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福建省季延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合集下载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前句是根本的价值观,后句是待人做事的根本态度;总的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以和为贵不是单纯的美好愿望,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观。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观点。

指出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和谐共存的统一体。

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家庭、单位、社区、社会、国家、国际,以至生态,都是如此。

世界是和的世界;万物以和为基础,存在于和的状态中。

以和为贵是在这一根本认识基础上提出的,就是以和为最高的价值。

和的实质是各得其所,以和为贵就是要在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孔子说“政者正也”,又说如果有机会当政,一定以“正名”为当务之急,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正”是他治国的根本理念。

《子罕》篇又有“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以各得其所释“正”。

“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要使君臣父子各得其所。

程子说:“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

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于各于其所而已。

”“和为贵”,就是以各得其所为最高的目标。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不同就是要承认差别,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和谐,而不是取消差别求统一、和谐。

达到和谐的基本方法是中庸、中道。

各得其所的基础是中。

只有各个部分、各种因素都无过无不及,达到中的要求,才有整体的和。

程子说:“使万物无一失所者,斯天理,中而已。

”各得其所是目标,和而不同是原则,中庸、中道是途径。

和与中是从不同的角度说,和是总体的状态和目标,中是各局部应处的状态和要求,二者相合,就是中和,也就是各得其所。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精神,贯穿中华民族发展的全部历史,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使我们不同族群、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不断相互吸取、相互融合,团成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在广土众民的中华大地上,组成统一的国家,长期保持稳定统一的局面,绵延发展。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会员独享】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会员独享】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一)1.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5分)(1)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行路难(其四)》)(2),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3)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5)亲朋无一字,。

(杜甫《登岳阳楼》)(6)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7)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8)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9)辘辘远听, _ 。

(杜牧《阿房宫赋》)(10)钉头磷磷, _ 。

(杜牧《阿房宫赋》)(11)岁暮阴阳催短景,。

(杜甫《阁夜》)(12),飞羽觞而醉月。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13),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14)时不可兮骤得,。

(15),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二)课内基础知识题(每小题2分,10题,共20分)2.)A.鼙.鼓(pí)逦迤.(yǐ)翡翠衾.(qīn)雕栏玉砌.(qiè)B.绸缪.(mú)旌旆.(pèi)抟.水禽(tuán)鼎铛.玉石(chēng)C.修葺.(qì)大郤.(xì)扁.舟子(piān)妃嫔媵.嫱(yìnɡ)D. 贿赂.(luò) 訇.然(hōnɡ)将.进酒(qiānɡ)千乘.之国(shènɡ)3.下列词语中,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 沙鸥渔樵浣溪沙钟鼓撰玉B. 披靡饷午蓬莱宫偃仰啸歌C. 锱珠剽略玉簟秋廊腰漫回D. 箜篌潺湲筼筜谷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潦:积水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快速C.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怙:依靠。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1。

默写(10分)(1),金石可镂。

(《劝学》)(2),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3),以望复关。

《诗经·氓》(4),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5)吾师道也,?(《师说》)(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赤壁赋》)(7)不吾知其亦已兮, 。

(《离骚》)(8)暧暧远人村,。

(《归田园居》)(9)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10)其险也如此,。

(《蜀道难》)二.语基选择题(每小题2分,12分)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镌刻余音绕粱牵掣.(zhī) 九霄.(xiāo)云外B.狩.(shòu)猎贻笑大方愠.(yùn)怒良莠不齐C.揶揄.(yú)徇私舞弊迄.(qì)今棉薄之力D.斧正闻过饰非聒.(guō)噪长吁.(yū)短叹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B.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D.福岛核事故发生一周年之际,日本政府首次组织记者进入核的转了一遭。

电站采访,让他们按照规定路线走马观花....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B.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C.道德本是维系群体人际关系的准则,它是一种逐渐形成并不断演化、不断微调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生存环境的产物,是一种非人为设计的长久习俗。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试卷说明: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舍瑟而作?作:起B.然今卒困于此? 卒:最终洎牧以谗诛洎:比及C.其言不让? 让:谦让凡再变矣再:再一次D.后五年吾妻来归归:女子出嫁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送给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相同的一组是()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B.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D.垣墙周庭,以当南日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善刀而藏之..而母立于兹.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因其固然(《庖丁解牛》)B.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D期山东为三处(《项羽之死》)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①句读之不知?②不吾知也?③④异乎三子者之撰?⑤?⑥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⑦惟兄嫂是依? ⑧A.①②③/ ④/ ⑤⑦/⑥⑧ B.①②⑤/ ④⑥/ ⑦⑧/③C.①②⑦/ ③⑤/ ④⑥/⑧ D.①②⑦/ ③④⑤/⑥⑧(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3—6题宋庆礼,?州永年人。

举明经,授卫县尉。

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

庆礼雅有方略,彦范甚礼之。

寻迁大理评事,仍充岭南采访使。

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更相侵掠,荒俗不安,承前使人,惧其炎瘴,莫有到者。

庆礼躬至其境,询问风俗,示以祸福。

于是安堵([注]安居),遂罢镇兵五千人。

开元中,为河北支度营田使。

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

则天时,都督赵文?政理乖方,两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后移于幽州东二百里渔阳城安设。

开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固争以为不成,独庆礼甚陈其利。

乃诏庆礼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

俄拜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一、古诗文阅读(35分) (14分) 1.补写下面空缺部分。

(每1分)山寺钟鸣昼已昏三峡星河影动摇。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水面清圆(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2)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3分) (三)、诗歌鉴赏(6分) 7.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5分) ”肃曰:“肃已得一计,正欲告主公。

”鲁肃欲设计何人?请简述与该计谋相关的故事情节。

(2)佗曰:“此乃驽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

”公曰:“用何物治之?”佗曰:“某自有治法,但恐君侯惧耳。

”请简述华佗为关羽治疗手臂的过程。

我选第( )题: (二)《孟子》(6分) 10.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孽孳①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②。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 (《孟子?尽心上》) 【注】 ①孳孳:勤勉不懈的样子。

②彀率:拉开弓的标准。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丑认为真理是很高很美的,但不能远离现实,让人觉得高不可攀;否则人们就难以每日勤勉地追求真理。

B.孟子认为真理不能降格以求,不能因为追求真理的困难或目标的高远而降低标准。

孟子还举了两个实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C.孟子认为善于引导的人要以身作则地激发别人追求真理的积极性,要注重传授的方法,要给人留有消化和理解的余地。

D.孟子认为君子只要站在路的中间,为别人作出榜样就可以了。

有能力的人自然就会跟着去做,没有能力的人谁也没办法。

(2)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道而立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二上册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二上册
那女的头发全部脱光,脸因浮肿而又圆又大,很是怕人,她极其无力,却又贪婪地将惨白的脸迎着蓝天和阳光。
尽管丈夫成天和死神打交道,她却是第一次懂得回光返照。她怔怔地望着。直到那女的疲软地垂下了脸。这时,她们的目光相遇了,丁茜看见她艰难却充满羡慕地笑了一下,便倒进身旁年轻的那个男子的怀里。
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唤:“琴——”
她变得心灰意冷。早晨起来,开了煤炉,烧了泡饭。在窗前漫不经心地梳头,一句清脆悦耳却又不知所云的外国话,把她的注意力吸向那总不开启的绿窗帘……
“今天是我生日?哎呀,我怎么会忘啦。好,今天吃长寿面。”
“等等,请先打开书橱。”女的声音里含着抑不住的欢喜。
“《鲁迅全集》?上帝呀!你钻进我的脑子里去过吗?你怎么知道我正需要这套书?”
C.网民在课外、工作外的学习,对音频类、视频类知识付费产品的兴趣呈增长趋势,而对文字类知识付费产品和线下论坛讲座的兴趣不高。
D.知识付费的发展方向是向知识服务业发展,帮助用户解决问题,通过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等,使客户从续订产品升级为续订服务。
E.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的发展,让人们因生活节奏的加快,大量碎片化的时间需要得到有效利用以获取知识信息成为可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外诗人对诗歌中自然与人事的关联衔接看法不同,这和中外哲学观不同有关系。
B.李白《古风》由“秋路白”想到“悲岁促”,因为诗人察觉生命变化与自然变化同步。
C.理解了人生与自然的同性规律,就能够充分领会《关雎》这类传统诗歌的内涵。
D.写人生的中国诗歌,常作随对自然的描写,这得益于诗人对自然、人生的认识和联想。
不仅生命的变化与自然的变化具有同一性,而且一般人事的变化与自然的变化亦具有类似的同一性。比如古诗《明月皎夜光》先描写了自然的变化:“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然后又描写了人事的变化:“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在其他国家的诗人看来,自然的变化与人事的变化之间的这种衔接似乎有些突兀,但在中国诗人看来,其间的过渡却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因为既然自然会有变化,则人事也会有变化,二者原来便是同一的。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一、古诗文阅读(35分)(一)、名句名篇默写(14分)1.补写下面空缺部分。

(每空1分)(1)春江潮水连海平,。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5)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6)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李白《将进酒》)(7),三峡星河影动摇。

(杜甫《阁夜》)(8)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9),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10),水面清圆。

(周邦彦《苏幕遮》)(11)秦爱纷奢,。

(杜牧《阿房宫赋》)(1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1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14) ,飞羽觞而醉月。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二)、课外文言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超然台记(苏轼)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

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

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

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

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彼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

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含答案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含答案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