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制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分析
空气源热泵系统方案指南-

, 则20000/(3×735)=9匹
户式空气源热泵缓冲水箱
为避免压缩机频繁启动、增加系统的热稳定性,应校核系统水容量是否能 满足系统热稳定性的要求。即当系统中(水)所存储的能量不足以维持短 暂停机(比如化霜)时水温波动要求(夏季不大于5℃,冬季不大于3℃) ,应设置缓冲水箱。 1、系统水容量计算 M1=Mg+Ms Mg——管道水容积,kg; Ms——设备水容积之和,kg; 2、系统热稳定性 要求 夏季运行时,主机停机10min,供水温度允许升高不大于5℃; 冬季运行时,主机除霜时间为3min时,供水温度允许降低不大于3℃; 3.系统要求的最小水容积 M2=(Q×t0)/(c×Δt) Q——末端设备的供冷或供热量,kw; C——水的定压比热容,4.2kj/(kg.K); Δt——水温的波动要求值(夏季5℃,冬季3℃) 冬、夏季水容积计算结果中,数值较大者为空调系统对水容积的要求值, 如M1<M2,应放大管径重新计算直至满足要求,或设置缓冲水箱。
80-105
大礼堂、体育馆
115-165
100-150
1、在方案设计阶段,缺乏基础数据的情况下,采暖负荷可以按照热指标
进行估算,有条件时,应进行逐个房间、逐项的负荷计算。
2、热指标用于单个房间,误差可能很大。
3.该表格按连续供暖考虑,间歇供暖热指标=连续热指标×24/每日供暖小
时数。
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容量修正
83.3 22.0 90.4 22.6 97.9 22.7
74.0 20.2 80.4 20.5 87.1 20.5
118.1 29.8 128.7 30.5 139.6 30.8
108.7 27.9 118.4 28.5 128.4 28.7
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

【总结篇】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2015-03-17 10:25 专业分类:暖通空调浏览数:567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目录:一、常规电制冷空调系统二、冰蓄冷空调系统三、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四、电蓄热空调系统五、风冷热泵空调系统六、溴化锂空调系统七、VRV空调系统八、热泵空调系统九、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十、大温差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特点十一、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特点十二、冰蓄冷与水源热泵的结合十三、水蓄冷系统十四、温湿独控空调系统系统正文:一、常规电制冷空调系统目前使用较多的空调形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制冷主机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制冷效率高等的优点,它有如下特点:优点:1)系统简单,占地比其他形式的稍小。
2)效率高,COP(制冷效率)一般大于5.3。
3)设备投资相对于其它系统少。
不足之处:1)冷水机组的数量与容量较大,相应的其他用电设备数量、容量也增加,运动设备的增加加大了维护、维修工作量。
2)总用电负荷大,增加了变压器配电容量与配电设施费。
3)所使用电量均为高峰电,不享受峰谷电价政策,运行费用高。
4)在拉闸限电时出现空调不能使用的状况。
2003、2004年夏季空调主机减半运行,造成大部分中央空调达不到效果。
5)运行方式不灵活,在过渡季节、节假日或休息时间个别区域供冷,需要开主机运行,形成大马拉小车,浪费了机组的配置能力,增加了运行费用。
6)对于大型区域供冷系统较难实现较好的供冷(供水温度不能降低),管网的投资大、输送能耗高、空调品质差。
二、冰蓄冷空调系统冰蓄冷空调是在常规水冷冷水机组系统的基础上减小制冷主机容量增加蓄冰装置,利用夜间低谷低价电力时段将冷量通过冰的形式储存起来,白天需要供冷时释放出来。
该技术在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于美国,在70年代能源危机中得到发达国家的大力发展。
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冰蓄冷已经成为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
比如,韩国明令超过2000㎡建筑,必须采用冰蓄冷或煤气空调,日本超过5000㎡的建筑物,就在设计时考虑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
【热泵培训】手把手教空气能采暖、制冷设计与应用,值得收藏

【热泵培训】手把手教空气能采暖、制冷设计与应用,值得收藏空气源热泵机组原理和结构空气源热泵冷暖机组系统概述空气源热泵,除具备制取出采暖用热水的功能外,空气源热泵机组还能切换到制冷工况制取冷冻水。
空气源热泵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压缩式制冷循环,利用冷媒做为载体,通过风机的强制换热,从大气中吸取热量或者排放热量,以达到制冷或者制热的需求。
按照逆卡诺循环原理,该系统主要空气源热泵主机和末端两大部分组成。
空气源热泵机组与末端共同使用,前者提供冷水或热水,后者将冷水或热水,通过热交换,提供冷气或采暖。
空气源热泵机组是采暖系统中的主机,由于采用空气源冷凝器不需要冷却塔;而蒸发器是水冷的,夏天制冷时提供冷水,冬季制热时提供热水,风机盘管是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装在室内如同把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而采用水泵那样,采用热泵可以把热量从低温抽吸到高温。
所以热泵实质上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热泵的作用是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并把它传递给被加热的对象(温度较高的物体)。
产品结构:空气源热泵顶出风、侧出风结构设计、选型与配置一、空调负荷计算1.空调负荷计算的组成(QL)(1)由于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作用,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2)人体散热、散湿形成的冷负荷;(3)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4)其他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5)渗透空气所形成的冷负荷(6)新风量负荷2.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简单介绍空调动态负荷的计算显得比较繁琐,即便是采用一些简化手段,计算工作量也是比较大的。
估算最简便,捷径行路,人之通性,慢慢的被它取而代之了。
但是估算的根据并不坚定,偏于保守是不可避免的,总是顾虑怕估算的小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估算法也要注意与实际相符合,要根据实际的经验以及不同建筑的各自不同的情况。
目前空调负荷的计算还是以估算为主。
3.民用建筑空调单位面积冷负荷(qL)4.负荷计算——单位面积冷负荷法QL=qL×S式中:QL——建筑物空调房间总冷负荷 (W)QL——冷负荷 (W/m2 )S——空调房间面积 (m2)二、空调末端(风机盘管)的计算与选择(1)根据风量:房间面积、层高(吊顶后)和房间气体循环次数三者的乘积即为房间的循环风量。
热泵空调的制冷制热工作原理

热泵空调的制冷制热工作原理
热泵空调是一种能够将低位热源转化为高位热源的装置,它可以在夏季制冷和冬季制热,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热泵空调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原理,通过四个主要过程来实现制冷和制热功能,这四个过程包括: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膨胀过程和蒸发过程。
1. 压缩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气体被吸入热泵压缩机,经过压缩后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这个过程需要消耗一部分电能。
这个高温高压的气体被称为压缩过热蒸汽,它所包含的热量足以用来供热或制冷。
2. 冷凝过程
压缩过热蒸汽进入冷凝器中,与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放出热量并凝结成液体。
这个液态制冷剂在经过节流阀时,压力和温度都会降低,变成低温低压的湿蒸汽。
这个过程会将热量从制冷剂传递给冷却水或空气。
3. 膨胀过程
低温低压的湿蒸汽进入蒸发器中,压力和温度进一步降低,直到变成过冷的液体。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使得制冷剂的体积增大,压力降低。
这个过程被称为膨胀过程。
4. 蒸发过程
过冷的液体在蒸发器中吸收来自周围环境(如室内空气或冷却水)的热量,变成干饱和蒸汽。
这个蒸汽随后被吸入压缩机中,开始下一个
压缩过程。
这个过程将热量从周围环境传递给制冷剂,实现了制冷或制热的效果。
在制冷模式下,热泵空调将室内的热量吸收并传递给室外环境;在制热模式下,热泵空调将室外的热量吸收并传递给室内环境。
通过这四个过程的循环进行,热泵空调可以实现制冷或制热的功能。
空气源热泵制冷原理

空气源热泵制冷原理
空气源热泵制冷系统是一种利用空气中的热能进行制冷的环保节能技术。
其工
作原理是通过空气源热泵循环系统,利用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阀等组件,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发吸热,然后通过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释放热量,最终通过冷凝器散热,使制冷剂再次变成液态,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
首先,空气源热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压缩机负责将低
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然后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都会显著上升,从而释放出热量。
其次,蒸发器是空气源热泵制冷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件。
蒸发器接收来自压
缩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使其在蒸发器内部迅速蒸发,吸收外界空气中的热量,从而降低空气温度,实现制冷效果。
冷凝器也是空气源热泵制冷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冷凝器接收来自蒸发器的
低温低压制冷剂,将其冷却成液态,然后释放出热量。
这个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都会显著下降,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最后,膨胀阀在空气源热泵制冷系统中起着调节制冷剂流量和压力的作用。
膨
胀阀能够控制制冷剂流速,使其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形成合适的压力差,从而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空气源热泵制冷系统是通过循环利用空气中的热能来实现制冷的技术。
通过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阀等组件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制冷剂的循环流动和相应的温度、压力变化,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
这种制冷方式不仅能够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稳定性,因此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空气源热泵供热原理及特点分析

空气源热泵供热原理及特点分析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方针,近年来空气源热泵技术凭借其来源性广、适应性高以及可操作性强的显著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作业中,由此在降低传统设备能源损耗量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不可再生性资源的利用率,最终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对其作业特点进行了全面探析,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技术工作原理;技术作业特点一、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基本概述(一)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定义简单来讲,所谓的“空气源热泵技术”本质上是一项高效节能环保型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依靠电能的拖动,热泵装置主要用于将低位热源热量使其流动到高位热源,由此在把不能为人们直接利用的低品位热能(空气、太阳能、土壤、井水河水以及工业废水)转换为可让人们直接利用的高位能的同时,降低原有有限高位能(煤炭、燃气、电能)的损耗,为节能环保作业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而在当前伴随原有高位能源损耗量的持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为从根本上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将热泵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作业中式极为必要的。
(二)空气源热泵技术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新产业时代背景下,空气源热泵技术的研究作业也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
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在热泵热水机组使用过程中,“空气+电”是机组主要的利用能源,这种无污染型可再生原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原有能源物质的损耗,确保了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运用空气源热泵为供热系统输送能量,还有效地降低了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有效地规避了温室效应的产生,在实现我国“低碳环保”战略发展要求的同时,优化了人们生活环境,保障了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手段,热泵技术的应用不仅曹组简单、可控性强,与此同时还具有降低使用风险以及减少资金投入的显著优势,在热泵热水机组的广泛利用下,把机组放在建筑物的顶层或者室外的平台上不仅有效实现了水、电分离,还极大地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进而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用水体验。
空气源热泵研究报告

空气源热泵研究报告引言空气源热泵(Air Source Heat Pump,简称ASHP)是一种利用空气中的热能进行供暖和制冷的设备。
它通过抽取空气中的热能,并将其转移到室内或室外来实现温度调节。
本报告将对空气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
一、工作原理1. 热泵循环过程空气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中的制冷循环过程。
它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吸收空气中的热能并蒸发成气体。
然后,压缩机将气体压缩,使其温度升高。
接下来,热量通过冷凝器散发到室内或室外环境中,制冷剂重新变成液体。
最后,通过节流装置,制冷剂压力降低,继续循环。
2. 热能转移空气源热泵通过空气中的热能转移来实现供暖和制冷。
在供暖模式下,室外空气中的热能被吸收,通过制冷剂的循环转移到室内。
而在制冷模式下,室内的热能被吸收,通过制冷剂的循环转移到室外。
这种热能转移的过程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二、应用领域1. 住宅建筑空气源热泵在住宅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可以提供室内的供暖和制冷,并且与传统的电暖器、燃气锅炉相比,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运行成本。
在一些气候温和的地区,空气源热泵已成为主流的供暖和制冷设备。
2. 商业建筑除了住宅建筑,空气源热泵也在商业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办公楼、酒店、商场等场所都可以采用空气源热泵进行空调和供暖。
它不仅节约能源,还能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满足人们对于温度和湿度的需求。
三、优缺点分析1. 优点(1)环保节能:空气源热泵利用空气中的可再生能源,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友好。
(2)节约成本:相较于传统的供暖和制冷设备,空气源热泵具有更高的能效,能够节约能源和运行成本。
(3)灵活性:空气源热泵可以实现制冷和供暖的双重功能,适用于不同的气候和季节需求。
2. 缺点(1)低温效能下降: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空气源热泵的效能会下降,需要额外的辅助供暖设备。
科普:空气能热泵系统的供暖、制冷原理大解析

科普:空气能热泵系统的供暖、制冷原理大解析空气能,是指空气中所蕴含的低品位热能量。
将空气能收集利用起来的装置叫热泵,被称为空气能热泵技术。
那么,空气能热泵系统究竟是怎样的?其如何供暖、制冷呢?太阳雨就这几个问题作出解答:一、空气能热泵原理机组运行基本原理依据是逆卡循环原理,液态工质首先在蒸发器内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而蒸发形成蒸汽(汽化),汽化潜热即为所回收热量,而后经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内冷凝成液态(液化)把吸收的热量发给需要的加热的水中,液态工质经膨胀阀降压膨胀后重新回到膨胀阀内,吸收热量蒸发而完成一个循环,如此往复,不断吸收低温源的热而输出所加热的水中,直接达到预定温度。
二、空气能热泵供暖原理在制热时,液态制冷剂在空气换热器中汽化,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气体送至水换热器。
由于制冷剂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
制冷剂从气态冷却为液态,液体制冷剂经膨胀阀节流后,在压力作用下进入空气换热器,低压气体制冷剂再次汽化,完成一次循环。
在这个循环中,随着制冷剂状态的变动,实现了热量从空气侧向水侧的转移。
三、空气能热泵制冷原理在制冷时,液态制冷剂在水换热器中汽化,使水温降低。
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变为高温高压气体,进入空气换热器,由于制冷剂温度高于空气温度,制冷剂向空气传热,制冷剂经气体冷凝为高压液体,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节流后进入水换热器,低压液体制冷剂再次汽化,完成一个循环。
在这个循环过程中,随着制冷剂状态的变动,实现了热量从水侧向空气侧的转移。
空气能热泵有着安全、省钱、舒服、环保、经久耐用的优点,也因为运行成本较低,节能性好,所以成为大众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制冷剂循环回路:压缩机 1 的排气口依次连接四通阀 4,空气侧换热器 5,单向阀 7, tp 界 高压贮液器 8,热力膨胀阀 9,单向阀 11,水侧换热器 16,四通阀 4,气液分离器 14,再返 ht 世 回压缩机 1 的吸气口,在单向阀 11 出口与单向阀 7 的出口之间设置单向阀 12,热膨胀阀 9
20-30%[5],可适当选取稍大容量的压缩机,即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不变,制冷量提高为设
能 计负荷的 1.2-1.3 倍,满足热水的供热量。在本文中,设计本身还是以保证制冷效果为前提
的,尽可能回收余热。在冬季热水需求较大的情况下,还需要使用辅助热源。
2.2 空气侧换热器
设计空冷冷凝器时,热负荷为图 1(lgp-h 图)上制冷剂 5 点与 3 点的焓差值,小于无热 回收的机组的设计热负荷,因为部分冷凝热用于热回收,被热回收换热器承担,所以本机组 的空冷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必然较无热回收的机组的空冷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小。
t 3.2 夏季制冷及供热水联合运行时: .ne 网 空调装置制冷运行,且用户使用热水时,压缩机 1 运行,四通阀 4 关闭,空调水泵 15 b 运行,此时,水压传感器 18 指令电磁三通阀 2 开启,切断直接进入四通阀 4 的高温制冷剂 ag 能 流道,使高温制冷剂旁通到热回收换热器 3,高温气态制冷剂在热回收换热器 3 中释放部分 n 节 热量后,进入四通阀 4,其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和单独制冷时相同。在热水装置中,自来水 hi 经生活热水进水管进入除垢装置 17 后流入热回收换热器 3 中,利用压缩机排气的部分热量 c 筑 加热后,经水压传感器 18、生活热水出水管 22 流向用户。 w. 建 3.3 冬季单独采暖时: /ww 中国 空调装置采暖运行时,但用户不使用热水时,压缩机 1 运行,四通阀 4 开启,空调水泵 / 15 运行,此时,电磁三通阀 2 关闭,切断高温制冷剂流向热回收换热[来源:论文 tp: 界— 器 3 的流道,而旁通进入的四通阀 4,制冷剂经过四通阀 4,流入水侧换热器 16,在水 ht 世 侧换热器 16 内将热量释放至空调热水中并冷凝成高压液态制冷剂,并沿单向阀 12 流入高压 源 贮液器 9,经热力膨胀阀 9 节流降压后,单向阀 10 进入空气侧换热器 5 内,吸收室外空气 能 的热量而蒸发,最后经四通阀 4、气液分离器 14 返回压缩机,实现空调系统的采暖运行。
余的液相可冷凝的热量仍大于 6-1 可蒸发的热量,故即使有部分热量被回收后,在冬季仍可以Fra bibliotek足设计的热负荷。
et 1.2 带热回收的风冷冷热水机组
b.n 网 1.2.1 本热回收机组的装置:
ag 能 1.压缩机
9.热力膨胀阀
17.除垢装置
n 节 2.电磁三通阀 10.单向阀
18.水压传感器
i 3.热回收换热器 11.单向阀
(2)在该空调装置的压缩机的排气口和热回收换热器之间设置电磁三通阀,电磁三通 阀的入口和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另两个出口分别与四通阀的入口和热回收换热器制冷剂通 道的入口相连,热回收换热器制冷剂通道的出口与四通阀的入口相连。
t (3)为解决传统方案中生活热水管路容易结垢的问题,除了在热水管路增设除垢装置 e 外,还在压缩机排气管和热回收换热器之间设置电磁三通阀,利用电磁三通阀转换高温制冷 .n 网 剂的流向,在热水装置不进行供热水运行时,使高温气态制冷剂不经过热回收制冷剂而直接 b 旁通进入电磁四通阀,避免了高温气态制冷剂将热回收换热器内的水继续加热而导致热水管 ag 能 路结垢。 in 节 2 部件组成 ch 筑 2.1 压缩机 ww. 国建 该热回收机组的压缩机选型与普通风冷冷热水机组一致,即根据各种型号压缩机的制冷 w 量和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的关系曲线(性能曲线)一般由制造厂提供。若无性能曲线作为参 // 中 考,可按压缩机产品样本所提供的输气量选型。 p: — 本文前面举例指出,可回收的热量理论上能够达到 17%,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换热一 htt 世界 侧是气相,热阻较大,即使采用高换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可能也达不到这么多。以设计一 源 台 20kW 的热回收机组为例,根据一般工程实例,宾馆所需的热水供热量约为其制冷量的
“制冷、制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一种小型中央空调用“制冷、制热、卫生热水”型空气源热泵 系统,能够利用空调部分冷凝热提供生活用卫生热水。该系统可与家用中央热水系统连接。 本文也论述了系统各部件的设计修正,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全年运行分析。
关键词:小型中央空调 热泵热水 热回收
net 前言 b. 网 在全世界共同面临越来越升温的能源危机面前,我国作为耗能大国,能量利用率仍然不 g 能 高,但是随着国家各种政策激励、法规限制、奖励机制的促进,人们对节能越来越关注。在 na 节 能源收支平衡中,热损失占很大一部分,空调系统中的冷凝热属于低温余热,利用方便而且 i 从焓平衡角度来看,热损失也不大。在我国,中央空调在运行时产生大量的冷凝热,白白排 ch 筑 放至大气环境中,造成可用能量的损失。同时采用中央空调的酒店、宾馆全年需要提供热水, . 建 一般采用蒸汽供热水,由于冬高夏低的热水需求量,按照冬季热水需求设计的锅炉在夏季常 ww 国 常处于低负荷运行。如能够回收冷凝热产生卫生热水,满足夏季热水需求,在冬季分担锅炉 w 供热量,降低能耗,将是一条变废为宝的节能途径。 :// —中 1 系统 http 世界 1.1 不带热回收的风冷冷热水机组制冷循环 源 图 1 用全封闭往复式压缩机地风冷热泵机组 lgp-h 图 能 由图 1,2~5 点的过程为整个冷凝过程,其中 2~3 点是制冷剂的过热段放显热,3~4
点制冷剂放潜热,4~5 点是过冷段放显热过程。
在制冷工况下运行,4℃蒸发,49℃冷凝,5℃吸气过热,5℃节流过冷,冷凝热可达制 冷量的 1.15~1.3 倍。等熵时,压缩机排气口 t2s 为 70℃左右,实际中,压缩机排气过热,t2 可达到 83℃左右,有可能提供 55~65℃的生活热水。
以 R22 为例,单位制冷剂可回收的低温余热为 2-3 段的热量,占冷凝热的 17%左右,剩
冬季进行校核计算,由图 1(lgp-h 图)计算可得,冬季 3-5 段冷凝放热量仍略大于设 计负荷,而且由于选型时适当的放大了压缩机的容量,能够满足冬季的供热量。
t 2.3 热回收换热器 ne 该机组的热回收换热器,热回收过程为图 1(lgp-h 图)上从 2 点至 3 点的过程,高温 b. 网 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从压缩机排出,将其气体显热与自来水在热回收换热器中交换,以加热自 g 能 来水,从而获得 55~65℃的生活热水。 na 节 换热量为图 1(lgp-h 图)上制冷剂 3 点与 2 点的焓差值。 chi 筑 夏季自来水进水温度 28~30℃,生活热水出口温度 65℃,结合制冷剂进出口的温度计 . 建 算出平均温差Δtm,只有 5-40℃,所以只有小流量连续制备热水,由式 A=Q/(KΔtm),需要 ww 国 估算热回收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对于小型中央空调,热回收负荷较小,气相侧热阻大,一般 w 选用板式换热器或板翅式换热器。 :// —中 自来水循环量:得到传热系数后,自来水的循环量就可依式 W=Q/(cpΔt)算得。 http 世界 2.4 水侧换热器 源 水侧换热器在夏季即为蒸发器。其选用或设计方法与普通风冷冷热水机组一致,当压缩
机选稍大容量时,根据新的负荷确定蒸发器的传热面积、选择合适的蒸发器及计算载冷剂
能 (水)流量。
3 系统分析
3.1 夏季单独制冷时:
空调装置制冷运行,但用户不使用热水时,压缩机 1 运行,四通阀 4 关闭制冷工况,空 调水泵 15 运行,此时,电磁三通阀 2 关闭,切断高温制冷剂流向再热器 3 的流道,而旁通 进入四通阀 4,制冷剂经过四通阀 4 在空气侧换热器 5 内冷凝成高压液态制冷剂,并沿单向 阀 7 流入高压贮液器 8,经热力膨胀阀 9 节流降压后,沿单向阀 11 进入水侧换热器 16 内, 吸收经空调水泵 15 返回的空调用水的热量而蒸发,最后经四通阀 4、气液分离器 14 返回压 缩机 1,实现空调系统的制冷运行。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 Inc, 2001, volume 107, part 1
5 董明.星级酒店中央空调冷凝热的回收利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4,4
19.空调出水温度传感器
h 筑 4.电磁四通阀 12.单向阀
20.出水管
c 5.空气侧换热器 13.热力膨胀阀的感温包 21.进水管
. 建 6.风机
14.气液分离器
22.生活热水出水管
w 7.单向阀
15.空调水泵
23.自来水进水管
w 国 8.高压贮液器 16.水侧换热器
/w 中 图 2 热回收机组装置示意图
4 结论
t 一般风冷冷水机组在运行时放出大量冷凝热,本机组在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四通阀入口之 e 间设置一个热回收换热器,在保证制冷循环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在空调运行时,回收一部分 .n 网 冷凝热,即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的气体显热,制造生活热水,适用于宾馆、酒店。夏季由 b 于热水用量较冬季小,可以完全由本热回收换热器提供热水,无需辅助热源;冬季,由于热 ag 能 水用量较大,必须使用辅助热源。从经济性分析可知,该机组保证制冷循环的同时,仅增加 n 节 了一台热回收换热器,系统选型时,负荷可按设计所需制冷量的 1.2-1.3 倍计算,以最大可 hi 能的回收余热,承担夏季供热水的需求,;冬季如果热水需求量较大,则采用辅助热源二次 c 筑 加热,而没有无限制的选大容量的部件来满足冬季供热水,造成空调制冷或制热量的浪费。 w. 建 参考文献 /ww 中国 1 郭庆堂吴进发,简明空调用制冷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4 :/ — 2 蒋能照张华,家用中央空调实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 http 世界 3 杨学麟,板式换热器工程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源 4 ASHRAE Transaction technical and symposium papers presented at the 2001 winter 能 meeting in Atlanta, Georgia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on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