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部编 一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词练习

1.连一连。
举头望明月浮萍一道开《静夜思》不解藏踪迹低头思故乡《池上》头上红冠不用裁小荷才露尖尖角《画鸡》满身雪白走将来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偷采白莲回杨万里小娃撑小艇疑是地上霜白居易床前明月光树阴照水爱晴柔李白平生不敢轻言语花落知多少唐寅夜来风雨声一叫千门万户开孟浩然2.我会填。
(1)眠觉晓,闻啼,夜,落知。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描写的是季的景色。
(2)乘舟将欲,忽闻岸踏歌。
桃潭深,及汪伦送。
这首是(谁)送(谁)。
(3)松童,言师药。
此,深知处。
(4)冠裁,满走将,敢轻言语,(5),疑霜。
举望,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表达了作者的。
(6)娃撑艇,偷莲。
解藏踪迹,浮萍道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描写的是季的景色。
(7)泉眼惜细流,阴照柔。
露,蜻蜓。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描写的是季的景色。
3.根据情境填空。
(1)春天向来生机勃勃。
我忍不住想起了孟浩然《春晓》中的眠觉晓,处处闻啼”(2)诗中有情,“桃潭深,及汪伦送”写出了李白和汪伦之间深厚的友谊。
(2)那天,我拜访友人却没遇上,不知从何处开始寻找。
这让我想起了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的“此,深处”。
(3)在乡下旅游时,听到雄鸡鸣叫时,我忍不住想起唐寅《画鸡》一诗中的“敢,户。
(4)本册书中,我会默写的诗句真不少!有描写思乡的,。
也有描写夏景的,。
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和。
4.古诗小能手。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__________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 二首.(sǒu) 清泉.(quán) B. 温柔.(róu) 踪.迹(zōnɡ) C. 浮萍.(pín) 流.水(liú) D. 荷.叶(hú) 尖角.(jiǎo)2.选(xuǎn)字(zì)组(zǔ)词(cí)。
________空 牛________ ________由________ 知 有________ ________先3.一字开花。
首: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采: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角: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4.判断下列词语的读音,用“正确”“错误”表示。
踪迹(zhōnɡ jì)________ 浮萍(fú pín ɡ)________ 荷花(hé huā)________ 露出(lòu chū)________泉水(qüán shuǐ)________ 轻柔(qīnɡ róu )________5.填空。
在《小池》中,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6.按要求填空。
《小池》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色。
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中看出来的。
7.选择。
《池上》这首古诗描绘了孩子什么样的形象?( )A. 胆大B. 愚笨C. 天真D. 活泼8.看(kàn)图(tú)补(bǔ)充(chōnɡ)诗(shī)句(jù)。
________娃撑________艇,偷________ ________莲________。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课内阅读。
我一天一天地长大,一本又一本新书充实了我的书橱。
让人们去追寻飘渺的奇花异草吧,我却在书林中挖掘到无穷的宝藏。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充实—______ 追寻—______ 无穷—______(2)从这一段中,你可以看出来小作者对书的态度是()(3)“无穷的宝藏”指的是什么?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霜鬓:白色的鬓发。
(1)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2)诗人所在的地点是()(3)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是()(4)试着翻译前两句古诗。
3. 读古诗《游山西村》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谁)在______(时候)______(做什么)的景象。
(3)诗中的“山西村”在()(4)诗中写景寓哲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4. 课内阅读。
静夜思,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写出诗中的一对反义词。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 )。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山夜月于史良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______”。
(2)结尾用南望的景物作结,照应了开头的“______”一词,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思想感情。
(3)说说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意思。
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我真希望我真希望烟囱里喷出来的不是黑,而是轻盈洁白的云彩;我真希望烟囱里吐出来的不是浓烟,而是清澈晶莹的泉水;我真希望烟囱里飘出来的不是难闻的气味,而是沁人心脾的芬芳;我真希望啊,我真希望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树更绿,花更红,小鸟的歌声更动听悠扬……(1)作者看到烟囱里喷出______,吐出______,飘出______,所以产生了美好的希望。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1. 重点段落品析。
明月,疑是霜,举头望,低头。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______。
2. 按要求完成下题。
(1)默写《舟过安仁》,再做题。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停棹:______。
②怪生: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四句诗的意思。
(5)诗中第一,二句是写作者所见的,第三,四句则是作者______的,从“______”一词中可看出。
(6)这首诗充满情趣,表现了两个小渔童的______,也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______之情。
3. 将古诗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________________。
鱼戏________________。
鱼戏________________,鱼戏________________,鱼戏________________,鱼戏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田田”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
(3)找出诗中的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4)从这首古诗中你知道了什么地方的哪些物产?(5)请将下面这首诗补充完整,并译成短文。
江上渔者[宋]______江上往来人,______。
君看一叶舟,______。
译文:______4. 课外阅读。
数字歌一头牛,二匹马,三只小羊找妈妈。
四只鸡,五只鸭,六只小鸟叫喳喳。
七条鱼,八只虾,九条小虫慢慢爬。
十个数字真有趣,小朋友们笑哈哈。
(1)文中共出现了哪几个数字?(2)填一填______头牛______只小羊 ______条鱼______个数字5. 我能阅读儿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太阳大海上,太阳是从水里跳出来的。
草原上,太阳是从草里冒出来的。
森林里,太阳是鸟儿唱出来的。
山村里,太阳是雄鸡_____出来的。
哦,美丽的世界,是太阳照出来的。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专项测评卷(含答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练习古诗词训练一、背一背,填一填。
1.古月________,口天________,2.________徐,言午________。
3.春眠不觉晓,_____________闻啼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花落知多少。
4.______红冠______戴,满身______走将来。
______不敢轻言语,________________。
5.不知则问,__________。
6.__________,行万里路。
7.古对______,圆对______。
________对酷暑,春暖对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非所宜。
人不学,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下问童子,言师_______药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不知处。
二、上下句连一连。
有雨山戴帽大雨不久要来到读书百遍晚上下雨到天明朝霞不出门无雨半山腰早晨下雨当日晴不耻下问蚂蚁搬家蛇过道而义自见敏而好学晚霞行千里三、根据意思写句子。
1.抬起头看天上明亮的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低下头就思念自己的故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怀疑是地上盖上了一层洁白的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床前,明月反射出洁白的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早已经有蜻蜓站在上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

对韵歌
一二三四五,
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上下,
日月照今古。
(1)“五”一共______画。
(2)“四”的前面一个数字是______。
(3)“上”的反义词______。
(4)“今”的反义词______。
(5)从“金”往后数第三个字是______。
10.课外阅读。
数字歌
一头牛,二匹马,
三只小羊找妈妈。
wǒ men shēnɡ huó zài dì qiú,
ài hù huán jìnɡ měi huà tā.
“我”给地球画画时,画了哪些景物?
27.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
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
才能有创造。
一切创造靠劳动,
劳动要靠手和脑。
(1)人的两件宝贝是______和______。
月亮姑姑减肥记
月亮姑姑长得胖圆圆脸蛋亮堂堂。
她嫌自己不漂亮决心减肥变个样。
今天不吃饭明天不喝汤
一天瘦一圈瘦成豆芽样。
站也站不住昏倒在路旁!
连忙把饭吃急忙增营养
过了半个月又成胖姑娘。
(1)读儿歌填空。
月亮姑姑嫌自己不漂亮决心______。开始减肥啦今天______明天______最后瘦成______。
(4)看图写一句话。
20.读诗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_______,中儿_______。
_______,溪头_______。
(1)把这首词写完整。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_____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_____,中儿______。______,溪头______。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还有,您别担心我,因为我已长大,
从前那个不听话、爱打架的娃,
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妈,我真的已经长大,您不要担心,不要牵挂。
好了,写到这里吧,
今年暑假我一定回家,
希望看到一个甜甜蜜蜜、和和美美的家。
(1)照样子,写词语。
甜甜蜜蜜(AABB式)______ ______ ______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1.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填空。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______,______。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______,______。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
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前两句诗的意思______。
(3)诗歌表达的主题是()
15.读诗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_______,中儿_______。
_______,溪头_______。
(1)把这首词写完整。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_____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_____,中儿______。______,溪头______。
老鼠抬花轿【民间童谣】
八只老鼠抬花轿,
两只老鼠放鞭炮,
四只老鼠来吹号,
“呜哩哇啦”真热闹。
老猫听见来贺喜,
一口一只全吃掉。
(1)儿歌描写了哪些小动物?(多选题,只填序号)
①猫②兔子③老鼠④小狗
(2)根据儿歌内容选择恰当的序号填空。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夏天的太阳,流光溢彩。
我们到郊外,做一回阳光的儿女,欢腾跳跃,采花摘果。
我们来感受,大自然真切的呼吸,重拾书本外的童年。
(1)理解词语。
①流光溢彩:______。
②真切:______。
(2)来到郊外“我们”怎样玩耍?(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大自然真切的呼吸,重拾书本外的童年。
”这句话的?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山夜月于史良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______”。
(2)结尾用南望的景物作结,照应了开头的“______”一词,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思想感情。
(3)说说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意思。
3. 读下面的儿歌,回答问题。
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1)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2)短文有______句话。
(3)用线把小画家和他们画的画连起来。
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风,穿着白衬衫,漫步在绿油油的山坡上,和花儿姐姐尽情舞蹈;徜徉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和小鸭、小鱼儿快活地嬉戏玩耍,奔跑在蔚蓝蔚蓝的天空上,和“叽叽喳喳”的小鸟打招呼:忽然,笑着钻进我的衣衫,调皮地挠我痒痒。
(1)你能从诗中找出带有颜色的字吗?(2)这首诗写的是______(狂风、暴风、微风),它到了这些地方: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你喜欢文中的风吗?为什么?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霜鬓:白色的鬓发。
(1)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2)诗人所在的地点是()(3)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是()(4)试着翻译前两句古诗。
6. 阅读《绝句》片段,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鸭皆不见,
只闻鸭欢呱呱叫,
伴一________牧歌,
轻悠悠,四面传。
(1)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写在短文的横线上。
群支竿声
①打一______呼哨,
②甩几______响鞭,
③赶一______鸭子往河沿。
④伴一______牧歌,
(2)照样子,写词语。
轻悠悠、______、______、______
16.读诗歌填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里“汗”和“餐”,它们有共同的韵母,是______。
(2)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
1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晨牧
晨雾浓,似云烟。
谁家的孩子,
打一________呼哨,
甩几________响鞭,
赶一________鸭子往河沿。
A.想象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B.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
C.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
①在每一片叶子里______ ②在每一朵小花上______
③在每一滴汗水里______ ④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______
(2)对诗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2.阅读《绝句》片段,回答问题。
(4)人们劳动要靠什么?
(5)说一说,你都用双手干什么?用大脑干什么?
14.默写古诗,然后完成练习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写的是他送他的朋友去时的情景,表达了他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3)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5)说一说,你都用双手干什么?用大脑干什么?
27.读古诗《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谁)在______(时候)______(做什么)的景象。
(3)诗中的“山西村”在()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1.读下面的诗歌片段,完成练习。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1)读诗重在想象,读这个片段的第一小节时,你想象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呢?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到横线上。
(2)补充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______,______。
(3)写出后两句话的诗意。
3.读儿歌,回答问题。
秋姑娘
秋姑娘来了,
多么美丽动人。
苹果是你的脸蛋,
葡萄是你的眼睛,
红枣是你的嘴巴,
风铃是你的笑声。
你从夏天走过来,
走进我们香甜的梦。
(1)秋姑娘多么美丽动人,苹果是她的______,葡萄是她的______,红枣是她的______,风铃是她的______。
(1)这首诗写的是______的情景。
(2)孩子读的是《______》。
(3)第一句中“喧闹、声高”写出了______的外界环境,“听不见、哪管”写出了______。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是一条鱼
我是一条鱼,
从小溪游到小河,
从小河游到大江。
流水给我生命,
浪花给我快乐,
江河给我梦想。
我是一条鱼,
我要游向大海。
wǒ men shēnɡ huó zài dì qiú,
ài hù huán jìnɡ měi huà tā.
“我”给地球画画时,画了哪些景物?
29.课外阅读。
雨后
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
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
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
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
把水花儿溅起多高。
他喊:“妹,小心,滑!”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绝句》是唐代诗人______写的。诗中一共描写了六种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船。提到的四种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段儿歌一共有______句话。
(2)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会干什么呢?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3)扫墓是节的习俗。()
(4)文中提到的节日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的?()
8.课外阅读。
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5)从“金”往后数第三个字是______。
5.先补全古诗,再完成练习。
村居
________莺飞________,拂堤________醉________。
________散学________,________趁东风________纸鸢。
(1)“散学”的意思是()
A.放学B.开学
(2)“东风”的意思是()
(3)它的花是什么颜色?请在儿歌中圈出来。
(4)看图写一句话。
26.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
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
才能有创造。
一切创造靠劳动,
劳动要靠手和脑。
(1)人的两件宝贝是______和______。
(2)人们用双手干什么?
(3)人们用大脑干什么?
(4)人们劳动要靠什么?
①猫②兔子③老鼠④小狗
(2)根据儿歌内容选择恰当的序号填空。
①四只②八只③两只
老鼠抬花轿老鼠放鞭炮老鼠来吹号
(3)这些小老鼠最后怎样了?请在儿歌中找出来。
25.读儿歌,回答问题。
向日葵,花儿黄,
一天到晚朝太阳。
盘儿大,籽儿壮,
从不骄傲把脸仰。
(1)这首儿歌有______话。
(2)这首儿歌写的是什么植物?
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
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
嘴里说:“糟糕——糟糕!”
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
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
紧紧跟在这泥裤子后面,
她咬着唇儿,
提着裙儿,
轻轻地小心地跑,
心里却希望自己,
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1)“泥裤子”指的是______。
(2)小妹妹跟在“泥裤子”后面,心里在想些什么?
(1)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2)诗人所在的地点是()
(3)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是()
(4)试着翻译前两句古诗。
2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夏天的太阳,
流光溢彩。
我们到郊外,
做一回阳光的儿女,
欢腾跳跃,采花摘果。
我们来感受,
大自然真切的呼吸,
重拾书本外的童年。
(1)理解词语。
①流光溢彩:______。
②真切:______。
(2)想象一下,如果你来到夜空会看到什么?又会跟月亮星星说些什么?画一画,写一写。
我的画儿:我的话:
22.课内阅读。
静夜思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写出诗中的一对反义词。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 )。
23.读诗歌填空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这首诗里面写了四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______。
13.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
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
才能有创造。
一切创造靠劳动,
劳动要靠手和脑。
(1)人的两件宝贝是______和______。
(2)人们用双手干什么?
(3)人们用大脑干什么?
(4)诗中写景寓哲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8.读儿歌,回答问题。
huà
wǒ shì yì mínɡ xiǎo huà jiā,
ɡěi zán dì qiú huà zhānɡ huà.
huà lán tiān,huà bái yún,
huà lǜ cǎo,huà hónɡ huā,
zài huà yì zhī xiǎo niǎo jiào zhā zhā.
六只小鸟叫喳喳。
七条鱼,八只虾,
九条小虫慢慢爬。
十个数字真有趣,
小朋友们笑哈哈。
(1)文中共出现了哪几个数字?
(2)填一填
______头牛______只小羊______条鱼______个数字
11.默写古诗《春日偶成》并完成习题。
春日偶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哥哥嘴上说“糟糕“,脸上却欢喜、兴奋和骄傲是因为( )。
3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你是这样的人
宋小明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
在你的胸前写下,
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
1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这首诗描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一系列自然景物,请你也像二、三句那样用四个字来概括第一、四句:______、深树黄鹂、春潮晚雨、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