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公开课_图文

合集下载

第8课《 世说新语 》二则之《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20张PPT)

第8课《 世说新语 》二则之《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20张PPT)
(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大门外玩耍,朋 友便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 没有来,已经离开了。”这位朋友便发火骂道:“真不是 人!和朋友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 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日中。
整体感知
1、梳理情节 请从原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完成以下题目。
(1)友人不守信的表现是: (2)友人发怒的原因是: (3)元方是这样回应友人的: (4)友人最后的行为是: (5)元方最后对友人的态度是: 交流点拨:
。 。
。 。 。
整体感知 2、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复述出来?



与《

世 说

新 语
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1、称呼
用官名或地名称呼名人,是古人的一 种习惯。
地名:孟浩然(孟襄阳) 柳宗元(柳河东) 官名:王羲之(王右军) 杜甫(杜工部)
2、取题
以文章开头几个字或第一句话为标题, 这是许多古诗文的标题来由。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 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 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3、你能为本文另取一个题目吗?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中午时分。过了正午(朋 友)仍然没到,陈太丘(便)丢下(他)而离开。(陈太 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4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4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用现代汉语翻译这篇文章: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一同出行,约定在中午碰头。过了中 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 才到。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 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 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 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元方说:“您与我 父亲约在正午。您中午却没到,这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 孩子骂他父亲,这是失礼。”朋友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方法点拨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直译:即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 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 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
意译:即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 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 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 ( )去,( )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 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读准字音和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 shě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fǒu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
zāi
wěi
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14张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14张ppt)

“君”“尊君”“家君”的 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 “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品读:聚焦冲突,分析形象 故事中的三人有两组矛盾冲突, 分别是谁和谁的冲突?
品读:聚焦冲突,分析形象
客问元方:“尊君在 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悟读:读懂道理,学会做人
太丘舍去,友人发怒,元方入门不顾,在 这些反常行为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汉末魏晋士人 的风度。他们率真,自由,淳至,自然而然,极 富个性,人格独立......
着墨不多,而一代人物,百年风尚, 历历如睹。
吕叔湘先生评《世说新语》
悟读:读懂道理,学会做人
方正率真,就是陈太丘守信讲原则说走就 走的风范;就是友人面对玩泥巴的七岁孩童也 能知错就改的气度;就是元方入门不顾的率真 刚直的正气。就是......
译读:疏通文意,讲述故事
期日中: 约定 不期而遇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舍弃(相委而去)离开 才 尊君在不:同“否”,表正反问,在不在 友人惭,下车引之: 感到惭愧 拉,牵拉 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瞻前顾(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你中午还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
您和我的父亲
请根据你对“方正率真”的理解,续写一两个句子。
初读: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 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 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朱熹《读书要三到》
初读: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 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ppt课件13张ppt

《陈太丘与友期行》ppt课件13张ppt
陈太丘与友期行
视频导入
解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个在太丘做官姓陈的人和 朋友约定同行
朗读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思考探究 看待问题、评价人物要客观,从不同的角度看
8.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 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
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 礼,自己更应该做到有
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 礼——友人已经认错,
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 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
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
辈,即使有错,也应以
“惭”字写出了“友人”已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言 行感到后悔,尽显人物羞愧的神情。“引”字则表明了友人想对元方 表示自己的友好,以示悔意。
7、人物形象
元方:懂礼识仪 聪明机智 友人: 无信无理 知错能改
课文主题
本文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 他小小年纪就明白事理、聪敏过人,同时也告诫 人们做事要诚信有礼,为人方正。
尊:敬词。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 如:尊姓大名
家:谦词。对别人称自己亲属中年长于自己的人。 如:家父
4、“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陈太丘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5、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6、“友人惭,下车引之”表现了什么?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精品市级公开课课件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精品市级公开课课件

教师寄语
做人诚信相伴 你将一生无憾
司马光砸缸
曹冲称象 王戎识李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 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
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读出重音、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 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客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人!跟我 约好一块走,却丢下我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见面,您正 午时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儿子骂他的父 亲,就是失礼。”
整体感知
让我们回顾下课文内容
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 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观点(2):
元方确实有失礼仪。客人已经认错了,就
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
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也可以说是无礼。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
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
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
能力提高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24张PPT)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24张PPT)

课堂小结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学习了本篇古文, 我们应当明白诚信的重要性,同时,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 我们也要学会待人礼貌、真诚。
今天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让我们学会了,为人要懂礼 貌、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希望同学们
今后能牢固树立讲诚信的观念。努力践行。
1.你认为在“友人惭,下车引之” 时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1)失礼: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友人虽无信无 礼,却已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也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该以礼 相待。 (2)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用“入门 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是坚持原则的表现,至于有人说 友人既已知错,元方不该如此对待父亲的朋友,可以考虑元方年仅七 岁,只是个小孩子,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
合作探究
2.思考: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
①赞扬元方的聪敏,懂礼识义、正直不阿。 ②批判友人的无信无礼的行为,同时肯定他的知错能改。 ③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做人应当诚信、有礼。
拓展延伸
谈谈你从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①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做言而有信的人。 ②我们要懂礼仪,语言文明,学会尊重他人。 ③要知错能改,善于反思自已的缺点错误。 ④我们要学会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 ⑤为人要方正,办事光明磊落,敢于坚持原则。
拓展延伸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别名汜。范式年轻的 时候在太学游学,成为儒生,和汝南郡人张劭是好朋友。张劭,字元伯。后来两人 一起告假回乡,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要回京城,我会去拜见您的父母,看看您 的孩子。"然后就共同约定了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元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 母亲,让她布置好酒食恭候范式。母亲说:"都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约定的事情, 你怎么就这么相信他呢?"元伯回答说:"巨卿是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诺言。"母 亲说:"如果真是这样就该为你们酿酒。"到了那天,巨卿果然来了,二人升堂互拜对 饮,喝得十分畅快后才相互告别。

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39张PPT)

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39张PPT)


父友:惭,④_下__车__引__之__
尾声—
元方:⑤_入__门__不__顾__
⑥_聪__慧__明__理__ 个性率真
当堂检测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陈太丘/与友/期行
2.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辞,哪些属于谦辞。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答案 敬辞有③④⑥⑦⑨ 谦辞有①②⑤⑧
初读思考
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提示:人物和事件) 答案 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出行,友人迟到责怪陈太丘,并对子骂父,元方据理反驳。
理清结构
请在梳理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补全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陈 开端—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父友:问

发展— 元方:答

友 期
父友骂父:②非人哉 ①_高__潮__— 元方驳斥:③无信、无礼
小结
《陈太丘与友期行》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 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 和无畏精神。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行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01 理解“方正”,把握人物形象。 02 认识“信”与“礼”在做人方面的重要性。
【一】
理解“方正”,把握形象
知识链接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物名、官职、称谓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元方、陈太丘(照录不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 例:①(陈太丘)去后(友)乃至。 ②(家君)待君久(君)不至,(他)已去。 (3)换:用现代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文言文中的双音节词。 例: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4)调:调整顺序,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 例:白雪纷纷何所似?所似何(像什么) (5)删:删去没有实际意义的词。 (6)加:为了使句子更通顺,加上些词句,使句子更通顺,更连贯。

陈太丘与友期行精品公开课PPT课件

陈太丘与友期行精品公开课PPT课件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8
通“否”,句末语气 到 离开 词,表询问
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 (元方)回答 说:“(我父亲)等了你好久(你)不来, (他)已经离开了。”
12
就 语气词,表示感叹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
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 朋友就生气地说:“(你父亲)真不是人 啊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自己 离开了。”
13
对别人的尊称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对别人称呼自己的父亲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就 没有信用
没有礼貌
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定正午时分, (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 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14
感到惭愧 拉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他,代指元方 回头看 那人感到惭愧,就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 自己家的大门,再没有回头看(他)。
5
注意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 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 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远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8、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信用
8
二、课文中“尊君” “君”“家君”的 称谓有什么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