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波法测量煤炭中水分

用微波法测量煤炭中水分
用微波法测量煤炭中水分

用微波法测量煤炭中水分含量

内容摘要: 微波技术可用于测量各种材料的水分。本文利用波长为3cm的微波测量了煤炭含水量。测量微波通过已知含水量的煤粉后的衰减量,标定了煤粉中含水量与微波衰减量的关系曲线;并以此为标准测量了阳泉煤矿提供的煤的含水量。实验结果表明:只需要测量微波功率衰减量,便可实现对煤炭含水量的测量。

关键词: 煤炭粉末微波衰减法水分含量

Use microwave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coal water content

Abstract:Microwave technology can be used for measuring various material of moisture. This article use the microwave wavelength for 3cm measured: microwave through after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coal known quantity, calibration the attenuation of coal moisture content and microwave attenuation amount of relation curves;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measurement of yangquan coal mine coal moisture content, provid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nly need to measure the microwave power, can achieve attenuation quantity of coal moisture measurement

Keyword: Coal powder Microwave attenuation method Moisture content

1 引言

1.1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在山西的启动,标志着山西将会成为中国实施“煤炭新政”的“样板”,做好山西试点,将对中国煤炭工业改革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山西是中国的煤炭大省,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因煤炭所带来的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水资源污染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也很多。如何破解这样的难题,学校科研机构应投入自己的力量。①煤质分析中,煤的水分作为不同基础煤质分析结果换算的基础数据;②煤中水分可作为煤质加工利用时加氢液化、加氢气化的供养体;③煤中水分对其加工利用、贸易和储运都有很大影响,煤中水分高会影响燃烧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中水分高会降低焦炭产率,而且由于水分大量蒸发带走热量而延长焦化周期。煤炭贸易中,煤的水分是一个重要的计质计量指标;④煤炭中水分对煤的氧化、蓄热和散热过程都有一定的影响,是研究煤自燃、煤矿火灾防治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通过对煤炭水分的研究,得出微波和煤炭中水分的关系,来更好的利用煤炭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

1.2课题研究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分测量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取得了进展,研制出了少量的间断式和连续式水分计,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部门[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水分计的需求增多,世界各国研制开发了各种水分计。我国近年来也已有60多个单位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研制了各类水分计,并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有的产品已接近和达到国外先进产品水平。微波水分计在五十年代初问世,工作原理是针对微波能量的吸收或微波空腔谐振频率随水分变化而制成。它被应用于造纸、纺织、水材、石油、粮食等行业的在线测量[3]。日本已有数家企业研制了微波吸收式,谐振式等方式的微波水分计,分别用于各行各业我国也已有几家研制,主要用来测油中水、浆纱回潮率和织物含水率等。其一般精度为1~2%,表6示出了日本和我国代表产品的主要性能与特点。

表一:微波水分计的性能和特点

厂家产品型号与名称主要性能与特点

(株)地峰电机制作社(日)UAM-100数字式微波谐振在线水

分子计

测量范围:0-40%(随样品),精度±0.1%,响应时间0.5

秒,可测粉粒体和纸张等,可构成数控系统数显-记录

流体工业(株)(日)微波吸收式水分子计精度0.2%,带微机,10秒内数显水分值,密度(25种数据),

操作简便可测液体粉粒体,乳制品等

上海无线电26厂(中)微波石油含水率测量传感器

(基于微波反射理论)

整个传感器安装在一个改装的截止阀上,能方便的接入输

管道进行在线测量,系统误差约2%

成都电讯学院附属工厂(中)2SC-1型微波纸张水分连续测定

测纸定量范围:17-220g/m2,测含水率范围:2-12%,响应

时间<1秒,灵敏度120N/1%,分辨率:0.2%含水率,绝对误

差<0.5%(含水率)

郑州卷烟厂(中)微波烟丝水分连续测定仪测量范围:0-20%,误差±0.5%,动态仪表值示,输入6-10mv

信号

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孙士平和华南理工大学电信学院毛宗源。文中介绍了微波法测量建筑砂石含水量测量系统。该系统由于引入了正交锁定放大器和本底噪声扣除的测量方法,使测量系统避开了因器件的不稳定性、电路的静态漂移、环境干扰噪声和器件噪声等对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带来的

影响,实验表明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优于传统测量系统[4]。

朱建堂,陈向东的激光、红外、微波NDT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激光、红外、微波NDT新技球的方法、设备、国内外的应用范畴及其发展动态进行了综述,为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系列可供选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供国内同行们互相交流,促进NDT新技术的进展。国外,约在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微波检测技术研究。微波也是一种电磁波,波长在1M~ lmm之间。微波能穿透非金属材料且具有中等程度的衰减,故本法非常适用于非金属材料的无损检测。微波NDT的基本原理是综合研究微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5]。一方面傲波在不连续界面处会产生反射、散射、透射.另一方面微波还能与被检材料产生互作用(产生取向极化、原子极化、电子极化、空回电荷极化等),此时微波场(振幅、频率、位相)会受到材料中的两个电磁参数(介电常数E和介电损耗角正切tanδ)和一个材料几何参数(材料形状、尺寸)的影响。

材料的电磁参数是材料组分、结构、均匀性、取向、含水量等因数的函数。因此根据微波场的变化可以推断出被检材料内部的质量状况。微波NDT的方法一般有穿透法、反射法、散射法、干涉法和层析法。据报导,美国在六十年代就采用微波进行非电量测量。八十年代采用mm 波段对A3导弹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大力神”Ⅲ型烧蚀喷管和飞机轮胎进行了微波检测。79年用镘波检测了高温绝热陶瓷,当频率为100GHz时.可检测到陶瓷内部的气孔,其分辨率为0.5mm.含铁夹杂0.1mm。此外.采用本法可检查复合材料中的脱粘、裂纹;橡胶、陶瓷、推进剂内部缺陷;金褐表面裂纹及非金属材料的厚度、湿度、固化度等;Stmnfore 大学和Rockwell公司用散射模型检测钛合金徽裂纹。美国ASNT于85年曾用调频雷达检测砖砼结构的隧道[6]。国内,七十年代初,首先从国防工业应用开始研究。其主要表征如下:(1)航天部的一些研究所、上海玻璃钢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苏州热工所等单位研制成功了3cm,8mm,3ram微波检测专用设备。(2)开展了微波穿透法、散射法、干涉法和层析法等方法方面的应用研究。(3)采用微波NDT方法检测了塑料与复合材料层压板中的分层和脱粘,火箭固体药柱与包覆层间的脱粘,玻璃钢中的脱粘,复合烧蚀喷管中的脱粘,环氧树脂的固化度,雷达罩的厚度和电性能。(4)通过介电常数检测,测量了非金属材料的厚度,材料性能及成份(密度、湿度含量、纤维含量、弹性模量等)。材料的混炼均匀度、固化度并监控热固性树脂固化过程的工艺质量(脂化、硫化和氧化等)。综上所述.激光、红外、微波NDT在航空、航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上述三种NDT方法已列入93年出版的《航空工艺检测手册)中。

李基好的利用微波测量中药丸料湿度实验研究:介绍利用波长为3cm 的微波技术对中药丸料湿度的测量,主要有微带式微波固态信号源,微带式测湿传感器,选频放大器,微波透射衰减量与中药丸料湿度的线性关系等。实验结果表明,由于中药丸料密度一致性非常好,因此,只需单一测量微波功率衰减量,便可实现对药料的湿度测量,对于中药生产业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7]。

山东大学的高深对电磁波通过煤的试样时产生的衰减和相移与湿度的关系,减小试样密度变化引起的误差的方法和微渡湿度测量模型进行了讨论。黄铭等人详细地介绍了微波技术测定物料水分的原理、技术特点、产品特性及其使用方法。并对该技术在氩氧化铝生产中的应用作了展望。王宏亮提出了将微波测湿技术引进物理实验教学的设想.在分析该设想可行性基础上设计了实验方案。左春英和丁言镁论述了微波测湿原理以及当前微波技术在物质含水量测量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希望微波在测湿领域中的应用得到关注[8]。

陆荣林等人简要介绍了微波无损检测原理和应用,利用其中的反射诠释了复合材料的跌陷进行拴刹,证实M Rockwitz等人提出的针对金属介质的微波无损检测理论,同样适用于复合材料,井得出了微波在复合材料中的衰减与跌陷孔径的关系。曾发江等人介绍了红外吸收法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水分测量方法,但其固有的缺点使其测量精度和范围都受到了影响.微波测量是一种新的水分测量方法:水分子具有很强的极化特性和很大的介电常数,其介电常数值与电磁波频率的变化存在着规律性的关系,通过测量在一频率段内水的较高介电常数所引起的微波传播速度、波长等的变化参数,可间接但是准确地测出物质中水分的含量.该方法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应用范围广,

能有效地克服红外吸收法在水分测量中所暴露出来的缺点[9]。

刘文生等人阐述了微波水分检测的原理、特点以及基本的检测模型,设计了一种用于小麦自动着水装置中的微波水分测控系统,分析了其检测器的构成和组件功能,指出了其应用特点。王淑萍提出了一个微波测湿实验方案,讨论了测量原理和方法,并对传感器设计样品取样等关键性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介绍[10]。

微波测量技术向相邻波段的扩展,微波测量的参量有了系统的分类,各参量的测量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微波测量正在朝着宽频带、多功能和自动化等方向持续发展。

国内外应用微波法测量各种物质中水分含量的技术已经成熟,但是较少有研究煤炭中水分含量的。本实验将进行煤炭中水分的研究。

1.3论文的主要内容

论文主要研究用微波法测量煤炭中水分含量。论文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1)第一章为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总结了目前微波测湿的研究现状,表明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第二章简介了微波法测量物质中水分含量的技术。比较详细的介绍了用微波法测量煤炭中水分含量的原理。

(3)第三章介绍了实验的原料、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比较清楚的介绍了整个实验的流程,并注明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4)第四章分析了不同水分含量的煤炭粉末对输出信号的影响。分析数据得到水分含量和微波衰减量的关系。

(5)第五章对实验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2 微波技术

2.1微波技术简介

微波与普通的无线电波相比,仅是波长或频率不同而己。但是正是这一区别,才使微波除了与普通无线电波具有共同点之外,还有其本身的一些特点。其主要特点如下:

(1)微波在其传播过程中,若所遇物体的几何尺寸大于或者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就会产生反射,波长越短,传播特性越与几何光学相似(或近于直线传播的特性)。

(2)普通无线电波会被高空电离层所吸收或者被反射回来,而微波则能够穿过电离层至外层空间。电视广播、卫星通信、宇宙航行、射电天文学等等都是利用微波的这一特性才得以实现。

(3) 微波的频率很高,因此可以利用的频带较宽、信息容量大,从而使微波通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4)微波频率高、振荡周期短,因此,低频范围(普通无线电波段)内所使用的元(器)件,对于微波已经不再适用,而必须研制适用于微波的元〔器)件。

(5)某些物质吸收微波后会产生热效应,因此可以利用微波作为加热或者烘干的手段,其特点是穿透性强,可以深入物质内部,加热速度快而且均匀,从而在工农业和食品业等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此外,微波热效应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2.1.1 微波的热效应和微波能的应用

高频感应和介质加热早己应用在许多工业部门。在微波波段,材料的介质损耗增大特别是含水的材料对微波能的吸收非常有效,从而使微波成为很好的加热手段。因为微波加热具有效率高、

穿透深度大、加热迅速等一系列优点,所以微波加热和微波烘千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粮食、烟草、木材、纺织等生产部门。微波代替原来所用的煤、蒸汽进行加热或烘烤可以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便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等优点。微波在未来的能源的探索和开发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受控热核聚变研究中利用毫米波电子回旋共振效应加热等离子体,在空间太阳能发电站的设计中用微波作为将能量送回地面的手段。微波检测项目包括增强塑料和各种金属非金属复合胶接结构于蜂窝结构中的分层、脱粘、固体推进剂和飞机轮胎内部气孔、裂缝,金属板与介质板材的厚度,非金属材料的湿度、密度、混合物组分比、固化度;各种线径、微小位移、未消振动、微小体积和等离子体温度等。

2.1.2 微波检测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微波检测是一门微波技术应用学科。它研究的内容以微波非通讯应用为主,包括微波检测方法和装置的基本原理、结构、类型、特点和范围。也就是将微波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对各种可适用的材料、构件和产品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和故障诊断,对所需要的物理性能及技术工艺参数等非电量进行接触或非接触的快速测量。目前,作为无损检测工具,高分辨微波成像技术的应用能力已经得到验证:微波对微小的运动以及标示生命存在的呼吸运动等信息很敏感,即使是失去意识的生命,也能探测到;冶金工业中需要对高炉的料位,平炉、转炉钢水液位、连续浇铸的钢水液面厚度或高度进行测量。在这种高温多粉尘强噪声的环境下,使用微波技术进行测量也具有其独特的实用性;另外,使用微波技术遥感大气形成过程中的瞬间状态目前也得到应用;在交通管理系统中也出现了微波车辆感知器。微波技术最早应用于军事、国防工业,目前己部分转向民用工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于微波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国外许多的研究机构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开发。

2.1.3 粉粒物料水分测量研究概况

粉粒物料存在于很多生产领域中,如食品、医药、饲料、化工、冶金等等生产过程都离不开粉粒物料,这些物料中的水分含量对产品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对粉粒物料水分的在线测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进而实现对整个生产工艺进行在线控制。传统的水分测量方法是烘干法,但是它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且不能对水分进行在线测量,无法对产品质量进行在线控制。烘干法是直接测量法,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间接测

所谓间接法也就是通过测量跟水分含量有关的电量或者非电量的变化,分含量的测量方法。主要有电阻法、电容法、中子法,红外法等,各有特点,但也各有局限性。

(1)电阻法

电阻法是应用最早的水分电测方法。干砂和干土等矿物的导电性均很低,而非结合水和弱物理结合水(即一般所指水分)对物料电阻的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这些吸湿物料的水分与电阻的对数成线性关系,当含水量增加时,电阻减小,此即电阻法的测量原理。

(2)电容法

电容法这种方法把物料作为电介质,通过测量物料的介电常数来测量其含水量。由于用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电容时,在电容两端还有一个并联的电导成分,因此总的变化是由电容与电导的比值来反映的,因此只要测量出相应的值即可以测量出水分的含量。

(3)中子法

中子法是利用水中的氢原子核对快中子的减速作用原理测量物料水分的该法不破坏物质自然结构。物料体积可以很大,其缺点是氢的散射特性不稳,物料中不得含有除水以外的其它含氢物质(如碳氢化合物),须注意放射性中子源的安全防护。

(4)红外法

红外法又称红外线吸收法,此法是利用造型材料对红外线特征吸收光谱的吸收量随含水量而变的原理测试水分的,测量粉粒态造型材料时一般采用反射式光学结构。红外线吸收法的特点是不与

被测物料接触,响应速度很快,可测导电性物质,物料温度和密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小,测量水分范围不受限制,但有些粉粒物料中的物质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吸收红外线的能力,此外难测物料内部水分,仪器价格也较高。

鉴于以上方法的种种缺欠,微波法就显示出了其优点,在线实时、处理方便、结构简单,近些年来,其成本的迅速下降也是它能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微波非接触测量技术属于低功率微波能的应用范畴,其基本原理是以微波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根据被测物料对微波有辐射、反射、透射、散射、干涉、衍射、谐振和多卜勒效应等物理特性,利用对非电量有敏感响应的微波传感器将待测物件的非电量转换成微波电参量的变化进行测量。微波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通过空间辐射的方式穿过介质的内部,测量过程中传感器可以不与被测物质接触,非常适合于工业生产的在线检测。微波非接触测量的精度高,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容易实现无损耗、实时、在线快速测量,又无辐射危险,操作和使用非常安全,因此微波非接触测量技术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11]

2.2微波测湿的基本原理

利用微波判定煤炭粉末水分含量的依据是,在微波频段,水的介电常数远远大于一般材料。在高频电场中,电介质存在弛豫损耗,其介电常数可用复数ε''形式表示为:

εεε''-'=i (1)

(1)式中ε'(图1中实线)代表介质的储能特性;ε''(图1中虚线)是弛豫损耗造成的,代表

介质的耗能特性。ε'和ε''大小与电场频率有关。在微波频段(109~1011

Hz )内水的损耗因子ε''出

现峰值,在Hz f 10

10= 时ε''≈40,而对于一般的介质,ε''<1。另一方面,水的介电常数的实部

ε'w 也非常大,Hz f 1010=时,ε'≈64,一般介质ε'<10。正是由于水的这种微波特性,使材料中

的水分成为决定整个材料介电常数的主要部分。材料湿度的改变往往可以明显改变材料的介电特性。通过测量一些与介电常数密切相关的物理量[

,如功率衰减A 、相位变化?、谐振频率等,就能判断出材料的含水量。这就是微波测湿的基本原理

[12]

电磁波在电介质材料中传播时,其传播常数

j γαβ=+,可由材料的介电常数(1tan )r j εεδ'=-的

特性来表示

[13]

。在自由空间:

]

1tan 1[2

22++'

=

δελ

πα

(2)

]1tan 1[2

22-+'

=

δελ

πβ (3)

然而电磁波通过厚度为d 的介质材料时,其衰减量和相移量分别为

()0

d

A l dl d αα==? (4)

图1 250

C 水的复介电常数与频率的关系

()0

d

l dl d

ψββ==? (5)

2.3微波透射衰减法测煤炭含水量原理

根据微波衰减法测湿理论,测量煤炭含水量时,准确测得微波衰减量,找到微波衰减量和含水量的关系,得出测量定标曲线,探讨微波衰减法测量煤炭水分含量的可行性。在实验过程中,取煤炭粉末加水配制出一定水分含量煤炭粉末进行测量,得到微波衰减量,每一个微波衰减量对应一个水分含量值,拟合出直线方程。然后根据直线拟合方程,通过测量微波衰减量,计算出水分含量值,再与用烘干法得到的水分含量准确值进行比较,进行分析

[14]

2.4与密度无关湿度测量算法的建立

本文中采用微波透射法进行湿度的测量。在微波湿度的测量中,被测物的介电常数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一方面穿透被测物料的微波的两个参量(衰减A 和相位移φ)与物料的介电常数有关;另一方面由于水的介电常数远远大于一般物质,因此被测物湿度的变化表现为被测物介电常数的变化。所以通过介电常数可以建立衰减A 和相位移φ与被测物湿度ψ的关系

[15]

微波透过物料后的衰减A 、相移φ、复传播常数γ可表示为:

out

in

20log||=10log

(dB)P A P τ= (6) 360(deg)n φδ=- (7)

j γαβ=+ (8)

其中α为衰减常数,β为相位常数。根据电磁波入射有耗媒质的相关原理和近似条件,我们能够得到如下的公式:

'2

"20(

)2βεβαβεβ==

(9)

其中,000/,/,2/A d d αβφββπλ==+=。联立(8、(9)两式可得:

"'

8.686d

A επ

λε

≈?

(10)

图2微波衰减法测量煤炭含水量实验框图

(

)

'0

360

1d

φελ≈- (11)

这样我们建立了透射波衰减A 和相移φ与物料介电常数的关系。实现湿度测量与密度无关的关键是寻找一个算子,该算子不随密度变化而变化,同时要求此算子能够与被测物湿度及被测量(衰减A 和相移φ)建立起函数关系。为了使其不依赖于微波传输参量而更具普遍意义,算子应该和被测物的介电常数直接建立起函数关系。

具有一定体积且含水的物质可近似为由三部分组成的混合物,因此把公式(9)展开成储能因子和损耗因子的形式为:

w A D D D w D v V εεεερψρρρ??

??''''=

++-?? ?????

(12) w D D

D w D εεεερψρρρ??

??''''''

''=+-?

? ?????

(13) 由公式(12)、(13)可以得到被测物的储能因子ε'和损耗因子ε''与其密度ρ及湿度ψ的函数关系。对蓬松类物质,根据微波特性及被测物料的介电特性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推导可得:

'1(10.5)o o

ρψερψ=+

+ (14)

"0.1)o o

ρψερψ=

?? (15) 其中, 0/ρρ是相对密度,0/ψψ是相对湿度。

图3以ερ'和ερ''分别作为坐标轴,给出了不同频率、温度下曲线的分布情况。数据点分别分布在两条直线附近,且随温度和湿度的增加而沿直线线性增加。且两条直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常量,斜率只受频率影响,因此可以得到如下关系:

f a k εερ

ρ'''??

=- ???

(16) 当频率确定时,f a 和k 可以通过线性拟合的方法求得,计算得到f a 和k 之后,密度ρ即可通过ε'和ε''来确定,且不必考虑被测物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介质的储能特性和耗能特性可以用能量损耗角正切tan δ来描述,定义为εε'''。当电磁波穿过含水介质时,水是决定物料能量损耗的主要因素。因此从能量观点考虑,与密度无关算子中应该包含tan δ,以便于反映被测物湿度。为了消除密度ρ的影响,定义tan δ与密度ρ的比值为算子ξ:

()tan f f a k

a δ

εξρ

εεε''??

=

=

? ?''''-??

(17)

在频率确定的条件下,a f ,k 是常数,进而得到算子ξ的简化形式:

()

f a εξεεε''

=

''''- (18)

上式中唯一要确定的系数是f a 。ξ与密度ρ的关系如图4所示。从中可以看出算子ξ不受密度ρ的影响。且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12

ξ

与湿度成近似的线性关系。

C B ξψ'=+ (19)

图6表明了温度对公式(21)的影响,因此可以将B 改为B(T),作为曲线在湿度轴上的截距,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进而有:

()C B T ψξ=+ (20)

进一步整理可得到:

00

360()1563.48360 4.343f f

d A

C

B T d

d

a A a ψλφφλ=++-+

(21) 其中衰减A 和相移φ是测量过程中得到的微波传输参量,d 是被测物料厚度,系数C 和f a 则由线性拟合得到。()B T 是环境温度T 的函数,通过观察不同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以确定该函数,并在测量结果中进行温度补偿

[16]

图3 ερ'

和ερ''的对应关系 图4 与密度无关算子ξ和密度ρ的关系

图5 12ξ和湿度ψ的关系(T=23oC ) 图612ξ和湿度ψ模型(T 变化)

3 实验的原料、实验仪器和实验步骤

3.1煤炭来源

阳泉阳煤集团三矿选煤厂,由同学提供。

3.2实验仪器

图7反射式速调管K-27的结构和管座图

反射式速调协管、隔离器(GLX-2型)果冻盒子用完的中性笔芯电子天平细针较厚的白纸智能水分测定仪(LSC-60D)注射器数字检流计

3.3实验步骤

(1)将煤炭先压碎。

(2)将压碎的煤炭小块用锤子捣成粉末,留下一小部分煤炭粉末。

(3)将其他煤炭粉末干燥,保存在密封的罐子里,避免受潮。

(4)取一定量的煤炭粉末,为了使取得的煤粉几何形状均匀,用细针在白纸上较密集的扎孔,将煤炭粉末倒在白纸上,只有非常细小的煤炭粉末通过,然后制作一定含水量的煤炭粉末,制作10组。(5)测量数据。先测量微波源发射出的信号的大小,然后测放置空样品管时检流计的读数,再将一定含水量的煤炭粉末加到样品管中读出此时检流计的示数。

(6)得出含水量和衰减量之间的关系,做出定标曲线。

(7)测量未干燥的煤炭粉末的衰减量,根据定标曲线得出煤的含水量。

(8)根据定标曲线得出的煤的含水量与干燥法得出的煤的含水量进行比较,分析数据。

3.4注意事项

(1)测量数据是要先将微波源预热以防实验时数字检流计读数漂移。

(2)干燥煤炭时将煤炭粉末分成3部分,分别干燥,这样可以干燥的更充分。

(3)衰减器一直置于5 ,这样数字检流计能有合适的读数。如果衰减器置于0,则数字检流计没有读数。

(4)制作一定含水量的煤炭粉末时,加入的水要充分与煤炭粉末搅拌,尽量使其均匀。(5)使用的中性笔芯的管子要用没有花纹的,有花纹的管子使微波衰减量不稳定。

(6)测量数据时,测量完一次,将煤管取下,要等数字检流计读数稳定后再测下一组数据。4实验数据及分析

表二配置一定含水量的煤炭粉末

编号煤粉质量(g)水质量(g)水分含量(%)

1 4.8 0.

2 4%

2 4.75 0.25 5%

3 4.7 0.3 6%

4 4.6

5 0.35 7%

5 4.

6 0.4 8%

6 4.55 0.45 9%

7 4.5 0.5 10%

8 4.45 0.55 11%

9 4.4 0.6 12%

10 4.35 0.65 13%

表三测量一定含水量的煤炭粉末的微波衰减量

数字检流计读数(nA)

不放管子放空管差值1 放煤前放煤后差值2 衰减量编号水分量

(%)

1 4 865 715 141 837 593 244 103

2 5 851 711 140 842 592 250 116

3 6 841 702 139 837 563 27

4 135

4 7 840 700 140 843 553 290 150

5 8 850 709 141 853 540 313 172

6 9 850 702 148 86

7 532 335 187

7 10 861 716 145 870 505 365 220

8 11 875 715 160 880 480 400 240

9 12 873 722 151 873 467 406 255

10 13 872 713 159 883 454 429 270 对以上数据进行直线拟合得到的图表如图8所示:

图8煤炭中含水量与微波衰减量关系图

拟合直线方程为:

Y=19.552X+18.612

其中X代表含水量,Y代表含水量对应的微波衰减量,这样,测得一个微波衰减量就对应一个水分含量的值。得到拟合直线方程作为测量水含量的定标曲线,这样使用上述系统就可测量任意含水量的煤炭。然后把应用烘干法得到的煤炭含水量作为标准值,分析比较以上两个数值。

为了检验微波法测量水份含量的精确性,我们使用智能水分测定仪,测量了没有干燥的煤炭质量是57.315g,干燥后的煤的质量变为53.590g,说明蒸发掉的水的质量为57.315-53.590=3.725g,这样得出煤炭水分含量是6.5%。用微波衰减法测得未经干燥的煤炭衰减量是141nA,带入定标曲线方程得出水分含量为6.3%。微波衰减法与干燥法的结果非常接近。

5总结

本实验设计方案合理易行,而且设计方案精度较高,成本较低。检测电路机构简单合理、检测速度快、精度高且均有较好的稳定性,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此方法可以推广到测量很多物质中的含水量。

参考文献:

[1]程庆辉.煤炭产运销质量检测验收与选煤技术标准实用手册.北京.北京科海电子出社,2003

[2]GB/T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2000

[3]李英华.煤质分析应用技术指南.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4]李英.微波毫米波传感器与非电量检测.电子工业出版社,1991

[5]尚洪巨.微波网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

[6]杨学斌,吕善伟,苏东林,王良臣.基于HEMT的单片微波集成放大器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3)

[7]朱建堂.航空制造工程手册航空工艺检测分册.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8]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二编辑室编.铝及锚合金标准汇编(上).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年,549-550

[9]金钦汉主编.微波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0

[10]彭金辉,杨显万著.微波能技术新应用.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7,6

[11]Carter RG. accuracy of microwave cavity perturbation measurements.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IEEE Trans.2001.

[12]常富明.在线分析仪表在氧化铝生产中的应用.分析仪器,2002,(3):22~25.

[13]Mr.A Microwave technique for the Detection of reads in Honeymbe Ablative Material.Materials Evaluation,Feb 1966

[14]沃丁柱.复合材料大全.化学工业出版杜,2000年1月

[15]科埃略R.电介质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52.

[16]陆品桢.国内外水分测量技术及水努计发展概况口.分析仪器,1990,(1):121

微波基本参数测量

浙江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微波基本参数测量班级物理071 姓名陈群学号07180116 同组人刘懿钧实验日期09/10/27 室温气温 微波基本参数测量 摘要:微波是一种波长较短的电磁波。在电磁波波谱表中,微波的波长介于无线电波与光波之间。波长较长的分米波和无线电波的性能相近,波长较短的毫米波则 与光波的性质相一致。本实验有以下目的(1)了解微波传输系统的组成部分。 (2)掌握微波的基本测量:频率、功率、驻波比和波导波长 关键词:微波功率驻波比频率特性阻抗波长可变衰减器 引言:微波通常是指波长从1米(300MHZ)到1毫米(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其低频端与超短波波段相衔接,高频端与远红外相邻,由于它比一般无线电波的 波长要短的多,故把这一波段的无线电波称为微波,可划分为分米波,厘米波 和毫米波。微波有以下基本特征:1.微波的波长极短,比地球上一些物体的几 何尺寸小得多,因此当微波照射到这些物体上时,产生显著的反射,其传播特 性与几何光学相似,具有“似光性”直线传播的特点;2.微波的频率极高,即 振荡周期极短(10-9~10-12秒),与一般电真空器械中的电子渡越时间同一数量 级;3.微波可以毫无阻碍地穿过电离层,具有穿透性;4.许多的原子和分子发 射和吸收原子电磁波波长正好处于微波波段内;5.研究方法和测量技术上,要 从“电磁场”的概念去研究和分析,测量功率、驻波比、频率和特性阻抗等。 近年来,微波边缘学科,如微波超导、微波化学、微波生物学、微波医学都得 到长足的发展。 实验方案: 1、实验原理 微波的波长通常被认为在1mm~1M之间,其频率范围相当于300GHz~300MHz。如此之高的振荡频率,势必会引起一系列新的问题。现将微波与无线电波的主要不同点简述如下:(1)微波的产生具有其独特性 电子管中,电子由阴极到达阳极的时间称为“电子渡越时间”,一般是在s的数 量级。这对频率较低的无线电波来讲,几乎可被忽略。但对频率高于300 MHZ的微波,则将受到制约。若想从电子管中获得微波信号,只能借助于电子流与谐振腔相互交换能量的方式来进行。 (2)在研究方法上两者有明显的不同 在低频电路中,工作波长已远远超出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例如:对应于50Hz的电磁波其波长值为6000KM)。电路中各点的电流和电压值可被认为是在同一时刻建立起来。

网络综合布线考试试题及答案

专业:网络科目:网络综合布线 一、单项选择题 1.设备间里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摄氏()度。 A.30 B.20 C.40 D.35 答案:A 2.根据设计等级估算,对于基本型设计方案每()平方米设置一个信息插座A.40 B.30 C.20 D.10 答案:B 3.六类双绞线电缆最高频率带宽为() A.250MHz B.200MHz C.600MHz D.100MHz 答案:D 4.综合布线的拓扑结构为() A.树型 B.环型 C.星型 D.总线型 答案:C 5.“3A”智能建筑3A指的是()

A.BA CA OA B.FA BA DA C.BA CA FA D.MA OA TA 答案:A 6.有线通信是利用()来充当传输导体的 A.红外线 B.铜缆或光缆 C.卫星 D.电磁波 答案:B 7.有线通信是利用()来充当传输导体的。 A.电磁波 B.卫星 C.红外线 D.铜缆或光缆 答案:D 8.六类双绞线电缆最高频率带宽为() A.100MHz B.200MHz C.600MHz D.250MHz 答案:A 9.综合布线系统中用于连接楼层配线间和设备间的子系统是()A.干线子系统 B.水平子系统 C.管理子系统

D.工作区子系统 答案:A 10.常见的125μm多模光纤中的μm指的是()A.纤芯外径 B.包层后外径 C.包层厚度 D.涂覆层厚度 答案:A 11.双绞线电缆型式代码表示法中最后一位表示的是()A.绝缘代号 B.护套代号 C.派生代号(频率/阻抗) D.导体代号 答案:C 12.双绞线电缆根据是否有屏蔽层分为() A.FTP UTP B.STP-a FTP C.FTP ScTP D.STP UTP 答案:D 13.10Base2中,10代表() A.10MHZ B.10Mbps C.10小时 D.10Mp 答案:B 14.常见的125μm多模光纤中的μm指的是()

微波电路S参数测量实验报告

微波电路S参数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掌握微波电路S参数的基本概念、测试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微波滤波器的二端口S参数。 三、基本原理 网络分析仪中最常用的应用是矢量网络分析仪,它是用来测量、分析各种微波器件和组件S参数的高精度仪器,在整个行业中使用率极高,作为重要仪器很多从事产品研发和测试的电子工程师都有可能需要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原理图 上图中各部分的功能如下: A、信号源:提供被测件激励输入信号,被测器件通过传输和反射对激励波作出响应,被测器件的频率响应可以通过信号源扫频来获取,由于测试结构需要考虑多种不同的信号源参数对系统造成的影响,故一般我们采用合成扫频信号源。 B、信号分离装置:含功分器和定向耦合器,分别提取被测件输入和反射信号,从而测量出它们各自的相位和幅度大小,测试装置可以单独也可以集成到分析仪的内部。 C、接收机:对被测件的反射、传输和输入信号进行测试;采用调谐接收机可以提供最好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还能抑制谐波和寄生信号。 D、处理显示单元:对测试结果进行处理和显示,它作为多通道一起,需要有基准通道和测试通道,通过二者的比较才能知道测试的精准度,它的显示功能很强大并且灵活,如多种标记功能、极限线功能等,给系统和元器件的性能和参数测试带来很大的便利性。

矢量网络分析仪本身自带了一个信号发生器,可以对一个频段进行频率扫描. 如果是单端口测量的话,将激励信号加在端口上,通过测量反射回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就可以判断出阻抗或者反射情况。而对于双端口测量,则还可以测量传输参数。 图2 利用网络分析仪测微波电路的S参数 微波滤波器可看作是一个二端口网络,具有选频的功能,可以分离阻隔频率,使得信号在规定的频带内通过或被抑制。 滤波器按其插入衰减的频率特征来分有四种类型:(1)低通滤波器:使直流与某一上限角频率ωC(截至频率)之间的信号通过,而抑制频率高于截至频率ωC的所有信号;(2)高通滤波器:使下限频率ωC以上的所有信号通过,抑制频率在ωC以下的所有信号;(3)带通滤波器:使ω1至ω2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而抑制这个频率范围外的所有信号。(4)带阻滤波器:抑制ω1至ω2频率范围内的信号,而此频率范围外的信号可以通过。 测试前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如果待测件是有源器件,连接待测件前一定先将网络分析仪的两个端口的输出功率降到-25dBm以下。否则不但不会得到正确的测试结果,而且还有可能将网络分析仪损坏。这一点是测量有源器件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 四、微波滤波器技术指标 工作频率:9.36GHz; 电压驻波比:<1.3; 插入损耗:< 1dB。 五、实验步骤 1、矢量网络分析仪开机; 2、矢量网络分析仪校准; 3、连接矢量网络分析仪与被测器件; 4、按下“PRESET”键,准备进行设置,并设置监视的频率范围:按下“FREQ”键,按下“CENTER”软键,使用数字键输入扫频段的中心频率,例如9360,然后按下“MHz”软键。同时按下“SPAN”软键,输入测量带宽,使用数字键输入“500”,然后按下“MHz”软键。

微波基本参数的测量原理

微波基本参数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各种微波器件; 2、了解微波工作状态及传输特性; 3、了解微波传输线场型特性; 4、熟悉驻波、衰减、波长(频率)和功率的测量; 5、学会测量微波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值。 二、实验原理 微波系统中最基本的参数有频率、驻波比、功率等。要对这些参数进行测量,首先要了解电磁波在规则波导内传播的特点,各种常用元器件及仪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其次是要掌握一些微波测量的基本技术。 1、导行波的概念: 由传输线所引导的,能沿一定方向传播的电磁波称为“导行波”。导行波的电场E 或磁场H 都是x 、y 、z 三个方向的函数。导行波可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A) 横电磁波(TEM 波): TEM 波的特征是:电场E 和磁场H 均无纵向分量,亦即:0=Z E ,0=Z H 。电场E 和磁场H ,都是纯横向的。TEM 波沿传输方向的分量为零。所以,这种波是无法在波导中传播的。 (B) 横电波(TE 波): TE 波即是横电波或称为“磁波”(H 波),其特征是0=Z E ,而0≠Z H 。亦即:电场E 是纯横向的,而磁场H 则具有纵向分量。 (C) 横磁波(TM 波): TM 波即是横磁波或称为“电波”(E 波),其特征是0=Z H ,而0≠Z E 。亦即:磁场H 是纯横向的,而电场E 则具有纵向分量。 TE 波和TM 波均为“色散波”。矩形波导中,既能传输mm TE 波,又能传输mm TM 波(其中m 代表电场或磁场在x 方向半周变化的次数,n 代表电场或磁场在y 方向半周变化的次数)。 2、波导管: 波导管是引导微波电磁波能量沿一定方向传播的微波传输系统,有同轴线波导管和微带等,波导的功率容量大,损耗小。常见的波导管有矩形波导和圆波导,本实验用矩形波导。 矩形波导的宽边定为x 方向,内尺寸用a 表示。窄边定为y 方向,内尺寸用b 表示。10TE 波以圆频率ω自波导管开口沿着z 方向传播。在忽略损耗,且管内充满均匀介质(空气)下,波导管内电磁场的各分量可由麦克斯韦方程组以及边界条件得到: ()sin()j t z o y x E j e ωβωμππα-=-, ()sin()j t z o x x H j e ωβμαππα -=

微波复习题答案

微波技术与天线复习提纲(2010级) 一、思考题 1. 什么是微波?微波有什么特点? 答:微波是电磁波谱中介于超短波与红外线之间的波段,频率范围从300MHZ 到3000GHZ ,波长从0.1mm 到1m ;微波的特点:似光性、穿透性、宽频带特性、热效应特性、散射特性、抗低频干扰特性、视距传播性、分布参数的不确定性、电磁兼容和电磁环境污染。 2. 试解释一下长线的物理概念,说明以长线为基础的传输线理论的主要物理现 象有哪些?一般是采用哪些物理量来描述? 答:长线是指传输线的几何长度与工作波长相比拟的的传输线; 以长线为基础的物理现象:传输线的反射和衰落; 主要描述的物理量有:输入阻抗、反射系数、传输系数、和驻波系数。 3. 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传播三者研究的对象分别是什么?它们有何区别和联 系? 答:微波技术、天线与电磁波传播史无线电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的基础是电磁场理论,但三者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有所不同。微波技术主要研究阴道电磁波在微波传输系统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传输,它希望电磁波按一定要求沿传输系统无辐射地传输;天线是将微波导行波变成向空间定向辐射的电磁波,或将空间的电磁波变成微波设备中的导行波;电波传播研究电波在空间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4. 试解释传输线的工作特性参数(特性阻抗、传播常数、相速和波长) 答:传输线的工作特性参数主要有特征阻抗Z 0,传输常数,相速及波长。 1)特征阻抗即传输线上入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流的比值或反射波电压与反射波电流比值的负值,其表达式为0R jwL Z G jwC +=+它仅由自身的分布参数决定而与负载及信号源无关;2)传输常数j γαβ=+是描述传输线上导行波的衰减和相移的参数,其中,α和β分别称为衰减常数和相移常数,其一般的表达式为()()R jwL G jwC γ=++传输线上电压、电流入射波(或反射波)的等相位面沿传播方向传播的速度称为相速,即P w v β=;4)传输线上电磁 波的波长λ与自由空间波长0λ的关系02r π λβε==。 5. 传输线状态参量输入阻抗、反射系数、驻波比是如何定义的,有何特点,并 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输入阻抗:传输线上任一点的阻抗Z in 定义为该点的电压和电流之比,与导波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题1 (含答案)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题目1 姓名: 一、填空: 1.超高频辐射是指频率为30-300MH Z 或波长为10-1米的电磁辐射,包括脉冲波和连续波。 2.高频电磁场或称高频辐射,指频率为 0.1-30MH Z 相应波长为3km-10m 范围的电磁场(或波)。 3、微波辐射是指频率为300MH Z -300GH Z ,波长为1m-1mm范 围内的电磁波,包括脉冲微波和连续微波。 4、电磁辐射频率为1-100H Z 的为极低频电场,频率为 50-60H Z 的为工频电场,主要测量其电场强度,以V/m或kV/m表示 5、紫外辐射的波长范围是100-400nm。分为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400-315nm;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315-280nm;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80-100nm; 6.激光:是指波长为200-1nm之间的相干光辐射 二问答题 1、超高频辐射的测量对象是什么? 1)相同型号、相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接触人员进行测量; 2)不同型号或相同型号不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及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 3)接触人员的各操作位应分别进行测量,并记录接触时间。 2、超高频辐射有哪些的测量方法? 1)测量前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校准; 2)测量操作者接触强度时:应分别测量其头、胸、腹各部位; 立姿操作,测量高度分别取1.5-1.7m、1.1-1.3m、0.7-0.9m; 坐姿操作,测量高度分别取1.1-1.3m、0.8-1.0m、0.5-0.7m; 3)测量超调频设备场强时:将仪器天线探头置于距设备5cm处; 4)测量时将偶极子天线对准电场矢量,旋转探头,读出最大值。测量时,手握探头下部,手臂尽量伸直,测量者身体应避开天线杆的延伸线方向,探头1m内不应站人或放置其他物品,探头与发射源设备及馈线应保持一

微波测量实验 实验三

实验三复反射系数(复阻抗)测量 121180166 赵琛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测量线的基本结构和调谐方法,掌握微波晶体检波律的校 准方法 2、了解驻波测量与阻抗测量的意义与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用测量 线测量反射系数,即复阻抗的基本方法。 3、熟悉Smith阻抗圆图的应用 4、了解阻抗调配器作用及阻抗调配方法 二、实验原理 参看序言 1.3有关部分,1.5.2谐振式波长计,讲义第四部分YM1124单频点信号发生器,YM3892/YM3892A选频放大器使用说明。测试框图:

三、实验要求与步骤 1 在测量线后接短路片。按仪器使用说明正确调试微波信号源,放大器等。在调试中,一般测量线的探针调节旋钮无需调动,将信号调至最大,并用波长计测出信号源工作频率f,由此计算导波长λg。 2 在测量线后接短路片,用交叉读数法测出各最小点位置Dmin,求导波长λg,并与上面计算得到λg做比较。 3 在测量线后接匹配负载,用直接法测出其驻波系数。 4 在测量线后接膜片+匹配负载,用直接法、二倍最小法、功率衰减法测量其驻波系数,并测出最小点位置,计算该负载的输入阻抗及输入导纳。功率衰减器的刻度通过查表得到衰减量。 5 取下负载,测量线开口,测一下此时驻波系数ρ及Dmin,计算终端开口时的等效阻抗值。 6 在测量线后接短路片,测量晶体检波律。 四、实验数据与实验分析 1 用频率计算λg。 波长计示数为8.45,波长计型号为9507,查表可得,此时 f=9.3735GHz a=2.286cm, 带入公式可求得,λg=44.7mm 2 短路法测导波长λg

最小读数法读数:(单位:mm) 与计算得到λg对比:由数据可见,最小读数法测得的λg稍大于计算频率得到的λg,这个是符合预期的,因为这是由于测量线上开槽线的影响,使得在测量线中测得的导波长比不开槽的相同截面举行波导中的导波长要稍微长一点。因此,测量线测得的波长稍高于波长计测得的波长。 3 用直接法测阻抗匹配时的驻波系数: 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此时阻抗匹配,ρ近似等于1。但是,由于ρ很小,驻波场最大值和最小值区别不大,且变化不尖锐,导致不易测

微波基本参数的测量实验报告

微波基本参数的测量 【目的要求】 1.学习微波的基本知识,了解波导测量系统,熟悉基本微波元件的作用; 2.了解微波在波导中传播的特点,掌握微波基本测量技术; 3.掌握驻波测量线的正确使用方法; 4.掌握电压驻波系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仪器用具】 微波参数测试系统,包括:三厘米固态信号源,三厘米驻波测量线,选频放大器,精密衰减器,隔离器,谐振式频率计(波长表),匹配负载,晶体检波器,单螺调配器等。 【原理】 微波技术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尖端科学技术,它不仅在通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量子电子学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科学研究中也是一种重要的观测手段,微波的研究方法和测试设备都与无线电波的不同。从图1可以看出,微波的频率范围是处于光波和广播电视所采用的无线电波之间,因此 它兼有两者的性质,却又区别于两者。与无线电波相比,微波有下述几个主要特占 八、、 A /it |钏 1 I「F X-io? LU 1 1 1 1 1i I J KT* IN JQ-U 1 1 』」1 p\\r in 1 1 1 n i 1 1 II P 1 卿]□'" 阿見充¥卅 电 恢 图1电磁波的分类 1 ?波长短(1m1mm):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利用这个特点,就能在微 波波段制成 方向性极好的天线系统,也可以收到地面和宇宙空间各种物体反射回来的微弱信 号,从而 确定物体的方位和距离,为雷达定位、导航等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应用。 2 ?频率高:微波的电磁振荡周期(10-9—10-12s)很短,已经和电子管中电子在电极间 -9

器、放大器和检波器)中,而必须采用原理完全不同的微波电子管(速调管、磁控管和行波管等)、微波固体器件和量子器件来代替。另外,微波传输线、微波元件和微波测量设备的线度与波长具有相近的数量级,在导体中传播时趋肤效应和辐射变得十分严重,一般无线电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都不再适用,也必须用原理完全不同的微波元件(波导管、波导元件、谐振腔等)来代替。 3.微波在研究方法上不像无线电那样去研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而是研究微波系统中的电磁场,以波长、功率、驻波系数等作为基本测量参量。 4.量子特性:在微波波段,电磁波每个量子的能量范围大约是10-6?10-3eV, 而许多原子和分子发射和吸收的电磁波的波长也正好处在微波波段内。人们利用这一特点来研究分子和原子的结构,发展了微波波谱学和量子电子学等尖端学科,并研制了低噪音的量子放大器和准确的分子钟,原子钟。 5.能穿透电离层:微波可以畅通无阻地穿越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为卫星通讯,宇宙通讯和射电天文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途。 综上所述微波具有自己的特点,不论在处理问题时运用的概念和方法上,还是在实际应用的微波系统的原理和结构上,都与普通无线电不同。微波实验是近代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微波波段,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导线的趋肤效应和辐射效应增大,使得普通的导线不能完全传输微波能量,而必须改用微波传输线。常用的微波传输线有平行双线、同轴线、带状线、微带线、金属波导管及介质波导等多种形式的传输线,本实验用的是矩形波导管,波导是指能够引导电磁波沿一定方向传输能量的传输线。 根据电磁场的普遍规律——Maxwell 方程组以及具体波导的边界条件,可以严格求解出只有两大类波能够在矩形波导中传播:①横电波(又称为磁波),简写为TE 波(或H 波),磁场可以有纵向和横向的分量,但电场只有横向分量。

微波检测原理

微波检测原理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米(不含1米)到0.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统称。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微波量子的能量为1 99×l0 -25~1.99×10-22j。 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从电子学和物理学观点来看,微波这段电磁频谱具有不同于其他波段的如下重要特点: 穿透性 微波比其它用于辐射加热的电磁波,如红外线、远红外线等波长更长,因此具有更好的穿透性。微波透入介质时,由于介质损耗引起的介质温度的升高,使介质材料内部、外部几乎同时加热升温,形成体热源状态,大大缩短了常规加热中的热传导时间,且在条件为介质损耗因数与介质温度呈负相关关系时,物料内外加热均匀一致。 选择性加热 物质吸收微波的能力,主要由其介质损耗因数来决定。介质损耗因数大的物质对微波的吸收能力就强,相反,介质损耗因数小的物质吸收微波的能力也弱。由于各物质的损耗因数存在差异,微波加热就表现出选择性加热的特点。物质不同,产生的热效果也不同。水分子属极性分子,介电常数较大,其介质损耗因数也很大,对微波具有强吸收能力。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的介电常数相对较小,其对微波的吸收能力比水小得多。因此,对于食品来说,含水量的多少对微波加热效果影响很大。 热惯性小 微波对介质材料是瞬时加热升温,能耗也很低。另一方面,微波的输出功率随时可调,介质温升可无惰性的随之改变,不存在“余热”现象,极有利于自动控制和连续化生产的需要。 似光性和似声性 微波波长很短,比地球上的一般物体(如飞机,舰船,汽车建筑物等)尺寸相对要小得多,或在同一量级上。使得微波的特点与几何光学相似,即所谓的似光性。因此使用微波工作,能使电路元件尺寸减小;使系统更加紧凑;可以制成体积小,波束窄方向性很强,增益很高的天线系统,接受来自地面或空间各种物体反射回来的微弱信号,从而确定物体方位和距离,分析目标特征。 由于微波波长与物体(实验室中无线设备)的尺寸有相同的量级,使得微波的特点又与声波相似,即所谓的似声性。例如微波波导类似于声学中的传声筒;喇叭天线和缝隙天线类似与声学喇叭,萧与笛;微波谐振腔类似于声学共鸣腔非电离性 微波的量子能量还不够大,不足与改变物质分子的内部结构或破坏分子之间的键。再有物理学之道,分子原子核原子核在外加电磁场的周期力作用下所呈现的许多共振现象都发生在微波范围,因而微波为探索物质的内部结构和基本特性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手段。另一方面,利用这一特性,还可以制作许多微波器件。信息性

微波考试题

1.微波通常是指波长在1~0.001米之间,频率在300MHz ~300GHz Hz之间的电磁波。按我国标准,家用微波炉所用微波频率为2450兆赫兹。“蓝牙”使用的微波频段在 2.4GHz附近。工业加热用微波频率为900兆赫兹。 2.微带线中传输的工作主模不是真正的TEM波,而是准TEM波,这 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Hz和Ez都不为零,未加屏蔽时,其损耗包括介质损耗、欧姆损耗和辐射损耗三部分。 3.微波系统的负载发生全反射时,负载的反射系数为1,从信号源输入 的有效功率全部从负载反射回来,此时,从信号源输出端参考面看向负载,参考面上的回波损耗RL=0 dB。 4.传输线上若导波波长为λg,则传输线上相隔λg/4的点,其阻 抗呈倒数,相隔λg/2的点,其阻抗相等。 5.N口微波网络散射矩阵[S ii]的元素S ii的物理意义为:i口接电源, 其余端口接匹配负载时i口的电压反射系数,元素S ij的物理意义为:j口接电源,其余端口接匹配负载时,从j口到i口的电压传输系数。 6.任何均匀传输系统传播的电磁波可分为三种,其中波导不能传输的 波型为TEM波。 7.圆柱形波导中还有一种与矩形波导中不同形式的模式简并现象,称 为极化简并。 8.写出两种常见的微波双口网络:放大器、滤波器;两种常 见的微波单口网络:负载、信号源。 9.从物理概念上分,模式激励可分为电场激励和磁场激励; 常见的模式激励装置有探针激励装置、耦合环激励装置、孔/缝激

励装置和直接耦合装置。 10. 同轴线的内导体半径为a ,外导体的内半径为b ,内外导体之间填 充有介质(?,μ),则同轴线上单位长度的电容为)a /b ln(C πε2= 单位长度的电感为)a /b ln(L πμ2=同轴线的特性阻抗为π εμ20)a /b ln(Z =若该同轴线拟用于宽带微弱微波信号的传送,b 与a 之比应为 3.59 若该同轴线拟用于窄带大功率微波信号的传送,b 与a 之比应为 1.65 ;实际工程中为兼顾这两种情况,通常的同轴线特性阻抗为 50 欧。同轴线单位长度的电容、电感与同轴线的参数.c a b 有关 11. 圆柱形谐振腔中,壁电流只有沿φ方向的电流的谐振模式是 TE 011 ,其Q 0值较其他模式高。 12. 全反射时,Γ=1,从信号源来的有效功率全部从负载反射回来, 此时回波损耗RL=0 dB 13. 阻抗匹配的方式主要有: 1负载阻抗匹配 2信号源阻抗匹配 3 信号源共轭匹配。 14. 圆柱形波导中还有一种与矩形波导中不同形式的简并现象,称为 极化 简并。 15. 终端短路的传输线的驻波系数是∞,负载处的反射系数是 - 1 。 终端开路的传输线的驻波系数是∞,负载处的反射系数是 + 1 16. 扁波导宽边a 和窄边b 的关系为 b=(0.10.2)a 标准波导宽边a 和窄边 b 的关系为 b=0.5a 17. TM 波的定义为Ez ≠0 而Hz=0的波称为横磁波 TE 波的定义为Hz ≠0 而Ez=0的波称为横电波

微波测量实验报告一

近代微波测量实验报告一 姓名:学号: 学院:时间:年月 一实验名称 频谱仪的使用及VCO测量 二实验目的 了解频谱仪原理,熟悉频谱仪的参数设置及使用方法;掌握信号频率、功率、相位噪声和谐波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内容 1、点频信号测试 测试信号源输出点频信号1GHz的二次和三次谐波抑制比(输出功率分别为-20dBm和20dBm),测试信号的相噪(@10KHz、@100KHz、@1MHz),考察仪器分辨力带宽、视频带宽等设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VCO测试 测试VCO的输出频率范围、输出功率(包括对应的控制电压),测试某频率点的相噪(@1MHz)和二次、三次谐波抑制比。 四实验器材 RS公司SMBV信号源、FSL6频谱仪、APS3005S直流稳压电源、VCO、微波同轴电缆、微波转接头。 五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相位噪声:在频域内,一个理想正弦波信号的表现是一个单谱线;实际信号除了主信号之外还包括一些离散的谱线,它们是随机的幅度和相位的抖动,在正常信号的左右两边以边带调制的形式出现。在频域内信号的所有不稳定度总和表现为载波两侧的噪声边带,边带噪声是一个间接的测量与射频信号功率频谱相关噪声功率的指标。边带噪声可以表述为调频边带噪声和调幅边带噪声。大多数的被相位噪声测试系统测量信号的调幅边带功率相对调频边带功率来说都很小,所以对大多数信号来说测量的边带噪声就是调频边带噪声(即相位噪声也称单边带相位噪声)。它的定义为1Hz带宽内相位调制边带的功率和信号总功率的比值,

单位为dBc/Hz。在信号频谱分析仪上,边带噪声是相位噪声和幅度噪声的总和,通常当已知调幅噪声远小于相位噪声时(小于10dB以上),在频谱仪上读出的边带噪声即为相位噪声。 实验步骤 a)设置矢量信号源,分别产生产生频率为1GHz,功率为20dBm和-20dBm 的正弦信号; b)连接信号源与频谱仪; c)设置频谱分析仪,设置中心频率为1GHz,通过调整Res BW和Video BW, 显示被测信号; d)测试在偏离信号10KHz、100KHz、1MHz时的相位噪声; e)调整频谱仪起始、终止频率或带宽使得屏幕足够显示频率为1GHz信号 的二次和三次谐波; f)通过Mkr键选择Delta设置,测量并标示出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抑制比; g)关闭矢量信号源,连接直流稳压电源、VCO及频谱分析仪; h)通过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压大小,在频谱仪上观察信号的频率和输出 功率的变化,记录下最大和最小功率,可得VCO的输出频率范围; i)选定频率点:控制电压7.4V,输出功率14.38dBm,频率1.502817GHz, 测试该频率点的相噪(@1MHz)和二次、三次谐波抑制比。 六实验结果 1、点频信号测试数据及图片 数据图片: a)输入功率为20dBm时 二次、三次谐波抑制比

微波测量复习题

微波测量复习题 1.表征微波信号的三个重要基本参数,简要阐述微波测量与低频电子电路测量的区别和联 系。 (1)功率、频率、阻抗。 (2) ①低频电子电路的几何尺寸通常远小于工作波长,属于集中参数电路。便于测量的电压电流和频率是基本测试量。 微波元器件的几何尺寸通常和工作波长相比拟,属于分布参数电路。功率,频率和阻抗是基本测试量。 ②非TEM波传输线系统中电压、电流的定义失去了唯一性,如单导体传输线波导-模式 电压,模式电流。而在TEM波传输线系统工作于主模且在行波条件下,行波电压V、电流I和传输功率P仍满足与低频电路相同关系式。 ③它们在测量任务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方面都有所不同。 2.测量的基本要素与之间互动关系 被测对象、测量仪器、测量技术、测量人员和测量环境 测量过程—基本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1制定出测试策略(测量算法)和操作步骤(测试程序) 2选择测试仪器,组建测试系统。 3分析测量误差并显示测量出结果。 3.什么是测量环境,举例说明 测量环境是指测量过程中人员、对象和仪器系统所处空间的一切物理和化学条件的总和。比如温度、湿度、力场、电磁场、辐射、化学气雾和粉尘,霉菌以及有关电磁量(工作电压、源阻抗、负载阻抗、地磁场、雷电等)的数值、范围及其变化。 4.测量误差来源有哪些? (1)测量对象变化误差(对应测量基本要素)(2)仪器误差(3)理论误差和方法误差(4)人身误差(5)环境影响误差 5.计量与测量的关系 ?计量的任务是确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计量是测量的基础和依据。 ?没有计量,也谈不上测量。 ?测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才出现了计量。 ?测量是计量应用的重要途径。 ?没有测量,计量将失去价值 6.微波信号源的主要性能指标与含义 微波信号源就是产生微波信号的装置,又称为微波信号发生器。 主要性能指标:频率特性,输出特性,调制特性。 (1)频率特性--频率范围,频率的准确度和稳定度,频率分辨率,频率切换时间,频谱纯度。 (2)输出特性--输出电平,电磁兼容性,输出电平的稳定度、平坦度、准确度 (3)调制特性--让微波信号的某个参数值随外加控制信号而改变 *微波三极管的主要特征是利用静电控制原理控制交变电子流的大小,来实现信号产生和放大的功能。这种控制是借助改变控制栅极电压,影响阴极附近的电场来实现的。

用谐振腔微扰法测量微波介质特性 2

用谐振腔微扰法测量微波介质特性 微波技术中广泛使用各种微波材料,其中包括电介质和铁氧体材料。微波介质材料的介电特性的测量,对于研究材料的微波特性和制作微波器件,获得材料的结构信息以促进新材料的研制,以及促进现代尖端技术(吸收材料和微波遥感)等都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是采用反射式矩形谐振腔用微扰法来测量微波介质特性的。反射式谐振腔是把一段标准矩形波导管的一端加上带有耦合孔的金属板,另一端加上封闭的金属板,构成谐振腔,它具有储能、选频等特性。而微扰法则是通过分析腔体的微小变形对谐振频率的影响,来测量谐振腔的一些主要参数的,它不仅对加深谐振腔的理解有帮助,而且在谐振腔的设计和调试中也有实际的应用。 2.1 实验目的 1.了解谐振腔的基本知识。 2.学习用谐振腔法测量介质特性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一、谐振腔的基本知识 谐振腔是在微波频率下工作的谐振元件,它是一个任意形状的导电壁(或导磁壁)包围的,并能在其中形成电磁振荡的介质区域,它具有储存电磁能及选择一定频率信号的特性。 1、谐振腔的基本参数 谐振腔通常采用谐振频率0f (或谐振波长0λ)、品质因数0Q 及等效电导0G 作为它的基本参数。 (1) 谐振频率0f (或谐振波长0λ) 谐振频率描述电磁能量在谐振腔中的运动规律。它是指在谐振腔中激起的电磁振荡的工作频率(或工作波长)。比较普遍的求解谐振频率的方法是“场分析的方法”,它从求解谐振腔的电磁场边值问题入手,导出谐振频率或波长。 从电磁场理论可知,在自由空间中,电磁场满足的波动方程及边界条件为 02 2 =+?E k E 0=?E n 02 2 =+?H k H 0=?H n 1 式中,2 2022022βγμεω+?? →?-==k k k 无耗,μ、ε为谐振腔中介质参数,n 是由腔壁导体指向外的法向单位矢量,k 是与谐振腔的几何形状、尺寸及波型有关的数值。在谐振腔内满足式1的电磁场对应于一系列的确定的n k 值(称为本征值)。即 εμ?0n n k = 2 或 εμ π20n n k f = 3

实验室使用安全测试题及答案

实验室安全 1 单选题实验室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应该()。 A 集中挂在醒目的地方 B 存放在档案柜中 C 由相关人员集中保管 正确答案:A 2 单选题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行()级管理。 A 校、(院)系、实验室三级管理 B 校、(院)系两级管理 C 院(系)、实验室两级管理 正确答案:A 3 单选题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坚持()方针。 A 安全第一,实验第二 B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 安全为了实验,实验必须安全 正确答案:B 4 单选题当油脂等有机物沾污氧气钢瓶时,应立即用()洗净。乙醇A 四氯化碳B C 水汽油D 1 / 35

正确答案:B 5 单选题回流和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烧瓶容量的()。 A 1/2 B 2/3 C 3/4 D 4/5 正确答案:B 6 单选题严禁在化验室内存放总量大于()体积的瓶装易燃液体。 A 10L B 30L C 20L D 25L 正确答案:C 7 单选题易燃化学试剂理想存放温度是多少?允许存放最高室温不得超过多少? A 0~10℃,30℃ B -4~4℃;30℃ C 0~5℃,20℃ D -4~4℃,40℃ 正确答案:B

8 多选题取用化学药品时,以下哪些操作事项是正确的()。 2 / 35 A 取用腐蚀和刺激性药品时,尽可能带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B 倾倒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吸取时,应该使用橡皮球 C 开启有毒气体容器时应带防毒用具 D 可以裸手直接拿取药品 正确答案:A,B,C 9 多选题为避免误食有毒的化学药品,应注意做到()。 A 不准把食物、食具带进实验室 B 在实验室内只能吃口香糖 C 使用化学药品后须先洗净双手方能进食 D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 正确答案:A,C,D 10 多选题大量集中使用气瓶,应注意()。 A 不必要设置符合要求的集中存放室 B 根据气瓶介质情况,采取必要的防火、防爆、防电打火(包括静电)、防毒、防辐射等措施 C 通风要良好,要有必要的报警装置 正确答案:B,C 11 多选题可燃性及有毒气体钢瓶一般不得进入实验楼内,存放此类气体钢瓶的地方应注意()。

北理工微波实验报告总结

实验一一般微波测试系统的调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一般微波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元、器件的作用,初步掌握它们的调整方法。 2.掌握频率、波导波长和驻波比的测量方法。 3.掌握晶体校正曲线的绘制方法。 二、实验装置与实验原理 常用的一般微波测试系统如1-1所示(示意图)。 微波 信号源 隔离 器 可变衰减器 频率计精密 衰减 器 测量线终端 负载 测量放大器图1-1 本实验是由矩形波导(3厘米波段, 10 TE模)组成的微波测试系统。其中,微波信号源(固态源或反射式速调管振荡器)产生一个受到(方波)调制的微波高频振荡,其可调频率范围约为7.5~12.4GHz。隔离器的构成是:在一小段波导内放有一个表面涂有吸收材料的铁氧体薄片,并外加一个恒定磁场使之磁化,从而对不同方向传输的微波信号产生了不同的磁导率,导致向正方向(终端负载方向)传播的波衰减很小,而反向(向信号源)传播的波则衰减很大,此即所谓的隔离作用,它使信号源能较稳定地工作。频率计实际上就是一个可调的圆柱形谐振腔,其底部有孔(或缝隙)与波导相通。在失谐状态下它从波导内吸收的能量很小,对系统影响不大;当调到与微波信号源地频率一致(谐振)时,腔中的场最强,从波导(主传输线)内吸收的能量也较多,从而使测量放大器的指示数从某一值突然降到某一最低值,如图1-2(a)所示。此时即可从频率计的刻度上读出信号源的频率。从图1-1可知,腔与波导(主传输线)只有一个耦合元件(孔),形成主传输线的分路,这种连接方式称为吸收式(或称反应式)连接方法。另一种是,腔与主传输线有两个耦合器件,并把腔串接于主传输线中,谐振时腔中的场最强,输出的能量也较多,因而测量放大器的指示也最大,如

微波技术实验报告

微波技术实验指导书目录 实验一微波测量仪器认识及功率测量 实验目的 (1)熟悉基本微波测量仪器; (2)了解各种常用微波元器件; (3)学会功率的测量。 实验内容 一、基本微波测量仪器 微波测量技术是通信系统测试的重要分支,也是射频工程中必备的测试技术。它主要包括微波信号特性测量和微波网络参数测量。 微波信号特性参量主要包括:微波信号的频率与波长、电平与功率、波形与频谱等。微波网络参数包括反射参量(如反射系数、驻波比)和传输参量(如[S]参数)。 测量的方法有:点频测量、扫频测量和时域测量三大类。所谓点频测量是信号只能工作在单一频点逐一进行测量;扫频测量是在较宽的频带内测得被测量的频响特性,如加上自动网络分析仪,则可实现微波参数的自动测量与分析;时域测量是利用超高速脉冲发生器、采样示波器、时域自动网络分析仪等在时域进行测量,从而得到瞬态电磁特性。 图1-1 是典型的微波测量系统。它由微波信号源、隔离器或衰减器、定向耦合器、波长/频率计、测量线、终端负载、选频放大器及小功率计等组成。 图 1-1 微波测量系统 二、常用微波元器件简介 微波元器件的种类很多,下面主要介绍实验室里常见的几种元器件: (1)检波器(2)E-T接头(3)H-T接头(4)双T接头 (5)波导弯曲(6)波导开关(7)可变短路器(8)匹配负载 (9)吸收式衰减器(10)定向耦合器(11)隔离器 三、功率测量 在终端处接上微波小功率计探头,调整衰减器,观察微波功率计指示并作相应记录。 微波元器件的认识 螺钉调配器 E-T分支与匹配双T 波导扭转 匹配负载 波导扭转 实验总结:在实验中我们认识了各种的微波元器件,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更是为了以后的实验做了准备。 实验二测量线的调整与晶体检波器校准 实验目的

《微波技术与天线》傅文斌-习题标准答案-第章

《微波技术与天线》傅文斌-习题答案-第章

————————————————————————————————作者:————————————————————————————————日期: 2

17 第2章 微波传输线 2.1什么是长线?如何区分长线和短线?举例说明。 答 长线是指几何长度大于或接近于相波长的传输线。工程上常将1.0>l 的传输线视为长线,将1.0

实验一、微波测量基础知识实验报告

实验一、微波测量基础知识 班级:核32 姓名:杨新宇学号:2013011806 同组成员:杨宗谕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信号发生器使用及校准。 (2)了解微波测量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掌握常用微波测量系统各器件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4)频率计(波长表)校准。 (5)了解和掌握测量线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系统组成 1、微波信号源 图1是微波信号源的基本框图。通常由微波信号源、微波测量装置和指示器三部分组成。 它负责提供一定频率和功率的微波信号。同低频信号源一样,其信号可以是连续波也可以是调制波,工作方式有点频、扫频两种状态工作。微波信号源被广泛应用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两种: (1)标准信号发生器 标准信号发生器其输出信号的频率、功率和调制系数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有时调制系数可以固定不变),并能准确读数且屏蔽良好。它能做到输出微波信号准确已知,并能精细调节,特别是能将信号功率连续衰减到毫瓦、微瓦级电平,根据不同用途可具有不同的调制方式。 (2)扫频信号发生器 扫频信号发生器是能产生扫频信号的微波信号源,它能从所需频率范围的一端连续地“扫变”到另一端,所以能直接得到各个频率上的测量结果,在示波器或者记录仪上立即显示出所需要的频率特性曲线。

本实验采用的微波源是YM1123 标准信号发生器,工作在等幅模式下。 2、微波测量装置 微波测量装置如图2 所示。主要包括驻波测量线、调配元件、待测元件和辅助元件(如短路器、衰减器、匹配负载、移相器等)。 3、指示器部分 指示器是用于显示测量信号特性的仪表,如直流电流表、测量放大器、功率计、示波器、数字频率计、频率计(波长表)等。 4、元件基本原理及作用 信号源:本次实验采用YM1123标准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测量时工作在等幅模式,非测量时工作在其他模式,具体原理见本节第一部分。 数字频率计:由于信号源显示的频率不准,所以要用一个数字频率计来进行频率校准。后面的频率值均为数字频率计的示数。 同轴波导转换:将同轴线和后面的矩形波导连接起来,将同轴线中的TEM波转变成要测量的微波信号。 隔离器:隔离器是单向通过的,可以屏蔽反射波,保护信号源。 可变衰减器:用一个薄片插入波导,可以吸收微波的能量,衰减微波的功率,通过调节薄片插入深度来调整吸收能量的大小,在实验开始时将其调至最大值,保护后面的元件。实验过程中用来将微波功率衰减到适合测量的值(大约10-20mV)。 波长表:用来测量微波信号频率,本次实验用的波长表是吸收式波长表,当波长表的谐振腔与信号源谐振时,主波导中一部分能量被耦合到波长表谐振腔内,因此电表指示明显下降。电表指示最小时,波长表所对应的频率为信号源工作频率。 波导型晶体检波器:将波导中的微波信号转变成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方便测量,本次实验中将信号转变成电压信号,再用万用表进行测量。 万用表:测量波导型晶体检波器输出的电压信号,从而得到微波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