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本田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本田汽车历史

本田汽车历史

本田汽车历史在汽车领域,本田从第一款车型推出至今,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

本田的产品大都具有节能环保、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等特点,如今其汽车的产量位列世界前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本田的事业历程。

1906年,宗一郎在日本滨松出生,他仅仅接受了10年正规教育,就在16岁时去到东京开始了汽修学徒生涯。

工作期间,宗一郎对汽车机械和赛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不仅打造赛车,还当起了车手。

工作6年后,在汽车修理行老板的帮助下,宗一郎在家乡开办了一家汽修分店。

他的生意很快步入了正轨并越做越大,但宗一郎并未满足,他开始扩展业务。

凭借在机械工程方面的创造天赋,宗一郎发明了替代木质轮圈的金属轮圈,并在1931年获得了专利。

拿着大笔的专利费,本田宗一郎于1934年创办了制造活塞环的东海精机公司,这是他第一次创业。

不过,由于工艺问题,东海精机制造的活塞环用不了多久就会坏掉,于是宗一郎决定重返校园,学习如何铸造活塞环。

1936年,宗一郎在一次赛车事故中受伤,自此结束了车手生涯,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业务中去。

到1937年,东海精机公司已经能够制造出耐用的活塞环了,不过其产品质量依旧不够理想。

当时,丰田公司向东海精机订购了5万个活塞环,但送检的50个样品中只有3个达到了丰田的检测标准。

之后几年,宗一郎不断改进活塞环的质量,并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其产品终于得到了丰田的认可。

1942年,丰田取得东海精机40%的股份,公司改名为东海精机重工。

1944年,宗一郎的工厂遭到了美国轰炸机的攻击,而在次年的日本中部地区地震中,其工厂再次蒙受巨大损失。

随着二战结束日本战败,宗一郎将东海精机重工剩余的60%股份也卖给了丰田。

一年后,年近40岁的本田宗一郎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战后的日本资源非常紧缺,汽车没有燃油上路,火车被迫超载运行并且经常停车,而崎岖不平的山路又使骑车人感到十分费力。

看到商机的本田宗一郎,收购了一批军方剩下的东发发电机,并将其改装成辅助发动机安装在自行车上。

广汽本田品牌介绍

广汽本田品牌介绍

广汽本田品牌介绍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2009年7月1日前公司名称为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于1998年7月1日成立,它由广州汽车集团公司和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合资经营,双方各占50%股份,合作年限为30年。

广汽本田占地面积为160万平方米,现有员工4800多人。

广汽本田目前的产品品种有第八代雅阁(Accord)轿车、新一代奥德赛(Odyssey)商务车、CITY(锋范)三厢轿车和Fit(飞度)两厢轿车。

2009年7月1日正式更名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在国内轿车项目中,广汽本田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少投入、快产出、滚动发展”的道路,经过3万、12万、24万阶段的工程改造,已经于2004年年初建立了24万辆的生产体制,并实现了日产1000台的目标。

广汽本田于2004年11月在增城市建立增产工厂,首期投资22亿元人民币,首期生产规模为年产12万辆,计划于2006年下半年正式投产。

通过建立增产工厂,更快更好地满足市场及广大顾客的需求。

广汽本田成立以来,产销量实现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2004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汽本田顺利实现20.2万辆的产销目标,2005年,广汽本田累计产销轿车23万台,比2004年增长13.9%;在国产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7.4%。

广汽本田现有员工7400多人(截至2010年12月底),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

拥有研究开发中心、排放试验室等强大技术研发力量和冲压、焊接、注塑、涂装、总装、整车检测等先进工艺生产车间,以及物流配送中心、综合培训中心等辅助设施。

目前,广汽本田已达到年产36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

生产的车型有03年全面换型的新一代雅阁(Accord)轿车系列、多人乘坐多功能轿车奥德赛(Odyssey)以及汇聚Honda最新技术的精巧型轿车Fit Saloon(飞度)。

在科技引创未来的时代,将技术优势发挥到极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广汽本田凭借强大而先进的国际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诠释对汽车制造的独到见解,为产品的卓越品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本田汽车简介

本田汽车简介

本田汽车公司(Honda)于1948年以生产自行车助力发动机起步的Honda,一直以“梦想”作为原动力,以“商品”的形式不断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更广泛的移动文化。

“尊重个性”、重视每一个人个性的观念,使Honda形成了推崇员工创造性、自由豁达的企业文化。

现在,Honda已经发展成为从小型通用发动机、踏板摩托车乃至跑车等各个领域都拥有独创技术,并不断研发、生产新产品的企业。

从创业之初,Honda一直本着“让世界各地顾客满意”的理念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

以“如何让当地顾客满意”为宗旨,不仅建立了为提供适合当地的商品及服务的广阔销售服务网络,还建立了在当地生产和研发新产品的一整套体制。

目前除日本之外,Honda在全世界29个国家拥有120个以上的生产基地,通过摩托车、汽车和通用产品,每年惠顾的客户多达1700万以上。

与此同时,Honda还积极地履行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义务,积极探索环保和安全的解决方案。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今,Honda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各项企业活动中努力把解决大气污染、降低CO2排放量、有效利用资源和能源等作为课题,为达到产品排放清洁化、降低燃料消耗、实现生产线的“绿色工厂化”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减少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提供移动文化的厂家,Honda不仅考虑乘员也考虑行人的安全,致力于生产安全性更高的产品。

同时,积极参与安全驾驶普及活动等各种解决交通系统问题的活动,为建设更加丰富的移动文化社会而不懈努力。

本田技术研究所是当今日本乃至世界汽车业的佼佼者。

在日本企业界,本田是技术和活力的代名词,也是日本大学生毕业后非常向往的就业目标。

[编辑]本田标识释义:本田宗一郎于1946年创建本田技研工业公司(即本田汽车公司),并用自己的姓氏作为公司的名称和商标。

“H”是“本田”汽车和“本田”摩托车的图形商标,是“本田”日文拼音“HONDA”的第一个大写字母。

本田汽车商标中的字母“HM”是“HONDA MOTOR”的缩写,在这两个字母上有鹰的翅膀,象征着“飞跃的本田的技术和本田公司前途无量。

本田honda发展史

本田honda发展史

本田honda发展史本田Honda发展史本田汽车成立于1948年,创始人是本田宗一郎。

自那以后,本田汽车就以其卓越的技术、高品质和可靠性而闻名于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本田汽车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领导者之一。

1957年,本田推出了第一款量产汽车——Honda Nisan,这也标志着本田汽车开始向国际市场拓展。

此后,本田汽车的总部逐渐从日本移至美国,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工厂和销售网络。

1976年,本田推出了一款具有重大意义的车型——Civic,这款车型标志着本田汽车正式进入全球汽车市场。

Civic车型不仅在日本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在美国市场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1982年,本田推出了另一款具有重大意义的车型——Integra,这款车型在保留了优秀性能的同时,还采用了更加先进的制造技术。

此后,本田汽车的性能不断提高,推出了多款备受瞩目的车型,如Accord、Honda V不能不说非常重大:text;text-align:center;啸马踏飞燕!mailto:**************.cn!如今,本田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领导者之一。

其总部位于美国洛杉矶,同时还在日本、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设有工厂。

本田汽车的产品线涵盖了轿车、SUV、卡车、摩托车等多种类型。

除了不断提升汽车性能和品质外,本田汽车还在环保和安全性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田汽车采用的VTEC技术,使得发动机在运转时能够实现最佳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同时,本田汽车还在安全性方面做出了重要努力,为汽车配备了多种安全系统,如防撞设计、安全气囊等。

总的来说,本田汽车的发展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

在未来的日子里,本田汽车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汽车品质,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秀的汽车产品。

本田汽车发展简史123

本田汽车发展简史123

本田汽车发展简史123背景介绍文化体系本田汽车历史目标及结果组织结构让我们走近本田…… 让我们走近本田……认识本田本田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本田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汽车产量和规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

产量和规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

1948年创立,创始人是传奇式人物本田宗一郎。

1948年创立,创始人是传奇式人物本田宗一郎。

年创立公司总部在东京,目前雇员总数达18万人左右。

公司总部在东京,目前雇员总数达18万人左右。

18万人左右现在,本田公司已是一个跨国汽车、现在,本田公司已是一个跨国汽车、摩托车生产销售集团。

它的产品除汽车、摩托车外,销售集团。

它的产品除汽车、摩托车外,还有发电机、农机等动力机械产品。

农机等动力机械产品。

本田车名源自本田车名源自1948年本田宗一郎创立的本田摩托车源自年本田宗一郎创立的本田摩托车公司。

公司。

即本田宗一郎的姓氏。

“ 本田” 即本田宗一郎的姓氏。

本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年代成立了商标设计研究组,从来自世界各地世纪80年代成立了商标设计研究组世纪年代成立了商标设计研究组,多件设计图稿中,确定了现在的三弦音箱式商标确定了现在的三弦音箱式商标,的2500 多件设计图稿中确定了现在的三弦音箱式商标,也就是带框的“ 。

也就是带框的“H”。

本田” 的第一个字母。

图案中的H 是“本田” 拼音Honda 的第一个字母。

这个标志体现出技术创新,职工完美和经营坚实的特点,这个标志体现出技术创新,职工完美和经营坚实的特点,同时还有紧张感和可以放松一下的轻松感。

同时还有紧张感和可以放松一下的轻松感本田汽车的规模和全球布局时点:时点:2021年日本国内产量海外产量北美(美国) 欧洲亚洲(中国) 其他全球产量汽车产量992,502 2,650,555 1,287,775 954,502 139,264 1,069,046 676,515 154,470 3,643,057产能占比27.24% 72.76% 35.35% 26.20% 3.82% 29.34% 18.57% 4.24% 100.00%同比去年118.00% 122.10% 124.90% 132.00% 184.30% 117.30% 112.40% 100.70% 120.90%本田发展史一、创办人本田宗一郎1906.11.17~1991. (1906.11.17~1991.8.5 )C 日本战后技术型企业家典型,类似SONY的盛田昭夫。

本田汽车的创业历程

本田汽车的创业历程

本田汽车的创业历程本田宗一郎虽然出身贫寒,却成为天才发明家,拥有470项发明和150多项专利。

创立了“HONDA(本田”品牌,今天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

他是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创造者之一。

被现代工业界誉为“亨利·福特以来惟一的最杰出最成功的机械工程企业家”。

企业类型汽车制造业。

成长记录现在,不知道“本田”的人恐怕不多,从本田摩托到本田汽车,它们奔跑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去了速度、激情和快乐。

本田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汽车产量和规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

而本田之所以会有今天的成就,必须感谢本田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

正是在这个天才发明家的带领下,本田才不断地前进,一直走在世界领先地位,有了今日的光荣。

而本田宗一郎则成为了整个日本的传奇人物,被称为“日本的福特”。

在贫寒中成长1906年11月7日,本田宗一郎出生在日本滨松市磐田郡光明村,父亲是个铁匠,宗一郎有8个弟妹,大家庭尽管很辛苦,但却充满了欢乐。

从小,宗一郎这个做大哥的,就得看护弟弟妹妹,但是他偏偏特别贪玩,因此没少挨骂。

父亲是个铁匠,因此很看重时间,所谓“趁热打铁”就是抓住最好时机下锤,这样打出的铁才是好铁。

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之下,宗一郎虽然调皮爱玩,但却逐渐养成了严守时间的习惯。

同时,在耳濡目染中,他对机车事业产生了兴趣,小时候,当他第一次看到汽车时,简直入了迷,他的传记里记载了这件事:我忘了一切地追着那部汽车,我深深地受到震动,虽然我只是个孩子,我想就在那个时候,有一天我要自己制造一部汽车的念头已经启动了……宗一郎并不想在农村呆一辈子,他早就下了决心,小学毕业后就到东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刚好这时他在父亲订的一份《自行车世界》杂志上,看到了一则招工广告,于是说服了双亲,去信应聘,通知书很快就寄来了。

毕业典礼一结束,宗一郎马上随父亲到东京去了。

繁华的东京大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

早在8年前宗一郎就见过汽车,但8年后,他对汽车的向往仍不减当年。

本田HONDA

本田HONDA

本田本田讴歌本田汽车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成立时间:1948年9月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法人代表:董事兼社长伊东孝绅总部:东京简介:本田株式会社(ホンだ会社)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汽车产量和规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

1948年创立,创始人是传奇式人物本田宗一郎。

公司总部在东京,雇员总数达18万人左右。

现在,本田公司已是一个跨国汽车、摩托车生产销售集团。

它的产品除汽车摩托车外,还有发电机、农机等动力机械产品。

为了给全世界的顾客提供喜悦,本田在1963年开始发展汽车业务,向新的领域发起挑战。

1968年本田小型汽车N系类在日本国内销量第一,到1995年汽车全球累计产量突破3000万辆,1999年推出混合动力汽车“Insight”1991年在美国市场上的销量已超过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名列第三,在1965年墨西哥举办的世界F1汽车大赛上一举夺冠,并在第二年的F2汽车大赛上取得胜利;更令本田辉煌的是在1967年取得了11冠军。

汽车的产量和规模也排名世界十大厂家之列。

2008年度(08年4月~09年3月)的全球汽车销售业绩351.7万辆,2003年本田全球汽车累计产量突破5000万辆,作为日本汽车企业,在美国的汽车累计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本田汽车在中国:Honda从1982年起开始与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合作生产摩托车。

1997年与广州汽车集团和东风汽车公司签订乘用车合资事业(广州乘用车项目)基本协议开始生产汽车。

1994年12月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公司)成立1997年11月与广州汽车集团和东风汽车公司签订乘用车合资事业(广州乘用车项目)基本协议1998年7月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成立1999年月广州本田雅阁(Accord)投产2001年4月广州本田雅阁(Accord)V6投产2002年4月广州本田奥德赛(Odyssey)投产2003年1月广州本田03款全新雅阁(Accord)投产2003年2月广州本田完成年产12万辆产能扩大工程2003年7月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9月广州本田飞度(Fit saloon)投产2003年9月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1月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执行中国总部功能2004年4月东风Honda投产CR-V2004年8月本田生产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9月广州本田飞度(Fit)投产2005年4月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投产2005年6月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首批Jazz汽车开始出口欧洲2005年9月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12月本田生产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2006年3月广州本田思迪(City)投产2006年4月东风Honda投产Civic2006年6月广州本田雅阁(Accord)累计产量突破50万辆2006年9月广州本田增城工厂投产,总产能达到36万辆2006年9月Acura(讴歌)品牌TL和RL轿车开始进口中国2007年3月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开业投产2007年4月Acura MDX开始进口中国东风Honda发布新世代CR-V2007年4月广州本田成立全资子公司广州本田汽车研发有限公司2007年6月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Jazz累计生产5万辆2007年11月东风Honda开始进口销售混合动力车型Civic Hybrid2008年1月广州本田全新第八代雅阁(Accord)上市2008年7月广州本田全新FIT上市2008年11月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Jazz累计出口10万辆2008年12月广州本田全新CITY锋范上市2008年12月全新一代Acura TL进口中国2009年9月东风Honda高端运动型轿车思铂睿(SPIRIOR)上市广汽本田全新奥德赛(Odyssey)上市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成立时间:1998年7月投产时间:1999年3月注册资金:2亿8,329万美元出资比例: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40%1990年,第四代雅阁正式升任中级豪华车,1992年本田公司正式开始在大陆销售第四代雅阁轿车,也有一些通过其他渠道进入。

本田汽车历史发展史

本田汽车历史发展史

本田汽车历史发展史
本田汽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当时本田宗一郎创立了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早期,本田专注于摩托车和汽车发动机的研发和生产,尤其是发动机的制造。

在1963年,本田开始推出自己的汽车产品,从最初的S500跑车到后来的N360、N600等小型车。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本田不断拓展其产品线,并成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

在1970年代,本田推出了Accord车型,这是一款中型轿车,很快就成为了美国市场的畅销车型。

随后,本田推出了Civic 车型,这是一款小型车,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在1980年代,本田开始进军豪华车市场,推出了Legend和Acura 品牌。

这些车型在本田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并且使本田成为了一家具有影响力的汽车制造商。

进入21世纪,本田继续推出新的车型和技术。

例如,本田推出了CNG(压缩天然气)动力系统,以及应用于汽车上的燃料电池技术。

此外,本田还在混合动力和电动车领域进行了大量研发和投入。

总的来说,本田汽车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创新和进步的历史。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本田会继续推出更多创新的产品和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汽本田发展历史
上市时间:1999年
国内发展:1999年刚开始生产时,引进的就是在美国市场刚推出几个月的新版雅阁。

在营销网络方面,广州本田在国内率先推行
4S营销理念,打造了国内第一个以4S店为主体的汽车销售服务网络。

2003年1月15日,与世界同步全面换型的广州本田新一代雅阁(Accord)轿车在2.4i—VTEC隆重下线。

时至2006年,改款后的06款雅阁畅销势头依然不减。

2008年,广州本田将推出雅阁第八代。

原型车:Accord第六代
原型车简介:
1976年第一代
第一代雅阁诞生于石油危机和废气排放标准大幅度提高的大背景下。

这款中型轿车以低油耗为设计初衷,发动机结合当时先进的CVCC技术,Honda matic自动换档变速箱,速度感应式转向系统,强调直接的驾驶感受。

外形设计具有70年代日本车流行的简约和动感风格。

最初发布的车型为1600掀背版,在1977年加推四门轿车版。

第一代雅阁除了日本本土业绩突出外,北美市场也表现不俗。

1981年第二代
设计风格基本延续第一代,但融入更多中高级车理念。

新车轴距较第一代增加8mm,但是总车长短了5mm,车内空间更大,车厢细
节更加完善。

技术方面,12气门横流(cross-flow)发动机结合程序控制燃油喷射技术(PGM-FI),可锁止的Honda matic自动变速箱已经升级到四前速,性能优势逐渐显露。

这一代雅阁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除了在日本生产外,1982年开始于美国俄亥俄州本田工厂生产,成为第一辆在美国生产的日本品牌汽车。

1985年第三代
第三代雅阁在保持宽敞车内空间的同时,外观设计更呈流线型,翻盖头灯是这一代雅阁主要特征,时代感浓烈。

各项性能标准均以“Sporty”为主题进行开发,在前置前驱车中首次采用了四轮双叉臂悬挂,弯道表现优异,四轮碟刹、三通道数字控制四轮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都是标准装备,双门轿跑车型在车系中占据的比重也显著加大。

第三代雅阁已有少量进口到中国,发动机、行驶性能等按照中国的使用环境作了调整。

1989第四代
第四代雅阁的开发命题是“90年代轿车应如何设计”,本田从零开始思考汽车的本质功能,彻底追求“以人为本”的理念。

技术方面,加入了四轮转向(4WS),发动机内部次级平衡杆,行车以兼顾性能与舒适为诉求,电动门窗、电动后视镜、自动巡航等一系列电子装备一应俱全。

在保留轿车、Coupe车型外还首次提供了旅行车版(Wagon)。

1992年,改款雅阁正式在中国销售。

1993第五代
这代雅阁除了全力追求世界水平的安全、节能、环保设计、驾驶乐趣
外,还将重点放在树立轿车的全新形象上。

新车造型设计融合了欧洲风格,尤其短促的车尾更加动感。

全新2.2升VTEC发动机配以电控四速变速箱是当年雅阁主力车型。

装备维持雅阁车系的一贯高标准。

1994年,第五代雅阁少量投放中国市场,考虑到中国用户的需求增加了2.2L自排真皮款式。

第五代雅阁为国内最常见的日本车,美规雅阁在同级车中也奠定了霸主地位。

1998年第六代
发展至此,雅阁已经成为一部世界车型,因此“开发符合世界各地不同需求的通用柔性平台”成为第六代雅阁的主题,务求在技术、安全方面都有高度的适应性。

新车尺寸进一步增大,2.3升VTEC发动机仍然是主力,3.0升车型走高性能路线,后悬挂采用五连杆双叉臂,行车舒适性得以增强。

EPS (电控动力转向)、VGR(可变转向齿比),以及带手动模式的4速自动变速器(S-matic)都是这一代电子装备的亮点。

在美国市场的销售情况极佳。

1999年,广州本田开始国产此车型,成为本田扎根中国的良好开端,并且是当时国内市场车型最新、技术最先进的中级轿车。

2003年第七代
新一代雅阁在性能、设计上全面超越过往车型,造型风格上糅合了欧式的简练和美式的霸气,较过往的日本车型都显饱满。

发动机进化到i-VTEC系列,动力表现更加全面。

五连杆双横臂独立悬挂被认为是运动、舒适性兼顾的最好设定,TCS牵引力控制系统成为车型标配。

第七代雅阁在中国迅速投产,取代了依然热销的第六代车型,投产后立
即热销,创下连续19个月同级车销量冠军纪录。

2008年第八代
第八代雅阁的开发设计理念是“Advanced-Powerful”,意味着“前瞻科技和激越力量”完美融合,根据这种理念,本田技研汇聚最新技术,开发了全新的技术平台,从而在空间设计、安全性、动力性能、操控性以及环保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对本田全球DNA的最完美的诠释。

第八代雅阁全面超越突破自我,自诩为“史上最强雅阁”。

第八代雅阁是本田技术的集大成者的完美体现,是雅阁31年品牌历史的巅峰之作。

除了在技术全面领先对手,无论从外形和空间的尺寸大小,还是配置的豪华程度等诸多方面都超越了同级在造型方面,第八代雅阁遵循“刚劲有力”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大气、高档、先进、尊贵的设计方向,前脸的设计更具英气,棱角形的大灯和进气隔栅、外张的翼子板等,展现出动感干练的气质。

特别是车身侧面贯穿首尾的那条腰线,就像中的一撇,遒劲有力,却不乏动感,令人过目难忘。

本文资料均可编辑,只适合个人使用,不能用于商业。

资料一般需要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主要目的在于给您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灵感,而非直接供您使用。

仅此提醒,最好的一定是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