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的安全供电概述(正式版)
矿井的安全供电概述

矿井的安全供电概述随着煤矿工业的不断发展,矿井安全供电已成为煤炭行业以及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矿井的供电系统直接影响到工人生命财产的安全,而矿井内部环境的恶劣,如尘埃、高温、潮湿以及震动等环境因素也给矿井安全供电带来了诸多挑战。
因此,矿井的安全供电问题极为重要,必须全面地考虑矿井内外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矿工工作的安全、稳定和高效。
本文将对矿井的安全供电概述进行详细讨论。
一、矿井供电的类型矿井供电与传统供电有很大的差异,一些特殊的地下设施需要特殊的供电方式。
下面列出几种矿井供电的类型:1. 临时供电:在矿井的开发、施工、维修及井下紧急救援等情况下,需要实行临时供电。
2. 集中供电:常用的矿井供电方式是集中供电,即通过沿用传输线路或新建输电线路送电给矿井内的主要设备和用电负荷,如井下运输设备、通风设备、照明设备等。
3. 现场发电:在远离城市的矿区,不能接受长距离输电线路损耗,采用现场发电供电方式,如使用燃油发电机组和微型水电站等。
二、矿井供电的安全标准矿井供电是重要的低压供电,直接关系到矿井发电的安全水平。
为了保证矿井供电的安全和可靠性,建立了一系列的标准。
国家对煤矿安全供电提出了相关的标准,包括:1. 《煤炭行业矿用电安全规程》该规程规定了煤矿用电的安全管理及电气设备的管理规定。
规程明确了矿区应规范化的设计、实施、监视和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确定了煤矿安全用电的管理制度,以及关于煤井用电运行和日常检查等重要内容。
2. 《低压电器及设备安全工作规程》该规程主要从低压电器和设备方面规定了各项安全措施,包括矿井内用电线路的使用和巡检,电气设备的维护及保养等。
三、矿井供电安全措施为了保证矿井供电的安全和可靠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包括:1. 矿井供电设备的配备在煤炭行业,可以通过使用电缆、母线、柜子等设备来保障矿井的安全供电。
例如,矿井内的电缆要采用HBTBM新型阻燃电缆,以保证功率负载的安全和稳定。
矿井的安全供电概述

矿井的安全供电概述随着矿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矿井的安全供电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矿井的供电安全是矿井生产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矿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矿井的安全供电进行概述。
一、矿井供电的重要性矿井供电是矿井生产的基础保证。
矿井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电力来驱动机械设备、照明、通风等功能,为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有稳定的、安全的电力供应。
而矿井供电设备的运行和安全是每位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一旦出现意外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矿井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矿井关闭。
二、矿井供电的安全问题矿井供电存在多种安全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电力设备安全问题。
矿井供电设备如变电站、配电装置、电气设备等,一旦存在安全隐患,会对矿井生产带来极大风险。
在矿井生产过程中,由于矿井环境恶劣,设备易受损坏,同时,设备疏漏维护、维护不当等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2.电缆安全问题。
矿井地下电缆敷设较多,一旦存在漏电、短路等问题,不仅会影响矿井供电,还会造成电弧、火灾等危险,对矿工生命造成威胁。
3.电气顶板问题。
矿井顶板会出现电气现象,如电荷积聚、静电火花等,给矿工带来直接威胁,同时还会对矿山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三、矿井供电的安全措施为保证矿井供电的稳定、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1.设备维护。
加强电力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以避免发生设备投送事故,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以及高效性。
2.配电系统安排。
对矿井供电系统进行规划和安排,力争实现供电的均匀分布,确保电力设备的运行和整个矿井的供电可靠性。
3.电缆敷设。
对电缆的敷设要求较高,在敷设过程中,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保证电缆的安全、可靠。
同时,在电缆敷设后,定期的检查、维护是必不可少的。
4.安全用电。
在矿井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电气安全规范,按照标准进行电气用具的购买和使用。
四、矿井供电的展望随着矿业产业的不断发展,矿井供电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矿井供电系统及供电安全

矿井供电系统及供电安全矿井供电系统是矿井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负责为矿井提供所需的电力,同时也需要保证供电的安全性。
下面将就矿井供电系统及供电安全进行详细的介绍。
1. 矿井供电系统矿井供电系统通常包括:主变电所、分势所、第三种用电所。
其中主变电所是整个矿井供电系统的核心,它负责将来自电网的高压电能变成矿井所需的低压电能。
主变电所中通常包括变电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电流、电压调节设备等。
分势所则负责分势供电,将电能传输给各个矿井区域,并完成对电流的监控和控制。
第三种用电所则是根据矿井的实际需要将电能分配给不同的设备和设施,如井下照明、通风设备、提升设备等。
2. 矿井供电安全矿井供电安全是矿井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矿井供电系统必须保证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性:(1)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矿井供电系统必须保证电力的稳定供应,不论是电压、电流还是频率都必须处于稳定状态。
这是因为稳定的电能供应可以保证矿井设备正常运行,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 防灾措施的完善:矿井供电系统必须配备相应的防灾设备,如防爆电缆、防爆开关箱等。
这些设备可以在发生火灾或爆炸时及时切断电力供应,保证矿井工人的安全。
(3) 坚固的电缆及给电脱落装置:电缆是矿井供电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电能传输到各个设备中。
因此,电缆必须具备足够的抗拉强度和绝缘性能,以防止电缆的断裂或漏电。
此外,给电脱落装置则负责监测电缆是否脱落,一旦发现脱落即刻切断电力供应,以保证矿井安全。
(4) 井下用电设备的防爆控制:井下用电设备通常处于特殊的环境中,容易引发爆炸事故。
因此,矿井供电系统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与环境适应的防爆开关、隔爆箱等,以提供井下用电设备的安全供电。
(5) 供电系统的维修和检测:供电系统必须定期进行维修和检测工作,以确保供电设备的性能稳定和安全可靠。
维修和检测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建立相应的台帐,保证工作的可追溯性。
煤矿井下安全供电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煤矿井下安全供电正式版煤矿井下安全供电正式版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直流电与交流电(一)直流电直流电:电流的方向保持不变的称为直流电。
如矿灯、蓄电池电机车、架线电机车等均用直流电。
(二)交流电交流电:电流流动方向和大小来回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流电。
通常所指的交流电是指正弦交流电。
交流电分为单相交流电和三相交流电。
1、如果用电设备中只流过一个正弦交流电流,这种交流电就叫做单相交流电。
例如:电灯、电铃等用的都是单相交流电。
2、如果用电设备中流过三个正弦交流电流,并且这三个正弦交流电流的最大值是相等的,仅是经过零值的时间互相相差120°(用几何角度来表示时间),这样的交流电就叫做三相交流电。
例如:电煤钻、刮板输送机等用的就是三相交流电。
二、煤矿电力用户的分类煤矿电力用户可分为三类:1、一类用户:凡因突然停电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或重要设备损坏,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均是一类用户。
如煤矿主通风机、井下主排水泵、副井提升机等,这类用户采用来自不同电源母线的两个回路进行供电,无论是电力网在正常或事故时,均应保证对它的供电。
2、二类用户:凡因突然停电造成较大减产和较大经济损失者。
例如,煤矿集中提煤设备、地面空气压缩机、采区变电所等,对这类用户一般采用双回路供电或环形线路供电。
矿井供电系统概述

矿井供电系统概述矿井供电系统是指为了确保矿井正常生产和安全生产而配置的配电系统。
矿井供电系统与一般工业用电、民用电相比有其独特的要求和特点,因为矿井地下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矿井供电系统必须具有可靠的供电能力,确保电力设备和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能够在遇到事故时能够及时切断供电,确保人员安全。
本文将从矿井供电系统的原理、组成和应用方面进行介绍和概括。
一、矿井供电系统的原理矿井供电系统的原理就是通过接入电网或汽油发电机将外部能源输入矿井内部,将交流电源变成直流电源,通过矿用变压器调节电压和电流,并且在矿井内部通过集中控制操作系统控制配电设备的开关状态以实现矿井设备的正常电力供应,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运行。
二、矿井供电系统的组成1.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是矿井供电系统的起点,负责实现从电网或发电机输出能源到矿井的电力输送。
2. 变电站及其设备:变电站包含变压器、低压电气设备和中央控制系统等组成,主要负责将外部高压电源转化为业务电压通过各级变压器调压,利用开关控制设备整合电能负荷,充分利用能源。
3. 调压装置:矿井中不同电力设备的电压要求各不相同,调压装置负责将高电压转换成其适合的低电压,并保持其稳定的输出状态,同时还可以提高电路的效率和电力品质。
4. 配电系统:矿井配电系统包含高压和低压电缆、开关设备、保护装置和各类控制系统等,它们协同工作,将电力送往指定位置,满足设备的需求,避免电力过载和短路,确保运行稳定和可靠。
5. 防爆电器设备:矿井内部处于极端的高温、高压、低氧等极端环境,所以需选择防爆电器设备,保证存在爆炸风险区域内的电气装置能够提供可靠性的保护措施。
6. 照明设备:照明设备是矿井中非常必要的电气设施,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且减少人员意外伤害事故。
三、矿井供电系统应用1. 铁路煤矿由于铁路煤矿处于山区,煤炭资源分布广泛,所以需要在山区建设煤矿,这些煤矿需要长期稳定地进行供电。
在这方面,矿井供电系统无疑是最佳选择,它可以保证时刻为煤矿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环境,促进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矿井供电系统及供电安全

矿井供电系统及供电安全一、矿井供电系统概述矿井供电系统是矿井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为矿井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保障矿井正常生产。
矿井供电系统通常由电源系统、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组成。
1. 电源系统:电源系统是矿井供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发电机组、变压器和配电装置。
发电机组按照矿井的实际需求选用,常见的有柴油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和风力发电机组等。
变压器将发电机组产生的电能提升到适合输电和配电的电压等级。
配电装置将变压器输出的电能分配到矿井不同的用电设备上。
2. 输电系统:输电系统将发电机组产生的电能送至矿井的各个用电设备。
输电系统包括输电线路、绝缘子、电杆、变电所等。
输电线路选用合适的导线材料,并按照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布线,保证电能能够有效地输送到不同的用电设备。
3.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将输电系统输送到的电能分配到矿井的各个用电设备上。
配电系统包括开关设备、熔断器、接触器、电缆等。
配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和用电设备的需求,保证矿井的用电安全和效率。
二、矿井供电安全措施1. 发电机组的安全措施(1)发电机组应安放在通风良好的机房内,机房内应安装温湿度监测装置,以及可燃气体自动报警装置,确保机房内的环境安全。
(2)发电机组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检查机组的运转情况和各种安全保护装置的运行是否正常,如过热、过载、低油压等保护装置。
(3)发电机组的油箱应定期清理,避免油箱内积满杂物造成火灾隐患。
2. 输电线路的安全措施(1)输电线路应采用可靠的绝缘材料,保证线路的绝缘性能和耐候性能。
(2)线路的布置要合理,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管道接触,以免发生短路和火灾事故。
(3)输电线路应设置过流保护装置和接地装置,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3. 配电系统的安全措施(1)配电系统应合理设置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装置,及时切断电流,避免设备因短路和过载而受损。
(2)配电系统应定期检查电缆和各种接头的外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电缆放电、爆炸等事故。
煤矿井下安全供电范本(2篇)

煤矿井下安全供电范本煤矿井下是一个复杂且危险的工作环境,供电系统必须高度可靠以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生产。
在井下安全供电方面,以下是一份范本,用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和井下工作的安全:一、供电系统的选择和设计1.井下供电系统应火灾安全、防爆可靠,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
2.应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和线缆,确保其具有耐火、耐高温和防爆性能。
3.供电系统应采用环网供电方式,以确保电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具备均衡负荷和备份供电的能力。
4.供电系统应具备一定的智能化功能,包括实时监控电力参数、故障报警和自动切换等功能,以便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二、电源供应和配电系统1.应采用多套备用电源供应系统,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2.备用电源应分层设置,以确保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
3.电源与配电系统应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以确保井下工作场所的电力负荷得到平衡和合理分配。
4.配电系统应具备完善的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以防止过电流和电弧故障的发生。
三、电缆敷设和固定1.电缆敷设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
2.电缆应分区域敷设,并保持清晰可见的标识,以方便维护和故障排除。
3.电缆敷设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热量传导和相互干扰。
4.电缆固定应采用可靠的固定装置,以防止电缆松动、振动和损坏。
四、维护和检修1.供电系统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和线路的正常运行。
2.维护工作应遵循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3.定期进行电力设备的检修和试验,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4.故障发生时应及时处理,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切勿以身试法。
五、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1.井下工作人员应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了解供电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规程。
2.培训应包括急救知识和紧急疏散演练,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
3.员工应时刻保持警觉,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4.应定期组织演练和考核,提高员工对电气安全的意识和应变能力。
煤矿安全供电知识模版

煤矿安全供电知识模版煤矿安全供电是煤矿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有效的供电系统能够保障煤矿工作面的正常运转,减少事故的发生。
在煤矿安全供电知识中,有一系列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本文将介绍煤矿安全供电的基本原理、常见故障处理方法以及正确使用电气设备的注意事项。
1. 煤矿安全供电的基本原理煤矿安全供电的基本原理是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配电系统的设计:煤矿配电系统应当合理规划,根据工作面的特点和用电负荷进行设计。
系统应当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2)电气设备的选择:在煤矿生产中,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非常重要。
设备应当符合行业标准,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修、维护,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电气设备的安装:电气设备的安装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证设备安装正确、牢固。
安装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经验和资质,确保安装过程的安全可靠。
(4)电力接地保护:电力系统的接地保护是煤矿安全供电的一个重要环节。
正确设置接地装置,确保电气设备和人员免受电击的影响。
2. 煤矿安全供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煤矿安全供电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故障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故障处理方法:(1)短路故障处理:一旦发生短路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排除故障原因后重新接通电源。
在处理短路故障时,应遵循安全优先的原则,确保人员的安全。
(2)过载故障处理:过载是指电气设备长时间超过额定负荷工作,引起发热或烧坏设备。
一旦发现过载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检查设备是否损坏,恢复正常负荷后方可继续使用。
(3)接地故障处理:接地故障是电气设备或电源出现接地现象,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短路。
一旦发生接地故障,应及时切断电源,排除故障原因并对设备进行维修。
3. 正确使用电气设备的注意事项在煤矿工作中,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1)合理使用电气设备:使用电气设备时应根据设备的规定使用方法和工作环境,不得随意更改或违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5369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矿井的安全供电概述(正式版)矿井的安全供电概述(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在满足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同时,又照顾供电的经济性,这是合理的供电原则之一。
无论在国民经济中还是煤矿企业中,不同的用电户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不完全相同,因此通常将它们分为三类:一类负荷、二类负荷、三类负荷。
由于煤矿生产是井下作业,生产场所空间狭小,空气潮湿,顶板有压力,井下有涌水而且还有瓦斯和煤尘。
特别是采掘工作面,电气设备移动频繁,负荷变化大;大型采掘设备直接启动,强大的电流冲击着电网,因此,矿井供电必须保证安全、可靠、经济,且有良好的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
一、矿井供电的基本要求1、供电可靠。
即要求供电不中断。
对煤矿的供电一旦中断,不仅会造成全矿停产,而且会导致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一些重要设备(如水泵、通风机)停止运转,危及矿井及井下工人的安全。
因此,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要求煤矿实行连续供电。
2、供电安全。
电能有它的特殊性,使用中稍有疏忽,就会导致人身触电、电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煤矿主要是地下作业,工作环境和地面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存在有爆炸危险的瓦斯和煤尘,因而不仅发生人身触电和电火灾的可能性比地面大,而且会导致瓦斯、煤尘爆炸严重后果。
因此,煤矿供电必须保证安全,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3、有良好的供电质量。
这主要是指供电频率和供电电压偏离额定值的幅度不超过允许的范围。
否则,电气设备的远行情况将会显著恶化,甚至损坏电气设备。
我国规定一般电力设备使用的交流供电标准频率为50赫兹。
偏差不超过±0.2~±0.5。
电压不超过±7%。
4、有足够的供电能力。
这不仅要求电力系统或发电厂能供给煤矿充足的电量,而且要求矿井供电系统的各项供电设施,具有足够的供电能力。
5、供电经济。
在以上四项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供电系统简单、操作方便、基本建设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低。
二、矿井供电系统的分类和等级划分1、供电系统的分类。
一类负荷:凡因突然中断供电会导致人身伤亡事故,或损坏重要设备且难以修复,或给国民经济带来很大损失者,均属于这一类。
显然煤矿属于一类负荷。
煤矿中的通风、排水、升降人员、抽放瓦斯、医院等也都属于一类负荷,又称保安负荷。
因此是煤矿中最重要的用户,要求供电绝对可靠。
为此,对这类用户的供电,必须设有备用电源和备用供电线路。
二类负荷:凡因突然中断供电会造成大量减产者。
如煤矿中专门用于提升煤和物料的提升设备、压风机、井底车场、采区变电所等。
三类负荷:凡因突然中断供电对生产没有直接影响者。
2、供电电压等级的划分。
目前,煤矿井下采用交流电电压等级有:6000V、1140V、660V、380V、127V、36V。
6000V—为矿区内高压配电电压或动力电压。
660V—为井下低压配电电压或动力电压。
1140V—为采煤机的专用电压。
127V—为井下照明、手持式电钻的电压。
36V—为控制电压,也叫安全电压。
直流电压有:250V或550V为井下架线电机车的电压。
三、井下电气设备的三大保护1、过电流保护。
过电流简称过流。
凡是流过电气设备和电缆的电流超过了它们的额定电流。
电气设备和电缆出现过流后,一般会引起它们过流,严重时会将它烧毁,甚至引起电火灾和井下瓦斯、煤尘的爆炸。
由此可见,电气设备和电缆的过流是一种不正常状态。
井下常见的过流故障为短路、过负荷、断相三种。
(1)、短路。
短路是指电流不经过负载,而是经过电阻很小的导体直接形成回路,其特点是电流很大,可达到额定电流的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甚至更大。
因为电流很大,发热剧烈,如不及时切除,不仅会迅速烧毁电气设备和电缆,甚至引起绝缘油和电缆着火酿成火灾,还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2)、过负荷(过载)。
过负荷不仅是指它们的电流超过了额定数值,而且过电流的延续时间也超过了允许的时间。
电气设备和电缆过流后,绝缘绕组和绝缘导体的电流密度增加,发热加剧。
如果过流的延续时间很短,不超过允许的时间,电气设备和电缆的温度不会超过它们所用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度,因而不会被烧毁,允许继续运行,这种情况称为允许的过载。
但是,如果延续时间超过了允许的时间,电气设备和电缆的温度将升高到足以损坏它们的绝缘,如不及时切断电源,将会发展成漏电和短路故障,因此也要加以预防和保护。
引起电缆和电气设备过负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电气设备和电缆的容量选择过小。
另一个是对生产机械的错误操作,此外,电机的端电压过低或电机堵转时,将长期通过电机的启动电流,因而是最严重的过负荷。
(3)、断相。
三相电源断一相或三相绕组断一相,称为断相或缺相、跑单相。
过流故障有如下的危害:a、过流倍数较低时,引起电气设备和电缆的温升超限,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b、过流倍数较高时,将导致电气设备烧毁,甚至引起火灾和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过流倍数很高时,会在电网上造成很大的压降,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
过流保护的要求:必须有选择性、可靠性、动作迅速、经济合理。
2、漏电保护。
电网的漏电又分为集中性和分散性漏电。
集中性漏电是指在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由于某处(或某点)的绝缘损伤而发生的漏电。
分散性漏电则是由于整个电网或整条线路的绝缘水平降低,而沿整条线路或整个电网发生的漏电。
漏电的危害:①增加人身触电的危险;②增加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的危险;③可能造成电雷管先期爆炸事故;④可能引起电火灾;漏电保护的类型有漏电闭锁和漏电跳闸两种。
所谓漏电闭锁,是指在开关合闸之前对电网的绝缘电阻进行检测,如果电网的对地绝缘电阻值低于规定的漏电闭锁动作电阻值,则使开关不能合闸,起闭锁作用。
其多装在用于直接控制和保护电机的磁力起动器上。
漏电跳闸保护,则是指在电网的对地绝缘电阻值降低到规定的跳闸动作电阻值,或人触及一相线路时,能使线路开关跳闸,切断电源。
漏电跳闸保护通常是由检漏保护装置配合自动开关来实现。
3、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就是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框架,用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接地极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措施。
(1)、保护接地的作用:主要起着分流的作用,可以减少通过人体的电流和产生电火花的能量,从而避免人身触电事故和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2)、保护接地网:从保护接地的原理可以得知,保护接地装置的保护作用是否可靠,关键在于是否能将它的电阻值降低到规定的范围以内。
我们通常把单个电气设备的接地极称为局部接地极。
在安装时也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接地极的电阻。
但仍往往降低不到需要的数值,使它满足规定的要求(不超过2欧姆)。
因此为可靠地预防人身触电和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对井下电气设备要求建立保护接地网。
组成保护接地网的优点:①可以确保接地极的电阻低于规定值,使保护接地装置能可靠地起到保护作用。
②可以避免不同两相漏电的对地短路。
③气设备无保护接地装置。
四、安全用电常识随着电气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尽管井下设置了漏电保护和保护接地等保护措施来预防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但触电事故还是时有发生。
1、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1)、保护装置人为或意外的失灵。
有些人片面追求生产,忽视安全,人为的甩掉漏电保护装置,放松对漏电保护和保护接地装置的管理,使它们不能可靠地起到保护作用,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2)、电机车架线引起人身触电事故。
(3)、临时性的用电设备,不按规定标准进行管理,易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2、触电的危险(1)、触电的危险和分类:人体触及裸露的带电导体或触及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的外壳,都会引起人身触电事故。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一般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情况。
电击是指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的内部,破坏体内器官,多数情况会致人死亡,所以是最危险的。
电伤是指电流瞬时通过人体的某一局部,造成对人体外表器官的破坏。
(2)、触电危险的有关因素:电击对人体危害程度和以下主要因素有关:①、电流的大小;②、电流的种类;③、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④、人身电阻;⑤、接地电压;⑥、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⑦、人的生理状态;(3)、预防触电的方法:一般措施:①、防止人身接触或接近带电导体;②、降低使用电压;③、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用电作业制度;(4)、触电后的急救。
人触电后,首先应切断触电者的电源,使触电者与电源相脱离。
脱离电源的方法很多,如拉掉开关、用绝缘物品将人身与电源拉开等。
切断电源以后,应立即作心肺复苏,同时立即通知医生下井抢救触电者。
五、结束语电力是煤矿生产的主要动力,而煤矿井下又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有易燃、易爆可燃性气体和腐蚀性气体,潮湿、淋水、矿尘大、电网电压波动大、空间狭小、机电设备启动频繁等,因此,对煤矿进行可靠、安全、经济、合理的供电,对提高煤矿经济效益和保证安全生产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