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的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押韵、平仄

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一联 首联
第三句 第四句
第二联 颔联
第五句 第六句
第三联 颈联
第七句 第八句
第四联 尾联
律诗基本格律——押韵
押韵的特点及要求: 1、韵母完全相同的两个音节为押韵(钟功空虹) 2、韵母中主要韵母相同也可为押韵(阴森金晴)
(注意古今读音的演变) 3、押韵的音节对应的字为韵脚字 4、押韵一般押平声韵(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5、一首诗一般只押一个韵 6、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
曲
散曲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套数(曲)许多曲子(小令)组成了套数
分 类
《夜行船》(秋思)
杂剧《窦娥冤》
边练边悟1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石鱼湖上醉歌 [唐]元结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山为樽,水为沼,酒 徒历历坐洲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我持长瓢 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转:对诗意的跳宕转折,在律诗中多指颈联,在词曲中多指“过 片”。(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由浅入深,从正到反)
合:收束全诗, 方式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直笔明接,即直接抒 情、言志、阐理;二是曲笔收束,用折射、暗示、象征等方法曲 折表达作者的感情、寄托诗歌的主旨。
“合”句的作用一般有三种:
①呼应开篇或诗题,圆合首尾;
结构
(段落)
单调(只有一段) 双调(有两段)(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
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三叠或四叠(分三段或四段)
词
又称“诗 余”“长 短句”
小令(58字以内) 字数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豪放词
风格
婉约词
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又称词 余。有曲牌和题目。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一、诗歌常识(一)古诗的分类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
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诗、词、曲的有关知识①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近体诗是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
②律诗和绝句(又叫截句)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
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
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
③歌、行、引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
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④乐府和新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2014-05-12 希望石阅 25623 转 325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一、古代诗歌体裁分类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的诗歌。
包括“诗经”“楚辞”、“乐府”等。
“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
绝句同律诗的区别,最明显的是句数不同,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绝句的平仄对仗没有律诗那么严格。
唐朝以前的绝句叫做古绝句,押韵平仄对仗都较自由;唐朝以后的绝句称为近体绝句,大部分也不讲究对仗,称作散体,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有的绝句像律诗的一半,格律同于律诗的前四句、后四句或中间四句。
同于律诗前四句的,后两句对仗,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同于律诗后四句的,前两句对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同于律诗中间四句的,前后两句都对仗,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诗歌基本常识

婉约派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人。 北宋景德中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 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性 致,语言婉丽。
作品举例:《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婉约派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 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欧阳修是宋代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 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 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 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作品: 《醉翁亭记》《卖油翁》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建安诗歌从汉乐府中吸取养料,并加以发展、 改造。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 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安定统一的愿望和理想。 其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有力,有鲜明的时 代特色。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 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慷慨而多气也。”
----刘勰《文心雕龙》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现江西九江)。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 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 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 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 宗 ”,有《陶渊明集》。
5.南北朝乐府民歌: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 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人民口头创 作,是中国诗歌史上又一新的发展。它反映了 新的社会现实,并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一般说来,它篇制短小,抒情多于叙事。南歌 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歌的叙事长诗《木 兰诗》 ,为这一时期民歌生色不少,《木兰 诗》尤为卓绝千古。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 璧”。
当然,也不乏文人诗歌。
唐诗的六大种类

唐诗的六大种类唐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唐代是诗歌创作的高峰期,唐诗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之一。
根据主题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唐诗分为六大种类,分别是:1.田园诗:田园诗是描写农村生活的诗歌,它描述了自然环境、农民的劳动、耕作和生活情趣。
这类诗歌往往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美好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是唐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2.咏物诗:咏物诗是描写自然界万物的诗歌,它不仅包括植物、动物等自然物种,还包括器物、建筑等人造物品。
这类诗歌不仅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更展现了作者对各种事物的感性认识和创造性表达。
3.山水诗:山水诗是以山水为背景的诗歌,它以描绘山水景观为主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这类诗歌往往具有豪放、奔放的艺术特点,是唐代诗歌中最受欢迎的一种。
4.抒情诗:抒情诗是表达个人感情的诗歌,它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感受。
这类诗歌往往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感情色彩,是唐代诗歌中最富有个性魅力的一种。
5.节日诗:节日诗是描写各种节日和庆典的诗歌,它表现了人们在特定时间和场合的情感和思想感受。
这类诗歌往往具有喜庆、欢乐的氛围,是唐代诗歌中最具有现实感和生活气息的一种。
6.叙事诗:叙事诗是讲述故事和历史事件的诗歌,它以情节和人物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学性和叙事性,是唐代诗歌中最具有史料价值的一种。
总之,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六大种类的唐诗,不仅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人性和历史的深刻思考,更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智慧。
中国文学分类

中国文学分类1.诗歌诗歌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诗歌可分为若干类别。
按国别分,可分为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中国诗歌按时代分,可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中国古代.诗歌按体例分,分为诗、词、曲;中国古代的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l字以上);(1997年全国已考)元曲可分为小令和套数(又叫套曲);新诗又可分为自由诗和用旧形式写成的新诗。
2.小说小说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小说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篇幅及其容量分,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
按内容分可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例分,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
按语言形式分,可分为文言小说、白话小说等。
3.散文散文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
现代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古代散文是指除韵文以外的所有文体。
甲.现代散文现代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议论成分的散文,称为叙事散文,它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回忆录、游记等,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抒情散文是指以表现对生活的感受、抒发思想感情为主的散文,如朱自清的《绿》、《春》等;议论散文是以议论、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的散文,杂文、小品文都属于此类,如《文学和出汗》、《为自己减刑》等。
乙.古代散文古代散文的外延是相当广的概念,赋、骈文、辩、说、论、奏议、序跋、赠序、铭、祭文、杂记、童话、民间故事、寓言、传说、传奇等,都属于散文的一类。
4.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这里所说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即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体。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体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诗歌的分类暨总结

现代诗歌分类
1、作品内容表达方式:叙事诗抒情诗。
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诗的押韵与韵脚
千里送鹅毛 将鹅贡唐朝(chao),山高路远遥(yao )。 沔(mian)阳湖失去,倒地哭号号(hao)。 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gao )。 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mao)。
我打开电脑,哇!诗歌的海洋真是太丰富了,古今中外的诗人写了许许多多美丽的诗篇,令人赞 叹不已。为了方便更好地了解更多的诗歌,我们把收集来的诗歌分了类,我们还掌握了几种诗歌的分 类方法呢!如,按时代分,可分为现代诗和古代诗;按内容分,可分为山水诗、田园诗、抒情诗等; 按诗人分,可分为李白的诗、杜甫的诗、王维的诗等等。
在进行活动前,我们小组制定了一个学习活动方案,我负责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在 查找中,我有很多收获,来与大家一起分享。通过查找,我了解到诗歌按不同的标准可 以有不同的分类:
诗歌按音律分可以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和曲等。按内容来分可就多啦,有边塞 诗、怀古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叙事诗、咏物诗、讽刺诗、抒情诗、悼亡诗等,它 们代表诗歌的内容。现代诗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或叙事诗和抒情诗。就 这样,我们平时见到的无数的诗歌都可以归为这几类,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是近体诗和思乡诗,俄国诗人叶赛宁的《白桦》是自由诗和抒情诗。在这次活动中,我 不仅了解了诗歌的分类,还学会了欣赏诗歌。我掌握了欣赏诗歌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 对不同的诗比较着读,一边描绘诗中的意境一边读,先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再读等。读 诗时我会运用上这些方法,再欣赏它就不难了。例如对《秋思》和《秋词》这两首描写 秋天的诗,我会将它们进行对比着读,体会诗人不同的思想感情。另外,我也写了一首 诗呢!
中国古典诗歌分类

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苏家兄妹戏谚起来,可说百无禁忌,常常是语带 双关,任你想象。
四、按内容分(题材)
1 、送别诗 2 、怀乡诗 3、咏物诗 4、咏史怀古诗 5、边塞诗 6、山水田园诗 7、宫怨诗和闺怨诗 8、爱民悯农诗 9、哲理诗 10、爱情诗 11、人生感慨诗
1 、送别诗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故难全。”中国人重视 友道、友情的传统源远流长地,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留下了大 量表达友情、描写送别的诗词)
6、山水田园诗
生活为主要审美对象的诗歌。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山水风光、田园景色以及乡村
8、爱民悯农诗
古代所有反映劳动人民悲惨生活、反映统治阶级对人民敲诈 勒索的诗,均可称之为悯农诗。在悯农诗中诗人哀怜同情百姓, 或描写统治者的腐朽生活与劳动者的辛酸悲惨生活,或揭露战 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剥削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欺压。如李绅的 两首《悯农》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 粒皆辛苦。”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还有杜甫的《兵车行》等。在艺 术上悯农诗往往叙议结合,多用对比、设问、反问等手法。
近体诗 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
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涛,是 同不受格律限制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近体诗格律极 严,篇有定句(除排格律外,每首诗句数固定),句有定 字(每句诗的宇数固定),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 有定声(诗句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 中间各联必须对仗)。与古体诗相比,形式更为整齐, 节奏更为和谐,但限制也更多。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 两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称 排律或长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诗歌的分类
一、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广义的诗歌包括诗、词、曲。
旧诗:又称“旧体诗”。
我国古代的诗歌体裁,包括古体诗、近体诗。
其名称是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产生的新诗的相对物出现的。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诗体可分为四言诗、骚体诗(杂言)、五言、七言等。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
起源于南北朝,至唐代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格律诗。
格律诗讲究节奏、押韵、对仗、平仄。
诗体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新诗:又称“现代诗”“白话诗”。
与旧体诗相对而言,一般是指“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产生的新体诗,包括现代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等。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二、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2.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4.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