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结构施工图.pptx
某地区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施工图

第四章剪力墙结构ppt课件

构,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新型抗震技术在剪力墙中应用研究
1 2 3
消能减震技术 通过在剪力墙中设置消能器或阻尼器,消耗地震 输入的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隔震技术 在剪力墙底部设置隔震支座或隔震沟等,隔离地 震波向上部结构的传递,降低地震对上部结构的 影响。
结构振动控制技术 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对剪力墙结构施加控制 力或调整结构参数,以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钢筋、 混凝土等材料符合规范要求,加
强现场监管和验收工作。
04
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
模板支撑体系选择
根据剪力墙结构特点,选择适宜 的模板支撑体系,如木模板、钢
模板等。
支撑体系设计
确保模板支撑体系具有足够的承载 能力、刚度和稳定性,以满足施工 要求。
施工技术要点
掌握模板安装、拆除的顺序和方法, 注意施工缝的处理和模板的清洁保 养。
钢筋连接与安装技术
钢筋连接方式
了解并掌握钢筋的机械连 接、焊接和绑扎连接等连 接方式及其适用范围。
钢筋安装顺序
遵循先主筋后箍筋、先下 层后上层的安装顺序,确 保钢筋位置准确。
施工技术要点
注意钢筋的间距、保护层 厚度等控制要点,避免钢 筋错位、露筋等问题。
第四章剪力墙结构ppt课件
目录
• 剪力墙结构概述 • 剪力墙结构受力性能 • 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法 • 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 剪力墙结构工程实例分析 • 剪力墙结构研究前沿及展望
01
剪力墙结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主要 用于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 水平荷载,防止结构剪切破坏。
构造措施与要求
某地18层纯剪力墙结构住宅楼结构施工图

《剪力墙结构》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20
❖ 3. 框-剪体系的剪力墙布置
(1)剪力墙间距要求L不大于4B,B为房屋宽度。 否则楼板自身平面内发生弯矩和剪切变形。
(2)对于平面为长方形的建筑,可横向布置剪 力墙;对于平面接近正方形的建筑,应双向布置 剪力墙,并且尽可能把两个方向剪力墙组合在一 起,剪力墙间尽量拉开距离。
(3)任意形状平面的建筑,剪力墙应布置在平 面形状或刚度变化处以及靠近房屋区段端部的位 置。楼梯、电梯间等地方也应该布置剪力墙。
❖ 高层建筑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时间,不 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定。
❖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1) 框架结构;(2)剪力墙结构 (3) 框架剪力墙结构;(4)框筒结构 (5) 筒中筒结构;(6) 束筒结构
精选课件ppt
3
剪力墙的概念
1.框架结构的不足
(1)房屋层数增多、高宽比增大时,骨架式框架 结构的梁柱截面将增大到不经济甚至不合理的地步。
第六讲 剪力墙结构
精选课件ppt
1
内容
❖ 1. 高层建筑的定义 ❖ 2. 剪力墙的概念 ❖ 3. 剪力墙结构体系 ❖ 4.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 5. 剪力墙的形状和布置 ❖ 6. 实例
精选课件ppt
2
高层建筑的定义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 10层及十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 物。
2 特点: (1)以框架结构为主,以剪力墙为辅助补
救框架结构的不足的半刚性结构。 (2)剪力墙承担大部分的水平荷载,框架
以负担竖向荷载为主。
精选课件ppt
14
精选课件ppt
15
框架-剪力墙结构(例)
精选课件ppt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4章剪力墙结构设计课件.ppt

4.1剪力墙结构布置与计算基本假定
4.1.1剪力墙结构布置与设计要点 4.1.2剪力墙结构的承重方案 4.1.3计算基本假定 4.1.4剪力墙内力计算
4.1.1剪力墙结构布置要点
剪力墙结构布置与设计要点 1.剪力墙平面布置(双向或多向) 2.剪力墙竖向布置(连续布置,避免突变) 3.剪力墙的配筋 4.剪力墙的墙肢分类 5.短肢剪力墙的设计要求 6.剪力墙结构的典型平面 7.剪力墙结构的变形
a ——洞口两侧墙肢轴向间距
6.4双肢墙内力及位移计算
力与变形关系
M 1 ( x)
EI1 y1"
EI
'
11
M 2 (x)
EI 2 y2"
EI
2
' 2
y1 y2 y
1 2
4.4双肢墙内力及位移计算
根据力与变形关系得不同荷载情况下得微分方程
2 1 1 2
倒三角荷载
( ) 2( ) 2
4.4双肢墙内力及位移计算
1、适用条件: 开洞规则,墙厚、层 高不变的双肢剪力墙。
➢ 判别条件: =1~10
4.4双肢墙内力及位移计算
➢ 2、基本假定 (1)忽略连梁轴向变形,即假定两墙肢水平位移完
全相同 (2)两墙肢各截面的转角和曲率都相等,连梁两端
转角相等,连梁反弯点在梁的中点 (3)墙肢截面、连梁截面、层高等几何尺寸沿全高
4.2.5剪力墙截面设计
内力与位移计算思路 N-由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共同产生 M-由水平荷载产生 V-由水平荷载产生——受剪(水平钢筋)
压弯构件 (竖向构件)
竖向荷载下的N:按照每片墙的承载面积计算
水平荷载下的M、N、V:按照墙的等效刚度分配至 各墙
剪力墙课件

1.地下室外墙的集中标注
①注写地下室外墙编号, 包括代号、 序 号、 墙身长度 (注为 xx~xx 轴)。 ②注写地下室外墙厚度 bw=xxx。 ③注写地下室外墙的外侧、内侧贯通筋和 拉筋 。
• 从相同编号的墙梁中选择一根墙梁,依次 注写以下内容:
• 墙梁编号、墙梁截面尺寸b×h、墙梁箍筋、 上部纵筋、下部纵筋、墙梁顶面标高高差 的具体数值。墙梁顶面标高高差,是指相 对于墙梁所在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 高于者为正值,低于者为负值,无高差时 不注。
(三)剪力墙上洞口的表示方法
无论采用列表注写还是截面注写方式,剪 力墙上洞口均可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原 位表达。
① 注写墙梁编号:如:“LLl”表示编号 为LLl的一道剪力墙连梁。
② 注写墙梁所在楼层号:如:“2~9”表 示该墙梁位于第2~9层。
③ 注写墙梁顶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墙 梁所在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高于者 为正值,低于者为负值,当无高差时不注。
④ 注写墙梁截面尺寸bxh、上部纵筋、下 部纵筋及箍筋的具体数值。
墙梁编号墙梁类型代号序号连梁连梁对角暗撑配筋连梁交叉斜筋配筋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暗梁边框梁lllljclljxlldxalbklxxxxxxxxxxxx墙梁类型代号序号连梁连梁对角暗撑配筋连梁交叉斜筋配筋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暗梁边框梁lllljclljxlldxalbklxxxxxxxxxxxx一列表注写方式?把剪力墙视为由墙柱墙身和墙梁三类构件组成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分别在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梁表中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写几何尺寸与配筋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剪力墙结构》ppt课件

《剪力墙结构》ppt课件contents •剪力墙结构基本概念与特点•剪力墙结构设计原理•剪力墙构造要求及细节处理•剪力墙结构施工方法与技巧•剪力墙结构在工程中应用实例•剪力墙结构发展趋势及挑战目录剪力墙结构基本概念01与特点定义及作用定义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
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
作用承担全部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到基础。
1 2 3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板剪力墙、型钢混凝土剪力墙。
按结构材料划分整体墙、小开口整体墙、联肢墙、壁式框架。
按结构形式划分短肢剪力墙、一般剪力墙。
按墙肢高度与厚度比划分结构形式与分类优点刚度大,整体性好,用钢量较省。
侧向变形小,承载力高,适用于建造较高的建筑物。
由于自重大,基础费用较高。
局限性结构自重较大,且延性较差。
01不宜用于高大地震烈度地区的建筑。
02由于墙体较多,不易布置面积较大的房间。
剪力墙结构设计原理02通过楼板将水平荷载传递给剪力墙,再由剪力墙将荷载传递至基础。
水平荷载传递竖向荷载传递荷载分配原则通过楼板和梁将竖向荷载传递给剪力墙和框架柱,最终传递至基础。
按照刚度分配原则,将水平荷载在各片剪力墙之间进行分配。
030201荷载传递机制基于弹性力学理论,采用有限元或有限差分等方法进行分析。
弹性方法考虑材料非线性,采用塑性铰模型或弹塑性分析方法。
塑性方法基于工程经验,采用等效刚度法、连续化方法等简化分析方法。
简化方法内力分析方法变形控制要求层间位移角限值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
顶点位移限值控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顶点位移,避免结构倒塌。
舒适度要求控制结构在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和速度,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
剪力墙构造要求及细03节处理墙体厚度与高度限制墙体厚度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以及墙体所在位置确定。
一般来说,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200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160mm。
4剪力墙结构PPT课件

• 二、截面尺寸
墙肢的最大宽度不宜大于8m; 墙肢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3bw;也不小于
500mm 一、二级抗震设计时,小墙肢的轴压比 w
宜控制在0.6以下; 墙肢的最小厚度:一级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
160mm,也不应小于层高的1/20;其余情况下 不应小于140mm,也不应小于层高的1/25。 同时应首先满足抗剪要求。
15
16
内力计算
墙肢弯矩
Mj kMIIj
(1k)M
Ij Ij
墙肢轴力
Nj
kM
AjYj I
式中 Aj——第j墙肢截面面积; Yj——第j墙肢截面重心至组合截面重心的距离。
墙肢剪力
Vj V
Aj Aj
(底层)
Vj
V 2
Aj Aj
2
Ij Ij
(其他层)
17
位移计算
1.2
qH4 8EI
A——墙肢截面面积之和; μ——剪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矩形μ=1.2,T形μ=1.5。
18
五 双肢墙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 连续化方法
• 是一种相对较精确的手算方法,将连梁看做分散在结 构整个高度上的连续连杆
• 基本假定
• 忽略连梁的轴向变形;两墙肢的水平位移相同; • 各墙肢的刚度相差不太悬殊,因而变形曲线相同,各
二、按洞口情况:整体墙,小开口墙,联肢墙,壁式框架 三、按有无边框支承情况:带边框剪力墙、不带边框的落
地剪力墙和框支剪力墙
back 3
4
4.4.2 剪力墙的受力特点
M (M 1M 2)N a
n
N Vbi i 1
n
Na(a1a2) Vbi i1
5
结论:
• M是由M1和M2及整体弯矩Na 组成 • 整体弯矩计算截面以上所有连梁的约束弯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