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水池调节容积计算方法的探讨
调节池的作用及设计探讨

调节池的作⽤及设计探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TECHINF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2011年第21卷第12期在给排⽔系统中,调节池应⽤⾮常⼴泛。
⼴义来讲,给⽔系统中⽤到的⽔塔、清⽔池,建筑给⽔系统中⽤到的贮⽔池都属于调节池的范畴。
⽔处理系统中,调节池⼜分为⽔质调节池和⽔量调节池。
调节池虽不具⽔处理的功能,但其对给排⽔系统的正常运⾏具有⾮常重要的作⽤。
给⽔系统中⽤到的⽔塔、清⽔池,其作⽤之⼀在于调节泵站供⽔量和⽤⽔量之间的流量差值。
建筑给⽔系统中⽤到的贮⽔池,其作⽤之⼀在于调节市政给⽔管⽹供⽔量与建筑升压⽔泵之间的流量差。
污⽔处理系统中,⽔量调节池主要⽤于处理系统进⽔量不均匀时,调节进⽔量与处理⽔量之间的差值;⽔质调节池主要⽤于系统进⽔⽔质指标波动⽐较⼤的情况,以均和⽔质,存盈补缺,保证系统稳定运⾏。
1给⽔系统中调节池的设计给⽔系统中⽤到的调节池,即⽔塔和清⽔池。
给⽔⼀级泵站通常全天均匀供⽔,⽽⼆级泵站为分级供⽔,故⼀、⼆级泵站的每⼩时供⽔量并不相等,为调节两级泵站供⽔量的差额,在两级泵站之间建造清⽔池。
⼆级泵站每⼩时供⽔量与居民⽤⽔量之间⼜存在⼀定的差额,因此需要在供⽔管⽹内设置⽔塔;⽔塔在管⽹内的设置位置根据各城市具体条件定,可置于管⽹起端、中间或末端,但其调节容积不会因此⽽改变。
1.1清⽔池设计计算[1]清⽔池中除了储存调节⽤⽔外,还存放消防⽤⽔和⽔⼚⽣产⽤⽔,因此,清⽔池有效容积V计算公式如下:V=V1+V4(m3)式中:V1为调节容积,m3;V2为消防贮⽔量,m3,按2h⽕灾延续时间计算;V3为净⽔⼚冲洗滤池等⽣产⽤⽔,m3,等于最⾼⽇⽤⽔量的5%~10%;V4为安全贮量,m3。
1.2⽔塔设计计算[1]⽔塔除储存调节⽤⽔外,仅存放消防⽤⽔,⽔塔有效容积V 计算公式如下:(m3)式中:V1为调节容积,m3;V2为消防贮⽔量,m3,按10min室内消防⽤⽔量计算。
清水池规格计算公式

清水池规格计算公式清水池是一种用来储存和供应清洁水的设施,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清水池的规格计算是设计和建造清水池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工程师确定清水池的大小和容量,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清水池规格计算的公式是根据清水池的用途、水质要求、供水量和其他因素来确定的。
在进行清水池规格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用途,清水池的用途决定了清水池的规格。
例如,用于家庭供水的清水池和用于工业生产的清水池的规格肯定是不同的。
因此,在进行规格计算时,需要明确清水池的具体用途。
2. 水质要求,不同的用途对水质的要求也不同。
一些用途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而一些用途对水质要求较低。
因此,在进行规格计算时,需要考虑清水池的水质要求。
3. 供水量,清水池的规格还需要考虑供水量。
供水量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清水池的大小和容量。
因此,在进行规格计算时,需要准确地确定供水量。
清水池规格计算公式如下:清水池容积(V)= 供水量(Q)/ 水质要求(C)。
其中,清水池容积(V)表示清水池的容积,单位为立方米;供水量(Q)表示清水池需要供应的水量,单位为立方米/小时;水质要求(C)表示清水池的水质要求,单位为立方米/小时。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清水池的容积,从而确定清水池的规格。
在进行规格计算时,还需要考虑清水池的形状、材质、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等因素,以确保清水池能够满足特定的需求。
在实际工程中,清水池规格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只有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合理的设计,才能建造出符合要求的清水池,从而保障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用水需求。
总之,清水池规格计算是设计和建造清水池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合理的规格计算,可以确保清水池能够满足特定的用途和需求,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清洁的水源。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清水池规格计算有所了解,并在实际工程中加以应用。
给水厂清水池设计计算讲课稿

给水厂清水池设计计算9 清水池9.1 清水池的平面尺寸清水池有效容积为:4321W W W W W +++=式中,1W —调节容积,m 3,取最高用水量的10%,1W =Q 1.0;2W —净水厂自用水量的5%-10%,取10%,2W =11.0Q ;3W —消防贮水量,m 3;4W —安全用水,m 3,取200m 3;1W =Q 10.0=1728017280010.0=⨯m 32W =11.0Q =1280128001.0=⨯m 33W =65373672001000036004103=-+⨯⨯⨯-m 3最高时供水量31000024/1600005.124/m Q K Q h g =⨯==水厂设计水量720024/16000008.1=⨯==aQ Q c 4W =1000m 34321W W W W W +++==17280+1280+3736+1000=23296m 3 滤后水经过消毒后进入清水池,两组滤池的滤后水分别进入两个清水池,则每个清水池的容积是11648m 3,取清水池有效水深4.5m ,则其面积为2588.4m 2,平面尺寸为65×39.8,清水池采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立方体水池,水池顶部高出地面0.5m ,清水池超高0.5m 。
9.2 管道布置⑴清水池的进水管进水管流量为1.0m 3/s ,选用铸铁管,查水力计算表表的管径 mm DN 1100,流速1.065m/s ,1000i=1.068;⑵清水池的出水管由于用户的用水量时时变化,清水池的出水管应按照出水最大流量计: 241KQ Q = 式中 K —时变化系数,一般采用5.2~3.1,设计中取5.1Q —设计水量d m 3 s m h m KQ Q 3315.15400242/1728005.124==⨯== 选用铸铁管,查水力计算表表的管径 mm DN 1200,流速1.32m/s ,1000i=1.485 ⑶清水池的溢流管溢流管的直径与进水管直径相同,取为mm DN 1100。
清水池的定线与计算

清水池的定线与计算
清水池计算方法
清水池的调节容积计算,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24小时供水量和用水量变化曲线推算,一种是凭经验估算。
前者需要知道城市24小时用水量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拟定泵站的供水线。
缺乏用水量变化规律资料时,城市清水池调节容积,可凭经验,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20%估算。
供水量大的城市,因24小时用水量变化较小,可取较低的百分数,以免清水池过大。
清水池具有高峰供水低峰储水的功能。
清水池,为贮存水厂中净化后的清水,以调节水厂制水量与供水量之间产差额,并为满足加氯接触时间而设置的水池。
清水池是给水系统中调节水厂均匀供水和满足用户不均匀用水
的调蓄构筑物。
清水池作用是让过滤后的洁净澄清的滤后水沿着管道流往其内
部进行贮存,并在清水中再次投加入液氯进行一段时间消毒,对水体的大肠杆菌等病菌进行杀灭以达到灭菌的效果。
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包括调节容积、消防用水量和水厂自用水和安全储量。
水厂的调节容积可凭运转经验,按照最高日用水量的估算。
清水池计算

设计计算书初稿Q=50m3/d=2.08m3/h1.集水池①设计参数:停留时间:0.5~1.0h,本设计采用 t=1.0h ②有效体积:V=Qt=2.08*1.0=2.08m3③尺寸设计调节池有效水深h=1.0m面积F=V/h=2.08m2则长取2m,宽取1.1m设调节池超高h‘=0.4m,则总高H=h+h’=1.4m2. 调节池①设计参数:设停留时间:t=8h②有效体积:V=Qt=2.08*8=16.64m3,取17m3③尺寸设计调节池有效水深h=2m面积F=V/h=8.5m2,取9m2则长取3m,宽取3m设调节池超高h‘=0.4m,则总高H=h+h’=2.4m布气管设置1) 空气量D=D 0Q=3.5*50=175m ³/d=2.03*10-3m ³/s2) 空气干管直径33-m 015.012*14.310*03.2*4v 4d ===πD ,取15mm 校核管内气体流速m /s 49.11015.0*14.310*03.2*4d 4v 23-2===πD ‘, 在10-15m/s 范围内,符合要求3) 支管直径d 1空气干管连接2支管,通过每支管空气量qq=D/2=1.02*10-3m ³/s 则支管直径33-11m 015.06*14.310*.021*4v q 4d ===π,取15mm 校核支管流速m/s 77.5015.0*14.310*.021*4d q4v 23-21===π‘ 在范围5-10m/s 内,符合要求。
4) 穿孔管直径d 2沿支管方向每隔2m 设置两根对称的穿孔管,靠近穿孔管的两侧池各留1m ,则穿孔管的间距数为(L-2*1)/2=0.5穿孔管个数n=(0.5+1)*2*2=6每根支管上连3根穿孔管,通过每根穿孔管的空气量q 1=1.02*10-3m ³/s则穿孔管直径-32d 7.36*10m ===,取8mm校核流速m/s 77.6008.0*14.310*.340*4d q 4v 23-2212===π‘ 在5-10m/s 内,符合要求。
给水厂清水池设计计算

9 清水池9、1 清水池的平面尺寸清水池有效容积为:4321W W W W W +++=式中,1W —调节容积,m 3,取最高用水量的10%,1W =Q 1.0;2W —净水厂自用水量的5%-10%,取10%,2W =11.0Q ;3W —消防贮水量,m 3;4W —安全用水,m 3,取200m 3;1W =Q 10.0=1728017280010.0=⨯m 32W =11.0Q =1280128001.0=⨯m 33W =65373672001000036004103=-+⨯⨯⨯-m 3最高时供水量31000024/1600005.124/m Q K Q h g =⨯==水厂设计水量720024/16000008.1=⨯==aQ Q c 4W =1000m 34321W W W W W +++==17280+1280+3736+1000=23296m 3滤后水经过消毒后进入清水池,两组滤池的滤后水分别进入两个清水池,则每个清水池的容积就是11648m 3,取清水池有效水深4、5m,则其面积为2588、4m 2,平面尺寸为65×39、8,清水池采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立方体水池,水池顶部高出地面0、5m,清水池超高0、5m 。
9、2 管道布置⑴清水池的进水管进水管流量为1、0m 3/s,选用铸铁管,查水力计算表表的管径 mm DN 1100,流速1、065m/s,1000i=1、068;⑵清水池的出水管由于用户的用水量时时变化,清水池的出水管应按照出水最大流量计:241KQ Q = 式中 K —时变化系数,一般采用5.2~3.1,设计中取5.1Q —设计水量d m 3s m h m KQ Q 3315.15400242/1728005.124==⨯== 选用铸铁管,查水力计算表表的管径 mm DN 1200,流速1、32m/s,1000i=1、485 ⑶清水池的溢流管溢流管的直径与进水管直径相同,取为mm DN 1100。
清水池与水塔容积计算表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城镇供排水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城镇供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专业水务管理班级水务管理1002姓名王香军学号 2001080601指导教师张尧旺2012年6月3日清水池与水塔容积计算表(一) 清水池和高地水池的容积和尺寸 1清水池容积和尺寸 清水池所需调节容积31266550000%33.5m W=⨯= 2该城镇规划人口为20万人,确定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两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45L/s 。
火灾延续时间为2h 计,故火灾所需用水量为:364826.3452m Q x =⨯⨯⨯=采用对地高水位,且单位容积造价较为经济,故考虑清水池和高地水池分担消防供水,即清水池消防容积2w 按3324m 计算水厂自用水量调节容积按最高日设计用水量的8%计算,即33400050000%8m w =⨯= 清水池安全储量4w 可按上面三部分容积的1/6计算,即小时 一级泵站供水量 二级泵站供水量 清水池调节容积计算 水塔调节容积计算 设水塔 不设水塔 设水塔 不设水塔 (1) (2) (3) (4) (2)-(3) ∑ (2)-(4) ∑ (3)-(4) ∑ 0-1 4.17 3.5 3.1 0.67 0.67 1.07 0.97 0.4 0.4 1—2 4.17 3.5 3 0.67 1.34 1.17 2.14 0.5 0.9 2—3 4.16 3.5 2.55 0.66 2 1.61 3.75 0.95 1.85 3—4 4.17 3.5 2.6 0.67 2.67 1.57 5.32 0.9 2.75 4—5 4.17 3.5 3.1 0.67 3.34 1.07 6.39 0.4 3.15 5—6 4.16 3.5 3.34 0.66 4 0.82 7.21 0.16 3.31 6—7 4.17 4.5 4.5 -0.33 3.67 -0.33 6.88 0 3.31 7—8 4.17 4.5 4.7 -0.33 3.34 -0.53 6.35 -0.2 3.11 8—9 4.16 4.5 5.1 -0.34 3 -0.94 5.41 -0.6 2.51 9—10 4.17 4.5 5.46 -0.33 2.67 -1.29 4.12 -0.96 1.55 10—11 4.17 4.5 4.95 -0.33 2.34 -0.78 3.34 -0.45 1.1 11—12 4.16 4.5 4.8 -0.34 2 -0.64 2.7 -0.3 0.8 12—13 4.17 4.5 4.6 -0.33 1.67 -0.43 2.27 -0.1 0.7 13—14 4.17 4.5 4.6 -0.33 1.34 -0.43 1.84 -0.1 0.6 14—15 4.16 4.5 4.55 -0.34 1 -0.39 1.45 -0.05 0.55 15—16 4.17 4.5 4.3 -0.33 0.67 -0.13 1.32 0.2 0.75 16—17 4.17 4.5 4.4 -0.33 0.34 -0.23 1.09 0.1 0.85 17—18 4.16 4.5 4.3 -0.34 0 -0.14 0.95 0.2 1.05 18—19 4.17 4.5 4.65 -0.33 -0.33 -0.48 0.47 -0.15 0.9 19—20 4.17 4.5 4.4 -0.33 -0.66 -0.23 0.24 0.1 1 20-21 4.16 4.5 4.8 -0.34 -1 -0.64 -0.4 -0.3 0.7 21-22 4.17 4.5 4.9 -0.33 -1.33 -0.73 -1.13 -0.4 0.3 22-23 4.17 3.5 3.9 0.67 -0.66 0.27 -0.86 -0.4 -0.1 23-24 4.16 3.5 3.4 0.660.760.1∑1001001005.33%8.34%3.41%332148.1164)40003242665(61)(61m w w w w =++=++=所以清水池有效容积343218.81538.116440003242665m w w w w w c =+++=+++= 2高地水池有效容积和尺寸高地水池调节容积31170550000%41.3%41.3m Q w d =⨯==高地水池消防储备容积按3324m计算,则高地水池有效容积为:321220293241705m w w w c =+=+= (二)最高日最高时设计计算(1)确定设计用水量及供水量最高日最高时设计用水量为:S L Q Q d h /3.75850000%46.5%46.5=⨯== 二级泵站最高时供水量为:s L Q Q d I /62550000%5.4%5.4m ax =⨯== 高地水池最高时供水量为:s L Q Q Q I h t /3.1336253.758m ax =-=-= (三)节点流量计算管网边缘一周为单侧配水,其余为双侧配水,则沿线流量、节点流量计算如下表 各管段沿线流量 管段编号 管段长度(m)管段计算长度(m )比流量L/s*m 沿线流量L/s1-2 1270 1270×0.5=6355775.0/==∑L Q q h cb36.67 2-3 1350 1350×0.5=675 38.98 3-4 650 650×0.5=325 18.77 1-5 620 320×0.5=31017.9 5-6 760 760 43.89 2-6 1150 1150 66.41 6-7 1130 1130 65.26 3-71390139080.277-8 1040 1040 60.064-8 1670 1670×0.5=835 48.225-9 1730 1730×0.5=865 49.959-10 1500 1500×0.5=750 43.316-10 480 480 27.7210-11 1020 1020×0.5=510 29.457-11 1140 1140 65.8411-12 760 760×0.5=380 21.958-12 1510 1510×0.5=755 43.6合计∑L=13130 758.33各节点流量表节点编号连接管段节点流量计算式节点流量结果1 1-2 、1-5 0.5×(36.83+17.98)27.32 1-2 、2-3 、2-6 0.5×(36.83+39.15+66.7)713 2-3、3-4、3-7 0.5×(39.15+18.85+80.62)694 3-4 、4-8 0.5×(18.85+48.43)33.55 5-6 、5-9 、1-5 0.5×(44.08+50.17+17.98)55.96 5-6 、2-6 、0.5×(44.08+27.8+66.7+65.54)101.66-10 、6-77 6-7 、7-11 、0.5×(65.54+66.12+80.62+60.32)135.77-8 、3-78 7-8 、8-12 、0.5×(60.32+43.79+48.43)75.94-89 5-9 、9-10 0.5×(50.17+43.5)46.610 9-10 、6-10 、0.5×(43.5+27.84+29.85)50.210-1111 7-11 、10-11 、0.5×(66.12+29.85+22.04)58.611-1212 8-12 、11-12 0.5×(43.09+22.04)32.8合计758.1(四)流量预分配应根据流入管网的流量与各节点的节点流量之和相等以及流量平衡原则进行预分配。
给水排水专业资料:清水池调节容积如何确定?.doc

给水排水专业资料:清水池调节容积如何确定?
清水池调节容积如何确定?
有水塔时,清水池容积由一、二级泵站供水量曲线确定;无水塔时,由一级泵站供水量和用水量曲线确定。
清水池的调节容积,由一、二级泵站供水量曲线确定;水塔容积由二级泵站供水线和用水量曲线确定。
如果二级泵站每小时供水量等于用水量,即流量无需调节时,管网中可不设水塔,成为无水塔的管网系统。
大中城市用水量比较均匀,通常用水泵调节流量,多数可不设水塔。
当一级泵站和二级泵站每小时供水量相接近时,清水池的调节容积可以减小,但是为了调节二级泵站供水量和用水量之间的差额,水塔的容积将会增大。
如果二级泵站每小时供水量越接近用水量,水塔的容积越小,但清水池的容积将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清水池调节容积计算方法的探讨摘要:清水池是给水处理厂出水储存和调节的重要构筑物,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大小直接关系到用水的安全可靠,而其计算方法多种多样,目前清水池调节容积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流量累加法、最大连续时法、相交面积法。
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发现:最大连续时法完全符合流量调节基本原理,并且计算简单方便。
关键词:清水池调节容积二级泵站用水量
清水池是给水排水系统中主要的水量调节构筑物之一,其调节的是水厂处理水量与二级泵站供水量之差,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包括四部分:调节容积、消防贮水量、水厂自用水量(主要用于水厂冲洗滤池和沉淀池排泥等生产用水)、安全储量。
按照《室外给水设计规范》7.5.1规定:净水厂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当管网无调节构筑物时,在缺乏资料情况下,可按水厂最高日设计水量的10%~20%确定。
当有详细的产水和用水资料时,清水池调节容积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流量累加法、最大连续时法、相交面积法,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稍有不同。
而每种方法根据管网中是否有水量调节构筑物又分为两种情况。
以某城镇24小时用水量为例,已知该城镇水厂最高总用水量为111600m3/d,每小时用水量如表1所示:
一、流量累加法
根据已知条件,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为111600÷24=4650m3/h。
情况一,管网中无水量调节构筑物时,二级泵站的每小时供水
量等于用户用水量,假设从0点开始,清水池中的调节水量为0,到0—1时段末,清水池中的水量增加至4650-1900=2750m3,到1—2时段末,清水池中的水量为:2750+(4650-1800)=5600m3,以此类推,0—24时各时段末清水池中调节水量情况为:2750、5600、8550、11500、14300、17100、18550、18100、17150、17600、16050、14500、11250、9200、7450、5600、3550、1100、-3250、-7200、-7750、-5300、-2650、0。
因此,清水池调节水量为18550-(-7750)=26300m3。
情况二,管网中有水量调节构筑物时,二级泵站可分级供水,假设二级泵站的供水曲线如图1中(2)线所示,即一级供水量为2020m3/h,二级供水量为6528.6m3/h。
注:(1)线为用水量变化曲线,(2)线为二级泵站分级供水曲线,(3)线为平均时用水量曲线。
清水池从0时—24时每时段末的调节水量为:2630、5260、7890、10520、13150、15780、18410、16532、14654、12775、10896、9018、7140、5261、3383、1504、-375、-2253、-4132、-6011、-7890、-5260、-2630、0。
因此,清水池调节水量为18410-(-7890)=26300m3。
二、最大连续时法
所谓最大连续时法,是指找到清水池中进水量大于出水量的最大连续时间段,将该时段内流量叠加,即为清水池调节容积。
情况一,管网中无水量调节构筑物时,以表1数据为例,最大连续时段为21时至次日凌晨7时,所以清水池调节容积为:
(4650-1900)+(4650-1800)+(4650-1700)+(4650-1700)+(4650-1800)+(4650-1900)+(4650-3200)+(4650-2200)+(4650-2000)+(4650-2000)=26300m3。
情况二,管网中有水量调节构筑物时,二级泵站按照图1中(2)线运行,最大连续时段为21时至次日凌晨7时,所以清水池调节容积为:
(4650-2020)×10=26300m3。
三、相交面积法
所谓相交面积法,是根据用水量变化曲线,将平均时用水量曲线高于每小时用水曲线的部分面积和作为清水池调节容积。
情况一,管网中无水量调节构筑物时,以表1数据为例,清水池调节容积为图1中(3)线高于(1)所包含面积,或(3)线低于(1)所包含面积,即:
清水池调节容积=(4650-1900)+(4650-1800)+(4650-1700)+(4650-1700)+(4650-1800)+(4650-1900)+(4650-3200)+(4650-2200)+(4650-2000)+(4650-2000)+(4650-4200)=26750m3。
情况二,当管网中无水量调节构筑物时,清水池调节容积为图1中(2)线与(3)线包围的面积,即清水池调节容积为:(4650-2020)×10=26300m3。
四、结果分析
1.从计算的难易程度上看,相交面积法与最大连续时法优于流量累加法;
2.从计算结果看,相交面积法计算结果略大于其他方法,其原因是在计算过程中仅仅考虑了流量的增加项,没有考虑流量的连续性变化。
3.从计算原理上看,流量累加法和最大连续时法更符合流量调节基本原理。
由此可见,计算清水池调节容积的方法优先选择最大连续时法。
参考文献:
[1]严煦世,范瑾初主编.给水工程(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16-18.
[2]严煦世,刘遂庆主编.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8,118-122.
[3]付婉霞主编.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真题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6,4-5.
[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