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氮的循环课内探究导学案(生本课堂专用)杨凯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一《氮的循环(第1课时 第2课时)》导学案-word文档资料

高一化学必修一《氮的循环(第1课时 第2课时)》导学案-word文档资料

高一化学必修一《氮的循环(第1课时第2课
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N2、NO、NO2、NH3、铵盐和HNO3的性质
2.理清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3.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重要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明确学习目标,仔细阅读教材73~82页,了解自然界中氮的循环、硝酸的物理性质,
化学氮肥主要包括哪几种?主要成分分别是什么?铵态氮肥包括哪些物质?初步完成预习案。

2.结合“观察·思考”栏目,明确硝酸性质的实验内容,大胆预测实验现象,初步得出实验结论。

氨和铵盐性质的实验内容,大胆预测实验现象,初步得出实验结论。

3.规范完成预习案并掌握课本相关的基础知识。

预习案
1.俗语说:“一场雷雨一场肥,雷雨发庄家”,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对此“俗语”的认识。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掌握NO和NO2的性质
名称NONO2
颜色
状态
气味
毒性
溶解性
应用
3.分类举例说明你对“氮的固定”的认识。

4.画出实验室制备氨气的装置图?写出反应原理及氨气的收集方法?
写出氨气检验方法?
写出工业制备氨气的原理.
5.通过读课本找出铵盐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并用化学方程式总结常见的铵盐化学通性?
6.HNO3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浓HNO3应该如何保存?
用化学方程式总结HNO3的化学性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氮的循环》学案-新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氮的循环》学案-新版

第二节 氮的循环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闪电这一自然现象,思考自然界中的含氮物质;通过自然界中的氮循环了解氮循环的基本过程,认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

2、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认识一定条件下氮气与氧气、氢气的反应,了解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颜色、状态、溶解性,一氧化氮与氧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课前学案【旧知回顾】元素的游离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的化合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课预习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1、总结自然界中氮元素的存在状态____________态,如:_________;________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氮气1、 氮气的电子式________,两个氮原子间通过_______个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结构,要破坏这种_________,需要_________,因此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 氮气的化学性质(1)氮气和氧气反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条件2、氮的固定 自然固氮 通过豆科作物的________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________ 高能固氮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工固氮 化学固氮: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生固氮__________。

(2)氮气和氢气反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条件__________。

氮的氧化物及其性质1、氮的氧化物简介种类物理性质稳定性NO _____色气体,______溶于水中等活泼易与氧气反应生成___________NO2______色气体,____溶于水,有毒较活泼,易发生二聚反应N2O4____色气体较活泼,受热___分解N2O 无色气体较不活泼蓝色气体(—20°C)常温不易分解为NO、NO2 N2O3(亚硝酸酸酐)N2O5无色固体气态不稳定,常温易分解(硝酸酸酐)2、NO、NO2的性质、制法(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① NO和氧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___________。

《鲁科版必修1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docx

《鲁科版必修1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docx

《鲁科版必修1第⼆节《氮的循环》学案》.docx第⼆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氨与鞍态氮肥课前预学案1.氨的物理性质氨是 ______ ⾊______________ ⽓味的______ 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 771g/L,⽐空⽓ _______ , _____ 溶于⽔⽉?能快速溶解,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能溶解_____ 体积氨⽓。

氨的⽔溶液叫 ___________在常压下冷却⾄⼀33. 5°C或在常温下加压到700KPa?800 KPa,⽓态氨就液化成⽆⾊液体,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 ⼤量的热。

液态氨汽化时要____________ ⼤量的热,使周围物质的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氨常⽤作致冷剂。

2.氨的化学性质(1)氨与⽔反应氨溶于⽔时,⼤部分NIL与也0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____ , NIL-ILO可以部分电离⽣成_______ 和______ ,其溶液显 __________ o(2)氨与酸反应氨与盐酸反应,⽣成______________ o(3)氨的还原性氨⼬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___ ,氨具冇_______ 性。

⼯业上利⽤氨在催化剂(如钳等)存在的情况下跟氧⽓反应来制取硝酸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 O3.化学氮肥1)化学氮肥主要包括镀态氮肥(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 )、硝态氮肥(主要成分为_______ )和冇机态氮肥——尿素__________2)镀态氮肥常见的鞍态氮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历史上最长的氮肥。

碳酸氢钱在—°C以上,即可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储存碳酸氢镀时,应_________ 包装并放在 __________ 处,施肥时,应将其______________ 以保持肥效。

化学:3.2《氮的循环》优秀教案(鲁科版必修1)

化学:3.2《氮的循环》优秀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二节《氮地循环》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氮循环地基本过程,认识氮循环过程中地重要物质;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方式,认识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2、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地性质.了解自然界中形成硝酸地过程联想质疑材料阅读原理方法技巧天下奇闻在新疆和青海两省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有时牧民和牲畜进入后,风和日丽地晴天顷刻间会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常遇雷击而倒毙,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奇怪地是这里草木茂盛,你知道其中地原因吗?一氮地循环请仔细观察课本页图,并仔细阅读页你知道氮地循环地意义吗?看一看读一读:你发现氮地循环有那几种方式?请从动植物体,自然界中地雷雨放电、人类地活动三方面分析氮在自然界中地循环1)2)3)写一写:细心地你在氮地循环过程中找到了几种有关氮地物质,请写出他们地化学式二氮地性质想一想:在这些含氮地物质中,我们首先感受一下我们身边地氮气,他能看地见吗?能摸得到吗?能闻得到吗?(1)氮气地物理性质联想·质疑:老人们常说雷雨丰庄稼1,雷电交加时,空气中地氮气和有关地含氮化合物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产生了哪些物质?请写出有关反应. (2)化学性质1)2)3)2,有人说NO是明星分子,你对她有哪些了解,如何看待她地功与过3,,NO她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吗?她与氧气反应得到地产物你对他了解吗,能说一说吗4,现有一试管二氧化氮,将其倒置于盛满水地水槽中,足够长地时间后,有什么现象?若使试管中液面上升,可采取什么措施?三氮地固定阅读材料:粮食危机据联合国地统计资料,全球中国肥料信息网资料:化肥在农业增产中地作用功不可没.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耕地使用面积为 1.41亩,不足世界人均耕地使用面积地40%.中国有600多个县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国际粮农组织地标准.就这样一个耕地匮乏地国家,用占世界7%地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地人口,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化学肥料在保证农产品产量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优化产品质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证耕地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地作用.有40%以上地人受到各种不同程度地粮食危机地威胁,至少有3亿儿童在饥饿与死亡边缘挣扎……5,雷电中发生地化学反应和所产生地物质对于人类地生产和生活有什么意义? 氮地固定:氮地方式有几种:在人工固氮地过程中,氮气与氢气地反应有何特点,写出反应地化学方程式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地特点:可逆反应地表示方法:本节小结:分析当堂测试1.下列说法不正确地是A.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 B.氮元素是构成生命地基本元素C.大气、陆地和水体中地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地循环.D.仿生固氮是一种自然固氮分析2.关于NO地下列叙述不正确地是A.NO不溶于水,是一种大气污染物B.NO是一种红棕色地有毒气体C.NO结合血红蛋白地能力比CO还强D.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体现其还原性分析3,请写出雷雨过程中形成硝酸地化学反应:1)2)3)4将一收集满15mLNO2气体地试管倒立于水槽分析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反应后剩余什么气体?其体积为多少?课后自我评价:。

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3章 第3节 氮的循环 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氧化物导学案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3章 第3节 氮的循环 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氧化物导学案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第3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氮气与氮的氧化物核心素养发展重点学业要求能应用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关系,分析和探讨某些化学过程对人类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可能带来的双重影响,并对这些影响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物质及其变化。

1.能依据元素化合价列举、描述、辨识含氮元素的典型物质——N2、NO、NO2重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实验现象,能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示典型物质的主要性质。

2.能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N2、NO、NO2的性质及物质间的转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3.能分别根据N2、NO、NO2的性质分析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中的某些问题和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对环境的影响。

1.自然界中氮的循环(1)自然循环(2)人类活动的影响01N2→NH3→氮肥、硝酸等含氮化合物。

02氮氧化物。

(3)03游离态和化合态。

2.氮气(1)氮气的物理性质04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稍小;难溶于水。

(2)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气分子的结构稳定,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05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①与O 2反应:06N 2+O 2=====放电2NO 。

②与H 2反应:07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3)氮的固定①定义:将空气中08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叫作氮的固定,简称固氮。

②氮的固定的分类3.NO 和NO 2的性质比较 NONO 2物理 性质13无色、14难溶于水的气体15红棕色、16有刺激性气味、17易溶于水的气体化学性质与水反应 不反应183NO 2+H 2O===2HNO 3+NO(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制取HNO 3)与O 2 反应 192NO +O 2===2NO 2不反应毒性有毒,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CO 还强20有毒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2课时导学案2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2课时导学案2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导学案2【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氨的溶解性、氨与水和酸的反应。

2.通过分析化合价认识氨的还原性。

3.通过实验,知道铵盐的性质、NH+4的检验以及氨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过程】一、氨气的制取及性质【方法导引】认真阅读课本77页、79页“观察·思考”,完成探究实验。

请你根据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反应原理,利用以下试剂,设计制备和收集氨气的实验方案并进行性质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可选试剂:NaOH溶液、NaOH固体、NH4Cl固体、碳酸氢铵固体、Ca(OH)2固体、碱石灰、浓氨水、CaO固体、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二、【思考】1.装置中收集氨气的试管口的棉花的作用是什么?2.实验室制氨气时能否用氢氧化钠固体来代替?为什么?3. 你能解释喷泉实验的原理吗?4.【小结】氨气的性质三、铵盐的性质【化学与生活】氨盐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氮肥,那么铵盐到底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制备铵盐的氨气又是怎样制取呢?氨气又有怎样的性质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一起来探究。

【方法导引】可从运用观察、分类、实验、比较的方法来预测铵盐的化学性质,然后设计实验进行预测。

认真阅读课本78页“观察·思考”,完成探究实验,仔细观察记录铵盐的一系列化学性质,并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四、【思考】1. 如何检验NH4Cl固体中含有NH4+ ?2. 从离子反应的角度分析铵盐与强碱溶液的反应(写出铵盐和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铵盐与强碱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铵盐与强碱溶液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是什么?(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4.【小结】铵盐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检测题一、氨气的制取及性质二、【思考】1.①减少氨气逸出,防止污染空气;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增大收集氨气的纯度。

第一中学高中化学 3.2 氮的循环(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第一中学高中化学 3.2 氮的循环(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3.2 氮的循环(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3.2 氮的循环(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3.2 氮的循环(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氮气及其氧化物)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氮循环的基本过程,知道氮循环过程中的基本物质。

2.知道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并且了解氮的固定的相关知识.3.了解氮的两种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颜色、状态、溶解性,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了解自然界形成硝酸的过程。

【课前预习案】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氮气以态存在于大气中;以态,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土壤中和水体中。

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及转化(一)氮气1、氮气的物理性质:氮气是色味的气体,密度水溶性2、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气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1)N2与O2反应:(2)N2与H2反应(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可逆反应:在下,能同时向进行的反应,方程式中用表示。

3、氮的固定1.定义:叫做氮的固定,简称。

2.分类:高能固氮 (N2 + O2== 2NO)固氮生物固氮(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氮的固定工业合成氨固氮仿生固氮(二)氮的氧化物 1、氮的氧化物(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化合价+1+2+3+4+5对应氧化物其中、分别是HNO2(亚硝酸)和HNO3的酸酐.2、NO和NO2 (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毒性水溶性NONO2(2)化学性质: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思考:NO的收集方法: NO2的收集方法:(3)NO、NO2的作用分别是什么?NO : NO2 :特别提醒(1)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3课时导学案2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3课时导学案2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3课时导学案2【学习目标】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2.掌握硝酸的主要化学性质;3.会用硝酸的氧化性解释硝酸与金属、非金属及其他具有还原性物质反应的特点。

【学习过程】一、硝酸1.物理性质(1)酸的通性电离方程式为。

(2)不稳定性①不稳定性浓硝酸受热或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②保存方法:保存在试剂瓶里,放置在处。

(3)强氧化性二、[思考探究]如图所示是进行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并检验生成的气体的实验装置,它具有无污染、现象明显的特点。

问题思考:1.实验中具支试管A内有什么现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管B内的澄清石灰水会出现什么现象?水湿棉花处发生什么反应?3.若将木炭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溶液能否变浑浊?4.某学生在实验临近结束时,发现滴管中的浓硝酸难以滴下,为什么?若要再滴入几滴浓硝酸使木炭反应完全,如何操作最简单?三、[认知升华]1.HNO3与金属反应时表现性和性,与木炭反应时,只表现性。

2.金属与HNO3反应的一般通式(1)金属+浓硝酸―→;(2)金属+稀硝酸―→。

3.有关HNO3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常用计算方法(1) 守恒法HNO3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HNO3起酸性作用,以NO-3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为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氮原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HNO3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

(2) 守恒法HNO3中氮原子获得电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

(3) 计算法金属与H2SO4、HNO3的混合酸反应时,硝酸盐中NO-3在H2SO4提供H+的条件下能继续与金属反应。

四、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1.含氮物质的来源及危害。

2.减少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影响的措施(1)控制进入大气、陆地和海洋的有害物质的 。

(2)增强生态系统对有害物质的 能力。

3.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CO 和氮的氧化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转化成无毒气体,你知道其中的反应原理吗?4. 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1)形成硝酸型酸雨: ; (2)形成光化学烟雾: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1导学案使用时间:2011.12.7 编制:杨凯审核:战玉才班级:_____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课题二: 氨气
能否用排水法收集氨气?
(1)NH3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思考】
1、为什么喷泉实验能够发生?(或喷泉实验发生的原理?)
2、使喷泉实验引发的操作是什么?
3、其它气体能否发生喷泉实验?比如H Cl和CO2,如果能发生反应的话,实验药品有何变化?
①若A为CO2,B可以选择哪些溶液?
②若B为H2O,A可以选择哪些气体?(除了氨气之外)
③若B为NaOH溶液,A可以选择哪些气体?(除了二氧化碳之外)
④实验能够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课堂小结】
【学习反思】
总结知识要点,画出知识树;反思自己课堂上的表现,明确改进措施。

迁移·应用
1、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氮
B、NO2和H2O反应生成HNO3和NO
C、Mg在空气中燃烧与N2生成Mg3N2
D、NO被空气氧化成NO2
2、下列各组气体,在通常情况下能共存,并都能用浓H2SO4干燥,也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NH3、H2、N2
B、N2、H2、O2
C、HCl、Cl2、CO2
D、O2、SO2、H2S
3、在实验室里可按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来吸收。

则R是()
A、HCl
B、Cl2
C、NO2
D、NH3
4、工业上硝酸的制备和自然界中硝酸的生成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区别。

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路线Ⅰ、Ⅱ、Ⅲ是雷电高能固氮过程中硝酸的生成途径。

(1)写出各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