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单复句区分问题的理论困惑与认知策略
汉语单复句区分问题的理论困惑与认知策略

单复句区分标准内容提要: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指出:“单句复句的划分是讲汉语语法叫人挠头的问题之一。
”那究竟什么是单句和复句?单句和复句的区别标准是什么?这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自一九五七年在《中国语文》上展开讨论以来,许多语法学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并提出这样或那样的区分标准,如结构标准、意义关系标准、停顿标准、语言标准等。
多数语法学家认为:结构标准应作为主要标准。
“因为语法是研究语言的结构的,单句也好,复句也好,都是语言的结构单位,研究它们的不同,必须从结构入手。
”[1]然而,就是“结构标准”,各个语法学者的提法和理解也不尽相同,没有一个一致的观点,分析起来各式各样。
一个句子在这种著作中划为单句,在另一种著作里又划为复句,对单复句的区分依然是一笔“糊涂帐”。
下面,对各种“结构标准”的提法,谈点初浅的认识关键字:结构划分停顿标准关联词意义关联区分单句与复句有两个最重要的方法:一是分析结构中心;二是分析结构体系。
结构中心是指句子的主谓结构,单句只有一套主谓结构,复句有两套以上的主谓结构;逻辑关系是指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分句与分句之间意义上的联系。
而界定谓语中心语的统辖区间,区分紧缩句与连动句的不同,注意关联词与兼类词的语法功能,注意标点的运用,则有助于我们正确区分单句和复句。
单复句区分问题是困扰现代汉语语法学界半个多世纪的难题之一.语法学家们曾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区分标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有不少问题未取得共识.一,单复句区分的结构标准复句是有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分居构成。
结构标准主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复句并不一定复杂,而是复合。
只要有两个以上独立的分句,无论长短或复杂程度,都为复句;否则,在复杂也还是单句。
举例如下:1、雨停了,彩虹出来了。
(复句)2、小朋友多吃点水果好。
(单句)第二,构成复句的基本单位是分句。
可以是主谓句,也而已是非主谓句。
例如:1、大家学习虽然很警长,可是很愉快。
在现代汉语中如何准确区分单句和复句

在现代汉语中,准确区分单句和复句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
单句和复句在语法结构和语义意义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准确地划分单句和复句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表达语言的准确性,避免歧义和误解。
引言概述:单句和复句是中文句子的两种基本结构形式。
单句是由一个主谓结构组成的完整句子,它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复句由两个或更多个单句组成,其中每个单句都有自己的主谓结构,但它们之间有特定的关系连接起来。
准确区分单句和复句对于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正文内容:一、单句的特点1.单一主语和谓语单句通常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构成,它们可以直接表达主体的动作、状态或描述。
2.完整的意思单句能够独立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需要依赖其他句子。
3.不含有连接词单句通常不含有连接词,因为它们不需要与其他句子进行关联。
二、复句的特点1.由多个分句组成复句由两个或多个单句构成,称为主句和从句。
主句是复句的核心,从句则是主句的补充或修饰。
2.存在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复句中的主句和从句之间存在特定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比较关系、条件关系等。
这种关系通过连接词或标点符号来表示。
3.从句的结构与单句相同从句具有与单句相同的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
但从句通常需要通过连接词引导。
三、单句和复句的区别1.结构上的区别单句通常由一个主谓结构构成,而复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
2.完整性的区别单句能够独立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复句需要主句和从句之间的关系来构成完整的句子。
3.联系词的区别单句通常不含有连接词,而复句使用连接词来标识主句和从句之间的关系。
四、如何准确区分单句和复句1.分析句子结构我们需要分析句子的结构,确定是否存在主句和从句。
主句是句子的核心,从句是主句的补充或修饰。
2.辨别连接词我们需要辨别是否存在连接词。
连接词可以是连词、关联词、倒装词等,通过连接词确定主句和从句之间的关系。
3.理解句子的意义我们需要理解句子的意义,判断句子是否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对汉语复句基本问题的再认识

对汉语复句基本问题的再认识[摘要]汉语是否存在复句是汉语复句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清楚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汉语的特点,也有助于我们开展对汉语复句的深入研究。
本文着重从复句与单句、句群的关系上重新认识现代汉语复句这一句类,并对上古汉语复句的基本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汉语;上古汉语;复句;基本问题人们在日常交际中离不开对句子的使用。
言语表达上,句子是言语的最小的完整的单位,也就是具有基本结构特点的不可分割的言语单位。
表达内容上,句子是以逻辑判断为基础的表达人们的思想、感觉、感情、意志的语言状态,不是纯粹的表象的表达。
表现形式上,句子是语法结构的最大的统一体。
可以说句子一方面具有表现逻辑判断的完整的意义的作用,一方面又具有表达这种完整的意义的语法规则,特殊的语法形式。
语法研究中,一些学者从句类角度将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而一些学者不认为汉语存在单复句。
如孙良明认为区分汉语单复句是因袭、套用印欧语语法而来的,不符合汉语语法实际。
[1][2][3]汉语没有单复句之分,汉语语法单位不存在分句一级,一切结构复杂的句子皆是短语(词组)套短语或短语加短语组成。
并将一切所谓“复句”结构看作是“关系结构”,将一切所谓“复句”看作是“关系短语”构成的关系结构句,分析其中的种种逻辑语义关系及每种关系的构成条件与表现形式特点。
一、现代汉语复句的基本问题那么现代汉语到底有没有单复句呢,我们试着从汉语的语言实际出发重新认识这一问题。
以下是人民日报一篇评论的部分内容:(1)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最锻炼人的舞台在基层。
2.基层蕴藏着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资源,到了基层,就有了报道的素材,就有了思想的火花,就有了写不完的故事。
3.不下基层不行,下了基层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也不行,只有到了“深水区”,才能抓到“大活鱼”。
4.让我们走出高楼大厦,到改革开放前沿去,到普通民众中间去,挖掘现实素材,采写现场报道,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提炼报道主题,以深厚的生活积淀丰富报道内涵,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公信力、吸引力、感染力,书写这是时代最动人的篇章。
单复句研究

关于单复句的辨析——强化语法教学谈之一魏贻惠从理论上说,一个学生通过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应该达到这样的目标:具有正确理解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而从实践上说,我们的学生相当大的部分没有达到这样的目标,这在高考语文科平均分上可以见证。
究其原因,我认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做到人文内容和科学内容并重,这很不利于语文素质的养成。
语文的科学内容包含语法,语法又是相对直观的知识点,它对词语、句子和篇章的理解和把握十分重要。
在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中,语法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语文学科淡化以至取消逻辑教学之后,九十年代更是流行淡化语法教学。
淡化、取消逻辑教学,在阅读与写作上已见出其弊端,尤其在写作上,中心游离,论证不力,层次混乱,比比皆是。
那么,淡化语法的结果呢?且不说现代文阅读的分析理解,单是号称语文基础知识考核的高考前六题就是难题了。
殊不知,即令汉语拼音的考核也包含了语法考核。
比如“词性定音”,不明词性,“处身此处”就会“处处”(chǔ chù)不分。
因此,“淡化”说实与语文课的人文性、工具性和科学性背道而驰的。
淡化语法如同淡化逻辑一样,其中还有教授者的苦衷,这就是事倍功半。
一堂语法课,学生云里雾里,似懂非懂的状态,确也令教师无心恋教。
如何分析这一现象呢?不妨比较一下数理化的教学规律,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概念—定律—公式的学习,较快地理解有关内涵,辅以练习,重以复习,强化归纳,相关知识点便能把握。
语文教学本自有规律,只是在逻辑提炼上欠缺了,因而表述“文”了点,难于一目了然,几个字令人明白。
如现代汉语六种特殊句式,初中二年级的32开本,共七页十四面,洋洋洒洒,这么长的篇幅,叫学生如何“背”得下来,记得明白呢?其实只要三页纸也足够表述,讲解清楚的。
汉语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他坐下来练毛笔字。
他一坐下来就练毛笔字。
例没有关联词语,是连动短语作谓语的单句。例用了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一„„
就„„”,使人感到“坐下来”和“练毛笔字”是分别陈述“他”的,有两个结构中心,所以是紧缩复句。
但是不要认为只要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就一定是复句。因为极少数单句,也可以使用关联词语。
[1]
一次规模较大的讨论,但是没有深入下去就停止了,“最后也没有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因[2]
此,“单句、复句的划分是讲汉语语法叫人挠头的问题之一”,而这个问题又是语法教学不能回避的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对各家的观点作评述,只提出自己的划分意见。一我们认为:
单复句的区分,应以结构关系为主,主要看有几套句子成分;此外还要看语音停顿、关联词语和意义关系。
⑤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战斗的歌声,极为广泛的群众的歌声。
这个句子,虽然可以在第二、第三个逗号后面分别加上“是”改成复句,但不能认为“是”后两个短语省略了谓语。因为这里的“是”不是谓语,而是动语。动语一般是不能省略的。
在单复句辨析中,不要把联合短语充当动语的单句误认为复句。例如:
⑥她思索着,判断着,寻找着自己的结论。
(1)看有几套句子成分
所谓有几套句子成分,是指独立的不从属于其他句子成分的主语、谓语有几套。至于定语、状语、补语等附加成分可以不管,谓语中的宾语经常省略,也可以不管。
不管什么样的单句,全句只有一个结构中心,每个结构中心只有一套句子成分,即只能有一个主谓结构(主谓句)或非主谓结构(非主谓句);复句则有两个或两上以上的结构中心,因而具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成分。一个结构中心就是一个分句。各个分句互不作句子成分,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例如:
单、复句划界小议

作者: 林兴国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页码: 17-27页
摘要:单句和复句一般是容易辨析的.我认为难于分辨的不外乎两种情况:其一,有的单句结构形式与复句十分类似,如单句里的某些成分可以由主谓词组充当,或单句本身带有很长的附加成分,在基本成分和附加成分之间有语音停顿等,造成了形式近似容易混淆;其二,由于语法界对于主语显隐、省略范围的大小、关联词语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等问题仍有不同理解,因而出现了划界的分歧.前者属于"形似"的问题,只要掌握析句规律是不难解决的.。
谈辨析单句和复句的误区及对策

谈辨析单句和复句的误区及对策作者:徐立本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07年第05期单句和复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两种句子,二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的区别。
单句就是结构简单的句子,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种。
而复句则是结构复杂的句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
单句和复句是两种重要句子,使用频率极高。
如何区别单句和复句?笔者从教30余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如下一些经验和体会。
在区分单句和复句方面,存在着许多误区,总结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误区一:认为长句就是复句,短句就是单句句子的长短并不是辨别单复句的方法,区别单复句的有效方法在于句子的结构。
如:1.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2.蓝天,白云,黑土地。
例1句子比较长,很多人都认为它是复句,其实是个单句。
因为这个句子是介宾短语充当状语,主语、谓语、宾语分别是“这”、“是”、“教训”。
全句只有一套结构,所以是单句。
例2虽短,但不是单句,而是复句。
因为这个句子是由3个非主谓句构成的,不是一套结构。
误区二:认为有关联词的句子是复句,没有的是单句关联词是复句的一个标志,因此很多人就把它作为辨别单复句的惟一标准。
我们知道,复句的组成有两种形式,一是靠语序,二是靠关联词。
有关联词的不一定是复句,无关联词的不一定是单句。
如: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你去?我去?例1有关联词,表面上看,似乎是复句,但仔细分析,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句子只有一个主谓结构,虽有关联词,却只起强调作用,故是单句。
例2虽然没有关联词,但有两套结构,因而是复句。
误区三:认为句子结构完整的是复句,残缺的是单句有些人会分析句子成分,但一旦遇到“残缺”的句子,他们就手足无措。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忽略了省略句。
省略句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省略了某种句子成分的句子,分承前省和蒙后省两种。
承前省就是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了自己的某种成分,蒙后省亦然。
语文知识(三)怎样区分单复句

判断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1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润滑剂来减少磨擦和磨 损,机器就无法转运。 (单句) 2我们知道,他们也知道,只是双方没有通通 (复句) 气。 3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 出来讲啊! (复句) 4我们要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 (单句) 律。
2、句中标点标志。句中无标点的多为单句。
⑨这便是众人皆知的“灰姑娘”的故事。(单句)
3、句子的篇幅上,句子越长越易为复句,句子越短 越易为单句。
例: ⑩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 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 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 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 复句 ⑾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 出来了。(单句) 单句
怎样区分单句和复句
一、明确概念 句:
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最多只有一 套主谓关系结构,不管句子有多长,中间有 多少逗号,仍然是单句。
例:①郭全海把玉石眼追回来了.
单句
②有人敲门! 单句 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 活道路,而且增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作 斗争的勇气。 单句 他的魁梧的身形,温和的脸,明净的额,慈祥的 目光,时时出现在会场上,课堂上,杨家岭山下 的大道边。 单句
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 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 必须具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关系结构。 例: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复句 ⑥即使再次失败,我也要把试验进行下去。 复句
二、明确标志
1、关联词标志。 单句多无关联词,而复句多有关联词。
例:⑦在延安,美的观念,有一种健康的内容。(单句) ⑧他有一把戒尺,但是不常用。(复句)
复句
复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单复句区分问题的理论困惑与认知策略————————————————————————————————作者: ————————————————————————————————日期:单复句区分标准ﻫ内容提要: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指出:“单句复句的划分是讲汉语语法叫人挠头的问题之一。
”那究竟什么是单句和复句?单句和复句的区别标准是什么?这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自一九五七年在《中国语文》上展开讨论以来,许多语法学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并提出这样或那样的区分标准,如结构标准、意义关系标准、停顿标准、语言标准等。
多数语法学家认为:结构标准应作为主要标准。
“因为语法是研究语言的结构的,单句也好,复句也好,都是语言的结构单位,研究它们的不同,必须从结构入手。
”[1]然而,就是“结构标准”,各个语法学者的提法和理解也不尽相同,没有一个一致的观点,分析起来各式各样。
一个句子在这种著作中划为单句,在另一种著作里又划为复句,对单复句的区分依然是一笔“糊涂帐”。
下面,对各种“结构标准”的提法,谈点初浅的认识关键字:结构划分停顿标准关联词意义关联区分单句与复句有两个最重要的方法:一是分析结构中心;二是分析结构体系。
结构中心是指句子的主谓结构,单句只有一套主谓结构,复句有两套以上的主谓结构;逻辑关系是指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分句与分句之间意义上的联系。
而界定谓语中心语的统辖区间,区分紧缩句与连动句的不同,注意关联词与兼类词的语法功能,注意标点的运用,则有助于我们正确区分单句和复句。
单复句区分问题是困扰现代汉语语法学界半个多世纪的难题之一.语法学家们曾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区分标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有不少问题未取得共识.一,单复句区分的结构标准复句是有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分居构成。
结构标准主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复句并不一定复杂,而是复合。
只要有两个以上独立的分句,无论长短或复杂程度,都为复句;否则,在复杂也还是单句。
举例如下:1、雨停了,彩虹出来了。
(复句)2、小朋友多吃点水果好。
(单句)第二,构成复句的基本单位是分句。
可以是主谓句,也而已是非主谓句。
例如:1、大家学习虽然很警长,可是很愉快。
(主语是大家承前分句而省,属于省略句)(二)、停顿标准“停顿”属于语音范畴,但广义的语法也包含语音,换句话说,语音也是语法组合的一种手段。
例如:(三)关联词标准关联词现代汉语的语法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单旬复句的分析与划界区分又是语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它涉及语法知识的诸多方面,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在教学实践中,稍一疏忽,便会造成判断失误,影响对句意文意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特别是语法教学,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分析能力和整体阅读能力.语文教师很有必要加强对单复句分析与区分的研究。
如何区分单句与复句?概括地讲,一看结构中心,二看逻辑关系,这是最重要的两条依据。
所谓结构中心,既句子的主谓结构,单句只有一套主谓结构:复旬有两套以上独立的主谓结构:多重复句则必须有三套以上的主谓结构。
所谓逻辑关系,指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分句与分旬之间意义上的联系。
1 区分紧缩句与连动句。
不要把紧缩句误为连动旬连动句是单句的一种类型,其谓语的中心语由两个以上的动词充当,两个动词之间没有语音停顿,不用逗号分开。
紧缩旬是复句的一种,尽管能分析出两个复句的结构,但其结构比较紧凑,句中也没有停顿(仅有较小的逻辑停顿),书面上也不用逗号,形式上很像单句。
其实二者是有明显区别的。
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紧缩句表达的是复旬内容,既句中有分句间的逻辑关系;而连动句表达的是单旬的容,句中没有复句内分句间的那些逻辑关系。
(四)意义标准汉语中单句与复句的区分,一般采用以下三条理论标准:1,构成材料不同:"小王和小李都是大学生.——小王是大学生,小李也是大学生.ﻫ2,表述功能不同: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因为和睦向善,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3,句中停顿不同:ﻫ他背着手慢慢地走着——他背着手,慢慢地走着.由以上三条标准,可以推知复句的分句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有停顿:即一般复句的分句与分句之间应该有停顿.2,不包含:即停顿前后的语段不应包含在同一个单句结构内,或者说,停顿前后互相不作任何句法结构成分.ﻫ3,分句化:主谓短语,谓词性词语具有表述性,可以充当分句;体词性词语表述性弱或没有表述性,除了自足的之外,不充当分句.二,单复句区分的理论困惑第一组:ﻫ1,停顿后边省略还是没有省略ﻫ(1)小胡子把孩子们轰出了教室,像驱赶一群牛羊一样.ﻫ(2)两个骗子用手做着穿衣服的样子,算是给皇帝穿上了新衣.ﻫ2,承上省略和复句作谓语(3)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ﻫ3,主语可以承上省略,状语是否可以承上省略ﻫ(4)领导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5)领导应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第二组:ﻫ4,是,在的有无ﻫ(6)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ﻫ5,所谓"外位","复指"问题(7)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8)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ﻫ6,关联词语的有无(9) a.这样,能完成任务. b.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任务.ﻫ(10)a.社会主义,能救中国. b.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7,兼语后边有停顿ﻫ(11)杨白劳请求黄世仁,再宽限些日子吧.第三组:8,目的状语和目的复句ﻫ(12)为了孩子的前途,爸妈操碎了心.(13)为了安静,舒畅,长寿,他选择了提前退休的道路.ﻫ9,停顿前后都是主谓结构ﻫ(14)老鼠拉木锨,大的在后边.16)苏比恶狠狠地说:" (15)××贪污腐败,铁证如山.ﻫ第四组:ﻫ10,欧化句式的直接引语ﻫ(苏比恶狠狠地说.(18)"手脚麻利些,去请个警察来,"苏比说,"别让大爷久等."ﻫ从人类认知的规律来看,人们建立的日常概念多是建立在原型(Prototype)基础之上的.原型即概念的最佳实例(example),它常用于表征概念,对概念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ﻫ在实践中,人们主要是从说明一个概念的最佳实例来认识该概念的.例如"鸟"的最佳实例是知更鸟而不是企鹅或驼鸟,"机动车"的最佳实例是汽车而不是缆车,"武器"的最佳实例是枪而不是原子弹.同理,单句的最佳实例是主语既是施事又是话题的主谓句;复句的最佳实例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构成的,分句是主谓短语充当的,且分句之间有语音停顿,有关联词语的句子.运用"原型说"策略则认为:单句和复句是两个不同的聚合范畴,它们各有各的聚合特征,但这些聚合特征决不是判别某个句子是否划归单句或复句的必要条件或充分条件;单复句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复句范畴内有典型复句与非典型复句之分;各个实例的属性不尽相同,它们在复句范畴的地位也是不平等的;复句原型之所以能最好地表征复句概念,是因为它有更多的特征与非典型复句相同.ﻫ单复句中的非典型成员之间界限的模糊,形成了单复句之间连续相接的而不是离散的状态,从而形成了单句到复句的连续统.这个连续统可以用下列表达式表示:ﻫF0>F1>F2>F3……D3F0为典型复句,F1,F2,F3……依次为层级不同的非典型复句;D0为典型单句,D1,D2,D3……依次为层级不同的单句.运用"原型说"策略,本文第二部分提到的10种情况都可以迎刃而解.由此,我们可以设想了一个单复句区分示意图:单句和复句是句子范畴内的两个下位原型范畴,这两个范畴不是离散性的,而是一个相接的连续统,因此单复句的区分不能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作为界定的标准.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谓短语充当分句的,分句间有语音停顿(书面上一般为逗号或分号),且停顿前后构不成句法关系的,有关联词语的原型范畴.分句的主语,状语承上省略,且省略部分补出来之后不影响句意表达的,是非典型复句之一.有标记项中的标记删除后,停顿前后可以构成句法关系的,是非典型单句;不能构成句法关系的,是非典型复句.体词性词语或谓词性词语,停顿前后可以构成句法关系的,是非典型单句;不能构成句法关系的,是非典型复句;两可的,既可以当作单句,也可以看作复句.,以求教于各位专家。
ﻫ一、“单句”说ﻫ从《马氏文通》的“句与句自相联属”一说起,不少语法学家都采用了这种观点。
如丁声树先生说:“复句是由几个意义上有关系的句子组成的。
”[2]代表暂拟系统的《汉语》课本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可以合起来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叫复句。
”复句是由单句构成的这种说法流行广,影响也很大,但并不科学。
正如朱德熙先生批评的:“通常说复句是由单句组成的这个说法有语病。
”[3]我们知道,汉语语法单位共分五级:语素、词、词组、句子和句群。
单句和复句是同一个层次平面上的东西,不存在上下级关系,更不存在什么组成关系。
单句作为一个句子,有足够的语音停顿,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语言交际中的独立使用单位;而复句的构成成分——分句,作为复句的下位成分没有独立的句调,语音停顿也相对较短,意义也不够完整,它不是语言交际的独立使用单位,不具备单句的特点。
单句构成说的观点把单句和分句等同起来,混淆了单句和分句的界限,未能揭示分句的本质特点,也就不可能找出单复句的本质区别来,靠这种“结构标准”不能正确区分单复句。
同时,单句组成说还混淆了复句和句群的界限。
句群是由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一组句子组成的语言使用单位。
句群和构成成分才是句子,它是比单句复句更高一个层次的东西。
ﻫﻫ七、“结构及其功能”说ﻫ我们认为,陈信春先生提出的“结构及其功能标准”给了我ﻫ们一个正确的回答,陈先生说:“根据我们的观察,是单句还是复句,其本质东西是结构及其功能。
”[15]我们知道,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研究结构是为了探求其功能,根据其功能又能更好地认识语言的结构。
从“结构及其功能”特点上来观察单句复句的区别,是抓住了“牛鼻子”。
他科学地给复句下了如下定义:复句应该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有一定表述功能的语法结构的句子。
他接着指出:“这样给复句下定义,是为了更好地揭示分句结构及其功能的特点。
‘相对独立’、‘有一定表述功能’,这正是分句区别于单句以及作为单句成分的词组的地方。
”[16]“相对独立”说明分句与分句的关系是互不充当对方的成分而又关联共处在一个大的结构体中。
“一定的表述功能”说出分句表意上只能表达复句整体意思的一部分,不能像独立的句子那样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只有整个句子结束后,才能完成句子的交际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