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项目七 草莓的组培技术

合集下载

草莓组培快繁技术

草莓组培快繁技术

大 生 可湿性 粉 ) +2 5 mL 2 0 氰戊 菊酯 乳油 , 喷 施后隔 1 5 d再 喷 一次 。 1 个 月后 , 对发 病果 园 进 行 回访 调 查 , 发 现 放 任 不管 的树死 亡现 象 加 重 , 而 采取 以上 措施 管 理 的梨 树 生长势 明显 转好 , 萌 发新 枝多 , 生 长
这一 难 题 , 现将 草 莓组 培快 繁技术 简介 如下 。
1 外 植 体 的 植 入 春 季 当草 莓 匍匐 茎 长 到 1 0 c m 以上 时 , 于 晴天早 上 1 0时 以 前 , 采取 无 病 虫 害 、 生 长 健壮 的茎尖 ( 2 ~3 c m) , 迅 速 拿 到 实 验 室 在 流 水 下 处
施, 效 果 均好 。
2 . 2 治 疗 腐 烂 病 和 干 腐 病
叶面 喷施 营养肥 , 如 金太 龙 5 0 0倍 液 ; 针 对 叶片发 生 的 主要 病 虫 害 , 如 黑 斑病 、 梨木虱等 , 全 园喷施 7 5 猛杀生干悬浮剂或 8 0 大 生 可 湿性粉 6 0 0 ~8 0 0倍 液 和 2 0 氰 戊 菊 酯 乳 油
汞浸泡 8 mi n ( 升汞液 中加 1 ~ 2滴 吐温 ) , 浸 泡
收 稿 日期 : 2 O l 5 一 O 1 一 O 5
以放 射状 开 沟 进 行 晾根 , 并 施 入 速效 性 肥 料 和生 长 调 节剂 , 以补 充 根部 营 养 和 刺激 新 根 形成 。采用金 太龙 、 猛生 根或 根如 意 、 快 生根 冲
近年来陕西苹果运用中国商业联合会二维公司的技术编制电子档案制作了二维密码即电子加密以后的条形码将果农的姓名片住址苹果生长环境及生产过程中的用药施肥灌溉等情况通过网络输入专门数据库每户果农设置一个专门的二维密就可通过二维码追溯苹果生产过程检验其是否真正绿色

草莓无菌组培快繁技术

草莓无菌组培快繁技术

草莓无菌组培快繁技术草莓(FagariaananassaDuch)属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和产量在浆果类水果生产中仅次于葡萄,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果品,除可以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酱、果酒和饮料等制品。

目前在育苗繁殖中,传统的匍匐茎无性繁殖方法因其病毒感染严重、品种退化、繁殖系数低、速度慢,已不能满足目前规模化生产的实际需求。

因此采用组织培养不但可以试验快繁,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还对一些繁殖系数较低、杂合的材料有性繁殖易分离、或从杂合的遗传群体中赛选能保持优良遗传性的植株,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通过草莓茎尖组织培养,对草莓进行试管苗快速繁殖试验。

一、母株选择建立无菌体系中,筛选母株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大量试管苗的质量问题。

母株应选择健康且已达到生育期的植株。

改善供试母环境条件也是外植体成活的一个因素,快繁用的母株必须保持在适于新梢继续萌发的条件下生长,这样才有利于外植体生长。

为此,必须有一个带补充光照装置的温室,以满足草莓生长需要,并调节光质和温度,从而影响植株代谢,进而影响植物及激素产生。

二、外植体处理草莓的组织培养以茎尖作为外植体效果比较好。

可从用分株、组织培养法所繁殖的植株上取材。

在接种前选择健壮无病的茎尖,采用70%无水乙醇消毒10秒,用无菌水冲洗1次,再用0.1%升汞消毒8分钟,用无菌水反复冲洗5次。

这种消毒方法污染率低,成活率高,恢复生长快。

三、培养条件切割已经灭菌的茎尖,使之长3mm,然后保持极性集中到芽诱导培养基上,经3-4周的培养后,外植体上分化出较多的嫩茎,这时可以将其切下进行继代培养。

当嫩茎长出3-4枚较大的叶片后,即可以将其切下进行生根诱导。

经过2-3周培养,就能形成带根系的再生植株,培养温度22-28℃每天光照8-12小时,光照强度2000-6000lux。

四、褐化问题在草莓组织培养中,从外植体接种到成苗,褐化现象经常发生,其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有:1.消毒:接种环境温度过高引起褐化死亡,这常在封闭式的环境内操作时发生,如在接种箱、无菌室内,应降低操作室环境温度,或缩短在高温环境中的操作时间。

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有着广泛的经济价值和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技术。

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于大量繁殖草莓植株、传播优良品种、筛选抗病性状等。

本文将对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行探讨。

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茎尖组织的快速分裂增殖能力,通过组织培养技术来繁殖草莓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主要包括茎尖的获取、消毒、培养基配方、激素处理等步骤。

在茎尖获取中,应选择健壮的、没有病害的草莓植株进行茎尖切割,以保证培养过程中的质量和效果。

茎尖切割后应进行消毒处理,一般可以用70%的乙醇对茎尖进行浸泡,然后使用消毒剂如过氧化氢、次氯酸钠进行处理。

消毒结束后,将茎尖放入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

培养基是草莓茎尖组织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来说,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Murashige和Skoog)基础培养基,添加有机氮和无机氮,如苏氨酸、谷氨酸等;同时添加适量的糖分和维生素,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培养基中还需添加适量的激素,以促进茎尖分裂和增殖。

通常情况下,茎尖培养基中添加的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可以刺激细胞分裂和增殖。

在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例如,草莓茎尖组织培养中培养基成分的优化研究。

目前,虽然已有成功的培养基配方,但是仍然有机会进一步优化配方,提高培养基的效果和效率。

另外,还可以研究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对茎尖生长的影响,以及对植物生长和繁殖能力的影响。

除了培养基的优化外,还可以研究植物激素处理对茎尖培养的影响。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节植物生长和开花等过程。

因此,在草莓茎尖组织培养中,可以研究不同的激素处理对茎尖的分化和增殖影响,以及对繁殖和生长能力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研究茎尖组织培养中其他的关键因素,如培养条件的控制,如光照、温度、湿度等。

这些因素对草莓茎尖的生长和分化起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优化培养条件,提高茎尖的生长和繁殖能力。

该如何进行草莓组织培养繁殖呢

该如何进行草莓组织培养繁殖呢

该如何进行草莓组织培养繁殖呢草莓生产,培育壮苗是关键:壮苗标准是无病虫危害,具有5~6片正常叶,叶色不浓也不淡,呈鲜绿色,叶柄粗而不徒长,苗重30克以上,根茎粗1.0~1.5厘米,株型矮壮,侧芽少,根须多粗而白。

用传统方法繁殖培育小苗,速度慢,占地多,易遭受病毒侵害,引起退化,影响产量知果实品质。

用组织培养法繁殖培育壮苗,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组织培养繁殖草莓苗的优点1.繁殖速度快一年内一个分生组织可获得几千到几十万株苗,发展潜力大。

2.可迅速更新市场品种根据市场需要,2~3年内可以更新一次品种,常规生产则需要4~5年。

3.灵活只要建立起组织培养操作车间,即扩大培养实验室,就可全年生产,还可以使植株保存在冷库中直至秋天或第二年春天。

4.健康植株比例大,增产效果明显茎尖组织中的分生组织本身不带毒,且整个操作是在无菌环境中进行的。

培养的无病毒苗比一般未脱毒苗生长快,坐果率高,结果期延长,果重明显提高,平均可增产30%~50%。

二、组织培养繁殖草莓苗的技术要点1、配制培养基常用的是MS培养基,它既有草莓生长所需要的大量元素氮、磷、钾,也有微量元素锌、铜、铁、钼等,还含有对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和调节作用的有机物质与植物激素等。

在这些营养成分中加入琼脂使其凝固。

具体操作过程为:①煮琼脂,边煮过搅拌,使其全都溶解。

②从母液中取一定量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植物激素放于烧杯中。

③把①中的溶液和糖加入琼脂水中。

④调节pH值为5.8左右。

⑤把溶液分装到三角瓶中,用铝铂纸包好平口。

⑥标上记号,放入消毒锅内蒸气消毒。

2、材料和接种草莓生长点培养宜采用匍匐茎尖端的生长点。

生长点接种时期,考虑到既要匍匐茎生长充实,又有利于进行病毒鉴定及繁殖,故以6~7用力好。

采芽和接种应在无菌室内进行。

生长点的大小以带一个叶原基的生长点(0.3~0.5厘米)为宜,每个烧瓶宜接1~2个茎尖。

3、培养草莓接种后,将三角瓶排放在培养室内的培养架上,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一般为温度保持在22~25℃,光照时间为18小时,光照强度为3000勒克斯,经4~8周后,可直接分化成小植株。

草莓组织培养

草莓组织培养

草莓的组织培养一、茎尖1.概述通过对草莓茎尖离体培养的试验研究表明:取草莓茎尖为外植体,以0.35 mm大小为宜;用MS+0.5 mg/L 6-BA+O.2 mg/L NAA培养基.不定芽再生率高;以1/2 MS+O.1 mg/L IBA 生根效果最好。

2.结论(1)再生途径:草莓刚抽出的匍匐茎的茎尖(2)灭菌方法:洗去泥土、灰尘,再用自来水冲淋2~3h,置超净工作台上进行75 ﹪乙醇和0.1 升汞不同时间的灭菌处理,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8次,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

诱导培养基为MS+0.5 mg/L6一BA+0.2mg/L NAA+3 蔗糖(w/v)+0.5﹪卡拉胶,pH值为5.6~5.8。

每个灭菌处理接种2O枚外植体,l5d后观察记录外植体的污染、死亡、无菌成活生长等情况。

(3)培养基:①芽诱导试验,于MS培养基附加0.2 mg/L NAA、IAA、IBA不同种类生长素的培养基中,20d后调查记录幼芽分化情况。

②继代培养与扩大繁殖,MS培养基附加0.5 mg/L6-BA、0.01 mg/L NAA。

③根诱导试验, 用1/2 MS附加不同浓度(mg/I )IBA 有0.05、0.1、0.2、0.5及不加IBA的5个处理.(3)条件:培养基均在1~ 1.1大气压下热压灭菌20min。

培养温度(25±2)℃。

每日光照12h,光强2 000Lux。

(1)再生途径:用其花药、花蕾、叶、叶柄、子叶、下胚轴等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

(2)灭菌方法:洗去泥土、灰尘,再用自来水冲淋2~3h,置超净工作台上进行75 ﹪乙醇和0.1 升汞不同时间的灭菌处理.(3)培养基:①MS+BA 1.0 mg/L+NAA 0.5 mg/L(浓度单位,下同);②MS+6一 BA0.5+KT 0.5;③MS+BA2.0+IAA 1.0;④MS+BA2.0+NAA0.5+2,4-D0.1;⑤MS+BA2.0+IBA0.1。

以上培养基各加CH 100 mg/L,蔗糖20g/ L(①为30g/ L)。

#草莓组培

#草莓组培

草莓茎尖组培脱毒和种苗三级繁育体系的建立花秀凤1 陈 铣1 许 玲2(1福建省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2;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收稿日期:2006-07-18 作者简介:花秀凤(1973-),女,农艺师,从事蔬菜育种与推广研究 草莓常通过无性繁殖为生产提供种苗,而长期使用无性繁殖种苗易使品种退化,病毒感染严重,抗病力减弱,产量、质量、效益锐减,成为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组织培养(简称组培)技术是草莓脱除病毒的一种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专家证明,草莓脱毒苗生长势强,抗病力提高,大果率增加,能增产30%~80%。

为此,福建省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2000年开始进行草莓茎尖组培脱毒研究。

经过3年的实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草莓脱毒苗三级繁育体系,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总结如下:1 原原种的获得111 培养基的配制草莓茎尖组织培养需要配制2种培养基:Ⅰ,诱导分化和继代增殖培养基MS +6BA 1mg/L +NAA 011mg/L +3%蔗糖+017%琼脂;Ⅱ,壮苗生根培养基MS +115%蔗糖+017%琼脂。

112 接种母株的选择与处理选取生长健壮、能充分表现本品种优良性状的植株为母株。

为了避免因材料带菌而产生污染,须对母株进行杀菌,每周用500倍甲基托布津处理1次。

113 接种、增殖、生根培养5~6月取刚抽生的匍匐茎茎尖约1c m ,用流水冲洗015h,然后在75%酒精中浸泡1m in,再用2%次氯酸钠消毒10m in,无菌水冲洗3遍,在超净工作台上逐层剥去顶芽外面的叶片,用解剖刀切下带一个叶原基(长012~013mm )的生长点,立即接种于培养基Ⅰ上进行光培养。

2个月后愈伤组织周围长满丛生芽,把芽逐个切下,每瓶放5~6个芽继续增殖,每25d 可增殖1代(约5倍),一般增殖3代(约125倍)就可以获得所需的数量。

然后转入培养基Ⅱ进行生根培养。

一个月后根长2~5c m 时即可出瓶移栽。

草莓组培苗技术

草莓组培苗技术

草莓组培苗技术
草莓组培苗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草莓繁殖方法,其优点包括繁殖速度快、无病虫害、品质稳定等。

下面就草莓组培苗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材料准备
1. 材料:新鲜草莓植株、无菌培养基、无菌器皿等。

2. 工具:手术刀、镊子、酒精灯等。

二、操作步骤
1. 选取健康的母株,将其茎尖部位取下,去除叶片和侧芽。

将茎尖切
成长度约为1cm左右的小段,每段保留一个芽点。

2. 将切好的草莓茎尖放入含有植物生长素的无菌培养基中,进行离体
培养。

在离体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温度和湿度适宜,并定期更换
新的无菌培养基。

3. 在培养基中生长出小苗后,将其转移到含有较低浓度植物生长素的
新培养基中进行继续生长。

此时需要注意控制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
度,以避免过度生长。

4. 当草莓苗长到一定大小后,可以将其移植到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土壤中进行生长。

在移植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伤害草莓苗根部。

5. 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施肥等因素,以保证草莓苗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三、注意事项
1.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无菌条件,避免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污染。

2. 需要定期更换新的培养基和器皿,以保证草莓苗的健康生长。

3. 在离体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干燥或过湿对草莓苗的影响。

4. 植物生长素的浓度需要根据不同阶段进行调整,以保证草莓苗正常生长。

草莓组培快繁技术

草莓组培快繁技术
四、根 的分化 外 植体 大 量增 殖后 多 数情 况 下 生成 无根 苗 ,所 以要诱 导根 。降低 MS无 机盐浓度 ,有利 于根 的分 化。 本 研 究 采 用 MS大量 元 素 减 半 并 附加 0.5毫 克,升 IBA+0.1毫克,升 NAA诱 导生 根效果最 好 。假 如 NAA 浓 度偏高 ,组培苗 在生根 的 同时 ,基 部会 产生 较多 泡 沫状 白色 愈伤组织 。对 已在增 殖培 养基 内生 根 的草 莓 苗 ,若要 移人生 根培养基 ,则 应将 已发 根 的从根 茎 处 切 除 ,以利 于重新 发 根 ,否则 不 但会 影 响 新发 根 , 老根 也会 因次生 化而死亡 。 五、褐化 问题 在草 莓组织培 养 中 ,从 外植 体接 种 到成苗 ,褐 化 现象 经常发生,其 主要 原 因及解 决办法 有 : 1.消毒 。接 种环境 温度过高 易引起褐 化死亡 。这 常在 封闭 式的环境 内操作 时发 生 ,如 在接 种箱 、无 菌 室 内 ,应降 低操作 室环境 温度 ,或缩 短在 高温 环境 中 的操作 时 间。 2.消毒过 度造成 褐化死亡 ,这是植 物外植 体经常 发生 的现象 。其 中包 括消毒剂 选择不 当 、消毒 剂浓度 过高 、消毒时 问过 长及消 毒后 冲洗 不净等 原因 。解决 办法 :先做 消毒剂 种类 、浓 度 、消毒时 间 、消 毒后 无菌 水 冲洗次数 、时间 等诸 因素 的筛选 ,找 出最 适宜 的指 标 。 3.培 养 温 度 过 高 。 据 观 察 ,草 莓 培 养 温 度 超 过 30℃即有褐化现 象发 生 ,超 过 32℃ 褐 化增 多 ,其 中在脱 分化形 成愈 伤组织 时特别 易发 生高 温 引起 的 褐化 。解 决办法是 降低培养 温度 。 4.培养基 不适合或 培养基 老化 。不 适宜或 老化 的 培养基 一般是所 含各 种成 分 ,特 别是 生长 素和 细胞 分裂 素偏高或 偏低 ,或含量 比例 不适 宜草莓 脱分 化 、 再分化 的要求 ,以致 发生褐 化 ,引起 死亡 。解决 办法 : 应用适宜的培养基 ,培养基配好后 3天内使用 ,培养 物 3 周转移 1次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露地栽培生长茂盛,结果不良。在设施 栽培中花芽分化早,开花早,前期产量 高。在高温期易患轮斑病。为早熟、品 质佳的设施促成栽培品种。主要用于鲜 食。适于我国南部及中部草莓种植区作 促成栽培。
草莓主要品种—章姬
久能早生与女峰杂交育成的早熟品 种,现
是日本主栽品种之一, 1996 年辽宁省东港
休眠浅,适宜近距运销温室栽培。亩定植 8000-9000 株。
草莓主要品种—枥乙女
日本枥木县农业试验场育成,亲本 为久留米 49 号杂交枥峰,植株旺 盛,叶浓绿,叶片肥厚,系列力中 等,较抗白粉病,花量大小中等。 果实圆锥形鲜红色。肉质淡红空心 少 , 味 香 甜 , 可 溶 性 固 形 物 9%11%,果个较均匀,硬度好,耐贮 运必性强。第一级果重 30-40 g , 休眠期浅,适宜温室生产,亩植 9000 株。
抗白粉病、灰霉病能力均强。该品种繁殖能 力强,栽种时宜稀植。
草莓主要品种—幸香
日本品种,由丰香与爱莓杂交育成。果实 硬度、糖度、肉质、风味及抗白粉病能力 均优于丰香,丰产性强,可作为南方地区 主栽品种发展。 果实圆锥形,果形整齐,中大均匀,鲜红 色,味香甜,硬度大。一级序果平均单果 重20 g,最大单果重30 g。果肉浅红色,肉 质细,甜,有香气,香甜适口,汁液多,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0%。 一级序果平均35 g左右,适宜温室栽植, 亩定植9000-11000株,注意防治白粉病。
项目七
组培实例
草莓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学习目标
了解草莓的品种; 了解草莓脱毒的原因; 掌握草莓脱毒技术。
一、草莓品种简介
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呈
半平卧丛状生长,基生三出复叶。果实为聚合瘦果,生 于花托上。 草莓喜光但又较耐荫,要求肥沃、疏松、透水、通气 的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壤。
草莓主要品种—艾尔桑塔
荷兰中熟品种。长势旺健,繁
殖力较强,叶片肥厚浓绿,近
圆形,果实短圆锥形,个大且 色艳。有细腻髓肉,味香甜, 硬度中等,一级序果平均重 38 g左右,最大单果重80 g,适宜
早春大棚栽培,亩定植9000 株
草莓主要品种—常得乐
美国品种,植株长势稳健,半开 张,抗病力强,叶色深绿,叶片 近圆形,有光泽,花梗粗壮,低 于叶面,果实深红色,圆锥形, 硬度好,口味甜酸,可溶性固形 物9%,一级序果平均18 g,最大 单果重 70 g ,是鲜食和深加工兼 用品种。适宜温室和露地栽培。 亩栽植10000 株。
草莓主要品种—丰香
日本品种。圆锥形,果面鲜红,果 实较大(单果重 22 g ,最大果重 57 g),果肉白色。 香味浓,品质优,硬度中等,低温
下易出现畸形果,宜鲜食。
易感白粉病。 适合塑料大棚促成、半促成栽培。
草莓主要品种—女峰
日本品种。果实圆锥形,整齐,平均单 果重12 ~ 13 g,果面鲜红色,鲜艳,光 泽强;果肉淡红色,质细、较致密,风 味甜微酸,香气浓郁。含可溶性固形物 9.8 %。果实耐贮性较好。为促成栽培 品种中果实性状最佳者之一。
草莓主要品种—红颜
日本农民育种家获原章弘以久能早生×女峰 杂交育成的早熟品种,植株长势强,株型开 张,繁殖力中等,中抗炭疽病和白粉病能力
中等,丰产性好。果实长圆锥形,个大畸形
果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9%-14%,味浓甜 、芳香,果色艳丽美观,柔软多汁,一级序
果平均40 g,最大果重130 g,亩产2 t以上,
草莓主要品种—红珍珠
日本品种,植株长势旺,株态开张 叶片肥大直立,匍匐茎抽生能力强 耐高温,抗病性中等,花序枝梗较 粗,低于叶面。 果实圆锥形,艳红亮丽,种子略凹 于果面,味香甜,可溶性固形物 8%-9%,果肉淡黄色,汁浓,较软 是鲜果上市上乘品种,休眠浅,适 宜温室反季节栽培,亩栽植 80009000 株,注意预防白粉病。
草莓主要品种—金莓
植株生长势一般,抽生匍匐茎能力强,
株型开张,叶色浓绿,花序发生量大, 易座果,果实圆锥形果实
含糖量最高可达 14%,果实硬度明显超 过丰香,在冬季低温条件下着色比丰香
充分,抗病能力耐贮力均比丰香强, 平均
单果重29 g,最大单果重70 g,是鲜食加 工兼用促成栽培优良品种。
草莓主要品种—美香沙
荷兰品种,植株直立,半开
张,生长势和匍匐茎发生能 力强。叶大,近圆形,绿色 有光泽。果实长圆椎形,果 形整齐,果面平整光滑,有
草莓主要品种—鬼怒甘
日本品种,女峰的株变。果实短圆锥形或扁 楔形,平均单果重32 g,最大68 g。果色浅 红,艳丽,有芳香味,极甜,含糖量高达12 %~18%,(一般草莓为7%~12%)。12~ 翌2月采收的果实可自然存放7~10天,3月 以后采收的果实存放4~7天。可连续结果6 个月。 适应能力强,既耐高温,又抗寒,适合露地 小拱棚、温室栽培。
草莓主要品种—宝交早生
日本品种,果平均重14.5 g,最大可达到 20 g 。果圆锥形,整齐,果面鲜红有光 泽,种子红色或黄绿色,肉质细软香味 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9.6%-10% , 不耐贮运。 丰产质优、硬度中等,可鲜食或加工。
该品种促成、露地栽培均可,以半促成 栽培最为适宜,丰产性能较好,属早熟 品种。
白粉病,易感病毒病,对灰霉病、根腐 病抗性弱。
草莓主要品种—春香
日本品种,果实大、圆锥形、畸形
果少、色橙红、果肉细髓心小、果
汁红色、果香味甜,一级序果平均 单果重13 g,最大28.5 g,是优良的
鲜食品种,露地和保护地栽培均宜
适于冬季较温暖地区栽培,成熟期 较早、较抗旱、耐高温,对灰霉病 轮斑病、根腐病不敏感,但不抗白 粉病和凋萎病。
市草莓研究所引入。植株长势强,株型开 张,繁殖中等,中抗炭疽病和白粉病,丰 产性好。 果实长圆锥形。个大畸形少,可溶性固形 含量9%-14%,味浓甜、芳香,果色艳丽美 观,柔软多汁,果平均重 40 g ,最大时重 130 g,休眠期浅,适宜礼品草莓和近距运 销温室栽培。亩定植为8000-9000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