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学原理(上)
第九章 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

一、单选题(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指南及国际政治的核心要素是()。
A共同利益B国家利益C经济利益D民族利益2、()反映了国际体系的空间利益关系。
A地缘政治B国际组织C领土D邻国关系3、国际政治最重要和最稳定的行为主体是()A 民族B政党C国际组织D国家4、根据国际组织的基本性质、活动目标和范围划分,联合国属于()国际组织。
A一般政治性B专门性C全球性D区域性5、当代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主体是()。
A跨国公司B宗教组织C政府间组织D非政府间组织6、当前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是()。
A WTO B联合国C OPEC D北约7、我们把国际政治中各种主要的行为主体通过长期联系和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叫做()A 国际政治B国际关系C国际体系D国际组织8、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A 孙中山B毛泽东C周恩来D邓小平9、目前的国际体系是()。
A 雅尔塔体系B维也纳体系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多极竞争体系10、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A 独立自主B经济优先C人不犯我我不犯人D和平发展二、多选题(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一个或者多个是正确的)1、国家政治的主要特征体现在()。
A是无政府国际体系中的政治关系B是主权国家间的政治关系C根本动因是国家利益的综合博弈D主要表现形式是各主权国家对外政策的制订和实施E以军事关系为主2、影响国际政治的主要因素有()A时代性质B综合国力的对比C国家利益D地缘政治E国际声望3、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关系体现在()A国际政治是国内政治的对外延伸B国内政治受国际政治的影响和制约C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主体不同D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利益取向不同E国内政治存在公共权威,而国际政治不存在公共权威4、以下属于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是()A国家C政党D跨国公司E民族5、以下属于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是()A中国B联合国C欧盟D欧佩克E美国纽约州6、国际体系的历史形态包括()。
政治学原理(精品课件)全

第五章 公共权力
一、权利与权力
1、权利:自由的社会化体现。 2、权力: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能产生预期效应的力 量。具体体现为能力、资源的占有、支配等。 3、权力的特性: A、权力的客观性; B、权力的被动性; C、权力的相对性; D、权力的相互性; E、权力的分合性; F、权力的抵消性; 4、权力和权利的重要性: A、为了能够追求利益,必须拥有权利; B、为了能够追求利益,也必须拥有权力;
(雅典卫城)
(圣保罗大教堂 )
(英国国会大厦)
三、政治学的贡献
1、给政治共同体即国家,以有序的公共生 活 2、给有序的公共生活以最适合的政体 3、给适合政体的运行以制度、程序和价值
无序状态
有序状态
四、政治学的研究
1、研究方法:规范研究、经验研究 • 神学论证的政治学或价值阐释的政治学 • 经验归纳的政治学:基于有限事实的归纳而推出 更大范围内的结论:统计、案例及其比较 • 演绎推理的政治学—理性选择理论:从一个前提 假设出发,运作理性规则而推出结论,并解释相 应的政治现象 • 综合推理的政治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 新的政治学开始认为,由于政治人的行动常常不 止一种逻辑,为了全面揭示现实的政治机制,政 治学科们应该适当结合运用上述的推理方式。
一、政治学的产生
1、政治思想:对意义的把握,即现实是什 么,应该是什么? 2、政治哲学:对价值的追求,即如何有价 值,价值是如何? 3、政治理论:对现实的把握,即现实是怎 样,怎样看现实?
二、政治学的发展
1、古典时期:古希腊——中世纪 2、现代时期:价值理性、制度理性、价值 理性与制度理性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A、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B、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C、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D、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到政 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梳理有答案版

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1.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神学性解释提供了神圣维度道德性解释提供了价值目标法律性解释行为依据权力性核心问题管理型解释主要任务价值型基本功能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观点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3.政治的定义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人们按照特定的利益借助公共权力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一种社会关系。
4.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权力和权利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5.规范性概念与描述性概念。
规范性概念,价值性概念,用来表示“应该”或者“必需”的事物;描述性概念:实证性概念和解释性概念,指客观的,用濑来表示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第二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为政以德2.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无为而治3.墨家政治思想的特点兼爱兴利4.法家政治思想的特点以法治国5.西方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理论特点,各个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1)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政治学时期特点:政治学与伦理学相结合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塞涅卡(2)中世纪:神学政治学时期特点:神学与政治学相结合代表人物:奥古斯丁、阿奎那(3)现代:理性主义政治学时期特点:人本主义为指导,个人主义为本位,理性思考为办法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布丹,边沁,密尔,孔德,斯宾塞(4)当代:科学主义政治学时期特点:政治哲学开始向政治科学转化,价值观上,相对主义盛行,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科学主义为方法。
代表人物:本特利,沃拉斯,拉斯韦尔(5)趋势:政治哲学的复兴特点:正义理论的研究代表人物:罗尔斯、诺齐克第三讲《政治体系》1.政治体系的含义有关政治生活的所有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2.国家的定义在一定地域上,建立主权,并通过一系列持久的制度实施权威的政治共同体3.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主要内容起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作用,缓和冲突,控制在秩序之内4.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一个国家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5.单一制和复合制单一制: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统一的国籍复合制:(1)联邦制:由若干相对主权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
政治学原理(全)

C、关系说 《不列颠百科全书》:“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行为使另 一个人或其他许多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关系”
【2】权力含义★ 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强制力和控制力。
【3】权力形成的条件
权力双方力量的不对等,使得一方能够控制另一 方,强制另一方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如果双方力量处于均衡状态,那么,双方互不具 有对对方的权力。 在力量极不对等的情况下,弱势一方或许会对强 势一方产生影响力,影响对方的决策和行动,但这构 不成权力。
政治学的含义和内容构成
一、政治学的含义 (一)关于政治学研究对象的若干观点 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权力 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事务
4、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决策和政策
(二)政治学的含义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三)政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政治学与哲学 2、政治学与经济学 3、政治学与法学
政治权力集团之外的其他团体如果试图分享最高 权力,必须经过政治权力的许可。
【3】范围:特定区域
政治权力都是有其作用范围的。 政治权力如果超出自己的作用范围,就会与别的政治 权力发生碰撞。 政治权力碰撞的结果是冲突。 政治权力在自己的作用范围内不发生作用便是失职。
在相邻的政治权力之间的空白地带管理难度增大。
代表人物: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毛泽东
“人类社会以来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 地、大批地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林彪之类如上台,搞点资本主义很容易。” “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 产 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 走!”
(二)政治的定义? 1、主体:是否只是国家机关或政治团体? 2、内容:是否所有的公共管理都是政治?
国际政治学概论(上)

对外政策、对外行为与对外关系
国家的职能、利益、力量构成、外交目标的设定、
外交决策的依据与程序、影响因素等
非国家行为主体的行为及影响
9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研究对象
3、问题领域的研究
单一问题以及相关问题的综合研究 如:战争与革命、内战、恐怖主义、民族主义、 全球化等 优势: 关注和跟踪国际社会热点问题
2、当代分析方法 d.定量分析法(Statistical- Analysis)
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综合和评价 对国际现象的性质和原因进行假设,搜集相关资 料进行分类统计和比较,证明假设的正确性。 国际关系的评价:战争次数、军队调动动员次数、对 外冲突死亡人数、断绝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等 国内形势的评价:政府危机次数、暴动革命次数、 刑事案件发生率、失业人口、对政府支持率等
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 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学——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政治 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5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基本概念
2、国际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
国际关系学——国际社会各行为主体之间跨越国界 的各种关系之总和 联系:对象基本相同;前者包含在后者之中 ;
二、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渊源
4、国际法学(让· 博丹、格老秀斯) 主权平等、互不侵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5、国际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的互动关系
6、历史学 历史实证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22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国际政治学的发展阶段
1、创立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 戴维斯资助建立 威尔士大学国际政治系,设立伍德罗威尔逊讲座 教授,学科诞生。 国际研究机构建立、高校教学研究、理论著作问世 1919-1926年,美国40所大学建系 1931年,美国开设的国际关系课程达3700门。
国际政治学

国际政治学
国际政治学是以政治学原理研究国家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和
国际关系、国际法、国际组织、国际经济等多学科有着交叉性的研究
内容。
它涉及到国家之间的权力、财富、利益和文化的分布,着重研
究世界的政治格局变迁、国家利益的博弈、安全政策的变化、外交政
策的种类等。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重点在于明确将国家的利益、分歧、合作等方
面的内容考虑进来,另外,还要研究国家间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传播等
内容。
通过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政策进行研究,以及国际经济、安全、军事等多方面的分析,来综合了解由于国家间竞争导致的国际政
治格局的发展变化,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同时,国际政治学也需要关注国家之间的条约、安全与军事配合、文化传播、社会研究、媒体宣传、民族价值判断等重要内容。
研究国
际政治学就是要研究国家和政府之间与国际社会间的关系,以及国家、人民和政府对外政策的方面,探讨国家各种关系,以及各国面对世界
形势时如何抉择,更好地服务于政治发展,如何处理实际形势下的国
际关系,以此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世界的发展。
政治学原理 第三章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 工具论(机器论)
恩格斯: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 阶级的机器。
列宁: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 的统治的机器。
国家的概念可以在很多不同的意义上使用
• 阿富汗是一个多山的中亚国家。 •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
自己的。” • 很多阿拉伯国家都仇视美国。 • 这是国的本质和职能
主要内容
• 什么是国家 • 国家的职能 • 关于国家本质问题的争论
一、什么是国家
• 社会共同体说: 亚里士多德 国家是许多家族及村落的联合体,是为了达到完 善和自治的生活而组织的。
• 契约论: 霍布斯 洛克 卢梭 国家是人们根据契约而组织的机构。
• 要素说 三要素:人口、土地、主权(梁启超引入) 土地、人口、政事(孟子) 四要素:人民、土地、主权、政府
地理意义:地域概念 人口的集合体:文化概念、民族概念 国际法:资格概念(相互承认独立主权) 政治学:比较抽象的政权概念(独立而有约束
力的政治共同体。“一边一国论”的谬误:偷 换概念) 层级概念:中央政府
“国家”对应的三个英语词汇: country nation state
二、国家的职能
一个阶级对社会的政治统治,要以 这个阶级执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 状况为前提;
国家如果不反映统治阶级的特殊利 益,它也就失去了统治基础。
• 国家都做了什么,历史的、现实的? • 人们为什么需要国家,我们期望国家做什么?
1.安全(自然界、对内、对外) 通过个体力量无法获得安全时不得不诉诸联合。 提供安全是国家的最低职能。
2.秩序(政治、经济、生活) 如果没有秩序,安全可能也无法保障。 制定规则、提供秩序是人们对国家的另一期望。 有时强制是必要的,国家做最合适。
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理论

康德:人类未来应该建 立在“普遍的永久的和 平”前景之上。
Hugo GrotiusBiblioteka Immanuel Kant
(一)理想主义
3.问题与思考
国际政治中各行为主体所追求的道德价值 是否是无可争议的?
国际政治中对道德价值的追求是否可以超 越主权国家的界限?
(二)现实主义
1.主要特点
强调权力政治和国家利益,认为国家是国 际和世界舞台上的主角,是一个拥有主权的自 治实体,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3.问题与思考
国际政治是否能够与道德分开?如何处理与 道德的关系?
(三)多元主义
1.主要特点
提出了国际政治的“混合行为主体模式”, 在肯定民族国家政府作用的同时,强调国际政 治由广泛的利益组织和团体所形成,认为主权 概念应该被更为中性的自治概念所取代。
(三)多元主义 2.问题与思考
自治概念能否替代主权概念?
二、国际政治理论
(一)理想主义
1.主要特点
从道德和价值判断的角度出发探讨国际政 治的行为准则,以人类必将走向大同,世界必 然走向和平这样的信念为前提,强调全球利益 和国际合作。
(一)理想主义
2.代表人物
托马斯:正义战争的目的是弃恶扬善。
格老修斯:用自然法理论探讨国家之 间的行为准则。
Thomas Aquinas
(二)现实主义 2.代表人物
马基雅维里(NiccolòMachiavelli) 霍布斯(Thomas Hobbes)
(二)现实主义 2.代表人物
汉斯·摩根索,美国政治学家,国际关系理论 大师,国际法学中“权力政治学派”缔造者。
Hans Joachim Morgenthau,1904-1980
(二)现实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
1、传统研究方法
a.历史描述法(Historical-Descriptive Method) 国际政治学中最广泛运用的方法之一。以历史分 析为基础,演绎综合并加以类比,以揭示其规律
乔治· 莫德尔斯基的百年周期论
尼克松的“五大力量说”均势和平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0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政治形成的条件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确立为现代国际交往 提供了物质基础 2、殖民体系的建立是国际政治学产生的基本条件 3、民族国家的诞生是国际政治学产生的重要基础 4、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国际政治学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2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渊源
4、国际法学(让· 博丹、格老秀斯) 主权平等、互不侵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5、国际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的互动关系
6、历史学 历史实证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第六章 国际关系的基本状态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3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 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马列主义国际政治学理论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4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单一问题以及相关问题的综合研究 如:战争与革命、民族主义、全球化等 优势: 关注和跟踪国际社会热点问题
探讨发展变化的进程及影响因素
C
10
寻找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研究对象
4、一般规律的抽象与演绎
《政治学的新方法》 ,开创了研究方法。
两条基本的心理发展路线
奖励——友谊——希望 惩罚——敌视——惧怕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7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2、当代分析方法 d.定量分析法(Statistical- Analysis)
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综合和评价 对国际现象的性质和原因进行假设,搜集相关资 料进行分类统计和比较,证明假设的正确性。 国际关系的评价:战争次数、军队调动动员次数、对 外冲突死亡人数、断绝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等 国内形势的评价:政府危机次数、暴动革命次数、 刑事案件发生率、失业人口、对政府支持率等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2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
1、传统研究方法
b.伦理推理法(Philosophical-Ethical Rational Method)
从抽象的哲学伦理准则出发,通过分析推理,演绎出 符合抽象原则的结论 人性“善”与人性“恶”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1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渊源
1、哲学(政治哲学)(卢梭、洛克、霍布斯等) 社会契约、天赋人权、人类理性等
2、政治学(价值观)(斯宾诺莎、霍布斯等) 主权、自由、平等、国家意志论等
3、地理学(拉采尔、马汉、麦金德等) 政治地理学 地缘政治学
国际关系行为体:国家利益论、综合国力论、 外交学、国家对外战略论等 边际关系研究:相互依存论、国际冲突论、 国际合作论、地缘政治学、沟通理论、博弈理论、 国际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 国际体系研究:国际机制论、国际制度论、 一体化理论、均势论、建构主义理论等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3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国际政治学的发展阶段
1、创立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 戴维斯资助建立 威尔士大学国际政治系,设立伍德罗威尔逊讲座 教授,学科诞生。 国际研究机构建立、高校教学研究、理论著作问世 1919-1926年,美国40所大学建系 1931年,美国开设的国际关系课程达3700门。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5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1955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昆西· 赖特发表名著《国际 关系理论研究》,这是西方第一部全面论述国家政 治学的著作,涉及国际政治学的发展、基本内容 (8个方面16个分支)和研究方法。
芝加哥大学教授莫顿· 卡普兰的国际系统论 密执安大学教授戴维· 辛格的层次分析法 哈佛大学教授卡尔· 多伊奇的“沟通理论”
19世纪的理性主义被第一次世界大战击碎
人性恶的观点流行:马基雅弗里、霍布斯、尼布尔等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3
பைடு நூலகம்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
1、传统研究方法
c.法律分析法(Jurisprudential-Analysis)
从国际法和国际秩序出发,对国家行为进行分析 评判,构筑国际社会的行为规范和法律准则 将国际关系的弊病归于法律制度规范的不完善, 主张用法律维护国际秩序 国际法是规范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产物 国际法律规范的实现需要两个前提条件
影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相互的 新功能主义及其在欧洲的实现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6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
2、当代分析方法
c.心理分析法(Psychoanalysis) 注重个体心理行为和群体心理行为的研究, 探寻重大国际事件中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根源 哈佛大学教授梅里安1925年发表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4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
2、当代分析方法
a.系统分析法(Systems Analysis) 引进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将 国际社会分成母系统和若干子系统,相互平衡与作用 国际行为体由单一的国家转为多元化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4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外交》1922年创刊、 《世界政治》、《国际组织》1947年创刊 2、西方国际政治学确立阶段(二战后-60年代)
194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汉斯· 摩根索发表 名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利与和平的斗争》, 标志西方国家关系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6
第一章 导论
3、中国政治学科的基本分类
政治学
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
外交学
国际关系史
当代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学原理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7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研究对象
1、国际社会(宏观层面)
中国将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争取早日 实现现代化;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要 为人类的和平事业做出贡献。 方法: 分小组讨论,由组长主持,要求纪录。 推选发言人上台阐述小组的观点,并回答提问。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9
第三节、马列主义的国际政治学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 1
国际政治学原理 (上)
Free talking
告诉我你眼中的世界
What the world looks like?
给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繁杂乱的世界 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国际政治学原理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三章 国际政治行为主体 第四章 世界体系、格局与秩序
第五章 影响国际政治的诸因素分析
国际社会内各构成要素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
政治交往关系的总和。
主权国家构成的国际体系 体系内各大力量间的对比、组合形成格局 体系内运行的机制与规则,构成国际秩序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8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研究对象
2、行为主体(微观层面)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5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基本概念
2、国际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
国际关系学——国际社会各行为主体之间跨越国界 的各种关系之总和 联系:对象基本相同;前者包含在后者之中 ;
区别: 出发点各有不同。研究行为体的政治联系、背 景、行为、目的,属于前者范畴; 研究行为体的经济、军事、社会、文化联系, 寻找一般规律、特征、趋势为后者范畴。
国际行为体之间相互依存和合作存在的可能性
2012-11-3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5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
2、当代分析方法
b. 结构功能分析法(Structural-Functionalism) 国际社会分成不同的系统,结构和功能各异, 强调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影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