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
环保部强化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

《 通知》 的主要 目的是规 范和加强污染 源环境 监管信息公开工作 , 保 障社会各方面依法获取污染 源环境监管信息的权益 , 将排污企业置于公众监督 之下 , 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 《 通知》 明确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应按照“ 谁获取 谁公 开 、 谁制作谁公开” 的原 则 公 开 污染 源 环 境 监
考
文
献
[ 1 ] 王彦波 , 鲜开梅 , 张永华 , 等. 赤霉素的应用研究进展 [ J ] . 北方 园 [ 2 ] 吕涛 , 冯奇 , 史利涛 , 等. 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测定 , 漯河职业技术
学 院学报 , 2 0 0 7 , 6 ( 4 ) : 1 9 1 — 1 9 2 .
环 都 绳
2 0 1 3 年第 7 期
王佳祥等 : 高效液相 色谱法测定水果及蔬菜 中赤霉素残留
赤霉素显酸性 , p K a = 3 . 8 ,赤霉素在低温和适度 酸l 生 条件下较稳定 , 实验发现在 p H值 3 ~ 4 溶液中最 为稳定 , 赤霉素的回收率最高 , 遇碱便会中和失效。
3 . 3 旋 转蒸发温度 的选择
因赤 霉 素加 热 ( 5 0 ℃以上 ) 会加速分解 , 所 以在 旋转蒸发时不宜温度过高 , 也不能温度过低 , 因赤 霉 素长 时 间受热 会造 成一 定 的损失 。 分 别在 4 0 、 4 5 、 5 O 、 5 5 ℃下 测定 赤 霉 素 的 回收 率 ,发 现 当温 度 大 于 5 0 ℃时 回 收率 明显 下 降 ,在 4 5 ℃时 回收 率达 到最 高, 故采 用 4 5 ℃作 为旋转 蒸发 的温度 。
2024年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2024年环境信息公开制度____年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提高,环境信息的公开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____年,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和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各国纷纷推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本文将探讨这一制度的背景、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背景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源开发和工业生产,然而,这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推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这一制度通过公开环境相关数据和信息,让公众了解环境状况,以便更好地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二、内容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环境数据公开、环境监测公开、环境评估公开和环境政策公开。
1. 环境数据公开:各地和各部门应每年定期公开相关的环境数据,包括大气污染物浓度、水质水量等信息。
这些数据是公众了解环境状况和评估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
2. 环境监测公开:各地和各部门应定期公开对环境的监测结果和相关报告。
这些监测结果反映了环境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帮助公众了解环境污染和生态状况。
3. 环境评估公开:各类开发项目在进行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公开评估报告。
这些评估报告包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供公众参考和监督。
4. 环境政策公开:政府应及时公开制定的环境政策和相关法规,包括环境保护目标、措施和法律的修订等。
这样,公众可以了解政府的环境政策方向,更好地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三、实施方法为了确保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建立一个统一的环境信息公开平台,集中发布环境数据、监测结果、评估报告和政策文件等。
这样,公众可以方便地获取环境信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2. 强化监督和问责机制:设立专门的环境信息公开监督机构,加强对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对于未按规定公开环境信息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学习泰兴市环保局环境执法经验做法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学习泰兴市环保局环境执法经验做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5.06•【文号】环办环监[2016]43号•【施行日期】2016.05.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察正文关于组织学习泰兴市环保局环境执法经验做法的通知环办环监[2016]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近年来,全国环保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决策部署,把监管执法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有力抓手,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涌现了一批铁腕治污、敢于执法、善于执法的先进典型,江苏省泰兴市环保局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进一步推动环境执法工作,我部决定在全国环保系统组织开展学习泰兴市环保局环境执法经验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准确把握泰兴市环保局环境执法经验的精髓泰兴市环保局结合实际,牢固确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环保优先方针,坚持全面从严执法,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环境持续改善。
学习泰兴市环保局环境执法经验,就是要学习他们民标至上的执法理念,把人民群众对环境改善的获得感和认同感作为衡量执法成效的根本标准;就是要学习他们把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到极致,用严格监管促进企业自觉守法;就是要学习他们向污染宣战的决心和勇气,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没有禁区、不搞特区;就是要学习他们从严管理队伍,用制度保障执法人员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二、迅速掀起学习泰兴市环保局环境执法经验的热潮各级环保部门要采取专题学习、座谈交流、大讨论等形式,组织广大环境执法人员深入学习泰兴市环保局环境执法经验,进一步立志气、树正气、提士气,着力营造崇德向善、勇于担当、履职尽责的行业风尚。
要把学习泰兴市环保局环境执法经验与总结宣扬一批身边的爱岗敬业、严格执法、善作善为先进典型结合起来,达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09.18•【文号】环办[2008]70号•【施行日期】2008.09.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监测正文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项目迅猛发展,这些建设项目成为城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部分项目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市民投诉的热点。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切实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投诉纠纷,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权益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城市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随着城市人口增长、产业布局调整和规模扩大,环境容量受限,环境敏感程度增强。
据对11个城市的调研统计,市、区(县)两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城市建设项目占到当年审批总量的60%以上,有的高达90%。
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既希望政府加快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也期待着改善居住条件和享受方便的餐饮、娱乐、医疗等服务,但由于项目的环境影响,多数居民不希望这些项目建在自己家附近,造成矛盾心理。
目前,围绕城市建设项目的投诉、信访已占环保投诉、信访总数的60%~80%。
有的还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备受社会关注。
近年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结合当地实际,在健全法规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依法科学审批、加强过程监管、推进公众参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城市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工作呈现不断加强和逐步规范的良好势头。
环境监管加强环境监管工作维护生态环境

环境监管加强环境监管工作维护生态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环境监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加强环境监管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
本文将从环境监管的重要性、加强环境监管的措施和环境监管工作的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环境监管的重要性环境监管是指政府或相关部门对环境进行全面监测、管理和控制的活动。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逐渐凸显,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加强环境监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环境监管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加强环境监管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源,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其次,环境监管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维系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环境监管则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加强环境监管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再次,环境监管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
通过加强环境监管,政府可以向公众传递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和行为习惯。
同时,环境监管可以提供公开透明的环境信息,增加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二、加强环境监管的措施为了加强环境监管工作,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第一,建立健全环境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和完善环境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并规范监管行为。
同时,要建立健全环境监管部门的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体系,提高环境监管机构的执行力和效率。
第二,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对环境污染源和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同时,加强监测数据管理和共享,提高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和应用性。
第三,强化环境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环境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形成威慑效应。
同时,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力量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行能力。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11.15•【文号】环办[2013]104号•【施行日期】2013.11.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13]10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规范环评行为,是保障环评制度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必然要求,是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保障。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加强环评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一)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资源环境约束条件日益趋紧,一些地区环评监管不力、监管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把关不严,一些不符合国家环保规定的建设项目盲目上马,环保“三同时”制度不落实,环评机构弄虚造假,不当的经济开发活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
一些地区环评管理中重事前审批、轻事中事后监管,一些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擅自变更、未验先投、久试不验等环境违法行为突出,严重损害了环评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依法开展环评监管,突出环评全过程监督管理,强化责任追究,加大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力度,对发挥环评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各级环保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环评监管工作,不断提高环评工作的管理水平。
二、强化环评全过程监督管理(二)突出环评监管重点。
要加强环评机构、从业人员的监管,规范环评从业行为。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8.10.30•【字号】豫环办[2018]165号•【施行日期】2018.10.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测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豫环办[2018]165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环境保护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市政建设环保局:为全面落实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的法定责任,规范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工作,根据《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试行)》《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河南省环保厅关于下达2018年全省环境监测监控任务的通知》《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等污染源监测与信息公开规定,现就我省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污染源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污染源信息公开有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将排污企业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引导公众更加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
全省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入推进污染源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依法规范、公平公正、及时全面、客观真实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单位,督促企业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及时发布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监督性监测信息,确保污染源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方案备案工作(一)全省各级环保部门要根据《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试行)》《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规定,每年按时确定并公开辖区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同时根据《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督促辖区重点排污单位建立、完善自行监测台账,实行一企一档。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环评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豫环文[2012]159号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环评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豫环文[2012]159号](https://img.taocdn.com/s3/m/1941d6c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a.png)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环评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环评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豫环文〔2012〕159号)各省辖市、省试点直管县(市)环境保护局:近日,环保部接连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切实防范环境风险。
按照环保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对风险防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风险防范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环境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环境权益。
目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环境压力继续加大,人民群众的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由环境风险、污染事件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风险防范已成为一项长期性工作,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认识目前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各项工作措施,以不断改善环境质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着眼点,按照“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督促企业认真落实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全面提高环境保护监管水平,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二、进一步明确风险防范责任、突出工作重点建设单位是环境风险防范的责任主体,应建立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
环评单位要加强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并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负责;环境监理单位要督促建设单位按环评及批复文件要求建设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并对环境监理报告结论负责;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单位要全面调查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建设和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并对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结论负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环境监测
【发文字号】环发[2013]74号
【发布部门】环境保护部
【发布日期】2013.07.12
【实施日期】2013.07.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
(环发[2013]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
为规范和推进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污染源环境信息的权益,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现就加强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地污染源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有了明显进步,但仍不同程度存在信息公开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
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是污染源环境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污染
源环境监管信息全面、客观、及时公开,有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将排污企业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引导公众更加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
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入推进污染源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依法规范、公平公正、及时全面、客观真实、便于查询的原则,认真做好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
二、着力抓好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各项工作
各级环保部门应总结现有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经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原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5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从信息的公开主体、内容、时限、方式、平台等多方面进一步规范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
(一)明确信息公开主体
各级环保部门是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的主管单位,应按照“谁获取谁公开、谁制作谁公开”的原则,公开其直接制作的和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的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
上级环保部门制作的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除按要求公开外,还应在信息产生后10个工作日内通报污染源所在地环保部门。
各级环保部门内设的总量控制、环境监测、污染防治、环境监察、环境应急等污染源环境监管机构应根据各自职责,提供其制作和获取的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由环保部门负责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机构审核后公开,并依法组织协调、监督考核本部门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
(二)细化信息公开内容
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公开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方便群众查询和使用,我部将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从易到难的原则,分批制定并公布《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目录》。
各级环保部门应根据《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目录》要求,主动公开在污染源环境监管过程中制作和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
隐私的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
主要包括重点监控污染源基本情况、污染源监测、总量控制、污染防治、排污费征收、监察执法、行政处罚、环境应急等环境监管信息。
开展企业环境行为等级评价的地区应公布企业环境行为等级评价信息。
(三)严格信息公开时限
各级环保部门应从2013年9月开始主动公开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
一般情况下,各级环保部门自该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汇总类信息在年度或季度终了后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污染源自动监控等能即时发布的信息1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法律、法规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四)规范信息公开方式
各级环保部门应以网络公开作为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同时,根据不同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的特点,采取在政府公报、报刊上刊登,在广播、电视上播放等各种利于公众知悉的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发布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
对公众特别关注的、重大的、统计性的、综合性的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应采取发布新闻通稿、召开新闻发布会和新闻通气会等方式公开。
(五)统一信息公开平台
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大政府网站的建设力度,以政府网站作为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以信息全面、界面友好、利于查询为目标,设置专门的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栏目,主动公开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
少数县级环保部门建设网站确有困难的,其辖区内的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应由上一级环保部门负责发布,也可由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网站发布。
企业是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公开其环境信息是企业应履行的社会义务之一。
各级环保部门应积极鼓励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主动自愿公开环境信息。
同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严格督促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
放标准,或重点污染物排放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主动公开相关信息,对不依法主动公布或不按规定要求公布的要依法严肃查处。
三、切实加强对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
各级环保部门要高度重视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明确内部分工,细化工作职责,加强责任考核,将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作为本部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定期公布。
上级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下级环保部门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指导,围绕公开内容是否全面、公开形式是否方便、公开时间是否及时、公开程序是否规范等方面,加强监督检查,定期通报检查情况,确保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向我部报送辖区内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我部将对各地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情况进行检查评价,评价情况作为对各地环保部门环境监管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附件: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目录(第一批)
环境保护部
2013年7月12日
附件
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目录(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