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钠尿肽检测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心脏病患者必知:BNP(B型尿钠肽)五大临床意义

心脏病患者必知:BNP(B型尿钠肽)五大临床意义

心脏病患者必知:BNP(B型尿钠肽)五大临床意义心脏病患者必知:BNP五大临床意义2016-10-22 angelzhan...BNP(B型尿钠肽)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在心室表达,同时也存在于脑组织中。

当左心室功能不全时,由于心肌扩张而快速合成释放入血,有助于调节心脏功能。

作用BNP作为心衰定量标志物,不仅反映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也反映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瓣膜功能障碍和右室功能障碍情况。

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中有30-40%存在急诊医生难以确诊而影响预后,以BNP 100pg/ml作为临界值的阴性预测值达到90%,可以减少74%的临床不确定性;而BNP 超过400pg/ml提示患者存在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达95%。

而BNP 在100-400pg/ml时可能由肺部疾病、右心衰、肺栓塞等情况引起。

呼吸困难患者急诊就诊时的BNP水平以及治疗后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其出院时风险。

① BNP是HF的定量标志物;②BNP对于诊断HF是高度准确的;③BNP可以帮助给急诊科病人进行危险分层以便判断是该入院还是出院;④BNP测试有助于改善病人管理,减少总治疗费用;⑤BNP测试节省6个月内费用;⑥BNP是HF最强大的预测物;⑦BNP水平有助于评估出院的安全性;⑧BNP指导的治疗能提高慢性HF疗效;⑨BNP水平,以及症状和体重增加,是确定临床失代偿的最好方法;⑩BN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死亡的最强大的预测物。

临床应用①急诊科在急诊科,就诊的病人往往带着诊断结果。

由于急诊病人表现出来的严重症状,使得医生必须立即判断最可能的病因,因此对于急诊科,在使用药物治疗之前需要一种非常准确的关键的诊断手段。

然而不乐观的是,以前使用的快速诊断工具缺乏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这就给急性发作的病人带来巨大的危险,使得病人的治疗延迟或者造成错误的诊治,并有可能使死亡风险大大的增加。

在急诊科中开展B型钠尿肽评估,是提高初始诊断准确性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手段,这就为尽可能早的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B型钠尿肽临床意义

B型钠尿肽临床意义
B型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
(BNP)
B型钠尿肽临床意义
钠利尿肽家族的发现
1981年de Bold等给大鼠注射正常心房肌匀浆可引 起利钠利尿的研究工作导致了心房利钠肽(Atril Natriuretic peptide 简写ANP)的发现。
此后,相继发现了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相似的其他 肽类,按英文字母次序命名为BNP、CNP和DNP, 统称为钠利尿肽家族 。
B型钠尿肽临床意义
BNP的发现
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简写BNP)最
早由日本学者Matruo在1988年从猪脑中首先分离 出,故命名脑钠素。 后来发现人脑、脊髓和心肺组织均可分泌BNP, 但左心室是主要分泌场所,是利尿利钠系统的一 种内源性血管活性肽,故又称为B型利钠肽。 在BNP刚发现的2年内就有实验证明HF时血浆BNP浓 度升高,重度HF时BNP升高更明显,其是由于HF时 心肌扩张而快速合成BNP释放入血。
European Heart Jounal,2008, 29:2388-2442 ESC Guidelines of acute and chronic HF 2008
BNP Levels in Non-CHF Patients
All non-CHF Non-CHF Female Non-CHF Male
少于症状指导组(24%vs. 52%,P<0.001) 结论:BNP能指导CHF治疗、改善预后
Patrick Jourdain,et al.J Am Coll Cardiol, 2007;49:1733-1739
BNP和心力衰竭的治疗
2001年8月美国FDA批准基因重组人BNP(Neseritide, 奈西立肽,新活素)上市,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B型尿钠肽及前体检验的方法及应用

B型尿钠肽及前体检验的方法及应用

B型尿钠肽及前体检验的方法及应用检测B型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B型尿钠肽前体N端肽(N-terminal proBNP,NT-proBNP)的方法很多,放免分析和ELISA需批量标本检测,主要用于研究。

目前临床常用方法为电化学发光法和基于免疫荧光的POCT床旁检测。

一、电化学发光法1.原理参见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

2.主要试剂厂家提供配套试剂。

3.操作步骤本测量约需血清20μl,为仪器自动分析,操作人员按仪器说明书操作即可。

4.参考区间参考区间随年龄不同而不同。

18~44岁:0~97ng/ml;45~54岁:0~121ng/ml;55~64岁:0~198ng/ ml;65~74岁:0~285ng/ml;75岁以上:0~526ng/ml。

5.评价(1)该法特异性好,不受黄疸(胆红素小于35mg/dl)、溶血(血红蛋白小于14g/L)、脂血(脂质小于40g/L)、类风湿因子(1500U/L)的干扰。

(2)30ng/ml的生物素不影响本项目测定。

对于接受高剂量生物素(大于5mg/d)治疗的患者,应在最后一次摄入生物素8小时后才能采集血液送检。

(3)已证实约50种常用药物对本法无干扰,偶有抗链霉亲和素抗体的干扰。

(4)线性范围宽,NT-ProBNP在300 000μg/L时未观察到钩状效应。

二、POCT免疫荧光法1.原理参见POCT免疫荧光法测定CK-MB mass。

2.主要试剂与仪器配套的测试板及携带有定标信息等的密码芯片。

3.操作步骤按仪器说明书操作仪器,根据实验室对样本类型的规定,加入约250μl全血或血清,等待仪器自动打印结果。

4.参考区间厂家给定参考区间为0~100pg/ml,使用中应注意BNP随年龄增加有升高趋势。

5.评价同POCT免疫荧光法测定CK-MB mass。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B型钠尿肽检验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B型钠尿肽检验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B型钠尿肽检验的临床意义湛航【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7(7)21【摘要】目的剖析B型钠尿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 2017年3月本院接诊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A组,并以本院同期接诊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B组,以及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受检者为C组.对所有入选者都进行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的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作出对比分析,总结B型钠尿肽检验法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结果 A组的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为(735.6±857.3) pg/mL,明显比B组的(391.8±199.2) pg/mL及C组的(62.1±23.4) pg/mL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和C组相比,B组的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也显著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A组中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其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明显比单纯急性心肌梗死者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A组中伴心功能1 ~2级的患者,其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明显比伴心功能3~4级的患者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B型钠尿肽检验可为其病情的诊断以及早期预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提供重要参考,但因B型钠尿肽水平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为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性,临床医师还应结合其他的一些检查方式,来对患者的病情作出综合判断.【总页数】3页(P134-136)【作者】湛航【作者单位】广东省工人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7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相关文献】1.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B型钠尿肽检验的临床意义 [J], 王凤华2.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检验B型钠尿肽的应用价值分析 [J], 邱绍容;陈卫布;刘彩艳3.B型钠尿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窦文忠4.B型钠尿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班攀5.B型钠尿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班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钠尿肽高的临床意义

钠尿肽高的临床意义

钠尿肽高的临床意义
脑尿钠肽又称为B型尿钠肽,目前临床上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定。

鉴别诊断呼吸困难是心力衰竭引起的,还是其他原因的呼吸困难,也可以作为高血压心脏病早期判定指标。

在治疗心衰、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等疾病的过程中,通过脑钠肽可以评价治疗疗效。

通过脑钠肽水平的监测可以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危险分层。

脑钠肽在心脏含量最高,可以对心功能作出评估,也可以对水肿来源,是心源性或者肾源性作出鉴别,正常值为0-100pg/mL。

脑钠肽<100时有水肿是肾脏疾病导致的,如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可以查尿常规看蛋白的含量,当脑钠肽>100可以是心力衰竭,可以继续通过症状鉴别,是左心衰还是右心衰,如果有呼吸困难或夜间端坐呼吸可以考虑左心衰。

脑钠肽增高可见于严重的感染,还可见于尿毒症后期引起的心衰,脑钠肽增高的程度跟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脑钠肽可以判断心衰治疗效果。

临床意义主要包括3点,一、BNP是一个可靠的CHF诊断标准,它的升高程度和CHF严重程度一致。

对于现在的心衰患者来说,首选检查BNP,BNP(+)的患者,再做超声和其他的进一步检查;二、BNP 有很高的(-)预测价值,BNP正常可以排除心力衰竭的存在。

三、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来说,BNP是一个将来发生CHF比较强的预示因子。

B型尿钠肽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B型尿钠肽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B型尿钠肽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李香云【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年(卷),期】2015(031)036【摘要】目的:探讨B型尿钠肽(BNP)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AMI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20例为A组,采用药物溶栓治疗患者60例为B组.同期非AMI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AMI患者发病后第6~24 h查血CK-MB和TnT,应用荧光免疫法床旁检测仪测定BNP浓度,治疗后再次检测 BNP浓度.对对照组患者进行 BNP浓度检测.结果:AMI 组 BNP水平为(593.2±159.7)pg/mL,对照组BNP水平为(51.1±24.1)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和药物溶栓治疗前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发生心血管事件 21 例,其 BNP 差异水平(589.3±266.9)pg/mL,未发生心血管事件 59 例,其 BNP 水平(348.5±152.6)p g/mL,两者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之一是BNP,梗死严重程度与其水平呈正相关,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总页数】2页(P101-102)【作者】李香云【作者单位】475100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B型尿钠肽检验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意义分析与研究 [J], 郭翠莲;梁静波2.心电图检测中QRS波终末变形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J], 邱菊3.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B型钠尿肽检验的临床意义 [J], 王凤华4.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B型钠尿肽检验的临床意义 [J], 湛航5.B型尿钠肽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作用探讨 [J], 孟晓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型钠尿肽在舒张性心衰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B型钠尿肽在舒张性心衰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B型钠尿肽在舒张性心衰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张晓燕;张厚亮
【期刊名称】《放射免疫学杂志》
【年(卷),期】2007(20)2
【摘要】B型钠尿肽(B—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心室肌细胞分泌的一种神经激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增加可促进其合成和释放。

由于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因而近年来常用作诊断心衰的参考指标。

目前,关于血浆BNP变化诊断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尤其是舒张性心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国内外少见报道,我们进行了相关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86-187)
【作者】张晓燕;张厚亮
【作者单位】天津市静海县医院检验科,301600;天津市静海县医院检验科,3016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N末端-前B型钠尿肽检测在诊断ACS中的临床应用 [J], 夏朝红
2.B-型钠尿肽在舒张性心衰和无症状性心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卜殷中;张大维;刘奇良
3.B型钠尿肽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张梅静;易忠;王斌
4.B型钠尿肽快速检测在急诊科呼吸困难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J], 王
道良;蔡正哲;黄守革;黄宜谋;唐志文
5.血浆B型钠尿肽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J], 温鹤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钠尿肽高的临床意义

钠尿肽高的临床意义

钠尿肽高的临床意义B型尿钠肽又称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在心室表达,同时也存在于脑组织中。

由于正常人血清/血浆B-BNP水平极低,故B-BNP水平的升高具有极好的诊断价值。

B-BNP主要用于诊断心力衰竭、监测病程进展、对疗效和预后进行评估,同时用于AMI患者在治疗后对其心室功能的恢复状况进行评估。

当治疗有效时,BNP水平可明显下降,BNP 水平的持续升高或持续不降低,通常提示患者的心衰未得到纠正或正进一步加重;在急诊室对呼吸急促患者的鉴别诊断,也可通过测定B-BNP水平准确筛选出非心衰患者引起的呼吸困难,由于其所具有的心肌特异性,B-BNP水平测定就具有很高的阴性预测价值;BNP 在用于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心脏功能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

国外许多研究也显示,B-BNP用于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糖尿病、遗传性心脏病、高血压、既往心梗、风湿性心脏病已行换瓣手术患者,都应定期作B-BNP的检测,及时了解心脏功能状况。

有研究提示,B-BNP水平升高与高危患者的死亡率增加和再次住院治疗的风险均呈高度相关,并认为B-BNP检测值比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VO2峰值更具有预测价值。

由于B-BNP是目前唯一最好的评价心衰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其检测快速、敏感、特异,检测该指标来帮助筛选是否需做超声心动图。

建立各地区健康人群血浆BNP浓度的正常值范围,对于各地区患者相关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不同心血管疾病血浆BNP诊断截断点各不相同,诊断截断点的建立可提高心血管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西安地区健康人群血浆BNP的正常值范围(微粒子酶免分析法)为0~38pg/ml;血浆BNP浓度冠心病组、心肌梗死组、心衰组的临床诊断截断点分别为4670pg/ml、7195pg/ml、11569pg/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etecting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ne heart failure,CHF)是当前影响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及早诊断和治疗,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延长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许多研究[1,2,3,4]发现,B型钠尿肽(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CHF有密切关系,因而BNP 成为当前国际上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之一。

1 BNP的一般性质
BNP起初在猪脑组织中发现,命名为脑钠尿肽,又称B型钠尿肽,后来研究证实BNP主要来源于心室肌细胞,左心室容量或压力负荷的增加是刺激BNP分泌与释放的主要因素,心肌细胞BNP的RNA基因首先合成由13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prepro BNP,经酶促反应切除其N端26个氨基酸构成的信号肽后成为含108个氨基酸残基的pro BNP。

Pro BNP 被内肽酶识别并切割加工成2个片段,一个片段为含pro BNP N端1 76个氨基酸残基的BNP1 76,即NT pro BNP,另一个片段为含pro BNP C 端32个氨基酸残基,即具有生物活性的BNP 32。

BNP生物半衰期约为22 min,而NT proBNP在外周血液中生物半衰期约为1 h~2 h,相对分子量较BNP大,在正常人血液中BNP、NT pro BNP水平比较接近,而在CHF患者中NT pro BNP较BNP增高更为显著[1]。

2 BNP的测定方法
目前对BNP的检测通常运用抗BNP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建立起来的免疫学测定方法。

主要有放射免疫法(RIA)、高灵敏度的免疫放射法(IRMA)、酶免疫法(EIA)、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免疫荧光法(FIA)等。

RIA 法有放射性污染,而IRMA法费时费力,自动化程度不高[2]。

随着技术
的进步,一些新的方法如免疫荧光法、化学发光法已经进入临床应用。

这些检测方法不但自动化程度高,而且使得快速检测成为可能。

如化学发光法无放射性污染,30 min左右就能出检测结果,使得BNP的应用价值大大提高。

3 BNP的临床应用
3.1 CHF的诊断
目前,国内没有一种血液检测指标用于心力衰竭的直接诊断。

2000年9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首次推出BNP。

当心脏负荷加重时,心脏分泌一种称为BNP的激素,其是一种天然利尿剂,可帮助心脏恢复其功能[5]。

一些国外相似的报道也表明,在左心室扩大早期、心脏收缩功能不全出现之前,患者血浆BNP水平就已经开始升高,并随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比例的增高[6]。

有学者也报道若以80 ng/L为cut off值,诊断CHF阳性预测值可达95%以上,阴性预测值98%以上[7],若以100 ng/L 为cut off值,BNP对CHF的诊断有82%的敏感性和99%的特异性,且纽约心脏病学会(the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分类(Ⅰ Ⅳ级)各级间BNP值差异有显著性[8]。

国内最近几年对BNP的研究也比较多,如童明宏等[9]通过对正常对照组、非心力衰竭组、心力衰竭组BNP水平的检测,发现非心力衰竭组BN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BN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与非心力衰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检测BNP水平对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王成刚等[10]的检测显示BNP可在很大程度上发现早期和轻度CHF
患者。

童华诚等[11]则认为BNP对于CHF患者病情诊断、治疗效果评估、预后判断及危险度分层等方面均有重要应用价值,优于以往检查手段,如病史、症状、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脏核素造影等。

BNP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更能灵敏而可靠地反映CHF患者心功能状态。

3.2 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国外一些研究认为,心力衰竭患者血中BNP明显升高,而且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Kuster等[12]认为BNP是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重要标志物,从理论上讲血浆BNP浓度和存活率密切相关。

大规模人群心力衰竭调查的初步结果显示血浆BNP氨基端BNP(NT BNP)浓度和存活率以及再次住院相关。

袁运等[13]认为,BNP比其他指标更敏感,更特异地反映心室功能情况,研究显示CHF患者早期血浆BNP水平即有显著性升高,且不同NYHA级别心功能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性,即CHF越严重BNP水平升高越明显,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γ=0.89)。

童明宏等[9]研究分析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组治疗后BN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检测BNP水平对心力衰竭的预后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王成刚等[10]的研究表明,CHF患者经过治疗后,随着临床体征和症状及各项检测指标的好转,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病程加重的患者BNP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或维持原水平,说明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的改善而下降,随着心功能的变化而升高,临床监测显示预后不良,甚至出现急危重症状。

血浆BNP水平测定在监测心功能疾病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及患者预后判断方面均有重大意义,BNP作为预后判断的标志物在临床上比作为诊断的标志物更有用,BNP水平的增
高已被视为心功能衰竭程度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的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

显然,BNP对于CHF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以及指导治疗已显示了良好的前景。

但在今后的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规范检测方法,制定判断标准,合理地应用这一指标。

BNP小于100基本排除心衰,大于400明确诊断心衰,准确率为97%。

在100~400pg/ml之间要排除其他疾病,主要如肺栓塞、慢阻肺、肾衰,安装心脏起搏器等。

这时要结合其他检查,最简单看心脏彩超,如EF值少于50%考虑心衰。

补充:BNP和心衰程度和预后呈直接相关,BNP在边界值的心衰一般处于代偿期;现在主要明确是否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