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膜析法应用)何福君解析
海水淡化技术产业化的技术经济

海水淡化技术产业化的技术经济分析引言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海水淡化技术成为解决淡水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于维持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技术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对海水淡化技术的产业化以及技术经济进行分析和探讨。
1. 海水淡化技术的产业化现状海水淡化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方法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去除,转变为适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淡水。
目前海水淡化技术已经逐步实现产业化,并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常见的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包括膜法、热法和化学法等。
1.1 膜法海水淡化技术膜法海水淡化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海水淡化方法之一。
其通过使用特殊膜层,利用渗透性的差异将盐分和杂质从海水中分离出来。
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具有能耗低、稳定性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已经在海水淡化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2 热法海水淡化技术热法海水淡化技术是利用蒸发和冷凝原理,通过热能输入将海水蒸发,然后再使蒸汽冷凝成淡水。
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快速分离盐分,但能耗较高,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
1.3 化学法海水淡化技术化学法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包括电渗析、异相电解和化学沉淀等方法。
这些方法往往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能够有效地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
化学法海水淡化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和紧急灾害救援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2. 海水淡化技术产业化的意义海水淡化技术产业化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列举了海水淡化技术产业化的几个重要意义:2.1 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全球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而大量的海水资源却未得到有效利用。
海水淡化技术的产业化将有助于满足日益增长的淡水需求,缓解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2.2 促进海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海水淡化技术的产业化可以有效促进海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将海水转化为淡水,可以大大减少对淡水资源的依赖,并实现海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3 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海水淡化技术的产业化将促进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新能源海水淡化膜法技术获突破

新能源海水淡化膜法技术获突破
佚名
【期刊名称】《盐业与化工》
【年(卷),期】2015(0)1
【摘要】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技术,很快就能让海水进京的成本变得更低。
中关村新能源海水淡化膜法技术示范项目日前通过由北京节能环保中心组织的心家组验收。
今后,国产、京产技术有望将当前海水淡化制水成本降低10%以上。
在中国林业大学教授贠延滨、北京节能环保中心高级工程师郭虎等专家组成的验收组见证下,这个由多家中关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海水淡化示范项目获得通过,意味着国产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总页数】1页(P50-50)
【关键词】膜法;制水成本;自主知识产权;中国林业;淡化海水;技术示范;公司创始人;技术带头人;一体化装置;进口技术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01
【相关文献】
1.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获重大突破 [J],
2.新能源重点实验室在广州建成/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技术获新突破/战争改变石油格局/…… [J],
3.被呼唤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难获突破 [J], 贾美姿
4.我国紫菜良种培育技术获重大突破/大棚科研实现突破/我国成功利用捕食螨防治
毛竹螨害/瘦肉型猪品质改良通过鉴定/福建用生物法防治蟑螂/法国用海带提取物研制成小麦抗真菌剂/日本种猪培育技术又有新进展 [J],
5.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控关键技术获突破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膜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膜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海水淡化是指将海水中的盐分去掉,使其成为可以直接饮用或用于农业灌溉等用途的淡水。
由于全球淡水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口增长的不断加快,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
其中,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海水淡化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膜技术是指利用半透膜的分离原理,通过对溶液进行过渡过膜分离,完成对物质的分离和净化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选择性地限制某些物质的通过来实现分离和净化的效果。
在海水淡化领域,膜技术主要包括反渗透膜(RO)、电渗析膜(ED)、纳滤膜(NF)和超滤膜(UF)等。
反渗透膜,也叫逆渗透膜,是一种常见的膜技术。
它是利用高压在半透膜两侧形成化学势势差,驱动水由高浓度方向向低浓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海水中的盐分的分离和净化的。
RO的应用因其高效、无污染和能耗低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RO技术已经成为了海水淡化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电渗析膜是利用电场在离子交换膜中引起的电动势差和离子浓度梯度的作用,从而完成离子的分离。
在海水淡化领域,ED技术往往结合其他膜技术使用,能够实现高效的海水淡化效果。
ED技术通过电场驱动,能够将高浓度、高电荷的离子去除,降低了RO 的进水浓度和运行成本。
纳滤膜和超滤膜是利用不同孔径的半透膜来分离分子量、分子构型不同的物质。
纳滤膜能够去除颗粒物和有机物,优势在于对于较大的分子、胶体和乳液等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
而超滤膜则更为适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病毒、蛋白类等物质,因此在预处理海水中的颗粒物、胶体物的过程中,这两类膜技术常常应用。
除了以上膜技术外,气泡空化膜技术也在海水淡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原理是将水从底部注入,同时加压送入空气,形成密集的气泡流,使得水体产生剧烈的流动和混合,加强了水体与膜间的接触,从而提高了海水淡化的水分离效果。
总之,膜技术作为高效、环保、低能耗的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成为了海水淡化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海水淡化处理对自然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

海水淡化处理对自然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随着全球淡水资源的日益紧张,海水淡化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通过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去除,将其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的淡水资源,不仅能够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也为自然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将探讨海水淡化处理对自然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其修复与保护的可能性。
海水淡化技术概述海水淡化技术是指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去除,以获得淡水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海水淡化技术有热法、膜法和电化学法等。
热法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包括多级闪蒸和真空蒸馏,其原理是通过加热海水,使水蒸发,再通过冷凝获得淡水。
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则是利用特定膜材料的筛选作用,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与水分离,从而获得淡水。
电化学法则是利用电化学原理,通过电解海水,将盐分和杂质转化为氢气和氧气,从而获得淡水。
海水淡化对自然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少海水入侵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地下水过度开采,进而引发海水入侵的问题。
海水入侵会使地下水中的盐分浓度升高,水质变差,对自然水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通过海水淡化技术获得淡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从而减缓海水入侵的速度,保护自然水域生态系统。
改善海洋水质海水淡化技术不仅可以获得淡水,还可以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从而改善海洋水质。
这有助于减少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维护自然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增加淡水资源通过海水淡化技术,可以将海水转化为淡水,增加淡水资源的供给。
这有助于缓解全球淡水资源紧张的状况,为自然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提供更多的水资源。
生态风险与挑战虽然海水淡化技术对自然水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修复与保护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与挑战。
例如,海水淡化过程中的废水处理和排放问题,可能会对周边海域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在推广海水淡化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其对自然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态安全。
膜结构性能在海水淡化处理中的应用

膜结构性能在海水淡化处理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海水淡化领域,膜分离技术也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
本篇文章主要从膜结构性能的角度,探讨其在海水淡化处理中的应用。
膜结构性能对海水淡化效果的影响膜结构性能直接影响着海水淡化效果。
膜的选择性、孔隙率、抗污染性能等性能指标,都会对淡化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膜的选择性决定了其对不同离子的拦截能力。
选择性高的膜,可以更有效地拦截海水中的离子,从而提高淡水产量。
其次,膜的孔隙率也会影响淡化效果。
孔隙率越低,膜的拦截能力越强,淡水产量也会相应提高。
然而,孔隙率过低会导致膜的通量下降,从而降低淡水产量。
因此,在选择膜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选择性和孔隙率这两个因素。
此外,膜的抗污染性能也是影响海水淡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海水淡化过程中,膜表面容易发生污染,从而降低膜的通量和选择性。
因此,选择具有良好抗污染性能的膜材料,对于提高海水淡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膜结构性能的优化策略为了提高海水淡化效果,可以通过优化膜结构性能来实现。
一方面,可以通过改进膜材料的方法来提高膜的选择性和抗污染性能。
例如,通过引入具有高选择性的材料,或者在膜表面修饰一层具有抗污染性能的物质,可以有效提高膜的结构性能。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膜的孔隙结构来优化膜的孔隙率。
例如,可以通过调控膜的孔隙大小和分布,来实现对海水离子的有效拦截。
膜结构性能在海水淡化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优化膜结构性能,可以提高海水淡化效果。
然而,膜结构性能的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以实现最佳的淡化效果。
膜结构性能优化在海淡化领域的实际应用在海水淡化领域,膜结构性能的优化策略已经被广泛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进一步探讨膜结构性能优化在海淡化领域的应用。
案例一:采用新型纳米材料提高膜的选择性某研究机构研发了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该材料具有高选择性和良好的抗污染性能。
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随着海水淡化 技术的不断进 步, 相 关工艺过程 已经 比较 成熟 , 成 本 将会得 到最大限度地 利用, 从而解 决全世界范 围内的普 遍缺水难 题 。 能耗 不断下 降。 其 中反渗透膜 分离技术 经历了一级海水淡化 工艺 、 高压 结束 语 级海水淡化 工艺、 高效两段法 、 N F 淡 化工艺 、 集成过程 以及其 他工艺 总而言之 , 膜分离 技术 日 益成 为海水淡化事业不可或缺 的一 部分。
鹈 绶 繁
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于海超 浙 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3 1 5 7 2 2
【 摘 蔓】近年来, 我国 的水资源危机 日 益凸显, 为了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 ( R e v e r s e O s mo s i s , R O ) 是 当今应用较 广泛的 率, 海水淡化 成为 广大学者研 究的重要课题 。 与此同时, 膜分离 技 术应运而 商业化海水淡 化技 术 , 实行过 程 中, 通 过 外界压 力的作 用, 水会克 服渗 生, 并在 海水淡化 中 发挥 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 具有低 能耗 的明显优势, 并得 透压 , 经过半透 膜从高 向低渗透压 侧溶液 中进行扩散 。 因此, 反渗 透膜 到国际广泛认可和重视 。本文就从 我国海水淡化的现 状 出发, 重点分析膜 分离技术是 通过 排斥盐离子发 挥作用的, 在 海水增压 的环境下, 通 过反
一
过程 , 这些过程 在丰富的 经验之下变得 十分成 熟 , 使得 我 国海水淡化 工 程数量不断 增加, 技术 经济指 标已经达到世界 先进水平。 ( 三) 膜分离技术持续 进步
膜法海水淡化机理工艺与现状

膜法海水淡化机理工艺与现状膜法海水淡化是一种利用膜技术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去除,从而获得淡水的工艺。
相对于传统的热法海水淡化,膜法海水淡化具有能耗低、操作简便、设备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膜法海水淡化的机理工艺以及目前的现状。
膜法海水淡化的机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通过特殊的膜材料,将海水分离成淡水和浓缩水两个部分。
膜材料通常是半透膜,它具有很小的孔隙,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离子、盐分和其他杂质则被阻挡在膜表面。
膜法海水淡化的工艺通常包括预处理、膜分离和后处理三个步骤。
首先,海水需要经过预处理,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颗粒物,以避免对膜的堵塞和损坏。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过滤、沉淀和加药等。
然后,经过预处理的海水进入膜分离系统,通过高压将海水推动到膜表面,使水分子通过膜孔隙,而离子和盐分则被截留在膜表面形成浓缩水。
最后,浓缩水需要进行后处理,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进行再利用。
膜法海水淡化的现状主要包括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广两个方面。
在技术发展方面,膜材料的研究和改进一直是重点。
目前,常用的膜材料包括反渗透膜、纳滤膜和超滤膜等。
这些膜材料具有不同的孔隙大小和截留效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膜材料。
此外,膜分离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膜模块设计、膜通量控制和膜清洗等方面的研究,都为膜法海水淡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应用推广方面,膜法海水淡化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膜法海水淡化成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补充方式。
例如,中东地区的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家,由于缺乏淡水资源,迫切需要开发海水淡化技术。
目前,这些地区已经建设了大规模的膜法海水淡化厂,每天能够产生数百万立方米的淡水。
同时,膜法海水淡化也在其他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地。
尽管膜法海水淡化具有诸多优点,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膜材料的选择和膜模块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以提高淡水产率和膜的寿命。
其次,高压设备和能源消耗是膜法海水淡化的主要成本,如何降低能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海水淡化(膜析法应用)何福君

反渗透法(优缺点) 优点
与其他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无相态变化、常温操作、设备简单、效益高、占地少、操作方便、能量消耗 少、适应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和出水质量好等优点。反渗透法脱盐率及产水纯净程度都比电渗析法高, 出水水质优于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高氟低矿化度苦咸水通过反渗透法淡化,出水水质可达到我 国《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有资料表明,反渗透法淡化苦咸水的能耗———电耗、水耗均低于电渗析法, 而且反渗透法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行效果稳定可靠、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反渗透法是较其 他方法更为合理、有效的苦咸水淡化方法。 采用反渗透法对不同含盐量的苦咸水进行脱盐淡化,淡化过程中,系统运行稳定。系统的脱盐率达96 %以 上,淡化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反渗透系统苦咸水淡化装置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根据原水的水
海水淡化
膜析法的应用
何福君 05141780 水文14-1班
海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
膜析法的应用
4月19日,青岛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据市城市管理局局长郭继山介绍,目前岛城海水淡 化能力已达到每天23万立方米,居全国领先水平,并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海水淡化 产能达到每天60万立方米,“作为战略水源,即使江水河水不来,青岛也能照常生活。”郭继山说。
用下,水溶液中的阴,阳离子会分别向阳极和阴
极移动,中间再加上离子交换膜,就可能达到分 离浓缩的目的。电渗析法就是利用了这样的原理。
离子交换膜是一种功能性膜,分为阴离子交换膜 和阳离子交换膜,简称阴膜和阳膜。阳膜只允许
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这就是离
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
电渗析法(原理)
在电渗析槽中把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交 替排列,隔成宽度仅1~2mm的小室,在槽的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渗透法(海水淡化装置)
反渗透法(海水淡化装置)
船用海水淡化器
反渗透法(海水淡化装置)
反渗透法(反渗透膜)
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种 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 半透膜。
反渗透膜应具有以下特征: (1)在高流速下应具有高效脱盐率; (2)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 (3)能在较低操作压力下发挥功能; (4)能耐受化学或生化作用的影响; (5)受pH值、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小; (6)制膜原料来源容易,加工简便,成本 低廉。
反渗透法(原理)
反渗透法是一种借助压力促使水分子反向渗透,以浓缩溶液或废水的方法。
如果将纯水和盐水用半透膜隔开,此半透膜只有水分子能够透过而其他溶质不能透过。我们 向盐水的一侧施加压力,并且超过它的渗透压,则溶液中的水就会透过半透膜,流向纯水一 侧,而溶质被截留在溶液一侧,这种方法就是反渗透法(或称逆渗透法)。
1)膜堆:其结构单元包括阳膜、隔板、阴膜,一个结构单元也叫一个膜对。一台电渗析器由许多膜对组 成,这些膜对总称为膜堆。(隔板常用l~2mm的硬聚氯乙烯板制成,板上开有配水孔、布水槽、流水道、集 水槽和集水孔。隔板的作用是使两层膜间形成水室,构成流水通道,并起配水和集水的作用。)
2)极区:极区的主要作用是给电渗析器供给直流电,将原水导入膜堆的配水孔,将淡水和浓水排出电渗 析器,并通入和排出极水。极区由托板、电极、极框和弹性垫板组成。电极托板的作用是加固极板和安装进 出水接管,常用厚的硬聚氯乙烯板制成。电极的作用是接通内外电路,在电渗析器内造成均匀的直流电场。 阳极常用石墨、铅、铁丝涂钉等材料,阴极可用不锈钢等材料制成。极框用来在极板和膜堆之间保持一定的 距离,构成极室,也是极水的通道。极框常用厚5~7mm的粗网多水道式塑料板制成。垫板起防止漏水和调整 厚度不均的作用,常用橡胶或软聚氯乙烯板制成。
透过速度 水通量——指反渗透系统的产水能力,即单位时间内透过膜水量,通常用吨/小时或加仑/天来表示。 盐透过速度——在单位时间、单位膜面积上透过的盐量,也叫透盐率、盐通量。
回收率 回收率——指膜系统中给水转化成为产水或透过液的百分比。依据预处理的进水水质及用水要求而定的。膜系统 的回收率在设计时就已经确定, 回收率=(产水流量/进水流量)×100%
离子交换膜是一种功能性膜,分为阴离子交换膜 和阳离子交换膜,简称阴膜和阳膜。阳膜只允许 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这就是离 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
电渗析法(原理)
在电渗析槽中把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交 替排列,隔成宽度仅1~2mm的小室,在槽的两 端则分别设阴、阳电极,接通直流电源。海水从 渗析槽一侧进入,从另一侧流出。由于离子的导 电性和离子交换膜的半透性,相邻两室中的海水, 一个变淡,一个变浓,故渗析槽的出水管分成两 路,一路收集淡水,另一路收集浓盐水。
对沿海苦咸水脱盐膜法占绝对优势, 占76.23%,投资和造水成本更低。对废 水和水净化膜法也分别占到约65%和 94%。
目前,淡化海水主要使用的膜法分为两种: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更为广泛)
01
电渗析法
目录
CONtants
02
反渗透法
03
海水淡化现状
电渗析法(原理)
电渗析法(electrodialysis【ED】)是利用离子 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在外加电场的的作 用下,水溶液中的阴,阳离子会分别向阳极和阴 极移动,中间再加上离子交换膜,就可能达到分 离浓缩的目的。电渗析法就是利用了这样的原理。
电渗析法(装置)
电渗析器进水要求:
⑴浊度≤0.3ppm ⑵耗氧量<2ppm ⑶游离氯<0.2ppm ⑷含铁量<0.3ppm ⑸含锰量<0.1ppm ⑹水温5~40℃ ⑺硬度超过900ppm应要软化处理 ⑻污染指数SDI<5
电渗析法(装置)
利用电渗析原理进行脱盐或处理废水的装置,称为电渗析器。 电渗析器的构造它由膜堆、极区和压紧装置三大部分构成。
海水淡化
膜析法的应用
何福君 05141780 水文14-1班
海水淡化
膜析法的应用
4月19日,青岛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据市城市管理局局长郭继山介绍,目前岛城海水淡 化能力已达到每天23万立方米,居全国领先水平,并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海水淡化 产能达到每天60万立方米,“作为战略水源,即使江水河水不来,青岛也能照常生活。”郭继山说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100%
反渗透膜对不同物质的脱盐率主要由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量决定,对高价离子及复杂单价离子的脱盐率可以超过 99%,对单价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的脱盐率稍低,但也可超过了98%(膜使用时间越长,化学清洗 次数越多,反渗透膜脱盐率越低。);对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也可过到98%,但对分子量小于100的 有机物脱除率较低。
3)压紧装置:其作用是把极区和膜堆组成不漏水的电渗析器整体。可采用压板和螺栓拉紧,也可采用液 压压紧。
电渗析法(特点)
不需要消耗化学药品,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反渗透法(仿生原理)
早在1950年美国科学家DR.S.Sourirajan有一回无意中发现海鸥在海上飞行时从海面啜起一大口海水,隔了几 秒后吐出一小口的海水。他由此而产生疑问:陆地上由肺呼吸的动物是绝对无法饮用高盐份的海水,那为什么海鸥 就可以饮用海水呢?这位科学家把海鸥带回了实验室,经过解剖发现在海鸥囔嗉位置有一层薄膜,该薄膜构造非常 精密。海鸥正是利用了这薄膜把海水过滤为可饮用的淡水,而含有杂质及高浓缩盐份的海水则吐出嘴外。这就是以 后逆渗透法(Reverse Osmosis 简称 R.O)的基本理论架构。
海水淡化方法
青岛 建设10万吨/天 海水淡化 项目(2008)
海水淡化技术是指将35000mg/L的 海水淡化至500mg/L以下的饮用水。全 球海水淡化技术超过20 余种,包括反渗 透法、低多效、多级闪蒸、电渗析法、 压汽蒸馏、露点蒸发法、水电联产、热 膜联产以及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 潮汐能海水淡化技术等等,以及微滤、 超滤、纳滤等多项预处理和后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