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给排水专业基础真题解析

合集下载

2014注册公用设备师给水排水专业基础真题及答案

2014注册公用设备师给水排水专业基础真题及答案

U(尿嘧啶)取代了 DNA 中的 T(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因此 D 不正确,T(胸腺嘧啶)不可能存在 于 RNA 中。 17.关于乙醇消毒说法正确的是:( A、是氧化剂,杀死微生物 B、是脱水剂,杀死微生物 C、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D、碳原子多的醇类大多具有消毒性,所以多用于消毒剂 答案:B 解析:本题目考察乙醇消毒的原理。乙醇之所以可以消毒是因为其可以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 菌体蛋白脱水、凝固变性而达到消毒目的。高浓度(95%)酒精渗透菌体蛋白迅速凝固形成坚固的 菌膜,影响酒精渗透入菌体,而降低了消毒效果,所以不能用于消毒。另外,醇类消毒剂中最常用 的是乙醇和异丙醇,而不是碳原子越多越好。 18.下列细菌是丝状菌的是( ) A、球衣细菌 B、枯草杆菌 C、芽孢杆菌 D、假单胞菌 答案:A 解析:本题目考查细菌形态,从外形上看细菌主要有三种形态,分别是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少数 细菌为丝状,丝状细菌常见的有放线菌、铁细菌、硫磺细菌和球衣细菌。题目选项中的 BCD 均为杆 菌。 19.能进行酒精发酵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霉菌 C、放线菌 D、蓝细菌 答案:A 解析:本题目考察典型细菌的功能。其中酵母菌和霉菌均属于真核微生物,酵母菌分为两类,其中 发酵型酵母菌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将有机物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发酵产物;氧化型酵母菌好 氧氧化有机物能力极强,常用来处理淀粉产生废水、柠檬酸产生废水、制糖废水、炼油厂废水等。 霉菌在发酵工业中广泛用来生产酒精、抗生素(青霉素)、有机酸(柠檬酸等)、酶制剂(淀粉酶、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冲积物中的地下水特点,在河流的中上游,含水层分布不大,但是透水性强, 富水性好,水质也好,与河水的联系密切,是良好的含水层;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形成的冲积层 较厚,其中常储存有水量丰富、水质良好且易于开采的浅层淡水。 11.两观测井 A、B 相距 1000m,水位差为 1m,实际水流平均速度为 0.025m/s,空隙率为 n=0.2,请 问 A、B 之间地下水的渗透系数是( )m/d。 A、5 B、0.005 C、2.5 D、3 答案:A 解析:由达西公式可知 V KI ,其中 I h / l 为水力梯度,V=Q/A 为渗透速度,渗透速度与真正实 际水流平均速度的关系为: V nV实 题目已知条件给出了 l=1000m,Δh=1m, V 实=0.025m/s 以及空隙 率 n,则 V 可求,再进一步求出 K 12. 某水源地面积 A=20km2,潜水层平均给水度 μ 为 0.1,其年侧向入流量为 1×106m3,年侧向出流 量为 0.8×106m3,年垂直补给量为 0.5×106m3,年内地下水位允许变幅△h=6m,则计算区的允许开 采量应为( )106m3 A、11.3 B、12.7 C、12.3 D、11.7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下水资源量计算中关于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水量均衡法的原理,是根据某一均衡 区的含水层,在补给和消耗不均衡发展中,任一时间补给量和消耗量之差,等于这个均衡区含水层 中水体的变化量(即储存量的变化)。即:允许开采量=含水层侧向流入量-含水层侧向流出量+垂直 方向上含水层的补给量+地下水储存量的变化量

2014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知识考试(上、下)》真题及详解

2014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知识考试(上、下)》真题及详解
故二级泵站扬程不变。
3.下列关于给水管网节点流量的表述,哪项不正确?( ) A.节点流量是根据节点相接管段通过沿线流量折算得来的,同时应包括集中流量 B.在节点流量计算中,管段流量按 1/2 的比例纳入两端节点 C.节点流量是为满足简化管网计算而得出的流量值 D.节点流量数值及其分布将影响管网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答案】B 【解析】A 项,节点流量是从沿线流量折算得出的并且假设是在节点集中流出的流量; 城市管网中,工业企业等大用户所需流量,可直接作为接入大用户的节点流量,管网图上只 有集中在节点的流量,包括由沿线流量折算的节点流量和大用户的集中流量。 B 项,管段流量包括沿线流量和转输流量,在节点流量计算中,将管段的沿线流量的 1
管道计算时,可按
计算。

,即
由于管材相同则 n 相同,当流速ν相同时,i 仅与 D 有关。
3 / 11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 项,
由上式知,若 i 相同,D 越大,则 q 越大。 D 项,
故 D 越大, 越小。
C 项,管(渠)道的局部水头损失宜按下式计算:
4.有两根管径大小不同的输水管,若其长度和布置方式完全相同,管材均采用水泥砂 浆内衬的钢管,粗糙系数 n 均取 0.013,下列有关其输水特征比较的判断中,哪项不正确? ()
A.若管道流速相同,两根管道水力坡降之比仅与管径有关 B.若水力坡降相同,大口径管道输水量大于小口管道 C.若水力坡降相同,两根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总值相同 D.大口径管道的比阻值小于小口径管道的比阻值 【答案】C 【解析】A 项,混凝土管(渠)及采用水泥砂浆衬里的金属管道水头损失计算公 式为:
取消网前水塔,并“保证管网用水量不变”,即仍满足原高日高时供水要求,在这种情 况下,控制点的节点水压、原水塔至控制点的水头损失不变,故管网系统中原水塔所在位置 的总水头不变,仍为水塔水柜柜底标高 Z 塔。所以,取消网前水塔后有:

2014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基础真题及答案

2014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基础真题及答案
重现期=发生年份-设计年份+1
C重现期=设计年份-发生年份+1
D重现期=设计年份-发生年份-1
答案:C
解读:N=T2-T1 + 1,这个公式是用来计算首项特大洪水的重现期,其中T2为实测连续系列最
近的年份
又称为设计年份,T1为调查或考证到的最远的年份。
&某一区域地下河总出口流量为4m3/s,该地下河径流区域面积为1000km2,该地下河的径
A、化能无机物营养
B化能有机物营养
C光能无机物营养
D化能无机物营养
答案:B
解读:本题目考查细菌的营养类型。依据碳源的类型分为异样微生物和自养微生物;依据能
源的类
型分为化能营养型和光能营养型。题干明确给出有机物做为能源和碳源,故应为化能异养微
生物,
封面
作者:PanHongliang
仅供个人学习
2014
1.流域面积12600km2,多年平均降水650mm多年平均流量80m3/s,则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 ()
A0.41
B、0.31
C 0.51
D 0.21
答案:A
解读:题目考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由公式
P,只要求出平均径
流深度R即可,80 365 24 3600200.23
种:插补延长、增加历时资料、坚持长期观测。
6.我国降雨量和径流量的Cv分布大致是()
A、南方大北方小
B内陆大沿海小
C平原大山区小
D东方大西方小
答案:B
解读:我国降雨量和径流量的Cv分布,大致是南方小、北方大;沿海小、内陆大;平原小, 山区大。
7.某一历史洪水从发生年份以来为最大,则该特大洪水的重现期是()
1000 1000 12600

2014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基础真题及的答案解析

2014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基础真题及的答案解析

2014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基础真题及答案1.流域面积12600km2,多年平均降水650mm,多年平均流量80m3/s,则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A、0.41B、0.31C、0.51D、0.21答案:A解析:题目考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由公式P,只要求出平均径流深度R即可,80 365 24 3600 200.231000 1000 12600QTR mmF,则==0.31 200.23650R P2.关于水量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任一地区、任一时段水量平衡,蓄水量的变化量=进入流域的水量-输出的水量B、陆地水量平衡,陆地蓄水变化量=降雨量-蒸发量-径流量C、海洋水量平衡,海洋蓄水变化量=降雨量-蒸发量-径流量D、海洋水量平衡,海洋蓄水变化量=降雨量+径流量-蒸发量答案:C解析:海洋水量平衡中,径流量为正,即径流为陆地流向海洋。

3.偏态系数Cs=0,说明随机变量X:()A、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多B、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少C、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相等D、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为0答案:C解析:偏态系数是反映系列在均值两旁是够是对称分布,如果不对称是大于均值的机会出现的多还是小于均值的机会出现的多,采用偏态系数来表征。

Cs=0系列在均值两旁对称分布;Cs>0属于正偏分布,系列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比大于均值的机会多;Cs<0属于负偏分布,系列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小于均值的机会多。

4.洪水三要素指:()A、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设计洪水过程线B、设计洪水历时、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C、设计洪水历时、设计洪水总量、设计洪水过程线D、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历时、设计洪水过程线答案:A解析:设计洪水包括设计洪峰流量、不同时段设计洪量和设计洪水过程线三要素。

5.在设计年径流量的分析计算中,把短系列资料延展成长系列资料的目的是()A、增加系列的可靠性B、增加系列的一致性C、增加系列的代表性D、考虑安全答案:C解析:资料的可靠性,是指在资料收集时,应对原始资料进行复核,对测验精度、整编成果做出评价,并对资料中精度不高、写错、伪造等部分进行修正,以保证分析成果的正确性;所谓资料的一致性,就是要求所使用的资料系列必须是同一类型或在同一条件下产生的,不能把不同性质的水文资料混在一起统计;对于水文频率计算而言,代表性是样本相对于总体来说的,即样本的统计特征值与总体的统计特征值相比,误差越小,代表性越高。

2014年注册给排水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真题下午卷

2014年注册给排水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真题下午卷

2014年注册给排水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真题下午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在给水系统中,下列哪项不属于调节构筑物?(A)清水池(B)二级泵站吸水井(C)网前水塔(D)与管网连接的高位水池2.下列有关配水管的描述中,哪项正确?(A)包括输水管以及供水区域内各用户的管道(B)除管道以外,还包括增压泵站和调节设施(C)是指将清水配送至供水区域内各用户的管道(D)由向供水区域内各用户供水的支管构成3.某输水管道在输水流量Q 和 0.7Q 的条件下,相应沿程水头损失总和与局部水头损失总和之比分别为a0和a1,则下列哪项正确?(A)a0>a1(B)a0<a1(C)a0=a1(D)需经数值计算确定4.在长距离原水输水管上设置排气阀时,就其作用而言,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A)用于在管道系统启动运行前注水时的排气(B)消除水锤对管道的危害(C)及时排出管道运行时夹带的空气(D)向管道内引入空气,防止管内负压的产生5.对于设置于河流宽度不大且有航运要求的河流的河床式取水构筑物,不宜采用下列哪项取水方式?(A)桥墩式取水(B)自流式取水(C)虹吸式取水(D)水泵直接取水6.下列关于斜板斜管沉淀池构造特点的叙述中,哪项正确?(A)斜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越大,沉淀效果越好。

但为了施工方便而不设计成很小夹角(B)斜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大,斜管(板)沉淀池无效面积越小,沉淀效果越好。

但为了排泥方便而不设计成很大夹角(C)斜管内切圆直径越小,在平面上的的投影面积越大,沉淀效果越好。

但为了不降低斜管刚度,避免斜管弯曲变形而不设计成很小的内径(D)斜管(板)长度越长,在平面上的投影面积越大,沉淀效果越好,但为了避免出现为提高沉淀效率导致斜管(板)沉淀池深度过大而不设计成很长的斜管(板)7.下列《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有关内容的叙述中,哪项正确?(A)《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自来水中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B)为预防疾病流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自来水中不得含有细菌、大肠杆菌和病毒(C)感官性状指标要求不仅使人感觉良好,而且要求流行病学上安全(D)化学指标中所列化学物质有时会影响感官指标8.下列关于水的 pH 值、碱度变化及其对水质影响的叙述中,哪项正确?(A)在通常情况下,水温降低后,水的 pH 值相应降低(B)《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水的 pH 值不小于 6.5 且不大于 8.5,以此要求自来水水温不能过高或过低而影响水的 pH 值(C)在水处理过程中,水中的碱度指的是 OH 碱度(D)所有能够中和H+的物质,构成了水的碱度9.某地下水水质:Fe2+=4.5mg/L,Mn2+=0mg/L,溶解性硅酸为 55mg/L,CO2浓度较低,pH 值7.0。

2014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2014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2014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在给水系统中,下列哪项不属于调节构筑物?( )A .清水池B .二级泵站吸水井C .网前水塔D .与管网连接的高位水池【答案】B【解析】调节构筑物一般设计成各种类型的容积式储水构筑物,通常包括:①清水池;②水塔和高位水池。

根据供水区域的具体地形特点,水塔或高位水池的位置可以设在管网中间的位置(网中水塔),或设在二级泵站供水到管网的接入位置(网前水塔),或者设在供水区域边缘、远离二级泵站供水位置的管网末梢点(对置水塔,也称网后水塔)。

2.下列有关配水管网的描述中,哪项正确?( )A .包括输水管以及供水区域内各用户的管道B .除管道以外,还包括增压泵站和调节设施C .是指将清水配送至供水区域内各用户的管道D .由向供水区域内各用户供水的支管构成【答案】C【解析】管网是指建造在城市供水区域内的向用户配水的管道系统,其任务是将清水输送和分配到供水区域内的各个用户。

3.某输水管道在输水流量Q 和0.7Q 的条件下,相应沿程水头损失总和与局部水头损失总和之比分别为a 0和a 1。

则下列哪项正确?( )A .a 0>a 1B .a 0<a 1C .a 0=a 1D .需经数值计算确定【答案】C【解析】输水管道沿程水头损失为:2222y y j l v v h h l d g C Rλ=⋅⋅=⋅或 局部水头损失为:22j v h g ζ=∑所以,沿程水头损失总和与局部损失总和之比为:22yyj j j h h l l h d h C R g λζζ⋅==⋅⋅∑∑或由上式可知,该值与输水流量没有关系,故a 0=a 1。

4.在长距离原水输水管上设置的排气阀时,就其作用而言,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A.用于在管道系统启动运行前注水时的排气B.消除水锤对管道的危害C.及时排出管道运行时夹带的空气D.向管道内引入空气,防止管内负压的产生【答案】B【解析】排气阀安装在管线的隆起部位,为了排出管线投产时或检修后通水时管线内的空气。

2014年给水排水专业知识下午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给水排水专业知识下午真题及答案解析
D.对同一冷却塔,当鼓入干球温度相同但湿度更小的空气时,有利于该冷却塔的散热
上一题下一题
(12/40)单项选择题
第12题
某循环冷却水系统在生产工艺改造后,其循环冷却水量减少10%,若系统浓缩倍数和冷却系统进出水温度不变,则该系统的补充水量应按下列哪项调整?
A.减少10%
B.减少5%
C.不变
D.无法确定
C.是指将清水配送至供水区域内各用户的管道系统
D.由向供水区域内各用户供水的支管构成
上一题下一题
(3/40)单项选择题
第3题
某输水管道在输水流量Q和0.7Q的条件下,相应沿程水头损失总和与局部损失总和之比分别为a0和a1。则下列哪项正确?
A.a0>a1
B.a0<a1
C.a0=a1
D.需经数值计算确定
C.斜管内切圆直径越小,在平面上的投影面积越大,沉淀效果越好,但为了不降低斜管刚度,避免斜管弯曲变形而不设计成很小的内径
D.斜管(板)长度越大,在平面上的投影面积越大,沉淀效果越好,但为了避免出现为提高沉淀效率导致斜管(板)沉淀池深度过大而不设计成很长的斜管(板)
上一题下一题
(7/40)单项选择题
第7题
C.原水→曝气→单级接触催化氧化滤池
D.原水→曝气→氧化反应池→单级接触催化氧化滤池
上一题下一题
(10/40)单,采用膜分离法进一步处理,要求截留粒径大于0.04μm的黏土、胶体、细菌、病毒、高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小分子物质,按此要求,下列哪项膜分离方法合适?
上一题下一题
(8/40)单项选择题
第8题
下列关于水的pH值、碱度变化及其对水质影响的叙述中,哪项正确?
A.在通常情况下,水温降低后,水的pH值相应降低

2014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在给水系统中,下列哪项不属于调节构筑物?()A.清水池B.二级泵站吸水井C.网前水塔D.与管网连接的高位水池【答案】B【解析】ACD三项,清水池是用来调节一级泵站供水量和二级泵站输水量之间的差值。

水塔(高位水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二级泵站供水量和用户用水量之间的差值,同时备用一部分消防水量。

B项,二级泵站吸水井属于给水系统中的泵站。

2.下列有关配水管网的描述中,哪项正确?()A.包括输水管以及供水区域内各用户的管道B.除管道以外,还包括增压泵站和调节设施C.是指将清水配送至供水区域内各用户的管道系统D.由向供水区域内各用户供水的支管构成【答案】C【解析】管网是指建造在城市供水区域内的向用户配水的管道系统,其任务是将清水输送和分配到供水区域内的各个用户。

3.某输水管道在输水流量Q和0.7Q的条件下,相应沿程水头损失总和与局部损失总和之比分别为a0和a1。

则下列哪项正确?()A.a0>a1B.a0<a1C.a0=a1D.需经数值计算确定【答案】C【解析】C项,《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根据第7.2.2条规定,沿程水头损失为根据第7.2.3条规定,局部水头损失为所以,沿程水头损失总和与局部损失总和之比为由上式可知,该值与输水流量没有关系,故a0=a1。

4.在长距离原水输水管上设置的排气阀,就其作用而言,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A.用于在管道系统启动运行前注水时的排气B.消除水锤对管道的危害C.及时排出管道运行时夹带的空气D.向管道内引入空气,防止管内负压的产生【答案】B【解析】排气阀安装在管线的隆起部位,为了排出管线投产时或检修后通水时管线内的空气。

平时用以排除从水中释出的气体,以免空气积在管中,减小过水断面,增大水头损失。

排气阀还有在管路出现负压时向管中进气的功能,从而起到减轻水锤对管路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题目考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由公式 = 2.关于水量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任一地区、任一时段水量平衡,蓄水量的变化量=进入流域的水量-输出的水量 B、陆地水量平衡,陆地蓄水变化量=降雨量-蒸发量-径流量 C、海洋水量平衡,海洋蓄水变化量=降雨量-蒸发量-径流量 D、海洋水量平衡,海洋蓄水变化量=降雨量+径流量-蒸发量 答案:C 解析:海洋水量平衡中,径流量为正,即径流为陆地流向海洋。 3.偏态系数 Cs=0,说明随机变量 X:( ) A、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多 B、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少 C、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相等 D、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为 0 答案:C 解析:偏态系数是反映系列在均值两旁是够是对称分布,如果不对称是大于均值的机会出现的多还 是小于均值的机会出现的多,采用偏态系数来表征。Cs=0 系列在均值两旁对称分布;Cs>0 属于正偏 分布,系列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比大于均值的机会多;Cs<0 属于负偏分布,系列出现大于均值的机 会比小于均值的机会多。
课程名称
教师
2014 年注册给排水专业基础真题及详解
1.流域面积 12600km2,多年平均降水 650mm,多年平均流量 80m3/s,则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 :( A、 0.41 B、0.31 C、0.51 D、0.21 答案:A

R 可知,多年平均降雨深度已知 P,只要求出平均径 P QT 80 365 24 3600 R 200.23 200.23mm ,则 = = 流深度 R 即可, R 0.31 1000 F 1000 12600 P 650
课程名称
4.洪水三要素指:( ) A、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设计洪水过程线 B、设计洪水历时、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 C、设计洪水历时、设计洪水总量、设计洪水过程线 D、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历时、设计洪水过程线 答案:A
教师
解析:设计洪水包括设计洪峰流量、不同时段设计洪量和设计洪水过程线三要素。 5.在设计年径流量的分析计算中,把短系列资料延展成长系列资料的目的是( A、增加系列的可靠性 B、增加系列的一致性 C、增加系列的代表性 D、考虑安全 答案:C 解析:资料的可靠性,是指在资料收集时,应对原始资料进行复核,对测验精度、整编成果做出评 价,并对资料中精度不高、写错、伪造等部分进行修正,以保证分析成果的正确性;所谓资料的一 致性,就是要求所使用的资料系列必须是同一类型或在同一条件下产生的,不能把不同性质的水文 资料混在一起统计;对于水文频率计算而言,代表性是样本相对于总体来说的,即样本的统计特征 值与总体的统计特征值相比,误差越小,代表性越高。但是水文现象的总体是无法通盘了解的,只 能大致认为,一般资料系列越长,丰平枯水段齐全,其代表性越高。而增加资料系列长度的手段有 3 种:插补延长、增加历时资料、坚持长期观测。 6.我国降雨量和径流量的 Cv 分布大致是( ) A、南方大 北方小 B、内陆大 沿海小 C、平原大 山区小 D、东方大 西方小 答案:B 解析:我国降雨量和径流量的 Cv 分布,大致是南方小、北方大;沿海小、内陆大;平原小,山区大。 7.某一历史洪水从发生年份以来为最大,则该特大洪水的重现期是( A、重现期=设计年份-发生年份 B、重现期=发生年份-设计年份+1 ) )
课程名称
C、重现期=设计年份-发生年份+1 D、重现期=设计年份-发生年份-1 答案:C
教师
解析:N=T2-T1+1,这个公式是用来计算首项特大洪水的重现期,其中 T2 为实测连续系列最近的年份 又称为设计年份,T1 为调查或考证到的最远的年份。 8.某一区域地下河总出口流量为 4m3/s,该地下河径流区域面积为 1000km2,该地下河的径流模数 为:( ) A、4m3/(s·km2) B、0.4m3/(s·km2) C、0.04m3/(s·km2) D、0.004m3/(s·km2) 答案:D 解析: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之比值称为径流模数,记为 M,以“L/(s·km2)”。按式子计算
课程名称
答案:B
教师
解析:本题目考查细菌的营养类型。依据碳源的类型分为异样微生物和自养微生物;依据能源的类 型分为化能营养型和光能营养型。题干明确给出有机物做为能源和碳源,故应为化能异养微生物, 选 B。 14.酶的反应中心是( ) A、 结合中心 B、催化中心 C 、酶促中心 D、活性中心 答案:D 解析:本题目考查酶的活性中心。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蛋白肽链中由少数几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 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与催化作用密切相关的区域。酶分子中组成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或基团是关 键的,必不可少的,其他部位的作用对于酶的催化来说是次要的,它们为活性中心的形成提供结构 基础。 15.好氧呼吸过程中电子和氢最终传递给什么物质? ( ) A、有机物 B、分子氧 C、含氧有机物 D、有机酸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好氧呼吸最终电子受体。细菌进行有氧呼吸时,底物在氧化过程中脱下的氢或者电 子并不直接与中间代谢产物相耦连,而是通过一系列电子传递过程,最终交给分子氧。 16.关于胸腺嘧啶和胞嘧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可能同时出现在 RNA 中 B、碱基是由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中的一种所组成的 C、可以同时存在于 RNA 中 D、可能同时出现在 DNA 中 答案:C 解析:本题目考查脱氧核苷酸的基本概念。DNA 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分别为腺膘呤脱氧核苷 酸(dAMP),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CMP),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 GMP)。RNA 的碱基主要有 4 种,即 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U(尿嘧啶),其中, )
M
1000Q 1000 4 4 L/(s·km2)=0.004 m3/(s·km2) F 1000
9.不属于地下水排泄方式的是:( ) A、泉水排泄 B、向地表水排泄 C、凝结水排泄 D、蒸发排泄 答案:C 解析:地下水的排泄方式有泉水集中排泄、向地表水的排泄、蒸发排泄、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排泄 10.不属于河谷冲积层特点的是:( A、水位埋藏深 B、含水层透水性好 C、水交替积极 D、水质良好 答案:A )
课程名称
教师
U(尿嘧啶)取代了 DNA 中的 T(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因此 D 不正确,T(胸腺嘧啶)不可能存在 于 RNA 中。 17.关于乙醇消毒说法正确的是:( A、是氧化剂,杀死微生物 B、是脱水剂,杀死微生物 C、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D、碳原子多的醇类大多具有消毒性,所以多用于消毒剂 答案:B 解析:本题目考察乙醇消毒的原理。乙醇之所以可以消毒是因为其可以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 菌体蛋白脱水、凝固变性而达到消毒目的。高浓度(95%)酒精渗透入菌体蛋白迅速凝固形成坚固的 菌膜,影响酒精渗透入菌体,而降低了消毒效果,所以不能用于消毒。另外,醇类消毒剂中最常用 的是乙醇和异丙醇,而不是碳原子越多越好。 18.下列细菌是丝状菌的是( ) A、球衣细菌 B、枯草杆菌 C、芽孢杆菌 D、假单胞菌 答案:A 解析:本题目考查细菌形态,从外形上看细菌主要有三种形态,分别是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少数 细菌为丝状,丝状细菌常见的有放线菌、铁细菌、硫磺细菌和球衣细菌。题目选项中的 BCD 均为杆 菌。 19.能进行酒精发酵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霉菌 C、放线菌 D、蓝细菌 答案:A 解析:本题目考察典型细菌的功能。其中酵母菌和霉菌均属于真核微生物,酵母菌分为两类,其中 发酵型酵母菌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将有机物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发酵产物;氧化型酵母菌好 氧氧化有机物能力极强,常用来处理淀粉产生废水、柠檬酸产生废水、制糖废水、炼油厂废水等。 霉菌在发酵工业中广泛用来生产酒精、抗生素(青霉素)、有机酸(柠檬酸等)、酶制剂(淀粉酶、 )
课程名称
教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冲积物中的地下水特点,在河流的中上游,含水层分布不大,但是透水性强, 富水性好,水质也好,与河水的联系密切,是良好的含水层;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形成的冲积层 较厚,其中常储存有水量丰富、水质良好且易于开采的浅层淡水。 11.两观测井 A、B 相距 1000m,水位差为 1m,实际水流平均速度为 0.025m/s,空隙率为 n=0.2,请 问 A、B 之间地下水的渗透系数是( )m/d。 A、5 B、0.005 C、2.5 D、3 答案:A 解析:由达西公式可知 V KI ,其中 I h / l 为水力梯度,V=Q/A 为渗透速度,渗透速度与真正实 际水流平均速度的关系为: V nV实 题目已知条件给出了 l=1000m,Δh=1m, V 实=0.025m/s 以及空隙 率 n,则 V 可求,再进一步求出 K 12. 某水源地面积 A=20km2,潜水层平均给水度 μ 为 0.1,其年侧向入流量为 1×106m3,年侧向出流 量为 0.8×106m3,年垂直补给量为 0.5×106m3,年内地下水位允许变幅△h=6m,则计算区的允许开 采量应为( )106m3 A、11.3 B、12.7 C、12.3 D、11.7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下水资源量计算中关于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水量均衡法的原理,是根据某一均衡 区的含水层,在补给和消耗不均衡发展中,任一时间补给量和消耗量之差,等于这个均衡区含水层 中水体的变化量(即储存量的变化)。即:允许开采量=含水层侧向流入量-含水层侧向流出量+垂直 方向上含水层的补给量+地下水储存量的变化量
课程名称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可能升高或降低 答案:B
教师
解析:本题目考查液体粘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粘性可以用粘度 μ 来度量,温度升高时,液体的 μ 值减小,而气体的 μ 值则反而增大。当温度由 15℃增至 50℃时,水的 μ 值约减小一半。 24.图示 A、B 两点均位于封闭水箱的静水中,用 U 型汞压差计连接两点,如果出现液面高差 Hm 则 下列正确的描述是( ) A、 hm
课程名称
教师
纤维酶等),但也多为好氧菌。大多数放线菌是好氧的,只有某些种是微量好氧菌和厌氧菌,放线 菌主要用来生产抗生素。蓝细菌是原核微生物,好氧蓝细菌居多。 20.水中轮虫数量越多,表明水质状况( A、溶解氧越高,水质越差 B、溶解氧越高,水质越好 C、溶解氧越低,水质越好 D、溶解氧越低,水质越差 答案:B 解析:本题目考查轮虫对水质状况的指示作用,当水中轮虫较多时,水中溶解氧越多,水质越好, 以 500~1000 个/mL 为宜。 21.发酵法测定大肠菌群实验中,pH=4 时,溶液颜色由( ) A、红色变黄色 B、红色变蓝色 C、黄色变红色 D、黄色变蓝色 答案:A 解析:本题目考查乳糖发酵实验的原理。若培养基颜色不变为黄色,其中的反应管内没有气体产生, 既不产酸又不产气,为阴性反应,表明无大肠菌群存在;若培养基由红色变为黄色,其中的反应管 内有气体产生,既产酸又产气,为阳性反应;培养基由红色变为黄色说明产酸,但不产气,仍未阳 性反应,表明有大肠菌群存在。结果为阳性者,说明水可能被粪便污染,需进一步检验。题目中说 明 pH=4,说明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已经产酸了,溶液颜色将从红色变为黄色。 22.在污水处理中引起污泥膨胀是什么?( ) A、细菌 B、酵母菌 C、丝状微生物 D、原生动物 答案:C 解析:本题目考查活性污泥法运行中微生物造成的问题。其中包括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正常污 泥中的菌胶团细菌和丝状菌是保持平衡的,但是丝状菌污泥膨胀发生时,丝状微生物过量生长造成 的活性污泥沉降速度变慢并且结合的不紧密,引发污泥膨胀。 23.随温度升高液体粘性的变化(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