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方正奖中文字体及海报设计大赛评审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重庆赛区获奖名单

渝教高“2011”47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赛区)获奖名单的通知关于公布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有关高校: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已圆满结束。
根据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章程的有关规定,重庆赛区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在全市26所参赛学校的3119件作品中,评出重庆赛区一等奖24件(其中:影视6件、策划2件、平面16件)、重庆赛区二等奖58件(其中:影视12件、策划4件、平面42件)、重庆赛区三等奖117件(其中:影视22件、策划7件、平面88件)、重庆赛区入围奖436件(其中:影视80件、策划21件、平面335件)(见附件1)。
10所参赛学校被评为重庆赛区‚优秀组织单位‛,19名指导教师被评为重庆赛区‚优秀指导教师‛(见附件2)。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是一项群众性的艺术创新活动,对促进我市高校广告艺术类专业课程建设,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各参赛学校认真总结经验,再接再厉,未参赛的学校创造条件,主动参与,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附件:1.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重庆赛区)获奖名单2.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重庆赛区)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奖名单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主题词: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通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8月23日印附件一: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重庆赛区)获奖名单重庆赛区影视类一等奖(6件)重庆赛区影视类二等奖(12件)重庆赛区影视类三等奖(22件)重庆赛区影视类入围奖(80件)重庆赛区策划类一等奖(2件)重庆赛区策划类二等奖(4件)重庆赛区策划类三等奖(7件)重庆赛区策划类入围奖(21件)重庆赛区平面类一等奖(16件)重庆赛区平面类二等奖(42件)重庆赛区平面类三等奖(88件)重庆赛区平面类入围奖(335件)附件二: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重庆赛区)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奖名单一、优秀指导教师长江师范学院:彭凌燕重庆工商大学:汪维丁、李矛重庆邮电大学:周晓珠、陈涛、王成宇、杨洁、王睿、王红胜、重庆大学:袁恩培、高宁、杨定强、向静、况成泉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王丹丹、罗玥四川外语学院:黄蜜西南大学育才学院:石维华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周波二、优秀组织奖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大学、重庆三峡学院、西南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交通大学、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字体设计评语

字体设计评语篇一:方正字体设计大赛获奖作品精选欣赏评述方正字体设计大赛获奖作品精选欣赏评述海报设计获奖作品触摸汉字木鱼字体创作意图中国汉字历史悠久,它标志着中国的文化发展的历程,然而给予美妙的意象,表现出国人的精神面貌,或许更能使中国文字更加完美。
利用木鱼的外形与文字笔画的结合,勾勒出不同的画面,使文字更加形象化。
字体的笔画角度不同,表达出木鱼敲打声音的不同,画面以及文字的笔画都不同的表现出现代国人生活的精神面貌。
回纹体创作意图传统的回纹纹样与现代霓虹灯字的印象,曲折回旋,犹如迷宫,又仿佛记忆。
整体设计既体现了汉字的奧妙和变化,又散发着汉字文化的光芒。
落叶创作意图笔画采用刻本的笔画风格,结构上套用柳体楷书的结构,排版效果如随风的落叶,乱而有序。
三等奖品字韵另一种礼篇二:毕业设计评语指导记录20XX.10.18对学生做初步的了解,留下联系方式,备今后联系交流,翻看以往学生的优秀论文,先让学生了解论文的格式、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在给学生讲解自己擅长的研究方向,布置学生回去上网查阅资料,选取对自己感兴趣的几个主题,在下次指导中讨论20XX.10.29针对学生选取的几个主题进行分析,讨论各个选题方向的可行性,举例说明选题的难易,初步选定题目20XX.11.12指导学生如何在任务书所确定的选题的基础上作课题的文献检索,如何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20XX.11.19检查学生的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觉得基本格式还是对的,但是开题报告的技术路线和研究难点不够准确,另外参考文献的格式还有问题20XX.12.17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基本符合要求,再要求学生尽快完成外文翻译,并对翻译质量做了要求,不能网上在线翻译20XX.12.17检查学生的外文翻译,基本格式符合要求,但个别地方不够准确,对摘要做了示范性修改,希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修改20XX.12.30收起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外文翻译,并布置学生设计问卷,准备问卷调查20XX.1.20布置寒假阶段的工作。
汉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论文

汉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论文在文字没产生时候,人们有的用石头摆放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情,有的用草绳长短来记录,而又有的是在石板上刻画一些抽象图案来记录…….汉字字体演变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发展并不是人们为了审美需要而主观的改造,汉字字形随着其载体与刻写及社会的需求、变革等因素不断地演变与规范文字是人们用来记录人类语言的,但文字不是某种抽象的存在,它必须依靠一定的载体才能发挥作用。
文字作为一种符号性的东西,只有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文字才能实现其结构形体,任何一种文字字体是涉及不同的书写符号形式与不同质料的结合,涉及不同的书写质料的表面外形即木头、石头、皮、墨水或工具即刀、毛笔。
一、书写工具的演变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是古代西亚所用文字,一般刻写在石头和泥砖上,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梁羽生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
在金石、甲骨等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吸湿性差的文字载体上书写,则必须使用质地更坚硬的契刻工具。
在距今六千年的陶文中,使用的契刻工具可能是用玉石或动物的牙齿制作的。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学者一般认为,当时的刻字工具最可能是铜制的刀具。
类似的契刻类书写工具还有剞厕、刻刀和出现较晚的铁笔。
以毛笔用为书写工具,是汉字文化的象征。
毛笔最初是由鼠毛与竹子制成的,墨水是用煤烟、灯油和凝胶混合制成。
毛笔弹性好,写出的字变化多所,在中国的绘画中,书法是一个独立的表意元素,书写的风格、墨色及落笔的轻重缓急、都会影响整幅画的意义。
毛笔是笔随心支,写出来的字体更多抒发出艺术家心中的某种情绪感受钢笔字是以钢笔为书写工具,其笔尖主要是用钢材料制成的。
钢笔归屋于硬笔类,它操作简单,强调一种书写方便的使用。
钢笔主要是一种技术性工具。
钢笔字主要是以楷体为主。
二、书写表面的演变与文字在玉石板上书写文字,叫作盟书;写在木牌上叫木牍,写在竹板上叫竹简,写在帛上的叫帛书,镌刻在鼓形的石墩上叫“石鼓…文字在不同的书写表面就有不同的字体,这些材料有些是坚硬的,也有些是柔软的。
第四届方正奖中文字体及海报设计大赛评审

第四届“方正奖”中文字体及海报设计大赛评审“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大赛,意在将古老的汉字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手法相结合,以促进中文字体的创新,丰富中文字体的种类。
自2001年6月举办以来,至今已成功的举办了三届,第四届“方正奖”中文字体及海报设计大赛与以前大赛相比,增加了两项内容:在中文字体设计类中增加了“书法中文字体设计”,意在将中国古代书法如“颜、柳、欧、赵”等书法艺术融合到现代艺术中,并适合印刷、网站、电视、手机等使用;同时增加了以汉字为主题的海报设计,参赛者可以海报的形式展现汉字的魅力。
经过两年的征稿,“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大赛组委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参赛者的设计作品共计2000多件,最终评审工作将在12月16日进行,此次大赛邀请了莱诺泰普字体指导小林章先生、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教授、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字体设计总监朱志伟先生、中央美术学院吕胜中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李少波先生、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资深教授余秉楠教授及著名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先生担当评委。
非常感谢参赛者的热情参与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赛结果及获奖作品将在12月18日对外公布,敬请关注。
评委介绍第四届有七位评委,以下评委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列顺序介绍小林章1960年出生日本新泻,毕业于五藏野艺术大学,后又到伦敦印刷学院学习,2001年5月起到莱诺泰普任字体指导;工作经历:1983-1989参与日本写研公司照排系统字体改造;1990-1997参与自由工坊数字字体'Hiragino Mincho' 、 'Hiragino Gothic'的设计,这套字后来为苹果系统采用;1993-1997参与字体银行的拉丁文与日文配套的工作; Clifford获得1998 U&lc杂志字体竞赛2项最佳奖;Conrad获得莱诺泰普第三届国际字体竞赛文本字体第一名; ITC 林地、ITC 日本花园、ITC 银月、FF Clifford、以及Linotype Conrad分别选入1998至2001年的纽约字体俱乐部竞赛。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大赛获奖作品PPT课件

.
20
• 创作意图:用另类 的表达手法重新塑 造不同感觉的笔划, 用与众不同的笔划 去体现中国汉字的 另外一种性格—— 激昂。 靳埭强:设计概念 新颖,大胆创造另 类的笔划造形,拙 意中显激情
.
21
• 创作意图:用大写意画兰花的笔法 来重新解释“书画同源”。如花的 文字描述的是春意盎然的和谐之象。 有阳光明媚,新新向荣;有风的飘 摇,迎运抗争;有晨雾朦胧,幽梦 未醒;有岁月无声,天道酬勤;还 有那春之动,夏之酣,秋之醉,冬 之倦,虽无色之好,尽的铅华之萃。 透国疏朗幽远的淡淡墨痕只见浓墨 凑成的音符点缀其间,如花似兰, 空灵率意,浓淡有无之间自有一份 天籁之意。 评委点评: 吕胜中:其实古代文人的墨兰,其意 并不在农兰之形,笔之俊俏墨之浓淡 与书写者对兰的抒怀取得和谐的时 候,二者酝酿而成的韵味香溢四方, 不必说它是兰的韵味。 靳埭强:浓淡墨的融汇、书画的共 舞、神情皆备,这是我的至爱。
.
13
• 创作意图:此系列字体 采用发散性的设计思维
设计而成.抓住一个创意 点.进行字体整体,系统性 的分析,归纳,总结,修改 而成.重在意象,情绪方面 的表达. 陈绍华:没有撒娇、没 有造作、没有刻意、没 有哗众、苍凉、悲壮、 诚实、拙普。我们可能
常常需要这种“酷”。
.
14
• 看到老人的书写, 引起重视,执着 的书写态度和丰 富的人生阅历, 笔笔都可以打动 人心,提倡对老 人书写的尊重。
.
23
• 六书结构点阵是根据汉字 构造规律“六书”及汉字 部件拆分法则对汉字结构 比例关系进行重新调整而 来的字体。字体系统充分 考虑了独体字、合体字的 形成方法及合体字13种间 架结构。 字体突破了汉字方块字的 结构,让每个字距根据其 构成特性灵活多变。整体 布局变化丰富,不失韵律。 尤其结构对不同笔形具有 强大包容性,可再生、持 续发展。六书结构点阵即 为点状笔形应用于结构的 字体。字形疏密有致,风 格现代、简约。
方正字体设计大赛第四五六届优秀作品分析

方正字体设计大赛历届优秀作品分析马逍李云吴哲郭伟华卜文凤【主题类】一等奖第四届韦薇《月光体》【创作意图】本字体由虚渐入实,生动且富有灵性。
大方得体,赏心悦目,如月光倾洒,恬静而不失典雅。
【专家点评】靳埭强:这款字体折纸光影的原理,利用垂直、水平与斜线,深浅、明暗的不规则弧度,营造有个性和趣味的富创造性的字体,值得奖励。
余秉楠:由虚入实,恬静而动。
如月光倾泻神州,尽得诗情画意。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A very unusual and interesting approach to designing a typeface. Amazing it looks also good in photocopy! A fun to look at!李少波:这是一款极具魅力的字体作品。
当我站在它面前时,仿佛就入到了一个静寂的夜晚。
月光透过窗棂门隙洒落到地面,窗外松风瑟瑟,屋内字影婆娑...... 倾刻间,这副美妙的图景将字体的具体功能消解覆盖。
汉字——这门古老文字的独有魅力再次得以呈现。
朱志伟:用现代手法将浓淡虚实的意境融入字体中,笔画间的取舍和借让表现出作者对汉字字型的把握独具匠心,个别字虽不易辨认,但稍加品味即可认出,顷刻间会平添几分意趣。
徐冰:作者的想象力超越于一般字体设计的范围,灵感来自于屏幕时代的特殊经验。
【我们学习该作品的】1.作品通过线面的使用,具有构成感,现代手法2.利用光影,增加效果突出主题3.明暗、深浅、垂直、水平,对比强烈4.边缘由虚到实,放松自然5.把握字形结构,分配有致6.字体辨识度不可过低第五届仇寅《新新魏》【创作意图】计算机时代的零部件标准化,以锐角呈现整体果敢的力度,以流线彰显单体内在的韵律。
察身而心力矜不敢诬患难奉法令避死见容私尽贤居其上受禄自行若过量以此可谓无能尊方正士显之位矣,。
察身而心力矜察身而心力矜察身而心力矜察身而心力矜察身而心力矜察身而心力矜【我们学习该作品的】0.简要分析:新魏体是清末民国初形成,承接魏碑书体的特点,将其点、撇、捺、等加以强调笔画的棱角。
_方正奖_中文字体设计大赛历届评委介绍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大赛历届评委介绍王序平面设计师,1955年出生,197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系,1986年到香港从事平面设计工作,1995年在广州成立王序设计有限公司,1997年在深圳成立王序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美国平面艺术研究院(aiga)、纽约字体指导俱乐部(nytdc)、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isgd)及香港设计师协会(hkda)会员,其作品在众多的国际比赛中获奖及入选。
王敏1977 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 现中国美术学院)1982 年至1983 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1984 年至1986 年留学于德国慕尼黑造型艺术学院与柏林艺术大学1986 年至1988 年留学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研究生院1988 年成立个人设计工作室, 为奥多比公司提供设计1989 年至1997 年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研究生院1991 年至1998 年就职于世界最大图象处理公司奥多比(Adobe),先后担任高级平面设计师, 高级艺术指导, 设计总管1998 年起加入两方设计公司(Square Two Design) 任设计总管2003 年起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教授, 博导中央美术学院奥运艺术中心主任北京奥组委形象与景观专家作品多次参加国际重大展览并获奖。
多次被邀请作为设计比赛评判。
在中国,中国香港,美国,马来西亚多地举办过学术讲座。
1999 年被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
2001 年参与北京市申奥工作。
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AGI, 纽约艺术指导者俱乐部ADC, 美国平面设计师协会AIGA, 纽约字体指导者俱乐部TDC会员。
朱志伟1955年出生,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专业。
长期从事印刷字体的制作工作。
热爱书法艺术,并致力于将书法艺术同印刷字体相结合的研究与设计,其创作的《北魏楷书》和《铁筋隶书》在日本森泽公司举办的国际印刷字体竞赛中获得1996年铜奖和1999年评审委员奖。
目前在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从事电脑字体开发及字体生产的管理工作。
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四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苏州赛区成绩的通知

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四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苏州赛区成绩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9.28•【字号】苏语委办[2012]26号•【施行日期】2012.09.28•【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语言文字工作正文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四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苏州赛区成绩的通知(苏语委办〔2012〕26号)各市、区教育局(教育文体局、教育和体育局)、语委办,市各直属学校:根据市教育局、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书写经典”·2012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的通知》(苏语委办〔2012〕15号),各地各学校认真贯彻文件精神,积极发动学生参加比赛,经专家评审,按照小学学生一组(小学1~3年级学生)、小学学生二组(4~6年级学生)、初中生组、高中生组(包含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评出优秀作品奖获得者286名,其中一等奖50名,二等奖47名,三等奖189名,优秀指导教师44名(名单见附件)。
附件:“书写经典”·2012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获奖名单二○一二年九月二十八日附件:“书写经典”·2012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获奖名单一等奖一、小学一组周奕琦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硬笔张永健太仓市陆渡小学硬笔邓晓琦常熟市新区小学硬笔陈珂苏州市相城区渭塘实验小学硬笔潘雨浩太仓市新区第三小学软笔魏锦骉苏州市沧浪区实验小学软笔陈睿喆张家港市东莱小学软笔孙祁骎吴江市七都中心小学软笔赵亚云太仓市陆渡小学软笔盛嘉晔太仓市沙溪镇第一小学软笔二、小学二组陈育婷昆山国际学校硬笔孙楚楚太仓市沙溪镇第二小学硬笔邵睿颖张家港市锦丰初级中学硬笔瞿成苏州市相城区珍珠湖小学硬笔张淏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校硬笔蔡文华苏州市相城区珍珠湖小学硬笔闵思怡太仓市明德小学软笔陈钊杨张家港市万红小学软笔王奕熙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软笔殷震亚苏州市高新区浒墅关中心小学软笔杨一澄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软笔唐超逸张家港市云盘小学软笔俞晨佳苏州新区实验小学软笔石文客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软笔金政阳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软笔三、初中组包庆煌太仓市第一中学硬笔季崟裴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硬笔戴楠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学硬笔顾珉哲苏州中学园区校硬笔翁雪霏苏州市第十六中学校硬笔金思薇昆山市秀峰中学硬笔赵玖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硬笔周逸涵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软笔赵天成苏州外国语学校软笔李苏菀张家港市第二中学软笔刘子安太仓市第一中学软笔余薪苏州市胥江实验中学校软笔成卓常熟市实验中学软笔崔欣怡苏州市振华中学校软笔邵敬茹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软笔四、高中组冯旻洋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硬笔沈敏章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硬笔杨顺其东吴外国语高等师范学校硬笔李云舒东吴外国语高等师范学校硬笔俞婷苏州市第一中学校软笔石铭逸常熟市第八中学软笔邵雨翔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软笔徐思捷吴江市高级中学软笔顾成思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软笔倪翁钦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软笔二等奖一、小学一组金羽欣常熟市新区小学硬笔吴晏颐苏州市相城区御窑小学硬笔丁正洋苏州外国语学校硬笔陈文昊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硬笔王哲东昆山市城北高科园中心小学硬笔沈梓嘉张家港市实验小学软笔马骏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软笔顾佳珊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软笔朱逸超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软笔朱欣奕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软笔吴与伦吴江市实验小学软笔何欣芸苏州市阳光城实验小学校软笔周诗渊常熟市徐市中心小学软笔何妍苏州市沧浪区实验小学软笔程苏苏州市阳光城实验小学软笔二、小学二组邵睿颖张家港市锦丰中心小学硬笔彭志坚昆山国际学校硬笔陆莹茜昆山国际学校硬笔周嘉宇常熟市新区小学硬笔胡钰太仓市经贸小学硬笔潘汤泠常熟市石梅小学软笔王孜张家港市白鹿小学软笔邵欣雨苏州市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软笔朱莹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校软笔徐润予苏州市沧浪区实验小学校软笔陈孜昀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软笔卢琳苏州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软笔丁婕常熟市东南小学软笔苏璁苏州市工业园区唯亭学校软笔廖蕴清苏州市实验小学软笔张印影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软笔谢天苏州市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软笔戚俊皓苏州市实验小学软笔杨健苏州高新区敬恩实验小学软笔吴镇太仓市沙溪镇第一小学软笔三、初中组岳子彦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硬笔张辰寅苏州市第十六中学校硬笔李嘉怡苏州市立达中学校硬笔王玥苏州市吴中区外国语学校硬笔金周宇浩苏州市吴中区外国语学校软笔时金苏州市立达中学校软笔王思琦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软笔四、高中组万克燕江苏省外国语学校硬笔王禀清江苏省昆山中学硬笔陈嘉澍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硬笔王淼江苏省外国语学校硬笔曹慧子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软笔三等奖一、小学一组邵映凡常熟市新区小学硬笔章博文常熟市董浜中心小学硬笔孙晴苏州市相城实验小学硬笔陈炜苏州市相城实验小学硬笔姚雨馨苏州市相城实验小学硬笔殷艺呵苏州市实验小学校硬笔朱菲雅苏州市实验小学校硬笔黄祎筠张家港市实验小学硬笔王奕楠昆山市城北高科技园中心小学硬笔严至尧苏州市实验小学集团吴江明珠学校硬笔华璟彦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硬笔秦羽霁苏州市实验小学东校区硬笔魏昕苏州市实验小学东校区硬笔董高杨吴江市鲈乡实验小学软笔浦逸凡常熟市东南小学软笔陶一鹭常熟市东南小学软笔许佳洁昆山市玉山镇朝阳小学软笔夏天泽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学校软笔钱凌太仓市陆渡小学软笔王君鳌苏州市实验小学校软笔张旻扬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软笔吴越苏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相城分校软笔王祺尧苏州市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软笔陆吴玮苏州市实验小学东校区软笔陈婧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校软笔李子言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校软笔刘益州苏州市实验小学校硬笔陈彦哲张家港市云盘小学硬笔二、小学二组黄筱琪苏州新区实验小学硬笔黄晨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心小学硬笔蔡仲琪苏州新区实验小学硬笔韩康苏州市山塘中心小学校硬笔规妮苏州新区实验小学硬笔朱欣雨吴江市屯村实验小学硬笔陈敏吶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硬笔李欣雨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校硬笔王雨杭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校硬笔唐艺之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校硬笔朱晓玲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校硬笔赵宇扬苏州市平江实验小学校硬笔徐唯懿苏州市相城区渭塘实验小学硬笔徐馨兰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硬笔冯妍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硬笔周赵伊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硬笔徐秋晨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硬笔郑于悦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硬笔印悦常熟市新区小学硬笔吴越苏州相城实验小学校硬笔傅盈苏州市实验小学东校区硬笔张昱苏州市实验小学东校区硬笔李文静苏州相城实验小学校硬笔陆健文苏州市沧浪区实验小学硬笔金禧苏州市吴中区叶圣陶实验小学硬笔童汇芳苏州市吴中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中心小学硬笔朱张怡苏州相城实验小学校硬笔邹可萱苏州相城实验小学校硬笔邹可萱苏州相城实验小学校软笔徐惠纨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硬笔宋莹苏州市实验小学东校区硬笔季周宇张家港市东莱小学硬笔沈馨怡吴江市金家坝小学硬笔朱颖洁吴江市金家坝小学硬笔俞非凡苏州市金阊外国语实验小学硬笔潭悦苏州市山塘中心小学硬笔卢旭苏州市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硬笔周紫尧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硬笔王嘉怡苏州市实验小学校硬笔廖嘉玲昆山国际学校硬笔吴莹润苏州市实验小学校硬笔孙欣怡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硬笔莫紫颖苏州市实验小学校硬笔缪馨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硬笔陆涵月常熟市新区小学硬笔毕骄阳江苏省新苏师范附属小学软笔陈欣苏州市实验小学校软笔徐傲群苏州市高新区浒墅关中心小学软笔周子逸张家港市东莱小学软笔王浩东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软笔王翌婷苏州实验小学东校区软笔蒋景云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软笔冷敏悦苏州市实验小学校软笔薛天骄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软笔阮佳苏州实验小学东校区软笔魏婷悦苏州实验小学东校区软笔马心怡苏州实验小学校软笔张赛业苏州实验小学东校区软笔张超逸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软笔朱欣怡吴江市金家坝小学软笔朱奕琳吴江市屯村实验小学软笔陈元舟苏州市吴中区苏苑实验小学软笔杨芸芸吴江市金家坝小学软笔邱臻吴江市七都镇中心小学软笔缪稀晓吴江市屯村实验小学软笔沈冲太仓市沙溪镇第二小学软笔许越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软笔孙顾承太仓市沙溪镇第一小学软笔汤雅迪张家港市万红小学软笔史天亦苏州市沧浪区实验小学软笔柴景贤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软笔曹翊阳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软笔钱思璇苏州市相城区御窑小学软笔徐天琪苏州市相城经济开发区澄阳小学软笔倪琳昆山市花桥中心小学校软笔张婧怡昆山市培本小学软笔倪雨凡常熟市石梅小学软笔陈炯阳常熟市东南小学软笔章桦常熟市虞园小学软笔马安琪苏州新区实验小学软笔祁心仪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软笔张竟文昆山市实验小学软笔刘天骄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软笔杨心如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校软笔蔡嘉琪苏州市山塘中心小学软笔李奕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软笔彭茗苏州市彩香实验小学软笔张忽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学校软笔范乾程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软笔顾思义苏州市相城区渭塘实验小学软笔顾超盈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软笔王皓凡苏州市临湖第一中心小学软笔刘逸阳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软笔邵逸轩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软笔席慧敏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软笔蓝柯苏州吴中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小学软笔三、初中组潘雨晨吴江芦墟第二中学硬笔徐宵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校硬笔沈文清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硬笔王先丹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校硬笔叶顺怡苏州市立达中学校硬笔李奕晗苏州市草桥中学校硬笔李清扬苏州市第三十中学校硬笔查沈艳苏州市吴中区临湖第二中学硬笔顾敏靓苏州外国语学校硬笔李圆圆苏州市觅渡中学校硬笔沈慧芳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校硬笔崔贻琳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校硬笔马程婉苏州市一中分校(三元中学)硬笔沈思宇苏州市觅渡中学校硬笔张露露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校硬笔杨成玉苏州市第三十中学校硬笔杨艳玲苏州中学园区校软笔吴欣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学软笔李奕君昆山市秀峰中学软笔金雅婧苏州市景范中学校软笔叶顺怡苏州市立达中学校软笔王淳苏州市草桥中学校软笔李钰苏州市第十二中学校软笔肖冠豪苏州市南环中学校软笔开元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软笔徐尔希苏州市振华中学校软笔唐江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软笔吴昊豪苏州市景范中学校软笔朱家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软笔王静怡苏州市吴中区迎春中学软笔臧小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软笔蒋伈怡苏州市高新区第一中学软笔王一科苏州市新区第一中学软笔徐心语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校软笔游蕴琪苏州市胥江实验中学校软笔姚祺苏州市平江中学校软笔沈婷苏州市第十二中学校软笔张怡苏州市三元中学(一中分校)软笔梅铮珉苏州市南环中学校软笔四、高中组范品玥江苏省苏州中学校硬笔郄越苏州市第六中学校硬笔仇佳旖苏州市第六中学校硬笔陈学棠苏州高幼儿师范学校硬笔邵海燕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硬笔钱恒源苏州市第六中学校硬笔董灵苏州市第五中学校硬笔陈诗洁苏州市第五中学校硬笔丁雯燕苏州园区工业技术学校硬笔赵云霞苏州市第四中学校软笔刘艾示苏州市第三中学校软笔腾涵超苏州市第一中学校软笔方佳炜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软笔张影苏州市第六中学校软笔沈亦娇江苏省苏州中学校软笔韩未江苏省苏州中学校软笔姚可珉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软笔汪澍润苏州市第一中学校软笔钱禹焕江苏省黄埭中学校软笔张雪雯江苏省苏州中学校软笔谭皓为江苏省苏州中学校软笔陈嘉欣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软笔徐婧仪吴江市中学软笔周华良苏州建设交通职业技术学校软笔丁丹莹苏州市第三中学校软笔张昱炜吴江市中学软笔优秀指导教师史学英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陆萍太仓市陆渡小学叶华常熟市新区小学朱慧芳相城区渭塘实验小学张逸帆太仓市新区第三小学汤文敏苏州市沧浪区实验小学黄珍张家港东莱小学张芳吴江市七都中心小学陈红英太仓市沙溪镇第一小学侯梦晖昆山国际学校鲁月华太仓市沙溪镇第二小学刘山林张家港市锦丰初级中学阙群理苏州市相城区珍珠湖小学蒋骏珺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校钱峰太仓市明德小学陈伟张家港市万红小学盛蕾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苏秋晓张家港市云盘小学曹林男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小学钱敏月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姚洪元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武佰华太仓市第一中学谭根祥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蒋金祥相城区东桥中学钱泳苏州中学园区校陆欣苏州市第十六中学陈雪芳昆山市秀峰中学罗杏根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于溪曼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谢丽怡苏州外国语学校陆华张家港市第二中学许晨曦苏州市胥江实验中学校徐晨常熟市实验中学朱颐人苏州市振华中学校沈忠德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陶玲太仓市高级中学庆旭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赵锟东吴外国语高等师范学校祝孝刚苏州市第一中学校陈颂华常熟市第八中学张慧琪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陆虹清吴江市高级中学陶玲太仓市高级中学殷小红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届“方正奖”中文字体及海报设计大赛评审“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大赛,意在将古老的汉字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手法相结合,以促进中文字体的创新,丰富中文字体的种类。
自2001年6月举办以来,至今已成功的举办了三届,第四届“方正奖”中文字体及海报设计大赛与以前大赛相比,增加了两项内容:在中文字体设计类中增加了“书法中文字体设计”,意在将中国古代书法如“颜、柳、欧、赵”等书法艺术融合到现代艺术中,并适合印刷、网站、电视、手机等使用;同时增加了以汉字为主题的海报设计,参赛者可以海报的形式展现汉字的魅力。
经过两年的征稿,“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大赛组委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参赛者的设计作品共计2000多件,最终评审工作将在12月16日进行,此次大赛邀请了莱诺泰普字体指导小林章先生、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教授、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字体设计总监朱志伟先生、中央美术学院吕胜中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李少波先生、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资深教授余秉楠教授及著名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先生担当评委。
非常感谢参赛者的热情参与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赛结果及获奖作品将在12月18日对外公布,敬请关注。
评委介绍第四届有七位评委,以下评委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列顺序介绍小林章1960年出生日本新泻,毕业于五藏野艺术大学,后又到伦敦印刷学院学习,2001年5月起到莱诺泰普任字体指导;工作经历:1983-1989参与日本写研公司照排系统字体改造;1990-1997参与自由工坊数字字体'Hiragino Mincho' 、 'Hiragino Gothic'的设计,这套字后来为苹果系统采用;1993-1997参与字体银行的拉丁文与日文配套的工作; Clifford获得1998 U&lc杂志字体竞赛2项最佳奖;Conrad 获得莱诺泰普第三届国际字体竞赛文本字体第一名; ITC 林地、ITC 日本花园、ITC 银月、FF Clifford、以及Linotype Conrad分别选入1998至2001年的纽约字体俱乐部竞赛。
担任纽约字体指导俱乐部评审以及今年东京字体俱乐部评审。
王敏1977 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 ( 现中国美术学院 )1982 年至 1983 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1984 年至 1986 年留学于德国慕尼黑造型艺术学院与柏林艺术大学1986 年至 1988 年留学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研究生院1988 年成立个人设计工作室, 为奥多比公司提供设计1989 年至 1997 年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研究生院 1991 年至 1998 年就职于世界最大图象处理公司奥多比 (Adobe),先后担任高级平面设计师, 高级艺术指导, 设计总管1998 年起加入两方设计公司 (Square Two Design) 任设计总管2003 年起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教授, 博导,中央美术学院奥运艺术中心主任,北京奥组委形象与景观专家作品多次参加国际重大展览并获奖。
多次被邀请作为设计比赛评判。
在中国,中国香港,美国,马来西亚多地举办过学术讲座。
1999 年被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
2001 年参与北京市申奥工作。
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AGI, 纽约艺术指导者俱乐部ADC, 美国平面设计师协会AIGA, 纽约字体指导者俱乐部TDC 会员。
朱志伟1955年出生,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专业。
长期从事印刷字体的制作工作。
热爱书法艺术,并致力于将书法艺术同印刷字体相结合的研究与设计,其创作的《北魏楷书》和《铁筋隶书》在日本森泽公司举办的国际印刷字体竞赛中获得1996年铜奖和1999年评审委员奖。
目前在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从事电脑字体开发及字体生产的管理工作。
吕胜中1952年,山东省平度县大鱼脊山村出生。
1978年,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毕业。
1987,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居住北京。
个人展览1987年,《毕业创作展》,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1988年,《吕胜中剪纸艺术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89 年,《生命-瞬间与永恒》,台北台湾雄狮画廊。
1990年,《招魂堂》,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室。
1990-92年,《招魂游方》,北京,河北,陕西,湖南,广西,辽宁等。
1991年,《剪纸招魂展》,北京当代美术馆。
1992年,《红色列车》,德国埃姆登,柏林,汉堡,威斯巴登。
1994年,《急救中心》,俄罗斯圣彼得堡。
1994年,《灵魂商场》,德国慕尼黑。
1994年,《灵魂之碑》,澳大利亚阿德雷得。
1995年,《所在—十》,德国乌帕塔尔。
1996年,《招魂—吕胜中个展》,日本福冈市美术馆。
2000年,《心情备忘录》,北京东便门角楼。
2000年,《初次见面》,纽约前波画廊。
2000年,《再见女巫》,陕西旬邑县赤道乡富村。
2001年,《吕胜中的世界!》,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
2002年,《由来》,法国格勒诺布尔现代美术馆。
2003 年,《降吉祥》,台北诚品画廊。
集体展览2003年,蓝天不设防(参展作品《界限》),北京亦庄。
2003年,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造境”(参展作品《山水书房》),广州广东美术馆,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3年,开放的时代(参展作品《大平安》),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3年,左手右手(参展作品《畅所欲言》)北京大山子798厂。
2004年,Cinesi artisti fra tradizione e presente(参展作品《究竟》)意大利Marsilio美术馆人·人——吕胜中与A·R彭克展北京空白空间画廊李少波1999年-2003年任湖南师大美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 2002-2004年国家公派丹麦设计学院访问学者、课程教师,2004年加入Mervyn Kurlansky工作室,现于中央美院设计学院从事其博士课题研究并兼任平面设计专业教师、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方正字库设计顾问、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特聘教授、NYTDC会员;作品获得包括作品获得Sappi集团形象计划国际竞标第一名、中国首届设计艺术大展全场大奖以及日本Morrisawa字体评审奖在内的六十余项竞赛奖励并被海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
主持《字之城——中国城市文字字体研究》、《中国教科书体开发报告》以及《黑体字研究》等专项课题并领导开发的新的黑体字型。
余秉楠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资深教授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前国际平面设计社团联盟副主席北京2008奥运会标志评审委员会委员德国莱比锡平面设计与书籍艺术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德国莱比锡平面设计与书籍艺术大学客座教授获德国“最美的书”奖“当代最佳印刷字体”奖“文化部长”奖德国保护儿童协会海报展优秀奖日本东京“TDC”奖,富山世界海报展优秀奖捷克布尔诺平面设计双年展优秀奖等以及国内许多奖项1989年为表彰他在书籍艺术的教学、创作和理论方面的杰出成就荣获德国莱比锡市政府颁发的“谷腾堡”奖,成为获此荣誉唯一的亚洲人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AGI)第一个华人会员国际平面设计社团协会(lcograda)通讯会员国际商标中心(ITC)荣誉特使德国、荷兰、日本、香港等国和地区及国内多项国际设计广告展览的评审团成员个人经历编入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的“21世纪名人录”和美国传记研究院的“国际名人录”靳埭强一九四二年生于广东番禺,一九五七年定居香港,投身为学徒,满师后当裁缝师,如此十年之久。
其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攻读设计课程。
一九六七年开始从事设计工作,屡获奖项,享负盛名;一九七六年创办设计公司,作品受高度评价,成为驰名中外的设计师。
靳氏曾在本港及海外设计竞赛中,获奖数百多项;其中包括数十项纽约创作力年展优异奖;于九一及九四年获亚洲广告奖之最佳机构形象设计;美国洛杉矶国际艺术创作展金奖;多项美国纽约CLIO大奖总决赛奖状;日本字体设计年刊之最佳作品;纽约水银金奖;纽约银河国际大奖;多项美国CA奖;波兰第一届国际计算机艺术双年展冠军。
在香港,靳氏于一九七九年成为首位入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设计师;一九八四年更是唯一的设计师给颁赠市政局设计大奖;他又于一九九一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之设计师年奖、一九九二年被选为九十年代风云男士、一九九八年杰出成就大奖,一九九九年获香港特区颁予铜紫荆星章勋衔及二○○○年被英国选为二十世纪杰出艺术家及设计师。
靳氏的卓越成就,于二○○二年被中国中央电视台邀请拍摄〝东方之子〞人物记录专辑。
靳氏作品经常展出海外各地,并获国际权威设计刊物刊载,更获日本《IDEA》、《CREATION》、《流行通讯》、《Morisawa Quarterly》;瑞士《GRAPHIS》;德国《NOVUM》及美国《Communication Arts》等设计杂志作专题评介。
于一九九三年,被《IDEA》杂志选为世界平面设计师百杰之一;而在一九九五年,是首位华人名列世界平面设计师名人录。
他的设计作品更被德国慕尼黑州立博物馆、汉堡博物馆、丹麦歌本哈根装饰艺术博物馆、法国巴黎装饰艺术协会、香港文化博物馆、日本大阪天保山博物馆及大垣海报美术馆等收藏。
靳氏热心艺术教育及专业推展的工作,经常在各院校授课及赴海外演讲,出任设计组织的顾问和比赛评判等。
现时是香港设计师协会资深会员、比利时国际商标中心荣誉大使、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中国设计年鉴副主编、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客座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客座教授、昆山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艺术顾问及香港艺术馆荣誉顾问等。
靳氏又致力写作,曾出版十多本设计专论,包括:《平面设计实践》、《商业设计艺术》及《物我融情 - 靳埭强海报选集》等。
现已完成编着《中国平面设计书系》。
他对青年一代设计师甚具深远的影响力。
二○○三年,汕头大学邀请靳氏协助筹办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并候任该学院院长,进一步致力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改革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