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5篇)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5篇)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第一篇:今年汛期,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一场无情的洪水袭卷了淮河流域。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上窑镇党委、政府率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英勇抗洪,并在灾后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赢得了抗洪救灾工的决定性胜利。
在这场与天的搏斗中,上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最高原则,把抗洪救灾工当压倒一切的中心工。
汛情发生伊始,上窑镇防汛指挥部就紧急召开会议,传达通报了水情、雨情,安排布置防汛各项工,全面启动上窑镇防汛应急预案三级响应。
随着灾情的日益严峻,田家庵水位达到21.5米,水情就是命令,镇防汛指挥部把办公室迁至防洪堤坝上,镇领导干部全部到抗洪一线指挥防汛,机关同志一律在单位待命,随时准备上堤。
镇防汛指挥部采取集中到会议室开会、在堤坝开庵棚碰头会、电话通知等形式,一直坚持每天至少开一次调度会,及时传达贯彻区会议精神,布置落实防范措施。
坚持24小时带班值班制和重大信息及时通报制。
镇领导班子每人做了细致的分工,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坚持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巡堤查险,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每人。
镇党委、政府本着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在防汛指挥中坚持“四个宁可”,即:宁可把防汛问题估计得更重些;宁可把物资储备得更充足些;宁可把应急措施制定得更周密些;宁可把应对防范工组织安排得更细致些。
为取得防汛工的全面胜利,确保洛河洼幸福堤上窑段安全渡汛,镇政府按要求备置防浪布4000米,土工布200余米,编织带60000条,草袋5000条,木桩3000根,铁丝200公斤,碎石400余吨及锤、钳、锹、铲等各类工具。
组织机关干部奔赴堤坝和各村防汛群众一起运送防汛物资,搭设防汛庵棚。
提前组织群众2000余人上堤,全线铺设防浪布,加高加固堤坝。
仅用一天时间就铺设防浪布4000余米,加高加固堤坝2000多米,为高水位下安全渡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5篇)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第一篇今年汛期,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一场无情的洪水袭卷了淮河流域。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上窑镇党委、政府率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英勇抗洪,并在灾后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赢得了抗洪救灾工的决定性胜利。
在这场与天的搏斗中,上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最高原则,把抗洪救灾工当压倒一切的中心工。
汛情发生伊始,上窑镇防汛指挥部就紧急召开会议,传达通报了水情、雨情,安排布置防汛各项工,全面启动上窑镇防汛应急预案三级响应。
随着灾情的日益严峻,田家庵水位达到25米,水情就是命令,镇防汛指挥部把办公室迁至防洪堤坝上,镇领导干部全部到抗洪一线指挥防汛,机关同志一律在单位待命,随时准备上堤。
镇防汛指挥部采取集中到会议室开会、在堤坝开庵棚碰头会、电话通知等形式,一直坚持每天至少开一次调度会,及时传达贯彻区会议精神,布置落实防范措施。
坚持24小时带班值班制和重大信息及时通报制。
镇领导班子每人做了细致的分工,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坚持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巡堤查险,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每人。
镇党委、政府本着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在防汛指挥中坚持“四个宁可”,即宁可把防汛问题估计得更重些;宁可把物资储备得更充足些;宁可把应急措施制定得更周密些;宁可把应对防范工组织安排得更细致些。
为取得防汛工的全面胜利,确保洛河洼幸福堤上窑段安全渡汛,镇政府按要求备置防浪布4000米,土工布200余米,编织带60000条,草袋5000条,木桩3000根,铁丝200公斤,碎石400余吨及锤、钳、锹、铲等各类工具。
组织机关干部奔赴堤坝和各村防汛群众一起运送防汛物资,搭设防汛庵棚。
提前组织群众2000余人上堤,全线铺设防浪布,加高加固堤坝。
仅用一天时间就铺设防浪布4000余米,加高加固堤坝2000多米,为高水位下安全渡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实行了领导带班和24小时拉网式巡查,对于险情,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5篇)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5篇)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第一篇:今年汛期,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一场无情的洪水袭卷了淮河流域。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上窑镇党委、政府率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英勇抗洪,并在灾后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赢得了抗洪救灾工的决定性胜利。
在这场与天的搏斗中,上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最高原则,把抗洪救灾工当压倒一切的中心工。
汛情发生伊始,上窑镇防汛指挥部就紧急召开会议,传达通报了水情、雨情,安排布置防汛各项工,全面启动上窑镇防汛应急预案三级响应。
随着灾情的日益严峻,田家庵水位达到21.5米,水情就是命令,镇防汛指挥部把办公室迁至防洪堤坝上,镇领导干部全部到抗洪一线指挥防汛,机关同志一律在单位待命,随时准备上堤。
镇防汛指挥部采取集中到会议室开会、在堤坝开庵棚碰头会、电话通知等形式,一直坚持每天至少开一次调度会,及时传达贯彻区会议精神,布置落实防范措施。
坚持24小时带班值班制和重大信息及时通报制。
镇领导班子每人做了细致的分工,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坚持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巡堤查险,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每人。
镇党委、政府本着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在防汛指挥中坚持“四个宁可”,即:宁可把防汛问题估计得更重些;宁可把物资储备得更充足些;宁可把应急措施制定得更周密些;宁可把应对防范工组织安排得更细致些。
为取得防汛工的全面胜利,确保洛河洼幸福堤上窑段安全渡汛,镇政府按要求备置防浪布4000米,土工布200余米,编织带60000条,草袋5000条,木桩3000根,铁丝200公斤,碎石400余吨及锤、钳、锹、铲等各类工具。
组织机关干部奔赴堤坝和各村防汛群众一起运送防汛物资,搭设防汛庵棚。
提前组织群众2000余人上堤,全线铺设防浪布,加高加固堤坝。
仅用一天时间就铺设防浪布4000余米,加高加固堤坝2000多米,为高水位下安全渡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洪水救灾先进集体材料范文

洪水救灾先进集体材料范文今年的洪水来势汹汹,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在这次洪水中,我们社区的救灾志愿者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努力帮助了许多受灾群众。
在洪水来临之际,我们社区的救灾志愿者迅速行动起来,组织起了抗洪救灾的工作。
他们利用社交媒体和通讯工具,迅速建立起了救援网络,协调洪水救援工作。
在洪水过后,他们积极参与了清理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恢复家园。
救灾志愿者们不计辛劳地奔走在灾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
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带给受灾群众温暖和希望,成为了灾区人民心中的莫大英雄。
我们要向这些救灾志愿者们致敬,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美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要以他们为榜样,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的社会因为有了无私奉献的人们而变得更加美好。
洪水灾害无情,但救灾志愿者有爱,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勇敢行动展现了人性的光辉,让人们看到了美好的一面。
在灾难面前,他们顶着风雨,毫不犹豫地奔赴灾区,积极投入到救援工作中,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社会责任,为人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而在救援过程中,他们的各种先进集体模范的举动也值得我们学习。
例如,他们组织协调高效,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确保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他们注重安全防护,在灾区工作时时刻注意自身安全,保障救援工作能够持续进行;他们不分昼夜,坚守岗位,尽最大努力帮助受灾群众,展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毅力。
救灾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责任和担当,他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爱心和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这些先进集体的奉献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教会了我们如何在面对灾难时保持必要的冷静,如何在团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保障救援工作取得最佳效果做出积极贡献。
我们应该以救灾志愿者为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积极投身到志愿者行列,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精选4篇)

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精选4篇)抗洪抢险集体先进篇1我是浮梁县黄坛乡防汛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在这次抗击6.19特大洪灾中能够被评为市防汛抗洪先进个人,这是党和人民给予我最高的荣誉,更是对我今后工作中的鞭策和鼓励。
此时我的心情除了激动之外还有一些忐忑,因为工作中除了尽职履责并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业绩,在座各位领导同仁都如此爱岗敬业,有的甚至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水利事业,和你们相比,我所做的一切还远远不够。
6月18日至19日,我乡境内普降罕见特大暴雨,降雨量达368mm,为全县的暴雨中心之一。
乡域范围内水、电、路、通讯大部分中断。
面对这突然其来的天灾,乡党委、政府迅速启动防洪预案,召集所有乡村干部上水库查隐患、下村组移群众。
在降雨量最集中的时候,乡内道路大部分中断,很多村庄成为孤岛,乡领导带着我一道冒雨翻山越岭到各个水库、山塘进行巡查,了解雨情水势。
靠前指挥群众转移,最大限度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
全乡干群同心协力,上下联动,实现了“未死一人,未倒一库”的防汛工作总目标。
6月19日凌晨5:30徐家坞水库告急。
因一棵连根拔起的大树挡在溢洪道进口处,阻碍水库泄洪,导致水库水位迅速上升,随时有漫坝危险,当时跑洪水位已达1.8米,情况十分危急。
到达现场后,我没有细想,立即脱掉衣裤,将绳索系在腰间,由众人拉着,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跳入水流湍急的溢洪道中,用近半小时时间将大树一节节锯断,最终将障碍物排除,确保了溢洪道正常泄洪,保障了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要想做好工作,我想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应该说我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也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
因为防汛工作的特殊性,越是恶劣天气越要往外跑、往最危险的地方跑,半夜回不了家是常事。
这么多年来,我对家人的照顾很少,对家里的事情做得不多。
爱人体弱多病,当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天气,时常把她一人丢在家里,她虽然从未有过怨言,但从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对我的关心。
抗洪救灾抢险救灾先进单位申报材料范文

抗洪救灾抢险救灾先进单位申报材料范文抗洪救灾抢险救灾先进单位申报材料范文一、引言抗洪救灾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是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工作之一。
我们国家每年都会出现一些自然灾害,其中洪灾所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
抗洪救灾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支持,而抢险救灾先进单位更是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抗洪救灾抢险救灾先进单位申报材料范文展开深入探讨。
二、抢险救灾先进单位申报材料范文1. 单位基本情况申报单位全称:XXX公司成立时间:2000年单位性质:国有企业业务范围:XXX公司主要从事XX业务,是专业的XXX企业。
员工人数:XXX人地理位置:位于XX省XX市通信方式:XXX-XXXXXXX2. 抗洪救灾工作概况抗洪救灾是国家的重要战略,XXX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高度重视抗洪救灾工作。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公司先后成功参与了多次抗洪救灾行动,为抢险救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公司全体员工时刻准备着,随时响应国家的抗洪救灾行动,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3. 抗洪救灾工作成绩在过去的抗洪救灾工作中,XXX公司不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公司组织了救援队伍,并前往灾区进行抢险救灾工作,成功营救了多名被困群众。
在2010年的舟曲特大山洪灾害中,公司又一次派出了救援队伍,积极参与抗洪救灾工作,为灾区的人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公司还在多次抗洪救灾工作中积极参与,为国家乃至世界各地的灾民提供了帮助,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和肯定。
4. 抗洪救灾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作为抢险救灾先进单位,XXX公司总结了自己在多次抗洪救灾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主要包括:1)制定科学合理的抗洪救灾方案,确保工作顺利开展;2)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3)积极培训员工,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4)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5)发挥技术优势,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开展抗洪救灾工作。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 3 篇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 先进事迹材料 1 17 月 10 日晚上至 11 日凌晨,舟曲县持续强降雨,导致白龙江水位猛涨,国道 345 线中断,全县 19 个乡镇都不同程度受灾。
城关镇瓦厂村在本次灾情中受灾严重,强降雨造成了多处山体滑坡、通村道路损坏、农作物被淹,特别是由于白龙江水位猛涨,致使G345 线瓦厂村尖子石段道路被水淹没,最深处达 2 米以上,导致通往县城的道路完全中断,只能绕山路进入舟曲,对抢险救灾和全县人民出行造成极大影响。
灾情不容怠慢,危机关头,城关镇瓦厂村党支部书记孙六龙沉着应对、冲锋在前、勇挑大梁,奋力组织党员群众抢险自救,在抢险救灾一线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为民初心。
_闻“汛”而动,沉着应对7 月 10 日晚,暴雨伊始,孙六龙就按照镇党委政府及镇防汛办的安排,冒雨带领村支部党员沿白龙河道进行防汛排查,及时向白龙江边周边住户和企业、养殖场负责人等提醒险情,并逐一告知险情发生时的撤离路线。
7 月 11 日,下午 13 时许,受上游洪峰影响,白龙江涨势迅猛,G345 线瓦厂村尖子石段道路被水淹没,淹没段部分山体存在滑坡危险,形势异常严竣。
灾情就是命令,孙六龙迅速召集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党员群众集合,经过简短的分析、研究和分工,一场抢险救灾战迅速打响。
面对险情,他临危不乱,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对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地点,逐个进行了排查疏散,特别危险的地点,安排进行紧急转移,确保群众安全。
随着上游洪峰增大,孙六龙意识到,瓦厂村辖区沿白龙江还有很多的机关单位、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如果不能将人员及时安全撤离,后果将不堪设想。
经过短暂分工,他一边安排党员利用大型铲车对人员进行安全撤离,一边带领党员群众堵截白龙江决口。
风雨中,雨水、汗水、洪水湿透了衣服和裤子,但他没有坐下休息,始终有一个念头支撑着他:决不能让群众的生命受到伤害,财产受到损失。
防汛抗旱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精选8篇)

防汛抗旱先进集体事迹材料防汛抗旱先进集体事迹材料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要用到事迹的情况还是蛮多的,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
那么事迹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汛抗旱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汛抗旱先进集体事迹材料1今年年初,根据专家预测,7月份长江流域将迎来连续的大到暴雨,防汛压力非常大。
为了安全度汛,俞xx未雨绸缪:3月初起,他开始带领相关人员将全镇的每一处涵闸斗门都进行检查和维修同时,督促每个村居对堤防进行清障清杂工作,并到现场查看指导。
他还制定防汛演练表,督促各村居成立防汛队伍并轮流进行演练。
根据天气预报显示,6月30日夜里起,沈巷将进入连续的强降雨时期,此时的他深感责任重大,真正的大考验要来了。
他当即到各个村居检查内位水系,指导村居做好清障工作。
当天下午4点,黄山寺进水池内发现很多杂草,机站无法开机,他立即调运挖机进行清障,清理完毕后,他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下一个村子。
是日夜里11点,大暴雨如期而至,此时他还在村子检查,周围人劝他避避雨,等雨小了再检查,可是他说雨情就是命令,现在是紧要关头,一刻也不能松懈。
凌晨3点,暴雨大到让人看不见脚下的路,可是他没来停下,直到检查完最后一个村居的内圩水系,他才回到河堤的防汛棚里。
此时的他浑身的衣服都湿透,由于防汛棚条件简陋,他顾不上换衣就已经坐着睡着了。
7月3日下午3点许,大蒋圩陈兴祝闸发现渗水现象,且有加重趋势,此时的他已经连续两晚没有睡觉,他拖着疲惫的身体第一时间带领水利专家赶到现场,专家分析认为是压顶橡皮变形导致渗水。
他带头跳入水中,和村干部、群众们一起用沙土混合袋将压顶橡皮压实。
经过数小时的水中连续作战,渗水现象得到有效遏止,险情排除。
晚上11点多,他又接到报告,裕溪河安丰圩金庄段发现渗漏,还没顾得上吃晚饭的他又立即赶到现场,带领群众一起扛木桩、打桩、插竹篱、填土,眼镜掉进水里被冲走,他就眯着眼继续奋战,好几次撞上木桩,被铁丝刮到,他也不吭一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在抗洪救灾中彰显创先争优————北岸镇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北岸镇地处歙县南部,全镇辖 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6万人。
镇党委下设30个党(总)支部,有党员1021名,自6月份以来,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江南等地,这场暴雨雨量大,地域广,持续时间长,北岸降雨量达到 700余毫米,新安江流域局部降雨量超过900余毫米。
汛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迅速号召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一手抓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一手抓灾后恢复加快发展,进而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作用,在抗洪救灾一线践行创先争优。
尤其在市级地质灾害北岸镇金竹村的转移工作中,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肯定,也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赞许,先进工作情况反映在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上。
主要工作:一是未雨绸缪抓好工作落实。
汛期到来之前,镇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成立防汛、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与各村签订了《防汛目标责任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编制北岸镇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三个小(二)型水库、重要屋顶当家塘的防汛预案、沿河低洼易淹易涝村庄学校应急预案、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方案等,实行政府、村委会领导及水利、国土工作人员定点负责和值班制度,且镇、村全体干部确保手机24小时畅通。
二是加大宣传群防群治。
加强防汛、地质灾害宣传工作,通过广播、培训、贴宣传画和上门宣传等方式,广泛讲解和宣传防汛以及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基本知识,填写明白卡,配备避灾防险工具,标明撤离的路线,使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到防灾避险工作中来。
三是巡查监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加大对塘库、低洼易淹村庄、地质灾害点的巡查监控力度。
在汛期全体干部全部下村驻点,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对摸排出的各安全隐患点进行严密监控,严阵以待开展动员避险工作。
镇党政主要领导全天深入村组及各灾害隐患点在一线指挥防汛救灾,督促各项工作落实,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北岸镇在防汛和防治地质灾害过程中,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谱写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现将事迹汇报如下:洪水未退决不撤兵今年共出现6月4日至6日、6月9日至11日、6月13日至16日,6月17至19日四轮强降雨,随着暴雨的持续,新安江水位不断上涨,形势日益严峻。
灾情就是命令,6月4日(星期六)上午,镇党委、政府果断决策,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召回正在周末休息的党员干部,并向各村(居)、镇属各单位下发了防汛抗洪的紧急通知,按照预案要行领导带班,进村驻点,明确责任,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
镇主要领导亲自带领镇干深入一线,督促转移群众,巡堤查险,确保抢险救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6月14日上午,镇分管水利领导和水利员在金竹一个屋顶塘巡查时发现由于连续强降雨,水位暴涨,水位最高处已经离坝顶只有几公分了,水利员意识到对于土坝漫堤意味着什么,何况这个塘下游就有金竹九组的居民,险情就在面前,险情就是命令,二人冒雨对溢洪道上的拦鱼栅和杂物进行紧急处理,水位在半小时就下降了十几公分,之后安排村里主要领导带上工具对拦鱼栅进行拆除并安排人员全天值班,紧盯水位,在紧急处理三个小时后,水位终于降到了较为安全的位置,险情终于排除,这时几个人全身已经湿透,但没有一个退缩,仍然穿着全身湿透的衣服坚守在提坝上,防止险情再次发生;6月16日凌晨,水库防汛巡查组到北岸村子坑塘检查时,发现由于放水底涵部分堵塞,加上上游一条平时从另一条溪流出水的小溪因被堵,大量雨水流入了子坑塘,水位迅猛上涨,眼看着就要漫堤。
分管领导果断决策,安排抢险队员迅速疏通上游被堵的河沟,将上游来水及时向另一条河沟分流,在塘坝边挖筑引、排水沟,将塘坝附近山上的水流引向塘外,一面疏通放水底涵,通过这几种措施,塘水位被及时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后,水位明显下降,险情基本排除,巡查组在要求村里安排值班人员紧盯该山塘后,又匆匆赶赴下一个塘库,就这样整日整夜都在巡查着各点的情况;6月18日,巡查人员在北岸镇金竹村发现一棵大树下泥土已松动开裂,而树下二丈多高的地方,就是群众居住集中的地方,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后果不堪设想,镇长汪皆兵闻讯后立即率领10余名人员赶赴现场,冒雨亲自指挥,一边要求县国土局派技术人员实地勘查,一边要求山下群众全部转移,并且派林业站人员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排除险情,雨一直很大,时间已过了2个小时,镇长全身都湿透了,但浑然不觉,帮助工作人员一起锯树、盖塑料纸防水,做的是那么的认真,经过3个小时紧奋战,隐患得到了有效化解,镇长将注意事项一一交待给值班人员,又冲冲的赶往下一个灾害点,就这样衣服穿在身上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两三天都没回家一次。
避险转移,心系群众6月4日到13日,持续的大雨冲刷着金竹村,地质灾害等级从三级转为四级、五级,按照预案必须把灾害点的上的村民全部转移到安置点上来。
但群众常年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虽然经过了广泛宣传,但叫他们晚上到避险点上来过夜,大多数群众都说:“没有事的,我们都住了几十年了,都没有事”。
住在灾害隐患点上的人,主要是老人和小孩为主,万一有险情,后果不勘设想,镇党委、政府给驻点工作组下达了死命令:今天晚上灾害隐患点上所有人员必须全部撤离。
工作组人员立即分工负责,每人包几个户一家一家上门做工作,并且做好每一户人员详细情况登记,大雨一直没停,几百米的道路也不知道走了多少遍,各农户家中都进了十几次,工作组所有人员全身没有一处是干的,一个个嗓子都说哑了,但没有一个有怨言的,都在挨家挨户的做工作,群众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终于被镇干的工作所感动,十分配合的开始从山上撤离。
书记冬春到避险点上亲自安排群众吃饭住宿问题,送来了被子、草席、方便面、蚊香等必备生活用品。
此时书记又接到一个从打过来的(直接打到书记手机上)说:“我奶奶89岁了,住在最高的地方,雨下的太大了,自己不能下山,你们能不能帮助我奶奶一起转移下来”,书记立即安排镇干上去接老人家下山来,镇干到她家后,看到老人站在门口等着我们,看到雨下这么大,扶着老人下山已不可能,最后决定背着老人下山,由于山很高,路很陡,雨下的很大,路上都是急湍的水,镇干一个人背着几个人扶着,一步一步慢慢的走下山,虽然只有几百米的路,走了足足有20分钟,才将老人安全转移到避险点上,像这样直接打到冬春手机上的也不知道有多少,冬春始终坚守在一线,帮助需要安置农户逐一安置好,特别知道89岁的老人吃不惯方便面时,还安排村里农户家中每餐烧饭给老人送来,使住在避险点上的群众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党委、政府对群众的关心和照顾。
由于今年的雨特别的大,在外务工的子女看到电视上各地受灾严重,纷纷打让父母不要住到房子里,安置点上的老人说“你放心,现在的政府真好,老早就把我们安置到安全的地方来了,在这里有吃有住,晚上还要帮我们巡逻,你在外面不需要回来,安心做事就行了,有政府在帮助我们,你们放心吧!他们忙到现在饭都还没有吃啊。
”当得知政府早已将父母小孩安全转移到了避险点,并且生活照顾十分周到时,都打来表示感,工作组人员心中自豪感由然而生。
工作组人员不但白天要做工作,晚上还要彻夜巡逻,查看监测点上是否有变化,查看是否还有遗漏人员没有撤离,查看老房子和其它地方是否有新的变化,几天下来工作组每个人身上都是臭的,眼睛都是黑眼圈,有的人轮换下山休息了,但晚上又自己上山来了,说“下这么大的雨,在家里反而睡不着,在山上和大家在一起,虽然苦但心里是踏实的”。
群众生命财产重于泰山,这只是北岸镇防汛避灾工作中的一角。
众志成城,共击灾害大汛当前,团结协作是夺取抗洪救灾全面胜利的根本保证。
镇党委、政府临危不乱,周密部署,科学调度,在第四轮暴雨袭击时,党委书记和镇长2天2夜没合眼,哪里有险情就到哪里去。
镇领导班子成员始终站在抗洪一线的最前沿,在各隐患点上坚守了4天4夜,从未回家一次。
其中有1名党员同志上岗,连续7天7夜坚守在金竹村地质灾害点上,一名水利员(预备党员)和镇分管水利领导、县水利局的技术人员、村里的干部一起在没有固定避雨设施的情况下,打着雨伞忍受着暴雨的袭击和蚊虫的叮咬,二十四小时坚守在北岸村重点病险水库-岔坑水库上,他一守就是三天;只要是雨夜,镇党委书记、镇长就带领党政领导一班人和水利工作人员深夜几度巡查五渡、北岸方村、升达丝厂等沿河低洼地带,进行严密监控,指导防汛,确保安全;在广大党员干部的鼓舞带动下,群众的抗洪救灾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全镇抗洪抢险的大军中,不少群众自发参与到抗洪救灾工作中去,达到了群防群测的效果。
为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和防洪抢险照明排涝的电力供应,镇供电所人员日夜劳作,抢修电力设备。
镇国土、水利、民政等部门密切关注各村雨情,及时勘察处理暴雨引起的水库险情、山体塌方、泥石流等灾害。
在整个抗洪抢险过程中各村,镇直各单位都能顾全大局、服从指挥、齐心协力,为夺取抗洪抢险救灾的初步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灾后自救,重建家园受暴雨和特大洪水的影响,全镇受灾人口达 0.5万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00 亩(鱼塘被淹50 亩,倒塌房屋30 栋,村公路路段及路基损坏2.2 公里,直接经济损失近 5000万元。
面对严重灾情,镇党委、政府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当前洪水正慢慢退去,但镇村干部仍然坚守岗位,对当地灾情进行详细核查摸底,并积极动员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恢复生产。
由于救灾工作安排的细致,采取的措施得当,灾民基本生活有保障,群众的情绪平稳,灾区社会治安稳定。
目前,我镇正在积极准备灾后生产自救工作,一旦洪水退去,将立即组织灾民进行农作物补种,尽量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目前已对重点病险水库岔坑水库进行了应急处理,对金竹村3、4、6组地质灾害点搬迁安置新村建设投资概算已完成,基础设施概算和房屋土建工程概算共计需要资金2442万元,平均每户18.5万元。
此项方案正在征求上级部门意见中。
当前主汛期未过,镇党委、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扬不等不靠的精神,积极开展灾后自救,尽快恢复生产,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