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电流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电动机电流计算

电动机电流计算

电动机电流计算引言电动机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动力设备,其运行所需要的电流大小直接影响到其性能和工作效率。

准确计算电动机所需的电流对于设计和运行电动机的系统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电动机的电流,并提供一个电流计算的示例。

电动机电流的计算方法电动机的电流计算涉及到许多因素,包括电源电压、电动机功率因素、额定功率和额定电流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电动机电流计算方法。

方法一:直接计算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计算电动机的电流。

这种方法适用于单相电动机或者三相电动机的简单情况。

计算公式如下:电流 = 功率 / (电压 * 功率因素)其中,功率单位为瓦特(W),电压单位为伏特(V),功率因素为无量纲。

方法二:功率因数法功率因数是电动机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计算电动机电流的关键因素。

功率因数表示电动机的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间的比值。

计算电动机的电流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功率因数来确定有功功率,然后再通过公式计算电流。

计算公式如下:电流 = 有功功率 / (电压 * 功率因数)其中,有功功率单位为瓦特(W),电压单位为伏特(V),功率因数为无量纲。

方法三:额定电流法额定电流是指电动机在额定工况下所需的电流值。

电动机额定电流通常在电机铭牌上标明。

根据额定电流的数值,我们可以简单地计算出电动机在不同电压下所需的电流。

计算公式如下:电流 = (额定电流 / 额定电压) * 电压其中,额定电流单位为安培(A),额定电压单位为伏特(V),电流单位为安培(A)。

电动机电流计算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电动机电流计算的方法和步骤,下面将通过一个示例来进行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个三相电动机,其额定功率为5千瓦(kW),额定电流为8安培(A),电压为380伏特(V),功率因数为0.85。

我们将按照以上三种方法来计算电动机的电流。

1.使用方法一进行计算:根据公式,我们可以得到:电流 = 功率 / (电压 * 功率因数) = 5000 / (380 * 0.85) ≈ 16.36 安培(A)2.使用方法二进行计算:根据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有功功率 = 功率因数 * 视在功率 = 0.85 * 5000 = 4250 瓦特(W)电流 = 有功功率 / (电压 * 功率因数) = 4250 / (380 * 0.85) ≈ 14.76 安培(A)3.使用方法三进行计算:根据公式,我们可以得到:电流 = (额定电流 / 额定电压) * 电压 = (8 / 380) * 380 = 8 安培(A)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该示例中,三种方法得到的电动机电流的值相差较大。

电机额定电流计算

电机额定电流计算

电机额定电流计算电机的额定电流是指电机正常运行时所需要的电流大小。

额定电流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机的运行情况,并为电机的选择、安装和使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电机的额定电流计算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种情况。

直流电机的额定电流计算非常简单,根据电机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即可计算出额定电流。

计算公式如下:额定电流(A)=额定功率(W)/额定电压(V)例如,一台额定功率为1000W,额定电压为220V的直流电机,其额定电流为:额定电流=1000W/220V≈4.55A交流电机的额定电流计算相对复杂一些,计算公式如下:额定电流(A)=额定功率(W)/(√3×额定电压(V)×功率因数)其中,功率因数是指电机的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一般情况下,功率因数可以取0.8到0.9之间的数值。

例如,一台额定功率为1000W,额定电压为380V,功率因数为0.85的交流电机,其额定电流为:额定电流=1000W/(√3×380V×0.85)≈2.93A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计算的是电机的额定电流。

电机在启动时可能会有启动电流峰值,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额定电流,并考虑启动时的额外电流需求。

对于多台电机同时运行的情况,需要将所有电机的额定电流进行累加,以得到总的电流需求。

除了额定电流,还有一个重要的参数是短时额定电流,也叫过载电流。

短时额定电流是指电机能够承受的短时间内的额定电流,一般是额定电流的1.5到2倍。

短时额定电流的计算需要结合具体的电机类型、设计和使用条件进行。

总之,电机的额定电流计算是电机选择和使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合理计算额定电流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电机、设计合理的电路和保护装置,确保电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动机额定电流计算公式

电动机额定电流计算公式

电动机额定电流计算公式
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是指电动机在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下所需要的电流
大小。

额定电流是电动机设计和制造时确定的一个参数,用于选用适当的
电源和电气设备以及保护电动机和电路的安全运行。

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计算公式如下:
额定电流(A)=额定功率(W)/(3×额定电压(V)×功率因数)
其中,额定功率是指电动机连续运行时的功率输出,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额定电压是指电动机设计和制造时设置的电源电压,通常以伏特(V)为单位;功率因数是指电动机的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通常用
符号cosφ表示。

额定功率、额定电压和功率因数是由电动机的设计要求决定的。

对于
给定的电动机,这些数值通常可以从电动机的技术规格书或电动机的名称
牌上找到。

需要注意的是,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只是电动机的设计参数,实际运行
时的电流可能会受到负载变化、电源电压波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电动机的过载能力、电气设备的合
理选配以及保护措施的设置,以确保电动机和电路的安全运行。

电机的额定电流计算公式

电机的额定电流计算公式

电机的额定电流计算公式电机,这玩意儿在咱们的生活中可太常见啦!从工厂里的大型机器,到家里的小电器,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要想弄清楚电机的额定电流怎么算,咱们得一步步来。

先来说说什么是电机的额定电流。

这就好比一个人能承受的最大工作量,超过了就累得不行,电机也是一样,额定电流就是它正常工作时能承受的电流大小。

那怎么算这个额定电流呢?其实有个简单的公式:额定电流(I)=电机功率(P)÷(1.732 ×电机电压(U)×功率因数(cosφ)×效率(η))。

咱来详细说说这里面的每一项。

电机功率,就是电机干活的能力大小,单位一般是千瓦(kW)。

电机电压,常见的有 220V 和 380V 两种。

功率因数和效率呢,这俩家伙稍微有点复杂。

功率因数反映了电机对电能的利用效率,一般在 0.8 左右;效率则表示电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能力,通常也在 0.8 到 0.9 之间。

给您举个例子吧,就说我前段时间去一个工厂,他们有一台电机,功率是 5.5kW,电压是 380V,功率因数是 0.85,效率是 0.9。

那咱们来算算它的额定电流。

先把数值代入公式:I = 5500 ÷(1.732 × 380 × 0.85 × 0.9),经过一番计算,得出的额定电流大概是 10.5A 左右。

这就好比咱们知道了一个人的饭量,就能合理安排他的饮食,对于电机来说,知道了额定电流,就能给它提供合适的电源,保证它正常稳定地工作。

再说说在实际应用中,要是电流超过了额定电流会怎么样。

这就好比让一个人干远超他能力的活,他肯定累得够呛,甚至会病倒。

电机也一样,电流过大,电机就会发热,严重的话还会烧毁。

所以,准确计算电机的额定电流非常重要。

另外,还有些特殊情况得注意。

比如说,电机启动的时候,电流会比额定电流大很多,这就像汽车刚启动时耗油多一样。

还有,不同类型的电机,计算公式可能会有些小差别,这就得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公式啦。

三相电机和单相电机电流计算公式

三相电机和单相电机电流计算公式

三相电机和单相电机电流计算公式
三相电机电流计算公式:
对于三相电机的电流计算,需要考虑功率因数、电压、功率和总电流之间的关系。

三相电机的电流计算公式如下:
1.无功功率情况下的电流计算:
I=P/(√3*U*PF)
其中,I表示三相电机的电流,P表示三相电机的有功功率,U表示电压,PF表示功率因数。

2.有功功率情况下的电流计算:
I=P/(√3*U)
其中,I表示三相电机的电流,P表示三相电机的有功功率,U表示电压。

3.满载电流情况下的电流计算:
I=P/(√3*U*PF*EFF)
其中,I表示三相电机的电流,P表示三相电机的有功功率,U表示电压,PF表示功率因数,EFF表示效率。

4.功率因数的计算:
PF=P/(S*√3)
其中,PF表示功率因数,P表示三相电机的有功功率,S表示三相电机的视在功率。

单相电机电流计算公式:
对于单相电机,电流计算的公式相对简单。

1.有功功率情况下的电流计算:
I=P/(U*PF)
其中,I表示单相电机的电流,P表示单相电机的有功功率,U表示电压,PF表示功率因数。

2.满载电流情况下的电流计算:
I=P/(U*PF*EFF)
其中,I表示单相电机的电流,P表示单相电机的有功功率,U表示电压,PF表示功率因数,EFF表示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公式是一般性的计算公式,具体的情况可能会有差异,例如不同型号的电机可能具有不同的参数,而且还需要考虑电机的额定电流、电机的功率因数、电机的效率等因素。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电机参数和要求来进行计算。

电机输出电流电压计算公式

电机输出电流电压计算公式

电机输出电流电压计算公式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家用设备中。

在电机运行过程中,我们通常需要计算其输出的电流和电压,以便进行电气系统设计和故障诊断。

本文将介绍电机输出电流和电压的计算公式,并讨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应用。

电机输出电流计算公式。

电机输出电流是指电机在工作时输出的电流大小,通常用来评估电机的负载能力和电气系统的稳定性。

电机输出电流的计算公式如下:I = P / (U cosφ)。

其中,I表示电机输出电流,单位为安培(A);P表示电机输出功率,单位为瓦特(W);U表示电机的输出电压,单位为伏特(V);cosφ表示功率因数,是一个无量纲的数值,通常在0到1之间。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电机输出电流与输出功率、输出电压和功率因数有关。

当输出功率增大或输出电压增大时,电机输出电流也会增大;而功率因数则反映了电机的负载特性,当功率因数较小时,电机输出电流也会增大。

电机输出电压计算公式。

电机输出电压是指电机在工作时输出的电压大小,通常用来评估电机的电气性能和输出功率。

电机输出电压的计算公式如下:U = P / (I cosφ)。

其中,U表示电机输出电压,单位为伏特(V);P表示电机输出功率,单位为瓦特(W);I表示电机输出电流,单位为安培(A);cosφ表示功率因数,是一个无量纲的数值,通常在0到1之间。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电机输出电压与输出功率、输出电流和功率因数有关。

当输出功率增大或输出电流增大时,电机输出电压也会增大;而功率因数则反映了电机的负载特性,当功率因数较小时,电机输出电压也会增大。

实际应用和意义。

电机输出电流和电压的计算公式在电气系统设计和故障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计算电机输出电流和电压,可以评估电机的负载能力和电气性能,从而确定电机的适用范围和工作条件。

其次,通过监测电机输出电流和电压,可以及时发现电机运行中的故障和问题,保障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机电流计算

电机电流计算

1、电机电流计算:对于交流电三相四线供电而言,线电压是 380,相电压是 220,线电压是根号 3 相电压对于电动机而言一个绕组的电压就是相电压,导线的电压是线电压(指 A 相 B 相 C 相之间的电压,一个绕组的电流就是相电流,导线的电流是线电流当电机星接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根号 3 相电压。

三个绕组的尾线相连接,电势为零,所以绕组的电压是 220 伏当电机角接时:线电流=根号 3 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

绕组是直接接 380 的,导线的电流是两个绕组电流的矢量之和功率计算公式 p=根号三 UI 乘功率因数是对的用一个钳式电流表卡在 A B C 任意一个线上测到都是线电流三相的计算公式:P=1.732×U×I×cosφ(功率因数:阻性负载=1,感性负载≈0.7~0.85 之间,P=功率:W)单相的计算公式:P=U×I×cosφ空开选择应根据负载电流,空开容量比负载电流大 20~30%附近。

啊,公式是通用的:P=1.732×IU×功率因数×效率(三相的)单相的不乘 1.732(根号 3)空开的选择一般选总体额定电流的 1.2-1.5 倍即可。

经验公式为:380V 电压,每千瓦 2A,660V 电压,每千瓦 1.2A,3000V 电压,4 千瓦 1A,6000V 电压,8 千瓦 1A。

3KW 以上,电流=2*功率;3KW 及以下电流=2.5*功率2 功率因数(用有功电量除以无功电量,求反正切值后再求正弦值)功率因数 cosΦ=cosarctg(无功电量/有功电量)视在功率 S有功功率 P无功功率 Q功率因数 cos@(符号打不出来用@代替一下)视在功率 S=(有功功率 P 的平方+无功功率 Q 的平方)再开平方而功率因数 cos@=有功功率 P/视在功率 S3、求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请详细说明下。

电流计算公式

电流计算公式

各种电机额定电流的计算1、电机电流计算:对于交流电三相四线供电而言,线电压是380,相电压是220,线电压是根号3相电压对于电动机而言一个绕组的电压就是相电压,导线的电压是线电压(指A相B相C相之间的电压,一个绕组的电流就是相电流,导线的电流是线电流当电机星接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根号3相电压。

三个绕组的尾线相连接,电势为零,所以绕组的电压是220伏当电机角接时:线电流=根号3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

绕组是直接接380的,导线的电流是两个绕组电流的矢量之和功率计算公式p=根号三UI乘功率因数是对的用一个钳式电流表卡在A B C任意一个线上测到都是线电流三相的计算公式:P=1.732×U×I×cosφ(功率因数:阻性负载=1,感性负载≈0.7~0.85之间,P=功率:W)单相的计算公式:P=U×I×cosφ空开选择应根据负载电流,空开容量比负载电流大20~30%附近。

啊,公式是通用的:P=1.732×IU×功率因数×效率(三相的)单相的不乘1.732(根号3)空开的选择一般选总体额定电流的1.2-1.5倍即可。

经验公式为:380V电压,每千瓦2A,660V电压,每千瓦1.2A,3000V电压,4千瓦1A,6000V电压,8千瓦1A。

3KW以上,电流=2*功率;3KW及以下电流=2.5*功率2功率因数(用有功电量除以无功电量,求反正切值后再求正弦值)功率因数cosΦ=cosarctg(无功电量/有功电量)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功率因数cos@(符号打不出来用@代替一下)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的平方+无功功率Q 的平方)再开平方而功率因数cos@=有功功率P/视在功率S3、求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请详细说明下。

(变压器为单相变压器)另外无功功率的降低会使有功功率也降低么?反之无功功率的升高也会使有功功率升高么?答:有功功率=I*U*cosφ即额定电压乘额定电流再乘功率因数单位为瓦或千瓦无功功率=I*U*sinφ,单位为乏或千乏.I*U 为容量,单位为伏安或千伏安.无功功率降低或升高时,有功功率不变.但无功功率降低时,电流要降低,线路损耗降低,反之,线路损耗要升高.4、什么叫无功功率?为什么叫无功?无功是什么意思?答:无功功率与功率因数许多用电设备均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如配电变压器、电动机等,它们都是依靠建立交变磁场才能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电机额定电流的计算1、电机电流计算:对于交流电三相四线供电而言,线电压是380,相电压是220,线电压是根号3相电压对于电动机而言一个绕组的电压就是相电压,导线的电压是线电压(指A相 B相 C相之间的电压,一个绕组的电流就是相电流,导线的电流是线电流当电机星接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根号3相电压。

三个绕组的尾线相连接,电势为零,所以绕组的电压是220伏当电机角接时:线电流=根号3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

绕组是直接接380的,导线的电流是两个绕组电流的矢量之和功率计算公式 p=根号三UI乘功率因数 是对的用一个钳式电流表卡在A B C任意一个线上测到都是线电流三相的计算公式:P=1.732×U×I×cosφ(功率因数:阻性负载=1,感性负载≈0.7~0.85之间,P=功率:W)单相的计算公式:P=U×I×cosφ空开选择应根据负载电流,空开容量比负载电流大20~30%附近。

啊,公式是通用的:P=1.732×IU×功率因数×效率(三相的)单相的不乘1.732(根号3)空开的选择一般选总体额定电流的1.2-1.5倍即可。

经验公式为:380V电压,每千瓦2A,660V电压,每千瓦1.2A,3000V电压,4千瓦1A,6000V电压,8千瓦1A。

3KW以上,电流=2*功率;3KW及以下电流=2.5*功率2功率因数(用有功电量除以无功电量,求反正切值后再求正弦值)功率因数cosΦ=cosarctg(无功电量/有功电量)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功率因数cos@(符号打不出来用@代替一下)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的平方+无功功率Q 的平方) 再开平方而功率因数cos@=有功功率P/视在功率S3、求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请详细说明下。

(变压器为单相变压器)另外无功功率的降低会使有功功率也降低么?反之无功功率的升高也会使有功功率升高么?答:有功功率=I*U*cosφ 即额定电压乘额定电流再乘功率因数单位为瓦或千瓦无功功率=I*U*sinφ,单位为乏或千乏.I*U 为容量,单位为伏安或千伏安.无功功率降低或升高时,有功功率不变.但无功功率降低时,电流要降低,线路损耗降低,反之,线路损耗要升高.4、什么叫无功功率?为什么叫无功?无功是什么意思?答:无功功率与功率因数许多用电设备均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如配电变压器、电动机等,它们都是依靠建立交变磁场才能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为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而需要的电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因此,所谓的"无功"并不是"无用"的电功率,只不过它的功率并不转化为机械能、热能而已;因此在供用电系统中除了需要有功电源外,还需要无功电源,两者缺一不可。

无功功率单位为乏(Var)。

许多用电设备均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如配电变压器、电动机等,它们都是依靠建立交变磁场才能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为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而需要的电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因此,所谓的"无功"并不是"无用"的电功率,只不过它的功率并不转化为机械能、热能而已;因此在供用电系统中除了需要有功电源外,还需要无功电源,两者缺一不可。

在功率三角形中,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称为功率因数cosφ,其计算公式为:cosφ=P/S=P/[(P2+Q2)^(1/2)]P为有功功率,Q为无功功率。

在电力网的运行中,功率因数反映了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被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希望的是功率因数越大越好。

这样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可以降到最小,视在功率将大部分用来供给有功功率,从而提高电能输送的功率。

1 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1)大量的电感性设备,如异步电动机、感应电炉、交流电焊机等设备是无功功率的主要消耗者。

据有关的统计,在工矿企业所消耗的全部无功功率中,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占了60%~70%;而在异步电动机空载时所消耗的无功又占到电动机总无功消耗的60%~70%。

所以要改善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就要防止电动机的空载运行并尽可能提高负载率。

(2)变压器消耗的无功功率一般约为其额定容量的10%~15%,它的空载无功功率约为满载时的1/3。

因而,为了改善电力系统和企业的功率因数,变压器不应空载运行或长期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

(3)供电电压超出规定范围也会对功率因数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供电电压高于额定值的10%时,由于磁路饱和的影响,无功功率将增长得很快,据有关资料统计,当供电电压为额定值的110%时,一般无功将增加35%左右。

当供电电压低于额定值时,无功功率也相应减少而使它们的功率因数有所提高。

但供电电压降低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所以,应当采取措施使电力系统的供电电压尽可能保持稳定。

无功补偿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3种:低压个别补偿、低压集中补偿、高压集中补偿。

下面简单介绍这3种补偿方式的适用范围及使用该种补偿方式的优缺点。

(1)低压个别补偿:低压个别补偿就是根据个别用电设备对无功的需要量将单台或多台低压电容器组分散地与用电设备并接,它与用电设备共用一套断路器。

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电机同时投切。

随机补偿适用于补偿个别大容量且连续运行(如大中型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以补励磁无功为主。

低压个别补偿的优点是:用电设备运行时,无功补偿投入,用电设备停运时,补偿设备也退出,因此不会造成无功倒送。

具有投资少、占位小、安装容易、配置方便灵活、维护简单、事故率低等优点。

(2)低压集中补偿:低压集中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开关接在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侧,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根据低压母线上的无功负荷而直接控制电容器的投切。

电容器的投切是整组进行,做不到平滑的调节。

低压补偿的优点:接线简单、运行维护工作量小,使无功就地平衡,从而提高配变利用率,降低网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是目前无功补偿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3)高压集中补偿:高压集中补偿是指将并联电容器组直接装在变电所的6~10kV高压母线上的补偿方式。

适用于用户远离变电所或在供电线路的末端,用户本身又有一定的高压负荷时,可以减少对电力系统无功的消耗并可以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补偿装置根据负荷的大小自动投切,从而合理地提高了用户的功率因数,避免功率因数降低导致电费的增加。

同时便于运行维护,补偿效益高。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是不需要任何补偿设备投资,仅采取各种管理上或技术上的手段来减少各种用电设备所消耗的无功功率,这是一种最经济的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1)合理使用电动机;(2)提高异步电动机的检修质量;(3)采用同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消耗的有功功率取决于电动机上所带机械负荷的大小,而无功功率取决于转子中的励磁电流大小,在欠励状态时,定子绕组向电网"吸取"无功,在过励状态时,定子绕组向电网"送出"无功。

因此,对于恒速长期运行的大型机构设备可以采用同步电动机作为动力。

异步电动机同步运行就是将异步电动机三相转子绕组适当连接并通入直流励磁电流,使其呈同步电动机运行,这就是"异步电动机同步化"。

(4)合理选择配变容量,改善配变的运行方式:对负载率比较低的配变,一般采取"撤、换、并、停"等方法,使其负载率提高到最佳值,从而改善电网的自然功率因数。

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除了同步电机外,还有静电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以及静止无功发生器,这4种装置又称为无功补偿装置。

除电容器外,其余几种既能吸收容性无功又能吸收感性无功。

(1)同步电机:同步电机中有发电机、电动机及调相机3种。

①同步发电机:同步发电机是唯一的有功电源,同时又是最基本的无功电源,当其在额定状态下运行时,可以发出无功功率:Q=S×sinφ=P×tgφ其中:Q、S、P、φ是相对应的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角。

发电机正常运行时,以滞后功率因数运行为主,向系统提供无功,但必要时,也可以减小励磁电流,使功率因数超前,即所谓的"进相运行",以吸收系统多余的无功。

②同步调相机:同步调相机是空载运行的同步电机,它能在欠励或过励的情况下向系统吸收或供出无功,装有自励装置的同步电机能根据电压平滑地调节输入或输出的无功功率,这是其优点。

但它的有功损耗大、运行维护复杂、响应速度慢,近来已逐渐退出电网运行。

③并联电容器:并联电容器补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无功电源,由于通过电容器的交变电流在相位上正好超前于电容器极板上的电压,相反于电感中的滞后,由此可视为向电网"发?quot;无功功率:Q=U2/Xc其中:Q、U、Xc分别为无功功率、电压、电容器容抗。

并联电容器本身功耗很小,装设灵活,节省投资;由它向系统提供无功可以改善功率因数,减少由发电机提供的无功功率。

④静止无功补偿器:静止无功补偿器是由晶闸管所控制投切电抗器和电容器组成,由于晶闸管对于控制信号反应极为迅速,而且通断次数也可以不受限制。

当电压变化时静止补偿器能快速、平滑地调节,以满足动态无功补偿的需要,同时还能做到分相补偿;对于三相不平衡负荷及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由于晶闸管控制对电抗器的投切过程中会产生高次谐波,为此需加装专门的滤波器。

⑤静止无功发生器:它的主体是一个电压源型逆变器,由可关断晶闸管适当的通断,将电容上的直流电压转换成为与电力系统电压同步的三相交流电压,再通过电抗器和变压器并联接入电网。

适当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就可以灵活地改变其运行工况,使其处于容性、感性或零负荷状态。

与静止无功补偿器相比,静止无功发生器响应速度更快,谐波电流更少,而且在系统电压较低时仍能向系统注入较大的无功。

5、什么叫超前或滞后的无功功率?异步电动机运行时为什么从电网里吸收滞后的无功功率?答:感性电流就是超前电流,容性电流就是滞后电流。

无功功率比较抽象,它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率。

它不对外作功,而是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要建立磁场,就要消耗无功功率。

比如40瓦的日光灯,除需40多瓦有功功率(镇流器也需消耗一部分有功功率)来发光外,还需80乏左右的无功功率供镇流器的线圈建立交变磁场用。

由于它不对外做功,才被称之为“无功”。

无功功率的符号用Q表示,单位为乏(Var)或千乏(kVar)。

6、三相电机11KW的电机标有电流22.6A,如何计算?还有单相0.75KW标有4.5A转速为2860r\min.详细些最好,谢谢!答:三相电动机功率计算P=UI*功率因数(0.75)额定电流I=P/(U*0.75)/1.732=11/(0.38*0.75)/1.732=22.28A0.75KW单相(220V)计算为:.0.75/(0.22*0.75)=4.54A上面的0.22及第一条的0.38为电压的千伏,0.22KV=220V 0.38KV=380V 2860r/min 说的是电动机为二极电机每分钟的转速. 像1450转/分的为四极电机.主要是针对有不同要求转速情况下专门的电机的选型.像二极电机用在轴流风机和一些需要较高速度的设备上,四极普通电机常配减速机用变通流水线上和一些玻璃磨边磨角机上等等 ..这些你可以买专门的书学习下,会有较大的帮助7、问一下一台电机的瓦数如何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