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每日一练3(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经典大题例题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下列日常饮品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酸奶B.可口可乐C.雪碧D.矿泉水答案:A解析:溶液的特点:均一、稳定、属于混合物。
在外界条件不改变时,放多久都不会有溶质析出,酸奶属于乳浊液,时间略久就会有浑浊物出现。
可口可乐、雪碧、矿泉水都属于均一、稳定的溶液。
故选A。
2、下面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高温煅烧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镁和锌至过量C.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等量且足量的稀盐酸反应D.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坐标图,经常涉及的是催化剂、金属与酸,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应熟练掌握分析能力。
A、高温煅烧大理石主要涉及碳酸钙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开始固体就开始减少到不变。
故A正确;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镁和锌至过量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等。
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锌,在同等情况下镁的反应速率大于锌。
故B正确;C、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等量且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最终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
故C错误;D、二氧化锰起到催化作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故D正确。
故选C。
3、物质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A.碳酸钠 NaCO3B.氯化氢 ClHC.氧化铁 FeOD.三氧化硫 SO3答案:D解析:A、碳酸钠中碳酸根是-2价,钠离子是+1价,所以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
故A错误;B、由氢元素和其他元素构成的化学式,一般氢元素写在左边,其他非金属元素写在右边。
故氯化氢的化学式为HCl。
故B错误;C、氧化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铁元素为+3价,所以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
故C错误;D、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为-2价。
所以三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SO3。
故D正确。
故选D。
4、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引起世界关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火箭转场B.燃料加注C.点火发射D.自动对接答案:C解析: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来解答此题。
2021河南中考化学考前每日一练活页检测

(4)干冰是
;
(5)矿石(赤铁矿、磁铁矿、石灰石等)、糖水、稀盐酸、浓硫酸等都是
。
(6)澄清石灰水是
。
2. 用“A. 分子”“B. 原子”或“C. 离子”进行填空(填序号)
(1)甲烷、氨气、氧气、水、双氧水、乙醇、氯化氢是由
构成;
(2)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晶体硅、红磷、水银、铁、铜是由
构成;
(3)C60 是由
。
(2)向氢氧化钠中不断滴加稀盐酸:
。
(3)氢氧化铝与稀硫酸的反应:
。
(4)硫酸除铁锈:
。
(5)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
。
三.常见的沉淀汇总(用化学式填空)
(1)蓝色沉淀指的是
,红褐色沉淀指的是
。
(2)白色沉淀(六个):
。
四.粗盐提纯(NaCl 中混有泥沙、氯化镁、硫酸钠和氯化钙)
第一步:依次加入过量的 NaOH、BaCl2、Na2CO3
。
烧碱属于 (填“酸”、“碱”或“盐”)
3. 纯碱/苏打:
。
纯碱属于 (填“酸”、“碱”或“盐”)
4. 小苏打:
,它是
的主要成分。
食盐指的是
。
草木灰主要成分:
。
5. 制备波尔多液的一种碱和一种盐分别为:
和
。
6. 最常见的复合肥是
。尿素属于
肥。
7. “双氧水”指的是
。
8. 铁锈与赤铁矿的主要成分都是
, 磁性氧化铁是指
。
3. 打开瓶装汽水时会观察到大量气泡冒出,请结合气体溶解度加以分析:
。
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不能使用稀硫酸替换稀盐酸的原因是:
。
5. 处理酸性尾气时常使用浓碱吸收法,一般会将尾气通过浓 NaOH 溶液,请解释为何不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每日一练: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每日一练: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中考频度:★★★★★难易程度:★★☆☆☆根据图示,请按要求填写仪器的序号:(1)量取一定量的液体,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_。
(2)用来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容器______________。
(3)可用来给少量物质直接进行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来给物质加热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
(5)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的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③(2)⑤(3)①(4)②(5)④【试题解析】(1)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的液体。
(2)集气瓶用来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3)试管可用来给少量物质直接进行加热。
(4)实验室常用来给物质加热的工具是酒精灯。
(5)烧杯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以防炸裂。
一、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规则仪器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试管 (1)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2)作为小型气体发生器(3)收集少量气体 (1)加热时要使用试管夹或铁架台上的铁夹夹持试管(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使试管与桌面成45 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加热过程中要不时移动试管 (4)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5)加热前试管外壁擦干,加热时受热要均匀,不要碰到酒精灯的灯芯(6)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烧杯 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液体反应的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1)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以防受热不均而炸裂 (2)溶解固体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搅拌时玻璃棒不能接触器壁,防止碰破容器 锥形瓶 用作较大量液体反应的容器和气体发生装置,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瓶口没有磨砂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以防受热不均而炸裂酒精灯 用于加热 (1)酒精量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不得少于1/4(2)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防止酒精溢出发生火灾 (3)应用外焰加热,外焰酒精燃烧充分,温度高(4)熄灭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帽盖灭广口瓶一般用于盛放固体 (1)不允许加热,防止破裂(2)见光易分解的固体试剂应盛放在棕色广口瓶中,防止试剂见光分解细口瓶 用于盛放液体试剂 (1)不允许加热,防止破裂(2)盛放碱性溶液时不宜用磨口玻璃塞,应使用橡胶塞,以免瓶塞跟瓶体粘连而打不开(3)见光易分解的液体试剂应盛放在棕色细口瓶中,防止试剂见光分解滴瓶石棉网用于给烧杯或烧瓶加热时垫在底部,使仪器受热均匀不能与水接触,防止石棉脱落或铁丝生锈玻璃棒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固体,也可用于蘸取液体测pH(1)搅拌时不要用力过猛,不要用玻璃棒碰撞器壁,以免液体溅出或损坏容器(2)过滤或转移液体,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以免液体洒出或溅出(3)用水冲洗干净,防止污染试剂水槽用于排水集气时的贮水容器防止打碎,不能加热,以防受热破裂用于刷洗试管等玻璃容器刷洗试管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坏试管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1)温度计不允许测量超过它的最高量程的温度,以防水银球炸裂(2)温度计不能当搅拌器使用,以防水银球破裂(3)刚刚测量过高温的温度计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以防骤冷破裂二、常用仪器的分类三、书写仪器名称的常见错误1.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混淆不清。
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重点归纳笔记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重点归纳笔记单选题1、如下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均不变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D.该反应中消耗的和生成的质量比为1:2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后存在1个氧分子,故该反应是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甲醇,反应符合多变一特点,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正确;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错误;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正确;D、该反应中消耗的甲烷和生成的甲醇的质量比为(2×16):(2×32)=1:2,正确;故选B。
2、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B.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答案:D解析:A、剧烈燃烧发生在有限空间会引起爆炸,A错误。
B、面粉着火点没有升高,B错误。
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面粉和空气接触面积,C错误。
D、面粉容易发生爆炸,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D正确。
故选:D。
3、“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
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Rb+核外电子数为38C.原子核内有37个质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答案:B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B、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7;Rb+是铷原子失去1个电子得到的,核外电子数37-1=36,说法错误;C、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7,说法正确;D、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九年级化学每日一练(20题)含解析001

[第1题]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化学反应,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是()A.火的发现和利用B.孔雀石的发现C.铁器的使用D.黑火药的发明[第2题]2016年十大新兴技术出炉,体现了创新在改善人们生活、推动行业变革和维护地球生态方面的巨大力量。
其中与化学相关的新兴技术是()A.无人驾驶汽车B.器官芯片C.光学遗传D.净化器用的二维材料[第3题](2016江苏常州中考)垃圾箱常有绿、黄两色,绿色箱盛装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黄色箱盛装不可回收的垃圾。
下列物质应投入黄色箱的是()A.废铝线B.旧报纸C.易拉罐D.口香糖[第4题](2017江苏泰州二中附属中学月考)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是()A.开发替代化石燃料的绿色能源B.研发高效率、低消耗的污水处理技术C.将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D.电厂、水泥厂远离城市排放含PM2.5的烟尘[第5题](2016新疆中考)2016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任命游戏“愤怒的小鸟”为绿色荣誉大使,以鼓励年轻人应对气候变化及环境污染采取积极的行动。
以下哪些行为是不提倡的()A.出行多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B.大量使用塑料袋方便购物C.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地面积D.对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第6题]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上提出“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C.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D.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第7题](2017江苏徐州铜山马坡镇中学质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B.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许多物质D.高新科学技术需要各种有特殊性能的材料,这要靠化学家来研究开发[第8题]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品化学事故,2016年6月2日新编化学危险品泄漏事件处理方案正式公布。
(精编)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综合模拟3(附答案)

综合模拟测试三(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Ag:10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6分)1.生活中的以下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变质B.水遇冷结冰C.夏季柏油路面 "变软〞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2.以下实验操作或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3.小亮同学实验中测得的以下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A.B.用10 mL氯化钠溶液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固体样品的质量为g D.用体温计测得自己的体温为℃4.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以下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中别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5.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响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响中,锰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6.当你翻开试卷时,可能会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这主要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 .A.质量很小B.不断运动C.体积很小D.之间有空隙7.以下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假设②是纯洁物,那么③不可能是() .A.一氧化碳B.硫酸铜C.空气D.铜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局部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A.质子数为50 B.元素的名称为锡C.相对原子质量为g D.元素符号为Sn9.:2Al+Fe2O高温Al2O3+2Fe ,该反响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得生成的铁熔化,可以用于野外焊接钢轨,该反响的根本类型属于() .A.化合反响B.分解反响C.置换反响D.复分解反响10.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C4H8O2 )等物质.以下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属于氧化物B.相对分子质量为88C.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6∶1∶4D.每个分子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11.水是生命之源,以下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12. 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2H2O = = =2H2↑+O2↑D.假设a试管气体为5 mL ,那么b试管气体为10 mL13.某化学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每3 g物质Ⅰ与1 g物质Ⅱ恰好完全反响生成2 g物质ⅢB.每3个物质Ⅰ分子与1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响生成2个物质Ⅲ分子C.每3万个物质Ⅰ分子与1万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响生成2万个物质Ⅲ分子D.每3n个物质Ⅰ分子与n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响生成2n个物质Ⅲ分子14.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开展紧密相连.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可以减轻 "白色污染〞B.健身器材外表涂刷油漆,可以防止生锈C.用乙醇汽油替代含铅汽油作燃料,有利于环境保护D.在室内点煤炉,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15.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拟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响的记为"√〞,不能反响的记为 "-〞,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X Y Z W盐酸√- - √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W>Y>Z X16.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以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在t1 ℃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t1 ℃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溶剂不蒸发) ,溶液浓度增大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17.除去以下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选项是() .序号物质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A H2HCl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枯燥B NaNO3溶液Na2SO4参加过量的Ba(NO3 )2溶液,过滤C NaCl固体泥沙参加足量水溶解,过滤D 铁粉Fe2O3参加适量的稀盐酸,过滤,不正确的选项是()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填空题(此题包括7个小题,共32分)19.(3分)如下所示是二氧化碳的知识网络图(反响条件已略) .(1 )用化学符号填空:碳元素:________;甲烷:________;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碳酸钠中所含阴离子:________;(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分)随着经济的开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 )煤、________和________常称为化石燃料 .(2 )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响,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 "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的比例反响,生成以下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响,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 "零排放〞,这种产物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CH4O ) B.甲酸(CH2O2 ) C.乙醇(C2H6O ) D.乙酸(C2H4O2 )(5 )以下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_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21.(3分)为维持生命和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合理摄取营养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元素.(1 )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________、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2 )以下物质中含糖类比拟丰富的是________ .A.鸡蛋B.黄瓜C.花生油D.大米(3 )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根据含量多少,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人体内所含的钙元素属于________ (填 "常量〞或 "微量〞)元素.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NO32 64 110 138 169 202 2463NaCl 36 37 39(2 )30 ℃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 .(3 )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提纯.(4 )对(3 )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 (填写编号) .Ⅰ.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Ⅱ.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不饱和溶液Ⅲ.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别离Ⅳ.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5 )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 g KNO3、18 g NaCl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 g水中.改变温度使KNO3析出,NaCl不析出,那么温度T (℃ )的范围是________ (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 .23.(7分)以下图是一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C是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是H .请根据上图,答复以下有关问题:(1 )红棕色粉末A和气体C、E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 .(2 )G转化为H和A的反响类型是________反响;B转化成E和D的反响类型是________反响.(3 )①A与盐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D和氯气化合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分)秦始皇陵铜车马、青铜仙鹤、树下仕女图等10件顶级|国宝,聚首|"2021西安世园会〞.(1 )秦始皇陵铜车马出土时外表有一些铜锈,铜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 (OH )2CO3] .铜生锈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从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推知还与空气中的________有关.(2 )青铜仙鹤的主要成分是铜合金.一般来说,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其性能会发生改变,改变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树下仕女图的主要材料含有天然纤维,除天然纤维外,现代人们还使用合成纤维.鉴别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常用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法.25.(6分)小亮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装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剩余局部只能看出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识别.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1 )小亮根据信息立即确定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亮另取样品,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亮另取样品,参加一定量的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以上判断,小亮确定该溶液是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此题包括3个小题,共22分)26.(6分)请根据以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答复以下问题:(1 )图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 )A装置可用于制取氧气,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方法制取氧气的主要实验步骤有:①加热②向试管中装药品并固定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停止加热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 . (填序号)(3 )B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可利用Zn+H2SO4 = = =ZnSO4+H2↑制取氢气,________ (填 "能〞或 "不能〞)用B装置制取并收集氢气 .(4 )C实验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是通过比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得到的.27.(9分)硫酸是常见的酸,也是常用的化工原料.由于浓度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如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腐蚀性等.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做了如下一些实验.请结合有关实验,按要求答复以下问题:(1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后观察,字迹显黑色,这主要是由于浓硫酸具有________性,使纸中的纤维素炭化的缘故;在洗气瓶中盛放浓硫酸,除去氢气或氧气中的水分,是利用其________性 .(2 )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兴趣小组把98%的硫酸10 mL和63.3%的硫酸(用10 mL 98%的硫酸与10 mL水配成)约20 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大外表皿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右图:①稀释浓硫酸时,应将缓缓地注入盛有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②由右图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 (写两点)、.(3 )探究浓硫酸能否使铁钝化(钝化指在外表形成氧化膜保护层,使内层金属不再发生变化) .可选用的实验药品有:相同铁片假设干、浓硫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实验仪器任选.①兴趣小组已经完成下表实验Ⅰ和Ⅱ ,请你帮他们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方案实验假设实验方案实验现象与结论Ⅰ能发生钝化取一铁片先插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再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假设成立Ⅱ能发生钝化取两片相同的铁片,一片放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与另一片同时放入硫酸铜溶液中________ ,假设成立你认为方案Ⅱ与方案Ⅰ相比,方案Ⅱ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选用提供的药品再设计一个实验,简述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同学将一铁片插入盛有98%的浓硫酸的试管中,无明显变化,再给试管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变色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7分)在一次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中,老师交给某学习小组一瓶由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反响后,并经过滤得到的无色滤液,要求对该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提出猜测】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如下几种可能:A. NaOH B.Na2CO3、Ca (OH )2、NaOHC. Na2CO3和NaOH D.______________【讨论交流】(1 )上述猜测中,肯定不成立的是______ (填猜测序号)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 )假设猜测A成立,那么原反响中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一定______ (填 "是〞或"不是〞)恰好完全反响.【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测,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参加足量的____________溶液有气泡产生猜测______成立(填猜测序号)乙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参加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实验现象猜测A成立【反思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一定正确,其理由是:除猜测A可能成立外,猜测______也可能成立(填猜测序号)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29题5分,30题5分,共10分)29.(5分)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 )是低钠盐的一种.请答复:(1 )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 )苹果酸钠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Na=______ .(3 )假设某病人每天食用g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 )少摄入钠元素多少克? (计算结果保存一位小数)30.(5分)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响生成氯化银(AgCl )沉淀和硝酸钠.为测定某反响前反响后实验数据生理盐水样品的质量参加硝酸银溶液的质量过滤后剩余溶液的质量130 g 40 g g(2 )计算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参考答案1.A2.D给液体加热时,手不能握住试管夹的短柄,否那么试管容易脱落,故A错误;因为氢氧化钠和盐酸中和反响无明显的现象,所以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故B错误;蒸发食盐水时,为防止局部受热溅出,必须用玻璃棒搅拌,故C错误;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应把握 "左物右码〞,因为氢氧化钠是腐蚀性药品,所以称量时应放在小烧杯里,故D正确.3.A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整数.4.D空气成分中没有氢气,故氢气不可直接从空气中别离获得.5.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铁丝在纯氧中可剧烈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拟活泼,但并非与所有物质都能反响,如CaCO3不能与O2反响;D选项中Mn、O元素化合价均有改变,Mn的化合价由+7→+6 ,O的化合价由-2→0 .6.B7.C根据物质的分类标准,纯洁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以上选项中一氧化碳和硫酸铜是化合物,铜是单质,包含在纯洁物中,而空气是混合物,与纯洁物是并列关系.8.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1”(一般省略不写) ,而不是 "g〞.应选C .9.C置换反响: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响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反响物中Al是单质,Fe2O3是化合物,生成物中Al2O3是化合物,Fe是单质,所以反响类型是置换反响.应选C .10.A乙酸乙酯(C4H8O2)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11.D过滤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12.A水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中没有注明反响条件通电;D 中假设a试管气体为5 mL ,因为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是氧气.13.A由图示可知,该反响为化合反响,表达式为:3Ⅰ+Ⅱ = = =2Ⅲ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每3 g物质Ⅰ与1 g物质Ⅱ恰好完全反响应生成4 g物质Ⅲ ,故A错误;三种分子的反响个数比为3∶1∶2 ,B、C、D均为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关系,描述均正确.14.D煤燃烧产生的有毒的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室内燃烧的煤炉旁边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一氧化碳)中毒.15.A从表中知,X、W的金属活动性在氢前,X又可以把W从它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那么X比W活泼.Y可以把Z从它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那么Y比Z活泼,故可以排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W>Y>Z .16.C由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表示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该温度下,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在此温度下,升高温度,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但其溶液的浓度不变.由溶解度曲线还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乙大,所以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17.A通过加试剂除去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加试剂除了无毒、无害及易得外,还要遵循以下两个原那么:一是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响,而不能与被提纯物质反响;二是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中足量的NaOH溶液,可以与HCl反响,不能与H2反响,且生成物没有气体,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再经枯燥后即可得到纯洁的H 2;B 方法中Ba(NO 3)2过量 ,未反响的Ba(NO 3)2成为新的杂质;C 方法得到的是NaCl 溶液 ,而没有得到NaCl 固体;D 方法中 ,稀盐酸既可以和杂质Fe 2O 3反响 ,又可以与被提纯物质铁粉反响 ,综上所述 ,只有A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 .18.A A 项实验图示只能验证有水生成 ,而不能验证有二氧化碳生成 .19.答案:(1)C CH 4 H 2C +4O 3 CO 2-3(2)CaCO 3+2HCl = = =CaCl 2+H 2O +CO 2↑解析:(1)碳元素符号是C ;甲烷的化学式是CH 4;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 ,表示为H 2C +4O 3;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 ,碳酸根离子符号是CO 2-3;(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 2 ,其反响原理为CaCO 3+2HCl = = =CaCl 2+H 2O +CO 2↑ .20.答案:(1)石油 天然气(可互换位置)(2)增大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 ,使煤燃烧更充分(3)CO 2+4H 2 = = = = =催化剂△CH 4+2H 2O(4)B(5)BC解析:(3)根据反响物为CO 2和H 2 ,生成物为H 2O 和CH 4 ,可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配平后 ,写上反响条件即可 .(4)根据 "零排放〞要求 ,只生成一种产物 ,根据元素的原子个数反响前后不变 ,可得答案 .(5)植树造林 ,可吸收CO 2;变废为宝 ,循环利用是绿色化学中的常见方法 .21.答案:(1)维生素 (2)D (3)常量22.答案:(1)NaCl (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4)Ⅰ (5)20 ℃≤T <70 ℃ 解析:(1)从表中数据分析 ,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2)30 ℃时 ,KNO 3的溶解度是 g ;(3)KNO 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 ,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KNO 3中混有的少量NaCl ;(4)因为析出晶体中一定有KNO 3 ,所以剩余溶液一定是KNO 3饱和溶液;析出晶体中是否有NaCl 不能确定 ,所以Ⅱ、Ⅲ、Ⅳ的说法不正确;(5)从表中数据可知:70 ℃时 ,69 g KNO 3溶解在50 g 水中刚好饱和 ,且改变温度时没有NaCl 析出 ,所以温度T 的范围是20 ℃≤T <70 ℃ .23.答案:(1)Fe 2O 3 CO 2 H 2 (2)分解 置换 (3)①Fe 2O 3+6HCl = = =2FeCl 3+3H 2O ②2FeCl 2+Cl 2 = = =2FeCl 3解析:根据红棕色粉末与CO 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响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 ,可推断:A 为Fe 2O 3 ,C 为CO 2 ,B 为Fe ;Fe 与盐酸反响生成的气体E 为H 2 ,浅绿色溶液D 为FeCl 2 ,此反响为置换反响;FeCl 2溶液中通入Cl 2 ,生成黄色溶液F 为FeCl 3;FeCl 3溶液中参加NaOH 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G 为Fe(OH)3 ,由G 到A 和H 的反响为2Fe(OH)3 = = =Fe 2O 3+3H 2O ,该反响为分解反响 .24.答案:(1)CO 2(或二氧化碳) (2)硬度增大或熔点降低等 (3)燃烧解析:(1)根据Cu 2(OH)2CO 3中含有Cu 、C 、H 和O 四种元素 ,推断Cu 生锈与空气中的O 2、H 2O 和CO 2有关 .(2)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 ,而熔点低 .(3)天然纤维燃烧后 ,灰烬呈粉末状 ,假设含有蛋白质 ,还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后 ,灰烬呈颗粒状 ,燃烧时一般没有火焰.25.答案:(1)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10%(2)氯化钠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它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3)碳酸钠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盐酸应该有气泡产生(4)氢氧化钠解析:(1)常温下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溶质质量分数根本不可能到达10% ,所以不可能是氢氧化钙.(2)因为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而氯化钠水溶液显中性,可知不是氯化钠.(3)碳酸盐可与稀盐酸反响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气泡产生,由此可知不是碳酸钠.(4)综上所述可知是氢氧化钠.26.答案:(1)集气瓶(2)2KMnO4△K2MnO4+MnO2+O2↑③②①④⑥⑤(3)CaCO3+2HCl = = =CaCl2+CO2↑+H2O不能(4)水中白磷和铝片上白磷解析:(2)A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反响且反响需要加热的制取气体的反响,如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其步骤为: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装药品、加热、收集、取出导管,最|后停止加热.(3)实验室选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响制取二氧化碳;因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不能用B装置 .(4)水中白磷温度到达着火点但不燃烧而铝片上白磷燃烧,两者的不同点是水中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27.答案:(1)脱水吸水(2)①浓硫酸水②浓硫酸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稀硫酸都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吸水能力比稀硫酸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开始两者吸水速度差异比拟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吸水速度越来越接近,吸水能力越来越弱;硫酸浓度越稀吸水性越弱,到一定浓度后就失去吸水性(3)①浸过浓硫酸的铁片外表无明显变化,另一铁片外表产生红色固体采用了比照实验的方法,更科学②取两片相同的铁片,一片放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取出,与另一片同时放入稀硫酸中(其他合理答案均可)③加热条件下,氧化膜被破坏(被浓硫酸溶解) ,铁继续与浓硫酸反响(或热的浓硫酸能与铁反响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或热的浓硫酸不能使铁钝化;或铁的钝化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或铁与浓硫酸的作用与温度有关)(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纸中的纤维素炭化,从而使字迹显黑色;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H2、O2中的水分.(2)①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注入水中.②由图示可知:浓硫酸的吸水性比稀硫酸强;浓硫酸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稀硫酸都具有吸水性等.(3)①浸过浓硫酸的铁片外表无明显变化,另一铁片外表产生红色固体;方案Ⅱ的优点是采用了比照实验的方法,更科学.②把铁片放入浓硫酸、稀硫酸中观察现象.③此现象说明铁与浓硫酸的作用与温度有关,铁的钝化随条件改变而改变等 .28.答案:【提出猜测】Ca(OH)2和NaOH【讨论交流】(1)B Ca(OH)2与Na2CO3能反响(或不能共存,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是【实验探究】稀盐酸(或稀硫酸等) C【反思与评价】C解析:【提出猜测】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可能恰好完全反响,形成氢氧化钠溶液;或公众号:惟微小筑者碳酸钠溶液过量,形成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溶液;或者澄清石灰水过量,形成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混合溶液;故猜测为: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讨论交流】(1)Ca(OH)2与Na2CO3能反响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不可能同时存在,故B猜测不成立;(2)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响,反响后的溶液中溶质只含有氢氧化钠;假设猜测A 成立,那么原反响中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一定是恰好完全反响;【实验探究】取过滤后的滤液,分别继续滴加足量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碳酸钠存在,故猜测C成立;【反思与评价】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中参加足量碳酸钠溶液也会无明显现象,所以猜测C也可能成立.29.答案:(1)156(2)48∶5∶80∶23(3) g NaCl中钠元素的质量为g×错误!×100%=g g C4H5O5Na中钠元素的质量为g×23156×100%≈ g g NaCl比等质量的C4H5O5Na多服用的钠元素的质量为g-g≈ g 答:该病人每天食用g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NaCl少摄入钠元素g .解析:(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5+16×5+23×1=156;(2)在C4H5O5Na中C、H、O、Na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5)∶(16×5)∶(23×1)=48∶5∶80∶23 .30.答案:(2)解:设130 g生理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x .NaCl+AgNO3 = = =AgCl↓+NaNO3x g错误!=错误!x=错误!=g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g130 g×100%=0.9%答:该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0.9%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氯化银的质量=130 g+40 g-g=g;(2)根据g AgCl的质量,求出130 g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从而求得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一”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X是一种温室气体B.反应②的另一产物可能是水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答案:C解析:A、物质X能与碳酸钙互相转化,则X是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反应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氧化钙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消耗水,但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降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图中6个反应中,没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没有单质生成),则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①镁在氧气中燃烧B.②表示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C.③表示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D.④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铝答案:C解析:A、2Mg+O2点燃__2MgO48 32参与反应的镁的质量大于氧气的质量,①中图像消耗氧气大于镁,此选项错误;B、②中的纵坐标应为气体的体积,此选项错误;C、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速率,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需要时间短,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此选项正确;D、等质量酸和足量的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量应该相同,④图表示的是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的气体质量-时间图,此选项错误。
故选C。
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B.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C.火焰各层温度比较D.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A、图中实验,根据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可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故选项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B、图中实验,根据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可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故选项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C、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图中实验,可比较火焰各层温度的高低,故选项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D、图中实验,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检验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石灰水,故选项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化学中考化学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化学中考化学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
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6B.+3C.+2D.02、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中国传统文化大放异彩,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C.“釜底抽薪”与“钻木取火”都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3、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正极产生的是氢气B.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C.负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D.正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负极快4、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5、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固体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相同。
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一定有气泡产生D.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浅绿色6、安庆坚持牛态优先、绿色发展。
下列举措有误的是A.土更净——填埋废弃电池B.水更清——防治水体污染C.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D.景更美——提高绿化覆盖7、归纳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故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酸与碳酸盐作用有气体产生,故与酸作用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碱的溶液pH大于7,故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8、下列物质是原子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B.汞C.水D.硝酸钠9、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食物变质B.钢铁生锈C.动植物呼吸D.木柴燃烧10、《礼记》记载中国秦代酿酒古法:“秫稻必齐…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每日一练3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选项符合题意)
单项选择题(题只有一个
....
1.下列离子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SO42-、Fe3+、Na+、OH
B. K+、SO42-、Cu2+、NO3-
C. C1-、K+、SO42-、Na+
D. Ca2+、C1-、CO32-、Na+
2.在家中||,小明取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其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
B.面粉
C.芝麻糊
D.植物油
3.下列常见生活用品中||,所用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铝合金门窗
B.制作快艇艇身玻璃钢
C.用于气体电子打火机的压电陶瓷
D.用来包装食品的聚乙烯薄膜
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食盐水
D.检查装置气密性
5.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C.地壳中含量最多是铝元素
D.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6.下列物质可以用作食品抗氧化剂的是
A.铁粉
B.炭粉
C.氯化钙
D.生石灰
7.下列有关水的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数含有杂质
B.水中Ca2+、Mg2+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C.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D.在水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反应速度比较快而且充分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氢气大理石
B.生铁稀盐酸
C.氮气蒸馏水
D.二氧化碳空气
9.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
10.下列物质的鉴别仅用加水的方法不.能实现的是
A.氯化钠和硝酸铵
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C.碳酸钙和硫酸钡
D.浓硫酸和稀硫酸
11.从下列图示可以了解的信息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是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乙图中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C.若“O”表示1个氧原子||,则丙图表示两个氧原子
D.丁图表示钠元素显正一价
12.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pH < 5. 6的雨水称为酸雨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
C.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D.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13.“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伦特罗||,化学式为C12H18C12N2O||,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
产生危害||,下列对于瘦肉精认识不.正确的是
A.每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35个原子
B.瘦肉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瘦肉精的相对分子质量277g
D.瘦肉精属于纯净物
14.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熔化
15.将日常生活中一些化学信息归纳成有趣的“三要点”||,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氢能源广泛推广有三大障碍:制取成本高、贮存难、有毒
B.能提供热能的营养素有三种:蛋白质、油脂、糖类
C.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三大杰出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D.去油污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用汽油擦洗、用洗涤剂清洗、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
1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75mL酒精和25mL水配制100mL消毒酒精
B.用托盘天平称取10. 58g碳酸钠粉末
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
D.用l 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
17.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①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都可以作为饮料饮用
②由于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可利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的真假
③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重金属中毒现象
④低血糖病症发作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⑤患有夜盲症的病人||,多食用动物肝脏有利于视力恢复
A.②③
B.③⑤
C.②⑤
D.①④
18.下列生产生活中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用硫酸铜溶液和烧碱配制波尔多液
B.被酸雨污染的农田及湖泊可洒石灰粉末||,减轻其危害
C.氨水(NH3·H2O)涂在蚊虫叮咬后的皮肤上||,可减轻痛痒
D.新买衣服先用水清洗以除掉残留在衣物上用作防皱整理剂的甲醛
1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拇指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
B.用胶头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时||,在滴管伸入溶液前||,先捏紧胶头
C.配制10%的硫酸溶液时||,在100mL量筒中加浓硫酸至10mL||,再加水至100mL
D.过滤时||,将被过滤的液体沿玻璃棒注入漏斗||,但玻璃棒不能靠在滤纸上
20.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B. 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 t2℃时||,甲、乙两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21. (4分)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化学||。
如图所示是医院常用的药瓶和注射器||,请你据图中名称回答:
(1)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写一种即可||,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是||。
(2)注射器洗净后可以用于家庭小实验||,可以代替仪器使用||。
(3)钢针一般用不锈钢制造||,硬度大且不容易生锈||,钢和生铁的区别是含的不同||。
22.(7分)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回答有关问题:
(1)运动会上的发令枪冒“白烟”:
(2)“正常雨水”(不是酸雨)的pH < 7||,根据有关知识||,解释原因:
(3)用稀盐酸来除铁锈:
||,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变化为色||。
(4)用石灰乳(主要成分是熟石灰)来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5)某些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可用氨水来除去:
||,该反应的类型是||。
23. (5分)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他想用反应的剩余物配制成
一定质量分数的锰酸钾溶液(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方法是先提纯后配制||。
(1)以下实验步骤:①溶解、②计算、③过滤、④称量、⑤蒸发、⑥配制、⑦烘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2)操作①、③、⑤中都用了玻璃棒||,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若实验中锰酸钾不经干燥就直接配制溶液||,则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4)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24. (5分)下图装置适当组合可用于O2、H2、CO2等气体的制备和收集||。
(1)仪器①的名称是||,若A装置内药品为Zn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2)B装置正放桌面||,用于收集A生成的O2||,则a接
(选填" b"或" c" );若B装满水||,用于收集A生成的H2||,则a接(选填"b"或" c")||。
(3)如果要制取和收集干燥的CO2||,需要在A装置之后连接两个B装置||,则在前一个B装置内加入的试剂是||。
参考答案(每日一练3)
21.(1)铝箔或钢针塑料
(2)分液漏斗
(3)含碳量
22.化学方程式略
23. (1)1、3、5、7、2、4、6
(2)加速溶解引流
(3)偏小
(4)偏大
24.(1)分液漏斗Zn+2HCl== ZnCl2+H2↑
(2)b c
(3)浓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