业已经形成了以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为基础的体育产业集群,其中包括职业俱乐部、赛事经营、体育用品制造、培训机构等,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丰富、更多样化的体育文化活动。

中国拥有优秀的体育健儿,他们在世界体坛上一直有着出色的表现,足球、游泳、体操、田径、武术、跆拳道等项目的选手均在国际比赛中成绩突出,屡屡为国争光。

同时,中国也注重推广全民健身,已经建立了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体育馆等多种体育场馆,举办了多种体育赛事,逐渐发展成为教育、科技、文化、娱乐和健康相结合的多元化体育产业。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竞技体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可行性建议1.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竞技体育需要完善的场馆、设施,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于中国竞技体育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

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完善各级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建设,推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和普及化。

2. 重视青少年体育培养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投资青少年体育培养是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关键。

应当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个层面上共同发力,加强对于青少年体育的课堂教学、校园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组织,同时政府也应当制定更加完善的青少年体育政策,提高对于青少年体育组织和教练员的关注程度。

3. 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求体育市场化运营是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培育机制。

同时,体育产业界及时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服务内容,找准市场定位,提高市场竞争力。

4. 提高竞技体育赛事水平体育赛事是提升国家竞技体育水平和提高人民体育素质的重要手段,加强赛事的组织、宣传和推广,促进赛事的参赛阵容和赛事水平的提高。

总之,我国竞技体育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是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政府、社会和企业等各层面都需要加大投入,努力夯实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

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目标定位及实现策略

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目标定位及实现策略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筛选,将有用 的信息提取出来,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3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专业知 识,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和优势所在 。
持续改进计划制定与实施
问题诊断
根据分析结果,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找 出问题的根源。
改进方案制定
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目标定位 及实现策略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目标定位 • 竞技运动水平发展影响因素分
析 • 竞技运动水平实现策略制定 • 竞技运动水平发展保障措施落
实 • 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目标评估与
反馈机制建立
01
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目标定位
总体目标设定
提升国家整体竞技运 动水平,实现运动成 绩的突破。
科学选材
01
通过科学的身体、技能和心理测试,选拔具有潜力的竞技运动
人才才培养体系,包括基础训练、专项训练
和国家队集训等阶段。
教练团队
03
组建专业的教练团队,提供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指导,确保运
动员全面发展。
训练方法创新与技术手段更新
训练方法创新
引入先进的训练方法和理念,如高原训练、间歇性训练等,提高 训练效果。
技术手段更新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生物力学、运动分析等,对运动员的技术 动作进行精确分析和改进。
康复与营养
注重运动员的康复和营养补充,提高运动员的恢复能力和竞技状 态。
竞赛机制改革与赛事体系完善
竞赛机制改革
改革竞赛机制,增加竞赛种类和数量,提高竞赛 质量和水平。
赛事体系完善
完善赛事体系,包括国内赛事和国际赛事,为运 动员提供更多的参赛机会。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

尤其是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国队在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上的表现越来越出色,赢得了世界的瞩目。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国家的竞技体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对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

一、竞技体育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成绩出色:中国在奥运会、世界杯、亚运会等国际重大赛事上屡屡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是在体操、游泳、射击等项目上表现突出,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2. 基础薄弱:与国外先进体育强国相比,我国竞技体育的基础设施和人才培养体系相对落后,尤其是在乡村和偏远地区,普及程度远远不够。

3. 体育产业发展不足:相对于体育的巨大市场需求,我国的体育产业链仍相对薄弱,整体发展速度不够快,产业链条不够完善。

4. 体育精神不足: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与竞技体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但是整体的体育精神仍需进一步培养。

基于以上对竞技体育发展现状的分析,接下来,我们将提出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二、可行性建议1. 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我们需要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要加强体育场馆、器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全民体育参与率。

同时要加强学校、社区和单位的运动场地建设,提供更多的运动场所,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

2. 完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力度,培养更多具有国际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

同时鼓励体育人才向各个领域发展,提高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

3. 发展体育产业,扩大体育消费市场我们需要发展体育产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体育产业链的建设,扩大体育消费市场。

通过体育产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近年来,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际体育大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让世界瞩目。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仍存在一些差距,需要继续努力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为此,本文将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现状出发,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现状是值得肯定的。

近年来,我国在奥运会、亚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尤其是在一些体育项目上,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强国,这充分显示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

国家级体育场馆的建设也在提高我国体育赛事的举办水平,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是我国竞技体育基础薄弱,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体育基础普及率不高,导致了未来的竞技体育人才储备有限。

二是竞技体育在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体育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这影响了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输送。

三是在竞技体育管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针对我国竞技体育的现状,我国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应该加大对青少年竞技体育的培养力度。

青少年是国家竞技体育的未来,只有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人才,才能够保持我国在国际比赛上的竞争力。

学校体育课程应该更加注重竞技体育的培养,多开展校际赛事,培养学生竞技体育的兴趣和能力。

加强对优秀青少年体育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和竞赛机会,为我国未来的竞技体育事业储备更多的人才。

应该加大竞技体育的市场化程度,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产业可以为我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促进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应该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包括对体育赛事、体育培训机构、体育用品等方面的支持,鼓励更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体育产业,促进竞技体育的市场化发展。

应该加大对竞技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竞技体育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我国也在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在竞技体育方面和一些国际巨头相比,还存在差距。

这篇文章将简单介绍我国竞技体育的现状,以及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我国竞技体育的现状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情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依然有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1. 体育产业的不断壮大与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一块新引擎,对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体育市场大小达到了1.5万亿,而体育场馆、器材、服装的销售规模也逐年不断上升。

此外,国家的政策扶持也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2. 人口基数巨大,但在国际舞台上成绩不够突出。

我国体育人口众多,经常组织大型的综合性运动会和比赛,例如全运会和亚运会等,但是在一些国际竞赛上的表现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例如奥运会、世锦赛等国际性赛事。

此外,体育人才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这将成为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领域之一。

3. 体育训练基础设施存在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我国很多地区的体育训练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同时,体育赛事的参与度和普及率还不够高,需要提高公众参与度和关注度,同时缺失的赛事也需要进一步推进。

二、可行性建议针对现有的问题和局限性,以下是一些可行性建议。

1. 制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长远计划。

长远计划应该明确制定每一个在体育产业的环节中需要优化和完善的问题,并对人才培训、体育训练、竞技体育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

此外,应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事业的发展。

2. 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应该根据国际竞争应当遵循的规则,研究科学的竞争技术和战略,以更好地把握战略地位,并与竞争对手保持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的步伐。

短期内,可以通过提高训练质量、依托优质比赛及大型赛事提升选手竞技水平等方式,进而拓宽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发展速度。

提高体育项目竞技水平的工作计划

提高体育项目竞技水平的工作计划

提高体育项目竞技水平的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体育项目竞技水平的提高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之一,对于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提升国家体育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工作计划旨在探讨提高体育项目竞技水平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以期达到预期目标。

二、目标设定1. 提升国家体育实力:通过加强体育项目的训练和培养,提高我国在国际竞技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2. 培养优秀运动员:发现和培养优秀运动员,为国家队和国际比赛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3. 激发全民体育热情:通过提高体育项目竞技水平,激发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工作计划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高体育项目竞技水平,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体育场馆数量,改善训练场地条件,提供更好的训练和比赛环境。

投入资金和资源,修建新的体育场馆和训练设施,更新现有设施,以满足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需求。

2. 制定完善的训练计划为了培养优秀运动员,制定完善的训练计划至关重要。

运动员需要有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计划,包括技术训练、体能训练、心理训练等方面。

与国内外专业教练团队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每个项目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素质。

3. 增加赛事和比赛机会为了提高体育项目竞技水平,增加赛事和比赛机会是必要的。

可以组织更多的国内外比赛,吸引更多优秀的运动员参与。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赛事模式和经验,提高我国体育项目的参赛水平和组织水平。

4. 加强体育人才培养为了培养优秀运动员,加强体育人才培养是必要的。

在学校和社会各级体育组织中,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

提供专业化的培训,选拔和培养有潜力的运动员,为他们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5. 推广体育项目,激发全民体育热情为了激发全民体育热情,需要积极推广体育项目。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赛事和活动,提高体育项目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参与度。

加大体育项目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培养更多的体育项目爱好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2020年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目标定位及实现策略北京体育大学田麦久蔡睿刘大庆张英波4.1 1979~2000年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发展历程4.1.1 迅速跻身于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列自1978年至1999年底,我国选手共获得1176个世界冠军,超创世界记录770次,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已稳居亚洲首位。

1984年,我国第一次全面参加奥运会,在前苏联、东欧及古巴等国缺赛的情况下,获得了15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第4位的较好赛绩。

经历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波谷时相,在第25、26两届奥运会上皆获得16枚金牌,并连续位列排名榜第4位。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更进至金牌榜和奖牌榜的第三位,进一步加强了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上的地位。

可以说,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在短短的二十年里,获得迅猛的发展,已然跻身于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列。

4.1.2 重点发展优势项目战略获得成功1979年,我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之后,我国竞技体育运动的决策组织机构根据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重点发展优势运动项目”的战略。

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了我国重点竞技项目的设置与布局研究。

1980、1984、1989年分别确定了13、16、18个重点项目,并对这些项目在全国各省市的重点布局作出了统一规划。

这一战略对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功(见表1)。

我国体操、跳水、举重、射击、乒乓球5个优势项目的运动员在5届奥运会中共获得金牌60块,占80块金牌总数的75%,是构成我国竞技运动水平总体实力的决定性因素。

表1 我国参加历届奥运会获金牌项目及数量分布项目第23届第24届第25届第26届第27届合计体操 5 1 2 1 3 12 15.0%举重 4 0 0 2 5 11 13.8%跳水 1 2 3 3 5 14 17.5%乒乓球 2 3 4 4 13 16.3%羽毛球 1 4 5 6.3%射击 3 0 2 2 3 10 12.5%柔道 1 1 2 4 5.0%田径 0 1 1 1 3 3.8%击剑 1 1 1.3%游泳 4 1 0 5 6.3%跆拳道 1 1 1.3%女排 1 1 1.3%∑ 15 5 16 16 28 80 100.0%4.1.3 为国争光、举国体制、团结拼搏、科学训练结出丰硕成果我国竞技运动水平能够在短短20年中发展为世界竞技体育格局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其重要的原因一是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运动员有着强烈的为国争光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二是发挥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坚持“举国体制”,支持和保证优秀选手的选拔和训练;三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团结拼搏;四是尊重竞技体育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科学训练水平。

这是半个世纪来我国体育战线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更是改革开放20年来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的可喜成果。

4.2 2020年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目标的科学定位4.2.1 不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竞技运动与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

作为社会的“缩影”竞技运动一方面浓缩和反映着社会关系、社会心态和社会行为的现存状态,另一方面又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激励与促进的作用。

在今天的中国,这种作用表现得尤为强烈。

首先,竞技运动水平的高度发达有助于社会成员民族自信心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国家社会的凝聚力;同时,竞技选手顽强拼搏、奋勇争先、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以及奥林匹克的积极参与意识、敢于展示个性的意识都是当今时代所推崇倡导的理念。

人的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现代人的主观态度与客观行为应是积极进取的,开放包容的,理性坚定的,同时又是个性鲜明的。

竞技运动带给社会的,已不仅仅是简单的观赏需求的满足以及民族自尊的激发,而且在更深的层面,塑造积极参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现代人的精神理念。

竞技运动给了我们一个积极进取的舞台,同时也给予我们一个严格游戏规则下公平竞争的训练;竞技还告诉我们,挑战极限的过程是无限的,创新超越是唯一的出路,而这也正是社会发展的灵魂。

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竞技运动水平的发展也有了更高的需求,1992年我国在第25届奥运会上以16枚金牌列第二集团之首,1996年、2000年均保持了这一地位,人们有理由期望进一步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尽快跨入第一集团的行列,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竞技体育大国。

4.2.2 我国竞技体育实力透视4.2.2.1 国家(地区)竞技体育实力的评价国家或地区的竞技实力是通过参加重大比赛而表现出来的。

竞技表现是竞技实力的展示。

人们常用金牌数、奖牌数以及总分这三个指标来评价和比较重大国际赛事中参与国(地区)的竞技实力。

其中,传播媒体最为偏爱的是最具宣传性和刺激性的金牌榜。

当然,就总体状态而言,金牌数与奖牌数及得分有着密切的相关。

以第27届奥运会金牌榜前20名国家(地区)为例,5个竞技实力指标之间的两两相关r均在0.883~0.999的区间之内(见表2)。

从统计学意义来讲,其中任何一个指标都含有足够的信息量,以反映不同国家(地区)的竞技实力;但结合赛场实际进一步具体分析则会发现,在反映总体竞技实力的问题上,金牌榜排名常常会产生明显的偏误。

在第27届奥运会表2 第27届奥运会金牌榜前20名国家(地区)各竞技实力指标之间的两两相关rss竞技实力指标 s1 s2 s3 s4 s5s1 金牌数—— 0.957 0.967 0.883 0.934s2 奖牌数 0.957 —— 0.999 0.968 0.992s3 前3名总分 0.967 0.999 —— 0.961 0.989s4 前8名奖次 0.883 0.968 0.961 —— 0.991s5 前8名总分 0.934 0.992 0.989 0.991 ——M 0.935 0.979 0.979 0.951 0.977S 0.037 0.020 0.018 0.047 0.028金牌榜排名中,此类偏误即多次出现。

如表3中所示,依多项指标综合判别,可以清晰地从看四组对比中,金牌榜排序居后的国家(地区)的竞技实力都高于排序居前的国家(地区):日本的综合竞技实力略高于波兰,而乌克兰瑞士、巴西,则明显地分别高于埃、斯、莫/喀等国。

表3 第27届奥运会不同国家(地区)竞技实力比较金牌榜序国别奖次1 2 3 4 5 6 7 8 奖牌榜n R* 1-3名总分n R 1-8奖次n R 1-8名总分n R14 波兰 6 5 3 6 10 4 6 8 14 17 107 17 48 10 209 1515 日本 5 8 5 5 6 8 9 8 18 14 131 14 54 9 230 1420 埃塞俄比亚 4 1 3 3 0 3 1 0 8 26 61 28 15 28 87 2621 乌克兰 3 10 10 9 10 8 7 8 23 13 157 13 63 8 287 835 斯洛文尼亚 2 0 0 2 0 0 0 0 2 56 18 54 4 57 28 5436 瑞士 1 6 2 4 4 1 2 4 9 25 63 25 24 23 110 2350/51 莫桑比克/喀麦隆 1 0 0 0 0 0 0 0 1 66 9 57 1 59 9 5952 巴西 0 6 6 3 1 2 2 1 12 22 78 22 21 26 108 24* R = 排序这一分析提示我们,被普遍采用的各竞技实力指标又分别孕含着不同的定向信息。

应该说,金牌榜集中地反映着参赛国(地区)顶级选手的数量;奖牌榜及前8名奖次反映着参赛国(地区)优秀选手层的厚度;而前3名总分与前8名总分则更为贴近地反映着参赛国(地区)的总体竞技实力。

其中,前3名奖次及其总分更集中地反映着冲击金牌的竞技实力,它们与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的平均值也最高,达0.979。

因此,在后文的分析中,我们即以奖牌数及前3名总分为主要指标进行竞技实力的评定和比较。

4.2.2.2 我国在第27届奥运会上的竞技实力解析我国运动员在第27届奥运会上以28项冠军列金牌榜第三位,比列第二位的俄罗斯仅少4枚,而比列第四位的澳大利亚则多出12枚。

依金牌榜的排列规则,中国毫无疑问地应被划入第一集团。

但依1~3名得分排序,则可清晰地看出,我国在第27届奥运会上所表现出的竞技实力确确实实地仍应归属于第二集团(表4、5)。

表4 第27届奥运会前13名奖牌分布情况国别金牌银牌铜牌奖牌总数前三名得分*1 美国 39 25 33 97 7242 俄罗斯 32 28 28 88 6323 中国 28 16 15 59 4544 澳大利亚 16 25 17 58 4215 德国 14 17 26 57 4016 法国 13 14 11 38 2917 意大利 13 8 13 34 2518 荷兰 12 9 4 25 1959 古巴 11 11 7 29 21810 英国 11 10 7 28 21111 罗马尼亚 11 6 9 26 19212 韩国 8 9 11 28 13213 匈牙利 8 6 3 17 107* 第1、2、3名分别计9、7、6分表5 竞技体育诸强的集团划分集团依金牌榜国别金牌数依奖牌榜国别奖牌数得分第一集团美国 39 美国 97 724俄罗斯 32 俄罗斯 88 632中国 28第二集团澳大利亚 16 中国 59 454德国 14 澳大利亚 58 421法国 13 德国 59 401意大利 13荷兰 12古巴 11英国 11罗马尼亚 11第三集团韩国 8 法国 38 291匈牙利 8 意大利 34 251波兰 6 古巴 29 218日本 5 英国 28 211保加利亚 5 荷兰 25 207罗马尼亚 26 195如表5所示,1~3名总分为724分和632分的美俄两国比位居第三、总计454分的中国分别高出270分和178分,即比中国队得分高出59.5%及39.2%,有着明显的差距。

而中国队比居第四、五位的澳大利亚和德国只高出33分和53分,分别为澳、德得分的7.9%和13.2%,其间的差距明显小于中美、中俄之间的差距。

综上所述,中国军团在第27届奥运会金牌榜中列第三名,位于第一集团之末;而竞技实力虽亦列居第三,但准确的位置却应是第二集团之首。

4.2.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远期目标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远期目标应是有重点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大国。

这是由世界竞技体育大国的实力结构特征以及我国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所决定的。

4.2.3.1 世界竞技体育大国的实力结构特征世界竞技体育大国的实力结构特征是我们建立竞技体育强国目标的重要参照。

近半个世纪中的14届夏季奥运会中,能够称得上竞技体育大国的有美国、苏联→独联体→俄罗斯及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德国三个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