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涉及的税种
一般纳税人涉及的税种

一般纳税人涉及的税种一般纳税人涉及的税种包括:1. 增值税(Value Added Tax,VAT):增值税是一种按照货物和服务的增值额征收的间接税,适用于商品的生产、销售和进口环节。
2. 企业所得税(Corporate Income Tax,CIT):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实际发生的所得进行征税的税种,适用于企业的经营所得。
3. 个人所得税(Individual Income Tax,IIT):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的所得进行征税的税种,适用于个人的工资、薪金、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
4. 资源税(Resource Tax):资源税是对矿产资源开采者按照开采的资源数量或价值征收的税种,适用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5. 土地增值税(Land Value Added Tax,LVAT):土地增值税是对土地所有权转移、出租等交易中的增值部分征收的税种,适用于土地的转让和出租交易。
6. 印花税(Stamp Duty):印花税是对合同、票据和其他证明文件征收的税种,适用于各类合同、票据和证明文件的签订和使用。
7. 城市维护建设税(Urban Maintenance and Construction Tax):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对城市居民和企业按照实际发生的销售额征收的税种,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
8. 房产税(Real Estate Tax):房产税是对个人和单位的房产按照其评估值征收的税种,适用于房地产的所有者。
9. 车船税(Vehicle and Vessel Tax):车船税是对机动车、船舶按照其种类、排量和数量征收的税种,适用于机动车和船舶的所有者。
10. 城市土地使用税(Urban Land Use Tax):城市土地使用税是对城市土地使用权人按照土地的评估值征收的税种,适用于城市土地的使用权人。
11. 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Individual Income Tax Withholding):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是指企事业单位在发放工资、薪金等所得时按照税法规定从源头上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固定资产出售环节的涉税处理

财经纵横固定资产出售环节的涉税处理余 斌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摘要:日常财务处理中,财务人员关注收入、费用的涉税风险较多。
因业务事项发生频次相对较低,对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关注相对甚少,尤其是对固定资产出售环节的涉税问题较易忽略。
为此笔者结合相关法规,对固定资产出售环节涉税问题进行整理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固定资产;出售;涉税处理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8-0131-02一、固定资产在出售环节所涉及的税种(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所涉及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售固定资产(含购进的、自制的),按该固定资产取得时间,具体做如下区分:(1)08年12月31日以前取得,且该固定资产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试点范围,一律按3%减半计算其应缴增值税。
(2)08年12月31日以前取得,但该固定资产已经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试点范围,细分如下:①该固定资产是纳入以前取得, 一律按3%减半计算其应缴增值税;②该固定资产是纳入以后取得, 一律按照17%的税率计算其应缴增值税。
(3)09年1月1日以后取得,一律按照17%的税率计算其应缴增值税。
小结:按3%减半征收的计算公式为:应缴增值税=含税销售额×3%/2;按17%的税率计算其应缴增值税:应缴增值税=含税销售额/(1+17%)×17%。
(4)16年国家实施全面“营改增”后,“营改增”之前取得的非不动产,一律按照3%简易计税办法并减按2%计算其应缴增值税。
只能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5)16年国家实施全面“营改增”后,“营改增”之前取得的不动产(含自建),按以下方法计算其应缴增值税:计税方法:①销售额:自建的不动产销售额=出售该不动产取得的全部价款+销售过程中价外费用;非自建的不动产销售额=出售该不动产取得的全部价款+销售过程中价外费用-购置原价或者是取得该不动产时的作价计算。
②征收率:一律按5%计算。
纳税地点:向不动产所在地的主管地税机关预缴,向纳税人所在地的主管国税机关申报。
一般纳税人的税务优惠政策

一般纳税人的税务优惠政策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务政策的制定与优化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调整收入分配、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一般纳税人,我们在遵守纳税义务的同时,也可以享受一些税务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竞争力。
本文将就一般纳税人的税务优惠政策进行详细论述。
一、增值税优惠政策增值税是一般纳税人最常接触到的一种税种,在增值税方面,针对一般纳税人,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首先,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实行差额征收方式,即纳税人可以计算销售额与购买额之间的差额作为应纳税额,简化了纳税流程。
其次,对于创新型、技术型企业,可以申请增值税留抵退税,将研发成本转化为资金用于企业的研发投入,促进科技创新。
此外,还有对农产品销售、农机具购置等特定行业实行差别化政策,降低了企业负担,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是企业利润所应缴纳的一种税种,对于一般纳税人,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首先,对于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的政策。
这些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享受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其次,对于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以按照“三免三减半”的政策,即免征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企业所得税的减税幅度也降低了一半。
这些政策对于帮助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就业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是针对个体户、个人的所得所应缴纳的一种税种,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也有一些优惠政策。
首先,在孩子接受高等教育期间,父母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在纳税申报时扣除教育支出,减轻了家庭负担。
其次,对于个人的住房贷款利息和租房支出,个人所得税可以扣除一定比例,减少了个人生活开支。
此外,还有对于个人创业、就业创新、做老二代等特定群体实行差别化政策,减轻了个人的税负。
四、其他税务优惠政策除了前面提到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外,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其他税务优惠政策。
一般纳税人涉及的税种

一、一般纳税人涉及的税种:1.增值税;2.城建税;3.教育费附加4.房产税5.城镇土地使用税6.车船使用税7.印花税8.所得税9.个人所得税二、税率(一)增值税 1、增值税税率17% 2、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二)城市维护建设税1、计税依据是按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额计算缴纳。
税率分别为7%(城区)、5%(郊区)、1%(农村)。
2、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增值税×税率。
(三)教育费附加1、计税依据是按实际缴纳增值税的税额计算缴纳,附加税率为3%。
2、计算公式: 应交教育费附加额=增值税×3%。
(四)印花税:(1)财产租赁合同、仓储保管合同、财产保险合同,适用税率为千分之一;(2)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货运运输合同、产权转移书据,税率为万分之五;(3)购销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技术合同,税率为万分之三;(4)借款合同,税率为万分之零点五;(5)对记录资金的帐薄,按“实收资本”和“资金公积”总额的万分之五贴花;(6)营业帐薄、权利、许可证照,按件定额贴花五元。
(五)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不含税收入适用税率表级数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5 0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2、计算公式: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收入-2000-“三险一金”(六)所得税(1)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有两种:查帐征收和核定征收。
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划分标准

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划分标准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是按照国家财政部门及税务部门对企业进行税务管理的两
种类型: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会根据纳税人的业务规模和所
征税种类,把纳税人分为两种划分标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是指具有较大的业务规模的企业,该企业的规模为按照法定国家标准(如
国家财政部及税务部门的相关设定)定义的范围内的企业。
一般纳税人的主要特点是业务
规模较大,税务管理也相对严格。
其所征税的种类也比较广泛,一般纳税人需要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多项税种,每种税种都有其相应的税率。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进行较小规模企业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人,该单位或个人的营业收
入或营业总收入一般在相关的规定范围内。
小规模纳税人的主要特点是业务规模较小,税
务管理也相对放宽,但所征税种类也有限,一般只需要缴纳增值税。
另外,小规模纳税人
也可以享受国家定义的税务减免政策,大大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主要是自购买商品和提供服务后,纳税人营业
总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经营收入和其他所得等等)的规模。
根据法定国家标准,当纳税人的营业总收入在相关期限内不超过5000万元时,它就是小规模纳税人;当纳税
人的营业总收入在相关期限内超过5000万元时,它就是一般纳税人。
此外,根据不同省份所征税种类的设置不同,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也会
有所差异。
一般纳税人多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而小规模纳税人可能只用缴纳
增值税。
工程施工涉及的主要税率

工程施工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税种,以下将详细介绍工程施工涉及的主要税率。
一、增值税增值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主要税种之一,工程施工行业也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工程施工企业应按照以下税率缴纳增值税:1. 一般纳税人:提供工程施工服务,适用6%的税率;2. 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工程施工服务,适用3%的税率。
二、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我国对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工程施工企业作为企业法人,应按照以下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1. 法定税率:25%;2. 减半征收税率: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3. 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我国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工程施工行业涉及到的个人所得税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2.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加征5%的速算扣除数;3. 税法规定的其他所得: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征收。
四、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工程施工企业应按照以下税率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1. 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2. 县级市、县城、建制镇税率为5%;3. 城区税率为1%。
五、教育费附加教育费附加是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附加税。
工程施工企业应按照以下税率缴纳教育费附加:1. 教育费附加税率为3%。
六、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是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附加税。
工程施工企业应按照以下税率缴纳地方教育附加:1. 地方教育附加税率为2%。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涉及的主要税率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营改增劳务合同涉及的税种

一、增值税增值税是一种按照增值额征税的税种,营改增后,劳务合同涉及的增值税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服务时,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具体税率为6%。
2. 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服务时,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具体税率为3%。
3. 差额纳税:对于劳务派遣公司等特殊行业,可以选择差额纳税。
即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二、营业税在营改增之前,劳务合同涉及的营业税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 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服务时,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营业额,按照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
2. 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服务时,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营业额,按照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
三、其他税种1. 城市维护建设税:在营改增之前,劳务合同涉及的营业税需要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营业税的7%。
2. 教育费附加:在营改增之前,劳务合同涉及的营业税需要缴纳教育费附加,税率为营业税的3%。
3. 地方教育附加:在营改增之前,劳务合同涉及的营业税需要缴纳地方教育附加,税率为营业税的2%。
4. 印花税:在签订劳务合同时,双方需要缴纳印花税,税率为合同金额的0.05%。
总之,营改增后,劳务合同涉及的税种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以及相关的附加税费。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合同类型、纳税主体以及业务性质等因素,合理选择适用的税种和税率,以确保税收合规。
同时,企业应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变动,以便及时调整税收策略,降低税收风险。
2019一般纳税人所涉及税率

一般纳税人所涉及的基本税种
我们比较常涉及的有:
1、增值税按销售收入货物/劳务1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建筑服务(工程服务、安装服务)9%,现代服务业(信息技术、物流,鉴证服务)6%
3、城建税按缴纳的增值税的7%缴纳;
4、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3%缴纳;
5、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2%缴纳;
6、印花税: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的万分之三贴花;帐本按5元/本缴纳(每年启用时);年度按“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的万分之五缴纳(第一年按全额缴纳,以后按年度增加部分缴纳);
7、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缴纳(各地规定不一,XX元/平方米);
8、房产税按自有房产原值的70%*1.2%缴纳;
9、车船税按车辆缴纳(各地规定不一,不同车型税额不同,XX元辆);
10、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缴纳:
11、发放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一般纳税人涉及的税种:
1.增值税;
2.城建税;
3.教育费附加
4.房产税
5.城镇土地使用税
6.车船使用税
7.印花税
8.所得税
9.个人所得税
二、税率
(一)增值税
1、增值税税率17%
2、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二)城市维护建设税
1、计税依据是按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额计算缴纳。
税率分别为7%(城区)、5%(郊区)、1%(农村)。
2、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增值税×税率。
(三)教育费附加
1、计税依据是按实际缴纳增值税的税额计算缴纳,附加税率为3%。
2、计算公式:
应交教育费附加额=增值税×3%。
(四)印花税:
(1)财产租赁合同、仓储保管合同、财产保险合同,适用税率为千分之一;
(2)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货运运输合同、产权转移书据,税率为万分之五;
(3)购销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技术合同,税率为万分之三;(4)借款合同,税率为万分之零点五;
(5)对记录资金的帐薄,按“实收资本”和“资金公积”总额的万分之五贴花;
(6)营业帐薄、权利、许可证照,按件定额贴花五元。
(五)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不含税收入适用税率表
级数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 15375
2、计算公式: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收入-2000-“三险一金”
(六)所得税
(1)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有两种:查帐征收和核定征收。
(2)如果属于核定征收的,按收入计算缴纳所得税。
计算公式:
应交所得税=收入总额*税务核定固定比例*所得税税率
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25%或20%)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应纳税所得额=报表利润总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纳税调整-以前年度亏损
季度预交企业所得税=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税率-本年已交企业所得税(不含本年交上年企业所得税)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所交的企业所得税=调整后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税率-本年度已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采取按期预缴、年终汇算清激的办法。
预缴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按本年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实际的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数计算缴纳。
二、以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按月或按季的平均计算缴纳。
企业应纳的企业所得税,都应在月(季)预缴的基础上,于年度终了后,在规定的期限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计算公式为:
全年应纳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汇算应补(退)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税额一各月(季)预缴所得税税额合计
纳税人不能提供完整的、准确的收入及成本、费用凭证,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所得额*25%
(3)如果属于查帐征收的,按利润计算缴纳所得税。
计算公式:
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
(4)所得税税率:
一般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七)房产税
依照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
(八)土地使用税: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如下:
(1)大城市1.5元至30元;
(2)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
(3)小城市0.9元至18元;
(4)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6元至12元。
•:
•只有对于增值税,才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说法。
增值税属国税,
以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为基础对应的城建税(7%、5%、1%)和教育费附加(3%)
• 1、一般纳税人常涉及的税种有: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印花税、房产税、车船税、
个人所得税等。
如产品涉及消费税,还要交纳消费税。
2、增值税:按照销项税-进项税,税率为17%,税目不同,税率不同。
3、所得税为本年利润的25%缴纳。
4、城建税:以增值税、营业税或消费税额为基数,税率:城市7%、县城的5%、乡村为1%。
教育费附加也是以增值税、营业税或消费税额为基数,税率为3% 地方教育费为1%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第8章所得税纳税申报代理实务
这一章也是重点章节.每年的考试分值都在20-30分左右.从以往来看,第一节考试几率比较大,填表题经常出现在第八章第一节.
第一节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代理实务
一、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企业所得税基本计算公式为: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2.收入总额中的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3.企业的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4.各项扣除
(1)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
(2)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3)税金,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附加。
(4)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5)其他支出,是指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5.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
(二)境外所得抵免税额的计算
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用第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二、代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操作规范
根据税法规定,注册税务师应替纳税人在月份或者季度终了后15日内报送申报表及月份或者季度财务报表,履行月份或者季度纳税申报手续.年度终了后5个月内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和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办理结清税款手续.
三、代理填制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方法
最主要的是掌握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这张表共分为7个模块,是所得税申报中最重要的一张报表.
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本表纳税调整项目按照“收入类调整项目”、“扣除类调整项目”、“资产类调整项目”、“准备金调整项目”、“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其他”七大项分类汇总填报,并计算纳税调整项目的“调增金额”和“调减金额”的合计数.
数据栏分别设置“账载金额”、“税收金额”、“调增金额”、“调减金额”四个栏次.“账载金额”是指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核算的项目金额.“税收金额”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项目金额.
“收入类调整项目”:“税收金额”扣减“账载金额”后的余额为正,填报在“调增金额”,余额如为负数,将其绝对值填报在“调减金额”.其中第4行“3.不符合税收规定的销售折扣和折让”,按“扣除类调整项目”处理.
“扣除类调整项目”、“资产类调整项目”:“账载金额”扣减“税收金额”后的余额为正,填报在“调增金额”,余额如为负数,将其绝对值填报在“调减金额”.
其他项目的“调增金额”、“调减金额”按上述原则计算填报.
本表打*号的栏次均不填报.
本表“注:1……”修改为:“1、标有*或#的行次,纳税人分别按照适用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