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格式及落款
参加比赛的硬笔书法作品落款范文

参加比赛的硬笔书法作品落款范文
一、简洁风趣型。
1. “[书写内容],书于[具体日期]。
这字儿就像我派出的小士兵,希望能在比赛里打个漂亮仗,[你的名字]。
”
2. “[作品正文]。
这硬笔字写得我手都快抽筋啦,不过值![日期],[姓名]。
”
二、谦逊幽默型。
1. “[书写的诗词或文章],小弟/小妹我涂鸦之作,[日期]呈于此次硬笔书法大赛,还望各位看官海涵,[名字]。
”
2. “写了这篇硬笔书法,感觉自己像个刚学走路的娃娃,歪歪扭扭但很努力。
[日期],[姓名],参赛留念。
”
三、文艺幽默型。
1. “[书写内容],墨香凝于纸上,恰似我的小小心思跳跃其间。
于[日期]为赛而书,愿君见之能展颜,[名字]。
”
2. “[正文],这硬笔之下,每一笔都是我与纸张的小秘密。
在[日期]把这秘密交予比赛评委们,[你的名字]。
”。
硬笔书法作品落款格式:竖写,横写作品欣赏

硬笔书法作品落款格式:竖写,横写作品欣赏
硬笔书法作品落款
书法格式有两种:
1、竖写,应从右向左写,落款“戊戌年秋日XX书”亦竖写,在作品最左边。
记住上下都不能超出正文。
2、横写,符合现代习惯,落款就写在最下边一行靠右,但最后面也不能超出上面正文内容。
(六)作品欣赏
篆书作品
隶书作品
行书作品
楷书作品
草书作品
金文作品
甲骨文作品
人们常常说:字如其人。
字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修养。
写得一手优雅,美观,潇洒的钢笔字,不仅仅是文化气与素养的表现!。
硬笔书法作品落款格式范例

硬笔书法作品落款格式范例硬笔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
它的落款是一种艺术形式,使作品更具有收藏和欣赏的价值。
以下是硬笔书法作品落款格式范例,供大家参考。
一、姓名篇
落款格式:姓名+印章
范例:张三印
二、号篇
落款格式:号+印章
范例:解忧杂货店印
三、时篇
落款格式:年月日+印章
范例:2019年9月1日印
四、题目篇
落款格式:题目+印章
范例:禅意苑印
五、题跋篇
落款格式:题跋+姓名+印章
范例: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若能真心待人方能长寿。
——张三印
六、联篇
落款格式:第一篇+第二篇+印章
范例:一蓑烟雨任平生,几度花开为人憔。
江北江南多少事,笑看春去,又逢春到。
——李白+梦阑珊印
以上是硬笔书法作品落款格式范例,每一种格式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表达方式,需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加以选择和运用。
在书写落款时,要注意规范、准确,印章中的字体和内容也要与作品相符。
通过落款,更好地展示出作品的深意和作者的个性,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作品之美。
2017年硬笔书法落款_2017年硬笔书法落款格式

2017年硬笔书法落款_2017年硬笔书法落款格式书法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
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硬笔书法落款,希望你们喜欢。
硬笔书法落款欣赏书法落款的基本常识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
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一、落款的格式——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
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
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
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
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
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
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
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
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
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
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
书法作品在谋篇布局时,要考虑到落款的位置。
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
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
落款的字体。
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
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
写硬笔书法作品的格式

写硬笔书法作品的格式如下:•条幅:条幅又称直幅,也就是直写的单条,书写格式为顶头起行,从上而下,由右向左,一般写两三行居多,最后落款钤印。
•对联:对联又称楹联,两条字数相等,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视其情况落上单款、双款或穷款。
如是长联,应排成龙门式,上联从右向左竖排,下联从左向右竖排。
最后落双款。
•中堂:中堂原本是挂在厅堂正面墙上的字画,它通常是整纸使用,大则六尺整纸,小则三尺整纸,为竖式长方形,硬笔书法的中堂书写格式有两种。
一是从右至左竖行书写,格式跟条幅样;二是从左至右横行书写。
如正文有标点,首行应空两字,如没有标点,首行应顶格写,最后落款钤印。
•斗方:斗方为某一尺寸见方或上下左右稍有长短的幅式,它跟中堂一样有横竖两种写法,其行款也跟中堂一样。
•横幅:横幅如同条幅,也通常采用竖行由右向左书写,最后落款钤印。
如正文只有2-4字,采取横向单行书写。
特长的横幅称长卷或手卷。
最长的硬笔书法长卷可达数千米。
•扇面:扇面主要分为折扇和团扇。
硬笔书法多采用折扇幅式。
折扇是由许多上宽下窄的条状面组合而成,自然分行,上下边缘线均呈圆弧线。
在书写折扇时,扇面上的字必须随扇形排成圆弧状,决不可象其它幅式那样字与字、行与行保持平行。
正文字少,可以一字一行或两字一行排于扇面的外上缘,内下缘留出大片空白。
如果字数较多,可采取上齐下不齐形式以单行字多,双行字少间隔排列,每逢单行通行写,每逢双行则可视其情况灵活安排成一、二、三、四字等,一般应单行与单行的字数保持一致,双行与双行的字数保持一致。
如扇面的正文为行草书,单行与单行、双行与双行的字数可以不一致,但它们所占空间必须保持一致。
双行下的留白应多于上端字占的空间,让重心处于扇面的外上缘。
这样,作品才显得空灵,不致闷塞。
书写时,一般是从右至左竖行书写,最后落款钤印。
•匾额:匾额又叫牌匾,一般以横额居多。
小学生硬笔书法作品落款格式范例

小学生硬笔书法作品落款格式范例
硬笔书法作品落款格式有两种,一种是横写,一种是竖写,横写落款在最下边一行靠右边,写的时候不能超过上面正文的内容,竖写落款也是竖写的,写在作品的最左边,上下不能超出正文。
书法落款又分为“单款”和“双款”,常见称谓也要书面化。
硬笔书法作品的落款格式是什么样的
1、现在比较常见的硬笔书法作品落款格式有两种,分为横写和竖写,横写符合现代人的书写习惯,落款一般是在最下边一行靠右边,但是最后面不能超过上面正文的内容,时间也大多是用农历的。
2、竖写也就是从右向左写,因此在落款的时候也是竖写的,写在作品的最左边,上下都不能超出正文,若是有自己的印章,还可以在落款上旁边或上面压上印章,这样就能证明是自己的作品了。
硬笔书法落款常识
书法的落款又分为“单款”和“双款”,既署赠与对象名号,又有作者署名的就被称为“双款”,只署作者名的叫做“单款”,在写书法的时候,称谓也要书面化,不能口语化,更显出文化涵养。
硬笔落款格式范例

硬笔落款格式范例
硬笔落款也被称为正楷落款,是指使用硬笔书写的带有个人签名
和日期的落款。
在中国古代,硬笔落款被广泛应用于书法作品、绘画
作品以及文物鉴定等领域。
在现代社会,硬笔落款依然被人们所重视,对于个人以及企事业单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硬笔落款格式范例:
落款格式1:
签名:(个人真实姓名)
日期:(年月日)
落款格式2:
签名:(个人笔名)
日期:(年月日)
落款格式3:
签名:(企业单位或组织名称)
日期:(年月日)
硬笔落款的使用方法
1. 选择适合的硬笔:一般来说,使用硬毛笔和钢笔来书写硬笔落
款是最为常见的。
2. 确认字体排版:硬笔落款中,字体的排版和间距的大小十分重要,需要考虑到整个落款的美观性和可读性。
3. 书写整洁:在书写硬笔落款时,需要注意整洁程度,简洁大方,避免出现涂改和错别字等情况。
4. 签名有规矩:落款签名需要在规定线条内完成,速度也应该匀
称适中。
总之,硬笔落款的格式和书写过程需要依据情境而定,可以根据
自己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个性化定制。
同时,正确地使用硬笔落
款也能够加强个人或企业单位的形象,提高信誉度和文化底蕴。
硬笔书法作品格式书写落款

硬笔书法作品格式书写落款硬笔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笔触和线条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美感。
在创作一幅硬笔书法作品时,除了要注重字形的工整和线条的流畅外,书写落款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书写落款能够为作品增添一份庄重和完整感,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硬笔书法作品格式书写落款的要点。
首先,书写落款的位置应该在作品的右下角。
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右边被视为尊贵和吉祥的象征,所以将落款放在右下角能够给人一种庄重和吉祥的感觉。
当然,如果作品的布局需要,也可以将落款放在其他位置,但一般来说,右下角是最常见的选择。
其次,书写落款的内容应该包括作者的姓名和创作时间。
姓名是书法作品的创作者的标识,它能够让观者知道这幅作品是由谁创作的。
创作时间则是记录作品创作的具体日期,它能够让观者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心境。
在书写姓名时,应该注意字体的工整和规范,避免出现模糊不清或者歪斜的情况。
创作时间可以使用农历或者公历,但无论使用哪种方式,都应该清晰明了。
再次,书写落款的字体应该与作品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硬笔书法有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字体,每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在选择书写落款的字体时,应该根据作品的整体风格来决定。
如果作品的字体是楷书,那么落款的字体也应该是楷书;如果作品的字体是行书,那么落款的字体也应该是行书。
只有字体与作品的整体风格相协调,才能够使作品更加完美。
最后,书写落款的笔画应该流畅自然。
硬笔书法强调笔画的精细和线条的流畅,所以在书写落款时也要注意这一点。
每一笔每一画都应该用心用力,力求达到墨韵淋漓的效果。
同时,要注意书写的速度和节奏,不要过快或者过慢,要保持一个适中的速度,这样才能够使落款的笔画更加流畅自然。
总之,硬笔书法作品格式书写落款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
正确的书写落款能够为作品增添一份庄重和完整感,使观者更加欣赏和喜爱。
希望以上的要点能够对大家在创作硬笔书法作品时书写落款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毛笔字一样横式竖式扇面只是尺寸略小可以A4 A3 或者正常的信笺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
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
落款切忌暄宾夺主。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⒌条幅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整宣纸对裁。
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
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①写成两行或三行的。
两行的格式。
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
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
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
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
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
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款字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
②居中写一行(少字数)的。
书写容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
字数较少,写时要注意字的开合及节奏变化,以求生动。
落款可分单款、双款。
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
款字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
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落双款,上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一般写创作作品的时间,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⒍对联对联,又称楹联。
分为上下两联,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
上下联的尺寸可与条幅等同,也可大于或小于条幅。
对联的书写容规定极为严格,只能是对仗的句子(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一般字不重复出现),包括对偶句(俗称对子)、律诗中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
对偶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也有少到三字一联,多到数十字、上百字一联的。
律诗则分为五言、七言两种。
五言、七言的对联,在安排章法时,上下联应单行居中竖写。
十字以上的对偶句,则宜写成双行或多行(注意书写顺序,上联从右向左,下联则从左向右。
落双款,分别于上下联的未尾,款字略高于正文底端)。
上下联字的位置一般要基本平行。
处理好一联上下字的大小、收放的变化,及上下两联间的呼应,令上下两联成为一个整体。
十字以下对联的落款分为上下款和单款两种。
上下款,上款写在上联右边,下款写在下联左边。
上款一般写诗句的作者、篇名等容,如“黄庭坚登快阁诗句”下款则写书者的、号,以及书写地点、时间等容。
如“丙子闲堂书于”若是赠送作品,上联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如“文英女士惠存”若是别人请你写的一幅作品,上联则写请你作书人的名或号,称谓外加上“嘱书”等字样。
单款一般写在下联左侧中间偏上的位置。
款字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
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⒎扇面这里专指折扇扇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
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状,使得折纹与拆纹之间也是上宽下窄。
这种独特的样式,就要求我们在创作时,做出恰当地安排。
扇面常见的形式有三种。
(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
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安排。
落款写在正文的左侧。
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
(2)写少数字,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
(3)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
这样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达到通篇的和谐。
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为宜。
落款要精彩,一般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
即章宜小于落款的字。
书法传统创作样式的落款与钤印落款源于“款识”。
原本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对浇铸这一器皿原由的说明。
后延用为对书画作品作者及容的说明。
落款容为作者(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心情等。
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
作者称为下款。
书作赠送对象称为上款。
上款一般不写姓只写名字,以示亲切,如果是单名,同写。
在下还要写上称谓,一般称“同志”、“先生”,再下面写“正之”、“正书”、“指正”或“嘱书”、“嘱正”、“雅正”、“惠存”等。
上款可写在书作右上方或正文结束以后,但上款必须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
一般不与正文齐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些。
在创作之前,首先要选择所书写的容,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也可写古代或当代诗词或名句。
容确定后可考虑书写形式,是写中堂、对联、横幅、条幅还是册页、斗方;是写大字还是小字,写几行,纸多大?还要留下落款的位置。
正文容不可齐边顶头书写,四周要留有空白。
中堂、对联、条幅这些竖式书作上下留白(称天头、地头)要大于两侧。
一股上空又大于下空。
譬如写条幅,天头留白十厘米,地头可留白七厘米,两侧可各留白三五厘米。
横幅留空左右相当,但要大于天地,天地留白均等。
斗方、册页留白四周大致相同。
四边留白确定后,根据字数多少及纸的大小折行或叠格子。
创作时,大字写完了换小笔写落款,落款竖写,可写两行,也可一行只写作者(称穷款)。
根据留空多寡落款,可写容出处,还可写年代,最后写,“某某人书”。
一般落款字小于正文的字,书体可于正文相同或带行意的楷书以示区别。
最后盖章。
钤印,指盖印章。
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
朱文印又称阳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纸上字是白色的。
从印章的容来分,又有印、斋号印及闲章。
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一斋号印,不可连盖两方同一容的印。
可盖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朱一白。
为了使书作上下前后呼应,往往在书作右上方再盖一起首印,又称引首印,初学者闲章印的容可选“学海”、“求索”、“学书”等。
印章的大小与书作大小及所书字体大小相关。
一般大幅书作落款字大,印亦大,小幅书作落款字小,印亦小。
用印的忌讳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
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
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
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
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
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匚可匹配。
同样大小可匹配。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
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
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不适用於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
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
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比较适中。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
印与边距离约一。
五公分为适中。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
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书画上印,不可连盖叁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
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